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刊学术性的前提条件刍议(论文文献综述)
彭分文,彭巍颐,李美华[1](2021)在《政治性与学术性的统一:社科学术期刊的基本要求》文中认为学术期刊是开展学术交流、传播思想文化的重要平台。政治性是社科学术期刊的灵魂,学术性是社科学术期刊的生命,二者缺一不可。政治性与学术性是内在统一的,不可分割。社科学术期刊要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力推优秀学术作品,提高学术品位;注意处理好学术自由与政治底线的关系;社科学术期刊工作者要有所作为,守土有责,敢于担当。
林海妹,龙娅丽,李艾,曾莉娟[2](2021)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下农业科技期刊科普定位》文中研究指明主要阐述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概况及科普机遇,农业科技期刊适时宣传科普的必要性及其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定位。农业科技期刊在突出主责主业的前提下,遇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之时,应及时发挥其媒体作用,扮演好科普角色,弥补相关媒体报道的短板或空白之处。农业科技期刊适时适量宣传科普,承当相应的社会责任,有利于扩大期刊影响力及维系期刊的持续、健康发展。
胡绍君,马立敏[3](2021)在《投稿者视角的中文期刊学术质量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从投稿者视角探讨中文期刊的学术质量影响因素,为期刊高质量发展提供建议。【方法】通过访谈29位有丰富经验的投稿者,并以45种期刊的在线评论数据为补充,运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对资料依次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开展理论饱和度检验,归纳投稿者视角的期刊学术质量影响因素,构建影响因素模型,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中文期刊质量提升策略。【结果】从投稿者视角看,期刊学术质量主要受4个方面因素影响,它们共同构成了影响因素模型。其中优质稿件的吸引力是基础性因素,发文流程的规范性是核心因素,同行评审的专业性是保障因素,而发文主题的特色化是关键因素。【结论】为实现中文期刊整体学术质量的提升,建议尽快改革现行期刊评价和学术评价体系,创新审稿流程和出版模式,完善审稿专家选聘和评价机制,大力发展优势栏目,挖掘特色选题。
李昂[4](2019)在《媒体融合视角下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困境及应对措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时代,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的兴起深刻地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给学术期刊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学术期刊在借助微信公众号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推送内容单一且速度慢、频率低,界面设计单调、功能不齐全,推送内容不适合非学术读者群体,缺少互动和回应等运营困境。究其原因则在于,期刊学术性与碎片化阅读之间的矛盾,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体制局限导致期刊新媒体人才匮乏,以编辑为主的运行方式忽视了作者和读者的需求。因此,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必须针对不同读者群体对文章进行深加工,建立符合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发展的评价体系,建设学术期刊新媒体人才队伍,探索编辑、作者、读者三方互动新模式。
李静[5](2019)在《我国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兴国必先强师,强师必先强教,教师教育至关重要。教师教育的发展是我国由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的基础,也是我国实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保障。2018年,时逢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伴随着《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等政策的出台,“教师教育”再度成为热点话题。而不论是推动教师教育事业的发展还是提升教师培养质量,教师教育学科都发挥着先导性与引领性的关键作用。因而,面对教师教育学科“缺位”的现实,加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研究不论是在国家教师教育发展的宏观层面,还是在教师教育改革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微观困境层面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采用哲学思辨与内容分析等研究方法,首先从学科基本问题角度出发,对“教师教育学是否是一门学科?”这一问题进行讨论,随后在基于对教师教育学的学科体系与学科制度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基础上,针对目前教师教育学科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提出学科的建设策略。论文的结构涵盖以下内容,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主要从选题缘由、研究综述、研究设计以及核心概念界定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二部分是学科基本问题概述,在对“当下的学科发展环境发生变化”这一问题思考基础上,进一步对学科的定义、学科的分类、学科的成立条件以及学科的建设路线四个基本问题进行探讨。第三部分是对我国教师教育学科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通过从学科体系与学科制度两个维度出发对我国教师教育学的发展现状展开调查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教师教育学的学科归属进行分析。第四部分主要是对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策略的探析,在基于当前的学科发展环境与我国的学科制度背景以及教师教育学发展现状基础之上,进一步对教师教育学的建设目的、建设路线问题进行探讨,同时提出教师教育学的学科建设路径。最后是结语部分,在对本研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对于教师教育学的学科体系的建设、“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教师教育学科发展研究等方面的研究展望。
王政武[6](2018)在《编辑学术自觉与学术期刊竞争力提升的内在逻辑进路》文中研究说明编辑是学术期刊的核心生产力。编辑学术自觉涵盖研究问题自觉、正确运用理论自觉、研究立场自觉和学术批判自觉等内容。编辑学术自觉通过推进选题策划、组稿、编校等工作进而对提高学术期刊竞争力发生作用。依托编辑学术自觉提高学术期刊竞争力,不能仅局限于提稿编辑学术能力,而是要求编辑将学术研究与期刊发展各环节紧密融合,共融互进。编辑学术自觉缺失等同于抽掉了塑造和提高学术期刊竞争力的内在支撑,这是现实中部分学术期刊竞争力弱化不可忽略的因素之一。以编辑学术自觉提高学术期刊竞争力,必须明确编辑在学术期刊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并构建与之相匹配的能力体系,增强编辑做真学术和理论创新的主体自觉,构建编辑业务与学术研究的有效衔接机制。
范维,刘玉邦,陶清玉,李丕蓉[7](2016)在《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高校学术期刊功能转型及实现》文中指出【目的】思考在新环境下的高校学术期刊功能转型,并基于期刊功能的实现促进高校学术期刊的创新发展。【方法】通过对高校学术期刊功能演化之梳理,并以互联网思维视角来审视,重新定位高校学术期刊功能,探索新功能实现路径。【结果】高校学术期刊经历了从促进教学科研到僵化再到异化的功能演化。在新的环境下,期刊功能已不适应当前期刊发展形势,实现功能转型是期刊改革发展的必然。【结论】高校学术期刊应具备信息和思想传播、学术引领和规范、促进科技成果应用和科技人才培养四大功能,实现这一功能转型,需要依赖消除期刊功能异化、组织创新、服务共享和价值链接、数字化建设、价值再造等路径。
丁家友[8](2015)在《知识生态视野下档案学知识网络计量研究》文中认为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曾预言“21世纪将是复杂性的世纪”。这一科学预言已被21世纪十数年来世界科学的发展所证实。20世纪90年代以来围绕计算机和互联网层出不穷的信息科技创新使得世界范围内各种数据库、开放存取平台、虚拟学习社区等迅猛发展,极大地拓展了人类获取所需各种信息资源的渠道,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和科学研究因此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在这一背景下,网络科学这一由数学、物理学、复杂性科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生物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等众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的学科引起了国内外不同领域的广泛重视和参与。知识生态和知识网络作为其中的分支,在图书情报研究向知识管理方向发展的趋势下应运而生,成为知识管理研究中的重要领域。它们对于知识共享、知识资源开发利用以及知识创新与服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最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中外档案学领域的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对档案学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使得档案学的学科知识得到了一定的积累。在实践领域,以各种专业性的档案研究机构、协会等组织为依托,档案学学术共同体也不断发育和成长。这为我们考察档案学发展提供了知识客体和知识主体视角。而国内外科技文献数据库的日益完备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则为我们从复杂网络和文献计量角度跟踪档案学知识网络发展状况和演化规律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基础。为从知识生态学视角揭示档案学知识网络的内在特性和演化规律,本文主要采用计量学软件Bibexcel、SPSS和网络分析软件Gephi、Ucinet、 CiteSpace、Histcite等以及知识元和领域本体工具,以档案学领域引文网络、知识元网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科学计量学的研究方法,以复杂网络理论中节点度与度分布、度的相关性、平均路径长度、聚类系数等为参数,分析了档案学知识体系的属性、特征,以及它所反映的档案学学科演化规律。认为在未来发展的历程中,档案学需要在知识生态学的视野下提倡多元化价值取向,锻造学术共同体,进一步完善档案学的知识体系和学科范式,巩固档案学来自社会赋予的合法性。全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第0章引论部分对档案学知识网络相关的几大类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与评述,分析了借鉴移植知识生态学和知识网络理论到档案学领域的可行性,也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研究的重难点。第1章结合前一章中档案学知识网络的属性和维度等相关概念,明确了档案学知识网络计量的理论基础、科学计量方法、规范等;分别从知识生态学中的知识场理论、知识生命周期理论和知识地图理论视角阐释了知识网络在描述档案学发展规律和学科知识演化机理的有效性,认为它们都从不同的理论视角,指导着档案学知识网络利用信息技术,以可视化的形式,呈现了档案学知识的内部螺旋发展和外部动态关联所组成的网状结构。第2章结合第1章档案学知识网络计量的理论基础和规范,对档案学知识媒介进行了计量与分析,明确档案学知识网络主体和客体计量的知识媒介范围,并基于档案学期刊与其他学科期刊间的引用关系,对档案学跨学科知识交流进行了分析,发现:档案学通过不断地吸收其它学科的营养并通过学科的内化,演变或产生新的研究领域,学科边界得以拓宽;在这个过程中,档案学的知识也向其它学科扩散,辐射自身的影响力,中国档案学学术共同体对档案学的自我认同感更强;但基于期刊计量和以期刊为基础的学科间知识交流分析,发现档案学知识生态系统的整体进化主要通过不同学科间的理论和方法等的相互借鉴和移植,即互补进化路径;而过度集中于人文社会学科的借鉴移植也使得中国档案学在学科规范、获取基础学科支撑方面显得薄弱,向规范科学发展的步伐还比较缓慢,即档案学尚未形成明显的学科内的自组织进化路径,整个档案学知识生态多元化亟待加强;档案学跨学科知识交流主要受专业术语和教育对档案学知识主体的隔离、跨学科成果评价与发表机制、学术共同体和学科组织框架的差异等因素制约。第3章旨在通过对档案学知识主体的计量分析,探讨构成档案学知识网络中知识主体节点的数量、联系以及其隐含的档案学知识主体进行知识生产、共享、传播和创新的行为规律。基于作者群体和高频作者分析,主要探讨了档案学知识主体的知识合作和共享行为。主要从档案学知识主体的合作网络、档案学知识的代际传承、知识主体的知识吸收等角度,结合计量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展开定性分析,发现:档案学知识主体合作网络具有无标度特征,内部连通子网络具有小世界特征;档案学知识生态系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对应知识网络中不同节点类型的各种研究者和人才;档案学学术共同体的代际分界不再像过去那样明显,知识的纵向传递的主导地位逐渐让位于横向传递;学术共同体的成员都积极谋求跨学科、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尤其表现为不同时期档案学知识主体的知识吸收行为。第4章从共词和聚类两个角度进行了档案学知识客体(知识元)分析,从客体视角探讨了档案学知识生态系统中的知识吸收现象;提出在档案学知识元(叙词表)基础上建立档案学领域本体;探讨能够体现档案学领域知识的稳定性、遗传性与变异性的档案学知识基因,认为档案学知识基因控制着档案学领域学科、专业、研究方向的发育方向,能帮助档案学知识主体从知识进化角度探索档案学知识的本质以及其持续生成和繁衍的能力,从而为档案学知识创新提供生态理论支持。第5章本章沿袭前几章对知识生态系统三元网络中知识网络和人际网络的分析思路,展开了对档案学知识生态系统中技术网络的讨论。简单阐述了如何在知识网络计量的基础上,寻求档案学知识网络中的重要知识主体节点,构建和谐的档案学知识生态系统的人际网络,建立档案学知识生态系统的内、外部知识网络,并结合各种信息技术,建立基本的档案学知识生态系统框架;并详细阐述这些信息技术对于档案学知识网络实体化的作用,即如何从技术网络的角度建设档案学专业知识库;探讨了档案学知识网络和专业知识库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模式,认为可以基于档案学领域本体或知识基因对档案学知识体系进行划分;档案学知识网络可以变革档案学知识组织方式;可以将档案学知识网络和知识库应用档案学知识服务和学术评价等方面。第6章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认为科学计量学方法和知识生态学理论可以共同为档案学从经验科学向规范科学转变的过程提供更多合法性凭证;档案学知识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需要在学科范式转变的视野下,拓展档案学社会认知范围和知识主体参与程度,并建立档案学专业知识库,为学科发展提供知识服务;同时也提出未来可在档案学领域本体、词汇长尾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计量与分析。
刘芳[9](2014)在《特色:公安学术期刊永恒的主题》文中指出公安学术期刊的特色就是以特色栏目的创建为基础,突出优势学科、选定研究方向,策划重点选题,展开学术争鸣。通过集中优质资源,办好特色栏目,更好地引导公安学术研究向纵深发展。为此必须以特色化为办刊理念,以优秀的编辑团队为主体,以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为支撑。
刘芳[10](2013)在《学术期刊的学术性探究》文中研究表明学术期刊的学术性是在办刊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由主编的办刊思想所决定,不仅体现在栏目设置上,而且体现在学术期刊的整体布局和学术特色上。栏目的学术性取决于论文的学术质量,在栏目中有计划地刊载有关某一具体学科或某一学术问题的系列研究内容是栏目学术性的集中体现。
二、期刊学术性的前提条件刍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期刊学术性的前提条件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1)政治性与学术性的统一:社科学术期刊的基本要求(论文提纲范文)
一、社科学术期刊的政治性与学术性 |
(一)社科学术期刊的政治性 |
(二)社科学术期刊的学术性 |
(三)政治性与学术性是社科学术期刊的两种基本属性 |
二、社科期刊的政治性与学术性是相统一的 |
三、社科期刊的政治性与学术性相统一的途径 |
(一)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 |
(二)力推优秀作品,提高学术品位 |
(三)辩证理解学术自由 |
(四)社科学术期刊工作者要有所作为,守土有责 |
(2)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下农业科技期刊科普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1 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概况及科普机遇 |
1.1 舆情概况 |
1.2 科普机遇 |
2 农业科技期刊适时宣传科普的必要性 |
2.1 具备宣传农业科普的充分条件 |
2.2 较科普期刊传播更深入,更具创新性和公信力 |
2.3 农业科技期刊可以适当宣传科普 |
2.4 承担社会责任的迫切需要 |
3 当下农业科技期刊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定位 |
3.1 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新闻 |
3.2 适时策划专栏报道 |
3.3 及时进行公益报道 |
3.4 阅读载体的准确定位 |
3.5 丰富内容呈现方式 |
3.6 语言表述接地气 |
4 结语 |
(3)投稿者视角的中文期刊学术质量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设计 |
1.1 研究方法 |
1.2 数据来源 |
1.2.1 半结构化访谈 |
1.2.2 在线评论数据 |
2 数据分析 |
2.1 开放式编码 |
2.2 主轴编码 |
2.3 选择性编码 |
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3 投稿者视角的期刊学术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3.1 优质稿件的吸引力 |
3.2 发文流程的规范性 |
3.3 同行评审的专业性 |
3.4 发文主题的特色化 |
4 中文期刊学术质量提升策略探讨 |
4.1 改革期刊评价和学术评价体系 |
4.2 创新审稿流程和出版模式 |
4.3 完善审稿专家选聘和评价机制 |
4.4 发展优势栏目和特色选题 |
5 结语 |
(4)媒体融合视角下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困境及应对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困境 |
(一)推送内容单一且速度慢、频率低 |
(二)界面设计单调、功能不齐全 |
(三)推送内容不适合非学术读者群体 |
(四)缺少互动和回应 |
三、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困境的原因分析 |
(一)期刊学术性与碎片化阅读之间的矛盾 |
(二)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 |
(三)体制局限导致期刊新媒体人才匮乏 |
(四)以编辑为主的运行方式忽视了作者和读者的需求 |
四、提升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能力的路径探析 |
(一)针对不同读者群体对文章进行深加工 |
(二)建立符合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发展的评价体系 |
(三)建设学术期刊新媒体人才队伍 |
(四)探索编辑、作者、读者三方互动新模式 |
(5)我国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研究成果分布 |
1.2.2 研究成果内容分析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概念界定 |
1.4.1 学科 |
1.4.2 学科建设 |
1.4.3 教师教育学科 |
1.4.4 教师教育学科建设 |
前述 |
2 学科基本问题概述 |
2.1 学科发展环境变革分析 |
2.1.1 “科学”与“学科”关系论述 |
2.1.2 学科发展环境分析 |
2.2 学科基本问题概述 |
2.2.1 学科的定义 |
2.2.2 学科的分类 |
2.2.3 学科的成立条件 |
2.2.4 学科的建设路线 |
3 我国教师教育学科发展现状调查及分析 |
3.1 教师教育学学科制度发展现状调查及分析 |
3.1.1 教师教育专业(方向)设置现状调查及分析 |
3.1.2 教师教育机构设置现状调查及分析 |
3.1.3 教师教育学术期刊发展现状调查及分析 |
3.1.4 教师教育着作出版现状调查及分析 |
3.1.5 教师教育学术会议发展现状调查及分析 |
3.1.6 教师教育学会组织发展现状调查及分析 |
3.2 教师教育学学科体系发展现状分析 |
3.3 教师教育学学科归属分析 |
3.3.1 教师教育学科特点分析 |
3.3.2 教师教育学科发展程度分析 |
4 我国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策略探析 |
4.1 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的目的 |
4.2 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的路线 |
4.3 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的路径 |
4.3.1 教师教育二级学科建制路径 |
4.3.2 教师教育学科环境与学科氛围建设路径 |
4.3.3 教师教育学术期刊、着作建设路径 |
4.3.4 教师教育学术会议建设路径 |
4.3.5 教师教育学会组织建设路径 |
4.3.6 教师教育学科专业建设路径 |
4.3.7 教师教育学科机构建设路径 |
4.3.8 彰显教师教育学科知识的应用特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6)编辑学术自觉与学术期刊竞争力提升的内在逻辑进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编辑学术自觉:提高学术期刊生命力和竞争力的内生动力 |
(一) 编辑学术自觉的本质阐述 |
(二) 编辑学术自觉与学术期刊竞争力的逻辑关系 |
二、编辑学术自觉不强:学术期刊竞争力弱化的重要根源 |
三、以编辑学术自觉内构学术期刊竞争力的方向与逻辑 |
(一) 编辑要确立在学术期刊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并构建与之相匹配的能力体系 |
(二) 编辑要形成做真学术和理论创新的主体自觉, 做好学术期刊发展的“把关人” |
(三) 构建编辑业务与学术研究的有效衔接机制 |
(7)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高校学术期刊功能转型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 高校学术期刊功能演化及比较 |
1. 1 信息传播→功能僵化→功能异化 |
1. 2 国外期刊之比较 |
2互联网思维下的高校学术期刊新功能定位 |
2. 1 高校学术期刊的内外环境倒逼 |
2.2高校学术期刊新功能定位 |
3 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学术期刊的功能实现 |
3. 1 淡化学术评价作用,回归期刊基本功能 |
3. 2 以人事制度改革为契机,加快推动期刊组织创新 |
3.3构建知识共同体和价值共同体,实现期刊全生态服务共享和价值链接 |
3. 4 加快期刊数字化建设,打造数字化业务平台 |
3. 5 严把稿源质量关,强化文献深加工和再创造 |
4 结语 |
(8)知识生态视野下档案学知识网络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的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论 |
0.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有关概念界定 |
0.2.1 知识网络及相关概念 |
0.2.2 网络计量相关概念 |
0.2.3 科学研究范式相关概念 |
0.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0.3.1 研究内容 |
0.3.2 技术路线 |
0.3.3 研究方法 |
0.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0.4.1 国外研究综述 |
0.4.2 国内研究综述 |
0.4.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0.5 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 |
0.5.1 研究的难点 |
0.5.2 创新之处 |
1 档案学知识网络计量的理论与方法 |
1.1 档案学知识主体行为相关理论 |
1.1.1 档案学知识主体行为分析 |
1.1.2 档案学社会网络分析 |
1.1.3 档案学知识科学规范 |
1.2 档案学知识客体与媒介相关理论 |
1.2.1 档案学知识场 |
1.2.2 档案学知识生命周期 |
1.2.3 档案学知识地图 |
1.3 档案学知识网络计量方法 |
1.3.1 计量原理 |
1.3.2 计量方法 |
1.3.3 计量工具 |
本章小结 |
2 档案学知识媒介计量分析 |
2.1 档案学期刊计量 |
2.1.1 档案学中文期刊 |
2.1.2 档案学外文期刊 |
2.2 档案学着作计量 |
2.2.1 档案学中文着作 |
2.2.2 档案学外文着作 |
2.3 其他媒介计量 |
2.3.1 互联网平台 |
2.3.2 科学基金项目 |
2.4 基于期刊计量的跨学科知识交流 |
2.4.1 跨学科知识交流概述 |
2.4.2 档案学跨学科知识交流分析 |
本章小结 |
3 档案学知识主体计量分析 |
3.1 国内档案学知识主体 |
3.1.1 作者分布概况 |
3.1.2 高频作者分析 |
3.2 国外档案学知识主体 |
3.2.1 作者群体概况 |
3.2.2 高频作者分布 |
3.3 档案学知识主体合作行为分析 |
3.3.1 档案学术共同体概述 |
3.3.2 档案学术共同体合作网络分析 |
3.3.3 档案学知识的代际传承 |
3.3.4 主体视角的知识吸收 |
本章小结 |
4 档案学知识客体计量分析 |
4.1 国内档案学知识客体 |
4.1.1 共词分析 |
4.1.2 聚类分析 |
4.2 国外档案学知识客体 |
4.2.1 关键词及主题分析 |
4.2.2 客体视角的知识吸收 |
4.3 客体知识基因分析 |
4.3.1 档案学领域本体 |
4.3.2 档案学知识基因分析 |
本章小结 |
5 档案学知识网络的应用前景 |
5.1 档案学知识网络的应用策略 |
5.1.1 档案学知识生态系统框架设计 |
5.1.2 基于知识网络的档案学专业知识库建设 |
5.2 基于知识网络的档案学知识组织 |
5.2.1 基于本体的档案学知识体系划分 |
5.2.2 档案学知识组织方式变革 |
5.3 基于知识网络的档案学知识服务 |
5.3.1 基于知识网络的档案学知识服务模型 |
5.3.2 档案学科Wiki平台服务 |
5.3.3 档案学术评价 |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6.2.1 不足之处 |
6.2.2 展望 |
附录一:本文主要外文期刊评价来源 |
附录二:图情档领域社科基金项目计量信息 |
附录三:本文档案学着作计量样本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9)特色:公安学术期刊永恒的主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术性是公安学术期刊的最高价值追求 |
(一) 公安学术期刊学术性的三大基石 |
1. 创新性是公安学术期刊的生命力所在 |
2. 科学性是提升公安学术期刊质量的保证 |
3. 实践性是增强公安学术期刊影响力的关键 |
(二) 公安学术期刊的导向功能 |
二、紧密联系具有地域特色的公安工作实际, 是公安学术期刊特色化的重要内容 |
(一) 理论联系实际是公安学术期刊必须遵循的根本宗旨 |
(二) 公安工作的实践性要求公安学术期刊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 |
(三) 理论联系实际是公安学术期刊生存和发展的力量源泉 |
三、栏目建设是形成公安学术期刊个性特色的保障 |
(一) 栏目是学术期刊的窗口 |
(二) 栏目需要用心经营 |
四、学科优势是构建公安学术期刊特色的关键 |
五、地域性是构建公安学术期刊特色的根基 |
六、特色化办刊理念是公安学术期刊特色的保证 |
(一) 编辑必须把追求期刊特色作为自觉的行动 |
(二) 编辑必须提高学术水平和学术创新能力 |
(10)学术期刊的学术性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术与学术研究 |
1.学术 |
2.学术研究 |
(1) 动态过程。 |
(2) 静态过程。 |
二、学术期刊的学术性 |
1.学术栏目 |
(1) 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学科为蓝本。 |
(2) 以学校 (院) 所开设的学科为蓝本。 |
(3) 以特殊或者拳头学科为蓝本。 |
(4) 以所在地的独特优势为蓝本。 |
(5) 以地域特色和专业特色为蓝本。 |
2.栏目的学术性 |
(1) 栏目的学术性表现在对刊载内容的选择上。 |
(2) 栏目的学术性表现在选择论文的独特视角上。 |
(3) 栏目的学术性通过学术性的内涵表现出来。 |
3.学术期刊的学术性 |
(1) 主编的办刊思想是学术期刊的灵魂。 |
(2) 学术期刊的学术性是逐步形成的。 |
(3) 从整体布局上体现学术期刊的学术性。 |
(4) 从学术特色上体现学术期刊的学术性。 |
四、期刊学术性的前提条件刍议(论文参考文献)
- [1]政治性与学术性的统一:社科学术期刊的基本要求[J]. 彭分文,彭巍颐,李美华.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1(06)
- [2]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下农业科技期刊科普定位[J]. 林海妹,龙娅丽,李艾,曾莉娟. 科技传播, 2021(20)
- [3]投稿者视角的中文期刊学术质量影响因素研究[J]. 胡绍君,马立敏.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1(05)
- [4]媒体融合视角下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困境及应对措施[J]. 李昂. 岭南学刊, 2019(05)
- [5]我国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研究[D]. 李静.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6]编辑学术自觉与学术期刊竞争力提升的内在逻辑进路[J]. 王政武.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8(02)
- [7]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高校学术期刊功能转型及实现[J]. 范维,刘玉邦,陶清玉,李丕蓉.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6(02)
- [8]知识生态视野下档案学知识网络计量研究[D]. 丁家友. 武汉大学, 2015(03)
- [9]特色:公安学术期刊永恒的主题[J]. 刘芳. 政法学刊, 2014(03)
- [10]学术期刊的学术性探究[J]. 刘芳.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