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教学改革中的时空观(论文文献综述)
王珍珠[1](2021)在《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历史时空观念培养研究》文中提出时空作为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时空观念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这亦是课程标准对中学历史教学最基本的要求。《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其“课程目标”和“教学建议”中,要求学生“了解历史时序”和“识别历史地图”,同时在2017年版的高中历史课标中也将时空观念作为核心素养确定下来。历史教育界掀起了对时空观念的研究热潮,由此可以看出历史时空观念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通常是以时间轴、大事年表、地图的形式进行。东尼·博赞提出的思维导图尽可能利用大脑的左右脑,利用多种元素对大脑思考的活动路径进行模拟,利用色彩、线条、图片等众多元素激发大脑活力,刺激大脑进行发散性思维。因此,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时空观念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理清历史发展脉络,使学生更全面的理解历史。本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依据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及课程标准,对思维导图与时空观念的概念进行了深度概括,分析了培养时空观念、思维导图的应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结合观摩及代课经验,总结了时空观念、思维导图以及将两者结合运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时间观念、空间观念、时空观念三个方面入手,根据课标中对时空观念的水平划分,分别从课前导入、新授课、单元总结课、期末总结课等方面,论述初中历史如何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时空观念的培养,并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最后从教师、学生、学校三个方面提出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初中生历史时空观念应注意的问题,强调要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的便捷性、发散性,增强初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培养的趣味性、高效性。
何凤英,田玉芳,王玲玲,陈凯,易俊[2](2021)在《普通高中学生历史时空观养成特点研究——基于贵阳市四校1017名高中生测评数据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历史时空观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通过对高中生历史时空观多维度的调查,分析当前高中生历史时空观养成的现状,并就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通过思维导图、地图、时间轴、大事年表、论述题五个突破口来探讨提升学生历史时空观能力水平的方法路径。
朱厚伟[3](2021)在《时空社会学视角下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模式研究》文中指出
陈妍[4](2021)在《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研究》文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的传家宝,也是我党的政治优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党以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各个历史时期中心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并把思想政治工作上升到“生命线”的高度加以重视。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十分重视加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红”与“专”的关系、政治立场的极端重要性等高度来认识和开展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开放以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历史定位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历史使命和目标任务,党中央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高度重视培养一大批政治信仰坚定、政治素质过硬、政治智慧水平高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党中央、国务院以及中宣部、教育部等部门陆续颁布了一系列加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为推动新时期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朝着学科化、科学化方向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方向引领和政策支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能否把青年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关键靠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能否担负起“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取决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受制于多种因素,其中思想政治教育衔接是否合理与科学是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环节。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使命,也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当前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中还存在的各种各样与新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实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科学衔接,己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问题实际上就是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系统性构建问题,包括大中小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以及组织实施等各个方面。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问题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无论是2005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还是2019年《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都强调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以及在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指示精神,2020年教育部专门成立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对整体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专业指导。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衔接是否无缝,是否有机,是否科学将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构建,学界对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也未曾中断。总体看来,以往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衔接问题的研究尚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联系新时代发展要求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探索尚未开启。随着新时代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势在必行。本研究适应了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基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基础,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衔接的核心要素和基本原则进行探讨,最后落脚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衔接的实现路径。全文分六部分展开,具体如下: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本论题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本研究遵循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怎么办的思维逻辑展开。研究设计从历史与现实两大维度出发,遵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论原则,将理论透视、历史梳理与实证调研结合起来,力求揭示我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适应新时代场发展的创新性改进方案。第二部分是概念阐释。首先对“新时代”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基本特征进行了梳理,特别对“新时代”这一概念提出的重大意义进行了阐释,这是本论题立论的时代境遇和前提条件。对“思想政治教育衔接”这一概念的内涵和特征进行梳理之外,主要对这一概念的本质要求进行探讨,这是开展本论题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三部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理论来源与现实依据”主要依据马克思主义时空理论、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和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四大理论,并运用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理论来检视思想政治教育衔接工作的当代境遇和创新之路。第四部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当代境遇”首先对以往相关实践经验进行了回顾总结,然后梳理当前学校思政政治教育衔接所存在脱节、断层的具体表现,再深挖其所引发的消极影响,并剖析造成这一困境的深层次原因。第五部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衔接的核心要素和基本原则”尝试勾勒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核心要素和基本原则。重申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必须统筹规划、协同制定好目标衔接、课程衔接、教材衔接、内容衔接、方法衔接、管理衔接、队伍衔接七大核心要素。并提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应该遵循整体性原则、协同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创新性原则四大基本原则。第六部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衔接”针对当前学校思政政治教育衔接所存在的断层和脱节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四大建议:科学做好顶层设计、发挥各级学校之间的协同作用、创新思政教育沟通机制和牢固夯实“娃娃教育”的基础。新时代是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在教育效果上追求高质量,那就是满足青少年知识、能力、情感等各个方面的更高需要,培养服务于新时代发展的合格人才。针对有的地方和学校对思政课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到位、教材内容还不够鲜活,教师选配和培养工作仍存在短板、体制机制不够完善、评价和支持体系有待健全等客观问题,高质量地实施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势在必行。因此,批判性地检视新时代背景下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理论与实践的不足,并剖析其根本原因,是本论题研究的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将各教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衔接作为一个高度统一、有机延续的整体进行研究,从核心要素界定、遵循原则廓清,到顶层设计调控、学段层次协同、承载形式创新、沟通机制创新和幼儿教育等多个角度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力争破除传统研究的视野和方法局限,力求最大程度地完善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体系建构,最大限度地实现衔接的有序与高效。本论文力求在研究结论、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就研究结论来说,联系新时代发展给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规律,在以往主要对纵行衔接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索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各要素、全过程、全方位等系统衔接,试图构建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行之有效的运行模式。在要素衔接上,把教育内容、方法、队伍等各要素囊括其中;在过程衔接上,注重“从娃娃抓起”的家庭教育,夯实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在方位衔接上,把组织领导、课程思政、校园文化、社会环境建设等纳入其中,充分拓展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有效空间,实现其服务于新时代发展的目的。在研究视角和方法上,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为理论基础和学科基础,主要依据马克思主义时空理论、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和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四大理论,通篇贯穿系统科学方法,从历史与逻辑、理论与实践两大维度展开,以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为研究主体,来检视思想政治教育衔接工作的当代境遇和创新之路。
郭梦琦[5](2021)在《高考全国卷历史试题对时空观念素养的考查研究(2017-2020)》文中研究说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提出了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其中时空观念作为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也是中学生认识历史事件,感受史事发展进程和演变的基础。作为中学历史教学环节不可或缺的要素,时空观念素养的落实成为当前中学历史教学的基础任务之一。作为高中教学的指挥棒,高考对学生时空观念素养的考查更是占有重要的分量和地位。本文对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历史试题如何考查时空观念素养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以期探寻高考命题的特点,并进一步为中学历史教学培养时空观念素养提出建议。本文首先结合新版《课程标准》中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目标和学业质量标准对时空观念素养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提炼出时空观念素养的六个考查指标,分别为“历史时空坐标的定位”“历史时空内涵的理解”“历史时空脉络的梳理”“历史阶段特征的把握”“历史时空的纵横对比”以及“历史时空的综合论述”。再结合2017至2020年高考全国卷历史试题,对每一类指标具体如何考查时空观念素养进行了分析,从而总结出多维度考查时空观念素养、注重对时空观念基础知识的考查、体现“大历史观”以及呈现多样化情境这四个特点。此外,从2020年首次实行新高考的山东卷中,可以发现高考命题的新变化在于更加注重对时空工具的使用,并且加大了时空观念素养的考查难度,这种变化也代表了今后高考历史命题新动向。最后,笔者基于试题特点和考查新动向的分析,从试题反观教学,进一步提出了培养时空观念的教学策略,以期对教学和备考有所帮助。
刘婧宇[6](2021)在《时空观念在高中历史教学的实践 ——以“西汉至东汉政区演变”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时间顺序和空间变换是最为关键的两个维度。时空观念是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关键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要求之一。历史时空观念的教学实践,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故本文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实际出发,根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课中西汉至东汉政区演变部分的教学情况以及学生的历史整体时空观念感知,开展研究。通过对实习地区部分一线教师访谈记录与高一年级学生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辅以统计图,发现目前高中历史时空观念素养的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师生缺乏历史时空观念、教师教学方法使用不当、学生时空观念意识薄弱,无法使用历史时空观念正确解决历史问题等。时空观念核心素养培养是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本文从历史整体教学实践出发,结合西汉至东汉时期疆域变化和政区演变教学板块,提出实践优化策略、细化历史地图使用方式、制定历史地图使用的教学方案、突破历史时间轴限制瓶颈,旨在解决目前高中历史时空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对时空核心素养的正确认识、重视时空核心素养的学习实践,将时空观念核心素养培养置于整体历史教学活动中,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时空核心素养教学效果,打造高中历史核心素养高效课堂。有效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素养不仅应注意教学策略的使用,更应将历史时空观念教学置于历史教学成果检验的大背景——“新高考”模式下,进一步发掘历史时空观念教学实践在新高考模式下的效果,教师应转变“唯分数论”的教学思想,关注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时空观念,更好的帮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历史能力。
许华清[7](2021)在《高中生物理观念水平的定量化研究及测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新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为基础,从物理课程目标中关于核心素养新的提法和学业评价的改革中确定研究方向。致力于在物理观念、学习进阶、学业质量水平、物理学科特点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相关实践研究结论建构物理观念学习进阶层级模型,作为高中生物理观念水平的定量化研究依据。编制用于高中生物理观念水平定量测量的测评工具,实施测量,得出研究结论。以此为基础反思学校对高中生物理观念建构方面的教学成效与不足,并提出有效的教学建议,促进高中物理教学在学生物理观念建构方面朝向更加有效、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首先,梳理国内外有关物理观念、学习进阶的已有研究成果,综述研究现状、分析研究前景,借以确定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意义所在,以此为基础,明确研究内容,寻找合适研究方法,确定研究思路。其次,本研究以学习进阶理论为基础,结合物理学科特点及物理观念的层次性对高中生物理观念的学习进阶做了分层级研究。研究得到高中生建构物理观念的初级阶段为对“物理现象”的辨识,目标阶段是形成“物理观念”,中间需要体验“物理概念”构建的思维过程、“物理规律”得出的发现历程,并有“物理核心概念”的总结运用、“物理子观念”的形成各阶段,最终确定物理观念学习进阶的五级模型。并以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和新版高中物理教材所规定的知识内容为基础,详细概括梳理了物理观念各层级对应的文本内容。然后,基于研究得到的物理观念学习进阶五级模型,选取物理观念学习进阶各层级水平所对应的文本内容,结合测试问卷编制的相关原则和建议,编制用于量化高中生物理观念水平的测试工具——《高中生物理观念水平测试问卷》,通过对试测数据的分析,检验得到该测试工具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选取上海市一所示范性高中进行测试并得到相应数据,基于测试样本数据分析非物理考生(高考不考物理)和物理考生(高考选考物理)的物理观念整体水平是否达到物理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学业质量水平,分析两类考生各自男、女生之间的物理观念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并分析两类考生各自的物理观念水平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编制得到的高中生物理观念水平测试问卷难度适中,区分度高,信度和效度均良好;(2)被试非物理考生的物理观念水平合格,但物理考生的物理观念水平不达标;(3)高中男、女生之间的物理观念水平无显着差异,但对于物理类考生,女生的物理观念水平略微高于男生;(4)高中生的物理观念水平与其学业成绩的相关性不强。最后根据问卷测试和分析研究所呈现的结论反思现阶段的高中物理教学在建构学生物理观念方面所取得的成效与面临的问题,并从教师教学层面围绕教学方法、情景设置、问题选编等方面给出建议,为高中物理教学如何更加高效、高水平地建构学生物理观念提供思路。
教育部[8](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沈嘉鑫[9](2020)在《时空观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为了使学生对历史理解的不断深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历史性思维观念,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综合能力,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由此产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基本举措,体现了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的具体要求,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人才,具有民族特色。时空观念作为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在历史研究与历史教学中,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历史学习中,任何人物与事件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产生的,想要真正理解历史、走进历史,加强自身的时空观念,构建时空框架是至关重要的。高中生尤其是高一年级学生正面临着由初中到高中的知识过渡阶段,对于历史的学习和之前相比会有较大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进行重塑,改变学生以往面对复杂繁多的历史知识而感到枯燥无趣、难以理解的状态。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时空观念,使学生从整体的角度,理性地去感知历史,从而帮助学生有效获取历史知识,构建知识框架,提升自身的历史素养。通过高一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及教师访谈可以看出,在课堂上,教师时空观念渗透效果较差,而学生对于时空观念的认识也仅仅停留于表面,无法真正形成内在素养。本文以时空观念的具体概念及教育心理学原理为基础,结合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新教材在高一年级的使用,分析时空观念的运用策略。面对高中生时空观薄弱的现状,教师首先应加强自身对时空观重要性的认识,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时空观,并以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为例进行教学设计,优化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利用史料、历史地图、时间轴等方法加强学生的时空观念,理论联系实际,使时空观念真正运用到历史教学当中,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胡译匀[10](2020)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时空框架运用研究》文中提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第一次提出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其中包含时空观念的培养要求,明确学生要能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准确理解历史。经问卷调查与师生访谈,当前高中生时空观念养成的现状并不乐观。他们在时空表达方式的掌握、对较长时段史事的理解与概括、在特定时空下对历史的比较与分析等方面明显存在不足。依据时空观念学业质量水平要求,在历史时空框架学习策略中,教师需定准教学目标、精选时空材料、深掘材料价值、探究有效方法;培养学生时序思维、空间辨识、史实梳理能力;关键的还需明确时空框架要素内涵、理解要素间的多重关联和学会时空史事清晰呈现。经初步实践证明,通过时空框架,学生能视时间与空间为一个有机整体,并学会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观察、研究史事。当然,利用时空框架培养高中生时空观念素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还需要教师不断创新、完善时空框架,使之更好地为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素养服务。
二、高校教学改革中的时空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教学改革中的时空观(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历史时空观念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创新性 |
2 时空观念与思维导图概述 |
2.1 时空观念 |
2.1.1 时空观念的概念 |
2.1.2 培养初中生历史时空观念的重要性 |
2.2 思维导图 |
2.2.1 思维导图的概念 |
2.2.2 思维导图的绘制方式 |
2.2.3 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
2.3 思维导图与时空观念在教学中的有机结合 |
2.3.1 思维导图与时间观念的结合 |
2.3.2 思维导图与空间观念的结合 |
2.3.3 思维导图与时空观念的结合 |
3 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历史时空观念培养存在的问题 |
3.1 时空观念培养存在的问题 |
3.1.1 学生历史时序混乱 |
3.1.2 学生历史空间感不强 |
3.1.3 教师教学停留在历史时空基础层面 |
3.1.4 教师时空观念培养的教学方式单一 |
3.2 运用思维导图培养时空观念存在的问题 |
3.2.1 思维导图绘制方式难度较大 |
3.2.2 思维导图在历史教学中使用率低 |
4 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历史时空观念培养的策略 |
4.1 巧用思维导图梳理历史发展脉络 |
4.1.1 课堂导入 |
4.1.2 新课串联 |
4.2 妙用思维导图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
4.2.1 课堂导入 |
4.2.2 新课串联 |
4.3 绘制思维导图拓宽历史时空观念 |
4.3.1 新授课时空思维养成 |
4.3.2 复习课时空思维联系 |
5 以思维导图培养初中历史时空观念应注意的问题 |
5.1 教师要增强以思维导图培养历史时空观念的有效性 |
5.1.1 更新教学理念 |
5.1.2 转变教学方式 |
5.1.3 注重循序渐进 |
5.2 学生要努力提升运用思维导图培养时空观念的能力 |
5.2.1 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点 |
5.2.2 转变历史学习方式 |
5.2.3 整理并绘制思维导图 |
5.3 学校要为思维导图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保障 |
5.3.1 加强对教师绘制思维导图的培训 |
5.3.2 鼓励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普通高中学生历史时空观养成特点研究——基于贵阳市四校1017名高中生测评数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提出 |
二、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调查工具 |
(三)数据处理 |
三、结果与分析 |
(一)学生历史学习态度情况 |
(二)学生历史时序意识情况 |
(三)学生历史空间意识情况 |
(四)学生学习历史时空结构情况 |
(五)学生历史能力养成情况 |
四、研究结论 |
(4)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
1. 问题的缘起 |
2.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三) 本论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研究思路 |
1. 研究方法 |
2. 研究思路 |
(四) 本文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创新点 |
1. 本文的基本结构 |
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一、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概念阐释 |
(一) 新时代呼唤教育新气象 |
1. 确立了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 |
2. 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
(二)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概念阐释 |
1. 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概念内涵 |
2.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本质要求 |
3.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特性 |
二、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理论来源与现实依据 |
(一)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直接理论基础 |
1. 马克思主义时空理论 |
2. 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 |
3. 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 |
4.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
(二)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学科理论基础 |
1. 心理学科域: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理论 |
2. 伦理学科域: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
3. 思政学科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及链式教育规律 |
(三)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现实依据 |
1. 各教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要求 |
2.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长期性要求 |
3. 新时代的应然要求 |
三、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当代境遇 |
(一)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基本经验 |
1. 党和政府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纵向衔接 |
2. 基本构成了相互衔接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和网络 |
3. 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理论研究 |
4.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交流逐步加强 |
(二) 当前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脱节的突出表现 |
1. 目标衔接缺乏一体化的宏观规划 |
2. 课程衔接缺乏差异性的统筹设计 |
3. 教材衔接缺乏整体性的内容安排 |
4. 内容衔接缺乏层次性的教学要求 |
5. 方法衔接缺乏感染性的有效手段 |
6. 管理衔接缺乏统一化的沟通机制 |
7. 队伍衔接缺乏有序性的工作格局 |
(三)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脱节的消极影响 |
1. 政策政出多门,政策效力逐层递减 |
2. 评价体系人为断裂,评价结果部分失真 |
3. 信息传递不畅,有效信息逐级缩水 |
4. 成效收效甚微,终极目标的实现大打折扣 |
(四)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脱节的原因 |
1. 管理机构庞大,管理压力过大 |
2. 学段层次硬性分隔,沟通交流片面应付 |
3. 衔接意识不到位,“堵点”“盲区”阻滞 |
四、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衔接的核心要素和基本原则 |
(一)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衔接的核心要素 |
1. 目标衔接:整体规划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目体系 |
2. 课程衔接:调整创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 |
3. 教材衔接: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建设 |
4. 内容衔接:协同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建设 |
5. 方法衔接:分类实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 |
6. 管理衔接:统一制定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政策体系 |
7. 队伍衔接:一体化构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队伍 |
(二)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应遵循的原则 |
1. 整体性原则 |
2. 协同性原则 |
3. 系统性原则 |
4. 创新性原则 |
五、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衔接的实现路径 |
(一) 更加科学地做好顶层设计 |
1. 健全和完善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统一领导体制 |
2. 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 |
3. 创新大中小学一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
4. 加强大中小学一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建设 |
5. 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 |
(二) 更加有效地发挥各级学校间的协同作用 |
1. 强化不同学段协同育人理念 |
2. 搭建信息化的协同育人平台 |
3. 创新实践性的协同育人载体 |
4. 优化层次性的协同育人过程 |
(三) 更加积极地创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机制 |
1. 强化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衔接意识 |
2. 加强大中小学间的合作与交流 |
3. 健全和完善学生成长建档制度 |
4. 创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评价体系 |
(四) 更加牢固地夯实“娃娃教育”的基础 |
1. 提升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
2. 增强家庭教育参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 |
3. 优化家庭教育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互补性 |
4. 加强家庭教育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高考全国卷历史试题对时空观念素养的考查研究(2017-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四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时空观念素养的考查依据和考查维度 |
第一节 时空观念素养的考查依据 |
一 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目标 |
二 时空观念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 |
第二节 时空观念素养的考查维度 |
一 历史时空观念中的“点” |
二 历史时空观念中的“线” |
三 历史时空观念中的“面” |
第二章 2017至2020 年全国卷(历史)对时空观念素养的考查 |
第一节 考查时空观念素养的整体概况 |
一 试卷结构 |
二 考查比重 |
第二节 考查时空观念素养的试题分析 |
一 考查指标统计 |
二 试题分析 |
第三章 时空观念素养的考查特点及考查新变化 |
第一节 考查特点 |
一 多维度考查时空观念素养 |
二 注重对时空观念基础知识的考查 |
三 体现“大历史观” |
四 呈现多样化情境 |
第二节 新高考历史卷的新变化 |
一 试卷结构 |
二 考查形式 |
三 考查难度 |
第四章 培养时空观念素养的教学策略 |
第一节 研读课标和教材,重视历史时空观念 |
一 依据《课程标准》,分层制定教学目标 |
二 合理利用教科书,切实做到“用教材教” |
第二节 丰富教学手段,善用历史时空工具 |
一 历史地图 |
二 历史年表 |
三 时间轴 |
第三节 依托课堂教学,建构历史时空思维 |
一 创设时空情境,重现历史现场 |
二 设计与时空观念结合的问题链 |
第四节 注重时空观念与其他素养的内在联系 |
一 唯物史观与时空观念 |
二 史料实证与时空观念 |
三 历史解释与时空观念 |
四 家国情怀与时空观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时空观念在高中历史教学的实践 ——以“西汉至东汉政区演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案例分析法 |
3.问卷调查法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1.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
2.时空观念核心素养 |
一、营口市鲅鱼圈区历史时空观念教学现状调查 |
(一)历史课堂中时空核心素养教学现状抽样调查 |
1.学生调查问卷统计 |
2.教师访谈内容记录 |
(二)时空核心素养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
1.学生时空观念意识薄弱 |
2.时空观念教学过程有待完善 |
二、时空观念在“西汉至东汉时期政区演化”教学中的实践 |
(一)西汉至东汉疆域变化教学解析 |
1.历史地图教学分析 |
2.历史地图使用方式 |
3.突破历史时间轴形式限制 |
(二)西汉至东汉时期政区沿革教学解析 |
1.注重历史阶段特征 |
2.强化历史行政区划概念 |
3.政区沿革与历史地名变化 |
三、新高考模式下时空观念素养教学实践的深度探究 |
(一)新高考历史学科新要求 |
1.高中历史学科地位提升 |
2.发掘历史学科社会价值 |
(二)新高考下时空观念教学实践的提升 |
1.关注学生历史学习能力培养 |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知识 |
四、基于历史教学实践的高中历史时空观念教学策略的思考与建议 |
(一)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时空观念 |
1.树立历史时空变化意识 |
2.构建“大历史”思考模式 |
(二)在历史时空观念素养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
1.时空观念的实际应用和考察 |
2.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高中历史时空观念素养调查问卷 |
附录二:高中历史时空观念调查问卷数据 |
附录三:高中历史时空观念教学现状访谈 |
致谢 |
(7)高中生物理观念水平的定量化研究及测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课程改革的成就与问题 |
1.1.2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的修订 |
1.1.3 高中物理学业评价改革 |
1.2 研究依据 |
1.2.1 物理观念是物理核心素养的基础 |
1.2.2 物理观念具有主观性、层次性,有量化的可能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关于学科核心概念的研究 |
1.3.2 国外关于学习进阶理论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关于学习进阶的研究现状 |
1.3.4 国内物理观念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2.1 学习进阶理论 |
2.2 SOLO分类理论 |
2.3 核心素养 |
2.4 物理观念 |
2.4.1 物理观念的特点 |
2.4.2 物理观念的分类 |
第三章 物理观念的学习进阶研究 |
3.1 现有关于物理观念的层级模型研究 |
3.2 现有物理观念的学习进阶研究 |
3.3 基于物理学科特点的物理观念学习进阶研究 |
3.4 物理观念的形成阶段分析 |
3.4.1 物理观念学习进阶第一阶段——“物理现象” |
3.4.2 物理观念学习进阶第二阶段——“物理概念、物理规律” |
3.4.3 物理观念学习进阶第三阶段——“物理核心概念” |
3.4.4 物理观念学习进阶第四阶段——“物理子观念” |
3.4.5 物理观念学习进阶第五阶段——“物理观念” |
3.4.6 物理观念学习进阶五级模型 |
第四章 高中生物理观念水平的定量化研究 |
4.1 研究内容 |
4.2 样本组成与实验过程 |
4.3 物理观念水平的评价标准 |
4.3.1 等级描述型评分方法——SOLO分类法 |
4.3.2 要素分析型评分方法——PTA量表法 |
4.4 不同物理观念水平测验试题的命制 |
4.5 试测 |
4.6 测试问卷质量分析 |
第五章 高中生物理观念水平的定量化测量 |
5.1 物理观念水平等级得分说明 |
5.2 测试数据记录 |
5.3 测试结果分析 |
5.3.1 非物理考生测试结果分析 |
5.3.2 物理考生测试结果分析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6.1 研究的结论 |
6.1.1 研究得到高中生物理观念水平的学习进阶五级模型 |
6.1.2 编制得到《高中生物理观念水平测试问卷》 |
6.1.3 高中生物理观念水平的定量化测量结果 |
6.2 对研究结果的反思 |
6.2.1 加强对学生物理观念的建构,走出应试教育的泥沼 |
6.2.2 物理教学与真实情景紧密联系 |
6.2.3 重视物理教学,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
6.2.4 物理观念水平的定量化研究要向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向努力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高中生物理观念水平测试问卷 |
附录 B 高中物理现象、物理概念和规律、物理核心概念和物理观念的文本梳理及举例 |
致谢 |
(9)时空观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一、时空观念概述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时空观念的理论依据 |
(三)时空观念在历史教学中的意义 |
二、时空观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现状调查 |
(一)应用现状调查 |
(二)成因分析 |
三、时空观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
(一)根据时空观念确立可行的教学目标 |
(二)在课堂中加强对学生时空观念的引导 |
(三)运用时空观念对历史知识总结归类 |
(四)历史与现实结合共同把握时空观念 |
四、时空观念运用案例与教学反思 |
(一)以《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为例教学设计 |
(二)教学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高中历史教学中时空框架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学术史研究回顾 |
三、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时空框架与时空观念概述 |
一、时空观念素养分析 |
二、时空框架概念 |
三、相关理论分析 |
第二章 历史教学时空观念的培养现状调查 |
一、调查设计思路 |
二、调查问卷分析 |
三、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三章 历史教学时空框架的培养策略 |
一、教师掌握时空框架的策略 |
二、学生掌握时空框架的策略 |
三、时空框架搭建的关键策略 |
第四章 时空框架运用与教学实践成效分析 |
一、教学案例分析 |
二、效果分析 |
三、问题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高校教学改革中的时空观(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历史时空观念培养研究[D]. 王珍珠.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普通高中学生历史时空观养成特点研究——基于贵阳市四校1017名高中生测评数据分析[J]. 何凤英,田玉芳,王玲玲,陈凯,易俊. 教育科学论坛, 2021(13)
- [3]时空社会学视角下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模式研究[D]. 朱厚伟.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研究[D]. 陈妍.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5]高考全国卷历史试题对时空观念素养的考查研究(2017-2020)[D]. 郭梦琦.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6]时空观念在高中历史教学的实践 ——以“西汉至东汉政区演变”为例[D]. 刘婧宇.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7]高中生物理观念水平的定量化研究及测量[D]. 许华清.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8]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9]时空观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研究[D]. 沈嘉鑫.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10]高中历史教学中时空框架运用研究[D]. 胡译匀.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