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趋同”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趋同”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一、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成因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俏茹[1](2021)在《中国经济增长收敛性的理论分析与计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济增长收敛(Economic Growth Convergence)的经典含义是指欠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在长期内向发达经济体追赶与靠拢的过程。经济增长收敛假说始于Solow(1956)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其主要包含三个核心问题:第一,是否存在收敛,即对收敛的存在性进行判断;第二,为什么会出现收敛,即对收敛机制进行分析;第三,如何能促进收敛,即对收敛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索。这是一个重要但又十分复杂的问题,首先,收敛性回答的是经济差距缩小的问题,这是任何一个经济体不得不重视的现实问题,在过去半个世纪,经济学家一直在试图剖析经济体间收入差距的形成及其背后的成因,而收敛性假说则成为了近二十年来在总量层面分析收入差距的主要工具。其次,经济增长收敛涉及不同的经济增长理论,且不同的理论对收敛结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关于收敛性假说,学术界至今仍未给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框架与实论结论,这正是收敛性研究的复杂之处。经济增长收敛理论对于理解收入差距的未来变动趋势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其为欠发达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经济差距的缩小,以及经济体内部区域之间经济差距的缩小,提供了一种形象的描述。与此同时,经济增长收敛理论还具有较强的政策含义,能够为政府的政策实施提供理论支撑与现实依据。事实上,关于经济增长收敛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与政策制定者所关注的焦点问题。近年来,中国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发展进入了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在内部面临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外则面临着从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水平跃升的考验,这两大挑战均对应了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收敛性问题,前者是关于中国内部各区域之间的收敛性问题,而后者则是将中国作为一个个体考虑其与世界范围内其它国家之间收敛性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重新审视了中国内部与外部的收敛性特征,并从“横向收敛”和“纵向收敛”两大角度展开了系统的研究。首先,“纵向收敛”主要研究一元经济体向自身稳态逼近的收敛过程;而“横向收敛”则研究多元经济体之间相互追赶,向共同的稳态收敛的过程。根据研究主体的差异,这一部分又可细分为两个层面。其中第一个层面主要研究中国内部各区域之间的横向收敛特征,本文从“数量”和“质量”两个角度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展开了研究;而第二个层面则主要研究全球经济体之间的横向收敛特征,本文对“资本收敛机制”和“技术收敛机制”两大收敛机制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收敛性进行判断。首先,本文从全国整体层面分析中国经济增长收敛的阶段性特征。笔者首先通过经济增长收敛理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收敛路径进行识别,并借助门限回归模型判断中国当前的收敛阶段;随后进一步利用含潜在门限变量的时变系数向量自回归模型探索金融和技术两大驱动因素对于中国在实现收敛跃升过程中的作用,结果发现: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正处于中等收入的收敛曲线上,继续沿现有曲线收敛难以顺利向高收入阶段跃升,中国只有转变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才有可能顺利成为高收入国家,因此,为了顺利实现向高收入水平跃升,需要促进科技与金融的深入融合,继续挖掘两大因素的潜能。其次,本文对经济增长“数量”的收敛性进行研究,笔者首先将空间相关性加入到Mankiw-Romer-Weil收敛模型中,得到了空间收敛理论方程,随后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对中国省际间的收敛性和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本文还采用双区制空间杜宾模型对中国省际空间溢出效应的非对称性及其对经济增长收敛的影响进行探究,结果发现:中国省际之间存在显着的空间正相关关系,与此同时,中国的省际经济增长整体满足条件收敛规律,然而,中国省际之间的空间溢出无论在体量上还是方向上均具有非对称性特征,且这两大非对称性对区域经济收敛的影响不尽相同。现阶段中国正处于增速换挡期,增速下滑的弱势省份会在区域内其它类似弱势省份间形成明显的下拉溢出,而这一溢出对强势省份的影响相对有限,在这两种效应的耦合作用下,中国经济出现了阶段性的区域极化现象。再次,本文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收敛性进行研究,笔者首先利用层级动态因子模型对中国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建模,以得到各区域以及各省份的因子;随后,借助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识别区域间经济增长质量的联动机制;最后通过计算C-M同步化指数分析了区域间的收敛特征,结果发现:现阶段中国四大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东部先行,中西部跟随和东北部相对独立的三元结构,而从区域内的同步化水平来看,东、中、西部三个区域内的省级经济增长质量已初具俱乐部收敛特征,呈整体一致向好态势,这在极大程度上缓和了个体异化引致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隐患。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东北地区内部省份间均存在着独有的制约因素和增长桎梏,并未表现出收敛特征。然后,本文对经济增长的“资本收敛机制”进行分析,笔者首先对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进行了理论阐释,并通过技术差距的动态演变推导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随后通过动态面板门限模型对理论分析结论进行实证检验,具体得到以下结论: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双门限效应,首先,金融水平较低的国家无法实现经济增长收敛,但其稳态增长率会随着金融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其次,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一个国家向前沿增长率收敛的可能性将会增加;最后,对于已收敛于前沿增长率的国家,金融发展对该国稳态下的相对产出增长率存在正向影响但最终趋于消失。最后,本文对经济增长的“技术收敛机制”进行分析,笔者首先借助非线性时变因子模型分析各国的俱乐部收敛情况;随后进一步通过技术前沿收敛模型探索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路径,以对各国向高收入国家收敛的本质条件进行判断,结果发现:各国在向高收入水平收敛过程中所经历的“中等收入陷阱”在长期内是非稳定状态,但这种非稳定状态并不容易被打破,需要具备相应的收敛条件才能实现跃升,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是各国向高收入水平收敛的关键,经济体在低收入水平阶段,可通过技术模仿提升TFP,在由低收入向中等收入水平跃升阶段,需在技术模仿的同时利用全球技术边界提升带来的技术溢出拉动TFP增长,在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跃升阶段,需由外部驱动向自主创新驱动转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本文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维度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收敛性特征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分析。从国内区域层面的收敛性分析来看,中国经济增长整体上满足条件收敛规律,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格局仍未真正改变,差异化的发展战略仍需重视;而从国际层面的收敛性来看,当前中国正处于中等收入阶段,必然会经历经济增速的回落期与调整期,实现向高收入水平收敛需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动力。

袁雅倩[2](2021)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关联网络及收敛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创新驱动不足、产业结构失衡、生态环境破坏、收入差距拉大等一系列问题逐渐凸显,提升经济发展质量迫在眉睫。随着市场化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商品和要素的自由流动使得区域间空间关联关系日趋紧密。然而,由于不同区域间在经济基础、技术创新水平、环境保护力度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区域间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明显空间非均衡特征,这给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协同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因此,科学测度中国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准确刻画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关联关系,并在空间关联网络下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敛散性进行实证检验,这对推动产业结构转型、缓解环境压力、改善生态状况、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跨区域协同提升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首先,本文基于空间相互作用和社会网络等基础理论,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空间关联网络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在对以往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根据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构建中国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测算出1997-2019年中国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而采用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识别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在省际间的非线性空间关联关系,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关联网络的整体特征、个体特征、核心-边缘结构、块模型等进行分析。最后采用σ收敛、β收敛、俱乐部收敛等多种收敛方法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收敛性进行实证考察。研究结论如下:(1)1997-2019年中国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大多波动上升,呈现出“东部、南部高,西部、北部低”的空间特征,四大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经济发展、创新驱动和环境状况指数波动上升,民生改善和生态状况指数呈下降趋势。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明星型省份多位于东部地区,且占比偏小。(2)样本期内中国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显着的空间关联关系;北京等省份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空间关联网络中起“引领”作用,湖南等省份在网络中处于“跟随”地位,内蒙古等省份起着中介和桥梁作用;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关联网络存在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北京等12个省份位于网络的核心位置,其他省份位于边缘;块模型分析表明,四大板块间存在显着的交互影响,第一板块在空间关联网络中起着核心带动作用。(3)中国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整体上存在σ收敛,样本期内经历了“收敛-发散-收敛”的过程。除西部地区外,其他三大地区均呈σ收敛态势。绝对β收敛检验结果显示:全部年份及1997-2002、2009-2014年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绝对β收敛,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存在绝对β收敛。在考虑了经济规模、政府行为、城市化水平、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合理性、消费水平等因素后,全部年份及1997-2002年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条件β收敛,东部、西部及东北地区仍具有条件β收敛特征,但收敛速度不同。俱乐部收敛的检验结果显示:高-高、低-高和高-低集聚区呈现显着的空间俱乐部收敛特征。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针对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建议:(1)全面推进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2)注重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3)整体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发挥优势补齐短板;(4)关注并重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网络联动效应。(5)着眼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收敛特征,兼顾发展速度与质量的协调。

董雪兵,池若楠[3](2020)在《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收敛的时空演进特征》文中研究表明文章利用1978—2017年各省人均实际GDP数据,分别采用空间横截面数据模型和空间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中国经济收敛性特征。研究发现,改革开放40年,中国全域经济经历了"收敛—发散—收敛"的过程;中国经济区域收敛特征随时间推移而变化:四大板块间经历了"俱乐部收敛""俱乐部收敛"不显着到"四大板块内部分化"的过程,南北区域间经历了不存在"俱乐部收敛""俱乐部收敛"到"南方经济分化,北方经济收敛"的过程。这意味着我国四大板块间差距逐渐缩小,南北区域间差距逐渐扩大。进一步从创新要素视角讨论南北差距逐渐扩大的原因,认为可能是创新能力差距、人力资本流向、营商环境等因素影响了南北方区域创新能力,从而造成南北区域经济差距扩大。

刘赢时[4](2020)在《基于收敛假说的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大量的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大国,但能源效率仍然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随着世界能源供应日趋紧缺,“高能耗、低产出”的经济模式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制约日趋显现,特别是在中国经济增长进入了增速换挡、结构调整与“新旧动能”转换时期,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转换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能源效率,实现集约型、节能型经济是我们国家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综合运用产业经济理论、能源经济理论、现代经济理论,从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同步收敛的假定出发,通过理论分析、统计分析、收敛检验以及实证分析,层层递进研究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经过深入分析和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在地区之间存在时空分异性特征,二者存在空间相关并呈现同步收敛趋势。产业结构调整将产生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分别作用与能源效率,但二者产生的效应侧重点不同。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存在线性影响以及空间溢出效应,在不同技术进步情形下,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存在非线性影响和门槛效应。本文的研究对于国家制定宏观经济和产业调整政策以及分区域施策,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能源效率提升双重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工作以及研究结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出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同步收敛假说并进行检验。基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趋于收敛的现实条件和能源效率呈现收敛趋势的特征事实,从资源优化配置的驱动作用、技术进步和扩散的推动作用、经济增长的目标倒逼作用、政府行为的制度溢出作用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二者之间可能存在同步收敛的内在关系。运用综合运用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及俱乐部收敛方法,检验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的各自收敛特征以及二者具有同步收敛性。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能源效率在2003-2017考察期内不存在σ收敛,但在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层面都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以及俱乐部收敛,各地区收敛态势以及各地区收敛速度不尽相同。第二,阐释产业结构调整影响能源效率的内在机理。兼顾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两个方面,从作用机理、传导路径、效应分析三个层面进行分析。产业结构调整可以通过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方面作用于能源效率,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同时能源效率提高。产业结构调整通过一二三产业占比及产业内调整直接传导路径影响能源效率,通过经济增长、城市化等间接传导路径影响能源效率。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的效应可以分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产业结构合理化产生的效应侧重于规模效应,产业结构高级化产生的效应则侧重于技术效应,但二者均会通过不同的方式产生结构效应。通过这些影响效应可以使得单位能耗产出增加和能源利用结构优化,最终同步实现能源效率提升。第三,运用探索性数据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的时空分异特征。构建代表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效率评价指标并进行测算,运用ARCGIS绘制的空间趋势图和各区域空间趋势图分析时空差异,结果显示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在时空之间、区域之间都存在不均衡发展的特征,东部产业结构高级化远高于其他地区。我国各城市的能源效率指数基本上呈现先降后上升的趋势,但各地区的能源效率仍存在明显的差异,东部地区城市的能源效率最高,其他地区的能源效率显现不同程度的差异。进一步分析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的时空关联,产业结构高级化与能源效率存在正相关关系,产业结构合理化与能源效率的关联关系具体在不同地区表现略有差异。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与两者的收敛性有关,收敛性越好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就越大。第四,采用城市数据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本文采用271个地级市2003-2017年的4065个样本数据,构建了面板回归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从更微观地层面分析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具有正向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产业结构调整对周围地区的能源效率水平的提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东部和西部地区的这种空间溢出效应更强,而中部地区的这种空间溢出效应较弱。进一步构建了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存在非线性影响和技术门槛效应,产业结构高级化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为非线性的正向影响,产业结构合理化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受技术进步水平影响,影响大小受门槛值不同而不尽相同。第五,基于收敛假说发现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影响的现实启示。研究认为,产业结构调整是由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互相作用并推动不断优化,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有正向影响,这种正向影响更多来自于产业结构高级化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产业结构合理化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比较复杂,在不同的区域的表现也不一致。需要关注不同区域不同城市产业结构中资源错配、产业转移和劳动转移等,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收敛。产业结构合理化对城市能源效率的影响受技术进步门槛值的直接影响,需持续关注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效率的影响。

赵美姣[5](2020)在《中国经济σ-收敛的产业分析及预测》文中指出截至2019年,中国经历了40年的改革开放,GDP总量接近100万亿人民币,且全年的GDP增速达到了6.1%。同时,中国经济总量在国际上的排名也由1978年之前的不到前十,到目前的稳居全球第二名。然而我国的区域发展差距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不断扩大,这将对我国经济的稳定繁荣造成不利影响。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问题受到了广大学者的重点关注,其中各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政府政策、历史原因等诸多因素造成不同阶段各产业的发展趋势不同,从而使得产业的发展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首先以经济增长收敛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构建σ-收敛模型,运用1978-2018年的数据测算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演变轨迹并对其进行产业分解,分析三次产业及其交互效应对经济增长收敛性贡献的动态变化,探寻各产业的发展情况。结果表明:第一,虽然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呈现σ-收敛,但是三次产业各自的σ-收敛存在显着差异。第二,造成经济发展差异的主导产业在时间维度上呈现动态变化。第三,三次产业间的交互效应对经济发展差异的贡献率占据重要部分,其变化轨迹均呈现倒“U”型。最后,根据收敛系数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ARIMA模型对我国及三次产业经济发展的收敛性进行预测,探索我国经济发展差异和各产业发展差异的未来趋势,同时为今后的产业发展研究提供参考以及为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和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提供有益的探索。实证结果表明,通过ARIMA模型对我国及三次产业经济发展的σ-收敛进行短期预测可以看出,未来我国GDP的σ-收敛处于缓慢的下降阶段,虽然仍需要关注,但不用过度担忧。第一产业σ-收敛会一直上升,即我国第一产业的经济发展差异会一直存在并不断扩大。第二产业σ-收敛的变化虽有波动,但整体趋势呈不断下降态势。第三产业σ-收敛的变化趋势则并不明朗。

韦浩[6](2020)在《湖北经济增长的县域差异与空间收敛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济收敛是指初始水平落后的地区发展更快,从而赶上发达地区,也就是说,发展水平会趋向相同。经济收敛可以分为α收敛和β收敛,α收敛在统计指标上表现为人均收入的离差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β收敛又可分为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绝对收敛表现为人均产出水平与增长率负相关,因此落后地区有更快的发展速度;条件收敛与绝对收敛的差别是增加了可控变量,指出增长速度与经济结构相关,收敛的实现是在一定条件的前提下才表现出来的。经济收敛研究的内容是落后地区是否可以追赶发达地区,以及追赶的速度大小。研究经济收敛对于实现地区发展的平衡性有一定的意义。在收敛性的概念提出伊始,学者所使用的模型为截面模型,只对于研究区域的发展速度进行了分析,随后,在基于索洛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了面板数据方法、时间序列协整方法、动态收入分布法、面板单位根方法等,但对于空间交互作用的影响有着不同的模型设定,本文采用经济距离矩阵加入空间相互作用,进而探究湖北省县域经济收敛性。湖北省县域经济差距悬殊,2017年湖北省县域人均GDP最高的为宜都市,达到147325元,人均GDP最低的为郧西县,为16293元。宜都市人均GDP比郧西县多131032元,是郧西县的9倍以上。2017年人均GDP增速最高的为团风县,增速为25.49%,增速最低的为蔡甸区,人均GDP下降了 38%。湖北省县域经济在这种情况下会实现经济差距的缩小吗?因此,本文以湖北省县域经济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收敛性。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选取了 2010-2017年79个县域的经济指标研究其收敛性,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几点建议。本文首先对研究背景等进行了介绍,对研究收敛性的文章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人均GDP、居民可支配收入和经济增长速度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从直观趋势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县域的经济差距大小的变化。统计分析的指标分为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绝对指标包括了极差、标准差和平均差,相对指标包括了极值差率、泰尔指数和变异系数。统计结果显示,人均GDP的绝对差异在扩大,而相对差异先扩大而后缩小。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从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方面都呈现扩大的趋势,增速一直处于波动状态,但有下降的趋势。用巴罗提出的方差检验方程对2010-2017年湖北省县域经济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不存在α收敛。首先采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进行绝对β收敛性检验,在使用空间距离矩阵和经济地理矩阵的情况下,均得出了 ln yi,t-1系数小于1的结果,且通过了显着性检验,因此,湖北省县域经济增长速度存在绝对β收敛。在加入了人口、外贸出口、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六个指标后,用面板模型估计得出的ln yi,t-1的系数同样小于1,说明存在条件收敛,接着采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进行条件β收敛检验,同样的,使用空间距离矩阵和经济地理矩阵估计出的ln yi,t-1的系数小于1,同样说明了存在条件收敛。在对经济增长质量进行收敛性研究上,首先采用DEA测度了各县的经济质量,得出各县域经济质量的综合得分。用空间动态面板模型进行绝对β收敛的检验,ln yi,t-1的系数小于1,存在绝对β收敛。使用面板模型进行条件β收敛性检验,所加入的经济结构的控制变量仍然是人口、外贸出口、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是为了在相同的环境下探究经济质量的收敛性,结果表明,ln yi,t-1系数小于1,存在条件β收敛。使用空间动态面板模型时,采用空间矩阵表明了存在条件β收敛,而使用经济地理矩阵不能表明存在条件β收敛。根据实证检验结果,从六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第一,重视综合型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引入,加强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的契合。第二,扩大出口,从政府方面提供信贷支持和财政补贴,从企业方面引入人才,双管齐下,加强对外贸易。第三,加大固定资产投资质量,适当引导资产投入到高科技产业和国家、省、市重点扶持项目,避免低效率投资,以便获得长足发展。第四,提升引资质量。合理利用外部资金,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资金流入,寻求良好的市场环境,提升资本利用率。第五,提升市场活力,促进居民消费,提升购买意愿,保障社会消费品消费上涨。第六,缩短经济距离,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加强对外合作,提高技术扩散效应。

潘桔[7](2020)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中,高质量的平衡发展是基础性的。我国不同地区由于资源、技术、人才、政策等条件的不同,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性包括城乡之间的不平衡,收入的不平衡,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等等。区域间适当的不平衡性有利于区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而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差距的持续扩大将减缓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这将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并导致收入分配的地区性差异,最终使社会福利的整体水平不断下降。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等政策的实施,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引起我国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种不平衡性的程度、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等相关问题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区域经济的不平衡性,测度其大小,预测其趋势,寻求其成因对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向中等发达国家迈进的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奠定了本文的理论基础。与传统的东中西三区域的研究视角不同,本文采用省际及东部、中部、西南、西北和东北五区域视角,利用规范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建立了包括时间序列、面板数据等多种计量模型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大小、趋势及影响机理展开了细致地研究。在不平衡性的测度分析中,论文分别基于单指标和多指标评价方式从绝对差异、相对差异、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等多角度对我国省际及五区域间、五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进行了测度和分解,探究不平衡性的大小和来源。在不平衡性的收敛趋势研究中,首次将经济增长的收敛性理论引入到不平衡性的收敛性研究中,根据不平衡测度的转折点将1998-2017年分成了几个小样本期分别进行?收敛、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的检验,同时得到了区域经济不平衡的收敛区间、收敛速度及指数稳态值,并考察了各区域是否存在均衡发展时期。在不平衡性影响因素的分析中,选取了非移动和可移动因素,定性分析了影响因素对区域经济不平衡性的影响机理,利用时间序列和面板分位数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省际、五区域间和五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大小及变化趋,结合定性分析结果得到缩小我国区域间不平衡性,实现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通过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我国省际及五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在1998-2017年近20年的过程中呈现增大—减小—增大的“N”字型波动变化趋势,但总体上在下降。通过对泰尔指数的分解,可以发现这种不平衡性更多地来自于区域间的差异。东部地区的不平衡性要高于其他四个地区,中部地区不平衡性相对较低,五区域内不平衡总体上在减小,但东部和中部地区近年来增长明显。从不平衡性的敛散性来看,我国省际、区域间和区域内的不平衡性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分别存在着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状态,收敛速度在近年明显加快,条件β收敛中的约束条件工业化率抑制了不平衡性的收敛,城市化率促进了不平衡性的收敛。通过收敛速度和稳态值的计算发现五区域中只有中部地区存在均衡发展时期。可移动因素对于省际及五区域间经济不平衡性的影响更显着,非移动因素经济活力不足,政策性因素和科技因素的作用不显着。资本因素促进了不平衡性的扩大,劳动力和产业结构因素抑制了不平衡性的扩大。要缩小五区域内各自的不平衡性,东部地区主要依靠提高科技水平;中部和西北部地区主要依靠政策因素、劳动力因素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西南地区主要依靠资金的投入、劳动力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东北地区主要依靠资金、产业结构和科技水平。最后,根据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及成因进行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果,结合国家的区域政策差别、制度差异和发展基础对缩小区域经济差异、促进平衡协调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葛好晴[8](2020)在《省级碳排放驱动力及脱钩状态研究》文中认为中国作为最大的碳排放国,受国际环境压迫及自身发展需要,发展低碳经济迫在眉睫。我国地域辽阔,区域发展不平衡,省份间经济发展和碳排放状况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从省级层面系统分析碳排放情况及背后驱动力,掌握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对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制定减排政策、针对性指导区域减排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核算了2000-2015年省级层面我国经济领域能源相关碳排放量并分析了排放特征,发现全国总排放量在2011年之后增速缓慢,2015年出现略微下降趋势;“十二五”相比“十一五”,东、中部多个省份从高排放增长模式向低排放增长模式转变。表明“十二五”是中国排放控制工作的一个转折点。接着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分析了省级碳排放在“十五”、“十一五”、“十二五”三个完整周期内驱动力,并进一步结合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研究了经济背后的碳排放驱动力。发现能源强度始终是减排的主导力量,尤其在“十二五”期间抑制碳排放作用显着。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现阶段对碳排放影响小,但在“十二五”开始显现减排效果,未来减排潜力大。经济是最大的促碳排放因素,其背后的资本投入、劳力投入、全要素生产率也表现为促碳排放作用,其中劳力投入的作用相对较小。资本投入与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碳排放作用“十一五”期间显着高于“十五”,但只是略小于“十二五”,说明“十二五”期间经济对碳排放促进作用放缓可能是资本投入与全要素生产率作用从单纯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转到投入低碳设备、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上。因此,未来的低碳经济应以挖掘结构脱碳潜能、投入低碳技术设备及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为方向。最后利用Tapio脱钩模型分析了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利用俱乐部收敛分析了各省市脱钩指数收敛趋势。碳排放-经济脱钩状态空间上东部好于中西部,时间上后期优于前期,“十二五”期间大部分省份处于弱脱钩状态。将碳排放-经济脱钩状态分解为排放因子、能耗因子,发现碳排放-经济脱钩状态主要受能耗因子影响。碳排放-资本投入的脱钩状态在“十五”期间就有一半省市为弱脱钩,而碳排放与劳力投入、全要素生产率的脱钩状态到“十二五”才有所改善。各项脱钩指标总体收敛性较好,表明各省份经济与碳排放关系的发展趋势较一致。

张秩宁[9](2020)在《高质量发展支撑要素对山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区域协调发展是全世界及主要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区域发展不协调不仅会造成区域间的“公平”问题,更会影响整体效率的提升。建国以来根据国内外形势及国家发展要求,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逐步从均衡发展走向非均衡发展再到区域协调发展。在进入新常态以后,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变为高质量发展阶段,区域协调发展也因此增加了“高质量”的时代要求。本文以山东省为例,以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代高质量发展水平,通过超效率SBM模型和面板回归模型识别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要素,然后利用β收敛分析了高质量发展支撑要素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本文一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了研究的相关背景与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对国内外区域协调发展及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明确了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理论、相关研究的主要结论、研究的主要方法以及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与空白,介绍了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第二部分首先从基本定义入手,对“区域协调发展”“高质量发展”“经济收敛”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介绍了经济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的经典理论,重点阐释了新古典增长理论与内生增长理论,明晰了区域间经济增长与经济收敛的原理与路径,为后续的实证分析与对策建议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利用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分析了1978-2017年山东省区域协调发展态势变动。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不断缩小存在σ收敛,但出现了较明显的俱乐部趋同现象,并且仍然存在绝对差距持续扩大、东中西差距扩大、行政区经济严重等问题。第四部分使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代高质量发展水平,通过建立超效率SBM模型及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模型,测算了山东省及各地级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传统全要素生产率,分析了山东省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变化,发现全省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年均5%的速度上升,绿色技术进步是主要原因;地级市间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差距在不断扩大,整体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布局;通过计量分析识别了高质量发展支撑要素,包括“城市化水平”“教育水平”“科技水平”“市场化水平”“政府行为”“产业结构”。第五部分通过β收敛,分析了高质量发展支撑要素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2006-2016年间山东省存在绝对β收敛,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分别控制“城市化水平”、“教育水平”、“科技水平”、“政府行为”、“产业结构”后,发现区域间经济的收敛速度均明显加快。而控制“市场化水平”则不利于区域间经济收敛。研究发现高质量发展与协调发展共性大于分歧,高质量的前导产业是两个战略共同的目标与抓手,但要处理好政府在这两个战略中的角色定位,以实现高质量的均衡增长。第六部分根据理论与实证分析,为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李四维[10](2019)在《创新驱动、社会融资结构与区域经济收敛性增长》文中认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已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就令世界惊叹。中国在享有经济发展带来的喜悦之时,不容忽视的是地区增长差距问题,经济发展非均衡矛盾仍然比较突出。这种差异长时间存在会影响整体经济效率,也不利于全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是长期依赖于要素驱动,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方式,然而在经济“新常态”下,伴随这种发展模式的是资源与环境之间矛盾的日益突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挑战。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实现经济均衡发展、和谐发展,促进经济收敛性增长,已成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从区域发展差异角度出发,对现有研究文献和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考察创新驱动、财政分权、社会融资结构等与经济收敛性增长之间的理论机理,从空间相关性视角,研究创新驱动、财政分权对经济收敛性增长的空间效应及其形成机制,从时间序列角度考察中国社会融资结构变迁的动态演化规律,揭示其与经济收敛性增长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本文分析了创新驱动与区域经济收敛性增长的理论机理,构建了创新驱动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30个省份2005年到2015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空间静态和空间动态研究,以及分时段和分区域验证,采用空间经济距离作为权重矩阵的空间计量模型,实证考察了创新驱动对区域经济收敛性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形成机制,得出主要研究结论有:创新驱动对区域经济收敛性增长形成正向直接效应的同时,也产生积极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且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中国既存在经济条件β收敛,也存在俱乐部收敛;2012年中国明确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区域经济收敛性增长影响显着。第二,本文基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特征,分析创新驱动及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收敛性增长的理论机理,对创新驱动指标体系、财政分权进行测度和建构,将空间相关因素引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并采用空间经济距离作为权重矩阵,对2005年至2016年中国30省的面板数据展开空间计量分析,通过Moran’s I指数的全局和局域空间相关性检验判断区域空间关联性,实证考察创新驱动、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收敛性增长的关系,并进行分条件、分时段、分区域验证,从而判定中国经济收敛性增长。结果显示:(1)样本期内,通过三种不同视角共29个方面的空间计量分析及检验发现,中国经济发展既存在条件β收敛,也存在俱乐部收敛。(2)创新驱动的扩散与财政分权带来的辐射作用促进了中国的经济收敛性增长,其中,创新驱动的作用更加明显,尤其是2012年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后,中国经济增长的收敛性趋势愈发明显。(3)创新驱动与财政分权两者的综合作用对中国经济收敛性增长具有加速影响,提高了区域经济收敛速度,缩短了半衰期。第三,本文在对中国社会融资结构变迁进行特征描述,建立社会融资结构与经济收敛关系模型的基础上,基于2002-2016年时间序列,采用单位根、协整检验和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验证了中国社会融资结构与经济收敛性增长的关系。实证结果证明了社会融资结构的变迁与经济收敛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社会融资结构的变迁促进了经济向收敛趋势发展。但在构成社会融资结构的七个方面中,只有人民币贷款与经济收敛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人民币贷款的增加促进了经济收敛,说明了人民币贷款在社会融资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委托贷款是社会融资结构的格兰杰原因,经济收敛、人民币贷款、委托贷款均是企业债券的格兰杰原因,说明委托贷款在社会融资结构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经济收敛、人民币贷款和委托贷款三者变化促进了企业债券变化。第四,为了对创新驱动进行相对全面的评价,建立了相对完整的评估指标体系,克服了以往研究片面采用R&D经费或发明专利数表征创新驱动的缺陷。为了更好地体现现有社会经济发展特征,避免采用空间物理距离作为权重矩阵带来的模型设定的偏差问题,本文选取经济距离作为权重矩阵。本文不仅拓展了经济收敛性增长的研究视角,从政策层面来讲,提供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与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发展的理论支持。第五,在上述主要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本文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应注重空间相关性的相互作用机理,发挥创新驱动较强区域的创新引领、带动和示范功能,增进地方财政分权差异互补,重视社会融资结构内部协调共进,构建多元化社会融资体系,加快多层次金融市场建设,优化社会融资结构,不断满足经济发展和转型活动中多元化的融资需求,积极构建区域共享发展平台,促进区域合作与交流,缩小落后区域和先进区域的发展差距,逐步实现经济收敛性增长。

二、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成因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经济增长收敛性的理论分析与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经济增长收敛性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
        1.2.1 经济增长收敛性研究的发展脉络
        1.2.2 经济增长收敛与“中等收入陷阱”的关系
        1.2.3 经济收敛机制
    1.3 全文章节安排与内容简介
    1.4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经济增长收敛性分析的理论基础与量化描述
    2.1 经济增长收敛性分析的理论基础
        2.1.1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2.1.2 内生增长理论
        2.1.3 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其它相关理论
    2.2 经济收敛性的基本类型与判别条件
        2.2.1 β收敛
        2.2.2 σ收敛
        2.2.3 时间序列收敛
    2.3 经济增长收敛类别的概念梳理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经济增长收敛性的阶段识别与“双轮驱动”检验
    3.1 索洛收敛模型的理论扩展
    3.2 中国经济增长收敛路径的识别与检验
        3.2.1 门限回归模型的建立与数据处理
        3.2.2 门限回归模型的检验与估计
        3.2.3 经济增长收敛路径的识别结果
    3.3 中国经济增长收敛驱动因素的时变特征分析
        3.3.1 LT-TVP-VAR模型结构设定
        3.3.2 数据处理与参数估计
        3.3.3 “双轮驱动”因素的时变特征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省级经济增长的收敛特征与空间溢出效应检验
    4.1 MRW收敛模型的理论扩展
    4.2 经济增长空间收敛方程的实证分析
        4.2.1 经验分析方程与变量说明
        4.2.2 无空间效应的估计结果
        4.2.3 空间相关性检验
        4.2.4 空间杜宾模型的估计结果
    4.3 空间溢出效应的非对称性及其对经济收敛的影响
        4.3.1 双区制空间杜宾模型的建立与估计
        4.3.2 双区制空间杜宾模型的估计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省级经济增长质量的收敛特征分析
    5.1 中国省级经济增长质量的层次分解
        5.1.1 因子模型的演进概述
        5.1.2 样本选取与数据处理
        5.1.3 层级动态因子模型的建立与估计
        5.1.4 层级动态因子特征分析
    5.2 中国省级经济增长质量波动的结构还原
    5.3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联动机制识别
        5.3.1 非参数格兰杰检验的原理
        5.3.2 非参数格兰杰检验的估计结果
    5.4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收敛特征
        5.4.1 修正C-M同步化指数的原理
        5.4.2 修正C-M同步化指数的估计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经济增长俱乐部收敛中的金融门限效应
    6.1 经济增长俱乐部收敛的理论分析
    6.2 动态面板门限模型的建立与估计
        6.2.1 经验收敛方程
        6.2.2 数据的选取与说明
        6.2.3 动态面板门限回归模型的设定
        6.2.4 动态面板门限回归模型的估计
    6.3 经济增长俱乐部收敛中的金融门限效应检验
        6.3.1 变量内生性检验
        6.3.2 模型非线性检验
        6.3.3 动态面板门限模型的估计结果分析
        6.3.4 稳健性检验
        6.3.5 对中国现状的考虑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经济增长俱乐部收敛的识别与TFP的提升路径分析
    7.1 非线性时变因子模型介绍
        7.1.1 相对过渡曲线
        7.1.2 logt收敛性检验
        7.1.3 聚类分析
    7.2 收敛俱乐部的形成及其决定因素分析
        7.2.1 聚类分析结果
        7.2.2 俱乐部间的过渡行为
        7.2.3 影响俱乐部形成的关键因素
    7.3 收敛俱乐部的差异比较与TFP的提升路径分析
        7.3.1 技术前沿收敛模型的构建
        7.3.2 样本选取与数据说明
        7.3.3 技术前沿收敛模型的实证检验结果
        7.3.4 对中国现状的考虑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2)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关联网络及收敛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测算
        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效应
        四、经济发展的收敛性分析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高质量发展理论
        二、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三、社会网络理论
        四、核心-边缘理论
        五、经济增长收敛性理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算及分析
    第一节 评价指标构建
    第二节 测算方法及数据来源
        一、测算方法:主成分分析法
        二、测算过程
        三、数据来源
    第三节 描述性分析
        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趋势分析
        二、四大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演变趋势
        三、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二级指标演变趋势
        四、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聚类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关联网络分析
    第一节 空间关联关系识别
    第二节 社会网络分析法
        一、整体特征分析法
        二、个体特征分析法
        三、核心-边缘分析法
        四、块模型分析法
    第三节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关联网络的特征刻画
        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关联网络的整体特征分析
        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关联网络的个体特征分析
        三、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关联网络的核心-边缘结构分析
        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关联网络的块模型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收敛性分析
    第一节 σ收敛检验
        一、测度方法
        二、σ收敛检验结果分析
    第二节 β收敛检验
        一、测度方法
        二、收敛模型检验
        三、 β收敛检验结果分析
    第三节 俱乐部收敛检验
        一、测度方法
        二、俱乐部收敛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4)基于收敛假说的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研究
        2.1.1 产业结构变动与优化的研究
        2.1.2 产业结构调整测度的研究
        2.1.3 产业结构调整空间关联的研究
    2.2 能源效率的相关研究
        2.2.1 能源效率测算方法的研究
        2.2.2 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
        2.2.3 能源效率区域差异性的研究
    2.3 收敛性的相关研究
        2.3.1 经济收敛的研究
        2.3.2 能源效率收敛的研究
        2.3.3 产业结构调整收敛的研究
    2.4 关于产业结构与能源效率关系的研究
        2.4.1 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
        2.4.2 能源效率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
    2.5 研究述评
第3章 产业结构调整影响能源效率的理论分析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3.1.1 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
        3.1.2 能源效率的概念及界定
        3.1.3 收敛性的概念及内涵
    3.2 相关理论基础
        3.2.1 产业结构理论
        3.2.2 经济增长理论
        3.2.3 收敛假说的理论基础
        3.2.4 能源效率的理论来源
    3.3 产业结构调整影响能源效率的作用机理分析
        3.3.1 产业结构调整影响能源效率的作用机制
        3.3.2 产业结构调整影响能源效率的传导路径
        3.3.3 产业结构调整影响能源效率的影响效应
    3.4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同步收敛假说的提出
        3.4.1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趋于收敛的现实条件
        3.4.2 我国能源效率呈现收敛趋势的特征事实
        3.4.3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同步收敛的内在关系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的测度及时空分异特征
    4.1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测度与时空格局演化
        4.1.1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评价指标的构建
        4.1.2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测度结果与时空差异
        4.1.3 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测度结果与时空差异
    4.2 我国能源效率的测度与时空差异特征
        4.2.1 我国能源效率评价指标的构建
        4.2.2 我国能源效率测度结果与时空差异
    4.3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的时空关联表现
        4.3.1 四大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的关联
        4.3.2 东部地区省份的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的关联
        4.3.3 中部地区省份的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的关联
        4.3.4 西部地区省份的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的关联
        4.3.5 东北地区省份的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的关联
        4.3.6 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的线性关系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的收敛性检验
    5.1 收敛检验方法
    5.2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收敛性检验
        5.2.1 产业结构合理化σ收敛检验
        5.2.2 产业结构合理化绝对β收敛检验
        5.2.3 产业结构合理化条件β收敛检验
        5.2.4 产业结构合理化俱乐部收敛检验
    5.3 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收敛性检验
        5.3.1 产业结构高级化σ收敛检验
        5.3.2 产业结构高级化绝对β收敛检验
        5.3.3 产业结构高级化条件β收敛检验
        5.3.4 产业结构高级化俱乐部收敛检验
    5.4 我国能源效率收敛性检验
        5.4.1 能源效率σ收敛检验
        5.4.2 能源效率绝对β收敛检验
        5.4.3 能源效率条件β收敛检验
        5.4.4 能源效率俱乐部收敛检验
    5.5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同步收敛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影响能源效率的空间计量分析
    6.1 计量模型构建
    6.2 空间权重矩阵设定
    6.3 变量选择和统计量
        6.1.1 产业结构调整变量
        6.1.2 能源效率变量
        6.1.3 其他控制变量
        6.1.4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6.4 空间相关性检验
    6.5 不考虑空间因素的回归结果分析
        6.5.1 产业结构合理化对能源效率影响的回归结果
        6.5.2 产业结构高级化对能源效率影响的回归结果
    6.6 考虑空间因素的回归结果分析
        6.6.1 全国层面分析
        6.6.2 东部地区分析
        6.6.3 中部地区分析
        6.6.4 西部地区分析
        6.6.5 东北地区分析
    6.7 稳健性检验
    6.8 本章小结
第7章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影响的门槛效应
    7.1 面板门槛模型构建
    7.2 变量选取
        7.2.1 主要变量
        7.2.2 技术进步变量
        7.2.3 控制变量
        7.2.4 数据来源及变量说明
    7.3 产业结构合理化对能源效率影响的门槛分析
    7.4 产业结构高级化对能源效率影响的门槛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基于全国层面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能源效率提升的政策建议
        8.2.2 基于区域层面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能源效率提升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附录B 研究数据
致谢

(5)中国经济σ-收敛的产业分析及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和方法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方法
    1.3 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及基本框架
        1.3.2 技术路线
    1.4 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点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关于经济收敛研究范围的综述
    2.2 关于经济收敛研究方法的综述
    2.3 关于经济收敛类型的综述
    2.4 关于经济收敛原因的综述
    2.5 文献评述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3.1 相关概念
        3.1.1 σ-收敛
        3.1.2 ARIMA模型
    3.2 理论基础
        3.2.1 σ-收敛理论背景
        3.2.2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3.2.3 经济增长收敛理论
        3.2.4 σ-收敛模型的分解
        3.2.5 ARIMA模型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经济发展的σ-收敛分析
    4.1 数据来源及说明
    4.2 中国经济发展及产业的现状分析
    4.3 中国经济发展及产业的σ-收敛分析
        4.3.1 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分析
        4.3.2 三次产业的具体分析
    4.4 三次产业对我国经济收敛的贡献
    4.5 三次产业之间的交互效应对我国经济收敛的贡献
        4.5.1 交互效应贡献率的分析
        4.5.2 交互效应贡献率的轨迹研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经济及三次产业的σ-收敛预测
    5.1 数据来源及处理
    5.2 中国经济σ-收敛的预测
        5.2.1 序列平稳化
        5.2.2 模型的识别
        5.2.3 模型的参数估计及检验
        5.2.4 模型预测
    5.3 三次产业σ-收敛的预测
        5.3.1 第一产业σ-收敛的预测
        5.3.2 第二产业σ-收敛的预测
        5.3.3 第三产业σ-收敛的预测
    5.4 经济意义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湖北经济增长的县域差异与空间收敛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二、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三、文献评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新古典理论
    第二节 经济收敛的相关概念
        一、α收敛
        二、β收敛
    第三节 县域经济
        一、县域经济简介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三章 湖北省县域经济增长统计性分析
    第一节 统计分析方法
        一、绝对指标
        二、相对指标
    第二节 统计分析结果
        一、湖北省县域人均GDP绝对差异及相对差异变化
        二、湖北省县域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差异及相对差异变化
        三、湖北省县域经济增速绝对差异及相对差异变化
第四章 湖北省县域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质量收敛性研究
    第一节 样本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第二节 湖北省县域经济质量的测度
        一、DEA方法介绍
        二、模型及指标的选取
    第三节 湖北省县域经济α收敛性研究
        一、湖北省县域经济增长速度α收敛性研究
        二、湖北省县域经济质量α收敛性研究
    第四节 湖北省县域经济β收敛性研究
        一、湖北省县域经济增长速度β收敛性研究
        二、湖北省县域经济质量β收敛性研究
第五章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7)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内容与结构安排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1.1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测度相关研究
        2.1.2 区域经济收敛趋势相关研究
        2.1.3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原因相关研究
    2.2 国内文献综述
        2.2.1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测度相关研究
        2.2.2 区域经济收敛趋势相关研究
        2.2.3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原因相关研究
第3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
        3.1.1 区域经济
        3.1.2 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3.1.3 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
        3.1.4 区域经济发展收敛性
    3.2 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相关理论
        3.2.1 缪尔达尔循环累计因果论
        3.2.2 赫希曼不平衡增长理论
        3.2.3 弗里德曼“中心-外围”理论
        3.2.4 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
        3.2.5 威廉姆森的倒“U”型理论
    3.3 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相关理论
        3.3.1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3.3.2 新经济增长理论
        3.3.3 经济增长收敛性理论
第4章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测度分析
    4.1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测度方法
        4.1.1 区域经济的绝对差异测度指标
        4.1.2 区域经济的相对差异测度指标
        4.1.3 指数测度
    4.2 基于单指标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测度
        4.2.1 我国经济区域的划分
        4.2.2 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测度结果分析
        4.2.3 指数测度结果分析
    4.3 基于多指标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测度
        4.3.1 TOPSIS分析方法
        4.3.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3.3 综合评价结果及分析
        4.3.4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测度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收敛性分析
    5.1 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σ收敛分析
        5.1.1 不平衡性差异分析
        5.1.2 不平衡性增速分析
        5.1.3 σ收敛检验结论
    5.2 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绝对β收敛分析
        5.2.1 绝对β收敛面板数据模型
        5.2.2 绝对β收敛的检验
        5.2.3 绝对β收敛检验结论
    5.3 条件β收敛分析
        5.3.1 控制变量的选择
        5.3.2 条件β收敛的检验
        5.3.3 条件β收敛检验结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因素分析
    6.1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因素
        6.1.1 非移动因素
        6.1.1.1 资源禀赋
        6.1.1.2 基础设施
        6.1.1.3 政策制度因素
        6.1.1.4 市场化因素
        6.1.2 可移动因素
        6.1.2.1 资本因素
        6.1.2.2 劳动力因素
        6.1.2.3 产业结构因素
        6.1.2.4 科学技术因素
    6.2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6.2.1 理论模型构建
        6.2.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6.2.3 实证结果及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政策建议与实现路径
    7.1 省际及五区域间均衡发展政策建议
        7.1.1 均衡可移动因素的分布,注重非移动因素的发展
        7.1.2 提高抑制因素的经济活力,合理控制促进因素的效应
        7.1.3 重视不显着因素的内在机理,着重提高其发展速度
    7.2 五区域均衡发展政策建议
        7.2.1 东部地区
        7.2.2 西南地区
        7.2.3 中部与西北部地区
        7.2.4 东北地区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8)省级碳排放驱动力及脱钩状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研究进展
        1.2.1 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1.2.2 碳排放脱钩分析
        1.2.3 碳排放领域收敛分析
        1.2.4 研究综述小结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框架
2 研究方法及数据处理
    2.1 能耗相关碳排放量核算
    2.2 聚类分析
    2.3 LMDI分解模型
    2.4 Tapio脱钩模型
    2.5 俱乐部收敛
    2.6 数据来源及处理
        2.6.1 能源数据
        2.6.2 宏观经济数据
3 碳排放驱动力研究
    3.1 碳排放情况分析
        3.1.1 全国层面排放特点
        3.1.2 省级层面排放特点
    3.2 碳排放驱动力分析
        3.2.1 全国层面驱动力分析
        3.2.2 省级层面驱动力分析
        3.2.3 经济背后的碳排放驱动力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碳排放与经济脱钩研究
    4.1 五年规划视角碳排放与经济脱钩特征
        4.1.1 碳排放与经济脱钩指数分解
        4.1.2 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内部因素的脱钩状态
    4.2 脱钩指数俱乐部收敛分析
        4.2.1 俱乐部收敛分析
        4.2.2 俱乐部收敛稳健性检验
    4.3 本章小结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5.3 本研究创新点
    5.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录

(9)高质量发展支撑要素对山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1.2.1 国内相关研究
        1.2.2 国外相关研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区域协调发展
        2.1.2 经济收敛
        2.1.3 高质量发展
    2.2 理论基础
        2.2.1 新古典增长理论
        2.2.2 内生增长理论
        2.2.3 均衡发展理论
        2.2.4 非均衡发展理论
3 山东省区域协调发展变动态势及现状分析
    3.1 山东省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变动趋势
    3.2 目前区域发展不协调的突出表现
4 基于SBM模型的山东省高质量发展支撑要素分析
    4.1 高质量发展的特征及面临的特殊性问题
        4.1.1 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特征
        4.1.2 山东省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特殊性问题
    4.2 基于SBM模型的山东省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度与分析
        4.2.1 高质量发展的表征
        4.2.2 模型构建
        4.2.3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4.2.4 测度结果分析
    4.3 山东省高质量发展支撑因素识别
        4.3.1 计量模型构建
        4.3.2 各因素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能力分析
5 高质量发展支撑要素对山东省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影响分析
    5.1 理论模型
    5.2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5.3 山东省β收敛计量检验
        5.3.1 空间自相关检验
        5.3.2 绝对β收敛分析
        5.3.3 相对β收敛分析
    5.4 高质量发展支撑要素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分析
        5.4.1 各支撑要素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分析
        5.4.2 高质量发展支撑要素对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
6 高质量发展要求下推进山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6.1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
    6.2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创新驱动、社会融资结构与区域经济收敛性增长(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框架
    1.5 主要创新点
2 理论综述
    2.1 经济增长理论
        2.1.1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2.1.2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2.1.3 新经济增长理论
    2.2 经济收敛性增长理论
        2.2.1 经济收敛内涵界定
        2.2.2 “后发优势”理论
        2.2.3 区域收入趋同假说
        2.2.4 双峰收入分布趋同
        2.2.5 局部不确定性理论
        2.2.6 扩散效应理论
        2.2.7 新经济地理理论
        2.2.8 增长极理论
        2.2.9 空间经济学理论
    2.3 创新发展理论
        2.3.1 创新经济学理论
        2.3.2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2.3.3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2.4 社会融资理论
        2.4.1 金融结构理论
        2.4.2 流动性理论
        2.4.3 金融中介理论
        2.4.4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3 经济收敛性增长文献综述
    3.1 国外经济收敛性增长文献综述
    3.2 中国经济收敛性增长文献综述
    3.3 经济收敛性增长的实证研究方法综述
4 基于空间计量的创新驱动与区域经济收敛性增长的实证研究
    4.1 引言
    4.2 文献综述
    4.3 创新驱动与经济收敛性增长的关系
    4.4 创新驱动指标体系构建与空间相关性分析
        4.4.1 创新驱动指标体系构建
        4.4.2 空间相关性分析
    4.5 模型设定、研究方法与变量说明
        4.5.1 模型设定
        4.5.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4.6 实证研究及结果
        4.6.1 实证研究
        4.6.2 结论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基于财政分权视角的创新驱动与区域经济收敛性增长的实证研究
    5.1 引言
    5.2 文献综述
    5.3 创新驱动、财政分权与经济收敛性增长的关系
    5.4 空间相关性分析
        5.4.1 全局空间相关性检验和权重选择
        5.4.2 局域空间相关性检验
    5.5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5.5.1 模型设定
        5.5.2 变量说明
    5.6 实证研究及结果
    5.7 本章小结
6 社会融资结构与区域经济收敛性增长的实证研究
    6.1 引言
    6.2 文献综述
    6.3 社会融资结构与经济收敛性增长的关系
    6.4 社会融资结构变迁及特征描述
    6.5 模型设定、研究方法与变量说明
    6.6 实证研究及结果
        6.6.1 实证研究
        6.6.2 结论分析
    6.7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不足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四、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成因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经济增长收敛性的理论分析与计量研究[D]. 王俏茹.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关联网络及收敛性分析[D]. 袁雅倩.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3]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收敛的时空演进特征[J]. 董雪兵,池若楠. 经济地理, 2020(10)
  • [4]基于收敛假说的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影响研究[D]. 刘赢时.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5]中国经济σ-收敛的产业分析及预测[D]. 赵美姣.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6]湖北经济增长的县域差异与空间收敛性研究[D]. 韦浩.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2020(08)
  • [7]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D]. 潘桔. 辽宁大学, 2020(12)
  • [8]省级碳排放驱动力及脱钩状态研究[D]. 葛好晴. 浙江大学, 2020(02)
  • [9]高质量发展支撑要素对山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张秩宁. 山东师范大学, 2020(12)
  • [10]创新驱动、社会融资结构与区域经济收敛性增长[D]. 李四维. 重庆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趋同”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