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二代杉木林速生阶段微量元素含量与分布(论文文献综述)
杨坤[1](2019)在《磷添加对杉木人工林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是我国主要速生用材树种之一,由于杉木经营纯林化、多代连栽现象,致使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初级生产力下降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影响杉木的可持续发展。低纬度地区土壤中磷缺乏已经成为公认的事实,土壤磷是制约杉木林丰产和影响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以湖南芦头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生物酶活化磷肥,布设4个磷添加水平:P1(P2O5.2g·m-2·a-1),P2(P2O5.5 g·m-2.a-1),P3(P2O5.10 g.m-2.a-1)和 P0(P2O5,0 g·m-2·a-1)共 4种处理3次重复的野外原位实验,测定了不同浓度磷添加水平下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土壤的SOC、TN、TP含量以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揭示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土壤化学计量特征对生物酶活化磷肥添加的响应,为杉木人工林林地养分维持与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施用生物酶活化磷肥不同程度上改变杉木林土壤C:N、C:P、N:P化学计量特征,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缓解磷限制。(2)通过杉木人工林土壤SOC、TN、TP、C:N、C:P、N:P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以及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幼年阶段杉木林中,土壤C:N对磷添加响应主要受土壤SOC影响,土壤C:P、N:P对磷添加响应主要受TP影响,这表明幼年人工林受磷限制作用较大。速生阶段杉木人工林中,土壤C:P对磷添加响应主要受土壤SOC影响;土壤C:N、N:P对磷添加响应主要受土壤TN影响,这表明速生杉木人工林主要受氮限制作用较大。(3)Misep高通量测序表明杉木人工林优势菌门有:Acidobacteria,Proteobacteria。优势菌属有:CandidatusSolibacter、不动杆菌属Acidibacter。Acidobacteria与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对磷添加的响应与土壤全氮对磷添加响应一致,其相对丰度变化可以指示土壤细菌群落营养策略的改变。(4)根据RDA分析得出,在速生阶段杉木林中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磷添加的响应主要受土壤碳氮比影响,在幼生阶段杉木林中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磷添加的响应主要受土壤有机碳影响,表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施肥处理表现出强烈的响应。
魏小丛[2](2019)在《陈山红心杉人工林生物量和养分的积累与分配》文中研究指明杉木是我国南方特有的速生用材树种,在人工林生产实践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红心杉是江西特产的优良杉木变异类型之一,红心率高,材质优良,是上等的装饰和建筑用材。红心杉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更具有重大的生态价值,红心杉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研究以江西省安福县陈山林场26年生红心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标准地调查和室内养分分析等方法,对陈山红心杉的生物量、养分的积累与分配进行研究,比较分析了红心杉心材与边材养分的差异。得到了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生物量的积累与分配:林分各层生物量分布情况为:乔木层>红心杉凋落物层>其它凋落物层>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各器官生物量分布为:树干边材>树干心材>树根>树皮>树枝>树叶。不同径级立木生物量呈正态分布,16-18 cm径级生物量达到最大,占所有径级立木的19.6%。灌木和草本层生物量分别为2.54 t/hm2和1.89t/hm2。26年生红心杉人工林生物量总量为171.58t/hm2。(2)大量元素含量:①乔木层大量元素平均含量为:C>N>Ca>K>Mg>P;树皮和树叶却表现为C>N>Ca>K>P>Mg;不同器官中C元素含量为树干>树根>树叶>树枝>树皮,N、Mg和P元素含量为树叶>树枝>树皮>树根>树干,K和、Ca元素含量为树叶>树皮>树枝>树根>树干;除C元素外,其余大量元素含量均是树干边材高于树干心材;根部大量元素含量随着根径的增大而降低。②灌木层大量元素平均含量为C>N>Ca>K>Mg>P;除Ca元素外,其余大量元素含量均是地上大于地下部分;草本层大量元素含量排列顺序为C>N>K>Ca>Mg>P;所有大量元素含量均是地上部分大于地下部分;③红心杉凋落物大量元素含量排列顺序为C>N>Ca>Mg>K>P;其它植物凋落物大量元素含量排列顺序为C>N>Ca>Mg>K>P;④土壤中大量元素含量排列顺序为C>K>Mg>N>Ca>P。(3)微量元素含量:①乔木层微量元素平均含量为:Mn>Fe>Ba>Zn>Sr>Sn>Cu>Li>As>Ti;根系中细根微量元素含量比粗根含量高;树干边材和心材中的Sn、As、Cu和Ti元素含量均是心材高于边材,Sr、Ba、Fe、Li、Mn和Zn含量则是边材高于心材:②灌木层微量元素平均含量为:Mn>Fe>Ba>Zn>Sr>Ti>Cu>Li>As>Sn;微量元素Sn、Ba、Cu、Li、Mn和Zn的含量均是地上大于地下部分,而Sr、As、Fe和Ti元素含量均是地下大于地上部分;草本层微量元素含量排列顺序为:Fe>Mn>Ba>Zn>Sr>Ti>Cu>Li>As>Sn;微量元素Sr、As、Mn和Zn元素含量均是地上大于地下部分,而Sn、Ba、Cu、Fe、Li和Ti的含量均是地下大于地上部分;③红心杉凋落物微量元素含量排列顺序为:Fe>Mn>Ba>Zn>Sr>Ti>Cu>As>Sn>Li;其它凋落物微量元素含量排列顺序为:Fe>Mn>Ba>Zn>Sr>Ti>Cu>Li>As>Sn;④土壤微量元素含量排列顺序为:Fe>Mn>Zn>Ba>Li>Cu>Sr>Sn>Ti>As。(4)大量元素积累与分配:①整个林分大量元素的积累量为105445.33 kg/hm2。林分不同层次大量元素分配格局为,乔木层>红心杉凋落物>灌木层>其它凋落物>草本层;②红心杉人工林乔木层大量元素积累量共计98884.21 kg/hm2;各器官大量元素积累量的排列顺序为树干边材>树干心材>树根>树皮>树叶>树枝;乔木层大量元素积累量顺序为C>N>Ca>K>Mg>P;③灌木层大量元素总积累量为1435.12 kg/hm2;草本层大量元素总积累量为954.45 kg/hm2。④红心杉凋落物大量元素的总积累量为2990.35 kg/hm2;其它凋落物大量元素的总积累量为 1181.19 kg/hm2。(5)微量元素积累与分配:①林分微量元素的积累总量为57.90 kg/hm2。林分中不同层次微量元素分配格局为,乔木层>红心杉凋落物>其它凋落物>灌木层>草本层;②红心杉人工林乔木层微量元素积累量共计33.06 kg/hm2。各器官微量元素积累量排列顺序为树叶>树皮>树干边材>树枝>树根>树干心材;③灌木层微量元素总积累量为2.67 kg/hm2;草本层微量元素总积累量为2.29 kg/hm2。④红心杉凋落物层微量元素总积累量为13.48 kg/hm2;其它凋落物层微量元素总积累量为6.39 kg/hm2。本研究结果为能够红心杉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从而为红心杉的森林培育和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理论支撑,也为红心杉人工林的开发利用以及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提供理论指导。
王海伦[3](2019)在《湖南会同杉木人工林不同林龄养分含量动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杉木人工林是我国南方主要的速生丰产造林树种,在我国人工林中杉木的面积以及其蓄积量均居整个生态系统首位,其可缓解我国木材供需紧张等问题本文在湖南会同生态站杉木人工林幼林龄、中林龄、成熟林设置共五块样地并对其土壤养分、土壤酶以及杉木器官养分进行测定,运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土壤养分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其目的在于运用土壤与植被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原理,在前人对杉木人工林定位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杉木人工林不同林龄间土壤养分变化的趋势和规律。形成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不同林龄的杉木人工林,其土壤容重、土壤质量含水量、土壤通气度随着林龄变化呈增加的趋势,土壤总孔隙度随着林龄的增大呈下降的趋势。(2)杉木人工林土壤总体呈强酸性,幼林龄、中林龄土壤pH值呈下降趋势,但成熟林pH值有所增加。(3)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质和常量元素含量在不同年龄的林分差异性显着,其中:土壤有机质含量在不同林龄中的变化特征表现为:成熟林>中林龄>幼林龄;全氮含量在不同林龄中的变化特征表现为:成熟林>幼龄林>中林龄;土壤全钾、全磷、全钙、全镁以及有效磷含量在不同林龄中的变化特征都表现为:幼林龄>中林龄>成熟林;土壤速效钾含量在不同林龄中的变化特征表现为:幼龄林>成熟林>中林龄。杉木人工林部分土壤常量元素含量之间有显着的相关性,部分常量元素含量之间的相关性不显着。(4)杉木人工林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具有随着林分年龄增加而不断下降的趋势,在相同年龄的林分中具有明显的垂直梯度变化特点,变化规律因土壤微量元素不同而有差异,而且同一土壤微量元素因林分年龄不同含量高低顺序有差异。土壤重金属元素Hg、Pb、Cd在土壤中的含量随着林分年龄增加而不断下降,说明森林对土壤重金属有净化作用。土壤微量元素与常量元素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复杂,其中全钾与Cu、Zn、Cd、Pb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全磷与Cd、Pb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其他土壤常量元素与其他微量元素含量间的相关性不显着。(5)杉木人工林中其不同器官中的C、N、P含量在不同年龄段有明显的差异;在相同器官中,C、N、P含量随着林龄而变化。变化趋势表明在杉木生长过程之中,叶片所积累的碳、氮、磷,随着林龄的增长日渐增多;钾和镁的含量在中林龄时多于成熟期,因此,在杉木人工林的中林龄时期要合理施以钾肥促进杉木生长。杉木器官中的养分与土壤养分有着不可或缺的关系,其中土壤中的有机质、全氮、全磷与杉木当年生叶片养分相关性较强,土壤中的全钙、全氮、全磷与两年生叶片养分成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土壤养分含量直接影响杉木生长发育。(6)土壤酶活性在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中具有显着差异性(p<0.05),随着林分年龄不同而变化,其中蔗糖酶、酸性磷酸酶、脲酶随着林分年龄增加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过氧化氢酶随着林分年龄增加总体呈增加趋势。土壤酶活性随着林分年龄的变化趋势,因林分年龄阶段、土壤层深度的不同具有明显的差异。其中土壤中的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酶活性在土层之间的差异不显着,蔗糖酶酶活性以及酸性磷酸酶酶活性在林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着性。杉木人工林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之间有相关关系,其中土壤蔗糖酶与Cu呈极显着正相关,与全氮、全磷、Pb呈显着正相关;土壤脲酶与全氮、有效磷呈显着正相关,与全钾呈极显着正相关;土壤酸性磷酸酶与全磷呈极显着正相关,与全氮呈显着正相关;土壤过氧化氢酶与速效钾呈显着正相关。
杨起帆[4](2017)在《杉木二代林轮作速生树种尾巨桉和黑木相思9a后的土壤养分变化特征》文中提出杉木是中国特有的速生用材树种,在中国南方林业生产和商品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些年来,为了提高木材收获量,栽植面积越来越大且多代连续栽植杉木林的现象非常普遍,使得林地单位面积的杉木生产量逐渐减少,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和土壤肥力下降的状况非常严重,成为制约当前杉木林业生产发展的关键原因。因此,防止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及维持长期杉木土壤肥力和生产力是目前杉木研究的重点。杉木与其他阔叶树种进行合理轮作和混交可以对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与改善,能够显着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对于杉木林地的土壤肥力和生产力有显着影响,实现杉木林地可持续经营。本文就杉木二代林地上轮作尾巨桉与固氮树种黑木相思树种9 a后,以杉木二代林土壤为对照,对杉木土壤、尾巨桉土壤和黑木相思土壤间不同土层的物理性质(土壤容重、水分因子和土壤孔隙度)、大量元素(C、N、P、K、Ca、Mg)和微量元素(Al、Fe、Mn、Zn、Na)进行了研究,并应用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探索了杉木二代林地轮作尾巨桉和固氮树种黑木相思对土壤的影响,为今后杉木二代林地轮作树种经营实践提供依据,也为持续经营杉木人工林的生产实践提供科学保障。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坡位以及不同林分下土壤容重、最大持水量、最小持水量、毛孔持水量、非毛孔孔隙与毛孔孔隙差异均未达到显着性水平(P>0.05)。以杉木二代林为对照,轮作9 a后的尾巨桉和黑木相思林地土壤容重分别降低了 3.28%和11.48%,最小持水量分别降低了4.44%和1.92%,毛孔持水量分别降低了 4.24%和0.95%,毛孔孔隙分别降低了 5.16%和6.94%;但与杉木二代林相比,黑木相思土壤的最大持水量提高了 6.81%,非毛孔孔隙提高提高了 59.1%。与杉木二代林相比,轮作尾巨桉和黑木相思后对林地土壤物理性质的改善并不明显。2、杉木二代林、尾巨桉和黑木相思三林分的土壤中,水分因子、碳、氮、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等指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其他硝态氮、全钾、钙、镁、铝、铁、锰、锌、钠等指标则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或无显着变化。同一土层中不同林分下的土壤pH值、全碳、全氮、矿质氮、水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钙、交换性钙、铝、铁、锰、锌存在差异不显着性(P>0.05),尾巨桉和黑木相思土壤与杉木二代林土壤在DOC、DON、硝态氮、铵态氮、全钾、速效钾、全镁、交换性镁、钠等元素含量上有显着差异(P<0.05)。3、以杉木二代林为对照,轮作9 a后的尾巨桉和黑木相思林地土壤DON含量分别降低了 4.75%和16.55%,硝态氮含量分别降低了68.75%和44.03%,全钾含量分别降低了 33.96%和8.08%,全钙含量分别降低了 4.40%和0.21%,交换性钙含量分别降低了 17.51%和12.13%,全镁含量分别降低了 34.62%和12.81%,铝元素含量分别降低了 5.22%和7.84%,锌元素含量分别降低了 7.19%和10.90%;但与杉木二代林相比,黑木相思土壤的全碳含量提高了 42.83%,全氮提高了 26.46%,矿质氮提高了 13%,按态氮提高了 24.91%,水解氮提高了 7.45%,全磷提高了 3.67%,有效磷提高了 49.29%,速效钾提高了 16.62%,交换性镁提高了 49.60%,铁元素提高了 0.62%,锰元素提高了 15.93%,钠元素提高了 46.89%,尾巨桉的DOC含量提高了28.08%。4、土壤化学指标(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等会随土层深度、轮作树种和林龄的变化而变化,为更好地说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spss和Canoco软件对各项化学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杉木二代林、尾巨桉和黑木相思土壤PH值、全碳、DON、全氮、DOC、矿质氮、硝态氮、铵态氮、水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全钙、交换性钙、全镁、交换性镁、铝、铁、锰、锌、钠各化学元素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并且表现出不同的正负相关或不相关倾向,分析可知杉木二代林、尾巨桉和黑木相思土壤各指标间既相互影响又互相制约。5、杉木二代林、尾巨桉、黑木相思土壤均在0~10 cm 土层的土壤肥力较高,与杉木土壤对比,尾巨桉和黑木相思土壤的肥力相对较高,且尾巨桉的土壤肥力最高。这可能是由于杉木林连栽后枯枝落叶少等因素使得土壤养分消耗大并导致地力衰退,而轮作尾巨桉和黑木相思后大量的凋落物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经过微生物分解,营养元素可以及时回归表层土壤,提高了表层土壤肥力。
林卓[5](2016)在《不同尺度下福建省杉木碳计量模型、预估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科学界关心的热点问题,对森林碳计量的研究也备受关注。森林碳计量是指在一定的时限内和给定的地域内,对不同森林类型碳贮存量与碳流通量进行估算,其中森林碳储量及碳汇能力是碳计量研究中的关键点。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温室气体排放大国,气候变化对我国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日益突出。因此,积极主动地参与林业碳计量并进行相关研究对我国的生态、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是我国重要的用材树种,栽培历史悠久,不仅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商品用材林,而且在调节碳平衡、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CO2)等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迄今为止,我国已经积累了大量有关杉木的基础研究数据,但是由于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对杉木碳计量的研究结果还存在较大差异。众所周知,森林碳计量的测定非常困难,而且耗时费力,确定一种行之有效而又准确的调查预估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利用已有的广泛可靠的杉木碳储量(生物量)研究数据,尝试建立精度高,适用广的碳计量模型或方法能大大减少测定立木碳含量和林分碳储量的外业工作。只要通过测定一定数量样木、样地碳储量(生物量)的数据,建立模型后就可以在同类的林分中结合相应的林分调查数据来估计单株碳含量或是整体林分碳储量。不仅如此,在大尺度的研究上还能充分利用这些模型结合已经有的森林资源清查体系,通过尺度换算外推对区域内杉木林总碳储量进行估测,这也是研究我国杉木整体碳汇功能及其动态变化的有效途径。鉴于此,本研究通过收集大量不同来源的杉木生物量(碳储量)相关研究数据,包括课题组实测数据、已发表的前人研究成果及公开的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以福建省杉木为例,建立不同尺度下杉木碳计量模型,并对各尺度模型之间的耦合换算进行探讨。同时,利用多种动态预估的方法对福建省杉木碳储量和碳汇能力进行模拟预测。最后基于学科交叉的角度,结合实际生产问题,对杉木碳计量模型的应用进行实证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个体尺度下杉木单木各器官及全树碳含量的建模研究,发现以胸径(D)和树高(H)两个维量组合(DH.D2H和D&H)作为自变量建模的拟合结果优于仅以胸径(D)建模的结果,且最佳的自变量组合形式是D&H(分离的二元变量)。本研究新提出的二元通用模型f(x,y)=(α·xβ·yε+γ·eη·x·y)θ(式中e为自然对数的底,α,β,γ,η,θ为待求参数)对叶、枝、地上部分及全树碳含量的拟合结果最好,而干和根最优拟合结果所使用的基础模型形式分别为幂函数和多项式函数。在进行区域数据外推拟合过程中,通用模型也表现出了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较灵活的适用性。同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例检验,利用比例平差法和非线性似乎不相关回归法都能较好的解决全树模型与各器官模型之间的碳含量预测结果不相容的问题。2.在林分尺度下,以福建省金森林业股份有限公司所经营的杉木人工林400个样地数据为基础,建立了两类不同理论基础的林分碳储量模型:(1)将林分蓄积量方程:ln M=h1+d1 ln N+g1 ln (Db1Hc1)与碳储量方程:C=a2(Db2-Hc2)Nd2联立,并根据二元材积方程约束b1=b2且c1=c2,便能得到与材积兼容的林分碳储量模型(式中C为林分碳储量、M为林分平均蓄积、N为林分密度、D为林分平均胸径、H为林分平均树高,b1、c1、d1、g1、h1、a2、b2、c2、d2为待求参数),所得到的林分碳储量模型对建模样本的拟合精度R2达到0.9165,验证样本的预测精度R2为0.8997;(2)以林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林分密度、地位指数作为输入向量,林分碳储量为输出向量,采用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2种机器学习方法进行建模,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机器学习模型对建模样本和验证样本的拟合预测结果的精度R2都高于0.94,且在同样的优化算法(遗传算法)下,用支持向量机建立的模型比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的模型精度更高,结果更为稳定。3.收集不同生长区域的杉木林分碳储量(生物量)研究数据,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建立区域尺度下的杉木林分碳储量模型。结果表明,GWR模型的拟合结果优于利用全局线性回归模型(OLR)建立的结果。此外,通过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落叶松(Larix gmelinii)、油松(Pinus tabuliformis Carriere)等主要针叶树种的建模,辅助验证的结果也同样显示GWR模型的精度优于OLR模型。由此可见,将数据的地理位置纳入回归参数中后所得到的拟合结果更接近于区域内的现实情况,因此在区域尺度下对林分碳储量进行研究时,可以尝试运用GWR模型进行建模。4.利用课题组调查的54株杉木单木含碳率实测结果,首次建立了福建省杉木全树平均含碳率模型,结果显示Peal-Read模型的拟合精度最高,二次曲线次之,且R2都在0.95以上。结合福建省杉木林生长的平均状态,计算得到各龄组的平均含碳率分别为:幼林龄(0.5388)、中龄林(0.5095)、近熟林(0.4865)、成熟林(0.4840)、过熟林(0.4867)。同时,利用不同的区域碳储量估算方法对福建省杉木林2009~2013年间的总碳储量进行估算,得到结果范围是38706.15~45413.37万t。5.以第八次(2009~-2013)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基础,结合同期全国林业统计年鉴及福建省统计年鉴数据,利用C02FIX模型对福建省未来60年(2016~2075)杉木林碳汇潜力的模拟结果显示,福建省杉木林的累计净固碳量在2075年时应该处于1.6×108t至2.1×108t之间,占现有(2009~~2013)杉木林总碳储量的35%~50%,表明了杉木林拥有巨大的碳汇潜力,在福建省的森林碳汇作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6.以福建省金森林业股份有限公司所经营的杉木人工林为实例,利用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模型和多维时间序列(CAR)模型对林分碳储量进行时间序列分析,结果表明2种时间序列模型在短期内对林分碳储量的预测准确度都较高。同时,利用年均净现值法和林地期望价法探讨了碳汇木材复合经营目标下杉木林经济收益及最优轮伐期的确定,并比较分析了林分最优轮伐期和最大复合经济收益对立地质量、碳价格、利率这三个因素变化的响应,结果发现:(1)在目前木材价格远远高于碳价格的情况下,增加碳汇目标不会改变原来的采伐策略,但复合经济收益的增加是十分明显的;(2)复合经营目标下最优轮伐期随着地位指数上涨而提前,最大复合经济收益也随之显着提高;(3)碳价格在较长变化范围内(0~350元/t)对最优轮伐期的影响并不显着,只有当碳价格提高一定程度(350~600元/t),最优轮伐期才有提前的趋势,且随着碳价格的提高,复合经济收益明显增加;(4)随着利率增加,碳汇木材复合经营目标下杉木林最优轮伐期不断提前,但最大复合经济收益明显降低,因此高利率不利于杉木林的经营。7.利用收集的福建省杉木林分生物量(碳储量)研究数据,建立了福建省杉木净生产力与群落生长量和年凋落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2009~2013年间,福建省杉木林乔木层净生产力为16.2022x 106t/a,平均净生产力达到11.9406t/(a·hm2)。结合建立的福建省杉木含碳率模型,计算得到福建省杉木林乔木层的固碳量为8.2299x 106t/a,其中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固碳量的比例分别为33.65%、23.38%、22.10%、18.56%、2.41%。全省杉木林乔木层的平均固碳能力为6.07t/(a·hm2),中龄林平均固碳能力最强,过熟林最弱。同时,计算得到2009~2013年间福建省杉木林乔木层固碳能力对同期化石能源碳排放的碳抵消率为8.37%,其中幼龄林的碳抵消贡献最大。
曹小玉,李际平,胡园杰[6](2016)在《福寿林场杉木林土壤微量元素的储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福寿林场杉木林不同土层(15、30、45、60cm)土壤微量元素的实测数据,分析了不同龄组杉木林土壤微量元素储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杉木林的生长发育,060cm土壤的微量元素Cu、Fe、Zn、Mn、B的储量都表现出了幼龄林较高,中龄林降低,成熟林又升高的变化规律,变异系数Cu>Mn>B>Zn>Fe。在060cm土层内,3个龄组杉木林微量元素Cu、Fe、Zn、Mn、B储量依次为127.46246.22、118 315.88131 166.29、659.79748.74、2 301.113 686.83、38.1440.16kg·hm-2。随着土层的加深,3个龄组杉木林Zn的储量在各土层都呈现出均匀分布的规律,而Cu和Fe主要分布在土层1560cm范围内,下层土壤中的储量比上层土壤储量明显要高,表现出明显的沉积现象,土层4560cm微量元素Cu和Fe的储量分别是土层015cm的1.962.63倍和1.211.35倍。而Mn和B的储量随着土层的加深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
周丽丽[7](2014)在《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养分内循环与周转利用效率的研究》文中提出近些年来杉木人工林多代连栽生产力下降日趋明显,但目前对杉木连栽地力衰退的内在机制还不很清楚,因此,如何进一步揭示杉木人工林连栽地力衰退的内在机制成为当前林业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广大研究者将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的主要原因归结为炼山、皆伐、除草等各种不合理营林措施,而较少从杉木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及养分利用状况进行探讨。凋落物和细根是人工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养分利用的核心,凋落物的产量及细根生长、周转速率是影响林地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虽然有关杉木人工林的凋落物特性、细根周转和养分循环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关于从凋落物及细根养分内循环角度系统地探讨杉木人工林养分利用规律的报导还比较少,未能揭示出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的根本原因和内在机制。有鉴于此,本研究针对杉木人工林养分循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从养分内循环和周转利用效率入手,在福建农林大学莘口教学林场杉木人工林定位观测站的林分内,选择不同发育阶段的杉木幼龄林、成龄林和过熟林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凋落物数量、养分归还、养分转移以及细根生长和衰老过程的养分转移,分析了不同发育阶段杉木林养分周转和利用效率,对提高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深入揭示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的内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生物量、生产力水平及养分利用效率存在一定差异。生物量与生产力水平均表现为随发育阶段的增加而增加,幼龄林、成龄林和过熟林乔木层生物量分别为38.11、104.03和138.24t·hm-2,生产力分别为4.80、6.97和8.11t·hm-2·a-1。养分利用效率表现为随发育阶段的增加而增加,具体表现为林全树生产1吨干物质需要的大量养分量分别为18.58、13.66和12.74kg,微量养分量分别为0.608、0.490和0.490kg;大量养分利用效率表现为P>Mg>Ca>K>N,微量养分利用效率表现为Cu>Zn>Fe或Mn。通过比较各养分循环参数指标,表明幼龄林杉木具有高吸收、低归还、周转时间短、养分利用率低的特点,成熟林杉木养分循环系数提高,养分周转期延长,具有高吸收、高归还、养分消耗大特点,过熟林养分周转期延长,具有低吸收、高归还、养分利用效率高的特点。杉木生长后期更多关注自身生长,通过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减少对地力的压力,若在杉木幼龄林时进行收获,势必带走大量养分,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适当延长杉木轮伐期,对恢复地力意义重大,2、通过对凋落物收集方式的筛选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布点高度对收集量的影响表现为50cm>25cm>100cm;不同布点方式表现为“随机”>“×”>“+”;不同收集器面积表现为0.5m2>2m2>1m2(p<0.05);收集器总面积占标准地的比例表现为1.5%>0.75%>0.5%。2012-2013年均凋落总量表现为随发育阶段的增加而增加,即过熟林(507.84g·m-2·a-1)>成龄林(458.79g·m-2·a-1)>幼龄林(348.52g·m-2·a-1),但具有年季变化特征。杉木凋落物各组分之间及其与总量之间存在异速比例关系,可以通过异速生长方程估测各组分的凋落量。叶、枝、花果、其它组分与总凋落量异速指数分别为1.36、1.41、1.52和1.31;叶与枝、叶与花果、枝与花果凋落量异速指数均小于1,分别为0.91、0.82和0.84,叶与其它、枝与其它和花与其它凋落量异速指均大于1,分别为1.19、1.19和1.32。凋落物各组分所占比例不同,落叶所占比例最大(32.9%-44.4%),枝次之(15.2%-17.2%),花果所占比例最小(2.4%-10.8%)。杉木人工林凋落物产量具有明显的季节节律,总体而言,凋落量出现在4-5月、8月和12月,针叶与枝凋落量月动态与总凋落量变化节律相似;季节变化表现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叶主要集中在春季凋落,枝、花果凋落主要集中在夏季凋落。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凋落物特性存在明显差异。凋落物各组分大量养分含量表现为N>Ca>Mg>K>P,微量养分表现为Fe>Mn>Zn>Cu,各组分养分浓度具有明显的月动态规律,以某一月份的养分浓度代表年平均浓度来计算凋落物年养分归还量会产生过高或过低的估计。以凋落物形式归还林地的养分量均表现为随发育阶段的增加而增加,大量养分归还量表现为过熟林(146.61kg·hm-2·a-1)>成龄林(131.46kg·hm-2·a-1)>幼龄林(96.63kg·hm-2·a-1),微量养分归还量表现为过熟林(12082.46g·hm-2·a-1)>成龄林(9087.19g·hm-2·a-1)>幼龄林(7796.22g·hm-2·a-1);大量元素养分年归还量总体表现为N>Ca>K或Mg>P,微量养分表现为Fe>Mn>Zn>Cu;各组养分归还量均表现为落叶或其它>落枝>落花果。杉木凋落物养分归还量具有明显的月动态特征,N归还量与凋落量月动态模式相似,幼龄林与成龄林表现为双峰型(5月与8月),过熟林表现为三峰型(1-2月、4-5月和8月);P与K归还量的月动态表现三峰型,峰值出现的时间因发育阶段不同而不同;Ca与Mg归还量为单峰型(8月);Fe养分归还量为多峰型,2、5、6、8均出现归还高峰;幼龄林与成龄林杉木Mn归还量月动态为单峰型(8月),过熟林为双峰型(5和8月);三种发育阶段Cu, Zn归还量为双峰型(5、8月)。相关分析表明,杉木林地内微量养分归还量与土壤养分及有效性关系更密切,微量养分元素可能与其它离子发生交互作用,促进土壤养分的转移及释放;杉木凋落物中N含量越高、C:N越低、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越低,越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矿化。3、杉木人工林凋落物养分转移率较高,其中杉木枯枝和枯叶的N、P、K, Cu、Ca、Mg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转移,而Fe、Mn、Zn均不发生养分转移。落叶的养分转移率表现为K或P>Cu>N>Ca>Mg,落枝的养分转移率表现为P>Cu>K>N或Ca> Mg,其中杉木落叶P转移率最高,不同发育阶段表现为成熟林(66.0%)>过熟林(65.4%)>幼龄林(60.9%),杉木落枝P转移率更高(71.0%-73.8%);落枝叶N的转移率在30%-40%之间,落枝叶K的转移率在47%-70%之间;杉木落枝叶Ca, Mg转移率分别为4%-40%和4%-20%。养分转移率季节动态变化较大,表现为落枝叶N、P的转移率为双峰型(4月和10月),7月最低;落枝叶K的转移率为双峰型(4月和7月);落枝叶Cu的转移率表同为4月最低(16.0%-24.7%),至7月开始升高,10月与1月仍保持较高的养分转移水平。影响杉木凋落物养分转移的各因素中,养分转移与新鲜和凋落组织的养分浓度关系比与受土壤影响更为密切,但养分转移并不仅仅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的简单迁移过程,而是与自身养分代谢有关的复杂过程。杉木凋落物养分转移量(N、P、K、Ca、Mg、Cu6种元素)分别为25.51、39.03和47.25kg·hm-2·a-1,随发育阶段的增加而增加。其中落叶转移量为18.94-37.61kg·hm-2·a-1,落枝为5.57-10.09kg·hm-2·a-1。与归还量相比,养分转移量相当可观,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枝叶养分转移量分别占归还量的71.3%、57.9%和64.9%。各养分转移量排序为N>K>Ca>Mg>P>Cu。杉木人工林落枝叶养分转移量具有明显季节动态。三种杉木林分落叶N、P转移量高峰均出现在夏季(3.27-7.11kg·hm-2和0.21-0.59kg·hm-2);K转移高峰出现在春季和夏季;Cu转移高峰出现在冬季和夏季。4、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及时空分布差异明显。细根现存总量表现为成龄林(3.49t·hm-2)>过熟林(3.07t·hm-2)>幼龄林(2.80t·hm-2);活细根现存量表现为成龄林(2.73t·hm-2)>幼龄林(2.49t·hm-2)>过熟林(2.13t·hm-2),表现为随发育阶段增加呈“∧”趋势。杉木细根垂直分布具有表聚性,细根现存总量(0-20cm)占40.4%-46.3%,活细根现存量(0-20cm)占47.4%-54.4%,但死细根垂直异质性不明显。杉木细根现存量的季节动态表明,细根现存总量表现为4月份出现第一次峰值,随后下降,7月份较低,10月份有所回升,出现次高峰;杉木活细根现存量1月份与4月份均较低,到7月份开始上升,10月份活细根现存量也较高;杉木死细根现存量月动态变化与活细根相反,表现为1、4月份较高,到7月份开始显着下降至最低,10月份略有回升。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细根养分循环特征存在一定差异。幼龄林、成龄林和过熟林大量养分现存量分别为46.84、47.79和45.29kg·hm-2,微量养分现存量分别为1197.61、1720.49和1726.35g·hm-2;活细根养分现存量随发育阶段的增加而减小(大量养分:42.12、36.99和32.04kg·hm-2),死细根养分现存量与活细根相反,表现为随发育阶段的增加而增加(大量养分:4.74、10.81和13.24kg·hm-2(p<0.05);微量养分:162.63、448.57和588.50g·hm-2(p<0.05))。大量养分现存量表现为N>K或Ca>Mg.P,微量养分现存量表现为Fe>Mn.Cu或Zn。细根养分的空间分布表明:杉木活细根N、P、K、Mg、Fe、Cu、Zn元素养分浓度随径级的增加而减小,Ca养分浓度随径级的增加而增加;死细根N、P、K养分浓度随径级的增加而减小,其它元素不同发育阶段表现规律不一;活细根N、P、K、Fe、Cu、Zn养分浓度随序级的增加而减小,死细根N、P、K养分浓度随序级的增加而减小,Ca和Mg随序级增加而增加。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细根养分内循环研究表明:杉木细根K、Ca、Mg、Cu存在养分内循环,杉木细根N、P、Fe不发生养分内循环;各元素细根养分转移率总体表现为,各发育阶段细根养分转移率表现为幼龄林>过熟林>成龄林。杉木细根养分转移率与径级、序级相关性分析表明:K、Mg和Zn发生养分内循环的径级部位主要在0-0.5mm或0.5-1mm处,根序部位主要在1级或2级处。
卜旭凌[8](2014)在《短轮伐期杉木施用袋控肥其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研究》文中提出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是我国南方地区特有的、优质速生丰产用材树种,经营杉木人工林对缓解我国目前木材需求的矛盾和森林生态环境恶化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是,炼山造林、多代连载及杉木纯林等营林措施,导致林地地力衰退,林分生产力下降。林木施肥作为现代林业集约型营林的重要措施,可改善林地养分状况,提高短轮伐期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和林分生产力。本研究在福建省南平市洋口国有林场设立样地,2011年进行施肥试验,采用不同施肥深度(15、25cm)下,袋控施肥和传统沟施复合肥处理进行追肥试验,共9个处理(袋控施肥是将称重后的肥料装入可降解的塑料袋后密封,并在塑料袋的表面并排打上6、8、10孔;传统施肥为沟施的方式),随机区组设计,并设有空白对照试验。通过野外林分调查和连续测定施肥后2年内杉木幼林的生长量、土壤养分和肥料的月释放量,研究结果表明:Ⅰ:1)施肥后第1年,施肥深度为15cm的处理对树高生长有促进作用;处理为6孔的胸径当年增长量最大;蓄积当年增长量以施肥深度25cm且6孔的处理增量最大,施肥深度15cm且10孔的处理次之。2)施肥后第2年,树高和胸径的当年增长量以施肥深度15cm且8孔的处理增量最大,分别增加了 35%、62%,施肥深度为25cm且10孔的处理次之,分别增加了 22%、42%;蓄积当年增长量以施肥深度25cm且10孔的处理最大,施肥处理6孔的次之。Ⅱ:施肥对土壤的物理性质2年内变化没有显着的影响。物理性粘粒含量的增加,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和保肥的能力。Ⅲ:施肥处理的土壤pH值随杉木的生长逐年增加,对照逐年降低,试验地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逐年降低;施肥处理的土壤N、P和速效K的含量在施肥后先增加后降低,全K的含量逐年降低;试验地土壤交换性钙、镁离子逐年增加,此外,施肥处理对交换性镁离子有一定的影响。Ⅳ:各处理新生叶中NPK和钙镁的含量变化状况基木相似,其中NPK呈逐年下降趋势,而钙镁的含量先降低后增加。此外,施肥深度为15cm且8孔、施肥深度25cm且10孔的处理新生针叶的营养元素含量所占比例最高。Ⅴ:肥料进入土壤后,受水分运动及根系活动影响,施肥深度为25cm的处理,其养分的月消耗量相对较低,有利于提高肥料的长期效益。
刘芳[9](2014)在《2年生杉木人工林施肥效应及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的研究》文中指出杉木是我国南方非常重要的用材树种,目前,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和生产力下降现象普遍存在,这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林业的发展。所以,为了维护和提高杉木林地的土壤肥力和生产力,科学的施肥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杉木营林措施之一。近年来,有关杉木人工林施肥的研究虽然很多,但是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肥料(如复合肥、单元素化肥等)的方面,对新型肥料(如缓释肥、控释肥等)的研究较少。有鉴于此,本研究通过采用缓释肥和复合肥(打铁坑林地)、控释复合肥和复合肥(苦竹坑林地)对照处理的方案,来研究比较杉木幼林施用复合肥、缓释肥、控释肥后的生长量、枝叶养分含量以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情况,以期得到最优的杉木人工林施肥方案,达到提高杉木产量,缩短其轮伐期,增加杉木林的经济效益的目标。实验结果表明:Ⅰ施肥对杉木生长量的影响打铁坑2年生杉木林地:施用50kg/亩的复合肥可以明显地促进杉木的生长,2011年、2012年和2013年杉木树高、胸径和蓄积的年均生长量分别比CK高7.2%、27.6%、64.2%,11.5%、26.4%、62.3%和4.5%、17.0%、36.2%。施肥对杉木胸径的影响效果好于对树高的影响效果。苦竹坑2年生杉木林地:施用复合肥的处理杉木的生长量最好,施肥效果最佳,2012年和2013年杉木树高、胸径和蓄积的年均生长量分别比CK高20.0%、35.9%、18.4%和15.0%、22.1%、10.6%。Ⅱ施肥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1)施肥对土壤pH值的影响:施肥林地土壤pH值下降。打铁坑2年生杉木林地:2011年和2012年,施用50kg/亩的复合肥对土壤pH值的影响最大,pH值下降最多,其pH值比CK分别下降了 0.16和0.40个pH单位,2013年50kg/亩缓释肥的处理对土壤pH值的影响最大,pH值下降最多,比CK降低0.22个pH单位。苦竹坑2年生杉木林地:2011年、2012年和2013年,施用控释复合肥的处理对土壤pH值的影响最大,pH值下降最多,分别比CK下降了 0.10、0.07和0.22个pH单位。(2)施肥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施肥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增加。打铁坑2年生杉木林地:2011年75kg/亩缓释肥的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比CK高29.25%,肥效最好;2012年和2013年50kg/亩缓释肥处理的有机质含量高于其他处理,比CK增加显着。苦竹坑2年生杉木林地:2011年,施用复合肥的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2012年和2013年,施用控释复合肥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与其他处理相比明显增加。(3)施肥对土壤氮磷钾的影响:施肥林地的土壤氮磷钾含量高于对照。打铁坑2年生杉木林地:2011年和2012年,施用75kg/亩复合肥的处理林地土壤养分含量比其他施肥处理的含量高;2013年,施用75kg/亩缓释肥的处理土壤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在处理中最高。苦竹坑2年生杉木林地:2011年和2012年,施用复合肥的土壤养分含量最高,在处理中施肥影响效果明显;2013年,施用控释复合肥的处理土壤养分含量最高。(4)施肥对土壤交换性钙、镁离子的影响:施肥林地的土壤交换性钙、镁离子含量明显增加。打铁坑2年生杉木林地:2011年和2012年,施用复合肥的处理土壤交换性钙、镁离子含量最高,与CK相比有明显提高;2013年,施用缓释肥的处理土壤含量最高,肥效最好。苦竹坑2年生杉木林地:在2011年,复合肥处理林地的交换性钙、镁离子含量最高,与其它处理相比施肥效果明显。2012年和2013年,控释复合肥处理土壤交换性钙、镁离子含量最高。Ⅲ施肥对杉木枝叶养分含量的影响施肥增加了杉木枝叶中的氮、磷、钾、钙、镁的含量。2011年,施用复合肥的处理杉木枝叶中的养分含量最高,施用50kg/亩复合肥的处理,杉木枝叶中的全氮、全磷、全钾、钙和镁含量分别为4.58、1.55、12.20、10.41和3.39g/kg。施用复合肥264g/株的处理,枝叶全氮、全磷、全钾、钙和镁含量为6.91、0.97、8.12、10.01和3.41g/kg;2012年,施肥处理之间枝叶养分含量接近,肥效相似;2013年施用缓释肥和控释复合肥的处理施肥影响效果最好,施用50kg/亩缓释肥的处理,杉木枝叶中的全氮、全磷、全钾、钙和镁含量分别为4.18、0.93、7.53、8.52和2.40g/kg。施用控释复合肥264g/株的处理,枝叶中的养分含量是4.47、0.66、4.21、7.36、2.38g/kg。
陈卫军[10](2013)在《湘中丘陵杉木二代人工林生长及林地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杉木是我国亚热带常见的主要速生用材树种,杉木林面积约占我国人工林总面积的24%,在南方林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解湘中丘陵杉木二代人工林的生长状况和林地土壤特征及其植物多样性与生物量等,本文以湖南“朱石杉木林基地”的试验林为研究对象,从整地方式和间作施肥技术方面探索杉木速生丰产技术和生产潜力;同时,探讨杉木人工林地的土壤特征,包括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与土壤酶;以及对杉木人工林的植物多样性及生物量和碳密度进行初步研究。采用多因子正交法试验;通过设置临时标准地(分别是12a、14a、16a、18a生杉木无性系林分以及21a、22a生杉木实生苗林分),然后进行每木检尺,选择标准木,并对各标准木进行树干解析,绘制各因子生长曲线图,分别将12a、14a、16a、18a生杉木无性系林分与22a生杉木实生苗林分的生长曲线图作对比进行研究丘陵区杉木林分的生长极其与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之间的关系;对不同林龄林分及针阔混合林的表层土壤的微生物总数及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和蔗糖酶、脲酶及过氧化氢酶、土壤养分进行了分析;对杉木林地植物多样性、杉木各器官的生物量和碳密度等因子的影响也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坡位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表现为坡位仅对杉木胸径生长的影响差异显着,而对树高、和材积生长的影响不显着;不同整地方式对树高、胸径和材积均有极显着差异;坡位*整地方式作用对树高、胸径和材积差异均不显着;不同坡位、不同整地方式对材积的影响,平均单株材积最大发生在(11)下坡位部位的撩壕整地,平均单株材积最小发生在上坡部位的小穴整地(33),整地方式1(撩壕整地)对材积贡献均最大,整地方式2(大穴整地)居中,整地方式3(小穴整地)最小;间作对杉木对胸径生长有显着差异,胸径最高值出现在(111)间作1,底肥1,追肥1;胸径最低值出现在(222)间作2,底肥2,追肥2;间作对杉木树高和材积生长有极显着差异;底肥和追肥单因素均对试验结果未造成显着差异;间作*底肥*追肥对胸径生长也具有显着差异,间作*底肥*追肥对树高和材积生长具有极显着差异。2.杉木无性系林分的生长其树高比实生苗稍高,而去皮胸径及单株去皮材积明显比实生苗要大;杉木无性系林分的树高年平均生长量比实生苗略大,而其胸径年平均生长量以及单株材积年平均生长量明显比实生苗大。对于杉木无性系而言,树高年平均生长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小,胸径年平均生长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小,其单株材积的平均生长量随着年龄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平均生长量最大时对应的年龄在16-18之间。四个无性系品种柏木杉除树高以外,平均胸径、冠幅以及单株材积都明显比其他三个无性系品种大,金杯杉在树高、平均胸径、冠幅以及单株材积方面都明显不如其他三个品种无性系。杉木无性系的最佳主伐年龄是18a,而实生苗的最佳主伐年龄是21a。无性系的最佳主伐年龄比实生苗的提前了 3a。采用优良无性系造林在生产上是可行的;因为杉木无性系苗木造林既可缩短杉木用材林的最佳主伐年龄,缩短培育周期,又能提高单位面积出材量,增加经济收入。3.杉木人工林中土壤养分分布0-20cm较高,20-40cm次之,40-60cm较低,土壤养分含量随着年龄的增大而有逐渐减少的现象,特别是土壤中的大量元素氮、磷、钾和中量元素钙、镁等,微量元素铜、铁、锌、锰等变化不很明显;对于16a生杉木林分,无性系林分土壤养分大量元素基本上更有下降的趋势,说明无性系消耗得更强,而对于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来说实生苗要稍强一些;由N、P、K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在杉木整个生长过程中,N、P、K含量降低明显,建议在生产中增施N、P、K肥,以保证杉木正常生长,提高产量;据相关资料介绍,杉木幼龄林土壤肥力较高,从幼龄林到中龄林,从中龄林到近、成熟林,杉木人工林土壤养分含量总的呈下降趋势,因此,须及时补充养分。4.杉木人工林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以12a为较多;16a的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数量较少;随着林分年龄的增大,土壤酶的活性增强,但达到一定阶段后,土壤酶活性随着林分年龄的增大而减弱。整体而言,针阔混交林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大于杉木人工林中土壤微生物的数量;针阔混交林土壤酶的活性也大于杉木人工林的土壤酶活性。5.杉木人工林林龄对群落植物多样性的影响较大,杉木人工林林龄21a、22a生的植物种类较为丰富,12a生的林分植物种类较少;苗木种类对群落植物多样性也有不小的影响,乔木层属于无性系苗的林分物种多样性指数高,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高,且物种丰富度较高,而草本层为实生苗的林分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物种丰富度无性系苗的林分较实生苗的林分高;发展杉木人工林时,根据不同林龄合理调整种群结构,创造良好的林地生长条件,有利于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6.杉木在湘中丘陵人工林各器官生物量的大小顺序为干>根>叶>枝>果,单株及各器官的生物量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在一定密度范围内,随着密度的增加,杉木人工林生物量显着增加;其不同器官中碳素密度变化范围在2.7569t/hm2-159.0984 t/hm2之间,按碳、硫素密度高低排列顺序为:树干>树根>树枝>树叶>球果,碳百分含量的高低排列顺序为:果>叶>枝>干>根,硫含量顺序为:干>枝>叶>根>果;不同年龄杉木储存碳素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碳密度大小依次为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中龄林、幼龄林;郁闭度和坡向对林分碳密度的影响显着,坡位则无显着影响。
二、第二代杉木林速生阶段微量元素含量与分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二代杉木林速生阶段微量元素含量与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磷添加对杉木人工林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磷肥活化技术研究 |
1.2.2 施肥对杉木林的影响 |
1.2.3 土壤碳氮磷循环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1.2.4 施肥对化学计量特征影响 |
1.2.5 施肥对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
1.2.6 微生物多样性测定 |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1.1 试验设计 |
2.1.2 供试肥料 |
2.1.3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2.1.4 微生物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
2.1.5 实验指标的测定 |
2.1.6 微生物高通量测序 |
2.1.7 数据分析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磷添加对土壤碳、氮、磷的影响 |
3.1.1 土壤有机碳含量 |
3.1.2 土壤全氮含量 |
3.1.3 土壤全磷含量 |
3.1.4 小结与讨论 |
3.2 磷添加对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
3.2.1 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
3.2.2 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与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相关性分析 |
3.2.3 小结与讨论 |
3.4 磷添加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3.4.1 磷添加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
3.4.2 磷添加对杉木人工林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
3.4.3 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与土壤养分相关性分析 |
3.4.4 小结与讨论 |
3.5 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附录B 文中英文符号及中英文对照 |
附录C 文中相关性分析数据 |
致谢 |
(2)陈山红心杉人工林生物量和养分的积累与分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人工林生物量研究进展 |
1.2.2 人工林养分积累与分配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地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红心杉样品采集与生物量计算 |
2.2.2 灌木草本样品采集与生物量测定 |
2.2.3 凋落物样品采集与生物量测定 |
2.2.4 土壤样品采集及养分测定 |
2.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6 技术路线图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红心杉人工林生物量 |
3.1.1 红心杉各器官生物量回归分析 |
3.1.2 红心杉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 |
3.1.3 灌木草本生物量 |
3.1.4 凋落物生物量 |
3.1.5 小结与讨论 |
3.2 红心杉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分析 |
3.2.1 乔木层养分含量 |
3.2.2 灌木层养分含量 |
3.2.3 草本层养分含量 |
3.2.4 红心杉凋落物养分含量 |
3.2.5 其它凋落物养分含量 |
3.2.6 土壤层养分含量 |
3.2.7 小结与讨论 |
3.3 红心杉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的积累与分配 |
3.3.1 乔木层养分的积累与分配 |
3.3.2 灌木层养分的积累与分配 |
3.3.3 草本层养分的积累与分配 |
3.3.4 红心杉凋落物养分的积累与分配 |
3.3.5 其它凋落物养分的积累与分配 |
3.3.6 整个生态系统养分的积累与分布 |
3.3.7 小结与讨论 |
4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
4.1 主要结论 |
4.2 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
4.2.1 创新点 |
4.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3)湖南会同杉木人工林不同林龄养分含量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杉木的研究概况 |
1.1.1 杉木的起源 |
1.1.2 杉木的形态特征与主要用途 |
1.2 当前研究进展 |
1.2.1 杉木养分特性的研究 |
1.2.2 土壤酶活性研究 |
1.2.3 植物养分特性研究 |
1.3 当前研究主要存在的问题 |
2 实验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实验地概况 |
2.3 研究方法 |
2.2.1 样地设立 |
2.2.2 样品采集 |
2.2.3 样品测定 |
2.4 数据分析 |
2.5 技术路线 |
3 杉木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
3.1 杉木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 |
3.2 杉木人工林土壤PH值变化特征 |
3.3 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特征 |
3.3.1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时间动态 |
3.3.2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动态 |
3.3.3 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的显着性分析 |
3.4 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土壤常量元素含量变化规律 |
3.4.1 土壤中的全氮含量变化 |
3.4.2 土壤中的全磷含量 |
3.4.3 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 |
3.4.4 土壤中的全钾含量 |
3.4.5 土壤中的速效钾含量 |
3.4.6 土壤中全钙含量 |
3.4.7 土壤中全镁含量 |
3.5 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变化规律 |
3.5.1 土壤微量元素的空间动态 |
3.5.2 土壤微量元素的时间动态 |
3.5.3 土壤微量元素的差异性分析 |
3.6 杉木人工林养分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3.6.1 土壤常量元素含量之间的相关性 |
3.6.2 土壤常量元素含量与土壤PH值的相关性 |
3.6.3 土壤养分元素含量与土壤有机质的相关性 |
3.6.4 土壤常量含量与微量元素含量的相关性 |
3.6.5 土壤有机质、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含量之间的典型相关分析 |
3.7 小结 |
4 杉木人工林土壤养分动态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 |
4.1 杉木人工林土壤酶活性变化规律 |
4.1.1 土壤酶活性的时间动态 |
4.1.2 土壤酶空间变化 |
4.1.3 土壤酶含量差异的显着性分析 |
4.1.4 土壤酶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4.2 杉木人工林土壤养分元素与土壤酶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4.3 小结 |
5 杉木人工林植物器官养分与土壤养分动态的关系 |
5.1 杉木人工林杉木器官中的养分变化 |
5.1.1 杉木器官中的常量元素含量变化特征 |
5.1.2 杉木器官中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特征 |
5.2 杉木人工林土壤养分与杉木器官养分含量的相关性 |
5.2.1 土壤养分与当年生叶养分含量的相关性 |
5.2.2 土壤养分与两年生叶养分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
5.2.3 土壤养分与杉木林根养分含量的相关性 |
5.3 小结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与讨论 |
6.2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杉木二代林轮作速生树种尾巨桉和黑木相思9a后的土壤养分变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杉木研究背景 |
1.2 杉木土壤的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杉木土壤改良的研究进展 |
1.3 目的与意义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2.1 本实验样地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野外调查与采样 |
2.2.2 分析项目与方法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杉木二代林轮作尾巨桉和黑木相思9a后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特征 |
3.2 杉木二代林轮作尾巨桉和黑木相思9a后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特征 |
3.2.1 不同林分土壤PH值的变化特征 |
3.2.2 不同林分土壤易变性碳素含量的变化特征 |
3.2.3 不同林分土壤易变性氮素含量的变化特征 |
3.2.4 不同林分土壤碳氮比(C/N)的变化特征 |
3.2.5 不同林分土壤全磷(P)和有效磷的变化特征 |
3.2.6 不同林分土壤无机盐离子的变化特征 |
3.2.7 不同林分土壤微量元素铝(Al)、铁(Fe)、锰(Mn)、锌(Zn)、钠(Na)的变化特征 |
3.3 杉木二代林轮作尾巨桉和黑木相思9a后土壤养分指标的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 |
3.3.1 杉木二代林轮作尾巨桉和黑木相思9a后土壤养分指标的相关分析 |
3.3.2 杉木二代林轮作尾巨桉和黑木相思9a后土壤养分指标的冗余分析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杉木二代林轮作尾巨桉和黑木相思9a后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 |
4.1.2 杉木二代林轮作尾巨桉和黑木相思9a后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不同尺度下福建省杉木碳计量模型、预估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 研究目的 |
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3.1 森林碳平衡和碳循环相关问题研究 |
3.2 森林碳储量相关问题研究 |
3.2.1 森林碳储量估算方法 |
3.2.2 森林碳储量估算 |
3.3 生物量模型相关问题研究 |
3.3.1 模型形式 |
3.3.2 参数估计异方差问题 |
3.3.3 相容性生物量模型 |
3.3.4 模型尺度转换 |
3.3.5 其它林木生物量模型 |
3.4 杉木生物量(碳储量)相关问题研究 |
3.5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4 主要研究内容 |
5 技术路线 |
第2章 个体尺度下杉木碳计量模型 |
1 数据收集 |
1.1 建模样本数据采集 |
1.2 验证样本数据收集及处理 |
2 研究方法 |
2.1 模型自变量确定 |
2.2 模型结构设计 |
2.3 模型评价指标 |
2.4 最优独立拟合法 |
2.5 相容性问题解决方法 |
2.5.1 比例平差法 |
2.5.2 非线性似乎不相关回归法 |
2.6 模型异方差处理 |
2.7 分析软件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单木各部分碳含量模型最优形式 |
3.2 相容性单木碳含量模型 |
4 讨论 |
4.1 建立相容性模型的必要性 |
4.2 不同相容性建模方法的比较 |
4.3 单木碳含量模型最优形式的确定 |
4.4 通用模型外推性能的验证 |
4.5 存在的不足 |
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林分尺度下杉木碳计量模型 |
1 与材积兼容的林分碳储量模型 |
1.1 数据收集 |
1.2 研究方法 |
1.2.1 林分碳储量计算 |
1.2.2 模型结构设计 |
1.2.3 模型评价指标 |
1.2.4 分析软件 |
1.3 结果与分析 |
1.4 讨论 |
2 基于机器学习的林分碳储量模型 |
2.1 数据收集 |
2.2 研究方法 |
2.2.1 BP神经网络 |
2.2.2 支持向量机 |
2.2.3 模型结构设计 |
2.2.4 模型评价指标 |
2.2.5 分析软件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建模结果 |
2.3.2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建模结果 |
2.4 讨论 |
2.4.1 参数寻优对机器学习建模结果的影响 |
2.4.2 不同建模方法结果的比较 |
2.4.3 存在的不足 |
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区域尺度下杉木碳计量模型 |
1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碳储量模型 |
1.1 数据收集 |
1.2 研究方法 |
1.2.1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
1.2.2 通径系数 |
1.2.3 模型评价指标 |
1.2.4 分析软件 |
1.3 结果与分析 |
1.4 讨论 |
1.4.1 杉木碳储量影响因素的通径分析 |
1.4.2 OLR模型与GWR模型拟合性能的比较 |
1.4.3 存在不足 |
2 基于材积源生物量法的碳储量换算模型 |
2.1 数据收集 |
2.2 研究方法 |
2.2.1 IPCC法 |
2.2.2 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 |
2.2.3 经验回归模型估计法 |
2.2.4 杉木含碳率确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福建省杉木平均生物量转换因子(BEF) |
2.3.2 福建省杉木含碳率模型 |
2.3.3 福建省杉木林总碳储量估算 |
2.4 讨论 |
2.4.1 不同材积源生物量法的比较 |
2.4.2 杉木生物量转换因子(BEF)分析 |
2.4.3 杉木全树平均含碳率分析 |
3 不同尺度杉木碳计量模型的耦合换算 |
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杉木碳计量动态预估 |
1 基于收获表的碳储量动态预估 |
1.1 数据收集 |
1.2 研究方法 |
1.3 结果与分析 |
1.4 讨论 |
2 基于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的碳储量动态预估 |
2.1 数据收集 |
2.1.1 样地调查 |
2.1.2 数据处理与假设 |
2.2 研究方法 |
2.2.1 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模型 |
2.2.2 多维时间序列(CAR)模型 |
2.2.3 模型评价指标 |
2.2.4 分析软件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ARIMA模型预测结果 |
2.3.2 CAR模型预测结果 |
2.4 讨论 |
3 基于CO2FIX模型的碳汇潜力动态预估 |
3.1 数据收集 |
3.2 研究方法 |
3.2.1 模型介绍 |
3.2.2 参数设置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杉木碳计量应用 |
1 杉木林碳汇木材复合经济收益分析——基于时间序列预测模型 |
1.1 数据收集 |
1.2 研究方法 |
1.2.1 林分出材率计算 |
1.2.2 碳价格计算 |
1.2.3 经济成熟计算 |
1.3 结果与分析 |
1.3.1 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结果 |
1.3.2 碳汇木材复合经济收益及最优轮伐期分析 |
1.4 讨论 |
1.4.1 最优轮伐期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
1.4.2 存在的不足 |
2 福建省杉木林净生产力估算及固碳能力抵消化石能源碳排放效果分析——基于区域尺度碳计量模型 |
2.1 数据收集 |
2.2 研究方法 |
2.2.1 杉木林固碳能力计算 |
2.2.2 化石能源碳排放量计算 |
2.2.3 碳抵消率计算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福建省杉木林净生产力估算 |
2.3.2 福建省杉木林固碳能力抵消化石能源碳排放效果分析 |
2.4 讨论 |
2.4.1 杉木林净生产力动态变化 |
2.4.2 城市森林碳抵消效果 |
3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主要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与待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福寿林场杉木林土壤微量元素的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样地的设置和取样方法 |
2.2 测定方法 |
2.3 微量元素储量计算方法 |
2.4 数据处理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杉木林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变化 |
3.1.1 不同龄组杉木林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变化 |
3.1.2不同龄组杉木林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的垂直分布规律 |
3.2 杉木林土壤微量元素储量变化 |
3.2.1不同龄组杉木林土壤容重的变化 |
3.2.2 不同龄组杉木林土壤微量元素储量变化 |
4 结论与讨论 |
(7)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养分内循环与周转利用效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立题依据 |
2 技术路线 |
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3.1 人工林生产力下降研究现状 |
3.2 杉木人工林生产力下降的影响因素 |
3.3 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 |
3.4 人工林养分循环的研究 |
3.5 森林凋落物研究进展 |
3.6 细根研究进展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1 人工林生产力与养分利用的研究方法 |
1.1 乔木层生物量测定 |
1.2 养分循环参数测定 |
2 凋落物产量与养分归还的研究方法 |
2.1 凋落物收集器布设 |
2.2 凋落物收集方法的筛选 |
2.3 凋落物收集与养分测定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枝叶凋落前养分转移的研究方法 |
3.1 鲜枝叶取样与养分测定 |
3.2 养分测定 |
3.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 细根生物量与养分转移的研究方法 |
4.1 细根取样及处理 |
4.2 养分测定 |
4.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四章 不同发育阶段杉木林生产力与养分利用的研究 |
1 发育阶段对杉木人工林生物量的影响 |
1.1 不同发育阶段杉木林生物量积累与分配的比较 |
1.2 不同发育阶段杉木林生物量净生产力的比较 |
1.3 不同发育阶段杉木林生物量估测模型的比较 |
2 发育阶段对杉木林养分积累的影响 |
2.1 不同发育阶段杉木林养分浓度的比较 |
2.2 不同发育阶段杉木林养分储量的比较 |
2.3 不同发育阶段杉木林养分年存留量的比较 |
3 发育阶段对杉木林养分利用循环的影响 |
3.1 不同发育阶段对杉木林养分利用效率的比较 |
3.2 不同发育阶段杉木林养分循环的比较 |
4 讨论 |
4.1 杉木人工林养分利用效率研究 |
4.2 杉木人工林生物循环特征研究 |
5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凋落物产量与养分归还研究 |
1 发育阶段对杉木林凋落物产量的影响 |
1.1 不同发育阶段杉木林凋落物总量与组成的比较 |
1.2 不同发育阶段杉木林凋落物产量异速比例关系的比较 |
1.3 不同发育阶段杉木林凋落物产量动态变化的比较 |
2 发育阶段对杉木林凋落物养分归还的影响 |
2.1 不同发育阶段杉木林凋落物养分浓度的比较 |
2.2 不同发育阶段杉木林凋落物养分月动态的比较 |
2.3 不同发育阶段杉木林凋落物养分归还量的比较 |
2.4 不同发育阶段杉木林凋落物养分归还量月动态的比较 |
3 杉木林凋落物数量、养分归还及土壤性质相关性分析 |
3.1 凋落物养分归还量与凋落量、土壤养分相关性 |
3.2 凋落物基质质量与土壤性质相关性 |
4 讨论 |
4.1 影响凋落物产量的因素 |
4.2 凋落物养分归还研究 |
4.3 凋落物产量、基质质量与土壤养分库 |
5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枝、叶凋落前养分转移研究 |
1 发育阶段对杉木林枝、叶凋落前后养分浓度变化的影响 |
1.1 不同发育阶段杉木林鲜枝与枯枝之间养分浓度的比较 |
1.2 不同发育阶段杉木林鲜叶与枯叶之间养分浓度的比较 |
2 发育阶段对杉木林枝、叶凋落前养分转移率的比较 |
2.1 枯枝的N、P、K、CA、MG、CU养分转移率 |
2.2 枯叶的N、P、K、CA、MG、CU养分转移率 |
2.3 枝、叶凋落前养分转移率的季节动态 |
3 发育阶段对杉木林枝、叶凋落前后养分转移量的比较 |
3.1 转移量季节变化 |
3.2 年转移量 |
4 杉木枝叶转移率与土壤养分、枝叶凋落前后养分浓度相关性分析 |
4.1 枝、叶凋落前后养分转移率与土壤养分之间相关性 |
4.2 枝、叶凋落前后养分转移率与其养分浓度之间相关性 |
5 讨论 |
5.1 枝叶养分内循环研究 |
5.2 枝叶养分内循环影响因素研究 |
5.3 叶养分循环的周期性研究 |
6 小结 |
第七章 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细根养分内循环与周转研究 |
1 发育阶段对杉木林细根生物量的影响 |
1.1 不同发育阶段杉木林细根现存量的比较 |
1.2 不同发育阶段杉木林细根现存量季节变化的比较 |
1.3 不同发育阶段杉木林细根现存量垂直异质性的比较 |
1.4 不同发育阶段杉木细根年净生产力的比较 |
2 发育阶段对杉木林细根养分周转的影响 |
2.1 不同发育阶段杉木细根养分浓度的比较 |
2.2 不同发育阶段杉木细根养分贮量的比较 |
2.3 不同发育阶段杉木细根养分转移率的比较 |
3 讨论 |
3.1 细根现存量及动态特征研究 |
3.2 细根养分内循环研究 |
4 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研究结论 |
2 主要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与待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8)短轮伐期杉木施用袋控肥其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杉木人工林施肥研究现状 |
1.3.1 国外林木人工林施肥研究的现状 |
1.3.2 国内林木人工施肥研究的现状 |
1.3.3 控释肥料的研究现状 |
1.4 特色和创新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3 研究区域理化性质的背景值 |
2.4 样品测定与数据分析方法 |
2.4.1 土壤物理性质测定 |
2.4.2 土壤养分化学性质测定方法 |
2.4.3 植株叶片测定 |
2.4.4 肥料测定方法 |
2.4.5 数据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施肥对杉木生长的影响 |
3.1.1 树高和胸径 |
3.1.2 蓄积量 |
3.2 施肥对林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3.2.1 土壤自然含水量、容重和孔隙度 |
3.2.2 土壤颗粒机械组成 |
3.3 施肥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3.3.1 pH和有机质 |
3.3.2 施肥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3.3.3 土壤中交换性钙、镁离子 |
3.3.4 土壤养分与杉木生长因子偏相关分析 |
3.4 施肥对杉木针叶养分含量的影响 |
3.5 袋控肥的养分释放特性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致谢 |
(9)2年生杉木人工林施肥效应及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现象的研究 |
1.2.1 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现状 |
1.2.2 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原因 |
1.3 杉木人工林施肥研究现状 |
1.4 缓、控释肥研究现状 |
1.4.1 缓、控释肥料的概念、特点 |
1.4.2 缓、控释肥料研究现状概括 |
1.4.3 缓、控释肥料在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
1.5 特色和创新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地选取 |
2.2 试验设计 |
2.3 样品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施肥对杉木生长的影响 |
3.1.1 打铁坑2年生杉木生长量 |
3.1.2 苦竹坑2年生杉木生长量 |
3.2 施肥对打铁坑2年生杉木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3.2.1 土壤pH值 |
3.2.2 土壤有机质 |
3.2.3 土壤氮、磷、钾含量 |
3.2.4 土壤交换性钙、镁离子 |
3.3 施肥对苦竹坑2年生杉木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3.3.1 土壤pH值 |
3.3.2 土壤有机质 |
3.3.3 土壤氮、磷、钾含量 |
3.3.4 土壤交换性钙、镁离子 |
3.4 施肥对杉木枝叶养分含量的影响 |
3.4.1 施肥对打铁坑2年生杉木枝叶养分含量的影响 |
3.4.2 施肥对苦竹坑2年生杉木枝叶养分含量的影响 |
4 结论 |
4.1 施肥对杉木生长的影响 |
4.2 施肥对杉木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4.3 施肥对杉木枝叶养分含量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湘中丘陵杉木二代人工林生长及林地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杉木速生丰产技术试验研究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1.3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概况 |
1.1.4 杉木速生丰产林的研究进展 |
1.2 杉木无性系林分生长规律 |
1.2.1 杉木无性系概述 |
1.2.2 杉木无性系研究进展 |
1.3 杉木人工林地土壤养分特征研究 |
1.3.1 杉木林地土壤养分概述 |
1.3.2 杉木人工林土壤养分动态变化 |
1.4 杉木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与林木生长关系 |
1.4.1 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与土壤酶 |
1.4.2 杉木土壤微生物、土壤酶与林木生长关系 |
1.5 杉木人工林地植物多样性 |
1.5.1 杉木人工林植物多样性概述 |
1.5.2 杉木植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
1.6 杉木无性系人工林生物量及碳储量研究 |
1.6.1 杉木林地生物量与碳储量概述 |
1.6.2 国内对杉木碳储量与生物量的研究动态 |
2 研究地概况 |
2.1 自然条件 |
2.2 社会经济条件 |
2.3 试验林基本情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与试验设计 |
3.2 研究方法 |
4 湘中丘陵杉木人工林造林技术研究 |
4.1 良种选择 |
4.2 采穗圃的建立 |
4.3 坡位与整地方式对杉木生长的影响 |
4.4 间作施肥技术对杉木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
4.4.1 间作施肥对杉木人工林胸径生长的影响 |
4.4.2 间作施肥对杉木人工林树高生长的影响 |
4.4.3 间作施肥对杉木材积生长的影响 |
4.5 结果与分析 |
5 湘中丘陵杉木人工林生长规律 |
5.1 杉木无性系林分与实生苗林分生长 |
5.1.1 无性系林分与实生苗林分生长调查统计 |
5.1.2 无性系林分与实生苗林分生长量比较 |
5.1.3 无性系林分与实生苗林分平均生长量比较 |
5.2 杉木四个无性系品种之间林分生长状况 |
5.3 杉木无性系最佳主伐年龄确定及经济效益 |
5.4 小结与分析 |
5.4.1 杉木无性系林分与实生苗林分生长 |
5.4.2 杉木无性系人工林林分生长规律 |
5.4.3 杉木四个无性系林分生长状况 |
5.4.4 杉木人工林最佳主伐年龄确定 |
6 杉木人工林地土壤养分特征 |
6.1 土壤养分测定方法 |
6.1.1 外业调查 |
6.1.2 内业土壤养分测定 |
6.2 土壤养分的变化 |
6.3 小结与讨论 |
7 杉木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 |
7.1 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7.1.1 样品的采集 |
7.1.2 土样处理 |
7.1.3 土壤微生物的测定方法 |
7.1.4 土壤酶活性测定方法 |
7.2 不同林龄的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 |
7.3 不同林龄的杉木人工林土壤酶活性 |
7.4 小结与讨论 |
8 杉木人工林地植物多样性 |
8.1 调查与研究方法 |
8.2 计算方法 |
8.3 结果与分析 |
8.3.1 杉木人工林的物种多样性及特征值分析 |
8.3.2 杉木人工林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指数分析 |
8.3.3 小结与讨论 |
9 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及碳储量 |
9.1 调查方法 |
9.1.1 外业调查方法 |
9.1.2 内业测定 |
9.2 杉木无性系人工林生物量动态规律 |
9.3 杉木无性系人工林碳密度 |
9.4 小结与分析 |
9.4.1 林分生物量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
9.4.2 碳含量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特征 |
9.4.3 影响杉木生物量及碳密度的因素 |
9.4.4 小结与讨论 |
10 结论与讨论 |
10.1 结论 |
10.2 讨论 |
10.3 创新之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A1) |
附录(A2) |
致谢 |
四、第二代杉木林速生阶段微量元素含量与分布(论文参考文献)
- [1]磷添加对杉木人工林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D]. 杨坤.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2)
- [2]陈山红心杉人工林生物量和养分的积累与分配[D]. 魏小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3]湖南会同杉木人工林不同林龄养分含量动态研究[D]. 王海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4]杉木二代林轮作速生树种尾巨桉和黑木相思9a后的土壤养分变化特征[D]. 杨起帆. 福建农林大学, 2017(01)
- [5]不同尺度下福建省杉木碳计量模型、预估及应用研究[D]. 林卓. 福建农林大学, 2016(09)
- [6]福寿林场杉木林土壤微量元素的储量研究[J]. 曹小玉,李际平,胡园杰.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6(01)
- [7]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养分内循环与周转利用效率的研究[D]. 周丽丽. 福建农林大学, 2014(12)
- [8]短轮伐期杉木施用袋控肥其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研究[D]. 卜旭凌. 福建农林大学, 2014(05)
- [9]2年生杉木人工林施肥效应及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的研究[D]. 刘芳. 福建农林大学, 2014(05)
- [10]湘中丘陵杉木二代人工林生长及林地特征研究[D]. 陈卫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