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建筑设计中“创作”一词的联想(论文文献综述)
曹斌华[1](2021)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数字化设计从普及到升级到变向的发展过程,当代设计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已然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图像层面而趋向于更为综合、系统与跨界。然而,大部分院校的设计基础教学却不容乐观,年级分段式的、简单化的、被分割的单元课程学习模式,依旧涵盖于几乎所有国内院校的设计教学之中,即所谓的素描、色彩、装饰及构成等课程。由此可知,专业化与碎片化的分门别类的知识训练和当下综合性与交叉性的设计发展趋势的矛盾,已然对设计教育特别是设计基础课程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应对的方法及研究方向即是: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构,尝试建构起一种主题性、综合型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以课题整合与作业编排为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语法”、“手法”、“看法”为作业途径,从而对基础教学展开反思与实验。本论文首先以包豪斯设计基础教学的整合性、多元性特质为讨论的出发点,在其课程的整体架构中反思中国自身设计教育在诸多方面过于碎片化的问题;其次,依据教育学视野和学科学理的角度讨论专业发展、现实情境以及学生条件等三方面的设计现状;再次,以整合的角度对中外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建筑设计以及当代艺术等相关基础教学的课题展开参照性地描述;从此,以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作为出发点揭示出以“形式”为学理取向的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最后,以课程模式、课题设计、作业条件、主题切入等内容作为课程整统的要点,以此展开“整合”观念下的“物象”、“方法”、“交叉”、“专业”等四类方向的12个主题性、综合型设计教学案例的讨论,并对教学成效进行记录与分析。本文所提及的主题性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课题整合手段,将原有以技法、材料为区分的课程内容重构于主题之下,并围绕简单到复杂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展开教学活动与实践。这一教学改革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传统课程模式,倡导教学理念回归到设计学交叉性、跨学科性的特质中,并与当下极具整合意义的设计趋向相吻合,因此,对于设计基础中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樊强[2](2021)在《从建筑影像学到影像建筑学 ——影像视角下的建筑思维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梳理了建筑作为“实物”和影像同构的事实,从建筑的认知、建筑影像与建筑实体之间的相关过程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建筑实体的原生影像(物像)伴随着建筑过程而产生,与建筑实体同构,不存在独立于原生影像之外的建筑实体。建筑与影像的“同构性”和“共生性”是建筑的重要属性。论文对建筑本体与建筑影像之间创作的产生、互动及其内在联系的分析研判,深入分析了建筑影像的作用、价值、文化属性与媒体属性,以及当建筑物的原生影像被绘画、摄影等方式表达与记录,成为次生影像,并进入科研、教育、传播等领域的文化形态与意义。研究遵循建筑影像史的发展脉络,对建筑的原生影像与次生影像进行辨析,界定了建筑影像的涵盖范围、表达与记录方式。文章从建筑思想的产生、建筑实体的建造、建筑艺术表达入手,剖析了建筑与影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共生关系,明确了影像之于建筑的内在属性和外在表征,建筑影像的界定以及二者间的关系。继而认为建筑影像展示出来的样态和结构特征既是其本体形像的表达,也是进行建筑艺术理论研究、建筑设计、审美研究和建筑批评的重要依据。研究同时定义了影像建筑(非实体)的概念及涵盖范围,认为建筑的设计和营造过程是思维的逻辑图像的具体体现和现实投影,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建筑从思维到成为实体的形成机制,认为在建筑实体不复存在或“未建成”的情况下,建筑的“思”的过程依然可作为非实体的状态也就是图像的方式持存在和发生。在非实体情况下,建筑影像依托计算机生成图像、VR虚拟现实技术,电影和游戏等方式和途径独立表达,构成虚拟建筑。并成为思想传递、理念传承、美学感受和建筑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成为建筑设计的阶段性非实体成果。文章通过研究分析了在影像中表达的建筑,即展示建筑师思想的“未建成”建筑、电影中的建筑及游戏中的建筑,研究认为影像建筑终将成为建筑构思展示的重要部分、建筑设计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既可以作为实体建筑之前的影像虚拟建筑,也可以彻底的在游戏电影教学等领域成为纯粹的影像建筑。文章通过类比、推演与例证,就建筑和逻辑思维的关系进行了充分探讨。通过对思维的精神影像、意识之于建筑生成的哲学关系以及思维与影像、超影像的内生关系及其反作用进行了逻辑论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清晰的重新界定了建筑影像学这一研究方向,并新定义了影像建筑学这个研究方向,对两个方向的研究范围、研究主体、相互联系和延伸进行了探索。论文将建筑影像学的研究主体界定为对于建筑实体的影像及其次生影像及其生成媒介与传播。将影像建筑学研究主体主要定位为建筑命题的提出、思维的产生,从建筑思维到影像呈现的可能,以及影像建筑在建筑设计探索过程中发挥的先导作用。研究认为,建筑影像(包括原生影像和次生影像)是建筑师思想、理念的重要载体和传输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在建筑实体的终结期,建筑影像仍能够作为建筑信息的重要和有效载体,继续承载、表达并传承建筑的语汇和信息。而影像建筑学已经在建筑设计、效果图、虚拟现实、影视以及游戏领域成为了事实和现象,并将在一定范围影响和推动建筑理念的发展。
位琪[3](2021)在《空间情境的营造 ——以当代博物馆建筑为例》文中提出“情境”起初作为东方词汇,是中国古代艺术创作独特的审美价值追求,可追溯自中国传统的诗歌、书画、园林等领域;西方后现代的思潮将建筑从功能理性的桎梏中解救出来,时至今日,建筑空间单纯注重自我表现的时代已经过去,多元的时代背景下,情境的营造使空间被赋予经久不衰的场所特质。随着当代建筑创作以人为中心的对场所特殊性的关注,情境作为空间设计的起点和追求被再次讨论,本属于我国审美价值中的“情境”一词有望在本土的建筑学发展中被重新找回。在此之初,对当代东西方代表性建筑案例重新基于空间情境视角下的解析,有助于在现代建筑学学科内建立对建筑空间中情境营造的初步认识,为情境以一种可行的方法为当下建筑设计实践所应用,提供一种可能性的参考。本文通过对大量中外优秀建筑案例的阅读与筛选,将选取的代表性的博物馆建筑,进行详细的模型建立,从方案的各处空间细节感受与情境营造相关的设计做法,并进一步进行深入的案例图解分析,从人对空间情境要素的感知出发,在文本的线索、路径的铺陈、空间的升华三个层面对其情境营造的组织过程进行解析,以此为基础,归纳、总结博物馆设计中空间情境营造的方法及可能性,并结合自身参与的实践项目,进一步论证情境营造实践的可行性,拓展更广泛的设计思路,整个研究为今后建立情境营造的设计方法及设计理论提供参考及依据,为中国当代的博物馆建筑及其空间设计提供崭新的创作视角。
迟红雪[4](2021)在《基于结构主义理论的建筑形象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筑形象对于建筑而言是具有典型代表的表征视觉元素,一个优秀的建筑,不仅在建筑内部引起共鸣,也要在外部具有良好的知名度。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建筑形象呈现多元化且无迹可寻的趋势,建筑师面对形式多样的风格流派,逐渐出现盲目模仿和推崇的趋势,缺乏能够从一个系统性思维出发解释表征现象的解决方法。本研究以建筑形象设计中,构成建筑形象基本元素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结构主义方法论的语境,试图将结构主义理论与建筑形象设计能够恰当链接,总结并归纳建筑形象设计中结构主义现象和深层次剖析建筑形象设计中结构主义要素,进而探讨建筑形象设计结构化的建构策略,丰富建筑形象设计研究方法。本研究核心共三部分。首先,论述课题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框架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有关结构主义理论和建筑形象设计方面的相关研究,归纳结构主义特征在建筑形象设计中的结构现象。其次,以第一部分为内容依托,深入分析并探讨结构主义特征在建筑形象设计中的基本构成元素中是如何体现,并对建筑形象设计中结构主义特征要素进行提炼总结。“整体性”结构要素提炼为空间序列整体性,形体双重性和材质弱化性三方面;“转换性”结构要素提炼为空间表达之隐喻性和材料表达之关联性两方面;“自调性”结构要素提炼为空间弹性组织和形态更新组织两方面。最后,结合对建筑形象设计中主要构成元素的研究,通过运用大量建筑案例和图解方式,归纳总结结构主义特征在建筑形象设计中的建构策略。基于“整体性”特征提出空间序列转折和形体序列限定两种建构策略;基于“转换性”特征提出元素隐喻同构,图形共生和叙事置入三种建构策略;基于“自调性”特征提出空间层次伸张,空间界面模糊和表征形态延伸三种建构策略。
张斯[5](2021)在《建筑包容性策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筑策划是建筑设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随着建筑设计思想与工具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在包容性社会发展与包容性设计思潮的共同引领下,针对建筑领域中出现的对弱势群体关注不足和实践难以弥合认识的差距,亟需一种在包容理念注入下而形成的新的建筑设计理论,以对实践进行科学引导。本研究选取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论——建筑策划作为研究对象,认为建筑策划包含以包容性价值为基础的策划内容,并对包容理念介入下形成的建筑包容性策划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根据建筑策划的基本原理,重新对社会包容理论、包容性规划理论、包容性设计理论、环境行为心理理论、建筑策划与设计理论进行整合思考,通过对各理论的核心内容与相互关系进行归纳,推理演绎出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理论与方法。本研究是基于包容理念对建筑策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在建筑包容性策划理论研究部分,首先就包容性设计所表达的核心价值进行提炼,并与建筑环境结合,形成建筑包容性的核心概念。对建筑包容性进行深入剖析,建立起二元、多元、多维与相对的价值认知。将建筑包容性与建筑策划再次结合,形成以包容理论中最为核心的包容性价值为基础、以包容性问题、多样使用者、包容性建筑空间环境几方面区别于传统建筑策划的新的建筑策划理论。根据对建筑包容性的理论阐释,提出建筑包容性策划的涵义、要素、类型与目标,构建了建筑包容性策划的基本理论框架。在建筑包容性策划方法研究部分,首先探讨了价值、问题与策划程序建构的关系,提出基于包容性价值的问题搜寻过程。将建筑策划与设计的程序与剑桥包容性设计轮相结合,提出建筑包容性策划与设计的运作时序。再依据建筑包容性策划的原理,以挪威建筑包容性设计程序模型为原型,提出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程序、任务与构成框架。针对建筑包容性策划中环境解析、角色描述、问题搜寻等阶段,提出建筑环境信息获取、建筑使用者角色建立、“人-环境”系统中包容性问题研究、空间情境创构的策划方法,以此构建了由包容性问题发现、包容性问题研究至包容性问题解决的建筑包容性策划核心方法体系。本研究将包容性理论与建筑策划理论贯穿融合,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研究探索。首先,本研究构建了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研究框架,拓展了基于包容性的建筑策划新领域。论文从环境行为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出发,在“人-环境”系统视角下构建了面向建筑使用者与建筑环境包容关系的建筑包容性策划研究框架。论文将价值思辩作为建筑设计理论研究的出发点,提出了基于包容性价值的建筑策划新论题,并从其提出、原理、程序与方法几方面构建了相应研究框架,为建筑策划理论的创新研究提供参考。其次,本研究构建了建筑包容性策划的基本理论,提出了以使用者为中心的建筑策划原理。论文将建筑包容性策划与传统建筑策划相对比,提出建筑包容性策划的涵义,即建筑包容性策划是一种以包容性价值为基础、以包容性问题为核心、以多样使用者为主导、以包容性空间环境策划为内容的建筑策划。论文基于建筑策划原理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提出建筑包容性策划的要素、类型与目标,实现了在当代人本设计思潮下对建筑策划基本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再次,本研究提出了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程序与应用方法,为建筑包容性策划提供了技术支撑。论文提出建筑包容性策划程序是基于包容性价值的问题搜寻过程,在传统建筑策划问题搜寻法的基础上,结合剑桥包容性设计轮、挪威建筑包容性设计过程等理论模型,提出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程序。论文在传统建筑策划方法基础上,融入基于共情的环境认知、体验与评估方法,基于人本设计的使用者角色描述方法,基于建筑师与使用者不同接触程度的包容性问题研究方法与基于软系统分析的空间情境创构方法,提出建筑包容性策划的应用方法。论文以案例研究为主要论证方法,选取若干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案例对论文提出的策划方法进行了应用阐释,并得出包容性环境设计导则为环境创构进行指导与建议,论证了建筑包容性策划理论与方法合理、有效,从方法层面为包容性环境的创构提供技术支持。
史小蕾[6](2020)在《图像意识下当代寒地建筑本原解构》文中提出自工业时代,以技术为摹本的物质世界观抬头,寒地建筑的诗学正面临被工具化和审美化的两难境地:前者对功能的过分强调使寒地建筑桎梏于实用性和经济性之中,后者将寒地建筑抽象为可计算、可操作的视觉效果。在科学的不断置喙和感官的超越追求下,寒地建筑师表现出过度关注建筑形式和技术参数的意识焦虑,致使寒地建筑设计渐显一种刻意制造的倾向,在形式悖论裹挟下龃龉前行。与此同时,对寒地建筑意义和价值的探讨长期缺位,导致目前我国寒地建筑的理论系统在科学、哲学、艺术三个层面上出现混乱、迷失,缺乏体系化溯源和深刻反思。本文在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层面上,对寒地建筑本原是什么进行提问。通过分析认知寒地建筑的过程,建构了寒地建筑意识的结构,提出了结构性是寒地建筑意识延伸的根本。并且通过反观该过程,实现了对寒地建筑创作的反思。寒地建筑的本原厘析可以帮助其相关理论重新回归生活的世界,进而引导设计。图像意识,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其研究核心始终围绕在意识的结构性展开上,其内部的认知结构范式可以有效地实现通过追问图像的意义反观主体。文中将图像意识应用于寒地建筑认知中,探讨了从寒地建筑图像到寒地建筑意识的建构过程,从观者的角度阐述了建筑图像领受的方式、过程以及存在的体悟,提出了寒地建筑本原结构展开方式和展开层面,并分别从三个展开层面建构了寒地建筑意识的结构,实现了对寒地建筑的本原分解,继而以此为基质进行本原分解后地回溯式还原重构,是对寒地建筑理论及创作的反思和启发。整个研究是从寒地建筑的表观层面到内含,再返回表观层面的探讨:首先,以寒地建筑的物性本源出发,提出其本原可以从:作为直观的物——材料、作为用具的物——空间,和作为作品的物——场所,三个客体层面展开,体现了以人为认知主体、以图像-意识为认知结构范式,领受寒地建筑的不同阶段。以上综合成图像意识下的寒地建筑本原认知结构。继而,从材料直观、空间知觉和场所精神三个层面,分别建构了寒地建筑从图像到意识的认知结构:从直观的物的层面,围绕认知客体的寒地建筑材料呈现的认知结构;从用具的物的层面,围绕认知主体的寒地建筑空间知觉的认知结构;从作品的物的层面,围绕主客一体的寒地建筑场所精神的认知结构。以上实现了寒地建筑本原的分解。最后,以寒地建筑本原认知结构为基础,以客体、主体、主客一体为三个思考视角,重塑从意识到图像的思考建筑的过程,提出了寒地建筑本原分解后溯回般的材料体验、身体启示、场所综合,是从寒地建筑意识的生成反思寒地建筑。以上实现了寒地建筑本原的重构。本文将图像意识的认知范式引入寒地建筑本原研究,以从图像到意识的认知结构性为锚点,从围绕客体直观的物——材料、围绕主体用具的物——空间,以及围绕主客一体作品的物——场所三个层面,探讨了寒地建筑图像从抽象、到沉淀、再到综合的意识过程,并通过反观这一过程,实现对寒地建筑的反思。寒地建筑本原的解与构,是理解和思考寒地建筑的根本方法,为其理论发展、创新和创作提供了一种思辨模式。
夏峻嵩[7](2020)在《基于技术理论范畴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文中提出从技术层面对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对象进行关注和探讨,是当前建筑学研究和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学未来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本论文在系统梳理相关技术理论的基础上,重点以工程哲学作为理论指引,勾勒并还原技术背景下的小型试验性建筑发展和演绎路径和轨迹,深入探究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和不同层面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反传统、多元化和开放性的现象,并且归纳和总结这些现象背后的技术规律和建筑特性。论文研究的主线和脉络:对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概念缘起、演化发展和异化拓展等概念和内容进行了论述,并围绕工程哲学的价值论、认识论、方法论对目前的小型试验性建筑展开深入分析和研讨,最终回归到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本体结构技术的解析。论文建立了依托工程哲学理论作为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的基本框架,从崭新的结构技术视角对小型试验性建筑现象加以重新解读和诠释,通过对各个时期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技术创新、技术演化和以及基于技术的形态异化的深度解构分析,推演了小型试验型建筑未来发展的方向,论文同时论证及强化了结构主导下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创新的意义和价值,探索了以结构技术驱动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设计实践发展若干可行的途径。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果:系统梳理了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技术背景理论及相关工程哲学理论,并提取了核心要素作为论文研究的支撑;分析了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概念缘起及本质形态,从结构的基本构成分析、建构以及重构等角度明晰了小型试验性建筑演进的基本逻辑;从工程哲学的价值论、认识论以及方法论对应的历史观、自然观和实践观的角度,剖析各种具有代表性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现象,提出了一种以结构整合作为设计主导的小型建筑的试验性方向;从工程哲学的本体论角度,用结构构件的还原分析方法来进一步深入探讨小型试验性建筑的体系整合技术路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工程哲学背景下清晰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的体系,并为小型试验型建筑的实践提供方向性指引及具体技术实现策略。论文研究的创新点:通过从工程哲学的视角以结构整合的设计方法对小型试验性建筑进行深入的剖析,建立结构为先导的建筑设计方法,强化结构作为建筑形态、空间的主体控制要素,对国内建筑设计的方法提出较明确的方向建议,促进国内设计方法研究的逐步更新,最终实现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的社会实践价值。全文约29.57万字,其中正文部分26.07万字,引用和注释部分3.5万字,图219幅,表格5张
王冰清[8](2020)在《以图解为方法:插图的信息转译与视觉化表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插图,一般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再现性和说明性的绘画,它依附于文本而存在。本文针对插图艺术在不同功能作用下的表现方法与发展现状,一方面回归插图原本解释说明的性质,一方面又以多元化的表现手法出现,运用于各个领域。分析了插图定义扩展的必然性,论述了插图艺术经过扩展后的功能性转换、手法衍生、内涵变化。分析了“信息时代”的视觉文化背景插图的现状,讨论了插图艺术的功能性转换及运用多样手法表现的客观原因。进而从图解演绎与信息的视觉化呈现入手,分析不同领域对插图艺术的需求,直观再现、分析能力、传播效果、接受度等。突出了“以图解为方法”这一当下信息视觉化的需求和表现特征,分析了它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插图的图解方法在各个领域发挥的作用,及对视觉文化的影响,可以为插图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与参照。
单文轩[9](2020)在《现象·策略·实验 ——传统民居更新设计的互文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民居建筑空间的更新设计肩负着传承其历史文脉的重任。运用互文视域下更新设计的方式方法传递其中的“文化文本”,是以文学领域研究角度为切入点进行更新设计的方式方法,是本文的创新点,目的在于打破传统民居文化之间的壁垒并更好的传承建筑空间原型中的历史文脉。首先,从传统民居更新设计的互文现象中寻求规律,并总结出互文视域下更新设计的方式方法,再利用传统民居更新设计案例进行例证说明,并提出适用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策略,形成方法论,最终将方法论的内容运用于更新设计实验中。更新设计实验的选址为漆桥村的传统民居建筑空间原型,设计实验从建筑空间的尺度、建构、材料和装饰四个方面着手,结合前文总结的方式方法,针对设计目的和设计原则,在充分的调研工作的基础之上,深入了解当地使用者的需求和文化表达的需求,并利用计算机建模软件的协同工作,完成漆桥村更新设计实验,以达到传承当地传统民居历史文脉的目的。
焦杨明慧[10](2020)在《当代建筑结构的表现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建筑结构一直是建筑设计与理论中传统而重要的课题,直到当代数字化技术空前发展,建筑设计的自由度大大扩展,结构设计也进入了一个更加开放的领域。以什么样的结构去支撑建筑形体已不再是关键难题,如何发掘结构的表现力更具挑战性。因此,本文将“表现”这一艺术概念视为建筑结构创作与艺术审美相结合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并引入类型学“元”理论与艺术自律与他律的概念分别指导当代建筑结构的构成解析与艺术表现,以期重新思考建筑结构所必须的、以及所承载的表现内容,探究建筑结构表达的潜在可能性。本文前两章是关于研究对象的理论建构与历史认知,对选题原因、研究对象、研究现状,以及建筑结构中的“表现”美学、建筑风格与结构工程中的建筑结构表现等内容作基本阐述;第三、四章结合大量实例研究当代建筑结构的具体表现内容,其中第三章基于类型学“元”理论解析当代建筑结构中柱与梁的构件单元到构件整合的构成层级;第四章基于自律性与他律性概念分析当代建筑结构的自律性原则与他律性精神的艺术表现;最后回归对当代建筑结构创作的反思:是否采用了新潮的结构与建筑所具有的价值是没有必然联系的,如何构筑人们的生活,如何贴近我们的社会,才是结构表现的意义所在。
二、对建筑设计中“创作”一词的联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建筑设计中“创作”一词的联想(论文提纲范文)
(1)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缘由 |
一、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综合性、交叉性特征 |
二、设计基础教学瓶颈与深化实验 |
三、团队教学实验平台与个人实践基础 |
第二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目的 |
一、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的意义、价值的认知 |
二、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实验的整理 |
三、对设计基础学理的反思与知识系统的重构 |
第三节 关于论文的准备 |
一、对设计基础教学相关文献的解读 |
二、有关设计教学发展与现状的反思 |
三、论文撰写所参考的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延伸与发展 |
第一节 整体性与碎片化的演绎,关于包豪斯基础课的延伸 |
一、发端与演化: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若干特征 |
二、理性与消解:乌尔姆基础课程的变向及终结 |
三、变革与升华:阿尔伯斯在美国的基础课程教学 |
四、回望与纪念:包豪斯百年主题教学工作坊 |
第二节 关于国外基础课程的发展 |
一、多元与个性:多样教学思想主导下的教学景观 |
二、形式与散发:美国基础课程的体系构成 |
三、逻辑与功能:雷曼的产品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
第三节 关于中国设计基础课程的历程与现状 |
一、发端与缺失:绘画+图案模式 |
二、引进与误解:对构成教学的反思 |
三、程式与格局: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 |
四、变异与修补:局部改革与片断探索 |
五、介入与挑战:数字化情景中的新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教育学视野与学理解读中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条件 |
第一节 外生性:艺术设计发展的专业氛围 |
一、发展认知:提升与设计功能扩展 |
二、数字媒体:从辅助设计到智能化设计 |
三、走向综合:从单一化设计到系统设计 |
第二节 内生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
一、程式与单一:绝大多数院校的重复单一 |
二、改革实践:极少数院校的改革实践 |
三、工科介入:理性建构中的技术性与工具性 |
四、改写因素: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及教学形态的渐变 |
第三节 原生性:艺术设计学科学生的基础条件 |
一、基础的标准:入学专业统考条件下的命题及应试 |
二、修订与确立: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的改写 |
三、矛盾与理想:教与学的局限与愿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于主题性设计基础课程的参照与启示 |
第一节 知识的综合与媒介的交叉 |
一、侯世达:《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 |
二、莫霍利·纳吉:《新视觉-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的基础》及教学实验 |
三、“透明性”:时空交错中的多维视觉设计启示 |
第二节 来自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的示范 |
一、案例1:“笔记与思维”设计创意工作坊 |
二、案例2:“从绘画到设计”综合设计工作坊 |
三、案例3:“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坊 |
四、案例4:“在障碍中行动”舞台空间工作坊 |
五、案例5:“二十四节气”实验艺术工作坊 |
第三节 来自建筑教育的参照与启示 |
一、现代空间模型与现代性练习设计 |
二、AA建筑学院中当代艺术与空间教学的交叉 |
三、鲁安东的建筑电影与空间认知课题 |
四、顾大庆的制图/构成/绘画/模型的综合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理取向 |
第一节 关于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 |
一、造型:从结构性造型到主题性造型 |
二、色彩:从自然色彩到数码色彩 |
三、形式:从方法主题到哲理主题 |
四、装饰:从经典图式到图案构成 |
五、材料:从真实材质到抽象质感 |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知识谱系与表现要素 |
一、构成语法:从和谐关系到解构拼贴 |
二、视觉维度:从超写实描绘到超现实表现 |
三、形式要素:从平面表现到运动时空交错 |
四、媒介技法:从材料手工到声音媒体运用 |
五、数字媒体:从辅助手段到思维导向 |
第三节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学理取向 |
一、对形式概念的解读与分析 |
二、多元形式的内涵意义与图式表现 |
三、“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 |
四、形式的戏剧性展开与形式感的生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
第一节 关于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教学结构的设计 |
一、关于对单元制课程体系的反思 |
二、关于对片断式教学实验的小结 |
三、关于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四、关于对主题性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第二节 关于建构主题性、综合型课程结构 |
一、变单元设置为结构整合 |
二、主题切入:物象/方法/交叉/专业 |
三、内容整合:形式/要素/维度/媒介 |
第三节 关于课题设计的要素与法则 |
一、资源与情境:从对象到内容的认知 |
二、切入与转换:从主题到课题的变异 |
三、叙述与媒介:从视觉到形式的演绎 |
四、方法与游戏:从理性到趣味的改写 |
第四节 关于作业系列的编排与组合 |
一、规定性与自由性的结合 |
二、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
三、分析性与发散性的结合 |
四、单一性与交叉性的结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题性与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一) |
第一节 以“要素”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演绎方式:从正常到非正常 |
二、分析方式:从抽象到泛象 |
第二节 以“对象”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寻找与归纳,来自自然的形式 |
二、课题2:构成与解构,来自建筑的形式 |
三、课题3:观念与拼贴,来自当代艺术的形式 |
第三节 以“方法”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看法/关于视觉体验的方法 |
二、课题2:语法/关于形式分析的方法 |
三、课题3:手法/关于艺术表现的方法 |
第四节 关于综合型教学方法 |
一、课题与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 |
二、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方法 |
三、教学研究与教案编制 |
四、课题作业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与体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题性、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二) |
第一节 “物象”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自行车—对机械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二、芭蕉—对自然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三、纸—对日常材料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现 |
第二节 “方法”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变体—对经典作品的研习以及方法的运用与拓展 |
二、拼贴—多样化形式元素的组合与重构 |
三、分形—隐藏秩序的发现与操作 |
第三节 “交叉”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建筑—抽象视觉要素与空间构成的综合 |
二、音乐—视听转化与表现性的形式演绎 |
三、园林—传统图式的表达与时空构造的演绎 |
第四节 “专业”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服装—从身体的观念到形式的媒介 |
二、装置—从空间解读到材料象征 |
三、迷宫—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空间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从建筑影像学到影像建筑学 ——影像视角下的建筑思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 相关研究 |
1.3.1 哲学层面的研究 |
1.3.2 电影建筑与建筑影像传播的研究 |
1.3.3 思维、影像与建筑间联系的探索 |
2.语言、建筑与影像记录 |
2.1 “影像”及“建筑影像”的涵盖 |
2.2 建筑的原生影像与次生影像 |
2.3 被记录和转译的建筑 |
3.建筑影像与机械复制 |
3.1 机械复制时代的开启 |
3.2 动态影像——“这一段”的影像呈现 |
3.3 声音记录及“超文本”影像 |
3.4 建筑影像是维系建筑记忆的重要途径 |
3.5 建筑影像的标志性意义及其纪念碑性 |
4.哲学思维与建筑影像 |
4.1 建筑影像、想象与空指谓建筑 |
4.2 以影像思维创作的逻辑图像 |
4.3 思维的摄影机机制与思维投影 |
4.4 建筑的共时性影像和历时性影像 |
5.建筑影像空间与影像呈现 |
5.1 建筑空间及其影像空间 |
5.2 建筑影像的表皮与影像特性 |
5.3 在影像中“视为等同” |
5.4 影像技术的演进与影像修改 |
6.“未建成”与影像建筑 |
6.1 建筑之“未建成”——机械生成作为原生影像 |
6.2 影视领域的影像建筑实践 |
6.3 影视城与影像建筑 |
6.4 电子游戏与影像建筑 |
6.5 线性与非线性——从影像建筑到建筑实体 |
7.建筑影像及影像建筑实践 |
7.1 建筑影像的拟仿 |
7.2 “被动给予”与“主动获取”的建筑影像 |
7.3 方兴未艾的影像建筑 |
8.建筑影像学与影像建筑学的提出——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3)空间情境的营造 ——以当代博物馆建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1.1 国内博物馆设计现状 |
1.1.2 设计实践研究的启示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意义 |
1.4 概念辨析与研究现状 |
1.4.1 概念辨析 |
1.4.2 研究现状 |
1.5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2 空间情境营造的起点和追求 |
2.1 “情”——中西方不同建筑空间观下的普遍关注 |
2.2 “境”——起源于东方的美学追求 |
2.3 “情境”——作为创作的起点与设计的追求 |
3 空间情境营造的要素及基本组织 |
3.1 空间情境的主题立意 |
3.2 情境营造的空间因素 |
3.2.1 形态的描摹 |
3.2.2 界面的识别 |
3.2.3 秩序的牵引 |
3.2.4 层级的想象 |
3.3 情境营造的外部要素 |
3.3.1 光的介入 |
3.3.2 物的介入 |
3.3.3 声的介入 |
3.3.4 景的介入 |
3.3.5 色的介入 |
3.4 情境空间围绕主题的基本组织 |
3.4.1 文本线索的捕捉 |
3.4.2 叙事路径的铺陈 |
3.4.3 环境空间的升华 |
3.5 情境营造对主题的回归 |
3.5.1 影射 |
3.5.2 延续 |
3.5.3 替代 |
3.6 本章小结 |
4 博物馆空间情境营造的建筑案例研究 |
4.1 案例解析的方法与逻辑 |
4.2 雅典新卫城博物馆(Acropolis Museum) |
4.2.1 从场地的选址到主题的确立 |
4.2.2 文本的线索——构图的影射与形式的象征 |
4.2.3 路径的铺陈——动线的比拟与层级的凸显 |
4.2.4 空间的升华——精神的表征与环境的重现 |
4.3 柏林犹太人博物馆(Jewish Museum Berlin) |
4.3.1 从不在场记忆到主题的设定 |
4.3.2 文本的线索——构图的表征与表情的隐喻 |
4.3.3 路径的铺陈——动线的模拟与层级的穿梭 |
4.3.4 空间的升华——记忆的抽象与感官的撼动 |
4.4 梅里达国家古罗马艺术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Roman Art) |
4.4.1 从场地的历史到主题的择取 |
4.4.2 文本的线索——形制的提炼与建造的承袭 |
4.4.3 路径的铺陈——遗址的提示及尺度的反差 |
4.4.4 空间的升华——时间的歌颂与物象的还原 |
4.5 大阪府立狭山池历史博物馆 |
4.5.1 从经验的认识到主题的拓展 |
4.5.2 文本的线索——实体的象征与虚体的隐喻 |
4.5.3 路径的铺陈——层级的反差与情感的积蓄 |
4.5.4 空间的升华——精神的沉淀与时间的物化 |
4.6 兵库县真言宗本福寺水御堂 |
4.6.1 从文化的共识到主题的引用 |
4.6.2 文本的线索——环境的因借与形制的提炼 |
4.6.3 路径的铺陈——构图的承接与层级的转换 |
4.6.4 空间的升华——精神的聚合与体量的埋藏 |
4.7 南京中国科举制度博物馆 |
4.7.1 从场地的记忆到主题的延续 |
4.7.2 文本的线索——尺度的象征与形制的隐喻 |
4.7.3 路径的铺陈——动静的过渡与尺度的对比 |
4.7.4 空间的升华——时间的沉淀与记忆的再写 |
4.8 滕头案例馆 |
4.8.1 从记忆的提取到主题的嫁接 |
4.8.2 文本的线索——层级的联想与形态的模拟 |
4.8.3 路径的铺陈——动线的比拟与叙事的表征 |
4.8.4 空间的升华——层次的延展与环境的虚构 |
4.9 本章小结 |
5 博物馆空间情境营造的设计实践 |
5.1 安阳殷墟考古博物馆方案设计 |
5.1.1 项目背景 |
5.1.2 从场地的类型到主题的取样 |
5.1.3 文本的线索——构图的表征与材料的隐喻 |
5.1.4 路径的铺陈——叙事的模拟与场景的索引 |
5.1.5 空间的升华——原境的转译与类型的提炼 |
5.2 蓬莱王明明美术馆方案设计 |
5.2.1 项目背景 |
5.2.2 从场地的景观到主题的因借 |
5.2.3 文本的线索——场地景观的引入 |
5.2.4 路径的铺陈——环境的探索与景物的引导 |
5.2.5 空间的升华——景中画、画中景的互释 |
5.3 本章小结 |
6 博物馆空间情境营造的方法及可能性总结 |
6.1 博物馆中空间情境的主题来源 |
6.1.1 选址环境的因借 |
6.1.2 经验认识的调用 |
6.1.3 集体记忆的关联 |
6.1.4 文化共识的通感 |
6.2 建筑师对文本线索的抽象提取 |
6.2.1 文本的类型 |
6.2.2 文本的抽象 |
6.2.3 线索的布局 |
6.3 情境在路径中的组织方式 |
6.3.1 路径空间作为调节情境节奏的铺陈 |
6.3.2 路径空间自身叙事的铺陈 |
6.3.3 路径空间作为情境的组成部分 |
6.4 情境在空间中的三种表达形式 |
6.4.1 借境同构 |
6.4.2 因境重构 |
6.4.3 易境新构 |
7 总结与展望 |
7.1 课题研究结论 |
7.2 展望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攻读研究生期间所做工作 |
(4)基于结构主义理论的建筑形象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结构主义理论与建筑形象相关概念解析 |
2.1 相关概念 |
2.1.1 结构与结构主义 |
2.1.2 结构主义理论 |
2.1.3 建筑形象 |
2.1.4 建筑学中的结构主义 |
2.2 建筑形象设计中结构主义特征的表达 |
2.2.1 “整体性”在建筑形象设计中的表达 |
2.2.2 “转换性”在建筑形象设计中的表达 |
2.2.3 “自调性”在建筑形象设计中的表达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结构主义特征在建筑形象设计中的结构要素 |
3.1 结构主义特征和建筑形象设计的契合 |
3.2 “整体性”在建筑形象设计中的结构要素提炼 |
3.2.1 空间序列的整体性 |
3.2.2 形体的双重性 |
3.2.3 材质的弱化性 |
3.3 “转换性”在建筑形象设计中的结构要素提炼 |
3.3.1 空间表达之隐喻性 |
3.3.2 材料表达之关联性 |
3.4 “自调性”在建筑形象设计中结构要素提炼 |
3.4.1 空间弹性组织 |
3.4.2 形态更新组织 |
3.5 建筑形象设计中结构要素的特征 |
3.5.1 “整体性”特征 |
3.5.2 “转换性”特征 |
3.5.3 “自调性”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构主义特征在建筑形象设计中建构策略 |
4.1 “整体性”在建筑形象设计中的建构策略 |
4.1.1 空间序列的转折实现整体性 |
4.1.2 形体序列的限定实现整体性 |
4.2 “转换性”在建筑形象设计中的建构策略 |
4.2.1 元素隐喻同构实现转换性 |
4.2.2 图形共生实现转换性 |
4.2.3 叙事置入实现转换性 |
4.3 “自调性”在建筑形象设计中的建构策略 |
4.3.1 空间层次的伸张实现自调性 |
4.3.2 空间界面的模糊实现自调性 |
4.3.3 表征形态的延伸实现自调性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建筑包容性策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建筑策划的研究 |
1.2.2 包容性策划与设计的研究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简析 |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1 社会包容理论 |
1.3.2 包容性规划理论 |
1.3.3 包容性设计理论 |
1.3.4 环境行为心理理论 |
1.3.5 建筑策划与设计理论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提出 |
2.1 包容性设计价值及辨析 |
2.1.1 包容性设计的雏形:无障碍与通用设计 |
2.1.2 包容性设计的价值原则 |
2.1.3 包容性设计价值的辨析 |
2.2 建筑包容性的价值认知论 |
2.2.1 建筑包容性的概念 |
2.2.2 建筑包容性的二元论 |
2.2.3 建筑包容性的多元论 |
2.2.4 建筑包容性的多维论 |
2.2.5 建筑包容性的相对论 |
2.3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涵义 |
2.3.1 以包容性价值为基础的建筑策划 |
2.3.2 以包容性问题为核心的建筑策划 |
2.3.3 以多样使用者为主导的建筑策划 |
2.3.4 以包容性空间环境策划为内容的建筑策划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原理 |
3.1 建筑包容性策划与建筑策划的关系 |
3.1.1 理论层面的关系 |
3.1.2 操作层面的关系 |
3.2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要素 |
3.2.1 多方参与的策划主体 |
3.2.2 空间层化的策划客体 |
3.2.3 关注弱势的策划受体 |
3.2.4 直观易读的策划载体 |
3.3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类型 |
3.3.1 根据建筑使用者类型划分 |
3.3.2 根据建筑类型划分 |
3.3.3 根据建筑使用者与建筑类型划分 |
3.4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目标层次 |
3.4.1 保障环境正义 |
3.4.2 引导健康生活 |
3.4.3 促进社会交往 |
3.4.4 提高生活幸福感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程序 |
4.1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程序建构基础 |
4.1.1 价值在程序建构中的重要作用 |
4.1.2 基于包容性价值的问题领域 |
4.1.3 基于包容性价值的问题搜寻过程 |
4.2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程序建构 |
4.2.1 建筑包容性策划与设计的整合 |
4.2.2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程序、任务与构成框架 |
4.3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程序解析 |
4.3.1 环境解析·初识建筑环境 |
4.3.2 角色描述·拓展服务对象 |
4.3.3 问题搜寻·探索空间情境 |
4.4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程序特点 |
4.4.1 包容性价值融入与多利益主体认同 |
4.4.2 建筑师共情体验与多样使用者参与 |
4.4.3 问题具体性陈述与多维度情境演绎 |
4.4.4 策略建筑化转译与多学科技术融合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方法 |
5.1 建筑包容性策划方法概述 |
5.1.1 在场与不在场兼顾的调查方法 |
5.1.2 小数据为主大数据为辅的分析方法 |
5.1.3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
5.2 建筑环境信息获取方法 |
5.2.1 建筑环境认知 |
5.2.2 建筑环境体验 |
5.2.3 建筑环境评估 |
5.3 建筑使用者角色建立方法 |
5.3.1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包容性立方体构建 |
5.3.2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OGVPT模型生成 |
5.3.3 建筑使用者角色描述 |
5.4 “人-环境”系统中包容性问题研究方法 |
5.4.1 低度接触式研究方法 |
5.4.2 中度接触式研究方法 |
5.4.3 高度接触式研究方法 |
5.5 空间情境创构方法 |
5.5.1 使用者旅程法 |
5.5.2 切片叙事法 |
5.5.3 综合创构法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图像意识下当代寒地建筑本原解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当代建筑设计的本原危机 |
1.1.2 我国寒地建筑创作所面临的困境 |
1.1.3 哲学思辨下建筑意识的理性回归 |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基于图像意识的当代寒地建筑本原解析 |
2.1 当代寒地建筑的本原思辨 |
2.1.1 建筑本原的研究发展 |
2.1.2 寒地建筑本原的展开 |
2.2 图像意识的认知理论与方法 |
2.2.1 图像意识的认知原论 |
2.2.2 作为认识论的图像意识 |
2.2.3 作为认知方法的图像意识 |
2.3 图像意识在寒地建筑本原建构中的应用 |
2.3.1 建筑本原认知与图像意识的结构性关联 |
2.3.2 基于图像意识的寒地建筑本原分解 |
2.3.3 基于图像意识的寒地建筑本原重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直观图像下的寒地建筑材料呈现 |
3.1 叠合寒地图像的材料知觉 |
3.1.1 质料本性与质料显现 |
3.1.2 表面属性与感性经验 |
3.1.3 物质返魅与知觉氛围 |
3.2 反映寒地界面的表皮建构 |
3.2.1 围合概念与表皮界定 |
3.2.2 多维分解与表皮流动 |
3.2.3 时空关系与表皮体验 |
3.3 适于寒地肌理的秩序原生 |
3.3.1 古典秩序与人文理性 |
3.3.2 感官经验与现实理性 |
3.3.3 文化图景与行为理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身体图式下的寒地建筑空间知觉 |
4.1 基于寒冷气候的感知空间 |
4.1.1 身体的知觉 |
4.1.2 感知的统觉 |
4.1.3 意向的显现 |
4.2 基于寒地环境的行为空间 |
4.2.1 身体的定位 |
4.2.2 行为的结构 |
4.2.3 体验的再现 |
4.3 基于寒地文化的内化空间 |
4.3.1 自在的秩序 |
4.3.2 自为的秩序 |
4.3.3 自立的秩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本原存在下的寒地建筑场所精神 |
5.1 描述寒地现象的知觉场 |
5.1.1 感知的奠基 |
5.1.2 联觉的体验 |
5.1.3 领受的相通 |
5.2 透视寒地知觉的行为场 |
5.2.1 行为的结构 |
5.2.2 空间的组织 |
5.2.3 意识的流动 |
5.3 延伸寒地意象的意识场 |
5.3.1 行为的基础 |
5.3.2 联觉的展开 |
5.3.3 想象的再现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图像意识下的寒地建筑反思与启示 |
6.1 基于感知的材料体验 |
6.1.1 寒冷触觉的反思与理解 |
6.1.2 寒冷身体的空间与时间 |
6.1.3 寒冷行为的叙事与场所 |
6.2 基于联想的身体启示 |
6.2.1 寒地知觉的刺激与通感 |
6.2.2 寒地行为的激发与叠加 |
6.2.3 寒地意识的发散与返回 |
6.3 基于意识的场所综合 |
6.3.1 寒地知觉场的分解与重建 |
6.3.2 寒地行为场的关联与延展 |
6.3.3 寒地意识场的展望与迷宫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录 |
1 国外研究主要文献发展脉络 |
2 世界着名寒冷城市表 |
(7)基于技术理论范畴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及文献综述 |
1.1 绪论 |
1.1.1 技术概念的缘起 |
1.1.2 哲学、技术哲学概念辨析及工程哲学概念的出现 |
1.1.3 工程哲学的概念背景 |
1.1.4 建筑技术的历史演化 |
1.1.5 试验性建筑的概念源起 |
1.1.6 小型化的试验性建筑——“小”+“试验性”的特征 |
1.2 文献综述 |
1.2.1 研究的现状动态 |
1.2.2 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1.2.3 研究的方法 |
1.2.4 研究的框架 |
第二章 试验性建筑的背景技术理论回顾与辨析 |
2.1 工程哲学及工程哲学的“技术思维” |
2.1.1 工程哲学与建筑哲学的辨析 |
2.1.2 工程哲学的理论逻辑基础——“技术思维” |
2.2 从工程哲学的角度回顾试验性建筑的发展 |
2.2.1 工程哲学对试验性建筑基本特征的影响 |
2.2.2 试验性建筑对工程哲学理论的反馈 |
2.2.3 试验性建筑的技术发展历程回顾 |
2.2.4 试验性建筑的最终技术选择 |
2.3 小结 |
第三章 试验性建筑的基本建造方法分析 |
3.1 工程哲学范畴下的建筑结构设计关系概述 |
3.2 试验性建筑的微观建构分析——基于建造的形态演化 |
3.2.1 建造原型解析——“结”的概念 |
3.2.2 支撑单元“结”的空间转换 |
3.2.3 “编织”形态的结构支撑空间试验 |
3.3 试验性建筑结构体系的重构——基于材料受力的建造表达 |
3.3.1 “互承式”试验性木构的建造重构 |
3.3.2 精确控制支撑节点的钢结构建造重构 |
3.3.3 基于效能优化的混凝土建造重构试验 |
3.3.4 基于材料衍生更新的建造试验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工程哲学的试验性表现及技术逻辑演绎 |
4.1 小型试验性建筑演绎的价值论分析 |
4.1.1 聚焦结构维度的建筑师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演绎 |
4.1.2 基于结构逻辑思维的工程师的试验性建筑演变 |
4.1.3 基于结构+建筑的复合逻辑思维的试验性建筑演变 |
4.2 工程哲学认识论对小型试验性建筑发展的影响 |
4.2.1 模拟自然形态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拓展 |
4.2.2 结合时代技术的“可变”人工自然试验 |
4.3 工程哲学方法论对小型试验性建筑发展的影响 |
4.3.1 小型试验性建筑支撑方式的结构逻辑演绎 |
4.3.2 小型试验性建筑表皮重构的结构拓展转换 |
4.3.3 一体化结构整合形态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拓展演变 |
4.4 小结 |
第五章 工程哲学范畴下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本体还原 |
5.1 基于构件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 |
5.1.1 基于梁元构件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支撑还原 |
5.1.2 基于柱元构件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支撑还原 |
5.1.3 基于柱板构件结合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支撑还原 |
5.2 基于构件材料重构的小型试验性建筑 |
5.2.1 基于木构构件的小型试验性还原重构 |
5.2.2 基于钢构件重构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还原重构 |
5.2.3 基于混凝土构件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还原重构 |
5.3 基于结构本体的自由异化表现还原 |
5.3.1 基于材料的试验性再生形态拓展还原 |
5.3.2 追求连接异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还原 |
5.3.3 支撑“消解”的小型试验性极简还原 |
5.3.4 “弱建筑”思维模式下的模数化的结构空间试验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论文回顾总结 |
6.2 小型试验性建筑对于中国建筑发展的实践意义 |
6.3 存在问题与后继研究 |
主要参考文献 |
图片索引 |
致谢 |
(8)以图解为方法:插图的信息转译与视觉化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起源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插图相关性概念解读 |
一、图画 |
二、图像 |
三、图解 |
四、图式 |
五、图示 |
六、图谱 |
七、图形 |
八、图案 |
九、图法 |
十、图像化 |
十一、视觉化 |
第一章 :概念与延伸:功能的系列解读 |
第一节 关于插图概念的功能与表达方法 |
一、插图的再现性与表现性 |
二、插图的说明性 |
三、插图的技术性 |
四、插图的实用性 |
五、插图的图解方法 |
第二节 关于插图的分类与图解表达 |
一、技术性的图示 |
二、说明性的图解 |
第三节 本章小节 |
第二章 :图画与认知:信息的图解演绎 |
第一节 视觉符号与启蒙教育 |
一、看图识字 |
二、看图说话 |
第二节 板书图示与概念表达 |
一、简笔画与知识表达 |
二、视觉图示与原理推演 |
第三节 手绘图示与信息交流 |
一、现场草图与直观解读 |
二、边说边画与信息传递 |
第四节 手机信息与视觉的符号化 |
一、基本功能与使用方式导视 |
二、网络表情系列与情感语言交流 |
三、衍生扩展与动态变化解读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信息与引导:使用说明及过程操作 |
第一节 原理结构与装配图示 |
一、家用电器的结构与功能表达 |
二、手工制品的工艺分析与制作流程 |
三、拼装玩具的构件与步骤说明 |
第二节 地域信息与图像引导 |
一、出行路线规划与插图手法 |
二、地形地貌的介绍与图像表示 |
三、特殊地图的不同用途与插图形式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科学与视觉:复杂原理的图示表达 |
第一节 人体解剖与医疗功用 |
一、达·芬奇的人体解剖笔记 |
二、安德烈·维萨里的解剖学绘画 |
三、中医经络穴位的制图艺术 |
第二节 博物与手绘:动植物标本图解 |
一、《发现之美》与自然史考察的视觉笔记 |
二、乔治·居维叶的生物学幻想图示 |
三、标本图画与中国工笔绘画及郎世宁绘画的比较 |
第三节 建筑·图示:建造的结构与演示 |
一、彼得·埃森曼的《图解日志》 |
二、梁思成营造学社考察札记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运动与图式:动态的三维分解 |
第一节 体育运动的步骤图解 |
一、广播体操的推广与图示呈现 |
二、跳台跳水运动的姿势规范与得分说明 |
三、太极拳分解动作的图示演绎 |
第二节 舞蹈教学中的图示说明 |
一、现代舞的技术训练图示 |
二、中国古典舞的身韵解说 |
三、体育舞蹈的技术规范 |
第三节 肢体语言与插图表现 |
一、手旗旗语的信号传达与航运保障 |
二、手语的学习与信息传递 |
三、魔术表演的动作分解与图示揭秘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归纳与总结:作为插图表达方法的图解 |
第一节 理性的图示 |
第二节 感性的图解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现象·策略·实验 ——传统民居更新设计的互文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来源及研究对象的确立 |
一、传统民居文化研究对于“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 |
二、传统民居文化在更新设计中传承的困境 |
三、互文性理论的蓬勃发展 |
四、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传统民居更新设计的研究现状 |
二、国内传统民居更新设计的研究现状 |
三、中西传统民居更新设计研究的交融 |
第三节 互文理论的发展及其嬗变 |
一、互文视域下传统民居更新设计的结构主义路径 |
二、互文视域下传统民居更新设计的解构主义路径 |
三、国内互文性研究的发展及其嬗变 |
第四节 课题研究方法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框架 |
第一章 传统民居“文化文本”间的互文现象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传统民居 |
二、更新设计 |
三、互文性理论、“文化文本”与历史文脉传承的关联性 |
第二节 互文视域下传统民居“文化文本”的研究方向 |
一、“共时性”研究方向与“历时性”研究方向 |
二、广、狭义互文理论研究方向 |
三、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研究方向 |
第三节 传统民居“文化文本”间的广义互文现象 |
一、“词语”与广义互文性理论 |
二、新历史主义与“文化文本” |
三、“文化文本”间的对话性 |
四、“文化文本”间的“引文拼贴” |
第四节 结构主义路径互文视域下传统民居更新设计中的历史文脉传承 |
一、互文性理论结构主义路径于本文的研究意义 |
二、“文化文本”的传统性 |
三、“文化文本”间的“引语、剽窃、寓意” |
四、“文化文本”的接受层面 |
五、“文化文本”的主体性 |
第五节 解构主义路径互文视域下传统民居的历史文脉传承 |
一、解构主义路径互文理论对结构主义路径互文理论的继承与开拓 |
二、“文化文本”的时效性与局限性 |
三、“文化文本”的误读 |
四、“文化文本”的“织物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互文现象在传统民居更新设计实践中的体现 |
第一节 传统民居与更新设计案例概况 |
一、案例地域范围及现状概述 |
二、案例特性 |
第二节 互文视域下的“角色互涉” |
一、更新设计的三条路径与历史文脉传承 |
二、传统民居建筑空间原型、建造者、更新设计的互涉 |
三、建造者、更新设计案例、使用及批评者的互涉 |
四、更新设计案例的互涉 |
第三节 互文视域下更新设计的信息传递模式 |
一、以“引用”为例的建造者行为模式 |
二、使用者的信息接受模式 |
三、批评者的“误读” |
第四节 互文视域下的更新设计手法 |
一、互文视域下手法的类型梳理 |
二、“菊儿胡同”更新设计中的互文手法 |
三、“富阳文村”更新设计中的互文手法 |
四、婺源天净沙古民居驿站更新设计中的互文手法 |
五、“胡同泡泡218”更新设计中的互文手法 |
文章小结 |
第三章 互文视域下传统民居更新设计策略 |
第一节 更新设计策略的类型梳理 |
一、“角色互涉” |
二、“信息传递” |
三、“互文手法” |
第二节 “细读法”与取材 |
一、“细读法”与取材手法 |
二、“细读法”视域下的元素提取 |
第三节 基于“角色互涉”的设计策略 |
一、传统民居建筑空间原型至更新设计 |
二、传统民居建筑空间的建造者至使用者 |
三、建造者至批评者 |
四、更新设计至更新设计 |
第四节 信息传递视野下的设计策略 |
一、建造者的行为原则 |
二、使用者的信息接受方法 |
三、批评者的信息传达 |
第五节 互文手法视域下的更新设计策略 |
一、互文手法的内涵提取 |
二、互文手法的运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南京漆桥村传统民居更新设计实验 |
第一节 更新设计背景概述 |
一、更新设计目的 |
二、更新设计原则 |
三、更新设计流程 |
第二节 更新设计实验准备 |
一、选址缘由 |
二、选址周边环境分析 |
三、调研内容概述 |
第三节 更新设计实验实施过程 |
一、更新设计诉求识别与形态生成 |
二、信息传递方法与形态生成 |
三、互文视域下设计策略的选择与区域形态生成 |
第四节 更新设计过程阐述 |
一、更新设计的概念 |
二、更新设计的形态生成 |
第五节 更新设计的成果展示 |
一、文字表达 |
二、图解表达 |
三、效果图展示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当代建筑结构的表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当代建筑结构的表现溯源 |
2.1 建筑结构中的“表现”美学 |
2.1.1 形式美 |
2.1.2 移情说 |
2.1.3 表现说与二者的关系 |
2.2 建筑风格中的建筑结构表现 |
2.2.1 骨架雏形:原始社会时期 |
2.2.2 兴起:古典建筑时期 |
2.2.3 革新:现代主义时期 |
2.2.4 现代主义之后 |
2.3 结构工程中的建筑结构表现 |
2.3.1 学科准备:直觉经验时代 |
2.3.2 结构体系建立:力学建构时代 |
2.3.3 数字建构时代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类型学“元”理论的结构构成解析 |
3.1 类型学“元”理论 |
3.2 当代建筑结构表现的“元语言”:柱与梁 |
3.2.1 柱元 |
3.2.2 梁元 |
3.3 当代建筑结构表现的“元逻辑”:结构层级 |
3.3.1 柱元+墙 |
3.3.2 梁元+板 |
3.3.3 柱元+梁元 |
3.3.4 元整合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结构艺术表现 |
4.1 自律性与他律性的概念 |
4.1.1 艺术的自律性与他律性 |
4.1.2 建筑艺术的自律性与他律性 |
4.2 当代建筑结构表现的自律性原则 |
4.2.1 结构力学 |
4.2.2 结构材料 |
4.2.3 结构的几何构形 |
4.2.4 结构的设计工具 |
4.3 当代建筑结构表现的他律性精神 |
4.3.1 自然环境 |
4.3.2 场所特质 |
4.3.3 传统民俗 |
4.4 自律性与他律性表现的张力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反思与展望 |
5.1 对当代建筑结构的表现创作的反思 |
5.2 展望 |
5.2.1 建筑与结构的同质化 |
5.2.2 结构的智能集成 |
5.2.3 可持续的生态结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对建筑设计中“创作”一词的联想(论文参考文献)
- [1]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D]. 曹斌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从建筑影像学到影像建筑学 ——影像视角下的建筑思维研究[D]. 樊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空间情境的营造 ——以当代博物馆建筑为例[D]. 位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基于结构主义理论的建筑形象设计方法研究[D]. 迟红雪.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2)
- [5]建筑包容性策划研究[D]. 张斯.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6]图像意识下当代寒地建筑本原解构[D]. 史小蕾.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7]基于技术理论范畴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D]. 夏峻嵩. 东南大学, 2020(02)
- [8]以图解为方法:插图的信息转译与视觉化表达[D]. 王冰清.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9]现象·策略·实验 ——传统民居更新设计的互文性研究[D]. 单文轩.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10]当代建筑结构的表现方法研究[D]. 焦杨明慧. 天津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