一、五年制师范专科实验班学生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本刊编辑一部,李晓倩[1](2021)在《2021~2020年全国高校在辽宁录取分专业绝对位次、平均分及最低分(含计划、选考科目)①》文中提出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网络传播等任何形式发表。在"专业+院校"志愿模式下,院校和专业的录取位次、录取最低分及平均分是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时必须参考的重要数据。合理运用各院校、各专业往年的录取位次、录取最低分及平均分,可以最大限度地有效使用分数、降低报考风险、达到志愿最优化。为切实服务于辽宁高考帮助学校、考生和家长多角度了解院校及专业录取信息,本刊于2021年第11期起独家发布《2021~2020年全国高校在辽宁录取分专业绝对位次、平均分及最低分(含计划、选考科目)》。
编辑一部,刘睿,沈涛[2](2021)在《以“专业+院校”为序的在辽宁录取位次、最低分及平均分(2018~2020年)(一)》文中指出在知分、知位次、知批次线填报志愿模式下,院校和专业的录取位次、录取最低分及平均分是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时必须参考的重要数据。合理运用各院校、各专业往年的录取位次、录取最低分及平均分,可以最大限度地有效使用分数、降低报考风险、达到志愿最优化。为切实服务辽宁考生、解除家长的燃眉之急,本刊于2021年第2~8期独家发布《以"专业+院校"为序的在辽宁录取位次、最低分及平均分(2018~2020年)》。
马萧萧[3](2020)在《思维导图在圆锥曲线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思维导图,是组织性思维工具,是记忆线路图。思维导图具有两个显着特点,一个是系统归纳知识,一个是促进协调左右脑工作。圆锥曲线是平面解析几何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好素材。对于学生而言,圆锥曲线的学习往往是比较困难的。而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学习工具,有利于学生发现知识间的内在关系、完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因此,本文尝试将思维导图和圆锥曲线有机联系起来,探讨在圆锥曲线教学中如何恰当运用思维导图。本文首先介绍了思维导图的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思维导图的内涵、手工绘制方法和软件XMind绘制方法。接着给出了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圆锥曲线教学的应用原则,并探索了思维导图在圆锥曲线新授课和复习课中的教学策略: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所学内容,确定导图主干。教师在这个步骤中引入课题,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思维导图雏形。二、师生合作研讨,共同探究所学,明确导图支干。三、练习巩固训练,强化所学内容,添加次级支干。四、小结布置作业,巩固所学内容,补充各级支干。五、反思正思教学,升华所学内容,完善思维导图。这一步要求教师或者学生能够用思维导图分析记录本节课的得与失。本文还探讨了写作课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设计。在研究方法上,笔者先对所教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再选择实验班与对照班进行教学实践,然后对学生进行了圆锥曲线知识部分的测试、思维导图应用效果的问卷调查以及对教师与学生进行访谈,通过对测试成绩、问卷与访谈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实践的结果。综合分析发现,将思维导图应用在圆锥曲线的教学之中还是很有必要的。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思维导图能够较为有效的提升高中生的学习成绩,但是对于大专学生效果整体不明显。
王月[4](2019)在《英文绘本在幼专生口语教学中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幼专生是未来幼儿园的施教者,其英语口语交际与听说能力相较于读写等其他能力,则更加具有工作的必要性。因此,英语口语听说能力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并成为幼专生英语教学的中心任务。然而受到教学现实的限制,幼专生的英语口语能力除了存在开口困难、语音语调不规范等基本问题外,他们没有英语思维习惯、中式英语现象严重等问题的存在,使得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更加困难。鉴于上述幼专生口语教学现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设计了以英文绘本为主要教学手段的幼专生英语口语教学方案,并实施了专门的教学实验,力求深入探讨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如何将英文绘本应用于幼专生口语教学?第二,通过英文绘本教学能否提高幼专生口语水平?第三,通过英文绘本教学能否激发幼专生口语学习兴趣?实验在笔者所任教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开展,历时一个学期,16个教学周,所针对的是学前教育专业五年制大专班一年级的部分学生。实验班和对照班班额相当,且英语口语水平相当,便于进行实验比对。在实验的准备阶段,笔者结合幼专生自身及专业特点,依据口语教学规律,系统地对实验中所将利用到的绘本,依据属性、画风与文字难易程度等进行了分类与挑选,随即制定了一个详细清晰的16周实验计划。实验采取标准的四步式ARAR英文绘本口语教学操作流程,以求实验操作严谨规范。实验过程中,笔者主要运用了前测、后测、课堂观察法和访谈法开展研究。前、后测是指在实验开展前、实验结束后选择统一来源、测试内容与题量难度水平具有一致性的测试材料,对学生进行了测试,以确保实验的可比性,并利用数据检测实验的进展与结果;课堂观察法是对幼专生英文绘本口语教学的课堂教学情况与学生的状态和反馈进行观察;访谈法是指笔者在实验结束后一对一的对每一个参与实验的学生进行访谈,并对访谈结果予以归纳分析。最后,笔者对实验数据、课堂观察结果、访谈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得出结论。首先,实验结果表明英文绘本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实验参与者的英语口语学习兴趣。课堂观察与访谈结果清晰地解释了学生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心态由被动、消极到积极主动转变的全过程。他们的前、后测成绩作为实验数据亦对此作出了有效的印证。其次,学生的英语口语成绩出现上升的趋势,并最终在整体上实现了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第三,实验所设计的英文绘本口语教学安排及课堂操作方法,因实验达到了较好的结果,可以被认定为英文绘本应用于幼专生口语教学的有力方案。本教学实验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英文绘本应用于幼专生口语教学的可行性与可控性。本教学实验完满地达到了研究目的。
李俊[5](2017)在《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五年制幼师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五年制幼师是初中起点的职业教育,幼师生将承担未来幼儿教育工作,他们的综合素质将直接影响到幼儿教育的质量。然而,五年制幼师学生大多数来自高中落榜生,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习惯不好、学习能力不强,随着国家对幼儿教育的重视,这些学生很难适应社会、国家及家长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亟需在幼师培养阶段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正广泛应用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发现翻转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之间有极大的关联,本文就是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培养五年制幼师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有效果。论文首先综述了幼儿教师的培养现状及五年制幼师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培养五年制幼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然后,详细分析了五年制幼师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及影响自主学习能力的因素,并查阅相关文献寻找研究的理论依据,设计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最后,在信息技术课中进行教学实践,采用对比实验等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实验班学生与对照班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横向比较以及实验班学生前后自主学习能力的纵向比较,分析总结得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培养五年制幼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一定的作用,此研究结果能为职业学校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提供一些建议,同时为培养职业学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理论研究提供实践依据。
蒋洁蕾[6](2016)在《重点高中制度存废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点高中制度是建国以来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制度,深刻影响着我国高中的整体布局。历史上,该制度历经嬗变,几经存废。“重点高中制度存废问题”也就是“要不要办重点高中”的问题,根本上探讨的是重点高中制度利弊问题。那么“究竟重点高中制度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国家、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均对此有着差异性的认识。任何简单地回答“利大于弊”,“弊大于利”,还是“利弊相当”都不能全面反映该问题的复杂性、深刻性,唯有从多视角(历史的视角、国别比较的视角、实证调查的视角、理论的视角)去检视和梳理才能较为全面和系统地还原该问题本身,也才能从中找到我国重点高中制度的未来发展之路。有鉴于此,本文采用历史研究、比较研究、调查研究、理论研究综合考察“重点高中制度存废问题”。首先,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梳理我国建国以来有关该问题的若干次争论,涉及政策、学界以及实践等领域在该问题上的看法和作为,以此还原该问题的历史面貌并规整出有关要不要办重点高中的核心争论焦点。其次,检视国际上与我国相类似的“重点高中”(德国文理中学、英国文法中学和公学、美国学术高中)制度的演进、特征以及所面临的存废争论,比较三国“重点高中”制度模式的共性和差异,为我国重点高中制度的出路提供国际视野和参考样本。再者,就现实各方(重点高中校长和教师、非重点高中校长和教师,专家学者)对“要不要办重点高中”的各种看法及理由进行实证调查和比较。接着,运用理论思辨的方法对办重点高中的五大好处(效率优先、因材施教、精英培养、能力公平、示范性发挥)的合理性及其限度进行辨析。最后,在历史回溯、国际比较、实证调查、理论辨析的基础上,提出未来我国重点高中制度发展的若干条出路。论文的历史研究部分,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重点高中制度演化的风雨历程,在此基础上,提炼概括出影响这一制度兴废的五个核心议题,即“是否富有效率?”、“是否体现因材施教?”、“是否培养出了精英人才?”、“是否有违教育公平?”、“是否发挥了示范性作用?”。国际比较研究部分,通过对德、英、美三国“重点高中”制度的历史与现状的分析,归纳总结出三国“重点高中制度”的五点共性和三种不同发展模式:德国始终坚持文理中学制度,通过精细化的制度设计来最大程度的减小文理中学制度的弊端,可用“公立”、“大众化”、“建‘立交桥’”三个关键词来概括其特征;英国文法中学和公学制度模式可用“受制于党派”、“精英化”、“尊重传统”三个关键词来概括;美国学术高中制度可用“分类”、“专业化”、“特色化”三个关键词来概括。实证调查部分,围绕“究竟要不要举办重点高中”这一核心问题,对高中校长、教师、专家学者进行了个别访谈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重点与非重点高中校长对重点高中制度存废的看法存一定的差异,越是“老牌”、“一流”的重点高中校长,越是倾向于赞同保留重点高中制度,而非重点高中的校长则更倾向于废除重点高中制度;相对而言,重点高中的教师比非重点高中教师更倾向于赞同和保留重点高中制度;专家学者对重点高中存废问题的看法各异,呈现出多元化、理性化和复杂化的特征。理论透视部分,围绕五大关键词即“效率优先”、“因材施教”、“精英培养”、“能力公平”、“示范性发挥”,以前面历史研究、国际比较研究、实证调查研究获得的相关材料为依据,运用辩证思维、复杂思维、相对性思维的方法,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举办重点高中可能的好处与潜在的危害进行剖析。研究表明,上述五个关键词所代表的每个辩护理由,都只有部分的合理性,都需要具体分析,都是有条件的。而且,五大辩护理由在逻辑上并不处于同一层面,并非同等重要。简而言之,“精英培养”是根本目的,其它四个方面“效率优先”、“因材施教”、“能力公平”、“示范性发挥”均属于手段的范畴。从重要性上看,假如“精英培养”落空、陷入虚假化,则其它四条理由均不能成立。基于这一判断,论文对当前我国重点高中是否“已经培养”或“正在培养”国家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精英人才进行了基于事实的批判性分析,分析结果令人堪忧。基于上述四个部分的研究,论文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从短期看,我国重点高中制度仍将继续存在,但必须进行适当的改造和改良。改造、改良的总体方向是,重点高中必须摆脱和跳出现有的应试教育模式,真正走内涵式发展道理,不断探索精英教育的内在规律,以培养国家和社会发展真正需要的精英人才。从长远看,教育决策部门应当根据当今世界各国高中教育制度的发展潮流,从制度设计层面对现有的重点高中制度进行适时、适度、适切的改革。可能的变革路径包括:在保留重点高中制度的前提下,设计出不同类型高中之间的转轨通道;建立不同类型的特色高中,实现重点高中内部的多样化发展;鼓励民间资本创办特色高中,尝试将公办重点高中转制为私立高中,改变公立重点高中一统天下的局面;在一些地区尝试废除重点高中制度,建立综合高中制度;废除重点高中制度,在所有普通高中实施资优生教育计划。
曹红梅[7](2015)在《伊宁市维吾尔族中学生英语教学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伊宁市第三中学、第八中学、第二十三中学为个案,采用文献法和田野调查法(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获取维吾尔族中学生英语学习的第一手资料。结合社会语言学、民族学、教育学等的理论和方法,从宏观政策环境、中观教学环境、微观学习者个体因素等三方面,分析伊宁市中学“汉语班”、“双语班”实施维吾尔族英语教学取得的成绩和不足,以及“民语班”维吾尔族学生对英语教学的态度和看法。依据调查发现的问题,提出发展和改进维吾尔族英语教育的意见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汉语班”中的维吾尔族学生大多英语学习动机程度高,课堂教学效果好;他们母语(维吾尔语)和汉语能力都很强,基本不需要借助维吾尔语帮助,可以以汉语为工具学习英语。任课教师对“汉语班”中的维吾尔族学生评价都很高,认为他们具有学习语言优势。学生家长大多关注和支持子女的英语学习,愿意为他们的英语学习投入财力和物力。“双语班”的英语教学处于起步阶段,师资力量极为薄弱,相关教育政策还不够成熟,制度建设尚处于摸索阶段。目前伊宁市“双语班”的英语教学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以及评价机制;教学活动全靠教师自行摸索,这势必会走许多弯路。学生的英语学习行为需要进一步加强;目前其英语学习呈“高兴趣,低行动”的状态,自报对英语有兴趣,却不愿为付出努力,甚至放弃英语学习。大部分家长对子女的英语学习持积极态度,部分家长还时常关注子女的英语学习,但也有少数家长担心英语学习会给孩子增加“不必要的”负担,影响孩子的高考成绩。“民语班”没有开设英语课程,但维吾尔族学生对学习英语持积极的态度;他们认为英语重要,“喜欢英语”。学生家长大多与学生观点一致,认为英语是“世界通用语”,学习英语对孩子今后发展有好处。大多数学生、教师及家长都认为,鉴于“民语班”学生汉语能力不强的现状,如果为他们开设英语课程,应该采用维吾尔语—英语的教学形式,或至少应该在“汉语—英语”的教学形式中加入维吾尔语讲解。而目前的师资条件难以满足,民语班英语课的开设需要探索。鉴于以上调查结论,伊宁市维吾尔族中学生的英语教学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这得我们思考和研究。宏观层面,鉴于维吾尔族学生具有较强的外语学习需求,应加大当地英语教育的规模和层次,并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为其开设其他外语语种课程。研究机构和学者应深入研究多语习得的一般规律和具体方法,指导维吾尔族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如何平衡和协调维吾尔语、汉语和英语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另外,目前“高考定乾坤”的教育评价政策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潜力,也不利于培养其综合素质。少数民族外语教育应改变传统的课程评价体制。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适时引入多元评价标准,强调过程评价,应用多样的评价方式来评价多元主体。
万文君[8](2014)在《利用元认知策略训练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元认知、元认知策略及自主学习理论为基础,对初中后五年制英语师范专业大专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元认知策略训练。训练以课堂融入方式进行,在实验前后分别对控制班和实验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前后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元认知策略训练对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一研究对五年制师范专科学校的英语教学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周文芳[9](2014)在《析专业本真之解密篇 弎 职业兴趣与专业选择擦出的完美火花》文中研究说明高考填报志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我们职业生涯的起点,有时会影响人一生从事的职业。高三学习的紧迫性、对高考分数的过分看重使得高三学生们无暇去思考自己真正的兴趣和优势,中学也往往不重视引导学生去探索自己的职业兴趣,所以不了解自己职业兴趣的同学比比皆是。这也直接导致填报志愿的盲目性。杭州21世纪人才评价培训中心曾对浙江的高校,如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宁波大学等十几所大学做过有关志愿填报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高考填报
朱远来[10](2012)在《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新疆哈萨克族和哈萨克族地区正发生着深刻的社会变革,这种变化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观念和适应新生产生活方式的新的行为方式。这就需要教育充分发挥出文化功能,肩负起传播新观念、塑造培育现代化人的神圣责任、由此推动科技发展、经济振兴、文化繁荣与社会进步。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要切实解决好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特别是要解决好教育发展问题。因为,发展民族教育是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素质,振兴民族经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逐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大计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整合运用民族学、社会学、教育人类学、教育生态学和历史学等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建构对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和分析的框架,通过对所选取的哈萨克族聚居地区有代表性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伊犁师范学院等所属不同办学类型和层次学校教育的田野调查,结合当前哈萨克族教育发展所处的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现实背景,借助历时与共时的比较,为正确制定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相关规划提供明确有针对性的实证依据,为当前哈萨克民族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最佳的教育选择和设计行之有效的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研究结论可为后继的研究以及教育政策的关怀提供一定的(文献)参考与咨询,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新疆民族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全文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相关研究的状况及动态、研究依据的主要理论与方法以及论文的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在叙述新疆哈萨克族形成发展简史、经济社会及人口分布等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借助教育生态学理论,探讨了哈萨克族教育所依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教育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其影响作用机制,从传统游牧经济及其生产生活方式、牧民定居及人口的国际迁移等方面对哈萨克族教育与其所依存的社会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优化社会生态环境的思考和建议;第三部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在借鉴教育人类学和教育生态学有关理论方法的基础上,选取了哈萨克文化生态环境中宗教和民俗两个方面的内容,探讨分析了它们与哈萨克族教育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第四部分,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从新疆清末民初,盛世才统治时期,国民党统治时期等三个不同历史阶段,回顾了哈萨克族经堂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型与现代学校教育形成发展的主要历程;第五部分,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分别从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时期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两个历史阶段回顾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重点就新时期以来新疆哈萨克族义务教育和“两基”工作,牧区教育以及双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与分析;第六部分,新形势下新疆哈萨克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详细描述了新疆哈萨克地区一个哈萨克族作为主体民族的国家级贫困县-尼勒克县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过对该县“两基”达标和巩固提高工作情况、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以来学前教育,双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反映出了当前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新疆哈萨克族各级各类教育事业获得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困难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建议;第七部分,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的重镇—伊犁师范学院。通过对所选取的全国唯一的以培养哈萨克族师资和各类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伊犁师范学院办学历史与现状的细致描述,结合当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边疆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实际,就伊犁师范学院如何实现弘扬与传承哈萨克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目标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针对新形势下新疆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促进学院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与建议;第八部分,结语。对照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哈萨克族现代教育自身发展中所具有的规律与特点,无一不与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在当前新疆大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过程中,必须正视和解决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造成的哈萨克地区教育基础设施落后,经费投入不足,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够均衡,软硬件建设和发展不协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政府大力推行的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工程,适应了新时期社会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在不断提升整体办学水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规模办学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这对缩小民、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差距,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培养和增强各族师生的相互理解和认同感,促进民族团结,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满足了广大农牧民群众渴望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得到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高度认同与支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重点要抓好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的建设工作,把普及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作为新疆大力推进双语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突破口;作为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重镇的伊犁师范学院必须认真研判形势,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确立“地方院校,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总体定位的基础上面向区内,为区域基础教育服务,做优做强传统教师教育专业,同时主动适应区域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管理服务现代化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抢抓机遇,着力推进学院从传统师范教育为主体向现代教师教育和非教师教育并重转型,并逐步向综合性大学方向迈进。学院要继续运用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服务于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要在传承与弘扬哈萨克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二、五年制师范专科实验班学生管理模式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五年制师范专科实验班学生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3)思维导图在圆锥曲线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2.思维导图的相关概念 |
2.1 思维导图的内涵与绘制 |
2.2 思维导图的理论基础 |
3.圆锥曲线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原则和策略 |
3.1 应用原则 |
3.2 应用策略 |
4.圆锥曲线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教学设计 |
4.1 圆锥曲线新授课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教学设计 |
4.2 圆锥曲线复习课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教学设计 |
4.3 圆锥曲线写作课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教学设计 |
4.4 教学误区警示与建议 |
5.基于思维导图的圆锥曲线教学效果分析 |
5.1 研究方案 |
5.2 研究结果分析 |
5.2.1 实验前后测结果分析 |
5.2.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5.2.3 访谈结果分析 |
5.3 研究结论 |
6.结语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数学学习情况问卷调查 |
附录2 思维导图应用效果问卷调查 |
附录3 前测成绩与后测成绩比较表 |
附录4 圆锥曲线测试题 |
附录5 访谈提纲 |
附录6 学生思维导图展示 |
致谢 |
(4)英文绘本在幼专生口语教学中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幼专生概念界定及特点 |
(二)幼专生英语课程口语教学要求 |
(三)幼专生英语口语教学现状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论文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绘本研究综述 |
(一)绘本的定义与特点 |
(二)国外绘本研究综述 |
(三)国内绘本研究综述 |
二、国内外英语口语教学研究综述 |
(一)国外英语口语教学研究综述 |
(二)国内英语口语教学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英文绘本应用于幼专生口语教学研究综述 |
(一)国内外绘本口语教学研究现状 |
(二)国内英文绘本应用于幼专生口语教学研究现状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一、输入、输出假说 |
(一)输入假说概述 |
(二)输出假说概述 |
(三)输入、输出假说与英文绘本口语教学 |
二、图式理论 |
(一)图式理论概述 |
(二)图式理论与英文绘本口语教学 |
三、多元智能理论 |
(一)多元智能理论概述 |
(二)多元智能理论与英文绘本口语教学 |
第四章 教学实验研究设计与实施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教学实验过程 |
(一)原版英文绘本的选择 |
(二)教学实验目标与内容的制定 |
(三)A-R-A-R教学实验授课流程 |
五、教学案例 |
第五章 实验结果统计与分析 |
一、测试结果统计与对比分析 |
二、课堂观察结果统计与分析 |
(一)跟读情况 |
(二)朗读情况 |
(三)仿读情况 |
(四)问答情况 |
(五)背诵情况 |
(六)复述情况 |
(七)绘本表演情况 |
三、访谈结果与分析 |
(一)访谈问题一结果分析 |
(二)访谈问题二结果分析 |
(三)访谈问题三结果分析 |
(四)访谈问题四结果分析 |
(五)访谈问题五结果分析 |
结论 |
一、研究发现 |
二、研究启示 |
三、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课堂观察量表 |
附录2 前测试卷 |
附录3 后测试卷 |
附录4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5 实验班前测及前测各题成绩 |
附录6 实验班后测及后测各题成绩 |
附录7 对照班前测及前测各题成绩 |
附录8 对照班后测及后测各题成绩 |
附录9 课堂观察情况统计表 |
附录10 访谈文字转录与记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五年制幼师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幼儿教师的培养现状 |
1.1.2 目前五年制幼师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对自主学习能力的认识和培养研究 |
1.3.2 国内外翻转课堂研究综述 |
1.3.3 翻转课堂下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初中起点五年制幼师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分析及理论依据 |
2.1 五年制幼师学生特征分析 |
2.1.1 一般心理特征 |
2.1.2 初使能力 |
2.2 五年制幼师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的调查 |
2.2.1 五年制幼师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前测调查问卷设计 |
2.2.2 调查基本情况 |
2.2.3 自主学习能力总体状况比较分析 |
2.3 影响自主学习能力的因素 |
2.3.1 内部因素 |
2.3.2 外部因素 |
2.4 研究的理论依据 |
2.4.1 元认知理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
2.4.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4.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4.4 齐莫曼自主学习模型 |
3.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 |
3.1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
3.1.1 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可能性分析 |
3.1.2 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
3.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措施 |
3.2.1 任务驱动,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 |
3.2.2 制订计划,培养学生的规划能力 |
3.2.3 合作学习,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 |
3.2.4 自我监控,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
3.2.5 强化指导,促进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 |
3.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实验案例 |
3.3.1 教案设计思想 |
3.3.2 翻转课堂教案设计 |
3.3.3 课堂教学实施过程 |
3.3.4 教学反思 |
4. 研究结果分析 |
4.1 实验数据收集设计 |
4.1.1 翻转课堂教学应用后学生调查问卷设计 |
4.1.2 自主学习能力参数统计表设计 |
4.1.3 教师访谈提纲设计 |
4.1.4 实验班学生访谈提纲设计 |
4.2 实验数据分析 |
4.2.1 翻转课堂教学应用后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4.2.2 自主学习能力参数统计情况分析 |
4.2.3 对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4.2.4 实验班学生访谈结果分析 |
4.3 教学效果分析 |
4.3.1 学生积极性提高 |
4.3.2 课堂学习氛围变浓 |
4.3.3 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增强 |
4.3.4 学习效果差距变小 |
5.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成果 |
5.2 研究中的不足 |
5.3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重点高中制度存废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一个历史遗留问题 |
(二)一个现实迫切问题 |
(三)一个具有国际共性的问题 |
(四)一个充满理论复杂性的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一)有关重点学校制度历史的研究 |
(二)有关主张要办重点学校的研究 |
(三)有关主张废除重点学校的研究 |
(四)有关主张改革重点学校的研究 |
(五)有关主张有条件地办重点学校的研究 |
(六)有关国际上“重点学校”存废的相关研究 |
(七)已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
三、概念界定 |
(一)重点高中的界定 |
(二)两组类似概念与重点高中的关系 |
四、研究设计 |
(一)研究假设与理论分析工具 |
(二)研究问题、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重点高中制度存废的历史回溯 |
一、建国十七年:重点学校制度的建立和巩固 |
(一)重点学校制度出台的可能缘由 |
(二)重点学校制度的正式出台 |
(三)重点学校制度的系统建立 |
(四)重点学校制度遭遇“滑铁卢” |
二、“文革”时期:重点学校制度的彻底废除 |
(一)制度层面的彻底废除 |
(二)事实层面的彻底破坏 |
(三)学理层面的彻底否定 |
三、改革开放至20世纪80年代:重点学校制度的全面复兴 |
(一)重点学校制度的全面恢复 |
(二)重点学校制度弊端渐显及争论 |
(三)重点学校制度的调整 |
四、20世纪90年代:重点学校制度的新样态与存废大辩论 |
(一)重点学校制度的新样态 |
(二)重点学校制度存废大辩论 |
五、21世纪以来:重点学校制度的精细化与理性审视 |
(一)重点学校制度的精细化 |
(二)重点学校制度的理性审视 |
六、历史回溯的启示 |
(一)义务教育阶段重点学校制度已废除 |
(二)高中阶段重点学校制度仍将长期存在 |
(三)重点高中尚未跳出“官办名校”的模式 |
(四)重点高中制度存废围绕五个核心议题展开 |
(五)重点高中制度经历了政策上“大起大落-修修补补-精细多样化”的嬗变 |
(六)重点高中制度经历了学理上“积极拥护-激烈争论-理性审视”的嬗变 |
第二章 重点高中制度存废的国际比较 |
一、德国文理中学制度 |
(一)文理中学制度演变 |
(二)文理中学制度存废的焦点 |
(三)文理中学制度的变革调整 |
二、英国文法中学和公学制度 |
(一)文法中学制度变迁 |
(二)英国公学制度演变 |
(三)文法中学和公学制度存废的焦点 |
三、美国学术高中制度 |
(一)学术高中制度概况 |
(二)学术高中的类别 |
(三)学术高中的典型特征 |
(四)学术高中遭遇的质疑和批判 |
四、三国“重点高中”制度的比较 |
(一)三国“重点高中”制度的共性 |
(二)三国“重点高中”制度的不同发展模式 |
五、国际比较的启示 |
第三章 重点高中制度存废的实证调查 |
一、对重点高中制度存废的整体看法 |
(一)来自高中校长的判断 |
(二)来自高中教师的判断 |
(三)来自专家学者的判断 |
二、对重点高中落实效率优先的看法 |
(一)来自高中校长的判断 |
(二)来自高中教师的判断 |
(三)来自专家学者的判断 |
三、对重点高中践行因材施教的看法 |
(一)校际分流是一种因材施教吗? |
(二)重点高中内部的因材施教做得如何? |
四、对重点高中实施精英培养的看法 |
(一)精英教育还有必要吗? |
(二)重点高中实施的是精英教育吗? |
(三)精英人才应当具备哪些素质? |
(四)精英人才是重点高中培养的吗? |
(五)精英人才应当集中安置还是分散安置? |
五、对重点高中体现教育公平的看法 |
(一)重点高中的设置损害了教育公平吗? |
(二)把中考成绩作为重点高中录取的唯一标准,这公平吗? |
(三)重点高中的存在固化了社会阶层吗? |
六、对重点高中发挥示范性作用的看法 |
(一)来自高中校长的判断 |
(二)来自高中教师的判断 |
(三)来自专家学者的判断 |
七、重点高中制度存废意向比较 |
(一)高中校长的观点异同 |
(二)高中教师的看法异同 |
(三)专家学者的态度异同 |
(四)各方意向异同的整体审视 |
八、实证调查的启示 |
第四章 重点高中制度存废的理论辨析 |
一、效率优先 |
(一)设置重点高中达成效率优先的合理性 |
(二)对设置重点高中达成效率优先的质疑 |
二、因材施教 |
(一)校际分流作为一种因材施教的合理性 |
(二)对校际分流作为一种因材施教的质疑 |
三、精英培养 |
(一)重点高中精英培养的合理性 |
(二)对重点高中精英培养的质疑 |
四、能力公平 |
(一)重点高中基于能力标准的教育公平的合理性 |
(二)对重点高中基于能力标准的教育公平的质疑 |
五、示范性发挥 |
(一)发挥重点高中示范性的合理性 |
(二)对发挥重点高中示范性的质疑 |
六、理论辨析的启示 |
结论与展望:我国重点高中制度变革的路径选择 |
路径1:保留重点高中制度,但促使我国的重点高中走内涵发展之路 |
路径2:保留重点高中制度,但设计出不同类型高中之间的转轨通道 |
路径3:保留重点高中制度,实现重点高中内部的多样化发展 |
路径4:保留重点高中制度,但改变所有重点高中均为公立的局面 |
路径5:在一些地区试验废除重点高中制度,并尝试建立综合高中制度 |
路径6:彻底废除重点高中制度,改为在所有普通高中实施资优教育计划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重点高中制度存废意向的访谈提纲 |
附录2 :重点高中制度存废意向调查问卷 |
附录3 :重点高中学生学习生活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4 :访谈内容摘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伊宁市维吾尔族中学生英语教学的社会语言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动态 |
(一) 国外研究 |
(二) 国内研究 |
四、主要内容 |
五、主要研究方法 |
六、论文结构 |
第一章 新疆外语教育历史沿革 |
第一节 民国之前的外语教育 |
一、古代经文学校 |
二、清代外语教育 |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外语教育 |
一、杨增新时期 |
二、盛世才时期 |
三、国民党时期 |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后新疆的外语教育 |
一、除旧立新 |
二、停滞荒废 |
三、改革调整 |
四、迅速发展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伊宁市教育概况 |
第一节 伊宁概况 |
一、人文地理概况 |
二、历史沿革 |
三、维尔族的语言生活 |
第二节 教育概况 |
一、高等教育 |
二、基础教育 |
三、民族教育 |
四、师资建设 |
五、对外交流 |
第三节 英语课程开设情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伊宁市普通初中英语教学研究 |
第一节 调查点简介 |
第二节 汉语班师生及学生家长的英语教学态度 |
一、教师态度 |
二、学生态度 |
三、家长态度 |
第三节 双语班师生及学生家长的英语教学态度 |
一、教师态度 |
二、学生态度 |
三、家长态度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伊宁市高中民语班英语教学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调查点简介 |
第二节 高中民语班英语学习态度研究 |
一、家庭语言环境 |
二、社会语言环境 |
三、学校语言环境 |
四、语言文字能力 |
五、语言文字态度 |
六、对英语学习的态度 |
七、家长对子女英语学习的态度 |
八、学生期望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中汉语班学生英语学习态度及行为研究 |
第一节 语言环境、语言能力、语言态度 |
一、家庭语言环境 |
二、社会语言环境 |
三、学校语言环境 |
四、语言文字能力 |
五、语言文字态度 |
第二节 英语课堂学习研究 |
一、课堂参与 |
二、学习评价 |
第三节 学习者个人因素考察 |
一、英语学习动机 |
二、努力程度 |
三、学习策略 |
四、学习障碍 |
第四节 英语学习外部环境 |
一、家长支持 |
二、教辅材料 |
三、英语课时量及考试制度 |
四、学生对外在环境的期望 |
第五节 汉语班教学概况小结 |
第六章 伊宁三中双语班学生英语教学研究 |
第一节 伊宁三中双语班英语教学概况 |
第二节 语言环境、语言能力、语言态度 |
一、家庭语言环境 |
二、社会语言环境 |
三、学校语言环境 |
四、语言文字能力 |
五、语言文字态度 |
第三节 英语课堂学习研究 |
一、课堂参与 |
二、学习评价 |
第四节 学习者个人因素考察 |
一、英语学习动机 |
二、努力程度 |
三、学习策略 |
四、学习障碍 |
第五节 英语学习外部环境 |
一、家长支持 |
二、教辅材料 |
三、英语课时量及考试制度 |
四、学生期望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伊宁八中双语班学生英语教学研究 |
第一节 伊宁八中双语班英语教学概况 |
第二节 语言环境、语言能力、语言态度 |
一、家庭语言环境 |
二、社会语言环境 |
三、学校语言环境 |
四、语言文字能力 |
五、语言文字态度 |
第三节 英语课堂学习研究 |
一、课堂参与 |
二、学习评价 |
第四节 学习者个人因素考察 |
一、英语学习动机 |
二、努力程度 |
三、学习策略 |
四、学习障碍 |
第五节 英语学习外部环境 |
一、家长支持 |
二、教辅材料 |
三、英语课时量及考试制度 |
四、学生期望 |
第六节 八中与三中英语教学情况对比研究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问题与思考 |
第一节 伊宁市维吾尔族中学生英语教学现状与问题 |
一、汉语班英语教学现状及问题 |
二、双语班教学现状及问题 |
三、民语班学生的期望与现实 |
第二节 宏观政策环境思考 |
一、考试评价体系 |
二、外语语种设置 |
三、语言课程规划 |
第三节 中观教学环境的思考 |
一、提升师资水平 |
二、推进统一教学大纲,教材教辅的研究和编写工作 |
三、按学生英语水平分班,因材施教 |
四、加强全国范围内的校际交流,学习优秀教学经验 |
五、丰富课堂内外的英语学习活动 |
第四节 学习者环境的思考 |
一、汉语能力影响英语学习 |
二、转变“高兴趣低行动”的状态 |
三、英语起始学段的问题 |
第五节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今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访谈提纲 |
(一) 教育局主管领导访谈 |
(二) 学校领导访谈 |
(三) 教师访谈 |
(四) 学生访谈 |
(五) 家长访谈 |
附录二 调查问卷 |
(一) 学生调查问卷Ⅰ |
(二) 学生调查问卷Ⅱ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利用元认知策略训练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实践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理论基础 |
(一) 元认知及元认知策略 |
(二) 元认知策略训练模式 |
(三) 自主学习 |
三、研究方法 |
(一) 研究问题 |
(二) 研究对象 |
(三) 研究工具 |
1. 调查问卷 |
2. 数据收集及分析 |
四、研究结果及讨论 |
(一) 元认知策略训练对元认知策略水平的影响 |
(二) 元认知策略训练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
五、元认知策略训练实施模式对教学的启示 |
(一) 学习计划训练。 |
(二) 监控和评估训练。 |
(三) 充分利用课外资源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训练。 |
(10)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与目的 |
一、研究的缘由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目的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关于哈萨克族教育研究现状 |
二、国外关于哈萨克教育的研究 |
三、文献评价 |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
一、研究理论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 |
第一节 新疆哈萨克族概况 |
一、哈萨克族与哈萨克先民 |
二、哈萨克族的人口与分布 |
三、经济生活 |
第二节 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 |
一、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 |
二、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 第二章 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 |
第一节 文化生态环境理论概述 |
一、文化与教育 |
二、文化生态环境理论 |
第二节 宗教与哈萨克族教育 |
一、宗教的本质与教育 |
二、哈萨克族原始宗教与教育 |
三、伊斯兰教与哈萨克族教育 |
第三节 哈萨克族民俗与教育 |
一、民俗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
二、哈萨克民俗的教育功能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清末民国初年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的兴起 |
一、清末新疆近代学校教育的兴起 |
二、新疆哈萨克经文宗教教育向现代学校教育的转变 |
第二节 盛世才统治时期新疆哈萨克现代教育的发展 |
一、盛世才统治时期的教育方针、政策与措施 |
二、盛世才统治时期哈萨克族各级各类教育的新发展 |
三、师资培训和教材建设 |
第三节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
一、三区政府时期的教育政策和措施 |
二、三区政府时期哈萨克族教育的恢复与发展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
一、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特点、性质和任务 |
二、哈萨克族教育的整顿与改造 |
三、社会主义初步建设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 |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 |
五、民族语言文字与教材建设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
一、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历史回顾 |
二、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义务教育和“两基”工作 |
三、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牧区教育 |
四、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双语教育 第五章 新形势下新疆哈萨克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 |
第一节 尼勒克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认识 |
一、尼勒克县的自然生态环境 |
二、近年来尼勒克县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尼勒克县基础教育发展的实证描述 |
一、尼勒克县“两基”攻坚达标工作情况 |
二、尼勒克县“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情况 |
三、尼勒克县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
第三节 对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后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调查 |
一、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的现实背景 |
二、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的现状 |
三、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民汉合校中尼勒克县学前教育的迅速发展与面临的问题和出路 |
四、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对尼勒克县双语教学工作产生的影响与变化 |
五、尼勒克县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今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第六章 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的重镇—伊犁师范学院 |
第一节 伊犁师范学院的历史沿革—传承与发展 |
第二节 伊犁师范学院的发展现状 |
一、发展现状 |
二、伊犁师范学院最具办学特色的院系--人文学院发展现状扫描 |
第三节 连心牵手促发展—对伊犁师范学院对口支援工作现状的考察 |
一、对口支援的基本情况 |
二、对口支援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
三、对口支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 |
第四节 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对伊犁师范学院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
一、伊犁师范学院的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二、今后发展的主要思路与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访谈录辑要 附录2:尼勒克县学前双语幼儿园布局图 附录3:2011年秋季少数民族农村双语幼儿园免费教育教学用书发货结算专用表 附录4:“国培计划”初中数学02班课程培训总结报告 附录5:“国培计划”--网络课堂培训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6: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五年制师范专科实验班学生管理模式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2021~2020年全国高校在辽宁录取分专业绝对位次、平均分及最低分(含计划、选考科目)①[J]. 本刊编辑一部,李晓倩. 招生考试通讯(高考版), 2021(11)
- [2]以“专业+院校”为序的在辽宁录取位次、最低分及平均分(2018~2020年)(一)[J]. 编辑一部,刘睿,沈涛. 招生考试通讯(高考版), 2021(02)
- [3]思维导图在圆锥曲线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马萧萧.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英文绘本在幼专生口语教学中的实证研究[D]. 王月.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3)
- [5]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五年制幼师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D]. 李俊. 浙江工业大学, 2017(12)
- [6]重点高中制度存废问题研究[D]. 蒋洁蕾. 上海师范大学, 2016(12)
- [7]伊宁市维吾尔族中学生英语教学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 曹红梅. 中央民族大学, 2015(01)
- [8]利用元认知策略训练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实践与研究[J]. 万文君.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4(17)
- [9]析专业本真之解密篇 弎 职业兴趣与专业选择擦出的完美火花[J]. 周文芳. 高校招生, 2014(09)
- [10]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D]. 朱远来.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