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栀子黄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夏小华[1](2021)在《栀子黄色素成分的提取与分离》文中认为栀子黄色素是一种从栀子中提取的食用色素,主要活性成分为藏花素和藏花酸,与藏红花的活性成分相同。我国栀子资源十分丰富且价格低廉,因此用栀子作为藏花素和藏花酸的提取原料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和经济价值。离子液体被称为二十一世纪的绿色溶剂,具有不易挥发、热稳定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提取研究中。目前利用离子液体提取藏花酸与藏花素的研究鲜有报道,本课题基于离子液体构建了双水相体系和微乳液体系,用于提取栀子中的藏花素与藏花酸,为微乳液与双水相的提取研究提供了参考。主要实验内容及结果如下:(1)利用离子液体双水相体系提取藏花酸。评估了5种离子液体(Ionic liquids,ILs)与K3PO4构建双水相体系的成相能力,结果显示:离子液体烷基侧链越长,越容易形成双水相,成相能力[N4444]Cl<[P4444]Cl<[N4444]Br<[P4444]Br<[P4448]Br;在相同阳离子基团的条件下,Br-的成相能力大于Cl-。测定了离子液体双水相体系(ILs:K3PO4:H2O=25%:15%:60%)的理化性质:上相的p H小于下相且均为碱性,上相的密度小于下相,系线长度(TLL)随着离子液体的氢键碱度(β)的增大而增大,ILs富集在双水相的上相中,K3PO4富集在下相中。利用响应面优化出离子液体双水相提取藏花酸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双水相提取体系([P4444]Br:K3PO4:H2O=21%:17%:62%),提取温度65℃,提取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藏花酸的提取得率为14.28±0.18 mg/g,分配系数为592.61。通过沉淀法纯化藏花酸,一次沉淀后藏花酸的纯度为65.43%,回收率为44.37%。(2)利用离子液体微乳体系提取藏花素。通过水滴定法绘制了3种离子液体的微乳相图,结果表明:Km值越大,微乳区域越大;离子液体烷基侧链越长,形成的微乳区域越大。不同离子液体构成的微乳粒径大小略有差异,[C4mim]PF6<[C6mim]PF6<[C8mim]PF6,粒径最大为29.42±1.78 nm,最小为8.62±0.95 nm。探究了Km值、超声功率、微乳组成和温度对藏花素提取得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微乳组成对藏花素提取得率的影响最大,超声功率的影响相对较小。单因素实验优化出最佳的提取工艺参数为:微乳体系(ILs:H2O:表面活性剂=20%:30%:50%),Km值2,超声功率180 W,提取温度60℃,最佳的提取得率为17.09±0.02 mg/g。(3)利用大孔树脂对微乳液中的藏花素进行分离和纯化。大孔吸附树脂HPD100对藏花素的吸附率和洗脱率效果最佳。对大孔树脂吸附藏花素的吸附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大孔树脂对藏花素的平衡吸附率增加,吸附等温线的数据更符合Freundlich模型,R2均大于0.98。吸附动力学的研究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吸附量会增加。吸附过程与二级动力学方程有很好的拟合结果,R2都在0.99以上,该模型适合描述大孔树脂吸附藏花素的情况。确定了大孔树脂分离乳液中藏花素的工艺流程:先用H103大孔树脂去除提取体系中的表面活性剂(TX100),再用大孔树脂HPD100分离藏花素。用20%乙醇溶液,流速1 BV/h,洗脱体积3 BV能将栀子苷完全洗脱,以80%乙醇溶液解吸藏花素,流速为3 BV/h,洗脱体积为3 BV。由于微乳液中含有大量的表面活性剂,对藏花素的分离带来了困难,最终得到的藏花素的纯度为40.51%,回收率为61.49%。(4)栀子黄应用于面条。利用黄原胶、复合磷酸盐和β-环糊精改善了面条的品质,当黄原胶的添加量为0.5%时,栀子黄面条的断条最少,蒸煮损失率最低,品质最好;当复合磷酸盐的添加量为1.0%时,栀子黄面条断条率最低为3.33%,蒸煮损失率为4.2%;β-环糊精对栀子黄面条的蒸煮损失率影响较小,随着添加量的增加,面条的断条率与吸水率呈现增加的趋势。在探究栀子黄面条储存稳定性的实验发现,环糊精对栀子黄面条色泽稳定性的影响较小。不同OD值栀子黄溶液制备的栀子黄面条储存14天后,b*值分别降低了6.9%、9.6%、8.2%和14.6%,OD值越低面条的色泽越稳定,所有面条均未发生绿变现象。
邹立君,杨昆忠,邓浩,杨莉莉[2](2021)在《氧化还原剂及金属离子对栀子黄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探讨了食品中常见氧化剂、还原剂及金属离子对栀子黄色素稳定性的影响。以栀子黄色素为材料,栀子黄色素色素损失率为表征指标,改变不同食品中常见氧化剂、还原剂及其浓度,改变金属离子种类,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处理后的栀子黄色素溶液进行全波长扫描,计算栀子黄色素色素损失率。试验所得数据通过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LSD和SPPSS19.0对时间结果进行多重比较、显着性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氯化钠、氯化钙、硫酸铜和硫酸锌对栀子黄色素稳定性影响不大,0.2%金属溶液处理12h后色素损失率值介于6.0-7.0%之间;浓度为0.2%Fe2+、Fe3+溶液处理12 h后栀子黄色素色素损失率分别为69.3%、78.3%;栀子黄色素在浓度为0.1%、0.2%、0.3%的亚硫酸钠和亚硝酸钠还原剂处理12 h条件下,色素损失率约为15%,亚硫酸钠和亚硝酸钠两种还原剂浓度和处理时间对栀子黄色素色素损失率的影响不显着,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Fe3+和Fe2+对栀子黄色素稳定性有较大影响,栀子黄色素在食品中常见氧化还原剂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因此,在栀子黄色素提取生产、运输和使用等过程中要避免使用铁制设备或溶液,避免与高浓度氧化剂接触,以保证栀子黄色素稳定性和颜色保真。
胡雅芹,魏好程,何传波,李志强,熊何健[3](2020)在《栀子黄色素稳定性研究》文中提出以天然栀子黄色素为材料,以色素损失率为指标,分别考察了不同pH、温度、光照强度和常见食品体系氧化剂、还原剂、金属离子条件对其稳定性的影响,探究了pH、高温、日光照射、Fe3+、H2O2和Na2SO3等因素对色素稳定性破坏程度,同时开展了食品体系中栀子黄色素应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栀子黄色素在pH 3~11内稳定性良好,短时耐热性良好,避光稳定性良好,0.3%浓度的H2O2氧化剂或Na2SO3还原剂环境中色素稳定性良好,在NaCl、Na2CO3、CaCl2、CuSO4盐溶液体系中性质稳定,但在Fe3+环境中易于褪色。建议通过提高色素纯度,降低栀子苷含量和利用β-环糊精、EDTA-Na2等食品胶体共混体系包埋、鳌合特性,避免使用金属铁制容器和工具等方法,提高栀子黄色素稳定性。该研究结果为栀子黄色素在食品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参考依据。
胡军,罗刚华[4](2019)在《栀子黄色素的提取与精制工艺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栀子黄色素是从栀子中提取的优良天然黄色素,具有一定的营养和保健价值,在食品加工业和饮料制造业中被广泛应用。对栀子黄色素的提取、分离方法和精制工艺等进行了简要综述,以期为栀子黄色素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陈哲,赵庆生,秦雯,赵兵,葛思琪,赵强,查圣华[5](2018)在《藏红花素Ⅰ的分离制备及抗氧化与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立硅胶柱层析法分离制备栀子黄色素中藏红花素Ⅰ的方法,并对所得产品进行抗氧化性与稳定性研究。建立了乙酸乙酯-甲醇-水(体积比为100∶20∶15至100∶25∶15)的梯度洗脱体系,以及层析柱硅胶与栀子黄色素的质量比为350∶1的上样量比例,并制备出纯度为98.39%的藏红花素Ⅰ单体样品,其得率为15.58%,回收率为50.42%。抗氧化与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藏红花素Ⅰ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活性;藏红花素Ⅰ在高温、强光照射、强酸强碱环境中均会产生损失。含藏红花素Ⅰ成分的产品应贮存于低温、避光、pH值为6的环境中,且与适量抗坏血酸联用可以提高其稳定性。
王晶[6](2018)在《国标检验栀子黄色素前处理方法的优化》文中认为栀子黄色素是从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果实中提取天然食用色素,其主要有效成分是藏花素和藏花酸。栀子黄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着色力强,安全性好,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在国内食品行业中栀子黄色素在方便食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添加量很低。故方便依据我国现行栀子黄色素国标检验方法,以甲醇为提取剂,由于栀子黄色素在甲醇中溶解度较低提取效果受到较大影响。因此,优化方便食品等固体食品中栀子黄色素的提取方法提高提取效率对低含量栀子黄色素食品的检测具有重大的意义。本论文以方便面食为原料,探索优化栀子黄色素提取条件,为栀子黄色素的科学检测提供实验基础。研究结果表明:1、栀子黄色素提取溶剂为甲醇、乙腈复合溶剂,比例为甲醇:乙腈:水=2:1:2。2、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响应面优化的栀子黄色素提取条件为:提取p H 7,提取温度40℃,料液比=1:20,提取时间40min,提取次数2次。3、加标回收的验证实验表明,方便食品中藏花素的回收率平均值97.1%,藏花酸的回收率为98.0%。
杨寒[7](2018)在《栀子油和黄色素的连续相变萃取、精制及动力学研究》文中认为栀子果实中富含栀子油、栀子黄色素和栀子苷,为实现栀子果实的高值化利用,本文以金福栀子为原料,采用连续相变萃取法萃取栀子油,建立了连续相变萃取栀子油的动力学模型;采用常规溶剂提取法和连续相变提取法一步提取栀子黄色素和栀子苷,并利用LSA-10树脂精制栀子黄色素;采用全新的连续相变两步提取技术,第一步使用40%YH溶液提取栀子苷,第二步使用75%乙醇溶液提取栀子黄色素,利用溶剂法和大孔树脂法精制栀子黄色素粗提液得到不同色价的栀子黄色素。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连续相变提取栀子油的最优条件为:颗粒度60目、萃取时间100 min、萃取温度50℃、解析温度60℃。在此条件下,栀子油得率为16.21%。通过GC-MS分析栀子油成分,鉴定出11种脂肪酸,含量最高的为亚油酸(48.023%),其次为油酸(21.759%),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73.91%。(2)基于BaümLer模型建立连续相变萃取栀子油的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对试验数据拟合度R2>0.95,根据拟合曲线计算萃取温度为35、40、45、50、55和60℃时,有效扩散系数值分别为6.9341×10-7、8.7500×10-7、9.7405×10-7、11.3925×10-7、9.9050×10-7和8.8322×10-7m2/s。根据拟合所得动力学方程预测栀子油在35、40、45、50、55和60℃时萃取50 min的预测萃取率,通过对比试验结果,该动力学模型对萃取率的预测准确率均高于96%,平均准确度为97.75%。(3)常规溶剂浸提法提取栀子黄色素的最优工艺为:乙醇浓度70%、提取次数2次、提取温度60℃、单次提取时间60 min。在此条件下,栀子黄色素提取率为93.65%,栀子苷提取率为95.22%,栀子黄色素色价为60.17,OD值为2.07。连续相变提取法选择70%乙醇溶液、提取温度60℃、解析温度70℃、泵流速40 L/h、提取时间为2 h,在此条件下,栀子黄色素提取率为98.83%,栀子苷提取为98.01%,栀子黄色素色价为72.37,OD值为2.02。(4)考察了LX-30、LSA-10、D101等7种树脂对栀子黄色素和栀子苷的吸附率、解吸率,选择LSA-10树脂作为精制栀子黄色素的树脂。以流速2 BV/h,上样浓度为3mg/mL的栀子黄溶液2.5 BV,先用3 BV三级水洗脱,后用4 BV 20%乙醇溶液洗脱栀子苷,最后用4 BV 80%乙醇溶液洗脱子黄色素,得到色价为316,OD值0.42的栀子黄产品,栀子黄色素收率为89%。(5)考察YH体系中栀子黄色素和栀子苷的溶解度,最终选择40%YH溶液作为溶剂,在60℃下使用连续相变萃取6 h。在此条件下,栀子黄色素提取率为29.32%,栀子苷提取率为73.32%。第二步提取得到栀子黄色素粗提液色价为96.91,0D值0.88。使用0.5倍浓缩液质量乙酸乙酯萃取栀子苷粗提液后,选择LSA-10树脂吸附栀子黄色素,并确定以8 BV 20%乙醇溶液洗脱栀子苷,后以4 BV 80%乙醇溶液洗脱栀子黄色素,得到色价为92.45,OD值0.97的栀子黄色素溶液。(6)将两部分栀子黄色素粗提液合并,利用溶剂法和大孔树脂法分别进行精制。采用溶剂法精制栀子黄色素粗提液时,以10倍40%YH溶液在室温下萃取浓缩后栀子黄色素浸膏,萃取后栀子黄色素色价由96.91提高到165.34,OD值由0.88下降至0.512,栀子黄色素的保留率为96.99%,栀子苷保留率为57.7%。采用大孔树脂法精制栀子黄色素粗提液时,分别以5 BV 20%乙醇溶液洗脱栀子苷,3 BV 80%乙醇溶液洗脱栀子黄色素,测定洗脱液A440和固形物含量,计算得到栀子黄色素色价高达738,OD值0.32。
张巍[8](2017)在《高纯度番红花酸钠的制备及生物利用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 番红花酸钠是一种具有潜在抗肿瘤药物增敏作用的化合物,主要针对肿瘤缺氧微环境,可以提高乏氧组织含氧量,从而使癌细胞更容易受到放射线和化学药物的治疗。本课题目标是对番红花酸盐制备工艺和体内生物利用度进行研究,结合企业生产条件与工艺的可行性,通过创新的工艺制备高纯度番红花酸钠,探究其体内生物利用度,为化合物应用于恶性胶质瘤治疗及基于该化合物的新药后续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1)番红花酸钠工艺优化和制备:通过比较水提法和醇提法、两种常用大孔树脂粗提,以及采用LH-20葡聚糖凝胶或聚酰胺精制等多种不同工艺的优劣,最终确定一个有效、经济,且适合放大生产的工艺路线制备高纯度番红花酸钠;2)番红花酸及番红花钠结构确证:利用红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质谱确证番红花酸及番红花酸钠的化学结构式;3)番红花酸钠口服生物利用度研究:选择检疫合格SD大鼠,分成番红花酸钠低、高剂量灌胃组和静注组,取血浆样品上清液进行体内药代动力学分析。结果 1)本研究最终确定的工艺路线是以水溶液常温浸泡两次提取得到粗提液,采用HZ-801大孔树脂柱层析提纯,分别用纯化水、25%乙醇洗脱除杂,70%乙醇收集番红花苷部分,100~200目聚酰胺柱层析精制,纯化水除杂,20%乙醇收集番红花苷,冷冻干燥得到关键中间体番红花苷,最后用2%氢氧化钠水解得到番红花酸钠,经HPLC检测含量达到99.5%。2)番红花酸的分子式为C20H24O4,分子量为328,样品中含24个氢质子的共振峰以及20个碳原子,番红花酸钠的分子式为C20H22O4Na2,分子量为372,样品中含22个氢质子的共振峰以及20个碳原子。3)本研究建立了番红花酸钠盐大鼠血浆高效液相测定方法,样品中内源性杂质不干扰分析测定。番红花酸钠盐测定线性范围为0.05-100 μg/mL。采用统计矩法进行计算,得到大鼠灌胃和静注给予番红花酸及番红花酸钠后主要吸收动力学参数。结论 1)该工艺绿色环保,无需特殊设备和特殊溶剂,并且能够从易获得且价格低廉的药材代替名贵药材藏红花提取得主要成分番红花苷-I,最终水解及精制得到高纯度番红花酸钠。2)样品的 IR,1H NMR,1H-1H COSY,13C NMR,DEPT 135,HSQC 及质谱等的测定结果与番红花酸钠的结构特征相符;3)在本试验条件下,SD大鼠血浆中25 mg/kg、100 mg/kg两个剂量番红花酸钠的生物利用度分别为54.56%、43.77%。
姚超[9](2017)在《栀子品质评价及其黄色素制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以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栀子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含量丰富的西红花苷类和环烯醚萜类等有效成分作为评价指标,对栀子进行了品质评价研究,以此优选出合适的生产地和生长时期的栀子,之后进行栀子黄色素提取工艺和纯化工艺研究,最终建立稳定、可控的栀子黄色素质量评价体系,并为栀子黄色素工业化生产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下简称UPLC)及模式识别系统对不同产地共16批栀子进行指纹图谱研究,建立栀子不同产地的UPLC指纹图谱,并采用相似度评价、主成分分析(PCA)及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技术进行综合评价,选出质量较稳定的栀子;利用UPLC法,选取栀子苷和西红花苷-I含量为指标,根据栀子果实不同成熟阶段,分别采收来自13号树的青果期、青黄期、黄果期、黄红期、红果期共五个时期共15批栀子,进行含量测定,寻找栀子中有效成分的变化规律,确定栀子黄色素提取纯化的最佳时期。根据文献与药典查阅,选取栀子西红花苷-I和西红花苷-II的纯度、转移率,黄色素得率、色价、OD值5个考察指标,采用综合评分法,对浸提法、热回流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进行了考察,选出合适的提取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对乙醇浓度、提取时间、乙醇用量、提取次数四个因素进行考察,最终确定最优提取工艺,并进行工艺验证;由于纯化过程中西红花苷-I含量较高,西红花苷-II占比极低,有时会低于检测限,因此选择西红花苷-I为指标,选取AB-8、D101、HP-20、X-5、HPD-100五种大孔树脂,通过对西红花苷-I的吸附量和解析率的比较,选取合适型号大孔树脂,通过对西红花苷-I的纯度和转利率的测定,对吸附条件和解析条件进行考察,最终确定纯化工艺,并进行工艺验证;通过对栀子黄色素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研究,确定了栀子黄色素的薄层鉴别方法,规定了栀子黄色素的水分、炽灼残渣、色价和OD值,对其中的西红花苷-I进行含量测定,形成栀子黄色素的质量标准。结果:通过对不同产地栀子的UPLC指纹图谱研究,以6号峰栀子苷为参比峰,对16批栀子进行相似度评价,相似度均在0.9以上,其中浙江温州产地栀子相似度均在0.99以上,其他组均在0.99以下,表明浙江产地明组间差异较小,质量稳定,进一步通过PCA、PLS-DA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与相似度评价一致,表明浙江产地栀子质量稳定可控;不同生长时期栀子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时间增加其中西红花苷-I含量逐渐升高,栀子苷含量逐渐降低,红果期时西红花苷-I含量最大,因此选择红果期栀子为合适时期;确定合适提取方法为超声提取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为:采用14倍量的70%乙醇超声提取2次,每次1小时;确定了合适的大孔树脂型号为D101大孔树脂及纯化工艺,栀子黄色素样液以0.25生药量·mL-1质量浓度上样,样流速为1 BV·h-1,上样量为3 BV,上样后吸附2 h,用蒸馏水去除水溶性杂质后,分别用3.5 BV量的10%乙醇洗脱去除栀子苷杂质,之后再分别用70%的乙醇以1 BV·h-1流速洗脱2.5 BV,收集洗脱液,浓缩,冷冻干燥,并进行了三批中试放大实验,结果表明工艺稳定可行。确定了栀子黄色素薄层鉴别方法,规定了其中水分不得过9%,炽灼残渣不超过1%,色价不得低于400,OD值不得过0.4,规定栀子黄色素中西红花苷-I的含量不得低于70%。结论:栀子的UPLC指纹图谱、含量测定等研究结果为栀子的品质评价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栀子黄色素的提取工艺、纯化工艺及质量标准的研究结果为今后栀子黄色素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参考数据。
邹立君[10](2017)在《栀子黄色素的提取及抗氧化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栀子黄色素作为重要的天然色素中的一种,有着比较重要的实际应用,本文主要采用传统浸提法、超声和微波辅助等三种不同的提取方式对栀子黄色素进行提取,并比较三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对栀子黄色素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性活性进行研究:(1)采用普通浸提法对栀子黄色素进行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C乙醇浓度=60%、t浸提时间=140min、T浸提温度=50℃、S:L料液比=1:14,此时栀子黄色素溶液吸光度达到0.612,色价为38.4。(2)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提取栀子黄色素,最佳工艺条件为:T浸提温度=50℃、C乙醇浓度=50%、S:L料液比=1:12、t浸提时间=70min,此时,栀子黄色素的吸光度达到0.714,色价为45.2;(3)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栀子黄色素,最佳工艺条件为:t提取时间=110s、C乙醇浓度=60%、S:L料液比=1:12、P提取功率=500W,栀子黄色素的吸光度可以达到0.728,色价则为44.7。(4)针对栀子黄色素的稳定性进行探讨,包括光照强度、pH、温度高低、金属离子、还原剂Na2SO3、氧化剂H2O2等6种因素。结果表明:强光、强酸、强碱、高温、H2O2和Na2SO3等条件对栀子黄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大(5)研究栀子黄色素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活性,并对栀子黄色素清除的动力学进行简单的研究和分析,将清除自由基的IC50的值当作主要的评价标准,结果表明:栀子黄色素对DPPH自由基和ABTS都存在较大的作用效果,尤其是对ABTS自由基清除效果更优于DPPH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IC50的值分别为60.83μg/mL和56.78μg/mL;栀子黄色素的色素浓度越大,意味着栀子黄色素的抗氧化能力越强,反应速度越快,而且两个反应都属于一级反应。
二、栀子黄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栀子黄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栀子黄色素成分的提取与分离(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栀子黄色素成分的研究现状 |
1.1.1 栀子的概况 |
1.1.2 栀子黄色素成分的物理化学特性 |
1.1.3 栀子黄色素活性成分的的概述 |
1.1.4 藏花素与藏花酸提取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 离子液体双水相提取的研究 |
1.2.1 双水相的研究现状 |
1.2.2 离子液体的研究现状 |
1.2.3 基于离子液体的双水相提取技术 |
1.3 离子液体微乳液提取的研究现状 |
1.3.1 离子液体微乳的研究 |
1.3.2 微乳液提取的研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超声辅助-离子液体双水相提取藏花酸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材料 |
2.1.2 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样品的前处理 |
2.2.2 标准工作曲线的制备 |
2.2.3 离子液体双水相相图的绘制 |
2.2.4 离子液体双水相相图系线的测定 |
2.2.5 测定离子液体双水相的密度和p H值 |
2.2.6 离子液体双水相相成分的测定 |
2.2.7 超声辅助-离子液体双水相提取藏花酸 |
2.2.8 超声辅助提取藏花酸的单因素优化 |
2.2.9 超声辅助提取藏花酸工艺的Box-Benhnken响应面优化 |
2.2.10 藏花酸的反萃取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标准工作曲线 |
2.3.2 离子液体对双水相相行为的影响 |
2.3.3 不同离子液体构成的双水相的理化特性 |
2.3.4 不同离子液体构成的双水相对藏花酸提取效果的影响 |
2.3.5 离子液体浓度对藏花酸提取效果的影响 |
2.3.6 K_3PO_4含量对藏花酸提取效果的影响 |
2.3.7 温度对藏花酸提取效果的影响 |
2.3.8 料液比对藏花酸提取效果的影响 |
2.3.9 离子液体双水相提取藏花酸的响应面优化结果 |
2.3.10 响应面优化结果验证 |
2.3.11 藏花酸的回收率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超声辅助-离子液体微乳提取藏花素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材料 |
3.1.2 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离子液体微乳三元相图的绘制 |
3.2.2 离子液体微乳三元相图区域的划分 |
3.2.3 各组分对疏水性离子液体微乳影响的研究 |
3.2.4 疏水性离子液体微乳的理化特性的测定 |
3.2.5 离子液体微乳超声辅助提取藏花素 |
3.2.6 Km值对藏花素提取得率的影响 |
3.2.7 超声功率对藏花素提取得率的影响 |
3.2.8 超声时间对藏花素提取得率的影响 |
3.2.9 微乳组成不同对藏花素提取得率的影响 |
3.2.10 温度对藏花素提取得率的影响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离子液体微乳的相行为与微结构 |
3.3.2 离子液体微乳的理化特性 |
3.3.3 温度对离子液体微乳粒径与分散系数的影响 |
3.3.4 Km对提取藏花素的影响 |
3.3.5 超声功率对提取藏花素的影响 |
3.3.6 超声时间对提取藏花素的影响 |
3.3.7 离子液体微乳组成对提取藏花素的影响 |
3.3.8 温度对提取藏花素的影响 |
3.3.9 不同体系藏花素提取率的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孔树脂从微乳中分离藏花素及吸附热动力学研究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材料 |
4.1.2 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不同大孔吸附树脂对藏花素的吸附解吸筛选实验 |
4.2.2 大孔吸附树脂对藏花素的吸附热力学研究 |
4.2.3 大孔吸附树脂对藏花素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
4.2.4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藏花素的研究 |
4.2.5 精制后藏花素纯度的测定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大孔吸附树脂对藏花素的吸附特性 |
4.3.2 大孔吸附树脂对藏花素的吸附热力学分析 |
4.3.3 对藏花素的吸附热力学参数 |
4.3.4 对藏花素的吸附动力学 |
4.3.5 栀子苷的洗脱曲线 |
4.3.6 藏花素的洗脱曲线 |
4.3.7 洗脱速率对藏花素解吸率的影响 |
4.3.8 藏花素的分离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栀子黄面条的制备 |
5.1 |
5.1.1 材料 |
5.1.2 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面条的加工工艺流程 |
5.2.2 面条加工操作要点 |
5.2.3 试验设计 |
5.2.4 栀子黄面条的蒸煮断条率和吸水率的测定 |
5.2.5 栀子黄面条的蒸煮损失率的测定 |
5.2.6 栀子黄面条色泽稳定性的研究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黄原胶对栀子黄面条品质的影响 |
5.3.2 复合磷酸盐对面条品质的影响 |
5.3.3 环糊精对面条品质的影响 |
5.3.4 环糊精对栀子黄面条的色度稳定性的影响 |
5.3.5 栀子黄色素OD值对栀子黄面条色度值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氧化还原剂及金属离子对栀子黄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试剂及仪器 |
1.1.1 材料与试剂 |
1.1.2 主要实验仪器 |
1.2 方法 |
1.2.1 栀子黄色素稳定性判定指标选择 |
1.2.2 栀子黄色素吸收波长检测方法 |
1.2.3 金属对栀子黄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1.2.4 食品中常见氧化剂对栀子黄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1.2.5 食品中常见还原剂对栀子黄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金属对栀子黄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2.2 食品中常见氧化剂对栀子黄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2.3 食品中常见还原剂对栀子黄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3 讨论 |
(3)栀子黄色素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1.1.1 材料与试剂。 |
1.1.2 主要仪器。 |
1.2 方法 |
1.2.1 栀子黄色素吸收波长的检测。 |
1.2.2 栀子黄色素稳定性的评价指标。 |
1.2.3 栀子黄色素稳定性研究。 |
1.2.3.1 pH对栀子黄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1.2.3.2 温度对栀子黄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1.2.3.3 光照对栀子黄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1.2.3.4 H2O2氧化剂对栀子黄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1.2.3.5 Na2SO3还原剂对栀子黄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1.2.3.6 食品体系常见金属离子对栀子黄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栀子黄色素特征吸收波长检测 |
2.2 栀子黄色素稳定性结果 |
2.2.1 pH对栀子黄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2.2.2 温度对栀子黄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2.2.3 光照条件对栀子黄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2.2.4 H2O2氧化剂对栀子黄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2.2.5 Na2SO3还原剂对栀子黄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2.2.6 金属离子对栀子黄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2.3 栀子黄色素在食品加工体系中的应用分析 |
3 结论 |
(4)栀子黄色素的提取与精制工艺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栀子及栀子黄色素 |
1.1 栀子 |
1.2 栀子黄色素 |
2 栀子黄色素的提取 |
2.1 水提法 |
2.2 醇提法 |
2.3 微波法 |
2.4 超声波法 |
2.5 膜分离技术 |
3 栀子黄色素的精制 |
3.1 沉淀法 |
3.2 硅胶柱色谱法 |
3.3 大孔吸附树脂法 |
3.4 混合酶-超声波法 |
4 展望 |
(5)藏红花素Ⅰ的分离制备及抗氧化与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主要仪器与材料 |
2 方法 |
2.1 洗脱剂因素考察 |
2.1.1 洗脱剂体系的筛选 |
2.1.2 薄层层析法考察洗脱剂体系 |
2.2 上样量因素考察 |
2.2.1 硅胶柱层析法分离藏红花素I |
2.2.2 上样量比例考察范围的筛选 |
2.3 HPLC检测鉴定 |
2.3.1 色谱条件 |
2.3.2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4 藏红花素I体外抗氧化研究 |
2.4.1 相关工作液的配制 |
2.4.2 清除DPPH自由基试验 |
2.4.3 清除ABTS自由基试验 |
2.5 藏红花素I稳定性研究 |
2.5.1 藏红花素I工作液的配制 |
2.5.2 温度对藏红花素I稳定性的影响 |
2.5.3 光照对藏红花素I稳定性的影响 |
2.5.4 p H值对藏红花素I稳定性的影响 |
2.5.5 常用食品添加剂对藏红花素I稳定性的影响 |
3 结果 |
3.1 洗脱剂因素考察 |
3.2 上样量因素考察 |
3.3 藏红花素I体外抗氧化研究 |
3.3.1 清除DPPH自由基试验 |
3.3.2 清除ABTS自由基试验 |
3.4 藏红花素I稳定性研究 |
3.4.1 温度对藏红花素I稳定性的影响 |
3.4.2光照对藏红花素I稳定性的影响 |
3.4.3 p H值对藏红花素I稳定性的影响 |
3.4.4 常用添加剂对藏红花素I稳定性的影响 |
4 总结与讨论 |
(6)国标检验栀子黄色素前处理方法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栀子黄色素的理化性质及应用 |
1.2 色素的提取方法及研究进展 |
1.3 栀子黄色素的国标检测方法与存在的问题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栀子黄色素在提取液溶剂中稳定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试剂及仪器设备 |
2.1.1.1 材料 |
2.1.1.2 试剂 |
2.1.1.3 仪器与设备 |
2.2 评价方法 |
2.3 实验设计 |
2.3.1 溶解试剂对栀子黄色素溶液稳定性影响 |
2.3.2 溶解试剂比例对栀子黄色素溶液稳定性影响 |
2.3.3 保存温度对栀子黄色素溶液稳定性影响 |
2.3.4 溶剂pH对栀子黄色素溶液稳定性影响 |
2.3.5 金属离子对栀子黄色素溶液稳定性影响 |
2.3.6 光照对栀子黄色素溶液稳定性影响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不同溶解剂对栀子黄色素溶液稳定性影响 |
2.4.2 不同溶解剂比例对藏花素色素溶液稳定性影响 |
2.4.3 保存温度对栀子黄色素溶液稳定性影响 |
2.4.4 溶剂pH对栀子黄色素溶液稳定性影响 |
2.4.5 金属离子对栀子黄色素溶液稳定性影响 |
2.4.6 光照对栀子黄色素溶液稳定性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低栀子黄色素含量食品中色素提取方法优化 |
3.1 材料、试剂及仪器设备 |
3.1.1 材料 |
3.1.2 试剂 |
3.1.3 仪器与设备 |
3.2 标准曲线的绘制 |
3.3 栀子黄色素提取工艺流程 |
3.4 样品制备 |
3.5 单参数提取实验 |
3.5.1 提取溶剂的选择 |
3.5.2 提取溶剂比例的选择 |
3.5.3 提取溶剂的pH的选择 |
3.5.4 提取温度的选择 |
3.5.5 提取时间的选择 |
3.5.6 提取剂体积的选择 |
3.5.7 提取次数的选择 |
3.6 响应面分析实验设计 |
3.7 结果与分析 |
3.7.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3.7.2 不同提取提取溶剂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
3.7.3 不同提取溶剂比例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
3.7.4 提取溶剂的pH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
3.7.5 提取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
3.7.6 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
3.7.7 提取剂体积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
3.7.8 提取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
3.7.9 优化提取效果的响应面实验分析 |
3.7.10 优化提取条件的确定 |
第四章 低栀子黄色素含量食品中色素提取方法的验证 |
4.1 材料、试剂及仪器设备 |
4.1.1 材料 |
4.1.2 试剂 |
4.1.3 仪器与设备 |
4.2 标准曲线的绘制 |
4.3 栀子黄色素提取的实验方法 |
4.4 结果与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栀子油和黄色素的连续相变萃取、精制及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栀子油研究概况 |
1.2 栀子黄色素 |
1.2.1 栀子黄色素主要成分及其结构 |
1.2.2 栀子黄色素的提取工艺 |
1.2.3 栀子黄色素的精制工艺 |
1.3 栀子苷研究概述 |
1.3.1 栀子苷的提取工艺 |
1.3.2 栀子苷的精制工艺 |
1.4 连续相变应用于栀子果实有效成分的提取 |
1.4.1 连续相变的概述及其原理 |
1.4.2 连续相变技术应用现状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实验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设备与实验仪器 |
2.2 实验试剂与实验材料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材料 |
2.3 试验方法 |
2.3.1 栀子果实的基本成分测定 |
2.3.2 连续相变萃取栀子油工艺 |
2.3.3 栀子油理化性质分析 |
2.3.4 栀子油脂肪酸组成分析 |
2.3.5 连续相变萃取栀子油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2.4 栀子黄色素的提取工艺 |
2.4.1 脱脂栀子粉中栀子黄色素、栀子苷总含量的测定 |
2.4.2 溶剂法提取栀子黄色素单因素实验 |
2.4.3 连续相变萃取栀子黄色素 |
2.5 大孔树脂纯化栀子黄色素 |
2.5.1 大孔树脂的预处理 |
2.5.2 大孔树脂种类的筛选 |
2.5.3 大孔树脂精制栀子黄色素条件优化 |
2.5.4 栀子黄色素品质检测 |
2.6 连续相变分步提取栀子苷和栀子黄色素工艺 |
2.6.1 测定栀子苷、栀子黄色素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 |
2.6.2 连续相变萃取栀子苷 |
2.6.3 连续相变提取脱苷栀子中栀子黄色素 |
2.7 连续相变栀子苷粗提液中栀子黄色素的分离 |
2.7.1 弱极性杂质的去除 |
2.7.2 大孔树脂法除去栀子黄色素 |
2.8 栀子黄色素粗提液的精制 |
2.8.1 溶剂萃取法 |
2.8.2 大孔树脂法精制栀子黄色素 |
3 结果分析 |
3.1 原料基本成分测定 |
3.2 连续相变萃取栀子油工艺研究 |
3.2.1 单因素试验结果 |
3.2.2 正交优化试验结果 |
3.2.3 栀子油理化性质分析 |
3.2.4 栀子油脂肪酸成分分析 |
3.2.5 连续相变萃取栀子油的动力学模型与参数 |
3.2.6 连续相变萃取栀子油动力学模型验证 |
3.3 栀子黄色素的提取工艺 |
3.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3.3.2 溶剂法提取栀子黄色素、栀子苷单因素实验结果 |
3.3.3 连续相变萃取栀子黄色素和栀子苷 |
3.4 大孔树脂法精制连续相变栀子黄色素提取液 |
3.4.1 大孔树脂种类的筛选 |
3.4.2 LSA-10树脂静态动力学吸附曲线 |
3.4.3 栀子黄色素的吸附 |
3.4.4 栀子黄色素的洗脱 |
3.5 连续相变分步提取栀子苷和栀子黄色素 |
3.5.1 栀子苷和栀子黄色素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 |
3.5.2 原料中栀子苷和栀子黄色素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 |
3.5.3 连续相变提取栀子苷 |
3.5.4 连续相变提取栀子黄色素实验结果 |
3.6 连续相变栀子苷粗提液中黄色素的分离 |
3.6.1 萃取溶剂的筛选 |
3.6.2 乙酸乙酯溶剂倍数的确定 |
3.6.3 大孔树脂法吸附栀子黄色素 |
3.7 连续相变分步提取栀子黄色素的精制 |
3.7.1 溶剂法精制栀子黄色素 |
3.7.2 大孔树脂法精制栀子黄色素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连续相变提取栀子油工艺探讨 |
4.1.2 连续相变提取栀子油动力学模型的探讨 |
4.1.3 不同方法提取栀子黄色素工艺比较 |
4.1.4 不同方法精制栀子黄色素工艺比较 |
4.2 结论 |
4.3 本文创新之处 |
4.4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高纯度番红花酸钠的制备及生物利用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番红花酸钠工艺优化和制备 |
一、制备工艺优化设计方案 |
(一) 目前研究的不足 |
(二) 优化方案的设想 |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 |
(一) 实验材料 |
(二) 实验仪器 |
(三) 实验方法 |
三、结果与讨论 |
(一) 提取溶剂和提取条件优化 |
(二) 番红花苷粗提工艺优化 |
(三) 番红花苷精制工艺优化 |
(四) 番红花酸及钠制备工艺优化 |
(五) 番红花酸钠稳定性考察结果 |
(六) 确定番红花酸钠的提取及纯化工艺路线 |
四、小结 |
第二部分 结构确证 |
一、药物的化学结构式、分子式、分子量 |
二、确证化学结构的方法及解析 |
(一) 理化性质 |
(二) 红外吸收光谱 |
(三) 核磁共振氢谱(~1H NMR) |
(四) 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 |
(五) 质谱 |
三、讨论 |
四、小结 |
第三部分 大鼠口服番红花酸钠生物利用度研究 |
一、材料和方法 |
(一) 实验材料 |
(二) 实验方法 |
二、生物样品分析结果 |
三、分析与讨论 |
(一) 血浆浓度-时间曲线 |
(二) 主要吸收动力学参数 |
(三) 绝对生物利用度计算 |
(四) 番红花酸钠的优势 |
四、小结 |
五、研究中的创新性 |
六、研究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9)栀子品质评价及其黄色素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栀子品质评价研究 |
1.栀子的指纹图谱及模式识别研究 |
1.1 试验材料、仪器与试药 |
1.2 方法与结果 |
1.3 小结 |
2.不同生长时期栀子的含量测定 |
2.1 试验材料、仪器和试药 |
2.2 方法与结果 |
2.3 小结 |
第二部分. 栀子黄色素制备研究 |
1.栀子黄色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
1.1 试验材料、仪器与试药 |
1.2 方法与结果 |
1.3 小结 |
2.栀子黄色素的纯化工艺研究 |
2.1 试验材料、仪器与试药 |
2.2 方法与结果 |
2.3 小结 |
3. 栀子黄色素质量标准研究 |
3.1 制法 |
3.2 性状 |
3.3 鉴别 |
3.4 检查 |
3.5 含量测定 |
第三部分 小结、讨论与创新点 |
1.小结 |
1.1 品质评价总结 |
1.2 制备工艺总结 |
2. 讨论 |
2.1 对栀子来源品质的讨论 |
2.2 对栀子黄色素质量标准的讨论 |
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栀子黄色素的提取及抗氧化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栀子分类和成分 |
1.2 栀子黄色素的简介 |
1.2.1 色素的简介 |
1.2.2 栀子黄色素的主要结构和性质 |
1.3 栀子黄色的提取工艺研究 |
1.3.1 浸提法 |
1.3.2 超声波提取法 |
1.3.3 微波萃取法 |
1.3.4 生物技术提取法 |
1.4 栀子黄色素的纯化研究 |
1.4.1 大孔吸附树脂法 |
1.4.2 膜分离技术 |
1.4.3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
1.5 栀子黄色的稳定性研究 |
1.6 栀子黄色素的应用研究 |
1.6.1 食品行业 |
1.6.2 医药行业 |
1.6.3 饮料制造业 |
1.7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 |
1.7.1 研究内容 |
1.7.2 本论文的特点和创新之处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及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分析测试手段 |
2.2.1 栀子黄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 |
2.2.2 栀子黄色素的标准曲线 |
第3章 栀子黄色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
3.1 引言 |
3.2 提取栀子黄色素的工艺研究 |
3.2.1 提取工艺流程 |
3.2.2 单因素实验 |
3.2.3 正交试验 |
3.3 超声及微波辅助提取栀子黄色素 |
3.3.1 超声波辅助提取栀子黄色素 |
3.3.2 超声波辅助提取栀子黄色素正交试验 |
3.3.3 微波辅助提取栀子黄色素 |
3.3.4 微波辅助提取栀子黄色素正交试验 |
3.4 三种提取方法的比较 |
3.5 小结 |
第4章 栀子黄色素的稳定性研究 |
4.1 栀子黄色素的稳定性评价指标 |
4.2 不同条件下栀子黄色素的稳定性研究 |
4.2.1 光照条件对栀子黄色素溶液稳定性的影响 |
4.2.2 温度对栀子黄色素溶液稳定性的影响 |
4.2.3 pH对栀子黄色素溶液稳定性的影响 |
4.2.4 金属离子对栀子黄色素溶液稳定性的影响 |
4.2.5 氧化剂对栀子黄色素溶液稳定性的影响 |
4.2.6 还原剂对栀子黄色素溶液稳定性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5章 栀子黄色素的抗氧活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步骤 |
5.2.1 溶液的配置 |
5.2.2 DPPH·清除活性 |
5.2.4 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DPPH清除活性和动力学分析 |
5.3.2 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和动力学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栀子黄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栀子黄色素成分的提取与分离[D]. 夏小华. 南昌大学, 2021
- [2]氧化还原剂及金属离子对栀子黄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研究[J]. 邹立君,杨昆忠,邓浩,杨莉莉. 江西化工, 2021(02)
- [3]栀子黄色素稳定性研究[J]. 胡雅芹,魏好程,何传波,李志强,熊何健. 安徽农业科学, 2020(17)
- [4]栀子黄色素的提取与精制工艺研究进展[J]. 胡军,罗刚华. 酿酒, 2019(03)
- [5]藏红花素Ⅰ的分离制备及抗氧化与稳定性研究[J]. 陈哲,赵庆生,秦雯,赵兵,葛思琪,赵强,查圣华.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8(24)
- [6]国标检验栀子黄色素前处理方法的优化[D]. 王晶.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3)
- [7]栀子油和黄色素的连续相变萃取、精制及动力学研究[D]. 杨寒.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8]高纯度番红花酸钠的制备及生物利用度研究[D]. 张巍.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7(05)
- [9]栀子品质评价及其黄色素制备研究[D]. 姚超.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7(04)
- [10]栀子黄色素的提取及抗氧化性研究[D]. 邹立君. 湖北工业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