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议建立健全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黄俊越[1](2020)在《股权结构视角下五粮液公司治理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公司的治理主要体现在股权结构的治理当中。在我国资本市场中大股东通常拥有绝对控制权,对于大股东控制带来的公司治理问题对企业的发展常产生诸多不利影响。我国白酒行业龙头企业五粮液公司为国有控股,在公司治理上曾爆发出一些问题,如控股股东通过关联交易从上市公司获取现金而侵害中小股东的权益等。因此,本论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白酒行业的公司治理问题,对比分析对五粮液公司的股权结构,为五粮液公司的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提出了充分的观点,也为白酒上市公司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本论文首先阐述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的相关理论,以及国内外典型公司治理模式,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和总结。其次,对白酒行业公司治理状况进行描述并以五粮液公司为例挖掘白酒行业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介绍了五粮液的历年股权结构变化情况,并对五粮液公司的治理特征进行总结,阐述五粮液公司治理案例的典型性。随后,以五粮液公司调查门事件为契机,从公司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外部治理机制三个角度剖析该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原因,最后,从内外部治理层面针对五粮液公司的股权治理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公司股权结构方面,一股独大的情况较为严重,并且股权结构属于典型的高股权集中模式,难以对董事会形成有效的约束。存在内部人控制现象,导致代理成本较高。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政府干预过多,难以实现对企业的专业化管理,并容易导致关联交易的存在。(2)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公司治理机构未能有效发挥监管职责,导致公司违规披露事件的发生;受非正式制度的长期影响,少数小股东的权益难以保障;高管交叉任职现象严重,五粮液集团对上市公司进行实质性的控制,导致关联交易频发。(3)外部治理机制方面,由于政府监管能力的缺失,以及未及时采取相应法律法规对五粮液公司的行为进行约束,并且现有的相关规定规则难以满足五粮液公司的内部治理需要,也为信息披露违规提供了机会。(4)针对存在的问题主要从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两方面着手,在内部治理方面,五粮液股份公司需优化股权结构,国有股减持促成多股并存,形成相互制衡的股权结构,对五粮液股份公司建立长期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并完善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职能,同时还需强调其独立性;国有股减持也有利于五粮液股份公司的外部治理,对市场监督与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陈春梅[2](2019)在《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及其内部治理研究》文中提出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引入民营资本,充分发挥公私不同属性资源的优势,从而激发国企的活力和竞争力。随着经济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深入,这种理念渐渐渗透到教育领域。长期以来,公办高职习惯了“养尊处优”且担心与民营企业合作有损公益形象或导致国有资本流失,而民办高职由于被视为“二等公民”难以吸引优秀企业合作,使得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往往存在“两张皮”的现象。是否可以探索一种新的办学体制以激发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让不同的资源得以优化配置?2014年,国务院正式提出鼓励各类办学主体以资本、知识、技术和管理等多种要素参与办学,并明确指出“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从而拉开了高职院校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的序幕。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指由来自公共和私人部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主体以多种要素共同举办职业教育,具有多元产权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且不同产权主体共同治理、共享成果、共担风险的特点。国务院倡导高职院校探索混合所有制旨在鼓励社会力量(尤其是企业)参与办学,实现不同属性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案例院校的调研,梳理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的现状并着重探究其内部治理。相比于国外,当前我国关于公私合作办学的实践较少,相关研究也有限。研究中选取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两大机构——社区学院(大都会学院)和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戴维瑞教育集团和阿波罗教育集团)的典型案例展开具体分析,以拓展研究的国际视野。研究发现:社区学院的公私合作不涉及产权。各方通过签订协议保护举办者权益;社区学院非常重视与企业之间的互动;企业为了人才培养愿意大力投入办学。研究还发现,大型营利性教育集团内部组织机构的构建相对完善。董事会是集团实现内部治理的载体,因此必须强调董事成员构成的科学性,包括董事成员学历背景、职业背景的多样化,且独立董事和女性董事应占一定比例。为了保障机构规范、有序运行,这些机构还制定了一系列的运行保障制度。与国外公私合作办学不同,我国高职院校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涉及产权问题,且产权结构影响高职院校的内部治理结构。然而,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产权大小与话语权大小不一定呈正相关。政府的产权占比可能很小,但却拥有较大话语权。因此,不能完全套用经济的产权逻辑分析高职院校的内部治理。与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类似,高职院校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的核心在于构建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作为教育组织,高职院校需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其内部治理受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制约,应借鉴现代大学制度;与此同时,由于市场机制的引入,其内部治理又应借鉴现代公司治理的合理内核。本研究立足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从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和宏系统分析高职院校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内部治理在不同发展阶段所处的不同层面及同一层面不同要素相互作用的环境。与此同时,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产权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对其内部治理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第一,制定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指导文件,明确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的法律地位和法人属性、保护各举办方的合法权益并推动产权交易市场的建立;第二,完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首先,提高董事会(理事会)及监事会成员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董事(理事)成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且来自法律、财务、会计、管理及教育等多种职业背景。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校友、教师、学生、中介机构等利益相关者在董事会(理事会)、监事会中应占有一席之地,以表达他们的利益诉求并实行监督权。此外,应增加独立董事(理事)和独立监事的比例。其次,职业校长(院长)由董事会(理事会)聘任,并实行任职回避制度。且职业校长(院长)的激励方式应多元化。还要正确处理董事会(理事会)、职业校长(院长)、党委及监事会等之间的关系;第三,制定、修订和完善学校章程、董事会(理事会)章程及相关规章制度等并严格执行,以推动高职院校实现依法依规治校、治学。今后,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内部治理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制衡机制与激励机制相结合;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当然,对这种新的办学体制的探索,一些问题至今尚无定论,如独立法人的问题、举办者与校长(院长)关系的问题、产权结构合理性的问题、董事会(理事会)中教师和学生代表的问题等。这些问题有待高职院校在后续的改革探索中,由学者进一步跟踪研究。
李姗珊[3](2019)在《我国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管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以质为本,质以诚为根”,保障人民群众吃得放心,方能推动国家繁荣昌盛。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彻底告别食品短缺的年代,广大民众的饮食需求得到满足。但与此同时食品安全事件也层出不穷,危害人体健康,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给食品安全监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长期以来,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主要依赖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忽视了政府监管之外的消费者、新闻媒体、社会组织等社会主体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作用。面对食品安全引发的各种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虽然党和政府加大监管力度,但是食品安全问题涉及社会方方面面,政府部门不可能面面俱到,留下的监管“真空”需要社会力量予以填补,加强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管可以有效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缺陷,保障食品安全。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对我国食品安全社会监管的已有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以公共治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政府失灵理论为理论支撑,对我国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管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第二,采用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归纳出我国食品安全社会监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食品安全社会主体监管的范围和环节不全面、食品安全社会监管参与度不高、食品安全社会监管手段有限、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管主体间协同性不强;第三,从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管相关法律不完善、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管信息公开机制不健全、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管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三个角度对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管问题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第四,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借鉴美国、日本、欧盟食品安全社会监管的经验,从提高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管主体法律保障性、完善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管信息公开机制、完善多元参与主体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激励约束机制等三个方面对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管机制提出对策建议。综上所述,本文在对现有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管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分析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管问题及成因,多角度提出建议和对策。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管机制,促进社会共治,保障民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任永强[4](2016)在《中国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三十多年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看,通过推进政企分开、建立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董事会试点、完善企业领导人员的聘任制度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国有企业逐步转换经营机制,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企治企,在市场竞争中发展成为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市场主体。国有企业的人才资源配置,特别是企业领导人员配置的市场化程度还未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队伍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结构不合理、能力不适应、活力不足等问题,特别是在国有企业国际化进程中高层次、国际化的人才相对短缺。中央企业作为国有企业的主力军,在行业内一般为领军企业,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中的中国企业85%为中央企业。中央企业面临的是更大的市场空间、更重的市场责任。中央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队伍还需要进一步优化结构、“企业家精神”需要进一步有效激发。在实施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针对职业经理人的探索与试点也在不断的推进,不少国有企业与中央企业针对契约管理、市场化招聘等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站在国有企业新一轮改革的起点上,构建职业经理人制度将成为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推进董事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这是党中央着眼于发展壮大国有经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而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探索在国有企业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特别是在中央企业范围内针对性的探索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是深化国有资产及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制度创新。论文围绕中央企业做强做优、世界一流的战略目标,深刻阐述了中央企业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重要意义;系统梳理了国外经济学、管理学领域相关理论成果,通过案例深入剖析了国外跨国公司的实践经验,总结提炼了职业经理人制度产生的条件和主要特点;梳理回顾了我国非公企业和国有企业探索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历程、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实证分析了中央企业经理人特征和范围,研究提出中央企业高层级经理人胜任力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中央企业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基本目标、总体要求、实现路径、主要举措和相关政策建议。论文综合采用了文献梳理、国际比较、历史比较、案例分析、实证分析、归纳演绎等研究方法。一、论文系统研究了与职业经理人制度相关的理论。在界定经营管理者与经营管理者制度、职业经理人与职业经理人制度等相关概念,介绍职业经理人的产生与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与职业经理人制度相关的契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产权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公司治理理论。研究认为,职业经理人制度产生的前提条件是在社会分工导致的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职业经理人制度的优势在于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及人力资本效能的发挥,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核心是建立以契约为根本遵循的责权利体系,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关键在于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与实践。二、论文研究了国外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发展。国外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发展现状是:职业经理人层级与职能不断细化,选拔培养方式采用从企业内部为主,评价方式采用以出资人和市场相结合,建立以中长期激励为主的薪酬和激励制度,采用以内部监督和市场约束相结合的监督约束机制;具体条件了法国电力公司、新加坡淡马锡公司、美国国际商用机器有限公司、通用公司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实践;其启示是: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完善以成熟的职业经理人市场为支撑,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发展以良好的职业经理人文化为基础,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建设符合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和发展实际。三、论文比较分析了中国非公有制企业和地方改制型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发展和实践。具体分析了外资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民营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发展历史、主要特点与存在困境,以联想集团、万科集团、国美集团、阿里巴巴集团为例分析了民营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实践;分析了地方改制型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发展历史、主要特点和改革方向;从职业经理人制度引入动机、职业经理人选拔与培养、职业经理人制度存在问题等方面对不同所有制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实践进行了比较分析。四、论文研究了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的特征和角色定位。研究指出,职业经理人具有契约关系、市场属性、领军地位、职业水准4项基本特质。一是契约关系,出资人或企业与职业经理人之间通过平等协商,明确权(权利范围)、责(责任边界)、利(义务与利益),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合同,两者是平等的法律主体。二是市场属性,他们的人力资本价值由其经营业绩决定,通过市场竞争实现,通过协议薪酬反映。三是领军地位,一般享有比较充分的经营权,处于企业经营管理团队的顶端。四是职业水准,把成功经营企业作为职业理想,具有忠实于出资人的职业操守和经营管理企业的职业能五、论文构建了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胜任力模型。研究认为,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的能力特征至少包含了信息敏感、智力能力、管理沟通、组织承诺、自我效能、挫折容忍、成就动机、自我控制及领导力几个维度;此外,政治素质是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特有素质。六、论文深入分析了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的经验及问题。目前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模式主要有:完全竞争性企业的全面探索模式、集团新设子公司和新兴业务板块的“特区”模式、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双轨”模式和竞争性较低企业的零星试点模式。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在推进企业管理人员身份转变、探索完善职业经理人管理体制、推行职业经理人市场化选任、实行经营目标责任制和业绩合同管理、探索市场化薪酬分配和激励、加强职业经理人队伍培养开发、探索职业经理人市场化退出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论文以华润集团、宝钢集团和中粮集团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为例进行了分析。论文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官本位及行政化管理、党管干部原则实现形式、薪酬分配和激励市场化、“能上难下”“能进难出”、职业经理人市场建设等方面具体分析了中央企业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存在的问题。七、论文探索了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基本设计。论文在研究中央企业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改革路径的基础上,从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队伍的培养与开发、风险管理、退出机制、正确处理职业经理人制度与党管干部原则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探索构建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必须准确把握国有企业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创新党管干部原则的有效实现形式,以深化规范董事会建设为契机,以职业经理人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为主线,突出问题导向,抓好顶层设计,形成职业经理人制度体系,打造一支德才兼备、富有活力、业绩突出的职业经理人队伍,更好的发挥企业家作用,促进中央企业建立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和提升中央企业现代化的企业治理能力。总体要求是:把握方向、抓住主线,实事求是、改革创新,规范起步、试点先行,注重协同、统筹推进。企业可根据实际,择优选择增量改革模式、存量改革模式两条实现路径。增量改革模式是指,从市场上择优选聘部分职业经理人嵌入企业经营班子,实行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存量改革模式是指,推进现行经理层职业化,实现整体转身。职业经理人市场化选聘的关键是要在推行职业经理人聘任制、创新完善职业经理人管理体制、改进完善市场化选拔任用方式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上级组织探索建立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人才池”;要实行职业经理人契约化管理,需要牢牢把握建立职业经理人聘任协议制度、加强业绩合同管理、完善薪酬分配和激励机制、健全监督约束机制、推进市场化退出等重要环节,关键是以契约为基本遵循,依据聘任协议和业绩考核结果决定上下去留、能多能少。八、论文提出了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的政策建议。着眼于完善市场化法制环境,从政策、环境、法律等层面全面推进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建议加快职业经理人市场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调整优化相关国有企业人才管理政策,加快推进中央企业建设规范的董事会,研究制定国有企业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指导意见,选择部分中央企业开展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以及强化相关改革举措的协同配套。
童露[5](2016)在《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经理人激励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是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核心,也是国有企业应重点解决的问题。自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以来,经理人激励再次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讨论的焦点问题之一。经理人激励问题源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后出现的委托代理关系,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委托代理关系既有一般性,也有特殊性,其特殊性表现在部分经理人兼具“高管”和“高官”的双重身份,如何对其激励应有新的制度安排。在国有企业分类改革背景下,建立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经理人激励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经济学与管理学视野,从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入手,借鉴委托代理理论和激励理论的核心观点,提出了经理人激励的理论框架,并综合运用理论演绎、定量分析和多案例分析等方法重点论证了激励理论的有效性与合理性,在理论框架和实证研究基础上,试图构建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经理人激励机制并提出相应的保障条件,以期为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经理人激励机制的优化和创新提供有益参考。通过对国有企业改革及经理人激励的历史审视和现状分析发现,现阶段竞争性国有企业对经理人的激励以行政激励和半市场化的激励为主,依然存在公司治理不规范、经理人双重身份未得到有效解决、薪酬与企业业绩难有效挂钩、中长期激励机制尚未建立健全、政治监督与约束作用有限、缺乏市场化的惩戒与退出机制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调动经理人的工作积极性,严重阻碍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因此,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须在解决以上具体问题的基础上,构建更为有效的经理人激励机制。对此,本文在分析经理人角色、职能、需求、人性假设和行为的基础上,结合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从制度性激励、经济性激励和社会性激励三个方面提出了经理人激励的理论框架。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发现,与竞争性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更为显着,其主要原因在于竞争性国有企业市场化的激励机制还未有效建立,因此,混合所有制改革应加大经济性激励力度,减少股权激励的行政干预。同时,通过选取四家具有代表性的竞争性国有企业为多案例分析对象,从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进一步论证了制度性激励、经济性激励和社会性激励的有效性。基于理论框架与实证研究结果,力图从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制度、建立经理人身份转化和市场化选聘制度、建立契约化的薪酬激励与股权激励、搭建广阔的事业发展平台、丰富精神激励内容、建立市场化的约束与惩戒机制等方面构建出更为有效的经理人激励机制。本文还从建立健全劳动人事制度、经理人市场和股权激励相关政策法规等方面提出了优化经理人激励机制的保障条件,以进一步激发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活力。研究结论进一步表明,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应从制度性激励、经济性激励和社会性激励三个方面对经理人实施激励,这三方面的激励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是一个完整的激励体系。其中,规范的公司治理和市场化的经理人选聘制度是关键,是有效实施经济性激励和社会性激励的前提条件。竞争性国有企业的首要目标是盈利,并按照市场机制参与竞争,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应建立一种有别于公益类国有企业的经理人激励机制,这种机制的建立应以市场为导向,减少主管部门对经理人薪酬和股权激励的行政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中的主导作用;混合所有制改革将切断经理人政治晋升的发展路径,这势必要通过搭建更加广阔的事业发展平台来满足经理人的社会性需求,为经理人提供多样的职业选择和晋升路径,并建立经理人分享制度。在提高经理人激励力度的同时,还应建立市场化的约束与退出机制,使经理人能进能出、能上能下,以充分保障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人才活力。本文的研究拓展了经理人激励的理论框架,而且为完善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经理人激励提供了数据和实证支持,有助于优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中的经理人激励机制,能够为相关部门制定经理人激励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罗虎[6](2016)在《论中国特色的现代国有企业管理制度——激励约束机制和业绩评价制度》文中研究表明构建以中央企业为主要代表的国有企业的管理提升长效机制,最难也最关键的是解决好两大方面问题:一是员工有没有动力,也就是员工如何有效激励约束的问题;二是企业往哪里发展,也就是企业业绩如何评价的问题。健全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有效激励约束机制的基本内涵是:以经营者激励约束为龙头,以企业文化激励约束为基础,以产权和竞争激励约束为基石,通过建立健全一系列富有激励约束作用的规章制度,主要有物质奖酬制度、工作设计制度、参与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等,对企业全体员工形成强大的激励约束作用。建立财务与非财务指标评价相结合,短期和长期业绩评价相结合,局部和整体业绩评价相结合,有形和无形业绩评价相结合,结果静态和过程动态评价相结合,所有者利益和客户导向评价相结合,企业业绩和员工保障评价相结合,企业业绩和创新评价相结合,企业业绩和社会责任评价相结合,企业业绩评价和战略管理相结合的一套新的"全面企业业绩评价体系"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管理制度一项非常重要和迫切的任务。
夏赛秋[7](2014)在《试论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文中研究指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要实现政企分开,国有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必然会产生委托代理关系。而委托代理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对代理人即经营者的激励约束问题,这是关系到公司治理结构能否良性运转,国有资产的管理和运营是否安全高效的重大问题。本文试图运用经营者的激励约束理论,结合工作实际,通过对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现状的分析及原因探究,提出合理构建国有企业经营者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的基本原则和对策措施,以期更好地指导实际工作。
于洋[8](2013)在《新型国有企业的三维监管体制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型国有企业”是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产生的具有鲜明本土特色的历史现象,是我国经济体制渐进式改革推进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国有企业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下不断深化改革,激发其经营活力。由此,区别于传统国有企业经营不善、人浮于事的“新型国有企业”应运而生,并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社会关注度逐日提升。然而,由于监管不力,近年来新型国有企业频繁出现监管事故,对人民的人身及财产安全造成不利影响。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发现:政府管控以外的多维监管体系缺失,是造成目前新型国有企业监管不力的主要原因。通过系统的文献梳理,从政治、经济、社会三个维度构建系统性监管体系的研究尚不多见,更多的关注焦点是如何就其中的一个或两个维度进行系统构建。因此,探索并构建一种可行的多维度、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新型国有企业监管体制,有着现实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本文根据中国市场的独特环境及国企监管现状,界定新型国有企业的独特属性并梳理其组织运行机理与监管的独特需求,并据此构建新型国有企业的监管体制,以求丰富并发展新型国有企业监管的理论体系。同时,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日益走入“深水区”,如何结合改革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深入探讨新型国有企业的性质、功能及其监管体制,对于完善和丰富国有企业改革理论以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理论体系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此外,本文对新型国有企业监管机制的研究有助于解决国有企业改革中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提升国有企业的监管效果。具体来说:一方面,有利于激活新型国有企业的经济活力,提升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效率与效益;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新型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职能的能力,避免经营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弊病,承担其特有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本文通过系统梳理新型国有企业监管研究的相关文献,构建了由政治监管、经济监管与社会监管组成的“三维监管体制”,以“构建多维度、多主体的新型国有企业监管体制”为研究目标,以新型国有企业监管体制为研究对象,在充分界定新型国有企业特殊属性与复合功能的基础上,深入探寻新型国有企业监管体制构建及其内在运行机理,并从新型国有企业的产生历程、复合目标体系(经济目标与非经济目标)、政府监管与企业内部监管的优缺点等方面逐项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含以下五个方面:新型国有企业的性质及功能研究、新型国有企业监管的复合目标体系研究、新型国有企业监管体制的构成要素研究、新型国有企业监管的机制及运行机理研究、新型国有企业监管的经验研究。沿袭上述研究思路,本文共分为7章展开具体论述:第一章为导论,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并提出本文的核心研究问题及其研究意义。在此基础上,这一部分还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脉络,并结合研究问题的特点和实际状况,提出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以单案例研究为核心,辅以比较分析、系统动力学等研究方法。最后,该部分重点介绍了本文的创新点。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及本研究的理论基础。该部分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与述评,发现现有研究成果对于“新型国有企业”监管问题的探讨尽管已从多个角度全面展开,但与中国现实情境结合的紧密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本文认为对于“新型国有企业”监管体制研究尚不成熟,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并提出“三维监管”这一突破传统研究框架的研究视角。第三章为新型国有企业的基础性研究,包括新型国有企业的界定、新型国有企业的双重性质及监管的复合目标分析。该部分对新型国有企业的产生过程、概念、类别、内涵进行系统分析,从本质上区分新型国有企业相较于传统国有企业的特殊属性,并据此详细阐述新型国有企业监管的复合目标体系:由政治目标、经济目标、社会目标综合构建的三维目标体系。第四章重点研究新型国有企业监管体制的构成要素。这一部分主要从新型国有企业的监管主体与监管对象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一方面,在深入分析国有企业监管主体的演变历程及现有国有企业监管主体面临的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三维监管目标的新型国有企业监管体制的三维监管主体;另一方面,本文对新型国有企业监管框架内的的监管对象(经营者、重大事项和国有资产)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展开了深入分析。第五章重点分析新型国有企业的三维监管机制及其运行机理。这一部分在分析新型国有企业监管原则(“三分开”原则、“三统一”原则与“三结合”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了新型国有企业监管的三维监管框架。该部分从政治监管、经济监管和道德监管三个角度阐述了三维监管框架的主要内容,并从经营者监管、重大事项监管和国有资产监管三个方面深入阐述基于“主体—对象—目标”的新型国有企业三维监管模型的运行机理。文章此部分突出强调了社会监管职能及监管渠道在新型国有企业监管体制中的作用,相对于传统国有企业监管体制主要依赖政治监管具有很多明显的优势,一方面它有效的制衡了政治监管主体,遏制了各政府监管部门之间职责不清、互相推卸责任的弊端;另一方面它吸收了公司治理结构的优点,使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主体的经济监管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同时强化社会监管职能,使得之前几乎被边缘化的社会大众得以充分行使监督权,大大的扩展了国有企业监管主体的范围。但目前我国社会监管主体的激励机制欠缺,监管主体的主动性不够,其制衡作用难以充分发挥。此外,社会主体监管手段单一,监督渠道不畅通,社会监管的效率难以保证。监督渠道的漫长和低效率也会严重打击社会公众的监督热情,降低社会监管的制衡作用。第六章为本文的案例研究。通过选取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为案例样本,本文多方位分析新型国有企业的现行监管体制并总结其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样本企业的监管主体、监管对象两大方面的深入分析,本文从政治、经济、社会三个维度进行理论构建与监管实践的匹配性分析,以考察理论与现实的拟合度。.第七章为本文的研究结论。这一部分综合阐述了本文的理论观点,并对本文存在的研究局限和未来的后续研究方向作出了具体说明。基于此,本文的研究路径可以梳理如下:在文献研究与现实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研究视角,并据此构建新型国有企业监管体制的分析框架,最后通过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为样本的案例研究,检验理论与现实的匹配性。所以,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与创新之处体现为以下方面:第一,提出了“新型国有企业三维监管体制”的理论构念。在当前市场环境变迁与国有企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新型国有企业——这一新兴组织模式作为时代背景下的特殊产物,其配套的监管模式与体系如何构建,是一个新颖而富于挑战性的课题。传统视域内的国有企业监管体系显然无法适应新型国有企业的监管要求,针对这一特殊发展阶段的现实诉求,本文着眼于“三维监管体制”的理论视角,通过“政府—经济—社会”三个监管维度,提出新型国有企业监管这一较为新颖的理论构念,尤其强调了社会监管职能及监管渠道在新型国有企业监管体制中的突出地位。第二,厘清了新型国有企业的双重性质及其复合目标体系。目前对新型国有企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产生、定义、特征、分类及经济效益等表层内容,缺乏对其性质、功能和价值目标等深层内涵的挖掘。本文通过对新型国有企业在国家、社会及市场中扮演的各种角色及其承担的复合功能进行深入解读,厘清了新型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及其由政治目标、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构成的复合监管目标体系。第三,构建了基于“主体-对象-目标”的新型国有企业三维监管机制模型。对国企监管机制的现有研究成果主要聚焦于国有企业经营者,忽略了将其与重大事项和国有资产的融合。本研究所构建的监管机制则以“人—事—物”为综合监管对象,并注重分析三者的内在联系,以便统一在一个监管框架内以利于协调与处理,从而完善新型国有企业监管目标体系,构建以新型国有企业“主体-对象-目标”为出发点的分析框架。伴随政府的职能转变,本文在现有监管框架——即国资委、国有资产控股公司(或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三个层次构建的监管框架内,根据新型国有企业的多维监管目标,充分考量员工和社会公众利益诉求的提高,将企业员工和社会公众纳入新型国有企业监管体制的主体范畴之内,从而建立由政治监督、财务监督及道德监督构成的新型国有企业三维监管框架,并构建基于“主体-对象-目标”的三维监管机制模型,以阐释其内在的运行机理。综上,本文在对新型国有企业监管的深入分析基础上,在研究视角与研究内容等方面,相较以往研究做出了一定程度的突破与创新。同时,在研究内容、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上,本文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但是,新型国有企业监管作为区别于传统国有企业监管研究的新兴研究领域,未来研究仍存很大的探索空间。本文对新型国有企业三维监管体制的探索性研究,是一次完善理论与应对现实诉求的大胆尝试。希望借此研究,可以为新型国有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程度的理论借鉴与实践指导,并探索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如新型国有企业监管的实证检验等,为新型国有企业监管领域的研究作出自己的贡献。
韩伟[9](2013)在《对健全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传统观念和社会舆论的影响,企业经营者人力资本的耗费并未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而得到较为合理的补偿,重精神轻物质的激励方式仍沿袭着平均主义的作风。要对国有企业经营者实施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经营者选拔、激励、监督价值是关键。
何召滨[10](2012)在《国有企业财务治理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国有企业财务治理处于企业组织、公司治理及公司财务等多学科的交叉领域。进行国有企业财务治理体系研究,不仅拓展了公司财务的内涵和外延,体现了公司财务中公司治理思想的重要影响和作用,完善了财务理论体系,而且突出了公司治理中财务方面的主导及核心作用,深化了公司治理理论研究,实现了公司治理和财务管理的有效融合,是解决国有企业财务问题、公司治理问题的良好切入点。本论文将财务治理理论体系按照基础理论、基本理论以及应用理论进行分别研究。首先,进行财务治理基础理论研究,主要阐述了委托代理理论、公司治理理论、财权理论、财权分层理论及财务目标理论,指出财权理论是财务治理理论的基础及源泉。其次,进行财务治理基本理论研究,在论述财务治理内涵及概念、财务治理结构、财务治理机制、财务治理诸范畴关系等前提下,构筑了以财权配置为中心,以资本结构为基础,以激励和监督机制为保证,以财务治理机制为抓手,以提升财务治理效率和实现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财务治理基本理论体系。最后,遵循一般财务治理理论指导,结合国有企业特征及财务现状,根据国有企业当前财务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并在进行国有企业财务治理问题经典案例剖析基础上,提出了财务治理应用理论——构筑以财权配置为中心,以模式选择为方向,以资本结构为基础,以业绩考核为抓手,以财务内控为支撑,以财务信息披露为工具的国有企业财务治理框架,以促进国有企业价值最大化。本文分别从模式选择和资本结构、财权配置、业绩考核、信息披露、财务内控等五方面对国有企业财务治理理论及应用进行深入、翔实研究。治理模式的选择奠定了财务治理方向。本文在对市场导向型治理模式、内部控制主导型治理模式、家族控制主导型治理模式等国外典型财务治理模式进行优缺点对比及评价基础上,指出各国财务治理模式的趋同性及差异性将长期存在。根据国有企业特征和中国国情,并顺应公司治理国际发展趋势,提出国有企业财务治理模式应融合股东单边治理模式及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优势,采用股东主导下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维护股东及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诉求。资本结构是财务治理系统的运行基础,决定了财务治理基本特征及目标取向。资本结构的选择决定了财务治理的基础,资本结构初步决定了公司利益相关者财权配置及利益关系,其中股权结构是分析公司内部股东之间关系处理及整体治理效应基础,债权结构是确定外部债权人权限并促使其合理行使治理权利的基础。本文在进行资本结构整体治理效应、股权结构治理效应、债权结构治理效应理论分析基础上,指出了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失衡特征及治理效应缺陷,提出优化国企资本结构治理效应举措:通过股权多元化、培育机构投资者、经营者持股、强化债务融资效率等资本结构的合理安排,充分发挥股权融资治理效应与负债融资治理效应的互补性,最终形成一个兼顾各方利益的资本结构制衡机制,以此提高财务治理结构效率。财权配置是财务治理的核心,国有企业财务治理框架体系各部分有效运转及功能实现均要通过财权合理配置来完成。在研究财权配置基本理论、原则及逻辑框架基础上,进行了多维度财权配置模型研究:财务治理结构维度是按照财务治理主体理论,研究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者等不同权力主体的财权配置;多级委托代理结构维度是按照国有企业多级委托代理关系理论,研究从国资委至国有企业母子公司内部的财权分割及配置;财务分层维度是按照财务分层理论,研究出资者、经营者、财务经理等不同层次的财权配置。不论何种配置模型,根据股东主导下的利益相关者共同配置财权理论,国有企业应按照多级委托链条及财权分层结构进行逐级分解、多层配置财权。最后进行了财权配置的集权与分权研究,在解析国有企业母子公司集权型、分权型和中间型三种财务控制模式基础上,构筑了相对集权式的国有企业财务管控体系。国有企业财务治理的核心是财权配置,而比财权配置更关键的问题是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相容的财务治理机制,两者分别从动力机制及制衡机制保证财务治理效率的提升。国有企业当前激励约束机制的现状决定了,业绩考核是激励机制的根本,信息披露是约束机制的重点。本文在对国有企业激励机制状况深入解析基础上,通过对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及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例证分析,指出了目前国有企业业绩考核存在问题,从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两方面分别进行国有企业业绩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重点就完善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综合收益总额、经济增加值及经营者股权激励等考核手段提出合理化建议。本文在对国有企业监督机制现状进行深入解析基础上,指出信息披露是财务治理的有效工具,针对目前国有企业信息披露的特征及存在问题,从完善内部治理、外部治理等方面提出提升国有企业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对策,并结合企业会计准则等要求就完善国有企业财务治理信息披露内容提出创新思路,对非公开上市国有企业公开对外信息披露也做了初步探析。离开财务内控的有效支撑,财务治理体系构筑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在完善财务治理之际沉入财务内控之中,在健全财务内控之时上升到财务治理层次,形成两者良性互动,才能有效解决国有企业财务治理的诸多问题。在深入剖析财务治理与财务内控互动基础和互动关系基础上,阐述了财务内控的财务治理功能,并根据国有企业财务内控实践现状和缺陷,从建设现代企业制度角度出发,提出构筑符合财务治理规范的财务内控框架体系、强化财务控制活动体系建设、从出资人角度推进财务内控建设等完善财务内控体系的建议,从而推动国有企业财务治理效率的提升。
二、浅议建立健全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建立健全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股权结构视角下五粮液公司治理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 |
2.1 基本理论 |
2.1.1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的含义 |
2.1.2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
2.1.3 内部治理机制 |
2.1.4 外部治理机制 |
2.2 国内外公司治理模式的比较 |
2.2.1 英美公司主要治理模式 |
2.2.2 德日公司主要治理模式 |
2.2.3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模式 |
2.2.4 国外公司治理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白酒业上市公司治理现状分析 |
3.1 白酒业上市公司治理现状 |
3.1.1 白酒行业股权结构的统计分布 |
3.1.2 董事会与监事会的概况 |
3.1.3 公司高管薪酬的统计分析 |
3.2 白酒业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
3.2.1 白酒业上市公司股权过度集中 |
3.2.2 存在所有者缺位及内部人控制现象 |
3.2.3 组织架构制衡机制不完善 |
3.2.4 激励约束机制有待加强 |
3.2.5 信息披露机制不够健全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五粮液的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特征 |
4.1 五粮液简介 |
4.2 五粮液的股权结构分析 |
4.2.1 五粮液的股权结构发展历程 |
4.2.2 五粮液的股权结构现状 |
4.3 五粮液公司治理的作用机制 |
4.3.1 五粮液的内部治理结构 |
4.3.2 五粮液的外部治理环境 |
4.4 五粮液的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绩效 |
4.4.1 股权集中度与五粮液公司治理绩效的关系 |
4.4.2 股权构成与五粮液公司治理绩效的关系 |
4.5 五粮液公司治理案例的典型性问题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五粮液公司治理案例分析 |
5.1 五粮液公司调查门事件过程 |
5.2 五粮液公司信息披露违规原因分析 |
5.2.1 公司股权结构存在的问题 |
5.2.2 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问题 |
5.2.3 外部治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五粮液公司治理案例的启示 |
6.1 五粮液内部治理的完善 |
6.1.1 多措施优化股权结构 |
6.1.2 建立长期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
6.1.3 完善董事会监事会的职能 |
6.1.4 健全内部监督与制衡机制 |
6.2 五粮液外部治理的完善 |
6.2.1 加强法人治理机制的监督 |
6.2.2 完善的制度建设 |
6.2.3 继续健全信息披露制度 |
6.2.4 完善市场建设与风险管理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及其内部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混合经济”的发展 |
二、“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提出 |
三、“混合所有制”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渗透 |
第二节 研究缘起与概念界定 |
一、研究缘起 |
二、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资料收集与分析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可靠性 |
五、研究局限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依据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中文文献 |
二、外文文献 |
三、对已有研究的思考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生态系统理论 |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
三、产权理论 |
四、委托代理理论 |
第三节 第三方视角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公私合作及其内部治理的研究与启示 |
第一节 社区学院公私合作探究 |
一、概况简介 |
二、案例分析 |
三、特征归纳 |
四、启示 |
第二节 营利性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公私合作 |
一、概况筒介:营利性高等教育发展前景不乐观 |
二、案例分析:普渡大学收购卡普兰大学 |
三、启示 |
第三节 营利性高等教育内部治理 |
一、戴维瑞教育集团内部治理 |
二、阿波罗教育集团内部治理 |
三、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高职院校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 |
第一节 内涵、特征及其二元选择 |
一、概念解读 |
二、主要特征 |
三、二元选择 |
第二节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
一、企业的利益诉求 |
二、其它利益相关方的利益诉求 |
三、不同利益诉求的博弈 |
第三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趋势及相关建议 |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发展趋势 |
三、相关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内部治理的影响因素、组织机构及其运行保障机制 |
第一节 影响因素 |
一、政府的支持 |
二、校长的魅力 |
三、产权的设计 |
四、文化的交流 |
五、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博弈 |
六、章程及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 |
第二节 组织机构设置及其运行 |
一、董事会(理事会)决策 |
二、校长(院长)及各职能部门执行 |
三、党委及监事会监督 |
四、运行制度保障 |
第三节 激励约束机制 |
一、校长(院长)年薪制 |
二、管理层及骨干教师持股 |
三、教师薪酬、发展空间及退休保障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内部治理的分析、发展趋势及“悬置”的问题 |
第一节 内部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 |
一、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指导文件缺失 |
二、组织机构作用的发挥不充分 |
三、运行保障机制不完善 |
第二节 发展趋势预测 |
一、政府支持力度加大 |
二、组织机构及其运行保障机制更为完善 |
第三节 “悬置”的问题 |
一、关于独立法人的问题 |
二、关于举办者与校长(院长)关系的问题 |
三、关于产权结构合理性的问题 |
四、关于董事会(理事会)中教师和学生代表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致谢 |
(3)我国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管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食品安全 |
2.1.2 社会监管机制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治理理论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3 政府失灵理论 |
第三章 我国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管问题分析 |
3.1 食品安全社会主体监管的范围和环节不全面 |
3.1.1 社会主体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范围较窄 |
3.1.2 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管环节存在缺失 |
3.2 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管参与度不高 |
3.2.1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监管的参与度不高 |
3.2.2 新闻媒体对食品安全监管的参与度不高 |
3.2.3 社会组织对食品安全监管的参与度不高 |
3.3 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管手段有限 |
3.3.1 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手段有限 |
3.3.2 新闻媒体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手段有限 |
3.3.3 社会组织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手段有限 |
3.4 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管主体间协同性不强 |
3.4.1 社会监管各主体的责任界定不清晰 |
3.4.2 社会监管各主体间信任度不高 |
3.4.3 社会监管各主体间缺乏有效的互动合作 |
第四章 我国食品安全社会监管问题的成因分析 |
4.1 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管相关法律不完善 |
4.1.1 消费者参与监管的相关法律不完备 |
4.1.2 新媒体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依据不足 |
4.1.3 社会组织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地位不明确 |
4.2 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管信息公开机制不健全 |
4.2.1 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管信息公开内容不充分 |
4.2.2 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管信息公开渠道单一 |
4.2.3 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管信息通报机制不健全 |
4.3 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管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 |
4.3.1 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管举报保护机制不健全 |
4.3.2 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管违法惩罚机制不健全 |
4.3.3 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管反馈机制不健全 |
第五章 国外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管经验与启示 |
5.1 国外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管经验 |
5.1.1 美国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管经验 |
5.1.2 日本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管经验 |
5.1.3 欧盟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管经验 |
5.2 国外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管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5.2.1 提高食品安全社会监管主体的法律保障性 |
5.2.2 增强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的公开透明程度 |
5.2.3 开展全方位的食品安全教育活动 |
第六章 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社会监管机制的对策 |
6.1 提高社会主体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保障性 |
6.1.1 提高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保障性 |
6.1.2 提高新闻媒体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保障性 |
6.1.3 提高社会组织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保障性 |
6.2 完善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管信息公开机制 |
6.2.1 扩大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管信息公开范围 |
6.2.2 丰富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管信息公开方式 |
6.2.3 完善食品安全监管的信息公开救济机制 |
6.3 完善多元参与主体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激励约束机制 |
6.3.1 完善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激励约束机制 |
6.3.2 完善新闻媒体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激励约束机制 |
6.3.3 完善社会组织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激励约束机制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我国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管现状及问题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中国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一章 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经营管理者与经营管理者制度 |
二、职业经理人与职业经理人制度 |
第二节 职业经理人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
一、职业经理人制度的诞生及成长期(1841年—1925年) |
二、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快速发展期(1925年—20世纪60年代) |
三、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成熟期(20世纪60年代至今) |
第三节 契约理论与职业经理人制度 |
一、职业经理人与法律契约 |
二、职业经理人与企业契约治理 |
三、法人治理与职业经理人 |
四、社会心理契约治理 |
第四节 委托—代理理论与职业经理人制度 |
一、职业经理人与“委托-代理”成本 |
二、职业经理人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 |
三、委托代理理论与职业经理人激励约束制度设计 |
第五节 产权理论与职业经理人制度 |
一、职业经理人的控制权激励 |
二、职业经理人的控制权监督 |
第六节 人力资本理论与职业经理人制度 |
一、职业经理人的人力资源特征 |
二、职业经理人的人力资本分类 |
三、职业经理人的选聘 |
第七节 公司治理理论与职业经理人制度 |
一、企业发展初期的公司治理与职业经理人制度 |
二、现代股份制企业的公司治理与职业经理人制度 |
第八节 小结 |
一、职业经理人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前提是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
二、职业经理人制度的优势在于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及人力资本效能的发挥 |
三、职业经理人制度的缺陷在于委托—代理风险 |
四、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核心是建立以契约化为核心的责权利体系 |
五、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关键在于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与实践 |
第二章 国外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实践与启示 |
第一节 国外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发展现状 |
一、职业经理人层级与职能不断细化 |
二、采用从企业内部为主的选拔培养方式 |
三、采用以出资人和市场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
四、建立以中长期激励为主的薪酬和激励制度 |
五、采用以内部监督和市场约束相结合的监督约束机制 |
第二节 国外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具体实践 |
一、法国电力公司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实践 |
二、新加坡淡马锡公司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实践 |
三、美国国际商用机器有限公司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实践 |
四、通用公司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实践 |
第三节 启示与借鉴 |
一、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完善以成熟的职业经理人市场为支撑 |
二、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发展以良好的职业经理人文化为基础 |
三、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建设符合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和发展实际 |
第三章 中国非公有制企业和地方改制型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发展和实践 |
第一节 中国非公有制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发展与实践 |
一、外资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发展历史、主要特点与存在困境 |
二、家族型民营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发展历史、主要特点与存在困境 |
三、创业型民营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发展历史、主要特点与存在困境 |
四、中国非公有制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实践 |
第二节 地方改制型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探索 |
一、地方改制型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发展历史 |
二、地方改制型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典型案例 |
三、地方改制型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主要特点 |
四、地方改制型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改革方向 |
第三节 不同所有制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实践的比较 |
一、职业经理人制度引入动机的比较 |
二、职业经理人选拔与培养的比较 |
三、职业经理人制度存在问题的比较 |
第四章 职业经理人与中央企业发展 |
第一节 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制度的历史回顾 |
一、探索及过渡阶段 |
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经理)负责制 |
三、厂长负责制 |
四、法人治理结构改革 |
五、分级管理模式 |
第二节 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的范围、特征和角色定位 |
一、中央企业内涵界定 |
二、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的特征 |
三、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的范围及角色定位 |
第三节 职业经理人制度对中央企业发展的作用 |
一、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是推动中央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 |
二、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是加强中央企业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举措 |
三、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是推进中央企业市场化、国际化的现实需要 |
第五章 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的经验及问题解析 |
第一节 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的模式和建设的经验 |
一、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模式 |
二、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的经验 |
第二节 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的案例分析 |
一、华润集团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的实践经验 |
二、宝钢集团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的实践经验 |
三、中粮集团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的实践经验 |
第三节 中央企业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问题解析 |
一、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问题 |
二、官本位及行政化管理问题 |
三、党管干部原则实现形式问题 |
四、薪酬分配和激励市场化问题 |
五、“能上难下”、“能进难出”问题 |
六、职业经理人市场建设问题 |
第六章 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应用 |
第一节 胜任力及胜任力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 |
一、胜任力的定义 |
二、胜任力素质要素 |
三、经典胜任力模型 |
四、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方法及步骤 |
第二节 职业经理人胜任素质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第三节 中央企业高级经理人胜任模型构建 |
一、构建路径 |
二、数据来源及说明 |
三、中央企业高级经理人胜任力模型 |
第四节 中央企业胜任力素质模型的应用 |
一、胜任力模型的应用 |
二、基于胜任力素质模型的中央企业经理人绩效评价体系设计 |
第七章 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基本设计 |
第一节 中央企业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总体要求 |
一、中央企业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总体思路及基本原则 |
二、中央企业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改革路径 |
第二节 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的市场化选聘 |
一、探索推行职业经理人聘任制 |
二、创新完善职业经理人管理体制 |
三、改进完善市场化选拔任用方式 |
第三节 职业经理人的契约化管理 |
一、建立职业经理人聘任协议制度 |
二、实行职业经理人业绩合同管理 |
三、完善薪酬分配和激励政策 |
第四节 职业经理人队伍的培养与开发 |
一、注重提高职业经理人的政治素质 |
二、着力提升职业经理人的职业素养 |
三、探索实行总经理继任计划 |
四、大力营造职业经理人文化 |
第五节 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的风险管理 |
一、着眼于降低契约风险,强化契约约束 |
二、着眼于降低执业风险,完善内部监督 |
三、着眼于降低信用风险,引入社会监督 |
四、着眼于控制执业风险,引入“风险抵押金或执业风险金”及“信用披露”机制 |
第六节 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的退出机制 |
一、建立以契约为基本遵循的退出机制 |
二、探索建立履职行为“负面清单”制度 |
三、进一步完善职业经理人交流机制和职业发展通道 |
第七节 正确处理职业经理人制度与党管干部原则的关系 |
一、明确党管干部原则在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的定位 |
二、创新党管干部原则的有效实现形式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推进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对研究结论的进一步说明 |
第二节 推进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的政策建议 |
一、加快推进中央企业建设规范的董事会 |
二、强化相关改革举措的协同配套 |
三、加快研究制定薪酬激励及约束保障方面的政策 |
四、加强国有企业功能界定,有序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 |
五、推进职业经理人市场建设 |
六、完善优化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政策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经理人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源起 |
一、选题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界定 |
一、竞争性国有企业 |
二、经理人 |
三、激励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三、技术路线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混合所有制研究 |
二、国有企业经理人激励研究 |
三、文献述评 |
第二节 委托代理理论 |
一、委托代理关系 |
二、信息不对称与代理成本 |
三、委托代理理论 |
第三节 激励理论 |
一、激励理论的基础 |
二、管理学中的激励理论 |
三、经济学中的激励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有企业改革与经理人激励的历史审视 |
第一节 放权让利与精神激励 |
一、放权让利改革阶段 |
二、激励方式分析与评价 |
第二节 两权分离与承包经营责任制激励 |
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阶段 |
二、激励方式分析与评价 |
第三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年薪制激励 |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 |
二、激励方式分析与评价 |
第四节 国资监管与管理层持股激励 |
一、国资监管阶段 |
二、激励方式分析与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与经理人激励现状分析 |
第一节 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概述 |
一、国有企业分类改革与经理人分类激励 |
二、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方式 |
第二节 竞争性国有企业经理人激励现状分析 |
一、经理人具有双重身份 |
二、政治晋升激励 |
三、薪酬福利激励 |
四、在职消费激励 |
五、政治监督与约束 |
第三节 竞争性国有企业经理人激励存在的问题 |
一、缺乏规范透明的公司治理 |
二、经理人双重身份未有效解决 |
三、薪酬与企业业绩未有效挂钩 |
四、中长期激励机制尚未建立健全 |
五、政治监督与约束的作用有限 |
六、缺乏市场化的惩戒与退出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经理人激励的理论框架 |
第一节 经理人激励理论框架构建的基础 |
一、经理人角色和职能分析 |
二、经理人的需求分析 |
三、经理人的人性假设与行为分析 |
第二节 经理人激励理论框架构建 |
一、经理人激励的逻辑 |
二、经理人激励理论框架 |
第三节 基于大样本的定量分析 |
一、研究假设 |
二、研究设计 |
三、实证分析 |
四、结果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多案例的经理人激励机制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选取 |
二、案例选取与背景分析 |
三、资料整理与分析 |
第二节 案例分析 |
一、治理与选聘制度 |
二、薪酬与中长期激励 |
三、事业平台与精神激励 |
四、约束与退出机制 |
第三节 结果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经理人激励机制构建 |
第一节 公司治理与经理人选聘制度 |
一、公司治理制度 |
二、经理人身份转化与选聘制度 |
第二节 契约化的薪酬激励 |
一、经理人薪酬契约 |
二、经理人薪酬结构 |
三、经理人绩效评价 |
第三节 基于人力资本的经理人股权激励 |
一、股权激励的政策与实践依据 |
二、股权激励的实施原则 |
三、股权激励模式及其选择 |
四、股权激励授予额度 |
五、股权激励行权时效与业绩考核 |
第四节 事业平台与精神激励 |
一、事业平台激励 |
二、声望和荣誉激励 |
三、肯定与赞赏激励 |
四、控制权激励 |
第五节 经理人约束与惩戒机制 |
一、市场声誉及法规制度约束 |
二、自我道德与企业文化约束 |
三、市场化的惩戒与退出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经理人激励的保障条件 |
第一节 建立市场化的经理人用工制度 |
一、优化岗位体系并建立市场化用工机制 |
二、规范劳动关系并妥善安置富余经理人员 |
第二节 建立以业绩评价为主的人事制度 |
一、创新组织结构并搭建事业平台 |
二、建立科学公正的奖惩机制 |
第三节 建立有效激励的利润分配制度 |
一、建立经理人岗位责任薪酬制度 |
二、加大对经理人的货币激励力度 |
第四节 建立健全经理人市场 |
一、转变重官轻商的传统观念 |
二、建立完备的经理人信息库 |
三、加快对经理人的评估和认证工作 |
第五节 完善股权激励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
一、进一步调整税收政策 |
二、建立健康稳定的股票市场 |
三、建立健全相关立法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论中国特色的现代国有企业管理制度——激励约束机制和业绩评价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特色的现代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 |
(一)建立健全奖酬制度激励约束机制 |
(二)建立健全工作设计激励约束机制 |
(三)建立健全参与管理激励约束机制 |
(四)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约束机制 |
(五)建立健全企业文化激励约束机制 |
(六)建立健全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 |
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业绩评价制度 |
(一)客户角度评价:企业能否赢得客户 |
(二)业务角度评价:企业必须擅长什么 |
(三)创新角度评价:企业能否创造价值 |
(四)社会角度评价:企业怎样回报社会 |
(五)员工角度评价:企业是否激励员工 |
(六)财务角度评价:企业如何满足股东 |
(7)试论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经营者行为的激励约束因素及其作用 |
1.1 报酬因素的激励约束作用 |
1.2 控制权因素的激励约束作用 |
1.3 声誉因素的激励约束作用 |
1.4 市场竞争因素的激励约束作用 |
2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
3 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对策与措施 |
3.1 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基本原则 |
3.2 构建国有企业经营者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
(8)新型国有企业的三维监管体制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2 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逻辑结果 |
1.2.1 研究内容 |
1.2.2 逻辑结构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2 文献述评及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2.1.1 国外研究综述 |
2.1.2 国内研究综述 |
2.1.3 理论述评及研究趋势 |
2.2 国有企业监管的主要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及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
2.2.2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与国有企业社会责任 |
2.2.3 系统科学理论与国有企业监管 |
2.2.4 现代企业制度理论与国有企业监管 |
2.2.5 宏观经济调控理论与国有企业监管 |
3 新型国有企业的界定、双重性质及其监管的复合目标 |
3.1 新型国有企业的产生与概念界定 |
3.1.1 传统国有企业的性质与特点 |
3.1.2 国有企业改革与“新型国有企业”的产生 |
3.1.3 新型国有企业的概念、类别及其特殊性 |
3.1.4 新型国有企业与其他国有企业的比较分析 |
3.2 新型国有企业的双重性质及其多元功能 |
3.2.1 新型国有企业的经济社区性质 |
3.2.2 新型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 |
3.3 新型国有企业监管的复合目标体系 |
3.3.1 新型国有企业监管的经济目标 |
3.3.2 新型国有企业监管的社会目标 |
3.3.3 新型国有企业监管的政治目标 |
4 新型国有企业监管体制的构成要素 |
4.1 新型国有企业监管体制的主体 |
4.1.1 国有企业监管体制的主体演变 |
4.1.2 现有国有企业监管体制的主体困境分析 |
4.1.3 基于三维目标的新型国有企业监管体制的主体 |
4.2 新型国有企业监管体制的对象 |
4.2.1 经营者 |
4.2.2 重大事项 |
4.2.3 国有资产 |
4.2.4 经营者、重大事项与国有资产的关系分析 |
5 新型国有企业的三维监管机制的构建 |
5.1 新型国有企业的监管原则 |
5.1.1 “三分开”原则 |
5.1.2 “三统一”原则 |
5.1.3 “三结合”原则 |
5.2 新型国有企业监管的三维分析框架 |
5.2.1 政治监管 |
5.2.2 经济监管 |
5.2.3 社会监管 |
5.3 基于“主体-对象-目标”的新型国有企业监管机制运行机理 |
5.3.1 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监管机制 |
5.3.2 国有企业重大事项的监管机制 |
5.3.3 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管机制 |
5.4 强化社会监管职能:国企监管体制改革趋向 |
6 三维监管机制与新型国有企业的匹配性:基于中国石油的案例研究 |
6.1 研究设计 |
6.1.1 研究目的与方法选择 |
6.1.2 案例选取 |
6.1.3 数据收集与整理 |
6.2 案例分析与研究发现 |
6.2.1 案例介绍与问题总结 |
6.2.2 案例研究发现 |
6.2.3 案例总结与讨论 |
7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观点归纳 |
7.2 本文的研究局限 |
7.3 未来研究展望 |
在学期间发表的相关科研成果 |
一、期刊论文 |
二、参与导师项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对健全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行为科学是研究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的理论基础 |
2建立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必要性 |
3建立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原则 |
4健全现代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对策 |
(10)国有企业财务治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中外财务治理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学者关于财务治理相关理论的研究 |
1.2.2 全球性非政府组织对财务治理的相关建议 |
1.2.3 监管机构对财务治理的相关规定 |
1.2.4 国内学者对财务治理的研究 |
1.2.5 国有企业财务治理问题研究 |
1.2.6 国内外研究成果评述 |
1.3 研究结构、方法及约定 |
1.3.1 研究框架与结论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约定 |
1.4 主要创新点及局限性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研究局限性 |
2 财务治理理论分析 |
2.1 财务治理基础理论 |
2.1.1 委托代理理论 |
2.1.2 公司治理理论 |
2.1.3 财权理论 |
2.1.4 财权分层理论 |
2.1.5 财务目标理论 |
2.1.6 其他财务治理基础理论 |
2.2 财务治理基本理论 |
2.2.1 财务治理内涵及概念 |
2.2.2 财务治理相关概念辨析 |
2.2.3 财务治理结构 |
2.2.4 财务治理机制 |
2.2.5 财务治理基本理论体系 |
3 国有企业财务治理框架 |
3.1 国有企业特征及财务现状 |
3.1.1 国有企业特征 |
3.1.2 国有企业财务现状 |
3.2 国有企业财务治理存在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
3.2.1 国有企业财务治理存在主要问题 |
3.2.2 国有企业财务治理问题成因分析 |
3.3 国有企业财务治理问题经典案例 |
3.4 解决国有企业财务治理问题的思路 |
4 国有企业财务治理基础——模式选择及资本结构 |
4.1 国有企业财务治理模式选择 |
4.1.1 国外典型财务治理模式 |
4.1.2 单边治理与共同治理模式对比及评价 |
4.1.3 国有企业财务治理模式的选择 |
4.2 国有企业资本结构治理 |
4.2.1 资本结构财务治理功能解析 |
4.2.2 资本结构的财务治理效应 |
4.2.3 资本结构与融资方式 |
4.2.4 国有企业资本结构治理效应分析 |
4.2.5 优化国有企业资本结构治理效应举措 |
5 国有企业财务治理核心——财权配置 |
5.1 财权配置模式及原则 |
5.1.1 财权配置的模式解析 |
5.1.2 财权配置的基本原则 |
5.1.3 财权配置的逻辑框架 |
5.2 国有企业多级委托代理结构分析 |
5.2.1 国有企业特有的三层委托代理关系 |
5.2.2 国有企业特有委托代理存在的问题 |
5.3 国有企业多层财权配置模型 |
5.3.1 主要财务治理主体的财权配置(财务治理结构维度) |
5.3.2 国有企业母子公司的财权配置(多级委托代理结构维度) |
5.3.3 财务分层的财权配置(财权分层维度) |
5.3.4 国有企业多层财权配置表 |
5.4 国有企业集权与分权研究 |
5.4.1 财务治理权配置模型 |
5.4.2 国有企业母公司财务控制模式选择 |
5.4.3 国有企业相对集权式财务控制模式设计 |
6 国有企业财务治理抓手——业绩考核 |
6.1 国有企业激励机制现状解析 |
6.1.1 激励机制的财务治理功能 |
6.1.2 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激励的难点 |
6.1.3 国有企业现行激励机制存在问题 |
6.1.4 完善国有企业激励机制的思路 |
6.2 国有企业业绩考核现状解析 |
6.2.1 国外企业业绩考评体系概述及评价 |
6.2.2 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解析 |
6.2.3 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解析 |
6.2.4 国有企业绩考核存在的问题 |
6.3 完善国有企业业绩考核的建议 |
6.3.1 完善年度业绩考核指标的建议 |
6.3.2 完善经营者股权激励手段建议 |
7 国有企业财务治理工具——信息披露 |
7.1 国有企业监督机制现状解析 |
7.1.1 监督机制的财务治理功能 |
7.1.2 国有企业监督机制现状分析 |
7.1.3 国有企业监督机制的构建思路 |
7.2 国有企业财务信息披露现状解析 |
7.2.1 信息披露的财务治理功能 |
7.2.2 国有企业信息披露的特征 |
7.2.3 国有企业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
7.3 提升国有企业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对策 |
7.3.1 完善内部财务治理,建立信息披露的内部管理体系 |
7.3.2 完善外部财务治理,建立信息披露的外部监管体系 |
7.3.3 丰富信息披露内容,强化财务信息一体化建设 |
7.3.4 非上市国有企业信息公开披露的特殊考虑 |
8 国有企业财务治理支撑——财务内控 |
8.1 财务治理与财务内控关系研究 |
8.1.1 财务内控概念辨析 |
8.1.2 财务治理与财务内控互动基础与互动关系 |
8.1.3 财务内控的财务治理功能 |
8.2 国有企业财务内控现状解析 |
8.2.1 国有企业财务内控规范建设现状 |
8.2.2 国有企业财务内控的实践现状及缺陷 |
8.3 完善国有企业财务内控建议 |
8.3.1 构建符合财务治理规范的财务内控架构体系 |
8.3.2 从出资人角度推进财务内控建设的几点思考 |
8.3.3 强化财务控制活动体系建设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四、浅议建立健全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股权结构视角下五粮液公司治理案例分析[D]. 黄俊越. 贵州财经大学, 2020(05)
- [2]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及其内部治理研究[D]. 陈春梅. 厦门大学, 2019
- [3]我国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管机制研究[D]. 李姗珊.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4]中国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研究[D]. 任永强. 武汉大学, 2016(01)
- [5]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经理人激励机制研究[D]. 童露. 云南大学, 2016(12)
- [6]论中国特色的现代国有企业管理制度——激励约束机制和业绩评价制度[J]. 罗虎.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1)
- [7]试论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J]. 夏赛秋. 广东建材, 2014(06)
- [8]新型国有企业的三维监管体制构建研究[D]. 于洋. 东北财经大学, 2013(09)
- [9]对健全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探讨[J]. 韩伟.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3(02)
- [10]国有企业财务治理问题研究[D]. 何召滨.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