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统论视野下的现代教育技术媒体之当代教育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仇淼[1](2021)在《美国中小学教师的在线培训模式研究》文中认为教师参加在线培训是有针对性提高教学能力以及实现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在线培训模式是一个依托互联网等电子信息技术的,将培训目标、内容、实施过程、评价等因素有机结合成某种标准样式的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形式,在线培训不是单纯利用互联网技术将传统线下培训的内容照搬,而是根据参训人员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学习需求、培训偏好展开的新兴培训方式。受制于培训目标模糊、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实施趋于形式化和评价方式缺乏可持续性等问题,我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效果并不理想。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是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其经验可以为我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启示。本研究从系统论的视角出发,将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看作一个独立的系统,其由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四个子系统组成。基于认识到成人的学习是一种自身需要、自主驱动、自我经验基础上的建构式学习,学习内容需与成人学习者工作、生活中的实践问题相关,因此,成人教育理论成为本研究分析的基本理论支撑。本研究运用文献法、案例法和比较研究法,探索了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发展过程、现实样态,形成的特点、普适性和可借鉴性,并为我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研究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如下:第一章通过对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历史溯源发现:上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美国形成了肯普非线性模式;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间,形成了史密斯-雷根线性模式;上世纪90年代至今,美国形成了尼文混合模式。当前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不再以单一目标或内容框定某一固定培训模式,而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媒介,充分发挥其“个性化”“沉浸式”“全息化”的优势。第二章阐释了肯普非线性模式的理论建构和实践运作。肯普模式发布初期主要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随社会不断发展,肯普模式经过多次修改,逐步完善。e MSS项目作为肯普模式的案例代表,呈现出非线性的实施方式。该项目专为工作1-3年的新任教师设计,其在线学习环境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参训教师可以按需选择任意学习空间。第三章阐释了史密斯-雷根线性模式的理论建构和实践运作。史密斯-雷根模式作为第二代教学设计的代表模式,充分考虑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三大策略设计,从而达到学习者高效接受知识、内化知识、迁移知识的目的。美国人民大学教育硕士计划作为史密斯-雷根模式的实际运用案例,注重培训策略的设计,同时在培训实施过程中强调参训教师对不同教学策略的探索和运用。第四章阐释了尼文混合模式的理论建构和实践运作。带有线性和非线性特征的尼文混合模式在教学设计中重视计算机设备以及电子信息技术的辅助运用。佐治亚州教育者准备计划作为尼文模式的现实案例,致力于为不同层级的中小学教师提供初级准备和高级准备等课程,注重将教育技术融于教育者准备计划各阶段的实施过程中,并强调用教育技术协助参训教师查询、学习、探索、解决问题和分享经验。第五章对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特点、普适性及可借鉴性进行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受互联网思维的影响,美国中小学在线培训模式目标的设计呈现出通过大数据技术全面分析和预测参训教师需求的特征;第二,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设计始终秉承参训教师需要完整生命成长和专业发展的理念;第三,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重视以情景任务为导向,建构在线实践共同体;第四,美国带有州独特性的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以及政府、在线培训平台等组织协同保障培训质量。此外,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项目重视教师的内生需求以及个人发展差异性,并注重将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融入在线培训项目和平台的设计中,这为我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第六章根据对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建构和运行的探索,对我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发展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利用“全息化”技术全面、多维收集数据,设计符合教师需求的在线培训目标;二是关注教师个人生命成长和专业发展,为参训教师提供定制化在线培训内容;三是注重参训教师、培训教师以及在线培训平台间多样化的交互方式,促进教师间的经验交流和知识共享;四是重视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项目的质量,引入第三方和微认证评估机制,协同政府、教育机构、中小学等多方组织,建立在线培训质量保障体系。
尚明瑞[2](202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在旷日持久的国际人才竞争中,谁赢得了青年,就赢得了未来和希望。如何在西方中心主义甚嚣尘上的背景下,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逐渐成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不可回避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社会普遍关注的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借助现代集成创新的思想、理论、方法,从历史足迹中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可能,从时代境遇中考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现实之需,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框架体系,按照“施教”与“受教”并存的逻辑理路,从七个方面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路径与保障措施。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可能性、具象性和目标性提供了理论支撑;贝塔朗菲的系统论、马可·伊恩斯蒂的集成创新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兼容并蓄思想以及教育学中的整体性教育理论等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集成创新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就,日渐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元素,为今后的进一步集成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诸如,基础理论支撑度不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共识度不高、内容的“碎片化”、方法的协同性差等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内在动力。如同芯片集成一样,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诸多构成要素实现优化组合集成创新需要一个集成母版。“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背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脚踏中国教育的现实问题,面向教育发展的美好未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集成创新最理想的集成载体。在此基础上,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过程和受教过程的逻辑进路,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框架体系。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全部要素,是集成创新的内容,涵盖了目标体系的集成创新、任务体系的集成创新、学科体系的集成创新、课程体系的集成创新、教学体系的集成创新、教学评价体系的集成创新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如何实现,就是要在继承创新的基础上,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倡导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的大思政、建立马克思主义大学科、依托现代信息化大数据、构建全国性思想政治教育大平台、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大环境、培育反映铸魂育人规律的大成果、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大目标。同时,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还需要有良好的保障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坚强领导,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在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中的关键作用。要进一步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财政投入力度,不断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的动力。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监督管理水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尝试性地把物理学科的“集成”概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概念做出理论界定,并进行了系统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的专业学术范畴,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空间,对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价值和实践意义。
周紫艳[3](2021)在《技术融入教育历程、机制及其哲学意涵研究》文中提出“爱比米修斯的过失”寓旨人必须依靠技术才能适应环境和后天生存,技术是人身体和大脑的分泌物,是构造人与世界的中间环节。技术建构了教育世界以及教育要素,教育技术与教育者具有相互规定性。教育技术是教育世界的存在者,既要“向前寻视”追问教育技术何所用,也要“向后寻视”追问教育技术何所是,即从经历“上手状态”转向追问生成过程。以身体器官为依附的身体技术展现了人身体和大脑信息,由此“原促创”了教育世界。语言文字符号外化和承载着人的信息,促使正式教育诞生。器具技术相对长久地保存以文字符号为载体的人类信息,为积累教育内容提供可能。造纸印刷术不仅让教育信息更加规范而且批量复制,催生了以学校为标志的正式教育机构。信息技术彻底改变了教育实施组织形式、教育内容呈现方式以及教育评价模式,尤其是人工智能将至已至,“人机共生”的教育大片即将精彩上演。技术融入教育世界生成教育技术属于技术跨领域迁移,经历教育与技术的互相选择、孕育生成及应用推广过程,教育技术成为教育世界的“站出”者。教育在技术环境中孕育而生,技术规约了教育目标、丰富了教育形式和内容。技术通过“放大-简化”以及具身关系改变教育者经验教育世界的方式,通过器具范式、焦点实践等改变教育世界的存在方式。教育技术在建构教育世界过程中完善自身建构,逐渐成为自行规定的存在者,“意向性”地影响和改变着教育世界,以“后种系生成”特有方式积累本性。教育技术在大量注入信息过程中,逐渐微型化甚至透明化,实体逐步简化、结构更加复杂、功能更加齐全、力量更为强大,并具有学习、适应以及自我修复能力,构建了内部强大的进化生态圈,从而具有生物乃至生命特征,加快了自主进化步伐。教育世界要不失时机地引进、原创新技术,促使教育技术在人性化道路上阔步前行,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构建更加生态、人性、系统的教育技术体系,迎接“人机共生”的教育新世界。
岳定权[4](2020)在《意义的追寻:教师教材理解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材是教学的起点与依据,教师的教材理解必然会影响到教学活动的开展。在从知识本位转向学生本位的教学转变过程中,伴随着诠释学的引入以及在课程与教学中的彰显,理解概念拥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传统意义上的知识至上,直线式教材理解逐渐受到质疑,教材理解的认识和观念正在发生着转变。然而,中小学教师在接受新的教材理解观念的同时,却难以真正将其具体化、实践化。究其原因,缺乏一个在观念与操作之间的具有中层理论性质的合理性框架是其核心。因此,如何在新的教材理解观念下,从中观层面去回答教师应该如何理解教材,也就成为了一个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迫切问题。理解是一个诠释学和心理学概念。在诠释学中,不同的诠释学观所追求的是不同意义的获得,而心理学则主要致力于符号的心理意义的建构。以诠释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社会学、政治学、宗教学、传播学等不同学科也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解观。但总的看来,理解总是关乎意义,总是对意义的反复揭示与建构。同时,对教材本质的认识也随着教育观而发生变化。当教材的权威性被逐渐消解时,把教材理解为学材、文化载体、经验文本等观念纷繁而出,其所批判的是教材的知识中心主义和权威主义,所彰显的是教材作为一种教育性知识文本的育人价值。从理解与教材观出发,教师教材理解指的是中小学教师在特定的历史社会中,通过主客统一的逻辑与方式去揭示与建构教材的意义,以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基本过程,它需要生命教育的立场,采用主客观统一的思维方式,合理地去揭示与建构教材的意义。在这一价值诉求下,回答教师应该如何理解教材必然涉及到三个基本问题,即以何种理解理论来关照教师的教材理解?教师教材理解的过程是怎样的?教师教材理解的内容或维度有哪些?建构教师教材理解的理论基础是扬弃的结果。尽管所有的诠释学流派都在追求理解的合理性,但从教育视角来看,任何理解都需要建构客观知识与学生成长之间的连续谱系,以实现教育连续性和过程性。而能够达成这一目的的便是意义发生说。意义作为符号与人的生存处境的相遇,必然是人在自己的生存境遇中,通过与符号的对象性活动而形成的意义链条。这种意义链条具有发生学性质,它在客观性意义与主观性意义、群体性意义与个体性意义之间,通过诸如理性、想象、体验、规范等方式促使不同层次与不同主体的意义类型关联起来,共同实现着意义转化,使意义具有了完整的结构体系。作为理论基础的意义发生说可以较为充分地说明教师的教材理解如何实现学科知识与时代的育人价值的统一。在教师教材理解的过程中,理解的循环是实现意义发生的关键。从根本上说,教师的教材理解就是沿着意义发生的道路,促生育人价值生成的过程,而实现这一过程的基本机制便是理解的循环。从微观上看,教材理解的循环存在于教师个体与教材之间,它以教师的“前理解”为基础与条件,在与教材的交互过程中促生教师与教材意义的双向建构,并以“自我理解”结束并开启新的循环。从宏观上看,教材理解的循环是教师与社会、历史传统之间的循环,它在沟通社会与学校、传统与现代的过程中形成教育的主流价值观。实现教师教材理解循环的方式是复杂的,认识、体验、想象、规范等在独立发生作用的同时,却又相互交错在一起。从教师教材理解的内容上看,教材理解需要揭示与建构不同主体的意义。教材是一种复合主体支配下的文本,具有不同的主体意义,教师的教材理解需要关注这些主体的意义。第一,关注知识作者的意义,对教材进行知识性理解,揭示与建构出教材知识的事实、结构、思维方式和价值情感等意义。第二,关注教材编者的意义,对教材进行意识形态理解,渗透着国家和社会的主流思想价值体系,体现着国家与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第三,关注教师的意义,对教材进行专业性理解,教材暗含着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让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活与专业成长中实现“自我理解”。第四,关注学生的意义,对教材进行学习性理解,揭示教材所预设的学习观念和方式,并在教学情境中进行具体化与改造。教材中不同主体的意义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又往往交叉在一起,它们共同构成了教材的意义体系,成为了教师教材理解的核心依据。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教师的教材理解需要以意义发生说为基础,在教师个体与教材,教师与社会、历史传统之间通过理解的循环去解构和建构不同主体的意义。在这一过程中,教材不断被解构与建构,教师也不断实现自我理解。
田琳[5](2020)在《世界一流大学的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世界一流大学(World-Class Universities,WCU)也被称为全球研究型大学(Global Research Univeristies),这些大学有公认的、区别于其他(研究型)大学的主要特征,包括:(1)人才汇聚;(2)资源丰富;(3)全球参与;(4)国际声誉;(5)良好治理。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一流大学在提升一国国家软实力、增强一国国际竞争力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界对世界一流大学的关注只增不减,但是,没有研究从对比分析和国际比较视角出发,通过实证研究方法,系统、全面地探索世界一流大学的功能。鉴于大学功能既是大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大学实践的出发点,且世界一流大学有着不同于一般研究型大学的定位及特征,那么,对世界一流大学功能的探索能在加深人们对世界一流大学认识的同时,有助于充实学术理论,为研究世界一流大学开辟新的视角。以结构功能主义为指导,采用混合研究法,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问卷法系统探索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功能。具体而言,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框架,本研究对比分析了43所世界一流大学和40所一般研究型大学四类官方文件的文本(校长寄语、使命宣言、愿景描述、战略规划)。在此基础上,深入访谈了74位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受访者。然后,研究者向世界一流大学校领导和国际(学术)专家发放了网络问卷(N=118)以对上述两种方法的结果进行验证。本研究围绕四大研究问题展开:(1)世界一流大学与一般研究型大学在三大基本功能上有何差异?(2)除三大基本功能外,世界一流大学有哪些特有功能?(3)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中、美、欧),世界一流大学在发挥其功能上有何不同?(4)世界一流大学的功能在未来会有哪些变化?有哪些因素将会影响世界一流大学功能未来变化?通过研究,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1)世界一流大学与一般研究型大学在三大基本功能上存在差异。在科学研究功能上,两类大学的差异最为明显,两类大学在科学研究的类型、内容、层次和规模上不同;在人才培养功能上,两类大学在人才培养的类型、层次、方法和途径上差异较大;在社会服务功能上,两类大学最大的差异在于社会服务的范围不同。以上差异受到了大学的可用资源、理念、定位、视野等的影响,也与大学对不同外部需求的回应有关。(2)世界一流大学有区别于一般研究型大学的特有功能/特殊使命,主要表现在服务全球共同利益和作为全球(研究型大学)榜样两个方面,其本质特征包括全球定位、全球贡献、全球影响和全球合作。以上特征同时也体现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全球性。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世界一流大学特有功能/特殊使命的本质特征及其全球性也被不断强化。通过对比分析后发现,世界一流大学的特有功能/特殊使命与其三大基本功能密切相关但又存在差异,特有功能/特殊使命的全局性和深远性、其实践途径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已超越了三大基本功能的范畴;特有功能/特殊使命是世界一流大学区别于一般研究型大学特有的作用和特殊的使命。世界一流大学的特有功能/特殊使命之所以为世界一流大学所特有与其独特优势密切相关,包括全球责任、全球能力和全球声誉等。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将世界一流大学的特有功能/特殊使命定义为全球化使命(GLOBALIZING),即面对日趋复杂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不断增加的全球性挑战以及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世界一流大学凭借其全球责任、全球能力、全球声誉等独特优势,服务全球共同利益、作为全球(研究型大学)榜样,并持续强化其特有功能/特殊使命的本质特征,包括全球定位、全球贡献、全球影响、全球合作等。(3)中国、美国和欧洲一流大学在发挥功能上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受到了历史文化、经费来源、国家/政治因素、国家发展水平和大学管理架构等的影响。世界一流大学并非“千校一面”,不同大学身处不同的社会环境,有着不同的结构特征,也因此在发挥各项功能上各有所长、有所差异。在发挥功能上的差异性也是世界一流大学的特色和多样性的体现,这些大学共同构成了全球学术网络中的顶尖大学并利用自己的学术实力和影响力引领着全球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时也为其所在国家以及全球社会做出贡献。(4)世界一流大学三大基本功能的未来变化将呈现为:基本功能的内涵将会不断丰富,在功能的发挥上会呈现多元化趋势并在某些方面进一步体现其国家和地区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特有功能/特殊使命的未来变化将呈现为:特有功能/特殊使命的内涵将更加丰富,特有功能/特殊使命将随着未来社会的发展而被不断强化。但是,很难预测世界一流大学在未来是否会产生新的特有功能/特殊使命。影响世界一流大学功能未来变化的因素包括新科技/智能化/数字化、全球化和国际化、全球性议题、逆全球化和民族主义、渐增的全球合作等。其中,前三个因素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在各个主要的影响因素下,还包含了一系列具体的影响因素,如新科技/智能化/数字化包含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包括:(1)首次提出了世界一流大学区别于一般研究型大学的特有功能/特殊使命——全球化使命;(2)系统揭示了世界一流大学与一般研究型大学在三大基本功能上的差异;(3)首次探索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中、美、欧)世界一流大学在发挥功能上的差异,阐释了历史文化、经费来源、国家/政治因素、国家发展水平、大学管理架构等所带来的影响;(4)对世界一流大学功能的未来变化进行了预测并揭示了新科技/智能化/数字化、全球化和国际化、全球性议题、逆全球化和民族主义、渐增的全球合作等对世界一流大学功能未来变化的影响。虽然本研究的主要关注点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功能,但本研究仍从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探讨了影响世界一流大学功能的因素,是较为系统、全面的有关世界一流大学功能的研究。
魏雪倩[6](2020)在《微观公平视角下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 ——以Q市S小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公平分为两个层次:宏观公平和微观公平,目前,教育公平问题已从宏观层面转向微观层面,也就是教育过程公平。而教育过程公平的发生场所主要是在课堂。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与教育过程公平密切相关。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是否公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公正体验,要想解决当前教育过程公平的问题,必须深入一线课堂,分析研究问题的起因和本质,找到具体可行的解决策略。本论文遵循的研究思路为:“发现问题——归因分析——解决策略”,以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为切入点,从微观公平视角出发,去研究当前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现状以及当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最后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不仅可以解决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行为所产生的不公平现象,还可以为进一步实现教育过程公平提供参考。本文正文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引言,此部分主要包括选题缘由、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以及研究目的与意义;第二部分是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第三部分是调查研究设计,详细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问题以及研究工具;第四部分是微观公平视角下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现状分析与总结;第五部分是微观公平视角下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公平缺失的原因探析,重点从学校、教师以及学生三个层面展开论述;第六部分是微观公平视角下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优化策略探析。研究发现:教师课堂语言行为在语言类型的分布以及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存在不公平性;教师课堂提问行为、反馈行为以及等待行为都受到学生性别、性格以及是否担任班级职务等方面的影响,呈现出不公平性。针对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归因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一是在学校层面:立足学校文化构建,推动学校内部公平;构建使教师获得尊重和平等权益的教师评价体系;缩小班级规模,实施小班化教学。二是在教师层面:营造平等课堂氛围,努力构建和谐课堂;承认学生个体差异,采取多元教学方式;加强自身师德修养,淡化应试功利之心;教师克服认知偏见,提高教学公平意识。三是学生层面:增强学生法制观念,提高学生维权意识;建立学生维权机制,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王运弘[7](2020)在《基于游戏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提出无论是从整个教育改革的视角来看,还是从游戏化学习本身的价值体现来看,针对游戏化学习的研究都存在其必要性。与此同时,实践中的游戏化学习却面临着极为严峻的问题:游戏化学习研究领域内的专家学者与采用基于游戏的教学方法的一线教师对于“课堂教学中的游戏化”产生了分歧。就目前相关研究领域的现状来看,无论是中小学教师,还是大学里的专家学者,均没有提出一个成熟的、可供教师参考的基于游戏的课堂教学设计指南。而这个问题,已经严重的影响了基于游戏的教学方法在实践层面上的发展。因此,本研究围绕“如何判断一节课是基于游戏的课”的问题,首先采用弗兰德斯互动分析法探究基于游戏的课堂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差异;其次综合运用文献法、访谈法以及德尔菲法构建并修订基于游戏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应用ANP网络层次分析法为其赋予权重;最终采用统计学相关方法对该指标体系进行实施验证。本研究的主要结论:(1)基于游戏的课堂教学相较于传统课堂教学,在师生言行比例、教师教学倾向、课堂沉寂时间等方面存在差异。通过以上差异,认为基于游戏的课堂教学具有以下特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自己的知识建构,教师主导意识削弱,亦提升了学生与技术交互的程度。(2)就基于游戏课堂教学而言,其教学要素至少包含教师、学生以及课堂游戏交互三方面,这三者缺一不可,同时也互相影响。(3)基于游戏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共含有5项一级指标和19项二级指标,其中5项一级指标及其权重分别是教学目标(0.27729)、游戏化教学方法(0.20765)、教学内容(0.28628)、游戏化教学过程(0.15883)以及游戏化教学特色(0.06994)。(4)基于游戏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在实践应用中具有良好的评分者信度、构念效度并可发挥其诊断功能。本研究通过对基于游戏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应用途径等的探索,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结合起来,对于教师开展基于游戏的课堂教学具有指导作用,对于已经开始使用基于游戏的教学方法的教师亦有改进教学实践的现实作用。
李栋[8](2020)在《过程哲学课程话语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话语层面思考课程是西方概念重建学派的重要思想,其核心精神就是“话语”与“理解”的语言逻辑思维,即何种样态的课程话语造就何种样态的课程理解。这一课程理论前提主要有两层含义:第一,课程言说或课程话语的建构最终是为课程理解服务的;第二,课程世界是一个由各家之言组成的“万花筒”。这构成了本研究的逻辑起点,即创生一种课程话语,寻得一种课程理解的方式。这一思路同时也暗合了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三大体系建设的话语精神,最终能为我国课程话语体系建设提供借鉴或启示。课程话语的言说现状,特别是当今课程话语的表述问题是构建一种新的课程话语体系应遵循的现实逻辑。当今课程市场正像培根在其四大隐喻中提到的“市场隐喻”一样,充斥着诸多语言问题。其中,课程表述的二元对立问题、课程理论、学派间缺乏沟通的问题、不同课程言说主体自说自话的问题、近来对课程思辨体系拒斥的问题、固守课程表述精确性的问题等都是当今国内外课程领域的显性问题。仔细分析这些问题的根源,特别是这些问题的哲学言说逻辑,发现这些表述问题或多或少地受近代以来的实体哲学思维影响的,因为实体哲学思维推动了认识论哲学,同时也影响到了一切以认识论为依托的学科、理论等,当然包括课程与教学论这一二级学科。要对以上实体思维导致的话语问题进行超越与消解,怀特海的过程哲学无疑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基于以上的考量,本研究将回顾大量的文献,包括国内外“语言意义”、“话语”、“课程话语”三个方面的研究,意在为研究提供一种背景性深度;并对课程中的“话语”进行“思想考古”,意在理清话语在课程世界中的“自觉”之路;考察课程话语意义的重要来源——哲学,并对本研究的理论基础——过程哲学进行深刻研究。为过程哲学课程话语的构建与理解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通过对课程的核心概念以及对“课程目标话语”、“课程知识话语”、“课堂话语”及“课程评价话语”的过程哲学赋义,以达到过程哲学课程话语“落地”的效果,因为任何课程话语,只要它不能形下化为具体的表述,它都将是空疏无用的;最后,将过程哲学课程话语与几种经典的课程话语,比如“主智主义课程话语”、“经验本位课程话语”、“实践范式课程话语”、“人本主义课程话语”、“现象学派课程话语”及“后现代课程话语”进行一种理论上的比较,以期发现过程哲学课程话语在课程理解上的优劣势。
林坤[9](2019)在《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传承和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苗族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如何在学校课程教学中得到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这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课程建设改革中,随着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来临,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与适宜的苗族文化课程进行整合,有利于建设学校特色课程,提升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及保护,并可持续推进学校课程信息化建设。本研究围绕着苗族文化课程的课程实践,探索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进行整合和建设。在本研究中,主要以西部省区的一所省属重点高校G校为研究个案,通过观察和分析该校苗族文化课程设置、实施的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在此基础上,思考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应用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基础、条件及逻辑框架,在此逻辑框架下,进一步探索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规划与设计,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与重构,信息化教学模式应用,信息化课程管理及评价等基本策略。通过研究发现:1.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传统课程资源的容量将会得到扩充,课程内容更多元、课程表现形式更多维、课程教学方式更多样……这些变化,直接影响了课程结构发生变化。在此过程中,苗族文化经验、苗族文化活动在课程中得到更多的呈现,传统“学科中心”的课程结构得到改善。2.数字化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的整合,并非只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传统课堂教学之中,实现辅助教学,帮助我们提升教学效果。而是要将信息技术适宜地应用于课程资源建设、课程学习环境创设、课程内容建构、课程教学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全过程之中,在这种深度的整合中,拓展课堂空间和时间,在提高学习者苗族文化素养、能力的同时,帮助课程参与者获得更好的信息技术素养、能力,实现“1+1>2”的效果。3.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要在充分考虑课程本身的特点、课程内容的特点与信息技术、信息化学习之间的“匹配性”“适宜性”等基础上,合理地进行“整合”。将信息技术恰当应用于经验性、活动性特征突出的课程中,可以为学习者提供获取更多直接经验或接近直接经验的条件。将信息技术恰当应用于课程内容具有“非语言符号”性、动态性特征的课程中,可以丰富课程内容的表现形式、用最便捷的方式建立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整合于适宜具身化、创生性教学方式的课程之中,可以延展学习体验,丰富学习经验,帮助学习者更主动地参与学习和建构知识。4.在充分把握苗族文化课程特征的基础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建设与重构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资源库。这是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重要资源基础,包括建设课程资源素材库,积件式课程资源知识元,适宜课堂教学、适宜活动课程、适宜网络化学习、适宜移动学习的资源等。5.应结合课程及实践环境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合理的应用苗族文化信息化教学实践的策略及方法(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选择、组织信息化教学内容,探索苗族文化信息化课堂教学、活动教学、网络化学习、移动学习策略等),并合理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苗族文化课程管理、课程评价中,实现科学化课程管理与评价。如分析信息化课程管理平台的内容、功能及用户,探讨UML用例视图、网络在线课程、微课程信息化管理策略,探讨在线学生成绩管理、搜集学习过程数据统计分析等信息化评价策略等。
王鹏[10](2019)在《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数据显示,近年来,大学生创业意愿持续高涨,有近九成的在校大学生表示曾经考虑过创业。2016年的调查显示,有较强创业意愿的学生占在校生的比例为18.1%,而2017年这个比例达到26.2%。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时代旋律,高校作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阵地,深入推进高校创业教育改革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虽然高校师生对创业教育的满意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仍有近1/3的大学生及超过1/4的创业教育教师和管理人员对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的效果持不确定或不满意态度。如何进一步提升创业教育实效,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在生态哲学理论、教育生态系统理论、三螺旋创业模型理论、蒂蒙斯创业学等理论的指导下,运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首先阐释了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的理论前提,分析了生态与高校创业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创业教育的“三类认知”,论证学科借鉴的可行性与风险性,明确创业教育生态分析的前提条件与特定价值。在对当前高校创业教育各功能要素实施现状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描述生态失衡的问题表征,分析背后产生的根源。最后,在国外创业教育成功经验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构建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探寻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旨在发挥系统综合效应,实现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转型升级与整体优化。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的背景和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核心概念、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及研究的理论基础等内容进行了阐述,为后续研究提供必要的前提准备。文献综述部分,主要从文献计量分析和主题综述两个方面对本研究相关涉域的已有成果进行分析。文献计量分析主要对近年来相关研究的发表数量、被引频次、成果分布、主题分布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题综述主要围绕创业教育、教育生态和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三个领域对已有成果进行了述评。理论前提部分,重点阐释生态与高校创业教育的关联。从生态理解的三重性开始,即作为一种实体描述的生态、作为一种分析方法的生态和作为一种价值观念的生态,进而阐述生态视域所蕴含的内在特征,即从“局部分析”到“整体关照”,从“实体思维”到“关系探究”,从“封闭单一”到“开放多样”,从“静态要素”到“动态平衡”。在生态理解的启示下,提出认识创业教育的三种视域。从本体立论,创业教育内含生态特质和生态要求;从方法立论,运用生态学分析方法来研究创业教育;从价值立论,创业教育有利于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最后,从创业教育根植于社会生活当中,创业教育是社会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现象研究生态的客观存在与现实诉求三方面对创业教育生态分析视域的合理性进行确证。风险规避部分,重点阐释创业教育生态分析的限定条件。首先提出创业教育生态分析必须遵循的本质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指向性原则和超越性原则。同时,创业教育生态分析要明确三个限定性条件,即作为分析方法或视角的“优先性”,不可改变创业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延续创业教育的既有范畴和学科特性。生态审视部分,重点阐释高校创业教育各功能要素的实施现状。通过调查与访谈,结合调查结果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呈现出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生态失衡的种种现象,具体表现为创业教育目标的功利性,创业教育政策的局限性,创业教育环境的封闭性,创业教育课程的孤立性,创业教育课堂的单向性等。本部分从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生态失衡的现状出发,并按照生态学思维剖析其背后的形成机理,为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提供必要的现实依据。他山之石部分,重点阐释国外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经验与启示。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为例,对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模式构建与运行要素进行了介绍。同时,在创建“三位一体”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完善“激励与监控”的政策制度,建立“服务与支持”的组织机构,设置“多维与融合”的课程体系,孕育“浸润与体验”的文化氛围等方面为我国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提供了有益借鉴。本土建构部分,重点阐释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首先明确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成包括实体要素和功能要素,对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等实体要素加以分析,在认识“四要素”的基础上分析了“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要素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结构,提出了系统具有目标性、动态性、整体性、制衡性、互促性和生命性的特征和非线性、相对均衡、动态发展的运行机制。最后,围绕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五个功能要素即目标、政策、环境、课程和课堂分别提出具体的生态优化策略。
二、系统论视野下的现代教育技术媒体之当代教育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系统论视野下的现代教育技术媒体之当代教育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中小学教师的在线培训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价值凸显:在线培训是中小学教师职后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
(二)现实问题:我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存在急需解决的问题 |
(三)理论困惑:针对“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研究不够突出 |
(四)他者参照: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具有较强借鉴性 |
二、概念界定 |
(一)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 |
(二)在线培训 |
(三)在线培训模式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国内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的研究 |
(二)关于国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的研究 |
(三)研究述评 |
四、理论基础 |
(一)系统论 |
(二)成人教育理论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目标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步骤 |
第一章 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发展进程 |
一、萌芽期(20世纪40-60年代) |
(一)时代背景:“八年研究”对教师培训的转向 |
(二)培训目标:“得到一个教师”转向“得到一个合格的教师” |
(三)模式基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视听技术的发展 |
(四)模式样态:肯普的非线性模式主导 |
二、发展期(20世纪70-80年代)的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 |
(一)时代背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对教师教育技术运用的要求提高 |
(二)培训目标:提高教师对教育技术的掌握能力 |
(三)模式基础: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
(四)模式样态:史密斯-雷根的线性模式主导 |
三、成熟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 |
(一)时代背景:全球化背景下对教师多样化要求 |
(二)模式目标:教师个性化发展 |
(三)模式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 |
(四)模式样态:尼文混合与肯普、史密斯-雷根模式并行 |
第二章 肯普的非线性在线培训模式的建构与实践运作 |
一、模式的建构 |
(一)建构依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并行 |
(二)建构条件:循环设计法保障内容针对性 |
(三)建构形态:四要素、双椭圆结构、三目标、九环节 |
二、实践运作:eMSS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 |
(一)运作准备:项目设计呈周期性 |
(二)运作流程:双椭圆式运行结构 |
(三)成效影响:因材施训成效显现 |
第三章 史密斯-雷根的线性在线培训模式的建构与实践运作 |
一、模式的建构 |
(一)建构依据:认知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结合 |
(二)建构条件:形成性评价从教师需求分析起贯穿始终 |
(三)建构形态:分析、策略、评价三大版块 |
二、实践运作:美国教育硕士计划(美国人民大学) |
(一)运作准备:详细设计三大类培训策略 |
(二)运作流程:注重以传递教学策略为培训内容及培训策略的实施 |
(三)成效影响:注重教学策略的实施成效显现 |
第四章 尼文的混合在线培训模式的建构与实践运作 |
一、模式的建构 |
(一)建构依据: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并行 |
(二)建构条件: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保障教学每个阶段质量 |
(三)建构形态:前研究、设计(再设计)、终结性评价三大板块 |
二、实践运作:佐治亚州教育者准备计划 |
(一)运作准备:注重计算机设备及相关技术与学习理论的融合 |
(二)运作流程:注重计算机设备提供支持并保障实施 |
(三)成效影响:注重教育技术与培训融合的成效显现 |
第五章 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特性分析 |
一、对模式的独特性分析 |
(一)目标:基于大数据技术 |
(二)内容:注重教师为中心 |
(三)实施:关注在线实践共同体的构建 |
(四)保障:聚焦多维度 |
二、对模式的普适性分析 |
(一)内部建构的普适性分析:教育技术对教师内生需求的支持度 |
(二)外部保障的普适性分析: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及保障机构聚合互动 |
三、对模式的可借鉴性分析 |
(一)内部建构可借鉴分析:关注教师完整生命成长 |
(二)外部保障可借鉴分析:兼顾教育技术与资源的统筹和整合 |
第六章 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启示 |
一、目标:创新教师需求分析方法 |
(一)运用大数据技术多渠道集成数据 |
(二)“全息化”技术为教师精准画像 |
二、内容:回归教师专业成长本原 |
(一)促进教师个体生命发展 |
(二)体现教师实践性工作逻辑 |
三、实施:优化教师专业发展载体 |
(一)优化参训教师与培训教师的交互方式 |
(二)建构中小学教师在线学习共同体 |
四、保障:建立多维在线培训保障体系 |
(一)多元整合质量保障团体 |
(二)互联整合质量保障技术 |
结束语 |
(一)研究回顾 |
(二)研究结论 |
(三)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的由来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核心概念与主要内容 |
(一)论文研究的核心概念 |
(二)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
五、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思想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 |
(一)关于人的本质学说 |
(二)关于社会发展学说 |
(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
二、贝塔朗菲的系统论思想 |
(一)世界的系统性构成 |
(二)系统的功能和要素构成 |
(三)系统论思想的启迪 |
三、马可﹒伊恩斯蒂的技术集成理论 |
(一)关于“技术集成”概念的提出 |
(二)集成创新理论的发展过程及其主要模式 |
(三)集成创新理论的启示 |
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兼容并蓄思想 |
(一)兼容并蓄的哲学传统 |
(二)有容乃大的君子人格 |
(三)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 |
(四)兼容并蓄思想的启示 |
五、教育学中的整体性教育理论 |
(一)世界的整体性构成 |
(二)整体性理论的形成发展 |
(三)整体性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
(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作用 |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历史前提 |
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回顾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初步探索阶段(1949年-1965年)——思政教育格局初建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曲折前进阶段(1966年-1978年)——片面强调阶级斗争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78年-1997年)——全国各地积极探索 |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范提高阶段(1998年-2012年)——国家层面规范协调 |
(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集成创新成为可能 |
二、思想政治教育成就为集成创新提供可能 |
(一)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成为集成创新的基本内核 |
(二)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成为集成创新的技术手段 |
(三)便捷有效的教学平台成为集成创新的交互载体 |
(四)不断巩固的意识形态提供集成创新的理论自信 |
(五)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提供集成创新的实现路径 |
(六)日趋完善的学科体系提供集成创新的专业支持 |
(七)软硬件的改善为集成创新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 |
三、思政教育基本经验为集成创新提供遵循 |
(一)坚持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 |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
(三)坚持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
(四)坚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五)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与时俱进 |
(六)坚持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现实之需 |
一、基础理论不强、学科发展受限 |
(一)基础理论发展不充分 |
(二)学科体系架构不健全 |
(三)学科的专业性不强、实操性不够 |
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共识度不高 |
(一)莫衷一是的教育理念 |
(二)理念缺失所造成的影响 |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化较差 |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表述不统一 |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不强 |
四、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协同性较差 |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断拓展 |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 |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优化成为提高吸引力需要 |
五、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平台融合度不够 |
(一)数字信息技术发展方兴未艾 |
(二)与现代技术融合尚处在探索阶段 |
(三)信息过载对主流信息的遮蔽 |
(四)现代教育技术冲击传统教学优势 |
(五)与现代技术高度融合成未来之需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基本框架 |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基本面板 |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母版”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鲜亮底色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领导力量 |
(四)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文化根基 |
(五)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价值导向 |
(六)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外部条件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要素构成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内在逻辑 |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起点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主线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支点 |
(四)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归宿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主要内容 |
一、目标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目标及其作用 |
(二)教育目标及其异化问题 |
(三)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集成优化 |
二、任务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任务及其作用 |
(二)教育的根本任务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
(四)任务体系的细化明确 |
三、组织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组织及其结构 |
(二)教育行政管理组织的架构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组织 |
(四)组织体系的创新管理 |
四、学科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学科的内涵与作用 |
(二)“马学科”的领航功能 |
(三)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
(四)“马学科”的创新发展 |
五、课程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课程体系 |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集成创新 |
(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体系集成创新 |
六、教学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教学体系集成创新原则 |
(二)教师队伍的培养建设 |
(三)教学场域的情景构建 |
(四)教学内容的取舍整合 |
(五)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 |
(六)教学效果的考核反馈 |
七、评价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种类繁多的教育教学评价 |
(二)不当评价造成的影响与危害 |
(三)教育教学评价的规范与整合 |
第六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路径选择 |
一、提升认识高度,形成从中央到地方协同发力的大格局 |
(一)格局的内涵与价值 |
(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大格局的内在逻辑 |
(三)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的内容构成 |
二、扩大育人广度,建立从理论到实践的全员育人大思政 |
(一)科学认识“大思政”的意蕴与特征 |
(二)认真贯彻落实十大育人体系 |
三、夯实学科体系,建设马克思主义引领的社会科学体系 |
(一)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作用 |
(二)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 |
四、依托现代科技,培育信息化条件下的精准育人大数据 |
(一)学习信息思维转变思想观念 |
(二)依托数据资源丰富内容 |
(三)借助信息技术革新方法 |
五、净化社会风气,营造有利于高校学生健康成长大环境 |
(一)顺应时代潮流,坚定政治方向 |
(二)优化社会环境,形成育人合力 |
(三)开展学风校风建设,美化学校育人环境 |
(四)弘扬优良家教家风,建构和谐成长环境 |
六、强化使命担当,实现教育强国和自由全面发展大目标 |
(一)坚定做到“两个维护” |
(二)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保障体系 |
一、进一步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坚强领导 |
(一)百年辉煌造就中国共产党卓越的领导才能 |
(二)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群众的教育和动员 |
(三)中国共产党有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经验 |
(四)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
二、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关键作用 |
(一)保证教育者先受教育 |
(二)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导作用 |
(三)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质 |
三、进一步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财政投入力度 |
(一)进一步加大高校经费投入,强化经费投入的育人导向 |
(二)加大专项发展资金支持,改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物质装备 |
(三)加大科研项目资金扶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水平 |
(四)加大师资培养资金支持,提高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能力 |
(五)加大红色研学资金支持,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社会认知能力 |
(六)积极筹措社会资金,给予思政课教师一定的专项补贴 |
四、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监督管理水平 |
(一)明确管理责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监督管理水平 |
(二)严抓专项检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
(三)深化重点督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
(四)强化整改责任,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 |
结语: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需要久久为功 |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连续性的施教过程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是个复杂的渐进过程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化推进 |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定有美好的前程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技术融入教育历程、机制及其哲学意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创新 |
第二章 教育与技术相伴而生 |
第一节 教育缘起及界说 |
第二节 技术缘起及界说 |
第三节 技术与教育相伴而生 |
第三章 技术融入教育的历程 |
第一节 身体技术融入教育 |
一、身体器官融入教育 |
二、语言文字技术融入教育 |
第二节 器具技术融入教育 |
一、造纸和印刷术融入教育 |
二、物化技术融入教育 |
第三节 视听技术融入教育 |
第四节 信息技术融入教育 |
一、信息技术融入教育 |
二、系统方法技术融入教育 |
第五节 智能技术融入教育 |
一、教育大数据 |
二、“互联网+”重塑教育领域 |
三、“AI+”赋能教育 |
第四章 信息技术时代技术融入教育的机制 |
第一节 教育技术选择 |
一、建构教育世界的现实需要 |
二、技术发展的潜在需要 |
第二节 教育技术生成 |
一、教育与技术“整合”生成论 |
二、教育与技术“融合”生成论 |
第三节 教育技术应用 |
一、教育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世界 |
二、教育技术在应用中创新推广 |
第五章 技术融入教育的哲学意涵 |
第一节 教育技术是教育世界的“站出者” |
一、作为“源出于……”意义上的“站出” |
二、作为“站入到……”意义上的“站出” |
第二节 教育技术建构了教育世界 |
一、教育技术“原促创”了教育世界 |
二、技术建构了教育世界 |
第三节 教育技术具有自主性 |
一、教育技术是自行规定的存在者 |
二、教育技术自我进化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意义的追寻:教师教材理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导 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二、教师教材理解的内涵与论题 |
(一)教材:作为一种教育知识文本 |
1.简要历史回顾 |
2.教材的内涵与特征 |
3.教材与相关概念辨析 |
(二)理解:对意义的持续揭示与建构 |
1.理解的内涵 |
2.理解与相关概念辨析 |
(三)教师教材理解的内涵分析 |
(四)教师教材理解的基本论题 |
三、教师教材理解的现状考察与理论反思 |
(一)教师教材理解的现状考察 |
1.考察设计 |
2.教师教材理解的现状 |
3.对教师教材理解现状的反思 |
(二)理解的合理性及其反思 |
1.保守诠释学及其理解合理性 |
2.中庸诠释学及其理解合理性 |
3.激进诠释学及其理解合理性 |
4.批判诠释学及其理解合理性 |
5.教材理解需要何种理解? |
四、教师教材理解的基础:意义发生说 |
(一)“意义发生说”的提出 |
1.教学论研究的人文进路 |
2.教学复杂性的要求 |
3.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 |
(二)“意义发生说”的基础:意义的内涵与类型 |
1.意义的内涵 |
2.意义的类型划分 |
(三)“意义发生说”的内核:意义关联 |
1.理性关联 |
2.想象关联 |
3.体验关联 |
4.规范关联 |
(四)“意义发生说”与教师教材理解 |
五、教师教材理解的过程:意义的循环 |
(一)教材的意义结构 |
1.教材意义的层次结构 |
2.教材意义的主体结构 |
3.教材的意义体系 |
(二)教师教材理解的基本过程 |
1.“前理解” |
2.“理解” |
3.“自我理解” |
4.教师教材理解的过程框架 |
(三)教师教材理解的基本方式 |
1.教师教材理解方式的经验归纳 |
2.教师教材理解方式的实践话语 |
六、教师教材理解的维度:主体的意义 |
(一)教师教材理解的知识维度 |
1.教材的知识意蕴 |
2.教材知识的特点 |
3.教材知识的结构 |
4.教材知识的理解途径 |
(二)教材理解的意识形态维度 |
1.意识形态历史简顾 |
2.意识形态的内涵 |
3.教材的意识形态特征 |
4.教材意识形态的存在方式 |
5.教材意识形态的理解途径 |
(三)教师教材理解的专业维度 |
1.教材使用观:互融共生 |
2.教师教材理解与教师专业发展 |
3.教师教材理解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 |
(四)教师教材理解的学习维度 |
1.何为学习? |
2.教材的学习性特征 |
3.教材中学习的存在方式 |
4.教材中学习理解的基本途径 |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教师教材理解访谈提纲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5)世界一流大学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一)研究型大学 |
(二)世界一流大学 |
(三)大学功能 |
(四)大学的三大基本功能 |
三、理论基础 |
(一)结构功能主义概述 |
(二)结构功能主义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 |
(三)基于AGIL模型的大学功能分析框架 |
四、研究问题与论文框架 |
(一)研究问题 |
(二)分析框架 |
(三)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大学功能的历史演变 |
(一)三大基本功能的演变过程 |
(二)多视角的大学功能划分及演变过程 |
二、现代大学功能的内涵、发展及具体表现 |
(一)人才培养功能的内涵、发展及具体表现 |
(二)科学研究功能的内涵、发展及具体表现 |
(三)社会服务功能的内涵、发展及具体表现 |
(四)现代大学的新功能或其他功能的内涵与表现 |
三、世界一流大学的功能与使命 |
(一)世界一流大学的功能 |
(二)世界一流大学的使命 |
四、大学功能变化的影响因素 |
(一)科学技术对大学功能的影响 |
(二)全球化对大学功能的影响 |
(三)知识经济对大学功能的影响 |
五、文献述评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一、文献资料法 |
(一)文献资料法的数据来源 |
(二)文献资料法的数据分析 |
二、访谈法 |
(一)访谈法的数据来源 |
(二)访谈法的数据分析 |
三、问卷调查法 |
(一)问卷调查法的数据来源 |
(二)问卷调查法的数据分析 |
第四章 世界一流大学与一般研究型大学在三大基本功能上的差异 |
一、两类大学人才培养功能差异的研究结果 |
(一)文献资料法的研究结果 |
(二)访谈法的研究结果 |
(三)问卷法的研究结果 |
二、两类大学科学研究功能差异的研究结果 |
(一)文献资料法的研究结果 |
(二)访谈法的研究结果 |
(三)问卷法的研究结果 |
三、两类大学社会服务功能差异的研究结果 |
(一)文献资料法的研究结果 |
(二)访谈法的研究结果 |
(三)问卷法的研究结果 |
四、两类大学三大基本功能差异的讨论 |
(一)两类大学人才培养功能差异的讨论 |
(二)两类大学科学研究功能差异的讨论 |
(三)两类大学社会服务功能差异的讨论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世界一流大学的特有功能/特殊使命 |
一、世界一流大学特有功能的研究结果 |
(一)访谈法的研究结果 |
(二)问卷法的研究结果 |
二、世界一流大学特有功能的特征分析 |
(一)世界一流大学特有功能的本质特征 |
(二)全球化进程与世界一流大学特有功能的本质特征 |
三、世界一流大学特有功能的内涵界定 |
(一)世界一流大学特有功能与基本功能的关系 |
(二)世界一流大学的特有功能/特殊使命源于其独特优势 |
(三)世界一流大学特有功能/特殊使命的定义 |
(四)世界一流大学特有功能/特殊使命的案例分析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世界一流大学在发挥功能上的国家/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 |
一、世界一流大学发挥功能国家/地区差异的研究结果 |
(一)发挥人才培养功能的国家/地区差异 |
(二)发挥科学研究功能的国家/地区差异 |
(三)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的国家/地区差异 |
(四)发挥特有功能/特殊使命的国家/地区差异 |
二、世界一流大学发挥功能国家/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 |
(一)世界一流大学发挥功能国家/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 |
(二)国家/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功能 |
三、世界一流大学发挥功能国家/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的讨论 |
(一)历史文化对世界一流大学发挥功能国家/地区差异的影响 |
(二)经费来源对世界一流大学发挥功能国家/地区差异的影响 |
(三)国家/政治因素对世界一流大学发挥功能国家/地区差异的影响 |
(四)国家发展水平对世界一流大学发挥功能国家/地区差异的影响 |
(五)大学管理架构对世界一流大学发挥功能国家/地区差异的影响 |
四、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世界一流大学功能的未来变化及影响因素 |
一、世界一流大学功能未来变化预测的研究结果 |
(一)世界一流大学基本功能的未来变化预测 |
(二)世界一流大学特有功能/特殊使命的未来变化预测 |
二、世界一流大学功能未来变化的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 |
(一)世界一流大学基本功能未来变化的影响因素 |
(二)世界一流大学基本功能未来变化的影响程度 |
(三)世界一流大学特有功能/特殊使命未来变化的影响因素 |
三、世界一流大学功能未来变化的影响因素的讨论 |
(一)新科技/智能化/数字化对功能未来变化的影响 |
(二)全球化和国际化对功能未来变化的影响 |
(三)全球性议题对功能未来变化的影响 |
(四)逆全球化和民族主义对功能未来变化的影响 |
(五)渐增的全球合作对功能未来变化的影响 |
四、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
一、论文的主要结论 |
(一)世界一流大学与一般研究型大学在三大基本功能上的差异 |
(二)世界一流大学的特有功能/特殊使命 |
(三)世界一流大学在发挥功能上的国家/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 |
(四)世界一流大学功能的未来变化及影响因素 |
二、论文的创新性 |
三、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文献资料法样本院校名单 |
附录2 受访者详细情况及代号(N=74) |
附录3 中、英文访谈知情同意书 |
附录4 中、英文访谈提纲 |
附录5 问卷发放院校名单(N=112) |
附录6 中、英文问卷 |
附录7 有关人才培养功能的编码情况 |
附录8 有关科学研究功能的编码情况 |
附录9 有关社会服务功能的编码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6)微观公平视角下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 ——以Q市S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1.教育微观公平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追求 |
2.课堂教学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微观体现 |
3.当今小学教师公平意识薄弱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3.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思路 |
一、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1.微观公平 |
2.教师课堂教学行为 |
(二)理论依据 |
1.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 |
2.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
3.霍耐特的承认正义理论 |
二、调查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工具 |
1.课堂观察表 |
2.学生问卷 |
3.访谈提纲 |
三、微观公平视角下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现状分析与总结 |
(一)小学教师课堂语言行为分析 |
1.教师课堂语言类型 |
2.教师课堂语言表达方式 |
(二)小学教师课堂提问行为分析 |
1.教师课堂提问对象 |
2.教师课堂提问类型 |
3.教师课堂提问区域 |
4.教师课堂叫答方式 |
(三)小学教师课堂反馈行为分析 |
1.教师课堂反馈行为类型 |
2.教师课堂反馈行为对象 |
(四)小学教师课堂等待行为分析 |
1.教师课堂等待行为类型 |
2.教师第二等待行为 |
3.小组合作环节的教师第一等待行为 |
(五)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分析总结 |
四、微观公平视角下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公平缺失的原因探析 |
(一)学校大环境的制约 |
1.校园公平文化氛围营造不足,难以创造公平的环境 |
2.教师评价体系中评价标准较为单一,缺乏评价的广泛性 |
3.班级规模过大,有碍教育质量的提高 |
(二)教师自身因素的影响 |
1.教师课堂公平意识淡薄,对课堂公平认识不足 |
2.教师功利主义思想严重,缺乏教书育人意识 |
3.教师对学生的认知偏差,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客观认识 |
(三)学生认知水平的限制 |
1.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 |
2.小学生公平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 |
五、微观公平视角下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优化策略探析 |
(一)优化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基础是学校 |
1.立足学校文化构建,推动学校内部公平 |
2.构建使教师获得尊重和平等权益的教师评价体系 |
3.缩小班级规模,实施小班化教学 |
(二)优化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关键是教师 |
1.营造平等课堂氛围,努力构建和谐课堂 |
2.承认学生个体差异,采取多元教学方式 |
3.加强自身师德修养,淡化应试功利之心 |
4.教师克服认知偏见,提高教学公平意识 |
(三)优化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落脚点在学生 |
1.增强学生法制观念,提高学生维权意识 |
2.建立学生维权机制,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基于游戏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研究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目标与意义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意义 |
第五节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游戏化学习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教育学视野下的游戏理论 |
一、兴趣说 |
二、天性说 |
第二节 心理学视野下的游戏理论 |
一、精神分析学说视野下的游戏 |
二、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
三、心流理论 |
第三节 哲学视野下的游戏理论 |
一、席勒的“游戏冲动” |
二、海德格尔“天地人神”四元游戏说 |
第三章 相关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游戏化学习 |
二、基于游戏的课堂教学 |
第二节 游戏化学习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游戏化学习国内研究综述 |
二、游戏化学习国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教学要素研究综述 |
一、关于教学要素基础理论的研究 |
二、关于教学要素包含维度的讨论 |
三、针对特定课堂的教学要素 |
四、小结 |
第四节 课堂教学评价与教学要素关系的文献研究 |
一、从教师行为评价课堂教学 |
二、从教与学的行为评价课堂教学 |
三、依据有效的教与学的策略评价课堂教学 |
四、关注教学环境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
五、从师生关系评价课堂教学 |
六、从教学过程评价课堂教学 |
七、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游戏的课堂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之差异性比较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过程 |
一、样本选择 |
二、数据收集 |
三、数据统计及处理 |
第三节 基于ITIAS的课堂视频分析数据的差异性比较 |
一、师生言行对比 |
二、技术应用程度对比 |
三、教师教学倾向对比 |
四、课堂教学氛围对比 |
五、动态特征曲线对比 |
第四节 差异比较对基于游戏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启示 |
一、基于游戏的课堂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之差异性的有关结论 |
二、差异对于基于游戏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构架的启示 |
第五章 基于游戏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构建 |
第一节 评价指标构建的原则 |
第二节 指标构建的路径及方法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三节 基于游戏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初步形成 |
一、文本收集及访谈的实施 |
二、文本信息的整理及访谈资料的编码 |
三、基于游戏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初步形成 |
第四节 基于游戏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修订 |
一、第一轮专家意见征询结果及分析 |
二、第二轮专家意见征询结果及分析 |
三、基于游戏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最终形成 |
第六章 基于游戏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赋权 |
第一节 ANP网络层次分析法简介 |
一、AHP与 ANP |
二、ANP的一般计算步骤 |
第二节 权重赋予的前期工作 |
一、基于游戏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网络结构的建立 |
二、基于游戏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元素的互相关联 |
三、基于游戏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赋权的ANP专家意见征询 |
第三节 基于Super Decision软件的权重计算 |
一、基于SD软件的网络模型构建 |
二、基于专家意见征询的数据输入 |
三、构造ANP超矩阵计算权重 |
四、基于游戏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权重生成 |
第四节 含权的基于游戏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最终形成 |
第七章 基于游戏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验证 |
第一节 指标体系实施中的信度 |
一、研究设计 |
二、评分者信度检验 |
第二节 指标体系实施中的构念效度 |
一、评分的线性回归假设检验 |
二、“教学目标”量表得分作为量表总分的预测指标 |
三、“游戏化教学方法”量表得分作为量表总分的预测指标 |
四、“教学内容”量表得分作为量表总分的预测指标 |
五、“游戏化教学过程”量表得分作为量表总分的预测指标 |
六、“游戏化教学特色”量表得分作为量表总分的预测指标 |
第三节 一节基于游戏的课堂教学的诊断日志 |
一、教师待改进教学行为诊断日志 |
二、教师示范性教学行为诊断日志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一、基于游戏的课堂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差异 |
二、基于游戏的课堂教学的教学要素 |
三、基于游戏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 |
四、基于游戏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构念效度及诊断功能 |
第二节 讨论及反思 |
一、基于游戏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
二、教师提升基于游戏的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 |
三、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期刊类 |
(三)学位论文类 |
附录 |
附录一 四节样本课的互动分析迁移矩阵 |
附录二 基于游戏的课堂教学要素访谈提纲 |
附录三 第一轮基于游戏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专家征询问卷 |
附录四 第二轮基于游戏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专家征询问卷 |
附录五 基于游戏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赋权ANP专家意见征询问卷 |
附录六 一节基于游戏的课堂教学的诊断日志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过程哲学课程话语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中国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提升呼唤教育话语的创生 |
(二)话语的建构功用应在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中得到深化 |
(三)过程话语利于教育难题的消解并开创出新的课程世界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一)课程 |
(二)课程话语 |
五、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主题的研究现状 |
一、关于“语言意义”的研究 |
(一)国外“语言意义”研究概况 |
(二)国内“语言意义”研究概况 |
二、关于“话语”的研究 |
(一)国外“话语”研究概况 |
(二)国内“话语”研究概况 |
三、关于“课程话语”的研究 |
(一)国外“课程话语”研究概况 |
(二)国内“课程话语”研究概况 |
第三章 话语与课程世界 |
一、话语在课程世界中的“面相”及“自觉”之路 |
(一)话语即行动——话语“沉溺”在课程的语言游戏中 |
(二)话语即修辞——话语被窄化为一种语法 |
(三)话语即工具——话语沦为无意义的课程表述结构 |
(四)话语即话语——话语在课程中的本体地位得以显现 |
二、话语之于课程要素的重要性 |
(一)话语与课程思维 |
(二)话语与课程理论 |
(三)话语与课程知识 |
(四)话语与课程意义 |
(五)话语与课程权力 |
(六)话语与课程理解 |
(七)话语与课程实施 |
(八)话语与课程研究 |
三、话语意义的课程来源 |
(一)课程主体 |
(二)课程问题 |
第四章 哲学与课程话语――课程话语理论基础考察 |
一、哲学之课程话语“先在性”身份 |
(一)“课程”概念本身是由哲学辨明及丰富的 |
(二)课程话语的“搭建”需借用哲学“脚手架” |
二、哲学之课程话语逻辑衍生“母体”身份 |
(一)话语逻辑 |
(二)哲学的言说逻辑 |
(三)哲学如何影响课程话语逻辑 |
三、哲学在课程话语中的谱系——以英美和欧陆哲学为视角 |
(一)英美哲学对课程话语的“塑形”与“赋义” |
(二)欧陆哲学对课程话语的“塑形”与“赋义” |
四、为什么是过程哲学 |
(一)过程哲学的应景性——从哲学研究的世情上看 |
(二)过程哲学体系 |
第五章 过程哲学课程话语意在改善的言说问题 |
一、意在改进实体哲学层面下课程表述问题 |
(一)表达逻辑问题:课程表达的主-谓模式(主客) |
(二)话语定位问题:简单定位谬误,语言的乌托邦 |
(三)表达程式化问题:囿于结构主义言说方式 |
二、意在改进解构性后现代下的课程表述问题 |
(一)失衡问题:思辨性课程话语体系式微 |
(二)范式问题:课程话语的范式之争 |
第六章 过程哲学课程话语的建构思路 |
一、课程概念体系:建构过程哲学式的课程要素话语 |
(一)课程思维:“主体-超体”逻辑 |
(二)课程理论:有观点更要有体系 |
(三)课程知识:广狭义并重 |
(四)课程意义:要明确意义的语境 |
(五)课程权力:拓展权力的关系力量 |
(六)课程理解:逻辑理解和审美理解并存 |
(七)课程实施:自由与纪律相结合 |
(八)课程研究:基于经验,重视思辨 |
二、课程结构体系:运用过程哲学思维优化课程言说 |
(一)课程目标话语:强调学生认知发展的节奏 |
(二)课程内容话语:超越镜像知识 |
(三)课程实施话语:让生成话语焕发课堂活力 |
(四)课程评价话语:事实与价值的统一 |
第七章 过程哲学课程话语的同类比较——一种基于课程理解的考察 |
一、“课程话语”与“课程理解”的关系逻辑 |
(一)“课程话语”来自于“课程理解” |
(二)“课程话语”造就“课程理解” |
(三)两者通过意义不断地互相“重塑” |
二、“课程理解”概念解读 |
(一)“课程理解”的哲学原理 |
(二)“课程理解”的方式机制 |
(三)“课程理解”的取向 |
(四)“课程理解”的影响因素 |
三、课程话语的比较——以几种主流的视角为例 |
(一)主智主义课程话语与过程哲学课程话语 |
(二)经验本位课程话语与过程哲学课程话语 |
(三)实践范式课程话语与过程哲学课程话语 |
(四)人本主义课程话语与过程哲学课程话语 |
(五)现象学派课程话语与过程哲学课程话语 |
(六)后现代课程话语与过程哲学课程话语 |
结语 |
一、对过程哲学课程话语的研究总结 |
二、对未来中国课程话语体系建设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 |
(一)教育发展视角: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发展需求 |
(二)文化传承视角:民族多元文化传承发展的现实需要 |
(三)教学改革视角:民族地区高校教学改革的具体需要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和目的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际意义 |
(三)研究目的 |
四、核心概念 |
(一)苗族文化 |
(二)课程整合 |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苗族文化课程研究文献 |
(一)苗族文化课程 |
(二)多元文化教育的基本理论 |
(三)我国多元文化课程建设的主要理念 |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相关研究 |
(一)国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及述评 |
(二)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及述评 |
三、信息技术在民族文化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
(一)民族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研究 |
(二)信息技术在苗族文化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
(三)信息技术与民族文化教育的整合应用模式研究 |
四、文献综合评述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过程与资料分析 |
五、研究信度、效度及研究伦理 |
第三章 样本学校苗族文化课程整合实施现状分析 |
一、样本学校深描 |
(一)具有苗族文化课程实践基础 |
(二)苗族文化研究基础较好 |
(三)具备课程与教学研究相关师资 |
(四)构建了相应的信息化教学环境 |
(五)苗族师生人数比例较高 |
二、样本学校苗族文化课程开设概况 |
(一)苗族语言文学类课程 |
(二)苗族文化习俗类课程 |
(三)苗族歌舞体育类课程 |
(四)苗族工艺美术类课程 |
三、问卷及访谈调查设计分析 |
(一)学生问卷调查设计及分析 |
(二)教师问卷调查设计及分析 |
(三)师生访谈调查设计及分析 |
四、苗族文化课程教学情况分析 |
(一)师生对课程设置认可度较高 |
(二)课程实施有利于苗族文化传承 |
(三)课程学习有助于学生自我发展 |
(四)师生对课程的满意度有待提高 |
(五)师生对课程信息化整合教改期望值较高 |
五、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中的问题分析 |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规划不足 |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设计不足 |
(三)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不足 |
(四)信息化教学策略有待改进 |
(五)信息化教学管理及评价跟进不力 |
第四章 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理论及实施框架分析 |
一、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
(一)促进苗族文化保护传承 |
(二)丰富课程内容多样化表征 |
(三)优化整合文化课程资源 |
(四)有益于课程教学方法多元化 |
二、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可行性 |
(一)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支撑协作 |
(二)苗族文化课程资源丰富 |
(三)师资具备课程信息化整合的信息素养 |
三、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理论分析 |
(一)行为主义理论及其对“整合”的影响 |
(二)认知主义理论及其对“整合”的作用 |
(三)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对“整合”的影响 |
(四)关联主义理论对课程资源整合的作用 |
(五)传播过程理论对“整合”的支撑 |
四、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实施框架分析 |
(一)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规划设计 |
(二)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建设与重构 |
(三)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教学的实施策略及应用 |
(四)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管理与评价 |
第五章 整合起点: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规划及设计 |
一、确立课程整合目标与路径 |
(一)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目标定位 |
(二)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基本路径 |
二、选择适宜整合的课程 |
(一)苗族文化课程分类 |
(二)适宜整合的课程特点 |
(三)适宜整合的课程示例 |
三、分析学习者学习风格与特征 |
(一)学习者情感态度特征分析 |
(二)学习者认知特征分析 |
(三)学习者学习风格分析 |
(四)学习者学习动机分析 |
四、课程整合所需的师资构建分析 |
(一)课程整合所需的教师专业素养分析 |
(二)课程整合所需的师资构建 |
第六章 整合基础:建设与重构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 |
一、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与重构理念分析 |
(一)树立教育信息时代信息化课程资源观 |
(二)围绕教学要素搭建课程资源体系 |
(三)整合重构现有苗族文化课程资源 |
二、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特征分析 |
(一)内容形式丰富多样 |
(二)地域差异性显着 |
(三)动态性、生成性特征突出 |
三、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标准及规范 |
(一)技术标准 |
(二)元数据规范 |
四、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导航设计 |
(一)课程导航作用 |
(二)课程导航内容 |
五、建设与重构信息化课程资源 |
(一)构建课程资源素材库 |
(二)设计积件式课程资源知识元 |
(三)建设适宜课堂教学的资源 |
(四)建设适宜活动课程的资源 |
(五)适宜网络化教学的资源 |
(六)适宜移动学习的资源 |
第七章 整合实施: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教学 |
一、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 |
二、选择及组织教学内容 |
(一)构建关联型课程内容知识体系 |
(二)优选苗族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 |
(三)合理呈现苗族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 |
三、教与学的基本策略 |
(一)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教学中“教”的策略 |
(二)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教学中“学”的策略 |
四、整合教学模式及示例 |
(一)“MOOC+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
(二)苗族文化微课网络教学模式 |
(三)游戏引导型教学模式 |
(四)基于虚拟现实(VR)的教学模式 |
(五)智慧教学模式 |
五、“活动学习”中的整合应用 |
(一)信息技术在活动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
(二)信息技术在“任务驱动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
(三)信息技术在苗族文化活动创设中的应用 |
(四)信息技术在苗族文化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
第八章 整合的管理评价: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管理及评价 |
一、课程信息化管理 |
(一)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内容及功能 |
(二)信息化管理平台用户分析 |
(三)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策略 |
(四)网络在线课程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策略 |
(五)苗族文化微课程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策略 |
二、课程信息化评价 |
(一)信息技术在学生成绩管理中的应用 |
(二)信息技术在学习过程评价中的应用 |
(三)课程教学大数据搜集、统计与分析 |
第九章 结论与反思 |
一、研究的基本结论 |
二、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
(一)研究的反思 |
(二)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 |
(二)推进创业教育学科化发展的必要准备 |
(三)提高创业教育实效性的现实需要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的核心概念 |
(一)生态 |
(二)系统 |
(三)生态系统 |
(四)创业教育 |
(五)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教育生态系统理论 |
(二)三螺旋创新模型理论 |
(三)蒂蒙斯创业学理论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相关文献的计量分析 |
二、相关文献的主题综述 |
(一)创业教育文献研究 |
(二)教育生态文献研究 |
(三)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文献研究 |
第三章 理论前提:生态与高校创业教育的内在联系 |
一、“生态”理解的三重性 |
(一)作为一种实体描述的“生态” |
(二)作为一种分析方法的“生态” |
(三)作为一种价值观念的“生态” |
二、生态视域蕴含的内在特征 |
(一)从局部分析到整体关照 |
(二)从实体思维到关系探究 |
(三)从封闭单一到开放多样 |
(四)从静态要素到动态平衡 |
三、“生态”理解的启示:认识创业教育的三种视域 |
(一)本体立论:创业教育内含生态特质与生态要求 |
(二)方法立论:运用生态分析方法来研究创业教育 |
(三)价值立论:有利于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 |
四、创业教育生态及其分析视域的合理性 |
(一)创业教育根植于社会生活当中 |
(二)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社会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
(三)社会研究生态化的发展趋势与现实诉求 |
第四章 风险规避:创业教育生态分析的限定条件 |
一、创业教育生态分析的基本遵循 |
(一)坚守创业教育的本质属性 |
(二)坚持生态分析的适应性 |
(三)坚持生态分析的目的性 |
(四)坚持生态分析的超越性 |
二、创业教育生态分析的限定条件 |
(一)坚持生态分析方法借鉴的“优先性” |
(二)确保创业教育目标和任务的不可改变 |
(三)延续创业教育的既有范畴和学科特性 |
第五章 生态审视:高校创业教育功能要素的实施现状 |
一、研究设计与实施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工具 |
二、高校创业教育生态失衡的问题表征 |
(一)创业教育目标的功利性 |
(二)创业教育政策的局限性 |
(三)创业教育环境的封闭性 |
(四)创业教育课程的孤立性 |
(五)创业教育课堂的单向性 |
三、高校创业教育生态失衡的根源剖析 |
(一)创业教育生态理念的缺失 |
(二)创业教育自身的多元矛盾 |
(三)创业教育实施的强制割裂 |
(四)创业教育过程的松散推进 |
(五)创业教育要素的表层嵌入 |
第六章 他山之石:国外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
一、经验介绍:以美国、德国和新加坡三所高校为例 |
(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
(二)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TUM)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
(三)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
二、借鉴启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
(一)创建“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
(二)完善“激励与监控”的政策制度 |
(三)建立“服务与支持”的组织机构 |
(四)设置“多维与融合”的课程体系 |
(五)打造“行业与学院”的师资队伍 |
(六)营造“浸润与体验”的文化氛围 |
第七章 本土建构: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 |
一、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界说 |
(一)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要素 |
(二)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结构 |
(三)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特征 |
(四)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 |
二、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之目标生态的构建 |
(一)教育目标: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 |
(二)现实的人:创业教育目标生态的逻辑起点 |
(三)完整的人:创业教育目标生态的逻辑终点 |
(四)主体的人:创业教育目标生态的逻辑节点 |
三、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之政策生态的构建 |
(一)创业教育政策的演进历程 |
(二)创业教育政策的特征变化 |
(三)创业教育政策的生态趋向 |
四、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之环境生态的构建 |
(一)创业教育环境生态的性质功能 |
(二)创业教育文化环境的多维创设 |
(三)创业教育组织环境的多元建构 |
五、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之课程生态的构建 |
(一)创业教育课程生态的基本要求 |
(二)创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层级递进 |
(三)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系统设计 |
(四)创业教育课程形态的有机融合 |
六、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之课堂生态的构建 |
(一)创业教育课堂生态的形态呈现 |
(二)创业教育课堂生态的价值追求 |
(三)创业教育课堂生态的构建原则 |
(四)创业教育课堂生态的实践路径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可能创新 |
三、存在不足 |
四、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附录 |
致谢 |
四、系统论视野下的现代教育技术媒体之当代教育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中小学教师的在线培训模式研究[D]. 仇淼. 西南大学, 2021(01)
-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D]. 尚明瑞. 兰州大学, 2021(09)
- [3]技术融入教育历程、机制及其哲学意涵研究[D]. 周紫艳.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意义的追寻:教师教材理解研究[D]. 岳定权.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2)
- [5]世界一流大学的功能研究[D]. 田琳.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6]微观公平视角下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 ——以Q市S小学为例[D]. 魏雪倩.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7]基于游戏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 王运弘.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8]过程哲学课程话语体系构建研究[D]. 李栋.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9]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个案研究[D]. 林坤.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10]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D]. 王鹏.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