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初探

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初探

一、国际金融危机传递机制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王国志[1](2021)在《经济不确定性、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新征程中,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发生了显着的变化,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国内外经济不确定性事件频繁发生,导致我国经济周期运行的波动性加剧,货币政策调控难度加大,因此科学研判经济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对于提升宏观调控有效性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遵循“文献梳理——理论分析——现状测度——实证研究——理论拓展”的总体研究框架,综合采用文献分析、理论梳理、指数测算、动态计量实证研究、DSGE理论模拟等方法对经济不确定性、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调控之间勾稽关系的规律性特征开展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梳理了经济不确定性概念的起源、界定及其度量,分析经济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影响的理论机制、经济不确定性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理论机制以及不同经济周期下货币政策调控的相关理论,奠定全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综合现有文献来看,可以将经济不确定性的基本概念界定为经济主体对未来的发生事件的无法预测性,衡量经济不确定性程度的方法主要包括运用现有的经济变量作为代理变量、运用专业人士对未来经济预测的分歧程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合成指数法、运用大数据爬虫抓取报纸关键词方法、运用高维宏观数据提取共同因子的方法等5种方法,其中后两种方法被广泛使用。理论机制分析结果显示,经济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的影响机制主要包括投资期权机制、预防储蓄机制、金融摩擦机制、信息传递机制、长期投资机制、H-A传导机制等6个方面,经济不确定性冲击对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调控具有显着影响。不同经济周期理论下的货币政策调控理论也存在显着差异,催生了不同的货币政策规则。其次,本文测度了我国经济周期指数,分析了经济不确定性和经济周期之间的动态关联机制。结果显示,中国经济不确定性指数走高的时点大多与特定的经济政治事件相关联,1996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我国一共经历了3轮完整的经济周期,第四轮经济周期尚未结束。时变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在经济不确定性较高时,经济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具有一定的预测性;在经济周期交替变化的时点,经济周期对经济不确定性具有一定的预测性。动态条件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之间具有较为显着的负向动态条件相关性,在经济紧缩期经济不确定性波动剧烈,而在经济扩张期经济不确定性波动平稳。动态溢出指数分析结果显示,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之间存在显着的时变动态溢出效应,且经济周期波动加大了经济不确定性,经济不确定性同样加剧了经济周期波动。第三,本文构建了MS-AR模型将我国经济不确定性指数划分为三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LT-TVP-VAR模型分析了货币政策在不同程度经济不确定性冲击时的反应及其调控效果,得出如下结论:(1)经济不确定性冲击对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存在正向时变冲击效应,但在经济不确定性的低、中、高区制下调控效果存在较大差异。(2)在经济不确定性处于低区制时数量型政策在调控产出缺口方面效果比较明显。当经济不确定性处于中高区制时价格型货币政策对产出缺口实施反周期调控的效果比较明显。(3)在经济不确定性处于低区制时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对通胀缺口调控效果较好,在中、高区制时数量型货币政策对通胀的调控存在局限性,而价格型货币政策对通胀缺口实施反周期调控效果更优。第四,本文构建TH-SVAR和SEIVAR模型实证分析了经济周期不同阶段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和非对称性。基于TH-SVAR模型的研究结果显示,同一货币政策工具在相同经济周期阶段对产出和通胀的调控效应具有对称性,但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调控效果呈现出非对称特征。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在经济扩张期调控效应优于经济收缩期。经济扩张期价格型货币政策对产出调控效果优于数量型货币政策,数量型货币政策对通胀调控效果优于价格型货币政策。经济收缩期两种政策工具对产出与通胀的调控效果相对复杂。基于SEIVAR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货币政策对通胀和产出的调控效果存在显着差异和非对称特征。数量型货币政策对通胀调控更为有效,价格型货币政策对产出调控更为有效。数量型货币政策在经济收缩期对通胀和产出的调控效应优于经济扩张期。价格型货币政策在经济收缩期对通胀的调控效应更加符合政策预期。价格型货币政策对产出的调控在经济收缩期优于经济扩张期。最后,本文构建了包含预期因素和异质冲击的DSGE模型探讨了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得出如下结论:(1)当模型中引入政策预期因素后可以与数据实现较好的拟合,且预期冲击形式的有效识别使得工具变量对目标变量波动的反应程度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2)通胀对利率工具调控较为敏感,数量工具调控对产出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大,然而数量冲击下产出易出现逆向波动降低调控有效性。当对预期冲击和非预期冲击进行识别后,工具变量的预期冲击对目标变量波动的影响作用均有所增加,且目标变量收敛周期均有所缩短。(3)影响产出和通胀波动的占优冲击来源分别为数量政策和利率政策,对冲击来源结构的有效分解可以提升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和我国经济金融发展及货币政策调控实践,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准确识别经济不确定性冲击,稳定经济政策预期,以政策确定性应对经济不确定性。(2)优化货币政策量价配合机制,强化政策工具间的组合协调。(3)加强对微观主体的预期管理和舆论引导,提升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

丁尚宇[2](2020)在《银行情绪、信贷供给与经济周期》文中研究表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市场情绪和预期管理成为世界各国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和促进经济复苏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术研究的重要方向。近年来,中国金融体系改革不断推进,金融市场实现多元化发展。然而,间接融资仍然是中国实体经济资金来源的主要途径。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银行金融创新方式与工具愈加复杂,信贷供给规模迅速扩张,为银行情绪冲击信贷体系和经济稳定提供了作用空间。因此加强银行情绪的监测与疏导,防范银行有限理性造成的负面影响,不仅可以有效遏制银行部门大规模风险累积和暴露,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向实体经济的负外部溢出,同时有助于实现银行信贷资金有效服务于实体经济。本文在综述银行情绪测度方法、影响因素以及银行情绪驱动信贷供给和经济周期作用机制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构造银行情绪经由信贷供给渠道冲击宏观经济的理论动态模型;随后合成中国的银行情绪指数,检验其形成机理,并对中国银行体系情绪影响经济周期的信贷供给传导机制进行实证检验;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加强银行情绪监测,防范和化解银行情绪波动负面影响的具体政策建议。具体而言,本文构造一国经济体内银行情绪影响经济周期的信贷供给传导机制的理论模型,模拟分析了银行情绪在羊群效应作用下调整信贷决策,引发信贷供给和经济产出不稳定的动态过程。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以《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结果为原始数据构建中国银行体系情绪指数,对该指数的周期波动和区制转换特征进行分析。随后利用该指数分析我国银行情绪的形成机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和混频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货币政策、经济景气水平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情绪的影响进行检验。此外,本文分别运用动态-静态同步性方法、交叉谱分析方法、反事实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以及门限向量自回归模型,从银行情绪影响信贷供给、银行情绪波动的信贷中介传导机制和异质性银行情绪作用下波动传导机制特征三个方面,对我国银行情绪、信贷供给与经济周期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本文全面深入研究了中国银行体系情绪的形成机理和对信贷供给与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为加强银行情绪监管,防范银行情绪波动风险,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以及丰富宏观审慎管理工具提供经验支持。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为:(1)一国经济体内银行情绪波动和信贷决策过程遵循羊群效应,会引起和放大信贷供给量的收缩与扩张,驱动经济周期波动,是经济不稳定的重要来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存在会导致上述波动传递机制被进一步放大。(2)本文构造的银行情绪指数具有明显区制转化特点,符合情绪乐观和悲观转化的本质特征,是较为适合反映中国银行部门情绪的代理指标。(3)经济景气情况、货币政策变化是银行情绪形成理性判断的基础信息来源,银行主观心理因素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作用下对上述信息进行加工,最终形成有限理性银行情绪。具体而言,经济景气水平能够对银行情绪产生正向影响。货币政策变动对银行情绪具有逆周期调节效应,但数量型货币政策效果地发挥存在较长滞后性,价格型货币政策对银行情绪的影响更加明显和迅速,而且银行情绪并不仅仅是货币政策变化的简单“传达器”,不同银行情绪状态会对货币政策传递渠道产生干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银行情绪存在反向波动关系,而且银行情绪越悲观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状态越敏感。(4)银行情绪波动明显领先于表内外信贷供给波动,是其前瞻性指标。银行受到严格监管和逆周期调控,在表内业务范围内以履行监管下的信贷供给和流动性创造职能为主。而在表外业务中,银行情绪较为充分的转化为根据自身意愿和预期的信贷决策,从而引发监管外的信贷波动。此外,银行情绪变化会在短期影响银行信贷决策行为,同时银行情绪长期变化也受到表内信贷监管指标引导和约束。(5)银行情绪能够通过影子银行信贷供给渠道对宏观经济形成显着冲击效应,而银行情绪对表内信贷供给的影响并未显着通过该渠道传递给宏观经济,说明我国银行情绪在监管薄弱领域具有释放空间,因而其存在性和负面影响不容忽视。缺乏监管的信贷波动具有天然的顺周期性,在银行情绪的驱动下成为金融体系风险的重要来源。(6)银行情绪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具有显着非对称性。与乐观情绪状态相比,悲观银行情绪抑制了实际冲击的影响,放大了表内外信贷供给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并导致经济不稳定性持续更长时间;与理性状态相比,在有限理性状态下,影子银行贷款冲击、实际冲击和银行情绪冲击所引起的经济周期波动更大,持续期更长。银行乐观和悲观情绪状态影响逆周期政策调控效果;限理性状态下货币政策逆周期调控机制被彻底打破。本文依据中国银行部门情绪数据,分析了银行情绪以信贷供给为中介对经济周期的波动传递效应,检验了异质性银行情绪作用下的波动传递特征。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从加强货币政策调控和前瞻性引导、加强银行体系监管、规范银行从业人员行为和进一步完善银行家调查制度四个方面提出具体政策建议。以期多措并举,减少信贷周期波动中银行情绪的作用,控制和消减情绪的负面影响,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

张家源[3](2020)在《财政预算软约束对中国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国内金融周期的视角》文中提出中国的地方金融风险是一个内生于中国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问题。随着地方政府债务的扩大,地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上升,潜在的地方金融风险有演变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研究新形势下地方金融风险的成因,防止金融风险进一步引发金融危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中国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是地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与城市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财政分权”与“金融集权”背景下,地方政府要想突破不平衡的经济发展与财政收入限制,持续主导地方经济发展,必然会依靠财政预算软约束。因此,城市经济体的财政预算软约束在中国地方金融风险的产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有鉴于金融周期对金融风险的影响,本文从国内金融周期的视角,探讨财政预算软约束对中国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并提出核心观点:财政预算软约束会通过影响地方金融周期,引发地方金融风险;地方金融周期所处阶段和相对于全国的偏离程度不同,财政预算软约束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与程度也存在差异。本文的研究遵循从规范到实证的研究范式,通过理论分析、统计测算、实证检验逐步深化对财政预算软约束影响地方金融风险机制的研究。在理论分析部分,首先,在分析中国城市经济体发展模式的基础上,阐述了国内金融周期理论运用到中国城市经济体中的可行性;引入国内金融周期理论中“准安全资产”、金融体系“弹性”和“病理性”金融周期的概念;分析了地方金融周期形成的因素以及地方金融周期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路径。第二,分析了地方经济体财政预算软约束的演变,阐述了以土地财政为主导的财政预算软约束模式和准安全资产模式主导的财政预算软约束模式在形成机制、影响路径等方面出现差异的原因,以及准安全资产模式主导下的财政预算软约束对地方金融风险的直接影响。第三,结合财政预算软约束的影响机制与国内金融周期的形成机制,从信用扩张机制、宏观杠杆率和信贷流向的行业分布角度说明财政预算软约束影响地方金融周期的机制。第四,综合金融周期理论的相关观点,分析了地方金融周期变化对信用扩张外部环境的影响。通过模型推导,指出金融周期变化会改变货币政策影响的地区异质性,不同金融周期阶段下,金融机构的预期稳定性不同,这使得不同金融周期阶段下风险传递渠道的占比出现差异。在统计分析部分,构建了一系列财政预算软约束指标,分别衡量土地财政、准安全资产渠道的预算软约束水平、准安全资产信用水平的变化、预算内的财政预算软约束和房地产内生于财政预算软约束程度等。在国内金融周期理论基础上,构建了一系列衡量地方金融周期以及地方金融周期相对于全国金融周期偏离度的指标,包括中期金融周期指标、BIS法金融周期指标、金融周期系统性正向偏离度指标、简单加权法金融周期累计正向偏离度指标。还借鉴金融风险测算方法,构建了门槛值法金融风险值,简单加权法金融风险值以各金融风险指标的累计大小来衡量地方金融风险。通过统计分析各类指标特征,发现财政预算软约束、金融周期和金融风险呈现差异和一定相关性。实证检验部分分为两个板块深入研究。第一个部分借鉴计量经济学的变量关系概念,将金融周期在财政预算软约束影响地方金融风险过程中的作用归纳为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提出并证明了准安全资产渠道主导的财政预算软约束是金融体系“超弹性”形成的微观基础,通过改变地方金融周期,影响地方金融风险;金融周期的调整会影响财政预算软约束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程度。通过实证分析,还发现准安全资产渠道和房地产内生于财政预算软约束的程度,更容易通过金融周期,引发系统性的地方金融风险。金融周期主要通过金融周期偏离度和金融周期所处阶段发挥调节作用。第二部分通过实证检验,分析说明在财政预算软约束影响地方金融风险的过程中,地方金融周期发挥作用的实现路径。财政预算软约束通过地方金融周期影响地方金融风险的机制,源于信用货币制度下内生货币供给对信用扩张的改变。土地财政下的信用扩张突破了预算收入的制约,准安全资产下的信用扩张突破了实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且相应增加房地产市场内生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软预算约束的程度,这减少了信用扩张中实体经济发展与全国金融系统变化对其的制约,增加了地方金融周期上行及波动的程度,进而增加地方金融风险。在金融周期偏离和金融周期阶段的调节效应方面,通过分析货币政策冲击响应函数在不同金融周期阶段及偏离度下的变化,说明地方金融周期对货币政策区域异质性效果的影响;通过分析金融周期阶段性变化对土地出让金及城投债规模的趋势性变化产生的影响,说明地方金融周期对市场参与者预期稳定性的影响。最后,结合中国国情,本文对防范和化解地方金融风险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杨梦[4](2020)在《货币政策可信度对汇率传递效应的影响 ——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愈加紧密,国际经济环境也越来越复杂。汇率作为一国货币的外在价值体现,在一国的国际经济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是目前的国际经济大环境中最为重要的经济变量之一。从理论上来说,汇率波动会影响国内物价水平。但是,汇率的传递效应在进入新世纪后呈现出了大幅度的下降趋势。对于汇率不完全传递的原因,本文考虑到,过度的货币创造历来被认为是汇率和国内价格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不可信的货币政策中,汇率和价格之间的相关性很强,而一国的中央银行在稳定汇率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央行成功维持了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水平,那么汇率对价格变动的传递效应就有可能被抵消。因此本文研究货币政策可信度对汇率传递效应的影响,探讨汇率波动对通货膨胀的传递,特别是中央银行成功地将通货膨胀预期维持在一个低而稳定的水平(可信度较高),如何影响这种关系。在实证研究中,本文选取了全球范围内的90个国家从1990年到2017年的面板数据并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分析了货币政策可信度对汇率传递效应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汇率的变动会通过直接传递机制和间接传递机制对国内物价产生影响,汇率的贬值会造成物价水平的上升,造成通胀压力。但是汇率变动不会完全反映到价格水平上,也就是说汇率变动对价格的传递效应是不完全的;第二,一国货币政策较高的可信度不仅能够抵消汇率传递效应对通货膨胀的负面影响,还能够促进一国价格保持稳定性。简而言之,就致力于稳定国内通货膨胀的货币当局来说,提高货币政策的可信度是降低汇率传递效应从而控制通胀的有力工具,而且这种影响在发展中国家和未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尤其显着;第三,研究结果显示,货币政策可信度会通过贸易开放度和金融开放度对汇率传递效应产生影响。如果一国提高贸易开放度和金融开放度,那么货币政策可信度降低汇率传递效应的程度就会更加明显,更有利于减小汇率的变动对于国内通胀的冲击。基于以上结论,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中国面临着来自国内和国外经济的冲击,更应该重视汇率的波动情况。中国应该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来维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特别地,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以及未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货币政策可信度的提高对汇率传递效应的减弱影响非常显着,中国央行应该致力于提高货币政策的可信度,来降低汇率变动对国内价格变动的冲击,减弱国内通胀压力。

孟林林[5](2020)在《普通高中特色课程制度化研究 ——以S市D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普通高中发展同质化问题严重,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特色课程作为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的核心载体,其产生、发展的内在机制是什么,这是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过程中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之一。本研究尝试从制度化视角对普通高中特色课程的发展机制进行探讨。本研究以S市D校作为个案进行研究,通过观察、访谈、实物收集等方法获得研究资料,探讨D校特色课程的产生缘由、实践历程、问题困境,在此基础上从制度化视角深入分析D校特色课程产生与发展背后的生成机制。研究发现,D校特色课程制度化的产生源于内生性需求和外部制度变革的合力作用。特色课程经过萌芽、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在制度化上体现为创新、习惯化、客观化和沉淀。每个阶段既有成功探索,也有困境阻碍。特色课程制度化的发展,既受到符号、惯例和人工器物作为制度传递者的推动,也受到组织制度、师资力量和社会资源三大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基于对D校特色课程制度化发展机制与经验的探讨,从制度化的视角对普通高中特色课程发展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准确定位特色,获得师生认同;第二,落实制度传递,丰富特色形式;第三,加强制度建设,重构学校制度丛;第四,重视教师培训,提升教师专业度;第五,利用社会资源,保障特色实施。

戴玉娇[6](2019)在《国际贸易网络下金融危机的传递机制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一路高歌猛进,贸易自由化也大步流星地发展,国际间贸易越来越繁荣的同时金融危机也频发,这种由于经济的高联动性、高关联性或者高相似性所导致的金融危机的跨国传递现象引发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已有学者指出,金融危机传递机制的变化使得金融危机像流行性病毒一样传递开来,并且危机传递的规模和速度随着经济、金融一体化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大、越来越快。肯定经济一体化带给我们积极影响的同时,关注金融危机跨国传递的机制变动、传递效应以及如何防御金融危机的全球传递也刻不容缓。探究国际贸易网络下金融危机的传递不仅因为金融危机传递显示出的网络化属性,更因为危机网络传递中存在的复杂网络的结构特征。本文与一般的关于金融危机全球传递的文章不同。首先,引入社会网络和复杂网络这一新鲜视角,构造全球41个国家无权和加权贸易网络的基础上,刻画了世界贸易网络的拓扑结构、凝聚子群、核心-边缘地位等,具体分析国际贸易网络的现状以及演化特征。其次,在金融危机跨国传递一般机理与路径、级联放大效应、SI模型金融危机传递、贸易网络结构与金融危机传递关系等理论机制下,进一步探讨国际贸易网络下金融危机传递的机制以及影响因素。最后,通过回归模型和指数随机图模型实证检验金融危机在国际贸易网络中的传递特点,并根据实证结果提出对策建议。经过理论和实证多方面的研究,本文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目前国际贸易网络仍呈现较强的无标度属性,是个负向匹配网络,且存在“富人俱乐部”和“轮轴-辐条”现象。第二,世界各国子群归类仍离不开地理距离、政治文化因素的主导,核心-边缘结构显示世界各国的地位差异化仍然存在,但核心位置国家越来越多,边缘位置国家在逐渐减少。第三,金融危机会在具有高互惠性、存在重要出口市场关系的国家间传递,并且,各国在国际贸易网络下受到的风险冲击更大,表现为国际贸易网络对金融危机传递的扩散性和放大效应,即金融危机会通过国际贸易网络将危机传递给有联系的国家。但是,由于各国间宏观经济、国际收支、金融环境等自身因素的不同,承受危机扩散冲击与治愈恢复的能力也不同,表现为国际贸易网络对金融危机传递的吸收性,即国际贸易网络中国家属性的不同情况会对危机传递与否造成一定影响。为预防和控制金融危机传递提供了解决思路,即网络中各国应加强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稳健,提高抗风险能力,降低被金融危机传染的风险,具体措施建议为大力推进去杠杆、控制财政赤字与债务、促进出口市场多元化等。

石启龙[7](2019)在《股票期现跨市场操纵监管法律制度研究》文中提出市场操纵通过虚构市场供求关系控制价格波动以制造交易价差获利的内在机理一成不变,但具体的实施策略则受制于资本市场的结构。在资本市场隔绝结构中,市场操纵行为因被限制于单一市场而展现为传统的单市场操纵形态。随着金融衍生品的诞生开启了资本市场的融通趋势,股票市场与期指市场间的价格关联效应使跨市场操纵成为新动向,并形成交易型和信息型两种实施模式。其中,交易型模式利用股价指数的可操纵性,直接以交易行为虚构市场供求,控制市场价格,借助股票期现跨市场价格关联渠道牵引关联市场价格波动以获利;信息型模式通过向市场释放信息诱导交易的时点和方向,虚构市场供求,控制市场价格,借助股票期现跨市场价格关联渠道牵引关联市场价格波动以获利。国际资本市场的一体化融合催生出利用资本市场跨境价格关联渠道实施的更为复杂、隐蔽的跨境操纵实施模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影响的波动性是市场操纵的实施基础,控制价格波动以获利的机理使操纵行为蕴含价格波动风险,风险在资本市场隔绝结构中因被限制在单一市场内而显现非系统性。在资本市场融通趋势下,跨市场操纵的价格波动风险沿跨市场价格关联渠道释放,并在金融综合经营格局下跨行业、跨机构、跨市场系统性溢出,在现有基于金融分业体制和资本市场隔绝结构的监管法律制度下产生监管盲区,威胁金融安全,隐含市场和法治的双重危机。究其原因,一是监管权创设有欠缺,现有操纵行为监管局限于行为规制和事后惩治的微观层面,缺失对系统性风险的防范;二是监管权配置不合理,以证监会为绝对权威的“倒金字塔”监管结构和低效监管协调机制抑制监管效率;三是监管权运行有障碍,市场分割式的操纵禁止规范框架缺乏整体监管视阈,造成跨市场监管缝隙,而价量控制的市场操纵本质认知疏离于操纵行为的实施机理和发展趋势。问题源于现有操纵行为本质认识囿于资本市场隔绝结构下单市场操纵认知,将市场操纵监管局限于投资者保护和事后惩治等微观行为监管层面,无法应对跨市场操纵价格波动风险的系统性演变。对此,市场操纵本质把握应从关注操纵结果的价格操纵和价量控制以及操纵行为的欺诈和市场欺诈延展至操纵的实施条件。滥用市场优势控制价格的市场操纵本质认知通过行为的前提和结果表征行为的操纵性,可以重构市场操纵监管内涵,在完善市场分割、行为规制、事后惩治的微观监管制度基础上,引入全局视阈、风险治理和事前防范的宏观监管制度,构建统合性监管制度框架。首先,防范是关键。在操纵行为监管制度设计中引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宏观审慎监管理念和制度,在立法中确定人民银行的宏观审慎监管职责,并顺畅其监管视阈覆盖资本市场的法律途径。然而系统性风险概念的模糊使宏观审慎监管权存在滥用可能,对此,一是在监管权配置方面贯彻以权力制衡理念,在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议事机制基础上构建高效的资本市场监管协作机制,强化监管信息交流和共享,遏制监管行为偏差,构建监管资源高效配置、信息流动顺畅的“金字塔型”市场监管体系结构,在双边和多边层面推进资本市场的国际监管协作机制;二是在监管权运行方面限定监管权边界。围绕市场优势设置主动防御的信息监管制度,根据不同类型操纵行为的风险程度设置差异性的合格投资者制度;改进投资者分类监管制度,重点监测市场优势投资者;设置跨市场交易大额登记制度。其次,惩治是底线。惩治的正当性依赖于规范的科学性。跨市场操纵与单市场操纵具有相同内在机理和行为结构,只是借助跨市场价格关联渠道将原本局限于单市场内的价格控制行为和清仓获利行为分置于价格关联市场,并无实质独立性,可以纳入现有操纵禁止规范予以治理。但应修订现有市场分割的操纵禁止规范体系以应对跨市场操纵的新动向,一是加强立法衔接,弥合跨市场监管缝隙,确定《证券法》和《期货条例》为资本市场基本法和特别法,全面覆盖资本市场操纵行为;二是平衡规范的保障和保护功能,设置以行为模式为核心的“具体规范”规制已有操纵行为,以授权裁量为核心的“授权规范”涵射未来操纵行为;三是在“可替代”原则下通过危险犯、行为犯、结果犯等构成要件差异化设置,实现对跨市场操纵的有效监管。

龙鑫[8](2019)在《全球流动性扩张对新兴市场国家溢出效应研究》文中提出2015年12月,美联储时隔七年首次上调银行基准利率,拉开了美国退出超宽松货币政策的序幕。起初,美联储加息的节奏缓慢,并没有引起太大波澜,然而2017年初的两次连续升息给全球金融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美联储是全球流动性的主要驱动力,其政策的变化是否意味着全球流动性面临急剧收缩?全球流动性作为一项衡量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会通过影响信贷总额、资产价格以及市场利率等因素对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性产生冲击。研究全球流动性动态可以帮助判断全球金融系统的状态,分析它对各不同国家及地区尤其是金融系统缺乏稳定性的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溢出效应,从而使它们提前做好防范以应对全球流动性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当前学术界对于全球流动性动态缺乏统一认知的背景下,本文从数量和价格两个尺度对近三十年来的全球流动性动态趋势进行测量,然后结合现实中的经济形势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事实上,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流动性在美联储此轮加息之前一直处于不稳定的扩张状态,对新兴市场国家产生了巨大冲击。因此,本文基于Panel-VAR模型分别研究了全球流动性扩张对新兴市场经济体整体以及“金砖国家”(BRICS)的溢出效应,同时对全球流动性在新兴市场国家的传递机制进行了探讨。经过实证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处于波动中的全球流动性当前确实出现了缓慢下降,但短期内并没有大幅收缩的趋势,全球流动性依然处于相对宽松的境地。其次,全球流动性数量指标与价格指标的对比说明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反应更加灵敏。再次,全球流动性扩张对新兴市场经济体整体的溢出效应不明显,主要通过资产价格机制中的“推”机制进行传导,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流动性扩张会促使新兴市场经济体国内的资产价格上升。最后,与新兴市场经济体整体受到影响的情况不同,本文发现全球流动性扩张对金砖国家的溢出效应更加明显、直接,货币供给机制和产出机制中的间接传导在传递的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全球流动性扩张会促使金砖国家效仿发达国家实施宽松性的货币政策,导致其国内贷款利率下降、流通中的货币增多并伴随短期内的产出增加。

姚宇惠[9](2017)在《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物价的影响研究 ——基于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双重视角》文中指出人民币汇率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这两个视角下的不同途径对物价产生深刻影响。前者是商品层面的汇率传递,后者是货币层面的汇率传递。汇率本身具有比价和杠杆的双重属性,其中比价属性指的是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化决定汇率的变动,杠杆属性指的是汇率变动影响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化。本文运用理论脉络梳理的研究方法,对均衡汇率和汇率传递的理论基础及相关文献进行了总结和评价;运用历史实践梳理的研究方法,研究总结了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及我国物价变动与治理的实践历程;运用均衡汇率理论研究了人民币汇率的比价属性,分析了汇率的变动;运用汇率传递理论研究了人民币汇率的杠杆属性,从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两个视角分析了汇率变动影响我国物价在商品和货币层面的不同机制。本文对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的梳理从均衡汇率和汇率传递两个领域切入,每个领域分别总结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两方面的成果。在均衡汇率理论研究方面,目前该领域出现过五种主要的理论框架,其中购买力平价理论(PPP)出现较早,且忽略了对中短期汇率的解释,局限性较大;均衡实际汇率理论(ERER)和自然均衡汇率理论(NATREX)对数据要求较高,可操作性较低;基本均衡汇率理论(FEER)的假设条件较为苛刻,且无法体现现实中经济行为对汇率的影响。行为均衡汇率理论(BEER)的可操作性强,且其理论框架较为完整地涵盖了影响汇率均衡的中长期、短期和随机因素。在均衡汇率测算的实证研究方面,国外学者经过测算普遍认为人民币汇率在样本期内被低估的程度很高,而国内学者得出的结论则是低估程度较低。在汇率传递理论研究方面,最早的传统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视角为汇率传递的研究奠定了最初的理论基础,后期产生了微观经济学视角和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视角,这两者的研究思路都是以传统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理论为基础,进而讨论该理论框架的局限性,进而提出传统理论忽略的微观或宏观因素,并研究这些因素对汇率传递的影响。微观经济学视角下学者提出了非贸易品的存在、定价策略的影响、价格粘性的影响等不同的扩展思路;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视角下学者则关注了资本流动、通胀环境和经济周期的影响。在汇率传递的实证研究方面,迄今为止的实证研究文献主要是对发达经济体汇率传递的研究,对新兴经济体的研究较少,其中对中国的研究在汇率改革推进之后的近些年有所增加。在实证研究所采用的计量方法上,最早的单方程回归法由于变量方面的局限性现已很少采用,目前主要的分析方法都是基于向量自回归技术。在人民币汇率传递的实证研究方面,目前采用国际贸易框架下思路的研究较多,采用国际资本流动框架下思路的研究较少,尤其是缺少这两种框架下实证的比较研究。本文采用历史梳理的研究方法对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及我国物价变动与治理的实践历程进行了总结。本文通过总结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认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国际货币体系变迁双重影响的结果。前者遵循的改革逻辑是从计划到市场,从封闭到开放;后者遵循的变迁趋势是从固定到浮动,从单一到多元。此外,市场化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始终坚持的方向。这一改革路线可以总结归纳为从多轨向并轨的改革、从单一盯住美元向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改革、从固定汇率向浮动汇率的改革。本文通过总结我国物价变动与治理历程,认为我国各个通胀和通缩周期的形成原因和治理逻辑存在普遍性和特殊性。普遍性方面,投资过热往往是历轮通货膨胀的共同特点,外部冲击往往是历轮通货紧缩的共同原因。特殊性方面,包括粮食和工业消费品在内的一些基础性产品价格波动会带来特定的结构性因素,这是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重要诱因。另外,一些有着特殊时代背景的因素也会引发通货膨胀。本文构建了一个均衡汇率理论模型,认为人民币均衡汇率在短期由利率和资本流动决定,利率上升和资本净流入促进汇率升值;在中长期由购买力平价、贸易壁垒和资本管制决定,生产效率的提升和通货膨胀的降低会提升本币购买力,而本币购买力的上升、贸易壁垒和资本管制的上升都会促进汇率升值。本文在理论模型基础上将短期和中长期各项因素归纳为四方面变量,运用协整方程对1998-2014年人民币兑美元均衡汇率进行了测算,验证了相对生产率和净对外资产占比对人民币均衡汇率存在正影响,经济开放度和货币超发对人民币均衡汇率存在负影响。本文继而以实际汇率相对均衡汇率偏离度为视角,结合具体宏观经济环境,分析了1998-2014年人民币汇率变动的逻辑和影响机制,发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内外制度的变化、经济政策的波动和经济周期的运行都对各个时期人民币均衡汇率产生了重大影响,并观察到人民币汇率缺乏弹性的事实。本文从均衡汇率的角度分析了2014年以来人民币贬值的原因,认为我国自2012年以后出现的资本流入下降、美联储加息预期和央行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共同导致了近期人民币的贬值。本文依据所构建的均衡汇率分析框架,对未来人民币汇率运行趋势做出三个判断。第一,人民币汇率短期存在一定贬值压力,但不会大幅贬值。这是我国相对稳定的经常项目顺差地位、相对充裕的外储总量和央行相对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共同决定的。第二,人民币汇率中长期将维持相对强势。这是由于我国潜在经济增速相对国外仍然较高,商品贸易竞争力较强,且目前面临的中美经济周期的差异程度将会在美联储加息进程告一段落后逐渐缩小。第三,人民币未来升值空间、幅度和速度都会减小。这是我国对外投资持续增长、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潜在经济增速放缓、劳动生产率增速减缓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等诸多趋势性因素共同决定的。本文构建了一个国际贸易视角下的汇率传递理论模型,将人民币汇率传递机制主要变量归纳为五个方面,分别是人民币汇率、进口价格、物价、经济规模和货币供给,并用VAR模型对汇率传递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变动通过进口产品的价格显着影响我国物价水平,证明进口价格是商品层面上汇率传递的重要渠道。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口产品价格和物价总水平都存在负向影响,而进口产品价格对物价总水平存在正向影响。这说明国际贸易视角下的汇率传递与传统宏观理论方向一致。研究还通过方差分解的解释力比较和脉冲响应函数的滞后性等角度证明了国际贸易视角下的汇率传递机制并不是人民币汇率传递的唯一机制。汇率传递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出我国目前正在经历“消费升级带动贸易转型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宏观经济变迁。从低端单一化到高端多元化的消费结构升级带动了我国贸易结构从出口为主到出口与进口并重的转型,并引发了第三产业比重的扩大和第一、二产业的转型升级。本文构建了一个国际资本流动视角下的汇率传递理论模型,将人民币汇率传递机制主要变量归纳为六个方面,分别是人民币汇率、资本流入规模、物价、货币供给、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并用VAR模型对汇率传递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变动通过影响资本流动,从而影响货币供给,进而影响我国资产价格和物价水平,证明资本流入是货币层面上人民币汇率传递的重要渠道。另外汇率预期和央行货币冲销是关键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汇率预期会影响资本流动,造成资本流动方向随时间出现变化;央行货币冲销会降低资本流入带来的货币扩张,从而减弱汇率传递机制,该作用在资本流入冲击的中后期开始显露。本文证明了资本流入对物价的影响机制在短期和中长期具有不同的主导因素和运行逻辑,且主要是通过资本流入大类资产市场,进而通过不同效应间接影响消费市场这一渠道实现的。资本流入境内主要进入大类资产市场,推高资产价格。在短期挤出效应占主导,资产价格上涨预期挤出消费市场资金,引发物价下跌;在中长期财富效应占主导,资产价格上涨带来居民财富积累,从而扩张消费引发物价上涨。因此在不同的宏观经济环境下,汇率变动引发的资本流动通过资产价格对物价造成的影响是不同的,甚至是方向相反的,这有力地解释了近年来我国汇率物价互动关系与传统宏观理论相悖的现实情况。本文还通过对比分析脉冲响应函数,深入剖析了不同资产价格在汇率传递机制中的差异及原因。房地产具有投资品和生活必需品双重属性,其作为资金蓄水池的功能更强,在经济中的影响范围更广,因此其产生的财富效应总体较强,资金驱动的特征更明显;股票市场受政策影响更为明显,短周期性更强,因此其财富效应的释放过程存在变化。本文在研究的最后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第一,坚定围绕主动、渐进、可控的原则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这方面一是建立由市场主导的弹性汇率制度;二是坚持对人民币汇率适度的引导和干预;三是避免过高设定美元在“一篮子货币”中的权重,定期对各种货币的权重进行调整;四是审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第二,妥善应对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口贸易的冲击。一方面进口企业应积极采取各种策略手段规避交易中的汇率风险,并主动进行战略转型以在不利的汇率环境中保持自身优势;另一方面政府应持续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以产业结构升级带动贸易结构转型,同时制定相关政策确保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商品进口的渠道安全和价格稳定。第三,积极扩大内需,留住内需红利。扩大内需一是通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降低贫富差距;二是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消费意愿。留住内需红利必须依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推动科技创新,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二是鼓励小微企业发展,提高产品和服务的个性。第四,采取全面措施防范资本外流。这方面一是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二是加强对资本流动的监测预警;三是加强企业对外投资的审批;四是严厉打击资金向境外的非法转移;五是压缩离岸人民币供给;六是适时研究征收托宾税。七是在资本外流更为严重的情况下采取行政手段进行强力干预。第五,建设和完善大类资产市场。股票市场方面要稳步推进股票市场改革,一是培育机构投资者,加强投资者教育;二是改革股票市场交易制度,实行T+0交易;三是加强市场监管,保护投资者权益;四是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方面要化解房地产泡沫,促使房地产向居住属性回归,一是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二是建立房地产市场监控体系;三是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四是调节信贷规模和方向。第六,研究把握汇率与物价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汇率变动时期稳定国内物价。这方面一是适当降低进口关税;二是适当放开对部分商品的进口管制;三是实施贸易多元化战略;四是加强市场监管力度;五是防止资产价格硬着陆;六是重点防范游资对粮食和生产资料的价格炒作;七是合理引导资金流向。第七,准确识别物价波动的形成逻辑,灵活搭配一般政策和特殊政策,有针对性地治理物价。一般政策包括用紧缩性措施治理通货膨胀,用刺激性措施治理通货紧缩。特殊政策的出台则要根据通胀和通缩的性质因地制宜。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出现过三种性质的通货膨胀,分别是需求拉动型、成本推动型和结构性通胀;出现过两种性质的通货紧缩,分别是外需下降型和结构性通缩。

林琳[10](2015)在《中国影子银行系统的风险传递机制与脆弱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在经济结构调整和金融体制改革的双重作用下,中国影子银行系统应运而生,并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扩张至较大规模,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活跃中国金融市场起到了推动作用,但从另一方面来讲,由于其内含的风险特征,影子银行系统也成为经济和金融风险集聚的温床。鉴于此,中国影子银行系统的产生发展过程、与商业银行的关系、其运作模式的特点、内部风险传递转化机制与系统性风险之间的关系,这些不仅是监管者和金融机构关注的重要议题,也是值得经济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也即围绕这些内容展开相关研究。本文通过对中国影子银行的识别,在分析中国影子银行系统产生发展脉络的基础上,集中讨论了中国影子银行系统与脆弱性的关系,指出了中国影子银行发展的商业银行主导特征。通过构建包含商业银行和影子银行在内的异质金融网络系统模型,仿真模拟了风险的传染机制;构建包含影子银行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对影子银行存在下的金融脆弱性的形成进行了剖析;并建立系统性风险压力指数,测度了影子银行存在下的系统性风险压力程度;最后提出政策建议,为防范影子银行存在下的金融系统性风险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理论框架。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是:第一,中国影子银行的主要特征是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第二,中国影子银行的迅速扩张是商业银行在信贷扩张受到严格监控下表外业务的延伸,由此形成了目前商业银行与影子银行的业务融汇关联发展的新型金融体系。第三,商业银行和影子银行之间通过管道业务和同业业务产生关联,形成具有风险传染性的金融网络,影子银行的存在和与商业银行的关联增加了金融网络的系统性风险程度。第四,在商业银行和影子银行的业务融会关联发展的新型金融体系里,新型的金融风险传递机制开始成型与发展。第五,影子银行系统里的资金价格极易受到冲击因素的影响,从而引发金融系统性风险。第六,中国影子银行存在下的金融系统脆弱性表现在:商业银行规避监管、取得监管套利的行为主导了中国影子银行系统的发展,形成了高杠杆、高度期限错配、关联关系复杂的金融系统,经济上升时期众多单独业务机构忽视系统风险的行为加剧了顺周期效应、集聚了大量的金融风险,当市场短期资金波动性急剧上升时,必然导致资金链断裂引发系统性风险。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第一,指出中国影子银行最主要的发展特征是其受商业银行主导关联的现实特征,这是本文研究基础的关键所在。第二,首次建立了包含商业银行和影子银行的异质金融网络系统模型,通过模拟中国目前金融体系现状对网络受到冲击时的风险传染机制进行了仿真实验,并创新性地设置了银行监管套利冲动系数。第三,在构建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创新性地建立了商业银行部门对影子银行资产转移机制。第四,采用金融压力指数的方法构建了含有影子银行系统的系统性风险压力指数。

二、国际金融危机传递机制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际金融危机传递机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经济不确定性、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经济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影响机制的研究综述
        1.2.2 经济不确定性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机制的研究综述
        1.2.3 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1.3.1 研究方法
        1.3.2 主要创新与贡献
    1.4 论文框架与结构安排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经济不确定性概念的起源、界定与度量
    2.2 经济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影响机制的理论基础
    2.3 经济不确定性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理论基础
    2.4 不同经济周期下货币政策调控的理论基础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测度及其协动性
    3.1 我国经济不确定性走势分析
    3.2 我国经济周期指数的测度和走势分析
        3.2.1 传统经济周期测度方法的总结与利弊评述
        3.2.2 MS-DFM测度经济周期的原理简述
        3.2.3 我国经济周期指数的实时测度
        3.2.4 我国经济周期统计特征与趋势分析
    3.3 我国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协动性检验
        3.3.1 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时变格兰杰因果检验
        3.3.2 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间的动态相关性检验
        3.3.3 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间的动态溢出效应检验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同经济不确定性水平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4.1 不同政策目标和不确定性水平下货币政策量价选择的初步探讨
        4.1.1 不同政策目标下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有效性探讨
        4.1.2 经济不确定影响下货币政策有效性探讨
        4.1.3 双重背景下数量型与价格型政策选择的探讨
    4.2 我国经济不确定性阶段划分
        4.2.1 MS-AR模型
        4.2.2 经济不确定性区制划分
    4.3 LT-TVP-VAR模型构建与参数估计
        4.3.1 LT-TVP-VAR模型构建
        4.3.2 数据选取与处理
        4.3.3 参数估计与检验
    4.4 不同经济不确定性水平下货币政策时变反应与调控机制
        4.4.1 不同经济不确定性水平下货币政策时变反应
        4.4.2 数量型与价格型政策对产出调控的实时对比
        4.4.3 数量型与价格型政策对通胀调控的实时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5.1 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货币政策调控的典型事实
        5.1.1 经济周期波动下货币政策调控的历史演变
        5.1.2 经济周期扩张阶段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分析
        5.1.3 经济周期收缩阶段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分析
    5.2 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对比
        5.2.1 TH-SVAR模型介绍
        5.2.2 数据选取与检验
        5.2.3 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货币政策对产出的调控机制检验
        5.2.4 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货币政策对通胀的调控机制检验
        5.2.5 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的有效性对比
    5.3 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货币政策调控的非对称性检验
        5.3.1 SEIVAR模型估计原理与脉冲响应函数构建
        5.3.2 数量型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的非对称性检验
        5.3.3 价格型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的非对称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未预期冲击、预期管理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6.1 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的适用条件
    6.2 考虑政策预期因素的DSGE模型构架
        6.2.1 私人家庭
        6.2.2 生产厂商
        6.2.3 政府部门
        6.2.4 货币当局
    6.3 数据处理与参数估计
        6.3.1 数据选取与处理
        6.3.2 参数校准与设定
        6.3.3 冲击路径识别
        6.3.4 参数贝叶斯估计
    6.4 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分析
        6.4.1 脉冲响应分析
        6.4.2 方差分解分析
    6.5 本章小结
结论和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2)银行情绪、信贷供给与经济周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内涵界定
        1.2.1 主要研究对象
        1.2.2 内涵的界定与区分
    1.3 文献综述
        1.3.1 情绪与经济周期的研究
        1.3.2 银行情绪的测度方法研究
        1.3.3 银行情绪的影响因素研究
        1.3.4 银行情绪、信贷供给与经济周期作用机制研究
        1.3.5 小结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主要内容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银行情绪影响经济周期的信贷供给传导机制分析与模拟
    2.1 银行情绪影响经济周期的信贷供给传导机制理论分析
    2.2 银行情绪影响经济周期的信贷供给传导机制模型构建与分析
        2.2.1 基准模型设定
        2.2.2 参数设定和模拟结果分析
    2.3 贷款策略异质性设定下的传导机制分析与模拟
        2.3.1 乐观银行贷款策略异质性设定下的传导机制分析与模拟
        2.3.2 全体银行贷款策略异质性设定下的传导机制分析与模拟
    2.4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设定下的传导机制分析与模拟
        2.4.1 模型设定
        2.4.2 参数设定与模拟结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银行情绪指数的构建与分析
    3.1 银行家调查问卷与原始指标选取
        3.1.1 《银行家调查问卷报告》概述
        3.1.2 银行情绪原始指标选取
        3.1.3 银行情绪原始指标时期确定
    3.2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银行情绪指数构建
        3.2.1 主成分分析法
        3.2.2 银行情绪指标合成结果分析
    3.3 银行情绪指数的特征分析
        3.3.1 银行情绪指数的周期波动分析
        3.3.2 银行情绪指数的区制转换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银行情绪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
    4.1 基于中国现实背景的银行情绪影响因素分析
    4.2 研究假设与实证方法
        4.2.1 研究假设
        4.2.2 实证方案与方法
    4.3 变量选取与处理
        4.3.1 指标选取
        4.3.2 数据处理
    4.4 银行情绪影响因素的实证结果分析
        4.4.1 多元回归模型结果分析
        4.4.2 混频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分析
    4.5 银行情绪影响因素的稳健性分析
        4.5.1 相关性分析
        4.5.2 低频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银行情绪影响信贷供给波动的实证检验
    5.1 中国信贷供给内涵的变化
    5.2 银行情绪影响信贷供给的假设提出
    5.3 银行情绪影响信贷供给波动的实证方案设计
        5.3.1 实证方案
        5.3.2 实证方法概述
        5.3.3 指标选取与处理
    5.4 银行情绪影响信贷供给波动的实证结果分析
        5.4.1 静态同步性结果分析
        5.4.2 动态同步性结果分析
        5.4.3 交叉谱结果分析
        5.4.4 稳健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银行情绪影响经济周期的信贷供给传导机制的实证检验
    6.1 银行情绪影响经济周期的信贷传递渠道分析
    6.2 研究假设和实证方案
        6.2.1 研究假设的提出
        6.2.2 实证方案
        6.2.3 指标选取与处理
    6.3 实证结果分析
        6.3.1 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结果分析
        6.3.2 反事实结果分析
    6.4 银行情绪影响经济周期的信贷供给传导机制的稳健性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银行情绪异质性的经济周期波动效应检验
    7.1 银行情绪异质性的经济周期波动效应检验的假设提出
    7.2 银行情绪异质性的经济周期波动效应的实证方案
        7.2.1 两区制TVAR模型
        7.2.2 非线性检验
        7.2.3 广义脉冲响应函数
    7.3 指标选择与处理
    7.4 实证结果分析
        7.4.1 非线性检验结果
        7.4.2 乐观-悲观情绪模型的脉冲响应结果分析
        7.4.3 理性-有限理性情绪模型的脉冲响应结果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3)财政预算软约束对中国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国内金融周期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金融危机后,货币与债务问题在理论与实践上迎来重大调整
        1.1.2 地方政府融资行为变化、城市经济体存在金融风险
        1.1.3 经济发展不平衡下城市行政级别、本土金融资源存在差异
        1.1.4 地方经济稳中下行、金融周期衍生的金融风险有所显现
    1.2 选题意义
        1.2.1 选题的理论意义
        1.2.2 选题的现实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财政预算软约束
        1.3.2 地方金融风险
        1.3.3 国内金融周期与地方金融周期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结构安排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可行性与不足
        1.5.1 研究的创新之处
        1.5.2 研究的可行性
        1.5.3 研究不足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基于金融周期的金融风险理论
        2.1.1 基于金融周期的金融风险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1.2 国内金融周期理论对不同经济体金融风险的分析
        2.1.3 金融周期视角下对金融风险水平的测算
    2.2 财政预算软约束的维度、形成与影响
        2.2.1 财政预算软约束的维度与形成
        2.2.2 财政预算软约束的影响
    2.3 文献小结与述评
第3章 理论分析:财政预算软约束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
    3.1 地方金融周期的形成与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
        3.1.1 现状分析:地方经济发展模式与财政金融体系
        3.1.2 国内金融周期理论的基本观点
        3.1.3 地方金融周期的形成机制
        3.1.4 地方金融周期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路径
    3.2 财政预算软约束的变化与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
        3.2.1 财政预算软约束的维度与地方金融风险分析的微观基础构建
        3.2.2 财政预算软约束演变的理论分析:从土地财政到准安全资产模式
        3.2.3 财政预算软约束模式的形成与分化:基于成本收益博弈的分析
        3.2.4 准安全资产主导的财政预算软约束模式对地方金融风险的直接影响
    3.3 财政预算软约束对地方金融周期的影响机制:模型推导
        3.3.1 信用扩张机制变化引起的金融周期变化:改进的DM快慢模型
        3.3.2 利率调整引起的金融周期变化:拓展的DM模型与跨部门利率联动模型
        3.3.3 信贷投向变化引起的金融周期变化:基于C-D生产函数的数学表达
    3.4 地方金融周期对城市信用扩张外部环境的影响
        3.4.1 地方金融周期对货币政策冲击异质性的影响
        3.4.2 地方金融周期调整改变资产货币化的风险传递渠道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测算与分析:财政预算软约束、金融周期与金融风险
    4.1 研究样本的选择与区分
    4.2 财政预算软约束的测算与分析
    4.3 中国地方金融周期的测算与分析
    4.4 地方金融风险水平的测算与影响因素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证检验:财政预算软约束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
    5.1 指标选择与模型设定
        5.1.1 指标选择
        5.1.2 模型设定
    5.2 金融周期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和分析
    5.3 金融周期调节效应的检验结果和分析
    5.4 稳健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实证分析:金融周期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的实现路径
    6.1 金融周期中介效应实现路径分析
        6.1.1 基于信贷资源干预的中介效应实现路径
        6.1.2 基于分部门杠杆率变化的中介效应实现路径
        6.1.3 基于GDP和房地产推动因素的中介效应实现路径
    6.2 金融周期调节效应实现路径分析
        6.2.1 基于货币政策异质性的调节效应实现路径
        6.2.2 基于预期稳定性变化的调节效应实现路径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地方金融风险防范的相关政策建议
        7.2.1 调整中国地方政府财政预算的约束机制
        7.2.2 构建监管条线彼此协调、分层次的、前瞻性的金融风险防范体系
    7.3 不足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附录 A 本土地方商业银行的分类标准
附录 B 城市的发展级别与行政级别
附录 C 公式推导:持有准安全资产金融机构的利润函数
附录 D 公式推导: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利润最大化
附录 E 财政预算软约束对地方金融风险影响过程中的变量关系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货币政策可信度对汇率传递效应的影响 ——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汇率传递效应的相关研究
        二、货币政策可信度的相关研究
        三、货币政策可信度影响汇率传递的相关研究
        四、文献评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一、创新点
        二、本文的不足
第一章 货币政策可信度和汇率传递效应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汇率传递效应的相关理论
        一、汇率传递效应对物价的路径
        二、汇率传递效应不完全的理论分析
        (一)微观层面的分析
        (二)宏观层面的分析
    第二节 货币政策可信度对汇率传递效应的影响机制
        一、对货币政策可信度的理论分析
        二、货币政策可信度影响汇率传递效应的理论分析
第二章 货币政策可信度、汇率与通货膨胀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名义有效汇率的变迁
        一、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名义有效汇率的变动
        二、人民币汇率变动
    第二节 货币政策可信度现状分析
        一、部分国家货币政策可信度现状分析
        二、中国货币政策可信度现状分析
    第三节 通货膨胀现状分析
        一、全球通货膨胀水平的对比
        二、中国的通货膨胀环境的变迁
    第四节 货币政策可信度影响汇率传递的现状分析
第三章 货币政策可信度对汇率传递效应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模型的设定
        一、样本选取的说明
        二、模型的设定
    第二节 数据描述、来源以及描述性统计
        一、数据描述和来源
        二、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三、数据的检验
    第三节 货币政策可信度对汇率传递效应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货币政策可信度对汇率传递效应的全样本估计
        二、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差异
        三、制度不同的差异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一、差分GMM模型的估计结果
        二、剔除金融危机影响的估计结果
        三、更换核心解释变量的模型估计
第四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国际层面
        二、中国层面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5)普通高中特色课程制度化研究 ——以S市D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的政策趋势
        (二)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的实践困惑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特色课程研究
        (二)制度化研究
        (三)简要述评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核心概念
        (一)特色课程
        (二)制度化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对象
        (三)分析框架
    四、研究创新点
    五、研究伦理
第三章 D校特色课程制度化实践历程
    一、调研过程
        (一)为何选择D校?
        (二)进入研究现场
        (三)收集研究资料
        (四)编码访谈材料
    二、D校特色课程制度化的萌芽(2008-2010 年)
        (一)“特色”的提出
        (二)“贵人”的相助
        (三)“特色”的落地
        (四)小结
    三、D校特色课程制度化的发展(2011-2016 年)
        (一)从“理财”到“金融素养培育”
        (二)金融素养培育课程实施受阻
        (三)成立“J”组织汇聚金融资源
        (四)金融素养培育课程体系初步形成
        (五)金融素养培育课程师资队伍壮大
        (六)金融素养培育课程形式丰富
        (七)小结
    四、D校特色课程制度化的初步成熟(2017 年-至今)
        (一)金融素养培育课程初步成熟
        (二)金融素养培育特色教研组诞生
        (三)金融素养培育课程评价走向完善
        (四)金融素养培育课程实施面临新挑战
        (五)小结
第四章 D校特色课程制度化的传递机制与影响因素
    一、特色课程制度化的产生机制
        (一)内生性的需求
        (二)外部制度的变革
    二、特色课程制度化的传递机制
        (一)符号传递
        (二)惯例传递
        (三)人工器物传递
    三、特色课程制度化的影响因素
        (一)组织制度
        (二)师资力量
        (三)社会资源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一)准确定位特色,获得师生认同
        (二)落实制度传递,丰富特色形式
        (三)加强制度建设,重构学校制度丛
        (四)重视教师培训,提升教师专业度
        (五)利用社会资源,保障特色实施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6)国际贸易网络下金融危机的传递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国际贸易网络的文献回顾
        1.2.2 关于国际贸易网络下金融危机传递的文献回顾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1.4.1 研究方法
        1.4.2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国际贸易网络的特征和结构分析
    2.1 国际贸易网络的构建
        2.1.1 国际贸易拓扑网络的构建
        2.1.2 国际贸易权重网络的构建
    2.2 国际贸易网络的特征分析
        2.2.1 国际贸易网络的网络特征
        2.2.2 国际贸易网络的功能定位
        2.2.3 国际贸易网络的协作关系
    2.3 国际贸易网络的结构分析
        2.3.1 凝聚子群分析
        2.3.2 核心-边缘结构分析
第三章 金融危机在国际贸易网络中的传递:理论分析
    3.1 金融危机跨国传递的一般机理与路径
        3.1.1 金融危机跨国传递的一般机理分析
        3.1.2 金融危机跨国传递的一般路径分析
    3.2 金融危机跨国传递的网络效应分析
        3.2.1 级联放大效应
        3.2.2 基于SI模型的金融危机跨国传递模型
        3.2.3 贸易网络结构与金融危机传递关系的分析
    3.3 国际贸易网络下金融危机传递的影响因素分析
        3.3.1 国际贸易网络下金融危机整体传递效应的影响因素
        3.3.2 国际贸易网络下金融危机个体传递效应的影响因素
第四章 金融危机在国际贸易网络中的传递:实证分析
    4.1 金融危机跨国传递效应的静态分析:网络传递回归模型
        4.1.1 网络传递回归模型的建立
        4.1.2 网络传递回归模型简化及指标描述
        4.1.3 金融危机在国际贸易网络下的传递系数分析
        4.1.4 金融危机在国际贸易网络下的传递效应分析
    4.2 金融危机跨国传递效应的ERGM模型
        4.2.1 金融危机传递网络的建立
        4.2.2 贸易网络下金融危机传递的ERGM模型的建立
        4.2.3 2008年金融危机国际传递的ERGM模型
        4.2.4 2010年欧债危机国际传递的ERGM模型
第五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对策建议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股票期现跨市场操纵监管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实证分析法
        1.3.2 规范分析法
        1.3.3 历史研究法
        1.3.4 比较分析法
    1.4 文献综述
        1.4.1 跨市场操纵的可行性问题
        1.4.2 跨市场操纵的本体论问题
        1.4.3 跨市场操纵的监管法律制度
        1.4.4 经济法理念和制度治理跨市场操纵的优势
    1.5 研究逻辑思路与内容(图)
    1.6 难点与贡献
        1.6.1 难点
        1.6.2 创新
    1.7 不足与展望
第2章 股票期现跨市场操纵的基本模式
    2.1 跨市场操纵的生成逻辑
        2.1.1 跨市场交易的界定
        2.1.2 跨市场交易的类型
        2.1.3 跨市场操纵的生成
    2.2 交易型跨市场操纵模式
        2.2.1 股价指数的可操纵性
        2.2.2 交易型跨市场操纵的内在机理
        2.2.3 交易型跨市场操纵的实施策略之一:操纵指数权重股
        2.2.4 交易型跨市场操纵的实施策略之二:操纵期指合约
    2.3 信息型跨市场操纵模式
        2.3.1 资本市场的信息传递机制
        2.3.2 信息型跨市场操纵的内在机理
        2.3.3 信息型跨市场操纵的实施策略
    2.4 跨境型跨市场操纵模式
        2.4.1 资本市场国际一体化进程
        2.4.2 跨境型跨市场操纵的内在机理
        2.4.3 跨境型市场操纵的实施策略
第3章 股票期现跨市场操纵的系统性风险演变
    3.1 单市场操纵所蕴含风险的非系统性:以股票市场为例分析
        3.1.1 市场操纵的价格波动风险
        3.1.2 单市场操纵风险的表现
        3.1.3 单市场操纵风险的特质
    3.2 衍生品市场操纵蕴含风险的系统性端倪:以期指市场为例分析
        3.2.1 期指市场的诞生
        3.2.2 期指市场的特有属性
        3.2.3 期指市场操纵风险的特质
    3.3 跨市场操纵风险的系统性演变
        3.3.1 资本市场的融通变革
        3.3.2 跨市场操纵风险系统性演变的机理:跨市场信息传导机制
        3.3.3 跨市场操纵风险系统性演变的渠道:跨市场价格关联机制
        3.3.4 跨市场操纵风险的系统性展现
第4章 市场操纵监管法律制度的失灵
    4.1 监管权配置的失衡
        4.1.1 市场操纵监管主体的梳理
        4.1.2 宏观审慎监管主体缺位
        4.1.3 监管协作机制有待完善
        4.1.4 监管体制的“倒金字塔”结构
    4.2 监管权运行的失范之一:操纵禁止规范滞后
        4.2.1 市场操纵禁止规范的梳理
        4.2.2 缺失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基本规则
        4.2.3 市场分割的规范体系
        4.2.4 逻辑混乱的规范结构
    4.3 监管权运行失范之二:操纵行为实质认知失当
        4.3.1 市场操纵实质界定的梳理
        4.3.2 立法中价量控制界定的“似是而非”
        4.3.3 实践中交易量控制界定的“舍本逐末”
第5章 市场操纵本质的新认知及监管创新
    5.1 域外市场操纵本质认知的考察
        5.1.1 欺诈理论
        5.1.2 市场欺诈理论
        5.1.3 价格操纵理论
    5.2 既有市场操纵本质认知的困境
        5.2.1 疏离于市场操纵的实施机理
        5.2.2 隐含监管权力滥用的危险
        5.2.3 局限于对市场操纵的微观监管
        5.2.4 聚焦于对操纵者的事后惩治
    5.3 市场操纵本质的新认知
        5.3.1 对价格控制能力的关注
        5.3.2 市场优势与操纵行为的关联
        5.3.3 滥用市场优势控制价格
    5.4 统合式监管框架设计及实施路径
        5.4.1 统合式监管框架设计思路
        5.4.2 统合式监管框架的实现路径
第6章 股票期现跨市场操纵风险监管法律制度构建
    6.1 跨市场操纵的宏观审慎监管理念
        6.1.1 宏观审慎监管释义
        6.1.2 宏观审慎监管与跨市场操纵的契合
        6.1.3 跨市场操纵宏观审慎监管的展开
    6.2 域外跨市场操纵监管主体的梳理
        6.2.1 美国的跨市场操纵监管的主体
        6.2.2 英国的跨市场操纵监管的主体
        6.2.3 日本的跨市场操纵监管的主体
    6.3 跨市场操纵风险监管体系设计
        6.3.1 建立资本市场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
        6.3.2 完善资本市场的监管协作机制
        6.3.3 改进资本市场的微观监管结构
        6.3.4 推进资本市场跨境监管协作机制
    6.4 跨市场操纵防御性风险监管法律制度设计
        6.4.1 设置差异性的资本市场合格投资者制度
        6.4.2 完善资本市场投资者分类监管制度
        6.4.3 改进跨市场大额交易登记制度
第7章 股票期现跨市场操纵行为监管法律制度完善
    7.1 域外立法规制跨市场操纵的样本梳理
        7.1.1 设置专门的跨市场操纵禁止规范
        7.1.2 统合市场操纵禁止规范
        7.1.3 改进市场分割的操纵禁止规范
    7.2 跨市场操纵的实质独立性分析
        7.2.1 跨市场操纵策略的理论纷争
        7.2.2 跨市场操纵的理论类型
        7.2.3 跨市场操纵策略的独立性分析
    7.3 我国跨市场操纵行为监管法律制度改进
        7.3.1 弥合市场分割立法体系的监管缝隙
        7.3.2 优化市场操纵禁止规范框架
        7.3.3 设置多元化市场操纵行为构成要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8)全球流动性扩张对新兴市场国家溢出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全球流动性的内涵
        1.2.2 全球流动性的变化趋势
        1.2.3 全球流动性的溢出效应
        1.2.4 总结评述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结构安排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
        1.4.2 不足
2 全球流动性的测量与分析
    2.1 全球流动性的测量方法
        2.1.1 数量指标
        2.1.2 价格指标
    2.2 数据来源和变量说明
    2.3 全球流动性的动态分析
        2.3.1 基于数量指标的全球流动性动态分析
        2.3.2 基于价格指标的全球流动性动态分析
3 全球流动性溢出效应的传递机制与模型设定
    3.1 全球流动性溢出效应的传递机制
        3.1.1 资产价格机制
        3.1.2 货币供给机制
        3.1.3 产出机制
    3.2 数据来源和变量说明
    3.3 模型简介
    3.4 模型设定和估计检验
4 全球流动性扩张对新兴市场国家溢出效应的实证结果
    4.1 基准模型的实证结果
        4.1.1 基准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
        4.1.2 基准模型的方差分解分析
    4.2 稳健性检验
    4.3 全球流动性扩张对“金砖国家”的溢出效应
5 结论和研究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9)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物价的影响研究 ——基于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双重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及框架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均衡汇率理论及文献综述
    第二节 汇率传递理论及文献综述
    第三节 文献评述
第三章 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及我国物价变动与治理
    第一节 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及汇率运行情况
    第二节 我国物价水平变动情况及物价治理历程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基于均衡汇率测算的人民币汇率变动分析
    第一节 BEER方法的理论分析
    第二节 人民币均衡汇率测算
    第三节 人民币汇率变动分析
    第四节 2014年以来人民币贬值原因分析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国际贸易视角下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物价影响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理论模型构建
    第二节 实证检验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国际资本流动视角下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物价影响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理论模型构建
    第二节 实证检验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10)中国影子银行系统的风险传递机制与脆弱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影子银行系统
        1.2.2 金融脆弱性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和核心思想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
        1.3.4 技术路线图
    1.4 本文的贡献和可能的创新之处
    1.5 本文的不足和未来继续研究的方向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理论分析框架及研究基础
    2.1 金融危机理论
        2.1.1 第一代金融危机理论(货币危机)
        2.1.2 第二代金融危机理论(货币危机)
        2.1.3 第三代金融危机理论(货币危机——金融危机)
        2.1.4 第四代金融危机理论(金融危机)
    2.2 影子银行理论
        2.2.1 影子银行系统产生的根源
        2.2.2 影子银行系统的发展、运作模式
        2.2.3 影子银行系统风险传递与脆弱性
        2.2.4 影子银行与系统性风险
    2.3 模型构建方法论
        2.3.1 D-D模型方法论简介
        2.3.2 DSGE模型方法论简介
        2.3.3 金融压力指数构建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影子银行系统产生及发展脉络
    3.1 中国影子银行系统产生背景
        3.1.1 宏观经济背景
        3.1.2 监管背景
        3.1.3 金融体系内部变革现状
    3.2 中国影子银行系统产生的驱动因素
        3.2.1 资金需求旺盛产生的逐利需求驱动性
        3.2.2 正规金融机构为取得监管套利的规避监管驱动性
        3.2.3 金融体系内部变革产生的金融创新驱动性
    3.3 中国影子银行系统的发展现状
        3.3.1 中国影子银行规模迅速扩张
        3.3.2 中国影子银行发展与商业银行关联密切
    3.4 中国影子银行系统识别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影子银行系统影响下的金融网络风险传染机制
    4.1 异质金融网络模型构建
        4.1.1 基本思想
        4.1.2 基本结构
        4.1.3 网络冲击
    4.2 仿真实验
        4.2.1 流动性充足市场
        4.2.2 流动性不足市场
        4.2.3 监管套利行为的网络风险传染效应分析
    4.3 分析结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影子银行系统影响下的金融脆弱性
    5.1 DSGE模型结构
        5.1.1 家庭
        5.1.2 厂商
        5.1.3 影子银行
        5.1.4 商业银行与影子银行关联关系
        5.1.5 商业银行
        5.1.6 中央银行
    5.2 求解过程
        5.2.1 模型求解
        5.2.2 参数校准
    5.3 冲击结果
        5.3.1 影子银行融资效率冲击脉冲响应模拟结果
        5.3.2 商业银行资产转移冲击脉冲响应模拟结果
        5.3.3 信贷政策冲击脉冲响应模拟结果
        5.3.4 商业银行资产转移调整参数敏感性分析
    5.4 结论及现实情境分析
        5.4.1 实证结论
        5.4.2 模型结论和现实情境关联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影子银行系统影响下的脆弱性评估
    6.1 中国影子银行数据指标选取
    6.2 系统性风险压力指数构建
        6.2.1 指标选取
        6.2.2 子压力指数的构建
    6.3 基于风险压力指数的脆弱性评估
    6.4 模型实证分析
        6.4.1 序列平稳性检验及确立VAR模型滞后阶数
        6.4.2 建立系统性风险压力实证VAR模型
        6.4.3 VAR模型平稳性检验
        6.4.4 VAR模型因果检验及脉冲分析
    6.5 分析结论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及建议
    7.1 分析研究结论
        7.1.1 理论研究结论
        7.1.2 实证分析结论
    7.2 相关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已发表与待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国际金融危机传递机制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经济不确定性、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 王国志. 吉林大学, 2021(01)
  • [2]银行情绪、信贷供给与经济周期[D]. 丁尚宇. 吉林大学, 2020(08)
  • [3]财政预算软约束对中国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国内金融周期的视角[D]. 张家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4]货币政策可信度对汇率传递效应的影响 ——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D]. 杨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5]普通高中特色课程制度化研究 ——以S市D校为例[D]. 孟林林.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6]国际贸易网络下金融危机的传递机制研究[D]. 戴玉娇. 南京财经大学, 2019(04)
  • [7]股票期现跨市场操纵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 石启龙. 辽宁大学, 2019(05)
  • [8]全球流动性扩张对新兴市场国家溢出效应研究[D]. 龙鑫. 武汉大学, 2019(06)
  • [9]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物价的影响研究 ——基于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双重视角[D]. 姚宇惠. 中央财经大学, 2017(07)
  • [10]中国影子银行系统的风险传递机制与脆弱性研究[D]. 林琳. 南京大学, 2015(01)

标签:;  ;  ;  ;  ;  

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