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高校图书馆的导读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任美林[1](2021)在《高校图书馆导读服务工作的举措》文中研究说明高校图书馆导读服务工作是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导读服务工作能直接影响图书馆资源利用和图书馆整体服务质量。本文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导读服务工作的意义和作用、导读服务的特点、导读服务的原则、内容和方式,提出了优化图书馆导读服务工作的举措。
任彦华[2](2021)在《加强高校图书馆导读服务的思考》文中提出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导读服务的重要性,指出导读是高校图书馆为师生服务展开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图书馆馆员主动无偿服务工作之一,加强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是满足师生多元化需求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
高金晶,于成华[3](2021)在《基于设计思维的高校图书馆导读服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章梳理了设计思维从设计领域到图书馆运用的大致演变过程,定义了设计思维的内涵,介绍了斯坦福大学设计学院设计思维的EDIPT模式各环节内容。结合高校图书馆导读服务的现状,分析了高校图书馆运用设计思维的可行性,根据高校图书馆导读服务实际情况,编制了基于设计思维的高校图书馆导读服务流程图,并加以详细解读以创新导读服务,满足读者阅读需求。
黄雨晴[4](2021)在《图书馆利用对本科生学习成果的影响及改进策略研究 ——以S大学为例》文中提出在中国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进程中,高校图书馆作为本科生的“第二课堂”,在高校培养人才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外高校图书馆丰富的研究成果表明高校图书馆的利用对本科生学习成果有积极影响,而国内相关研究相对缺乏,在实践领域也未得到足够重视。本研究立足中国高等教育背景,考察高校图书馆对本科生学习成果的影响。本研究以实证的方式调研国内一所服务相对规范的S大学图书馆,调研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考察S大学本科生图书馆利用情况;二是探讨图书馆利用对本科生学习成果的积极影响;三是探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调研发现,一是S大学本科生对图书馆的整体及各项服务的利用情况较好,满意度较高,但本科生阅读积极性不高,与馆员的互动有待提升;二是图书馆利用频率、自习时长、借阅量对本科生学习成果有显着正向影响;三是图书馆不同服务的利用对本科生学习成果产生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四是在本科生和教师的感知中,图书馆在提高信息素养能力上承担重要角色;五是当前图书馆缺少完整长效的本科生学习成果评估机制。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及实地观察,认为上述结论的产生原因可能是:一方面,优质资源及多样化课程助力本科生提升信息素养能力;空间建设与阅读推广融合发展模式激发本科生阅读能力;高影响力活动潜移默化促进本科生团队合作能力;馆员育人情怀提升本科生批判思维能力。另一方面,本科生对图书馆有效利用的主动性不足;高校缺少对图书馆学习成果评估体系的统筹设计。在新时代信息技术发展大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应继续发挥馆藏资源优势最大化,引导本科生高效阅读;推进信息素养教育,着力培养本科生信息素养能力;加强智慧化建设,重视图书馆空间规划与设计;促进寓教于乐,开展多元化高影响力活动;提升馆员专业素养,打造高素质馆员队伍;引导本科生主动提升对图书馆利用的意识和能力;完善图书馆利用对本科生学习成果影响的评估体系。最终实现图书馆利用对本科生学习成果的正向影响发挥价值的最大化。
张琼珠[5](2021)在《高校图书馆优质导读服务的策略分析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导读服务的重要性,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全方位做好导读服务的策略,以及通过培养读者高效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的能力,从而实现导读服务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提出了只有加强图书馆员综合素养的培养,才能深化图书馆导读服务,更好的完成图书馆的服务职能。
赵娜[6](2020)在《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高校文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当前,在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的背景下,深入地挖掘高校图书馆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主动地发挥和释放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于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图书馆是图书馆的重要类型之一,不仅具有文献信息收集、管理、保存、传递等图书馆的基本功能,还具有突出的教育功能和信息服务功能。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是从这些基础性功能中延伸出来的。高校图书馆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适应时代发展上不谋而合,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随着历史的变迁,尽管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或形式上存在着差异,但无论是古代“书院藏书楼”还是现代高校图书馆,实际发挥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从未间断。高校图书馆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表现为:馆藏资源的价值引领功能;馆舍环境的文化熏陶功能;专业服务的示范激励功能;规章制度的行为规范功能;引导自学的品格塑造功能。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然存在着育人意识不强;馆藏资源满意度低;服务示范效果不明显;环境熏陶效果欠佳;功能实践不畅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功能认识尚未到位;馆藏资源结构不尽合理;馆员服务水平有待提高;育人合力机制尚未形成。为充分地挖掘和释放高校图书馆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图书馆育人意识;其次,要优化馆藏结构,发挥图书馆育人优势;再次,要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第四,要注重文化建设,优化图书馆育人环境;最后,要建立长效机制,凝聚图书馆育人合力。该论文有图23幅,表有2幅,参考文献101篇。
李红玲[7](2020)在《基于服务均等理念的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研究》文中提出对于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不平衡的问题,提出基于服务均等理念的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研究。建立全覆盖的文化服务体系,实现跨平台的资源共享,以此为基础,通过分析不同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挖掘其服务模式的特点和优势,构建服务均等化模式,使服务更贴合读者需求,从建立图书资源共享机制、创新服务手段、扩展服务领域和人才培养4个方面落实服务均等理念。将服务均等理念融入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中,实现读者服务均等化的目的,使每一个读者享有均等的文化服务。
钱敏[8](2020)在《2009至2018年我国公共图书馆研究与高校图书馆研究的对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最早时期的藏书阁,到如今的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智慧图书馆,图书馆伴随人类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断地进行自身建设并提供更广泛高效的服务。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在大范围下都属于图书馆,公共图书馆能够同时为科研和公众提供服务,在转化创新知识、保护文化遗产、强化公众教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高校图书馆则担负着培养新一代祖国建设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在强化学生素质、营造育人氛围、知识交流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内对于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的研究愈发丰富和深入。但纵观前人的研究,对于公共图书馆研究和高校图书馆研究的比较较少,大多是从单一主体出发或者单一角度出发进行的研究。公共图书馆研究和高校图书馆研究有着自身的发展要点,但都属于图书馆研究的重要领域,我们不能把其割裂和对立起来研究,而应相互对应,用发展的角度去分析探讨。本文通过收集2009年至2018年图情领域的18个核心期刊上关于公共图书馆研究和高校图书馆研究的论文数据,利用SATI、SPSS、Ucinet、Citespace和Excel软件,制出相关图表,从发文量、机构、作者、研究内容四个方面分析出近10年公共图书馆研究和高校图书馆研究的异同点,并分析产生相异点的原因,总结相关问题和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可归纳为以下这四个方面:其一,通过文献调研的方法,对我国公共图书馆研究和高校图书馆研究进行了综述,并从中发现问题,理清思路,搭建全文的研究框架。其二,通过各种工具将相关数据制成清晰的图表,从发文量、机构、作者、关键词和高被引文献这几个角度对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主题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其中关键词分析又分为频率、主题路径、聚类和突现这多个角度,得出公共图书馆研究和高校图书馆研究的所分别具有的特征,为公共图书馆研究和高校图书馆研究的对比分析提供依据。其三,根据前述的对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主题文献的计量分析结果,从发文量及趋势、机构、作者和研究内容四个方面分析公共图书馆研究和高校图书馆研究的异同点,其中研究内容又分为了阅读推广、资源服务、读者服务和自身建设四个角度阐述,并进一步分析得到研究相异点出现的原因。其四,根据分析结果,总结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国外研究的差别,并提出对于后续研究的建议,主要包括重视公共图书馆研究、加强作者合作、开展有新意的阅读推广研究、加强技术运用研究等,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和展望。本文在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对公共图书馆研究和高校图书馆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与对比,为将来研究和发展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其研究结论能够为图书馆学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何志鹏[9](2020)在《目录学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文献的载体形态和传播渠道,也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现代的读者对阅读的需求更加迫切,对文献的需求更加精准。然而,爆炸式增长的信息量和网络信息的混乱无序、良莠不齐又给读者造成了很大的阅读障碍。在这样的信息环境下,读者自发的阅读中容易出现浅阅读、碎片化阅读和功利化的阅读倾向等问题。图书馆在高校中既是信息中心,同时也要承担辅助教学和研究的职责。在这样的背景下,有责任帮助以大学生为主体的读者群体选择和获取需要的文献资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推广经典阅读和深层次阅读,最终帮助读者通过阅读来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综合素养。传统的导读服务形式已经难以适应网络和数字时代的要求。因此,图书馆有必要适应网络时代的信息环境和读者的阅读习惯,利用网络和数字技术,开发新型的网络导读服务。目前,对网络导读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成果,国内高校图书馆也已经广泛开展了网络导读服务。但是高校网络导读服务还处在发展阶段,没有形成完善的服务模式。该论文旨在提出一个相对合理的网络导读体系方案,为今后高校图书馆的网络导读服务建设提供一个可以参考的途径。目录一直承担着指导读书治学的功能,网络导读也是现代目录学研究的方向。论文尝试从目录学的视角考察网络导读工作,将目录学中与导读有关的理念和方法应用于网络导读中,以构建高校图书馆的网络导读服务体系。论文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部分,说明了该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明确了研究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网络导读研究文献进行综述,论文认为国内研究侧重于理论问题探讨,国外研究侧重于具体技术和实践,但对于网络导读的体系和模式还没有充分的研究。第二章为理论部分。论文首先明确了导读的概念及网络导读的概念和内容。之后论文从目录学的视角分析导读,探讨了中国古典目录学中的核心理念对阅读指导的意义和价值;分析了我国传统导读书目实现导读功能的方法和存在的不足。还介绍了数字时代目录学研究中对阅读指导相关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第三章对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的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论文先选择国内“211工程”院校图书馆网站作为案例,调查了网络导读服务的大致情况和常见的网络导读服务模式。然后选择网络导读服务开展较好的12所高校图书馆的网站作为典型进行具体分析。最后总结目前高校网络导读服务的开展现状,并指出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在前文理论归纳和实例调研的前提下,提出了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构建的原则和方法,设计了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的模型。第五章以北京邮电大学和南京大学的网络导读服务为例,分析它们的建设情况并指出了可以改进之处。第六章对该论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提出了高校网络导读服务的发展方向。阐明了文章的创新点,之处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吴梦瑶[10](2020)在《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南京大学校园阅读状态及学风校风研究(1978-201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流行的文化思潮、学校管理者的办学理念、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校图书馆的资源保障,一系列因素造就了一所大学的校园阅读状态与校风学风。本文拟通过四个部分来梳理改革开放至今的南京大学校园阅读状态,分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校园阅读活动研究综述”“南京大学的校史源流及学风积淀”“改革开放后南京大学校园阅读变迁”“学风、校风建设与南京大学校园阅读活动”,并于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总结南京大学校园阅读状态的特点,试找出当前校园阅读中的缺点与不足,并提出相应建议。文章在引言部分对相关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做出本研究相关文献的研究综述,同时指明本研究的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以及研究过程中具体所用的研究内容及方式方法。第2章“南京大学的校史源流及学风积淀”,着重探究校风、学风在校园阅读中的影响,分为校改革开放前与改革开放后两大部分内容;通过对校友回忆录、校友访谈、校史记录等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按时间顺序介绍了不同时期南京大学校风、校貌的不同特点,并对大学校园阅读氛围构建过程中,学校所扮演的角色、起到的作用进行了总结。第3章“改革开放后南京大学校园阅读变迁”,则从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出发,探究南京大学校园阅读的发展史。其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阅读内容与阅读方式。通过对不同时期阅读特点的探究,总结南京大学校园阅读热点与途径的变迁。第4章“学风、校风建设与南京大学校园阅读活动”,系统探究了目前南京大学学风、校风建设在校园阅读中的具体内容,列举了南京大学校内举办的各类校园阅读活动,由图书馆举办的如“图书借阅排行榜”“南京大学读书节”;由教务处主持的“南京大学悦读经典计划”;由学生组织的如各类读书会、读书社团、读书拓展等活动。第5章总揽全文,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大学校园阅读状态的三个基本特点,指出目前南京大学校园阅读活动推进的不足之处:阅读推广各方力量分散,阅读推广中学校特色不足、专业性欠缺,以及阅读活动考核监督难以落实等问题。文章最后就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点建议如下:凝聚各方力量,共建校园阅读;健全阅读考核机制,倡导同学间互评;最后,呼吁南京大学在阅读推广中发掘学校特点,建设具有南大特色的校园阅读文化。
二、浅谈高校图书馆的导读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高校图书馆的导读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图书馆导读服务工作的举措(论文提纲范文)
一、图书馆导读服务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
(一)培养、引导读者的阅读意识和阅读兴趣。 |
(二)发挥高校图书馆的利用价值。 |
(三)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 |
(四)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
二、图书馆导读服务工作的特点 |
(一)具有综合性、专业化的特点。 |
(二)具有多元化特点。 |
(三)具有数字化网络化特点。 |
(四)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 |
三、图书馆导读服务工作的原则 |
(一)思想性原则。 |
(二)针对性原则。 |
(三)主动性原则。 |
四、图书馆导读服务工作的内容和方式 |
(一)导读内容。 |
(二)导读方式。 |
五、优化图书馆导读服务工作的举措 |
(一)建立完善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丰富图书馆导读资源。 |
(二)提高图书馆导读服务人员素质。 |
(三)提供针对性导读服务,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 |
(四)建立图书馆各部门联合二级学院协作导读服务模式。 |
(五)利用校园网络和图书馆公众号拓展导读服务内容。 |
(六)通过对读者检索和利用文献信息跟踪分析,及时调整导读计划。 |
六、结语 |
(2)加强高校图书馆导读服务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加强高校入学新生的导读教育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重点 |
1.1 高校大学生在图书馆读书的必要性 |
1.2 导读工作是图书馆深化学生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
2 高校图书馆导读服务的优势 |
2.1 高校图书馆导读的资源优势 |
2.2 高校图书馆高素质馆员导读优势 |
2.3 图书馆学习环境氛围优势 |
3 结束语 |
(3)基于设计思维的高校图书馆导读服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关于设计思维的基础理论分析 |
1.1 设计思维的概念 |
1.2 设计思维的各环节 |
1.2.1 设计思维模式流程图 |
1.2.2 斯坦福EDIPT模式的五个步骤解读 |
2 设计思维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
2.1 设计思维在国外图书馆方面的应用 |
2.2 设计思维在国内图书馆方面的应用 |
3 设计思维用于高校图书馆导读服务的可行性分析 |
3.1 运用设计思维可以加强导读服务工作的针对性 |
3.2 运用设计思维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
3.3 运用设计思维可以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导读服务工作中的作用 |
3.4 运用设计思维有利于对导读服务提供适时评价和反馈 |
3.5 运用设计思维有利于图书馆员自身的导读服务意识提升与创新 |
4 基于设计思维的高校图书馆导读服务策略 |
4.1 前期准备阶段的服务团队和网络平台建设工作 |
4.2 调查汇总阶段的移情和启发工作 |
4.3 制定方案阶段的定义和原型工作 |
4.4 完善方案阶段的测试工作 |
4.5 升级方案阶段的反馈评价和优化完善工作 |
5 结束语 |
(4)图书馆利用对本科生学习成果的影响及改进策略研究 ——以S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一)个案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四)统计分析法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借鉴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高校图书馆 |
(二)本科生学习成果 |
(三)本科生学习成果评估 |
二、理论借鉴 |
(一)教育目标理论 |
(二)多元智能理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研究过程 |
一、研究设计 |
(一)评估指标 |
(二)调研内容 |
(三)研究假设 |
二、研究过程 |
(一)样本选择及描述 |
(二)问卷调研 |
(三)访谈调研 |
第四章 图书馆利用对本科生学习成果影响的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
一、S大学本科生图书馆利用情况 |
(一)本科生对图书馆整体利用情况 |
(二)本科生对图书馆各项服务利用情况 |
二、图书馆利用对本科生学习成果的积极影响 |
(一)利用频率、自习时长、借阅量对本科生学习成果具有显着正向影响 |
(二)图书馆资源和课程促进本科生信息素养能力提升 |
(三)图书馆空间促进本科生阅读能力提升 |
(四)图书馆活动促进本科生团队合作能力提升 |
(五)图书馆馆员服务促进本科生批判思维能力提升 |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一)本科生阅读积极性不高 |
(二)本科生与馆员之间互动较少 |
(三)图书馆缺少本科生学习成果评估机制 |
四、结果讨论及原因分析 |
(一)优质资源及多样化课程助力本科生提升信息素养能力 |
(二)空间建设与阅读推广融合发展模式激发本科生阅读能力 |
(三)高影响力活动潜移默化促进本科生团队合作能力 |
(四)馆员育人情怀引领本科生批判思维能力 |
(五)本科生对图书馆有效利用的主动性不足 |
(六)高校缺少对图书馆学习成果评估体系的统筹设计 |
第五章 图书馆利用促进本科生学习成果提升的改进策略 |
一、发挥馆藏资源优势最大化,引导本科生高效阅读 |
(一)明确本科生需求,保障馆藏资源丰富性 |
(二)建设数字图书馆,填充本科生碎片化时间 |
(三)加强馆际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
二、推进信息素养教育,着力培养本科生信息素养能力 |
(一)促进信息素养课程教师与学科教师合作 |
(二)建设高水平信息素养课程师资团队 |
三、加强智慧化建设,重视空间规划与设计 |
(一)重视规划和服务效能的持续增值 |
(二)促进空间服务的现代化和智慧化 |
(三)打造书香萦绕的空间学习氛围 |
四、促进寓教于乐,开展多元化高影响力活动 |
(一)鼓励引导本科生积极加入志愿者团队 |
(二)持续推进以育人为目的的导读活动 |
五、提升馆员专业素养,打造高素质馆员队伍 |
(一)提升馆员主动服务意识 |
(二)提升馆员专业技能水平 |
六、引导本科生主动提升对图书馆利用的意识和能力 |
(一)提升本科生对图书馆利用的主动性 |
(二)为本科生有效利用图书馆提供方法指导 |
七、完善图书馆利用对本科生学习成果影响的评估体系 |
(一)建立专门评估部门,保证评估周期性和持续性 |
(二)加强图书馆与各学科合作,预设明确的本科生学习成果 |
(三)开发多元化评估方法,挖掘本科生真实学习水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调查问卷 |
附录 B:针对本科生代表的访谈提纲 |
附录 C:针对副馆长的访谈提纲 |
附录 D:针对教师的访谈提纲 |
个人简历 |
(5)高校图书馆优质导读服务的策略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图书馆导读服务的重要性 |
二、高校图书馆导读服务的几个方面 |
1.导读服务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系统化、科学化的特点 |
2.导读服务面对不同读者,具有多层次、多元化的特点 |
3.导读服务具有专业化、个性化的特点 |
4.导读服务具有数字化、网络化的特点 |
三、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的途径与方法 |
1.新生教育与培训 |
2.新书通报和展示 |
3.馆藏推荐和书评 |
4.文献检索培训 |
5.阅读推广助推导读服务 |
四、高校图书馆导读服务对馆员素养的要求 |
1.服务意识好 |
2.学习终身化 |
3.服务专业化 |
(1)兼具图书馆学知识和学科背景。 |
(2)兼具计算机知识和网络信息知识。 |
(3)兼具一定的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 |
4.工作科研化 |
五、结语 |
(6)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新意与难点 |
2 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相关问题概述 |
2.1 高校图书馆及其功能 |
2.2 高校图书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
2.3 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历史考察 |
3 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应然定位 |
3.1 馆藏资源的价值引领功能 |
3.2 馆舍环境的文化熏陶功能 |
3.3 专业服务的示范激励功能 |
3.4 规章制度的行为规范功能 |
3.5 引导自学的品格塑造功能 |
4 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状调查 |
4.1 关于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问卷调查 |
4.2 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存在的问题 |
4.3 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欠佳的原因分析 |
5 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有效途径 |
5.1 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图书馆育人意识 |
5.2 优化馆藏结构,发挥图书馆育人优势 |
5.3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 |
5.4 注重文化建设,优化图书馆育人环境 |
5.5 建立长效机制,凝聚图书馆育人合力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案例实证-以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书香校园,悦读人生”读书节为例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基于服务均等理念的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
2 基于服务均等理念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途径 |
2.1 建设全覆盖的文化服务体系 |
2.2 服务均等化模式的构建 |
2.3 落实服务均等理念 |
3 结语 |
(8)2009至2018年我国公共图书馆研究与高校图书馆研究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对象、意义与方法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对象 |
1.1.3 研究意义 |
1.1.4 研究方法 |
1.2 研究路线和结构安排 |
1.3 本文贡献 |
2 研究综述 |
2.1 我国公共图书馆研究 |
2.1.1 馆员培养 |
2.1.2 技术与实践应用 |
2.1.3 服务研究 |
2.2 我国高校图书馆研究 |
2.2.1 馆员培养 |
2.2.2 技术与实践应用 |
2.2.3 服务研究 |
2.2.3.1 社会化服务 |
2.2.3.2 校内服务 |
3 核心期刊论文的计量与对比 |
3.1 数据及工具 |
3.1.1 数据选择 |
3.1.2 分析工具及可视化工具 |
3.2 发文量情况 |
3.3 机构情况 |
3.4 作者情况 |
3.4.1 作者分布情况 |
3.4.2 作者合作情况 |
3.5 研究内容情况 |
3.5.1 关键词分析 |
3.5.1.1 频率分析 |
3.5.1.2 主题路径分析 |
3.5.1.3 相关及聚类分析 |
3.5.1.4 突现分析 |
3.5.2 高被引文献分析 |
3.5.3 研究内容对比分析 |
3.5.3.1 阅读推广 |
3.5.3.2 资源服务 |
3.5.3.3 读者服务 |
3.5.3.4 自身建设——移动图书馆 |
3.6 研究相异点原因分析 |
4 问题、差异与建议 |
4.1 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4.1.1 对公共图书馆研究不够重视 |
4.1.2 作者之间合作不密切,未形成核心作者群 |
4.1.3 公共图书馆研究中对阅读推广的研究不深入 |
4.1.4 图书馆的自身建设研究进展缓慢 |
4.2 与国外研究的差异 |
4.2.1 我国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
4.2.2 我国图书馆技术运用研究不够充足 |
4.2.3 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研究较落后 |
4.3 关于后续研究的建议 |
4.3.1 重视公共图书馆研究,发挥公共图书馆价值 |
4.3.2 加强与作者的交流和合作,凝聚更多经验和智慧 |
4.3.3 设计有创意的阅读推广活动,开展有新意的推广研究 |
4.3.4 加强技术运用研究,提升图书馆开发水平 |
4.3.5 探寻合作机制,助力共建共享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目录学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二章 目录学视角下的导读 |
2.1 导读与网络导读 |
2.1.1 导读的定义 |
2.1.2 网络导读的概念和内容 |
2.2.中国古典目录学的导读思想 |
2.2.1 中国古典目录学的理论核心和导读思想 |
2.2.2 中国传统导读书目的发展及其导读功能 |
2.3.数字时代目录学导读理论的发展 |
第三章 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调研 |
3.1“211 工程”院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概况 |
3.2 网络导读的主要形式 |
3.3 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典型案例分析 |
3.3.1 国内典型案例分析 |
3.3.2 境外典型案例分析 |
3.4 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构建 |
4.1 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的构建原则 |
4.2 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的构建策略 |
4.3 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的总体框架 |
4.4 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的基本功能模块 |
4.5 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的运作模式 |
第五章 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实证分析 |
5.1 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 |
5.2 南京大学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 |
5.3 总结与改进 |
第六章 展望与总结 |
6.1 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的发展方向 |
6.2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南京大学校园阅读状态及学风校风研究(1978-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选题意义 |
1.2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校园阅读活动研究综述 |
1.2.1 校园阅读中的校风学风研究 |
1.2.2 校园阅读中的高校图书馆研究 |
1.2.3 高校阅读的特点与状况研究 |
1.2.4 南京大学校园阅读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过程及方法 |
第2章 南京大学的校史源流及学风积淀 |
2.1 改革开放以前的校风、学风及校园学习环境 |
2.1.1 校史概述 |
2.1.2 校风的嬗变与学风的积淀 |
2.1.3 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与读者服务 |
2.1.3.1 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 |
2.1.3.2 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 |
2.1.4 校园学习环境、设施与大学生阅读活动 |
2.2 改革开放以来的学风、校风建设 |
2.2.1 重拾学习传统,弘扬中华文化(1978-1988年) |
2.2.2 重视专业学习,勤奋务实求新(1988-1997年) |
2.2.3 参与信息世界,文化哺育人才(1997年以来) |
第3章 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大学校园阅读变迁 |
3.1 计划经济时期大学生阅读热点(1978-1992年) |
3.1.1 “文革结束”带来的文史读物热 |
3.1.2 美学兴起引发的美学读物热 |
3.1.3 中西交流带来的思想读物热 |
3.1.3.1 现代西方哲学热 |
3.1.3.2 “批判与反思”文学热 |
3.1.4 市场经济造成的“读书无用”热 |
3.2 市场经济时期大学生阅读热点(1992年以来) |
3.2.1 经济读物热 |
3.2.2 技能读物热 |
3.2.3 休闲读物热 |
3.3 与时俱进并引领时尚的大学生阅读方式变化 |
3.3.1 图书借还蔚然成风(1978-1990年) |
3.3.2 囊中羞涩,盗版横行(1990-2000年) |
3.3.3 新兴阅读方式渐成主流(2000年以来) |
第4章 学风、校风建设与南京大学校园阅读活动 |
4.1 南京大学图书馆打造的校园文化品牌 |
4.1.1 南大图书馆的“借阅率”与“借阅排行榜” |
4.1.1.1 南京大学图书馆借阅率的下降 |
4.1.1.2 南京大学图书馆“借阅排行榜” |
4.1.2 南大图书馆主办的“读书节” |
4.1.3 “读书节”活动的显着成效 |
4.1.3.1 全面树立和宣传图书馆新形象 |
4.1.3.2 提升图书馆内部管理和服务质量 |
4.1.3.3 促进校园文明建设与阅读风气形成 |
4.2 南大教务处打造的“悦读经典计划” |
4.2.1 通识教育背景上的“悦读经典计划” |
4.2.2 “悦读经典计划”的书目遴选 |
4.3 南大学子自发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 |
4.3.1 读书社、读书会 |
4.3.1.1 紫藤学社 |
4.3.1.2 凝眸文学社 |
4.3.1.3 重唱诗社与林下诗社 |
4.3.1.4 新传读书会 |
4.3.1.5 阅读与出版协会 |
4.3.1.6 百草园书社 |
4.3.1.7 悦读书社 |
4.3.1.8 雅南读书会 |
4.3.2 其他校园阅读活动 |
4.4 学风、校风建设对学生校园阅读的影响 |
4.4.1 学风、校风建设与校园阅读学生参与广度分析 |
4.4.2 学风、校风建设与校园阅读学生参与深度分析 |
4.4.3 学风、校风建设与校园阅读学生满意度分析 |
第5章 南京大学校园阅读特点与建议 |
5.1 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大学校园阅读状态呈现的特点 |
5.1.1 校园阅读行为由零星发起到系统规模 |
5.1.2 校园阅读活动层次不同、丰富多彩 |
5.1.3 校园文化精神对学生影响深远 |
5.2 南京大学校园阅读状态的缺憾与不足 |
5.2.1 校园阅读推广力量分散 |
5.2.2 阅读活动考核监督难以落实 |
5.2.3 校园文化活动特色性不强 |
5.3 基于南京大学校园阅读的三个建议 |
5.3.1 引领各方力量,共建校园阅读 |
5.3.1.1 建立阅读推广长效机制 |
5.3.1.2 联合各方推广校园阅读 |
5.3.2 重视阅读成效,落实推广工作 |
5.3.2.1 重视评价学生阅读成果 |
5.3.2.2 总结各项活动收获 |
5.3.3 重视校园特色,打造校园文化 |
5.3.3.1 创建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
5.3.3.2 打造学校特色的阅读活动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南京大学学风、校风建设与校园阅读学生评价反馈 |
致谢 |
四、浅谈高校图书馆的导读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图书馆导读服务工作的举措[J]. 任美林. 办公室业务, 2021(23)
- [2]加强高校图书馆导读服务的思考[J]. 任彦华.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18)
- [3]基于设计思维的高校图书馆导读服务策略研究[J]. 高金晶,于成华. 晋图学刊, 2021(04)
- [4]图书馆利用对本科生学习成果的影响及改进策略研究 ——以S大学为例[D]. 黄雨晴.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1)
- [5]高校图书馆优质导读服务的策略分析与研究[J]. 张琼珠. 兰台内外, 2021(08)
- [6]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 赵娜.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4)
- [7]基于服务均等理念的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研究[J]. 李红玲.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16)
- [8]2009至2018年我国公共图书馆研究与高校图书馆研究的对比分析[D]. 钱敏. 南京大学, 2020(02)
- [9]目录学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研究[D]. 何志鹏. 南京大学, 2020(02)
- [10]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南京大学校园阅读状态及学风校风研究(1978-2019)[D]. 吴梦瑶. 南京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