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理学专家认为言过其实(论文文献综述)
赵彦[1](2021)在《乾嘉时期(1736-1820)诗经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清代乾嘉时期历时八十五年,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辉煌时刻,也是社会结构酝酿着的变异时期。乾嘉学者以总结、概括、整理、辑佚、辨伪、求真的姿态登上学术的舞台,这一时期,学者名家众多,学术门类繁多,为学取向各异。汉学、理学、心学、考据学、宋学、历史学、实证哲学因势而兴,寻求发展。各种思潮、学术流派争鸣裂变,组合重构。在这种过程中引发了对各种典籍的总结、考据、扬弃、重新发现的问题。本文以乾嘉时期时间段为起点,以年鉴派代表人物布罗代尔的历史长时段研究理论为基础,论述在将近百年的时间内,在经济、政治、社会、地域条件、文化传承相对不变或者变化缓慢的情况下,乾嘉时期诗经学的历史语境、文化现实、学术理路等体系变化和突破的问题。其一,从“凡学不考其源流,莫能通古今之变”的学术史角度出发,对先秦诗经学、秦汉诗经学、魏晋唐诗经学、宋代诗经学、元明诗经学、清初诗经学进行梳理和概述。因为侧重不同,主要论述占据诗经学主流地位的观点和内容,其他细枝不再赘述;其二,对乾嘉时期诗经学的基本学术背景进行研究。从概念上进行明晰,对时代的乾嘉和学术的乾嘉进行区分和辨析;从学术研究讨论风气的形成,大师名家聚集式的出现,学者着述丰富名着繁多来论述乾嘉学术与经学的复兴;从重汉抑宋学术风气的形成,小学、考据治学逐步发展并走向繁荣等方面探究在学术范围内乾嘉诗经学繁荣的内在里路。其三,运用融会贯通的历史学眼光,对乾嘉时期的诗经学进行分类探讨。在内容上进行名物、制度、天文、地理等方面研究;在方法上,进行因声求义的总结,打通远古经典与现实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隔膜,剥去蒙蔽在《诗经》上的层层积尘,回到《诗经》的源头体会圣人之道。其四,对乾嘉时期三家诗及辑佚进行研究分析。简要论述三家诗发展的基本脉络和揭示三家诗在乾嘉时期研究出现高潮的学术原因;以陈寿祺《三家诗遗说考》为例来分析乾嘉时期三家诗的研究特点;在辑佚风气的影响下,关注诗外诗的研究,以沈德潜《古诗源·古逸》为例探讨诗外诗的价值。其五,对乾嘉时期诗经学的独立思考派崔述进行研究。重点考察崔述在汉学宋学的交互影响下如何走出宗汉宗宋的怪圈;根据崔述诗经学着作《读风偶识》来具体论述崔述与诗经汉学的联系和区别。其六,对乾嘉时期汉学的三大流派进行代表人物、重要着述、学术风格的总结,明确乾嘉汉学在此时期的主流地位和重要成就。最后,总结乾嘉诗经学的突破和成就。从实事求是学风的突破,方法论的突破与影响,乾嘉诗经历史地位的建立三个方面来论述乾嘉诗经学的主要成就及对现代学术的贡献。如同中国其他学术流派一样,乾嘉时期诗经学也有其独特的形成、发展、高潮、衰落、蜕变而向近代学术演变的过程。准确理解和把握这一历史过程,回到历史,目的并非全然以古人的立场和价值为自己的观点,而是在不同时代背景、历史语境、文学观念、批评标准下取得古今视野的双向贯通。
姜宝昌[2](2021)在《吴一峰纪游式写生山水画研究》文中认为吴一峰是20世纪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中,一位因纪游式写生而享有盛誉的艺术家,他兼备中国传统教育和现代西学教育,诗书画印皆精,是一位“通才”型艺术家。而且全程经历了20世纪中国画改良运动的思潮,开拓性的提出了以古法写实的艺术理念,并以四十余年的写生壮举,完成了对西南山水在时代特征与地域特征上的探索,他注重对传统山水笔墨的表现和审美理念的传达,并因此形成了以古法写实理念写实景的山水画表现形式,同时也赋予了这种山水画表现理念和表现形式以特殊的生命力和表现力。本文以时代背景下吴一峰探索其写生山水画的得失为视角,研究了吴一峰在纪游式写生山水画语言体系构建上的探索成就,探讨了吴一峰与陆俨少、李可染、陶冷月等同时代师友之间,在写生方法、理法、创作、意境塑造等方面的异同,论证了“以传统笔墨,写天地间实景”艺术理念的开拓价值和意义。考辩了吴一峰与黄宾虹之间的私淑式关系,以及写生理念与胡佩衡之间的独立关系,明晰了吴一峰以古法进行纪游式写生探索是自发的、自觉的一种开拓性行为。明确了吴一峰山水画中因具有地理风俗的资料性、诗书画印的综合性、内容题材的现实性,才使其作品没有因为过于强调写实景和写实性,而削弱主观写意性表达,反而显示出强劲“生命力”的原因,同时也指出了探索中视觉形式上的局限性。从吴一峰个案研究来说,本文是首次把吴一峰置于时代背景下进行研究,为重新认识吴一峰提供了理论支持,拓宽了吴一峰研究资料的丰富性,也为研究20世纪山水画发展现象提供一个可资参考的典型案例。本文将在吴一峰为什么在20世纪前半页取得成功并获得广泛赞誉,而后期却被历史遮蔽少有人知,这个问题背景下展开论述,以此理清吴一峰写生山水画同20世纪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的关系,真实还原吴一峰写生山水画的探索价值。本文共有五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阐述了该选题的缘起和研究意义,研究重点和创新点,以及目前该项研究的现状,阐述了吴一峰作为以写生探索山水画变革的典型个案研究的总况。第二章是吴一峰“以传统笔墨,写天地间实景”理念的形成,通过对提出的背景、理念的成因、具体表现的阐述,以及与胡佩衡“古法写生”之间的考辩,明确了吴一峰的理念是自发、自觉的一种探索行为,是对传统重新挖掘、审视、重组,发掘了旧传统在新时期发展中的新价值,是有建设性和开拓性的。第三章是纪游式写生山水画语言体系的构建,本章共有四节,第一节分别分析了纪游式写生概念的形成以及与“卧游”理念的关系,第二节从体悟自然、观照现实、革新传统三个阶段分析了吴一峰一生的写生历程和艺事活动,第三节分析了吴一峰山水画创作的语言特点与审美表现,最后提炼出纪游式写生山水画在图真和写实层面的意义。第四章是与同时代师友写生比较,本章通过对黄宾虹、陆俨少、陶冷月、李可染、赵望云、关山月、黎雄才7位同时代画家,在写生理法与章法、纪游写生与写生创作、墨法突破与笔法融合、意境塑造与现实再现、科学写实与古法写实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性论述,通过对比,明晰了吴一峰鲜明的风格特点,以及在中国画转型时期的探索意义。第五章是纪游写生山水画的生命力及局限性,本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前三节,提出了地理风俗的资料性、诗书画印的综合性、内容题材的现实性三方面独特的艺术“生命力”,第二部分从图式观念和笔墨探索两个方面分析了其局限性。结论:通过以上五章的客观、系统的论述,得出了吴一峰写生山水画在20世纪美术史上的探索价值,以及在科学写生与现代观察方式的建立、现场写生与时空观念转换两个方面的思考。
杨炀[3](2020)在《新文学发生的文化源地研究 ——以皖南作家陈独秀、胡适、梅光迪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陈独秀与胡适是拉开新文化运动大幕的旗手。梅光迪则是文化保守主义阵营《学衡》杂志的创办人。陈独秀、胡适和梅光迪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绕不开的三个人。本文将从文化源地的角度,选择皖南知识分子陈独秀、胡适、梅光迪作为对象,探讨他们在新旧文学交替时代文化人格与文化选择的生成,以及皖南文化源地的文化内驱力是如何为新文学的发生、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陈独秀作有旧诗、杂文等,胡适是开新文学风气之先的尝试者,梅光迪因述而不作的文学观念而未留下传世作品。陈独秀、胡适、梅光迪三人均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文学创作者。从文化选择上来看,他们代表了五四时代思想争鸣的三股力量:文化激进主义、文化自由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此三人像同时代的大多知识分子一样相对完整的接受了中国旧式传统教育,而青年时期留学海外。皖南是清代学术思想的重镇之一,在他们的文化选择上我们可以看见晚清与民国思想的承继,旧文学与新文学碰撞出的激烈火花以及早期新式知识分子作为文化链条上的中间物对于源地旧文化艰难的反叛、无意识的改造和对新思想的主动选择。从文化源地的角度出发,理清三人文化选择背后的思想动因,探求皖南文化对于新文学发生的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窥探新文学发生的驳杂面貌。于文化源地而言,陈、胡、梅三人是以反叛的形式实现对文化源地的反哺。于中国而言,他们均是与鲁迅一道掮起黑暗闸门的勇士。新文学的发生不是突然“爆炸”而是瓜熟蒂落的孕育。新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血浓于水,但地域文化只是文化源地极富生命力的表征之一。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探索文化源地对于作家、作品、现象、思潮、流派的影响仍是一方未被重视的领域。
魏惠兰[4](2020)在《集群视域下艺术产业价值链的演化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艺术产业集聚是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推动艺术产业价值链的整合与升级是提升文化艺术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我国国民人均支出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艺术需求的迸发为艺术产业的持续繁荣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同时,国家于2017年明确提出了助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目标,艺术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部分,其集群化发展与价值链的升级是未来各级政府部门、各类文化艺术产业主体共同面对的重大挑战。基于上述背景,本文提出并完成了集群视域下艺术产业价值链的演化路径研究,以期为艺术产业价值链的扩展与升级、艺术产业集群的规划与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集群视域下的艺术产业价值链是一个复杂系统,其演化路径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动态转换过程。该研究范畴属于艺术学与管理学的交叉学科领域,需要综合运用艺术学、管理学、艺术市场学、产业经济学等领域的理论知识,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工作。本论文在对国内外集群视域下艺术产业价值链演化路径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梳理与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研究的思路、目的、内容和方法,界定了集群视域下艺术产业价值链演化路径的概念和特征,构建了集群视域下艺术产业价值链的结构模型、演化路径分析模型和内容,并运用专家意见法验证了理论成果的科学性,以昙华林艺术区为对象开展案例研究、检验了理论研究成果的实用性。本论文的主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本论文的第1章、第2章,为文献综述及基础理论研究部分。该部分总结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在艺术产业价值链及其演化路径、艺术产业集群及其演化路径、艺术产业集群价值链及其演化路径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借鉴艺术产业集群、艺术产业价值链的概念和特点,界定了集群视域下艺术产业价值链演化路径的内涵、范畴和特征,并提出了集群视域下艺术产业价值链演化路径理论的研究原理。第二部分由本论文的第3章、第4章构成,为理论模型构建部分。该部分首先借鉴产业集群结构理论、产业价值链结构理论,系统地分析了企业价值链模型的理论原理,结合“动因-行为-结果”分析范式,构建了集群视域下艺术产业价值链的结构模型;其次,在借鉴生物学、经济学、管理学中演化路径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一般产业和文化艺术产业的产业价值链、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价值链演化路径的基本规律,基于“起点-轨迹-终点”研究范式构建了集群视域下艺术产业价值链演化路径的分析模型和内容。然后,运用专家意见法对理论成果进行了验证与优化。第三部分是本论文的第5章,为案例研究部分。该部分选取昙华林艺术区为案例研究对象,在系统的调查设计、采集数据的基础上,识别了昙华林艺术区中的艺术产业价值链、并系统地分析了这些艺术产业价值链演化路径的特征。接下来,针对昙华林艺术区中艺术产业价值链发展的基础条件、主要问题与未来发展动因,提出了昙华林艺术区艺术产业价值链演化路径的优化对策。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三个:一是厘清了集群视域下艺术产业价值链演化路径的概念和特征;二是构建了集群视域下艺术产业价值链的结构模型;三是设计了集群视域下艺术产业价值链演化路径的分析模型。
王振刚[5](2019)在《徐益棠与中国边疆研究述论》文中研究说明文章介绍了徐益棠生平及学术研究活动,并梳理、介绍了其对云南、广西、西康、台湾、蒙古、西北及新疆等诸多边疆与民族问题的研究。徐益棠的边疆研究涉猎领域广泛、视野开阔、富有鲜明的时代感和经世致用精神,是值得认真研究和系统总结的。
牙彩练[6](2019)在《宋代涉桂诗歌研究》文中认为宋代涉桂诗歌,承载了宋代广西时期的风俗和文化,是广西诗歌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研究宋代广西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深度研究宋代涉桂诗歌,挖掘宋代涉桂诗歌独具广西特色的文化因子,对完善宋代涉桂诗歌研究的不足不无裨益。广西地域环境为宋代涉桂诗人提供独具地域特色的诗歌创作题材,自然地理环境催生了大量的山水诗、岩洞诗;人文环境如亭台楼宇、宗庙墓祠等人文景观也会触动诗人诗兴,从而使得涉桂诗人创作了大量极具广西地域色彩的诗歌。涉桂诗歌主体主要有来桂诗人、异地诗人以及本土诗人三类,不同的诗歌创作主体对广西的情感及态度不同。来桂诗人寓桂期间在广西的情感以精神上的闲置、城阙故土之思以及升迁之渴望为主,充分表达了思念家乡,渴望实现个人的政治抱负的情感;异地诗人和本土诗人则没有这些复杂的情绪。但在对广西的态度上,异地诗人则是以赞美和肯定为主,本土诗人则是集自信和自卑为一体的矛盾态度;来桂诗人对广西的态度是由最初的恐惧、抵抗到最后的逐渐适应。这些都与宋时广西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及宋代涉桂诗歌主体息息相关。从文学地理学的视角来看,文学是自然、人文环境与诗歌创作主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广西自然、人文环境为宋代涉桂诗歌提供了诗歌题材,从而促进了宋代涉桂诗歌的繁荣,形成了以“清淡自然”为主的诗歌风格。宋代涉桂诗歌不仅弘开广西文运,促进了广西诗歌的发展,还孕育、催生了一批风格各异的本土诗人,促进广西本土文学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宋代涉桂诗歌的繁荣和发展,反作用于宋代广西的自然、人文环境,赋予人文景观以深沉的文学内涵,兴盛当时的人文景观。
董晓霞[7](2019)在《滇缅抗战与“边地中国”形象建构》文中研究指明从“现代文学”如何建构和想象“现代中国”这一思考维度出发,探讨在滇缅抗战的特定历史情境中,传统中国的边缘地带如何在“现代文学”中融入了“现代中国”的同一进程。在“现代中国”的国家感情中,对抗战建国有自豪、兴奋之一面的在滇缅抗战中比较明显。围绕旅行、考察者,云南边地作家以及远征将士、随军记者这三类观看和建构主体的相关书写,我们可以探讨滇缅抗战之中的“边地中国”是如何被“现代文学”叙述而同质化为“现代中国”的。第一章是以抗战时期的滇缅、滇越边地旅行记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如何体现了地理现代性和现代民族国家观念在战时的融合。这些以纪实、致用为目标的游记不是流于印象的闲情逸致式的写作,不再是传统游记只记录山水风物的写法。在特定的地域空间,旅行、考察者以战时语境所促成的知识、话语来观看已处于国际战局前线的云南边地,把之前作为想象的“图像符号”式的边地构建成了自己实地体验后的真实世界。我们可以借此思考时人在抗战中是怎么来看边地山河的,具有空间流动性的铁路、公路旅行的风景叙事与民族国家认同的关系是怎样展开的;他们带着去发现丰富之处的认识装置看边地人事时,是如何把边地民族塑造成抗战中的同胞的,边境城市在他们的笔下又呈现出何种风貌;将滇缅、滇越边地纳入现代中国的同一性后,去思考边地在抗战中之于现代民族国家的意义的同时,也会发现边地所存在的问题。旅行、考察者是从内地、中央进入边地,以“外边”人的视角主动认识云南这边。那原本生活在这些边缘地带的本土作者如何回应时代,书写和思考自己栖身其中的边地与现代民族国家关系的问题,就是第二章所要讨论的,这与第一章构成了观看、书写边地的内外视角。作为“文化持有者”,云南边地作家把抗战当作是提高边地重要性以及加强边地民族国家认同的重要因素,以充满强烈地方色彩的创作把战争对边地的影响“介绍”给人们。他们贴近实情,拨开边地民族被异化的模糊面纱,发掘滇缅边地的历史隐痛,思考边地与国家的关系。笔者选择集中书写滇缅抗战中不同地域的代表性作家,在凸显“地方性”的视野中来探讨边地作家的国家观念。第三章以远征将士和随军记者所建构的“烽火边地”形象,探讨现代民族国家与战争暴力的问题。从出征到前线战场,从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后的撤退到第二次反攻胜利后的凯旋,将士们和随军记者在往返征战中,把滇缅战场上的亲历见闻一一写下。这些诞生于战地,来自前线参战或是观战的作品,带有最真切的生命体验和对战争最为直观的表达。叙述者为战士,既在感同身受中来呈现抗战中的同袍、同胞所承担的共同命运,又有作为保家卫国的士兵的特殊使命感,所以在他们笔下呈现出了烽火硝烟中的边地真实且复杂的处境。出征的兴奋、撤退的忧患以及凯旋的自豪,都会给予滇缅边地不同的观看角度,我们也因此可以思考他们作为保卫者是如何看待战争以及怎样认识边地的。在“边地中国”形象的建构中,三类观看主体对滇缅公路、中印公路和野人山的书写是比较独特的。作为在抗战中诞生的现代交通,滇缅公路与中印公路不仅把云南边地与中国腹地联结成了亲密的整体,而且也成为了边地进入世界秩序的通道。围绕滇缅公路的相关书写,既在强调这条现代公路会使滇缅边地“向新世纪跃进”,也在赞颂着公路的凝聚力,因为它使原本地图上“孤立的地方”变得彼此熟悉起来。对中印公路的书写主要集中在两个时期:一是1941年中印公路测勘队队员的记述,是“中央人”对沿线民族的主动认识;一是随军记者和驻印军的书写,为亲历者对现代化工程的颂赞。现代知识分子的实地考察和亲历士兵的生死体验,让野人山成为一个体现人们思考边地与国家,边陲与边界之关系的地方。第四章以此作为个案分析,以地图中延伸至印缅的两条国际公路线和一个与边界点,来思考与其相关的作品所体现出的国家共同感。旅行、考察者,云南边地作家以及远征将士、随军记者所认同的国家是一个兼有天下帝国历史和有限国家形态的现代中国。为了抗战时期现代民族国家共同体的建构,他们把“想象”的对象变成了一个彼此密切关联的感知对象,以亲历亲闻后的创作建立起边地与内地之间共同历史回忆的认同基础和文化认同空间。让我们看到在早已形成的历史文化共同体这个不言而喻的“国家”基础上,滇缅抗战激发了云南边地融入“现代中国”的进程。
武绍杰[8](2019)在《张其昀与蒋介石关系述论》文中提出作为中国近代知名史地学者,张其昀不仅在学界广为人知,在政界亦曾位居中枢要职。张氏从学界向政界的迈进,既有其“知识即权力所寄”观念影响下的学识方面的原因,也与蒋介石对他的信任与重用存在重要关系。1930年代,张其昀以学人角色逐渐为政界所注意,后经陈布雷延揽,张其昀与蒋介石进入初识阶段。此后蒋介石对张其昀逐渐知悉并产生良好印象,张其昀也以其学识及人脉关系,继续获得包括蒋介石在内的国民党高层的关注。1949年以前,张其昀为蒋介石所知悉,但此时张氏的角色主要为一名学者。浙大“倒张”事件发生之后、国民党退出大陆之际,蒋介石对张其昀发出邀请,张氏遂改初衷而赴台,并于此后出任国民党党政要职。张其昀就任国民党党政要职期间,对维护蒋介石的领袖权威、推进符合蒋介石意旨的政策决议尽心尽力,对蒋氏的诸多政策也较少提出异议。同时,蒋介石对张其昀的政策主张也多予以支持。这期间,两人关系密切。1958年,张其昀黯然离职“教育部长”。此后的时间,张氏先后担任“革命实践研究院主任”与“国防研究院主任”,并与中枢渐远。尽管如此,淡出政界之后张其昀与蒋介石的关系并未疏远。纵观张其昀与蒋介石的关系,陈布雷的引介、蒋介石对张其昀的信任及蒋氏自己的用人之道固然重要,但从张其昀角度而言,其自身的人格特点、毕生遵行的儒学思想、内心深处对蒋的服膺等,亦为两人关系长期密切的重要原因之一。
王海燕[9](2019)在《高中生地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研究 ——以兰州市S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批判性思维在20世纪40年代就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主题,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专家学者对批判性思维的研究逐渐增多。在大力推进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现代教育更加注重学生思维与技能的培养,基础教育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已经成为共识。本研究尝试探索高中生地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更好地促进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本研究首先以文献研究法为基础,梳理批判性思维的相关概念及研究进展,以明确研究脉络;然后依据批判性思维的构成和高中地理课本,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为例,整理了高中生地理批判性思维的表现,并在对教师的访谈的基础之上,分析影响高中生地理批判性思维的因素;再利用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兰州市S中学高中生批判性思维倾向和地理批判性思维水平现状;最后,尝试探究地理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地理批判性思维的可行性策略。本研究基于访谈,尝试分析影响高中生地理批判性思维的因素,其影响因素有教师缺乏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意识和能力,学生基础薄弱使得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困难重重,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导致学生思维发展受限。问卷调查显示:高中生批判性思维倾向普遍处于中等水平,并且存有不同方面的差异,包括在批判性思维倾向水平、在7个不同维度、年级、文理科、班级和性别的差异,地理批判性思维也处于劣势,有待加强。最终,尝试提出培养高中生地理批判性思维的策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开展相关教研活动,鼓励教师相互学习和分享。包括加强教师相关的学习,重视教学反思,教研组内开发新课例和集体备课以促进交流,深度挖掘教材和创新教学方法等。第二,营造民主的地理课堂,增强学生主体地位。包括活跃课堂氛围,应用问题驱动式教学,克服强预设性和评价方式多元化。第三,改变传统的地理教育观念,树立培养思维与能力的意识。包括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和创设利于批判性思维发展的环境。高中生地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目的是塑造适于学生终生发展的有益思维。
张雯[10](2019)在《美国犹太大屠杀小说中的城市叙事》文中提出对于生活在美国的犹太大屠杀幸存者及后大屠杀时代的其他美国犹太人而言,城市是他们生活经验的主要发生场所,与他们的心理情感息息相关,还起着调整大屠杀记忆与他们的现实关照之间关系的重要作用。美国犹太作家在处理大屠杀题材时,是在各个层次上展开的,其中一部分是以城市经验为主要框架的。在美国犹太大屠杀小说的发展过程中,城市不断呈现出丰富与复杂的内涵,并成为参与美国犹太人身份建构的关键因子。本论文将以文学文本中的城市为研究的主要对象。通过对美国犹太大屠杀小说代表性文本中的大屠杀记忆及文本中城市的表征形式的分析,探讨文学文本中城市和大屠杀记忆之间的关系,以期进一步发掘该关系反映出的后大屠杀时代美国犹太人对自身身份的思考和探索。本论文将主要借鉴列斐伏尔城市理论中关于城市符码系统的观念和人文地理学中关于地方的观点,理解美国犹太大屠杀小说中的城市内涵,阐明文本中城市的能指与所指。概括来说,在美国犹太大屠杀小说的城市叙事中,如果城市被看作能指符号,那么其背后的所指,在一定程度上可被理解为大屠杀记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城市在美国犹太大屠杀小说中被表述为一种大屠杀记忆留存、建构和传承的空间。在对小说中的城市叙事进行类型分析时,本论文将参考沃思-奈舍的城市文化研究思路,结合文化记忆理论和后记忆理论的思想,把美国犹太大屠杀小说文本中的城市划分为“幽闭型城市”、“交错型城市”和“‘离散’型城市”这三种类别。并主要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在对每种城市类型进行分析时,各选取两部作品来进行详细的讨论。从大屠杀幸存者的视角来看,他们生活的城市空间是“幽闭”的。一方面,他们将对大屠杀的创伤体验和情感投射到自己生活的空间环境之中,制造出对他们来说有特别意义的城市空间。另一方面,大屠杀创伤是犹太民族的文化创伤,是影响幸存者在后大屠杀时代的美国社会中形成身份认同的关键因素。城市空间作为幸存者创伤记忆的载体,对创伤记忆起到了留存的作用,同时城市空间也参与到了大屠杀幸存者的身份建构中。小说文本中此类城市空间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尽相同。有的成为了大屠杀幸存者的安全屋,为他们提供精神慰藉、重构身份认同提供了一块“神圣”之地,如艾·巴·辛格的长篇小说《敌人,一个爱情故事》中主人公生活的纽约寓所;有的则成为了困缚幸存者心灵的牢笼,使幸存者深陷创伤记忆无法自拔,难以形成正常的人际交往,在自己过往的身份和当下的处境之间不断挣扎,如辛西娅·奥兹克的中篇小说《大围巾》中罗莎生活的迈阿密旅馆。从大屠杀旁观者的视角来看,城市呈现出不同空间交叉往来的“交错”特征。交错的城市空间本质上是大屠杀记忆建构过程的再现,也是大屠杀旁观者与幸存者之间在文化观念和民族情感上冲突、交流和转化之过程的表征。随着幸存者作为战争难民大量涌入美国的城市,大屠杀对美国旁观者生活的影响逐渐显现。对于旁观者来说,大屠杀记忆不同于幸存者的创伤记忆。它在旁观者与幸存者的互动中,经过了美国文化的改造,成为了一种记忆建构的成果。菲利普·罗斯的短篇小说《狂热者伊莱》中的城市空间就鲜明地再现了大屠杀记忆的建构过程。一方面,美国犹太人居住环境的改变——郊区化推动了大屠杀记忆的建构,另一方面,旁观者与幸存者生活空间的冲突也展示了大屠杀记忆建构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在索尔·贝娄的长篇小说《赛姆勒先生的行星》中,20世纪60年代的纽约也通过空间的叠加和穿梭再现了大屠杀记忆建构过程中的普世化和神圣化倾向。从大屠杀幸存者后代的视角来看,分布在他们寻根之旅路径上的城市表现出特殊的“离散”特质。这些城市都处于犹太人世界性大离散的地图之上。它们承载了幸存者后代与大离散中的犹太人一样的孤寂之情和漂泊之苦,同时也作为犹太民族记忆和犹太人家族历史的空间载体,带给幸存者后代一种自我救赎的希望。这些城市构成幸存者后代寻根旅途中完美的或是不完美的环路,对幸存者后代的后记忆连贯和断裂的属性产生不同的影响,对他们身份的追寻起到了导向作用。在塞恩·罗森鲍姆的长篇小说《二手烟》中,主人公在由“离散”的城市组成的寻根路线中完成了自身的救赎,补足了后记忆中的断裂。而在妮可·克劳斯的长篇小说《男人走进房间》中,主人公尽管也在不同的“离散”城市中徘徊,但最终仍未能找回家族记忆,他试图弥补后记忆裂缝的努力失败了。不过,他还是学会了接受现实,背负着自己的创伤继续前进。通过上述讨论,本论文认为,美国犹太大屠杀小说针对大屠杀幸存者、旁观者以及幸存者后代塑造出不同的城市类型,试图在文本中构建出一系列大屠杀记忆留存、建构和传承的空间表征形式,以阐释美国犹太大屠杀作家对后大屠杀时代美国犹太人生存状态和身份诉求的理解,鲜明地表达他们的大屠杀意识、对大屠杀美国化的反思以及对犹太民族命运的关怀。同时,通过城市空间来探讨大屠杀记忆对美国犹太人后大屠杀时代生活经验的影响,也是美国犹太大屠杀文学对大屠杀艺术再现方式的一种积极且卓有成效的探索。
二、地理学专家认为言过其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理学专家认为言过其实(论文提纲范文)
(1)乾嘉时期(1736-1820)诗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乾嘉以前诗经学研究 |
一、先秦诗经学 |
二、秦汉诗经学 |
三、魏晋唐诗经学 |
四、宋代诗经学 |
五、元明诗经学 |
六、清初诗经学 |
第二节 乾嘉时期诗经学研究综述 |
一、清人着作中乾嘉诗经学研究 |
二、近人学术史中乾嘉诗经学研究 |
三、近人经学史中乾嘉诗经学研究 |
四、诗经学史中乾嘉诗经学研究 |
五、清代诗经学中乾嘉诗经学研究 |
六、乾嘉时期诗经学学者个案研究 |
第三节 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乾嘉时期诗经学知识背景与学术风气 |
第一节 乾嘉诗经学概念明晰 |
一、时代的乾嘉 |
二、学术的乾嘉 |
第二节 经学的全面复兴 |
一、学术交流蔚然成风 |
二、大师名家集聚出现 |
三、着述丰富名着繁多 |
第三节 重汉抑宋与诗经学研究 |
一、经义研究以古为尚 |
二、诗经训诂成就斐然 |
三、诗经学凭证据立论 |
第四节 小学、考据与诗经学研究 |
一、小学通经典 |
二、考据治诗经 |
第二章 诗经学研究的历史眼光 |
第一节 《诗经》名物制度研究的历史打通 |
一、名物研究博采众长 |
二、礼仪制度互为阐释 |
第二节 《诗经》天文地理研究的历史溯源 |
一、天文研究中西合璧 |
二、地理研究因地释人 |
第三节 《诗经》“因声求义”研究的历史演变 |
一、“因声求义”内涵的发展 |
二、“因声求义”的历史演变 |
第三章 乾嘉朴学诗经流派及风格研究 |
第一节 吴派诗经学研究 |
一、代表人物及诗经学成就 |
二、学术风格特征 |
第二节 皖派诗经学研究 |
一、代表人物及诗经学成就 |
二、皖派学术风格特征 |
第三节 扬州学派诗经学研究 |
一、代表人物及诗经学成就 |
二、学术风格特征 |
第四章 乾嘉时期三家诗辑佚研究 |
第一节 乾嘉时期三家诗辑佚 |
一、乾嘉以前三家诗辑佚简述 |
二、乾嘉时期三家诗辑佚成就 |
第二节 陈寿祺与《三家诗遗说考》 |
一、陈寿祺其学术渊源 |
二、《三家诗遗说考》 |
第三节 《诗》外诗辑佚研究 |
一、《诗》外诗内涵 |
二、《诗》外诗研究简述 |
三、沈德潜与《古诗源·古逸》 |
四、《诗》外诗价值研究 |
第五章 崔述《诗经》研究走出宗宋宗汉的怪圈 |
第一节 走出“宗汉宗宋”的怪圈 |
一、汉学宋学之争 |
二、崔述之家学渊源 |
三、疑古与考据相伴而生 |
四、汉学研究方法之弊端 |
第二节 崔述与《读风偶识》 |
一、沿袭孔子诗教思想 |
二、以史证诗与以诗证诗 |
三、以情论诗与以俗释诗 |
第三节 崔述独立思考之意义阐释 |
一、学术史之价值 |
二、考据疑古之突破 |
第六章 乾嘉时期诗经学研究的突破与成就 |
第一节 实事求是学风的突破 |
一、实事求是的学术演变 |
二、实事求是风气之突破 |
第二节 方法论的突破与影响 |
一、文字、音韵、训诂为始阶 |
二、求真求实、信而有征 |
三、以经解经、贯通经传 |
第三节 乾嘉诗经学历史地位的建立 |
一、形成独具特色的诗经考据学 |
二、整理了丰富的诗经学文献资料 |
三、开近代实证学风之先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吴一峰纪游式写生山水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重点和创新点 |
四、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古法写生:“以传统笔墨,写天地间实景”理念的形成 |
一、理念的提出 |
二、理念的成因 |
(一)承学经历 |
(二)时代思潮 |
(三)自觉意识 |
三、理念的表现 |
(一)临摹入古:进入传统 |
(二)对景写生:承变传统 |
(三)写物创意:复归传统 |
四、理念的开拓性 |
第三章 图真写实:纪游式写生山水画语言体系的建构 |
一、概念形成与理念引入 |
二、写生历程与艺事活动 |
(一)体悟自然阶段(1928—1948) |
(二)观照现实阶段(1949—1979) |
(三)革新传统阶段(1980—1994) |
三、语言特点与审美表现 |
(一)另辟蹊径上溯宋元意境 |
(二)新景致营造中的笔墨方式 |
(三)程式化到实景化的独特章法 |
(四)突出人世气息的新意点景 |
(五)重彩结合水墨淡彩的设色 |
四、图真意义与写实价值 |
(一)探索总结现实自然规律 |
(二)发掘表现地域文化内涵 |
(三)融通活变主体自觉意识 |
第四章 存形宣物:与同时代师友的写生风格比较 |
一、写生方法的比较 |
(一)写生理法与章法结构:与黄宾虹的写生比较 |
(二)科学写实与古法写实:与陶冷月的写生比较 |
二、笔墨语言的比较 |
(一)墨法突破与笔法融合:与李可染的写生比较 |
(二)纪游写生与创作语言:与陆俨少的写生比较 |
三、写生再现的比较 |
(一)纪游写生与农村写生:与赵望云的写生比较 |
(二)博采中西与现实再现:与关山月、黎雄才的比较 |
第五章 法自我立:纪游写生山水画的生命力及局限性 |
一、地理风俗的资料性 |
(一)步行海宁观潮记与浙西之游 |
(二)入蜀纪游与川北之游 |
(三)岷江、青衣江、柳江概况 |
二、诗书画印的综合性 |
(一)以诗文纪游以山水存形 |
(二)以书法作画以画作书法 |
(三)以金石铸筋骨以刀笔立线 |
三、内容题材的现实性 |
(一)自然山水与风俗题材 |
(二)新中国建设题材 |
四、视觉形式的局限性 |
(一)笔墨个性的局限 |
(二)图式个性的局限 |
结论 |
一、纪游式写生与传统笔墨的结合拓展 |
二、写生与现代观察方式的建立 |
三、现场写生与时空观念的转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吴一峰绘画作品选录 |
附录二:吴一峰写生稿选录 |
附录三:吴一峰艺术活动年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新文学发生的文化源地研究 ——以皖南作家陈独秀、胡适、梅光迪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皖南文化源地的核心文化元素 |
第一节 皖南文化源地的特质 |
第三节 皖南文化源地的佛学积淀 |
第三节 皖南文化源地的朴学印记 |
第二章 皖南文化源地与作家的新文学取向 |
第一节 陈独秀:旧诗抒情,随感录言志 |
第二节 胡适:白话意识,文体实践 |
第三节 梅光迪:家学承传,中学为体 |
第三章 皖南文化源地与作家的文化人格 |
第一节 从安庆到北京——陈独秀激进人格的塑造 |
第二节 从绩溪到北京——胡适文学自由信念的形成 |
第三节 从宣城到南京——梅光迪保守阵营的制衡 |
第四章 皖南文化源地与新文学发生的意义 |
第一节 皖南源地文化现象与新文学发生的因缘际会 |
第二节 皖南源地文化扩散与新文学发生的多元取向 |
第三节 皖南源地文化精神与新文学发生的思想关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4)集群视域下艺术产业价值链的演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关于选题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产业价值链与文化艺术产业价值链的相关研究 |
1.2.2 产业集群与文化艺术产业集群演化路径的相关研究 |
1.2.3 产业价值链与产业集群价值链演化路径的相关研究 |
1.2.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3 研究的体系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第2章 集群视域下艺术产业价值链演化路径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艺术产业价值及其分析的内容 |
2.1.1 艺术产业的概念和分类 |
2.1.2 产业价值的内涵和分析维度 |
2.1.3 艺术产业价值矩阵的构建与分析 |
2.2 艺术产业价值创造实践与理论的历时演变与共时探析 |
2.2.1 历时演变 |
2.2.2 共时探析 |
2.3 集群视域下艺术产业价值链演化路径的概念和特征 |
2.3.1 艺术产业集群与艺术产业价值链 |
2.3.2 集群视域下艺术产业价值链及其演化路径的概念 |
2.3.3 集群视域下艺术产业价值链演化路径的特征 |
2.4 集群视域下艺术产业价值链演化路径的研究原理 |
2.4.1 理论研究对象定义:系统研究原理 |
2.4.2 静态分析模型研究:协同优化原理 |
2.4.3 动态分析模型研究:分析综合原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集群视域下艺术产业价值链的构建与识别 |
3.1 集群视域下艺术产业价值链结构的相关理论及特征 |
3.1.1 文化艺术产业集群领域 |
3.1.2 文化艺术产业价值链领域 |
3.1.3 文化艺术产业集群价值链领域 |
3.2 集群视域下艺术产业价值链的结构模型构建 |
3.2.1 艺术企业价值链的结构原理与启示 |
3.2.2 集群视域下艺术产业价值链的结构模型设计 |
3.3 集群视域下艺术产业价值链的因素解释与测度 |
3.3.1 价值主体维度 |
3.3.2 价值活动维度 |
3.3.3 价值产出维度 |
3.4 集群视域下艺术产业价值链的分析机制 |
3.4.1 要素及其关系分析 |
3.4.2 结构与重要度表达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集群视域下艺术产业价值链演化路径分析理论构建与验证 |
4.1 相关学科领域的演化路径理论总结与借鉴 |
4.1.1 生物学领域 |
4.1.2 经济学领域 |
4.1.3 管理学领域 |
4.2 集群视域下艺术产业价值链演化路径的分析模型构建 |
4.2.1 演化路径分析因素识别 |
4.2.2 演化路径分析模型构建 |
4.2.3 演化路径分析模型的构成因素解释 |
4.3 集群视域下艺术产业价值链演化路径的分析内容 |
4.3.1 系统状态演化路径的阶段模式识别 |
4.3.2 “群体”演化路径:系统状态演化机制 |
4.3.3 “个体”演化路径:主体状态演化机制 |
4.3.4 系统状态演化路径模型的整合设计 |
4.4 集群视域下艺术产业价值链演化路径的理论假设与验证 |
4.4.1 理论假设的提出 |
4.4.2 理论假设验证的设计 |
4.4.3 理论假设的实证调研、验证与优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案例研究:昙华林艺术产业价值链演化路径及优化策略 |
5. 1 案例研究对象选择、调研设计与数据采集 |
5.1.1 研究对象选择 |
5.1.2 研究过程设计 |
5.1.3 研究数据采集与质量分析 |
5.2 静态分析:昙华林艺术区艺术产业价值链的识别与分析 |
5.2.1 艺术产业价值活动分析与价值链识别 |
5.2.2 核心艺术产业价值链的结构分析 |
5.2.3 核心艺术产业价值链的基础性价值活动分析 |
5.3 动态分析:昙华林艺术区艺术产业价值链演化路径分析 |
5.3.1 汉绣传承产业价值链 |
5.3.2 绘画艺术产业价值链 |
5.3.3 艺术体验产业价值链 |
5.4 昙华林艺术区艺术产业价值链演化路径优化策略研究 |
5.4.1 打破路径依赖,推进艺术产业价值链高端化发展 |
5.4.2 营造知识网络,提升艺术产业价值链产品创造力 |
5.4.3 提升核心能力,塑造艺术产业价值链的品牌内核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未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
附录A 图表索引及来源 |
附录B 理论验证的专家访谈问卷 |
附录C 昙华林艺术区艺术产业价值链演化路径的调查问卷 |
附录D 昙华林艺术区艺术产业价值链演化路径的调研报告 |
附录E 昙华林艺术区顾客需求特征调研与分析报告 |
附录F 政府支持昙华林艺术区艺术产业价值链发展的政策 |
(5)徐益棠与中国边疆研究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徐益棠学术研究生平略述 |
二、徐益棠以整个边疆为对象的研究 |
三、徐益棠的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
四、徐益棠的其他边疆民族研究 |
五、徐益棠边疆民族研究的特点 |
结 语 |
(6)宋代涉桂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以及涉桂范围界定 |
二、涉桂诗歌研究现状 |
(一)宋代涉桂诗人在桂的活动事迹研究 |
(二)宋代涉桂诗歌风格特征的研究 |
(三)以地域的视角来宋代涉桂诗歌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宋代涉桂诗歌的目的 |
(二)研究宋代涉桂诗歌的意义 |
第一章 宋代涉桂诗歌形成的地域环境及诗歌主体概况 |
第一节 广西地域环境概况 |
一、自然环境 |
二、人文环境 |
第二节 宋代涉桂诗歌创作主体概况 |
一、来桂诗人 |
二、异地诗人 |
三、本土诗人 |
第二章 宋代广西自然及人文环境与涉桂诗歌主体概况 |
第一节 自然环境与宋代涉桂诗歌 |
一、广西之山水 |
二、广西之岩洞 |
三、广西之物产 |
第二节 人文环境与涉桂诗歌 |
一、亭台楼阁 |
二、寺观墓祠 |
三、关隘驿站 |
第三章 宋代涉桂诗人的对广西的情感及态度 |
第一节 宋代涉桂诗人在广西的情感 |
一、精神闲置之慌 |
二、城阙故土之思 |
三、升迁之渴望 |
第二节 宋代涉桂诗人对广西的态度 |
一、从恐惧到适应 |
二、赞美及肯定 |
三、自信与自卑交织 |
第四章 宋代涉桂诗歌风格及价值意义 |
第一节 宋代涉桂诗歌的风格 |
一、清淡自然之韵 |
二、沉郁悲凉之风 |
第二节 宋代涉桂诗歌的价值和意义 |
一、弘开广西文运 |
二、兴盛人文景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滇缅抗战与“边地中国”形象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一)滇缅抗战文学研究现状 |
(二)“边地文学”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和论题思路 |
第一章 走入边地——战时滇缅、滇越边地旅行记 |
第一节 战时的边地河山 |
一、滇越道上 |
(一)殖民符号的“消隐” |
(二)抗战流亡中的“车窗山水” |
(三)“祖国形势的天险” |
二、滇缅路纪行 |
(一)从“神秘区域”到“有关整个国家生死存亡的地域” |
(二)“看出云南高原的伟大” |
(三)风景之“似” |
第二节 发现边地丰富之处 |
一、从“边夷”到抗战中的同胞 |
(一)“古风”犹存 |
(二)“孔明传说”与边地民族认同 |
(三)“野蛮的可爱” |
二、边城风貌 |
(一)芒市:从“蛮烟瘴雨”到静穆祥和 |
(二)保山:滇西重镇的“中原”气息 |
(三)车里:“揭开了神秘之幕” |
第三节 战时边地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介绍边地——云南边地作家的地方经验与国家观念 |
第一节 彭桂萼:澜沧江畔“保卫南方”的史诗 |
一、主动汇入“抗战总流”的家乡边地 |
二、自觉担起“号兵”的启蒙责任 |
三、呈现边地由“牧歌”转向“战歌”的进程 |
第二节 白平阶:跨过横断山脉见到古树繁花 |
一、国家话语的传达 |
二、边民主体身份的觉醒 |
第三节 马子华:陷入战火的滇南边地 |
一、边民的国家认同危机 |
二、抗战中的觉醒 |
三、“夷方地”在战火中的苦难 |
四、“漂亮的说词”背后的事实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保卫边地——诞生于滇缅抗战前线的作品 |
第一节 “扬威异域” |
一、远征壮志——出征时的畅想 |
(一)强调远征之正义 |
(二)“寄征友”诗作中的豪迈想象 |
(三)士兵出征感怀 |
二、远征人语——反攻时期的豪情 |
(一)抒写反攻复仇的信念 |
(二)记录战地亲历的血与火 |
第二节 保卫的边地 |
一、“地图上的一条红线” |
(一)出征时对边地风光的赞美 |
(二)战地中描摹所要守卫的国土 |
(三)败退后踏入国境的感怀 |
(四)反攻胜利归国所见 |
二、飞机上看边地河山 |
三、远征士兵笔下的边地同胞 |
(一)战火中边民的处境 |
(二)“一致抗日”的边地民族 |
第三节 战争与边地国土之关系 |
一、“处在同一命运里” |
二、牺牲的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线”与“点”联结起的国家共同感 |
第一节 滇缅公路——歌颂路的现代化与凝聚力 |
一、“向新世纪跃进” |
(一)“与世隔绝”的边民修筑着“现代交通” |
(二)路带来的“现代文明” |
二、路的凝聚力 |
(一)参与筑路的边地民族 |
(二)筑路民工的奉献精神 |
(三)滇缅路上的华侨机工 |
第二节 中印公路——现代化的胜利之路 |
一、勘路记——“中央人”对沿线民族的主动认识 |
二、通车记——亲历士兵对现代化工程的颂赞 |
(一)“机械的能” |
(二)战士的血 |
第三节 “野人山”书写与民族国家观念表达 |
一、对空白区域的认识 |
(一)从“未定界”到“国土” |
(二)从“野人”到“边胞” |
二、“野人山的新主人” |
(一)战火的“标识” |
(二)征服野人山 |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张其昀与蒋介石关系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两岸学界关于张其昀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和重难点 |
引言 |
一、步入政途之前张其昀的学人角色 |
(一)张其昀的庭训、师承及学术成就 |
(二)张其昀的学人论政 |
二、“知识即权力所寄”:张其昀从政 |
(一)张其昀的人际网络及在从政中的作用 |
(二)张其昀初入政界与回归学界及期间的张蒋关系 |
(三)张其昀任职浙大期间的张蒋关系 |
三、国民党退台之后蒋介石对张其昀的重用 |
(一)国民党退台之际张的追随与蒋的重用 |
(二)“陈布雷第二”:张其昀逐步迈向政治巅峰 |
(三)张其昀位居国民党中枢期间的张蒋关系 |
四、张其昀淡出国民党中枢及此后的张蒋关系 |
(一)张其昀离职“教育部长”始末 |
(二)张其昀淡出政界与创办中国文化大学 |
(三)张其昀淡出政界之后的张蒋关系 |
五、张蒋关系演变的深层次原因 |
(一)张其昀的人格特征与蒋对张的重用 |
(二)张其昀思想深处对蒋介石的服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高中生地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研究 ——以兰州市S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 问题的提出 |
1.落实2017年版高中地理新课标中关于思维培养的要求 |
2.发达国家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
3.高中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黄金期 |
(二) 研究目的 |
(三) 研究价值 |
1.理论价值 |
2.实践价值 |
二、文献综述 |
(一) 概念界定 |
1.思维 |
2.批判性思维 |
3.地理批判性思维 |
(二) 研究进展 |
1.国外研究进展 |
2.国内研究进展 |
三、研究设计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假设 |
(三) 研究思路 |
(四) 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问卷调查法 |
3.课堂观察法 |
4.访谈法 |
(五) 研究对象 |
(六) 研究工具 |
1.调查问卷 |
2.访谈提纲 |
四、高中生地理批判性思维的表现 |
五、兰州市S中学高中生地理批判性思维的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 兰州市S中学高中生地理批判性思维的调查 |
1.高中生批判性思维倾向普遍处于中等水平 |
2.高中生批判性思维倾向存在不同水平差异 |
3.高中生地理批判性思维有待加强 |
(二) 影响高中生地理批判性思维的因素 |
1.教师缺乏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意识和能力是关键 |
2.学生基础薄弱使得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困难重重 |
3.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导致学生思维发展受限 |
六、培养高中生地理批判性思维的策略 |
(一) 开展相关教研活动,鼓励教师相互学习和分享 |
1.加强教师相关学习,重视教学反思 |
2.教研组内积极合作,开展专项活动 |
3.深度挖掘教材,恰当利用价值 |
4.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
(二) 营造民主的地理课堂,增强学生主体地位 |
1.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提问和质疑 |
2.应用问题驱动式教学,凸显教学主体的地位 |
3.克服教学强预设性,促进教学走向非定向化 |
4.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
(三) 改变传统的地理教育观念,树立培养思维与能力的意识 |
1.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
2.创设利于批判性思维发展的环境 |
七、结论与不足 |
(一) 结论 |
(二) 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出版和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10)美国犹太大屠杀小说中的城市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美国犹太大屠杀小说研究述评 |
二、美国犹太大屠杀小说中的城市 |
三、论文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主体内容和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噩梦之匣——幽闭型城市 |
第一节 创伤记忆中的城市一隅 |
第二节 《敌人,一个爱情故事》中脆弱的“后屋” |
第三节 《大围巾》中压抑的牢笼 |
第二章 共鸣方舟——交错型城市 |
第一节 记忆建构中的城市舞台 |
第二节 《狂热者伊莱》:“理想社区”与“山巅之校”之争 |
第三节 《赛姆勒先生的行星》:“末世之城”与“动物园”的狂欢 |
第三章 幻影家园——“离散”型城市 |
第一节 记忆传承中的城市家园 |
第二节 美国与波兰:《二手烟》中的救赎与寻根 |
第三节 东西海岸:《男人走进房间》中的“同感”之旅 |
结论 |
Summary |
参考文献 |
四、地理学专家认为言过其实(论文参考文献)
- [1]乾嘉时期(1736-1820)诗经学研究[D]. 赵彦.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吴一峰纪游式写生山水画研究[D]. 姜宝昌.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新文学发生的文化源地研究 ——以皖南作家陈独秀、胡适、梅光迪为例[D]. 杨炀.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4]集群视域下艺术产业价值链的演化路径研究[D]. 魏惠兰.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5]徐益棠与中国边疆研究述论[J]. 王振刚.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19(02)
- [6]宋代涉桂诗歌研究[D]. 牙彩练.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2)
- [7]滇缅抗战与“边地中国”形象建构[D]. 董晓霞.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8)
- [8]张其昀与蒋介石关系述论[D]. 武绍杰.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9]高中生地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研究 ——以兰州市S中学为例[D]. 王海燕.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10]美国犹太大屠杀小说中的城市叙事[D]. 张雯.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