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业加入WTO的五项策略

中国保险业加入WTO的五项策略

一、中国保险业入世五应策(论文文献综述)

陈希琳[1](2020)在《大变革! 保险业转型何处去?》文中研究表明保险业转型问题一直备受行业关注。新冠肺炎疫情使保险业务面临压力,业务下滑增大了中小保险机构的现金流风险和经营压力,同时保险资金运用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进一步加大。这给本就谋求转型的保险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门红"商业逻辑重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保险行业受到了多方位的影响,多个主要渠道的销售活动受到极大的挑战。

李其成[2](2019)在《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中央与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的核心是金融监管权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是否需要以及应该如何配置。中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尤其是金融混业经营、金融创新以及地方金融业的繁荣,对中国现有中央集权垂直式的监管权力配置模式提出了巨大挑战,现有监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金融业的剧烈变化。当前各国都在着力加强对金融整体性风险的防范,如何对新型金融活动进行有效监管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中国过去对于金融监管体制的研究都相对集中在中央一级政府部门间金融监管权的配置上,对地方政府能否享有以及如何享有金融监管权问题的研究相对缺乏。面对市场的新变化,地方政府实际已广泛参与到了地方金融监管之上,承担着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和维稳第一责任。但不同地方金融监管模式差异较大,尚未形成成熟统一的模式,且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在定位、正当性、内容等重要问题上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研究地方政府及其部门能否享有以及如何行使金融监管权,应首先明确金融监管权的性质、地位、特征等问题。金融监管权的根本属性是公权力,并呈现多元性与多重性特征,这决定了其行使需要合理配置。在权力的配置过程中,中央政府部门之间的权力配置以权力的“功能性”理论为基础,而监管权力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配置则以“结构性”理论为理论基础。在“结构性”理论下,我国金融市场、权力结构、政府职能等因素共同决定并创生了中国进行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迫切内在需求,其中地方金融业的发展状况是第一大动因,地方政府的金融竞争是直接动力,维护金融安全是根本目的,而国家权力结构改革是其政治背景。我国现有监管模式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和国情条件。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的配置状况及其得失,对现有配置模式的建构和完善有重要意义。作为国家公权力之一的金融监管权,是国家权力体系中的一部分,服从并深受国家权力央地分配的制约。具体到金融领域,其历程可总结为:从金融中央集权到有限的地方竞争——中央逐渐削弱地方政府对金融行业的影响力——为应对全球局势而进一步向中央集中——金融领域市场化改革之路确立。当前,坚决走市场化道路,应是最大的国情,亟需金融监管权配置模式改革与之适应。中国当前监管模式为中央“一行两会”为主体、多头分工式的中央一级金融监管,中央监管权在地方通过地方派出机构履行职能,权力主要集中于中央一级,存在协调不力、监管真空、限制创新、制约发展等突出问题,亟需向地方政府配置权力,让地方政府参与监管,弥补中央政府监管的不足。当前地方政府通过中央政府及其部门政策、文件等方式获得一定的金融监管权,是一种实用主义做法,虽无法律、法规明确、具体的授权,但有模糊的事实上的监管权力。国家最新政策明确了地方政府金融监管的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和维稳第一责任,呈现了双层监管的发展趋势。中国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模式发展至今,已经明显不能适应市场化的需求,存在诸多的困境。地方政府缺乏法定的金融监管权,对于金融监管事务的参与,均是通过中央行政管理部门的个别授权,或地方政府的主动承担,缺乏制度化、体系化的权力配置。这种监管权集中于中央一级的配置模式,不论是应对传统金融模式及其创新,还是应对发展迅猛的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都力不从心。其中最关键的缺陷在于地方金融监管权的合法性危机,导致监管对象覆盖不足、制度弹性缺失、地方立法权缺位、责任不明等问题。就央地分权而言,世界上现存在分权型多层监管模式以及单层监管两种模式,前者以美国和加拿大为典型,后者是大多数国家采用的监管模式。美国和加拿大存在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两级金融监管机构,各自在金融监管的事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英、德、日等国均为非典型的金融监管央地分权模式,仍以中央政府监管为主。总体而言,其他国家或地区金融监管央地分权模式之于中国的启示,在于其权力配置方式和依据的法治化。相比较而言,中国地方政府并非完全不存在金融监管权,但在中国现有配置模式中,除个别地区通过地方法规形式予以确定之外,均是行政式的、实用主义的配置模式,缺乏法治化的特征。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启示还在于其无论何种央地配置模式,并不存在优劣之分,只有与国情合适与否。央地分层的监管体制与中央集权式的监管体制,受到联邦制或单一制国家形式的极大影响,但是二者并非一一对应,最终决定其模式的,是一国的金融市场及金融制度赖以存在的整个国情。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实用主义配置的现实,已经显着表明向其配置权力的必要性。而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制度化,应该在重新厘清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动因、目标、价值及原则的基础上,将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的首要价值定位于维护地方金融市场的安全稳定;其次要有利于提升金融监管的效率;最后,还应有利于实现地方经济民主。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的目标,则是实现金融监管权理论上的结构化、制度上的法治化和实践中的高效率。为此,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应当以合理分权、依法分权和权责对等为主要原则,坚持法治化的根本路径。中国当前最根本症结并非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有无的问题,而在于法治化的缺失。考虑到地方金融市场的特殊性,依据法律的相关规定,应当充分发挥各地方权力机构的作用,通过地方立法进行地方金融监管权的配置。金融监管权主体、对象、内容的配置,应把握以下原则:主体上,要坚持地方监管机构的独立化、专业化和责任化,并建立地方统筹监管、中央指导的央地监管机构关系;内容上,必须厘清地方金融市场与政府监管之间、地方监管与中央监管之间的两个界限。此外,任何规范的有效运行都离不开其所在的制度体系,金融监管权的科学化央地配置,应当以完善的顶层权力配置为依托,改严格分业式监管为统筹式监管、完善中央与地方经济权力配置的关系、完善金融机构破产制度、国家救助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等,从而培育强大而稳健的市场机制,从根本上减少市场失灵。

陈胜[3](2015)在《金融仲裁在中国——北仲结项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金融深化、金融创新的推进,金融纠纷的数量也与日俱增。金融仲裁作为金融纠纷多元解决机制中的一种,其灵活性、保密性、专业性、独立性的特点都使其备受瞩目,故本项目以金融仲裁在中国为题。《金融仲裁在中国》正文内容共由四个部分组成,对该四大部分的主要内容及结论加以概述如下:第一部分各仲裁规则中金融仲裁的含义这部分首先明确了金融仲裁的含义。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台湾地区"中华仲裁协会"的《金融争议仲裁规则》、香港金融纠纷调解中心有限公司的《个案受理准则指引》、英国的金融城争议解决专家组(City Disputes Panel,CDP)、荷兰P.R.I.M.E.金融争议解决机构、意大利金融仲裁中对于金融仲裁的界定后,以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颁布的《金融仲裁规则》、上海仲裁委员会2008年3月1日起实施的《上海仲裁委员会金融仲裁院仲裁规则》为基础,对金融仲裁作出了界定。金融仲裁又称金融交易或金融服务争议仲裁,是指金融机构之间,以及金融机构与其客户之间因金融交易、金融服务发生争议而进行的仲裁。金融仲裁既包括一般仲裁机构处理的金融交易及金融服务纠纷,又包括专业金融仲裁机构处理的金融纠纷。当然,金融仲裁也应包括临时仲裁,相关论述将在以后章节予以展开。第二部分金融仲裁在中国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可仲裁性的范围正在经历着世界范围内的放开。《联合国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是国际法层面对金融仲裁的首次规定,而且将几乎涉及金融服务业所有领域的争议(Financing,Banking&Insurance)均纳入其可仲裁性范畴。除此,台湾地区、美国、英国在金融仲裁的可仲裁性上也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中国金融仲裁的可仲裁性问题,肇始于1980年2月26日《国务院关于将对外贸易仲裁委员会改称为对外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的通知》。自此,中国政府从国务院到相关金融监管机构,对推动金融仲裁的可仲裁性方面进行了诸多努力,试图以行政引导的方式推动金融仲裁在中国的发展,在证券仲裁、银行仲裁、保险仲裁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金融仲裁在中国的发展有着独特的空间。除了中国金融业和金融市场蓬勃发展,对外开放稳步推进,金融创新日新月异,相关金融立法略显不足外,人民法院"拒绝司法"的现象也为其发展提供了独特的舞台。"三中止"政策、最高法院对证券公司破产案件的受理设置的八大先决条件等都是人民法院"拒绝司法"的理据。金融仲裁的特点恰恰可以弥补法院"拒绝司法"弊端,填补金融法律规则的不足,避免地方保护主义,提高金融案件的处理效率,推进金融市场的有序、健康发展。该部分将用理论结合法规、案例的方式论述金融仲裁在中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第三部分中国金融仲裁现状为进一步对实务中的效率问题、仲裁庭的组成、仲裁结果等问题进行研究,本文选取了60个样本进行了统计分析,样本来源为:北京仲裁委、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北京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及深圳国际仲裁院。针对样本分别进行了单变量分析与多变量分析。通过60个样本分析,会发现金融仲裁在仲裁中所占比例较小,金融仲裁的所用时间普遍较长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推进其发展。具体分析内容如下:单变量分析的内容如下:?仲裁案件类别分析?仲裁案件受理年份分析?仲裁时间分析?仲裁庭组成情况分析?仲裁结果分析?仲裁及律师费用分析多变量分析的内容如下:?仲裁庭组成情况与仲裁时间的关联分析?仲裁庭组成情况与仲裁结果的关联分析?仲裁结果与仲裁时间的关联分析?仲裁时间与案件类型关系分析?仲裁时间与受理年份分析分析?仲裁结果与律师费用支付第四部分结合国际仲裁规则看中国金融仲裁正文的第四部分选取了三个国际仲裁规则进行分析,分别是伦敦金融城争议解决专家组(City Disputes Panel,CDP)仲裁规则、国际掉期与衍生工具协会(International Swaps and Derivatives Association)颁布的《2013国际掉期及衍生工具协会仲裁指南》、荷兰海牙成立了一个国际金融市场专家小组(the Panel of Recognized International Market Experts in Finance,P.R.I.M.E Finance)金融仲裁规则。针对这些仲裁规则中仲裁庭的组成、仲裁的程序、仲裁庭的权利、仲裁的保密与隐私、仲裁的费用等问题等规定进行了具体解析。并对中国首个金融衍生品仲裁案件进行了说明。希望通过这些解析和说明,进一步推进中国金融仲裁制度的完善,助力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

王卓[4](2015)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战略意义、效应和复制推广》文中提出自由贸易区这种区域经济形式在国际上发展历史悠久,在区内实行的贸易便利化政策,使其能够聚集贸易经济,自身得以发展的同时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是世界上重要的区域经济形态。目前国际贸易的发展,已从货物贸易扩展到服务贸易,贸易经济活动已经从边境展到边境内,国际贸易经济的新规则正在酝酿。同时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开放,来激发经济活力,促进经济发展模式的升级。2013年,我国设立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鼓励对外开放和制度创新,是推动我国新一轮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深入探讨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战略意义、其所引发的效应及其推广复制,对自贸试验区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逐步深入展开论述的方式,首先对对自由贸易区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提出了研究框架;然后对自由贸易区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研究了相关的经济学理论;接下来,研究了国际上较为成功的自由贸易区案例,并对案例进行了总结,梳理了自贸试验区的重要性、硬性条件和软性条件;然后探讨了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战略意义;接着研究了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以来的改革进程,在此基础上,探析了上海自贸试验区会引发的效应;最后,研究了自贸试验区的复制推广。在研究国际自由贸易区案例时,本文选取了爱尔兰香农自由贸易区、韩国自由经济区和迪拜自由贸易区三个案例,分别从发展历史、管理模式、投资和贸易便利化政策、发展成绩,对三个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经验进行了梳理,总结出自由贸易区的重要性、硬性条件和软性条件。这三个地区都是发展较为成功的自由贸易区,推动了本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自由贸易区在国外是一种常见的特殊经济区,但对于我国来说是一种新的区域经济形式。我国把自由贸易区定位为中国试验区,并赋予其深化改革的重任,本文认为,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建设是具有深刻战略意义的,自贸试验区是对接国际贸易新标准的窗口,是应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试验田,是特殊经济区政策的继承和新发展。自由贸易区的基本制度和目前国内的制度有很大不同,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以来,改革逐渐深化,分别在投资管理、贸易监管、金融创新和事中事后监管这四方面的制度上进行了创新性改革。在梳理了改革进行的基础上,对上海自贸试验区会引发的效应进行研究,从政治改革效应、经济效应和社会发展效应三大方面进行研究。在研究了其效应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推广问题,进行推广原因有四个方面,国内外历史发展经验、我国设立自贸试验区的战略意义、效应和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接着探讨了推广的两种形式,一种为改革经验推广,一种为区域复制,二者即有区别又有联系。最后提出了复制推广政策建议。

贺小飞[5](2014)在《基于生态城市理念的城市新区规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80年代发展起来的生态城市理念,是为应对日益严峻的全球环境变化和资源枯竭的冲击,并强调兼顾社会公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一种可持续的理想城市发展范式。我国的生态城市构建实践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从国家顶层的宏观战略,到地方各级的发展设想,“生态城市”无疑是必提之目标。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有近300个地级以上的城市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占城市总数的80%。而在城市规划领域,生态城市理念的应用也贯穿于各个层次的规划之中。在这其中,生态城市理念于城市新区规划中的应用最为普遍。新区规划约束条件较少,建设成本相对较低,一时竞相成为各个城市探索生态城市建设的“实验田”。但应当指出的是,由于业内对生态城市理念本身都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如何规划与建设生态城市则更是智者见智。因此,生态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新区规划就面临着规划内容与深度的不同看法。本文对生态城市理念产生的背景、原因、后续发展与实践应用等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尝试将生态城市建设流程与我国的城市规划体系相结合,从我国城市新区的实际情况入于,探讨城市新区规划应重点关注的方面,从而建立在生态城市理念指导下,对新区有针对性的规划方法体系。本文由生态城市理念研究、城市新区发展研究、基于生态城市理念的新区方法探讨与实例分析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首先介绍论文研究背景、意义、目的和内容框架等。第二章通过对生态城市涵盖内容的分析,建立生态城市理论与城市规划体系的理论框架,明确生态城市理念下的新区规划逻辑机构。第三章通过对城市新区发展历程和动因的综合分析,梳理当前梳理城市新区的发展特点,并从生态城市理论的视角,剖析其发展误区。第四、五章从发展问题入手,在确定基于生态城市理念的新区规划原则基础上,架构新区规划的内容体系,提出基于生态城市理论的城市新区规划方法,并结合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中相应的规划研究进行实证说明。

蒋永宏[6](2013)在《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对其国内经济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70年代,美国开始转向新贸易保护主义,此后,这一贸易保护主义在美国不断发展和加强,并对其国内经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08年,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又一次经济危机。目前,经济增长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也会更加复杂,并对中国产生深远影响。国际贸易理论对保护贸易政策的研究主要以关税、配额、进口许可证等价格数量限制措施为主,分析论证实施上述贸易保护措施对进口国和出口国的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经济福利、贸易条件等的影响,并形成了理论界普遍认同的研究方法和结论。随着关贸总协定不断加强对关税和配额等贸易保护手段的约束,以新型非关税措施为主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形成,并成为当下贸易保护的主流。但是,由于新型非关税壁垒的复杂性和隐蔽性,导致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经济影响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对滞后于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实践。美国是众多非关税措施的发轫者,新贸易保护主义对美国经济究竟产生了何种影响,使得美国一边垂涎于贸易自由化的好处,一边引领全球新贸易保护主义?基于上述现实需要和理论困惑,本文在对以往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研究框架,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经济影响进行研究。从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入手,分析了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脉络和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利用Eviews和SPSS软件,从进口贸易、经济增长、就业等方面,分析了这种贸易保护对美国的经济影响。并进一步以技术性贸易壁垒为例,对经济影响进行度量。基于上述分析并结合实际,对后危机时期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调整方向进行判断,并最终提出中国的因应之策。全文共七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对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经济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简短评述,在此基础上勾勒出论文的基本结构、研究方法、预期的突破。第二章,首先对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内涵进行拓展。其次,针对现有支撑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做进一步的梳理和再思考。第三章,阐述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形成及发展背后的经济动因,分析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演变的现实逻辑,对比分析各个阶段的政策手段选择,从而展现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第四章,将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置于美国的国家战略和经济目标的背景下,揭示了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运行机制和目标指向。第五章,选取1980-2012年美国进出口贸易、经济增长和失业率的数据,利用Eviews和SPSS软件做协整分析和因果检验,考量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对美国经济的影响。第六章,利用Eviews软件,以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核心保护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为例,借助贸易引力模型,利用近年美国和主要贸易伙伴的统计数据来考察新贸易保护主义对美国进口贸易的影响,以此反映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对美国经济的影响程度。第七章,阐述了研究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经济影响的启示,并进一步提出中国应对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美国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限制了进口贸易的增长,从而对其国内经济增长、就业都带来了负面影响。从1980-2012年的数据分析结果来看。美国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抑制了其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同时,也不利于解决国内就业问题,对控制失业率也产生了负面影响。以进口贸易和TBT来衡量,这种影响的取值为:美国TBT数量增加一个百分点将会引起美国进口减少0.2913个百分点。

郭颂[7](2013)在《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决定因素、发展战略及对本土银行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外资银行明显加快了国际扩张的步伐,其扩张的规模之大、速度之快、影响之深,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无论从外资银行的角度,还是从东道国的角度看,外资银行扩张行为都出现了巨大转变,具体体现为:由以往只进入发达国家转变为大量进入发展中国家,在进入动因、相对效率、进入方式、战略规划、客户选择等方面外资银行也呈现截然不同的新特征。随着中国加入WTO,自2006年起,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法律框架基本形成。根据相关规定,外资银行可以享受国民待遇,办理人民币业务不再有地域和客户限制。同时,我国的本土银行及其监管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银行性质由传统的专业性银行逐步转变为现代商业银行;国内银行格局由大型国有银行独大转变为国有银行、中小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群雄逐鹿;监管方面,也由过去的严格限制转变为逐步放松管制。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决定因素、发展战略及对本土银行的影响,并据此探寻应对策略,对深化我国银行业改革、维护和促进我国金融机构健康发展具有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围绕外资银行进入的决定因素、发展战略以及对本土银行影响问题,遵循“文献回顾——现状描述——理论模型——实证研究——战略分析——案例研究——结论启示”的行文思路进行深入分析。第二章对外资银行进入动因、竞争战略以及对东道国银行体系影响等相关代表性文献进行梳理,分析现有的研究趋势和不足。第三章研究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在我国的主要形式、发展阶段以及发展的主要特征。第四章运用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对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决定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并对相关理论进行验证,提出利润追逐是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主要动力,战略性投资将成为外资进入我国金融业的重要途径。第五章全面分析了外资银行在我国发展战略,主要研究了其定位战略、进入战略、竞争战略、本土化战略以及战略创新。第六章从当前主流银行发展规律及趋势出发,研究了外资银行进入的战略企图以及对我国本土银行重大影响,并对外资银行与我国本土银行的竞争优势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分析。第七章分析了外资银行进入背景下我国本土银行战略举措,提出应从战略视角出发,推进本土银行的战略转型。第八章选择中国建设银行引进美洲银行的案例,探讨了美洲银行进入的动机、特点以及进入对建设银行的影响。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外资银行进入中国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是利润导向,我国金融业的开放程度和金融政策对外资银行的进入有重大影响;2.短期来看,无论从资产规模还是市场占有率方面,外资银行对我国本土银行尚未构成实质性影响,但长期而言,外资银行的战略企图和经营模式将深刻影响我国本土银行的发展方向;3.以参股方式进入我国本土银行已成为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金融业的重要途径,对于这种进入方式,需要区分外资银行是真正的战略投资者还是财务投资者,战略投资者对我国本土银行而言是长期稳定的战略伙伴,是合作和双赢的关系,财务投资者则仅以盈利为导向,单纯的财务投资者不仅不能对我国本土银行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反而基于短期获利退出战略,他们往往缺乏进一步发展扩张的动力,并尽量减少资本性投入,进而产生负面影响。我国本土银行需要关注以参股方式进入的外资银行的长期价值取向,确保解决好利益冲突的平衡问题。本文创新之处体现在:1.分别从短期和长期两个视角来分析外资银行进入的影响。由于受到市场规模、业务领域以及客户资源限制,外资银行目前尚未具备与我国本土银行进行正面较量的实力,因此短期内外资银行主要采取与本土银行合作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然而,长期来看,随着渐进性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不断加强,国内金融市场竞争程度不断加剧,外资银行的战略举措以及盈利模式将逐渐而深刻地影响我国本土银行。2.弥补了企业竞争层面微观视角分析的不足,从金融产业系统的视角指出: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本土银行的影响研究,必须纳入我国金融业渐进性改革的框架。由于金融改革的渐进行,我国金融市场存在金融抑制的现象,而这种金融抑制有其历史渊源和内在逻辑。只有深入研究金融抑制对进入我国的外资银行的影响,才能全面把握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本土银行的影响。3.通过深入分析,明确了我国本土银行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战略。战略转型将是外资银行全面进入环境下我国本土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我国本土银行的战略转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盈利模式将发生重大变化。在客户获取方式上,传统的大客户导向将逐步转型为以核心企业为依托的全供应链客户导向;在盈利模式上,以传统的存贷利差为主要利润来源将逐渐转型为以中间业务和投行业务为主要利润来源;二是本土银行的拓展战略也将发生重大变化。在风险经营管理的能力不断加强以及综合经营能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目前国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我国本土银行将进一步加大国际化的步伐,而在这一进程中,创造性资产的获取将是本土银行国际化的重要理论基础。

张祖国[8](2011)在《青岛市会展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和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会展业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型经济形式。我国现代会展业虽然起步晚于欧美发达国家,但是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会展业还是以较快的发展速度、较强的区域经济带动能力和拉动效应,逐步成为国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新的增长点。从效益方面分析,它不仅能为城市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能带动交通、旅游、金融、物流等相关产业的综合效益。近年来,青岛市根据国内外会展业发展趋势,结合青岛市的总体优势,适时提出了建设“国际知名会展城市”的的发展目标。综合近几年的发展情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国内外会展业发达的地区或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纵观世界会展业发展的历史,青岛市会展业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但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非常多的。本文将主要针对青岛市会展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青岛市会展业发展的战略。本文在研究中,首先运用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会展业的发展情况进行系统的介绍,对青岛市所在区域会展经济和在山东省会展经济中的定位进行了探讨,并根据青岛市近年来会展业发展情况,分析了发展会展业所具备的各种优势条件,如区位优势条件、经济条件、软硬件设施条件和当前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同时运用灰色理论定量分析了和会展业发展关系比较密切的相关行业之间的关联效应,从而提出了青岛市会展业发展的战略。本文在对青岛市会展业的发展战略进行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推动青岛市会展业发展的具体策略:做好青岛市会展业的定位与发展规划,加强青岛市会展业体制机制建设,设立青岛市会展经济管理协调机构,制定相关的法规和制度,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促进会展业发展,成立会展业协会,健全会展业评估体系加强会展业资本运作,促进会展产业转型升级,培育青岛特色会展文化,提高青岛市会展物流业服务水平,推行会展旅游市场化运作模式,推动会展保险业发展,把握青岛市会展趋势注重青岛市会展信息化建设,努力实现绿色会展,推进青岛市会展业物联网的建设。

孔伟艳[9](2010)在《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从美国次贷危机演变而来的金融危机,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商业银行国有化的现象。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却反其道而行之,以2009年1月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为标志,完成了股份制改造。金融危机带来的银行国有化,是不是对过去非国有化改革的否定?股份制改革后,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还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原因和对策是什么?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深化产权改革的方向是什么?在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的国内背景与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国际背景下,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在理论上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索现代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在实践上有利于推动我国四大银行深化产权改革,提高我国银行的微观经济绩效,进而提高金融业整体效率,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本文遵循“问题→原因→对策”的研究思路,正文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问题部分(第1、2章)我国四大国有银行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进程,包括大一统阶段、专业化阶段、商业化阶段和股份化阶段。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按照三大类七项指标进行评估的结果表明,股份制改革是卓有成效的。但同时也遗留和产生了一些问题,包括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带来的金融安全问题,与国外先进银行相比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差距,以及股改上市、金融创新、混业经营等导致金融监管困难增加的问题。2.原因部分(第3章)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在后股改时期存在问题的根源,在于产权改革不够彻底,股权结构高度集中。四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中国有股份(包括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所占比例在70%以上(新建行为57.02%),政策制定主体和市场主体混淆的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真正的公司治理制度就难以建立,高成本低效益的经营现状也就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因此,深化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势在必行。本文接下来从理论综述与实践经验两个方面探索了深化产权改革的方向。首先,国内外大多数学者主张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和国有股减持。其次,世界主要国家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历史变迁和基本规律也表明:产权多元化是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变迁的历史趋势,也必然是中国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发展趋势。最后,金融危机引起的银行国有化,只是产权多元化这一主旋律中的插曲。3.对策部分(第4、5章)我国要在尊重客观规律和分析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建立中国特色的商业银行产权制度。首先,在股份制改革现有成果的基础上,产权多元化具有必要性、必然性与可行性,建立以产权多元化为核心的现代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是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深化产权改革的必然方向。其次,建立现代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首要步骤是优化产权结构,其目标模式应当是有一定集中度又存在相对控股股东的产权结构,其实现途径就是国有股减持。在已经股改上市的三大银行中,随着国有股减持,全要素生产率(TFP)、股本净回报率(ROE)和总资产净回报率(ROA)呈现上升趋势,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最后,建议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优化产权结构实行“三步走”战略:中国农业银行加快引资上市,三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继续优化产权结构,构造股权适度集中、国家相对控股的产权结构。在坚持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改革取向的同时,还要进行与产权改革相关的制度创新。主要包括:完善公司治理制度,使之与产权改革互相促进;稳步推进混业经营,扩大银行利润来源,分散银行经营风险;积极探索政治民主化改革,切断政企不分的根源;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和相关法律,保障产权交易自由。论文综合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在分析国有股减持的贡献时,主要使用了定量分析方法。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研究方法与研究结论的创新。(1)论文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y = f ( K , L )= AKαLβ,以已经股改上市的三大银行为案例,实证分析了国有股减持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国有股减持对股本净回报率和总资产净回报率的贡献,具有研究方法上的创新。结果表明:①无论是以净资产为投入,以税前利润为产出,还是以总资产为投入,以税前利润加利息支出为产出,无论改革前后劳动力弹性系数β的值是否改变,三大银行股份制改革后的全要素生产率都比改革前明显增加;②随着国有股权比例的下降,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股本净回报率和总资产净回报率都明显提高。(2)研究结论的创新包括:①分析了商业银行产权制度与金融危机的关系,认为产权多元化配合风险管理和有效监管,才能有效防范金融危机。②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其基本内涵为主体明确、约束严格、产权多元、交易自由,核心是产权多元化,目标模式为有一定集中度又存在相对控股股东的产权结构,具体到我国就是股权适度集中、国家相对控股的模式,实现这一目标模式的有效途径是国有股减持。

徐鹏程[10](2008)在《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趋势下的金融监管研究》文中认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自由化的发展,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着新的金融机构、组织制度和交易工具的产生,金融创新成为金融业的主要特征。证券化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大行其道,跨行业的金融机构大规模兼并开始出现。随着这种现象的愈演愈烈,开展金融业的综合经营成为当今金融业的一种总体趋势。对于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金融业,当前国内的金融系统却依然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制度模式。从近几年的实践来看,这种模式对于快速、平稳地建立起完善的、多元化的金融市场体系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分业监管也存在着诸多的弊病,突出表现为不同的监管者可能对本部门的市场情况考虑的较多,而对相关市场则考虑较少,从而缺乏各个监管部门相互配合的联动行为。随着国内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特别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国内金融机构的不断创新和事实上的综合经营,使得银行业、信托业、证券业、保险业之间的业务划分趋向模糊,金融业综合经营的趋势在国内已成为了一种既定事实。可以预见,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趋势将逐步明朗化。随着商业银行综合业务的扩张,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问题随之而来,倘若不能较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就有可能对中国的金融体系产生冲击,造成新的金融风险,引发金融监管困境。因此,借鉴发达国家金融综合经营的成功经验及其监管模式,从制度上合理设计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运营模式及其金融监管的理论框架,并将理论分析引入中国现有的制度环境中,找出适应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有效发展途径及其监管办法,无疑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方法、风险—收益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和手段,论文围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两条主线,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着重对商业银行综合经营趋势下金融监管问题进行了研究,力求为中国未来监管体制的变革提供理论依据,并为综合金融监管模式的设计提出创新性的政策建议。首先对商业银行的综合经营的内涵、模式等进行界定和讨论;对银行业综合经营的原因及其转型历程进行了分析和回顾;其次围绕金融监管进行国内外比较研究和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路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金融监管模式进行了设计。本论文围绕以上问题,力求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创新:第一,从新的视角对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动因加以分析,指出传统银行业本身所固有的脆弱性及其负的外部性,使得商业银行产生了通过综合经营以寻求更大地发展空间的动力。第二,通过对商业银行综合经营中的风险和利益冲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历史演进、理论模型、制度分析、成本收益对比等多种方法,从多个不同的侧面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利弊,指出综合经营是我国商业银行的必然趋势,并指出金融控股集团的经营模式是我国商业银行未来综合经营的较好选择。第三,借鉴发达国家金融制度变革的经验,结合中国金融发展的实际,对金融分业和混业问题进行立体透视,从中揭示出中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的特点、优势、弊端及其客观发展趋势。并提出在商业银行以渐进方式向综合经营过渡的过程中,中国金融监管制度与组织机构的变革也应遵循渐进调整、改革的思路,以促使监管部门有针对性地对商业银行的变化设计政策和监管方案,以实现“银行变革—监管”的良性循环,在鼓励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同时,防范金融风险的蔓延。第四,提出从监管体制和组织架构上必须首先尽快组建一个“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来解决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过渡时期所引发的监管真空现象,并且逐步通过“渐进”模式,将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纳入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实行扁平化的集权或分权的金融监管模式;并提出中国建立统一金融监管体制的必要性、模式选择和实施步骤。第五,论文不仅对金融监管体制的纵向、横向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比较分析,而且在此基础上论证了金融监管的基本功能,以及实现这些功能的基本前提和条件。提出从法律和制度上逐步建立和健全银行、证券和保险之间的业务操作“防火墙”,来遏制因法律和制度缺陷带来的各类风险。并进而指出建立与人民银行的分工协作机制,实现对中国银行业的全面、动态监管,促进银行业的自律监管,这三者是保证统一金融监管体制成功的必要条件。

二、中国保险业入世五应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保险业入世五应策(论文提纲范文)

(1)大变革! 保险业转型何处去?(论文提纲范文)

“开门红”商业逻辑重构
科技赋能遇4个挑战
疫情加速保险业营销体制变革
以客户为中心要进行系统改变
改变对风险的防守型思维

(2)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路径
第一章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金融监管权理论基础
        一、金融监管的公权力属性
        二、金融监管的正当性理论
    第二节 金融监管权的多元与多重
        一、金融监管权主体的多元化
        二、金融监管对象的全覆盖
        三、金融监管内容的系统化
    第三节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结构化”性质
        一、国家权力的央地配置
        二、“结构化”视角下的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
    第四节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动因
        一、地方金融业的发展状况是根本动因
        二、地方政府金融发展的竞争需要是直接动因
        三、维护金融安全是终极动因
        四、国家权力结构改革是重要动因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央地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变迁和现状
    第一节 中央金融监管权模式的历史变迁
        一、1949-1979:中央银行“大一统”时代
        二、1979-1992:中央银行体制的建立与地方监督保障
        三、1992-2003:分业监管与地方干预
        四、2003-至今:分业监管与金融监管协调
    第二节 我国地方金融监管权的历史考察
        一、1949 年以来我国权力央地关系的发展
        二、我国金融监管央地关系的变迁
    第三节 我国央地金融监管权配置的现状分析
        一、中央金融监管权配置现实
        二、金融监管权集中配置于中央的弊端
        三、地方金融监管权的配置现实
        四、央地双层监管的显着趋势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困境
    第一节 地方金融监管的多重困境
        一、应对传统金融的困境
        二、地方金融监管法律依据普遍缺失
        三、地方监管机构定位不清
        四、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困境
    第二节 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合法性危机
        一、金融立法现状
        二、现行金融立法存在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金融监管央地配置域外模式借鉴
    第一节 分权型多层监管模式
        一、美国的分权型双层金融监管权配置
        二、加拿大分权型双层金融监管权配置
        三、美国、加拿大分权型多层监管体制特征
    第二节 集中型单层监管模式
        一、英国金融监管权集权型单层配置模式
        二、德国依托地方银行的地方监管模式
        三、日本中央政府部门行政授权地方监管模式
        四、欧盟合作性金融监管模式
        五、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单层监管模式的特征
    第三节 域外金融监管的比较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一、域外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制度化
        二、监管权力央地配置模式的决定因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制度建构
    第一节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宏观设计
        一、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价值取向
        二、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配置目标
        三、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主要原则
    第二节 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的法治化路径
        一、通过法律制度配置监管权力
        二、充分发挥地方立法权的作用
    第三节 地方金融监管权主体配置
        一、监管机构配置的基本原则
        二、中央指导下的地方统筹监管模式
    第四节 地方金融监管权内容配置
        一、厘清地方监管与中央监管之间的界限
        二、厘清地方金融市场与政府监管之间的界限
        三、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内容
    第五节 配套制度设计
        一、中央从严格分业走向行业统筹
        二、完善中央与地方经济权力配置关系
        三、创造地方金融监管权实现的条件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战略意义、效应和复制推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国际自由贸易区案例的研究
        1.3.2 自由贸易试验区战略意义研究
        1.3.3 关于自由贸易区效应研究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结构
        1.4.1 研究方法
        1.4.2 内容结构
    1.5 创新点
第二章 自由贸易区相关理论综述
    2.1 自由贸易区相关概念界定
    2.2 自由贸易区的理论基础
        2.2.1 国际贸易理论
        2.2.2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2.2.3 制度经济学理论
第三章 世界自由贸易区案例研究
    3.1 爱尔兰香农自由贸易区实践
        3.1.1 发展历史
        3.1.2 园区管理模式
        3.1.3 园区投资和贸易便利化政策
        3.1.4 发展成绩
    3.2 韩国自由贸易区实践
        3.2.1 发展历史
        3.2.2 经济自由区管理模式
        3.2.3 经济自由区投资和贸易便利化政策
        3.2.4 发展成绩
    3.3 迪拜自由贸易区实践
        3.3.1 发展历史
        3.3.2 自由贸易区的管理模式
        3.3.3 自由贸易区投资和贸易便利化政策
        3.3.4 发展成绩
    3.4 案例经验总结
        3.4.1 自由贸易区的重要性
        3.4.2 设立自由贸易区的硬性条件
        3.4.3 运营自由贸易区的软性条件
    3.5 小结
第四章 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战略意义
    4.1 自贸试验区是对接国际贸易新标准的窗口
    4.2 自贸试验区是应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试验田
    4.3 自贸试验区是特殊经济区政策的继承和发展
第五章 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进程梳理和效应研究
    5.1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和推进过程
    5.2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状况
    5.3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效应
        5.3.1 政治改革效应
        5.3.2 经济效应
        5.3.3 社会发展效应
第六章 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复制推广研究
    6.1 自由贸易试验区实践经验复制推广原因
        6.1.1 国内外历史发展经验
        6.1.2 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战略意义要求
        6.1.3 自由贸易试验区具有多种效应
        6.1.4 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的内在要求
    6.2 复制推广的形式
        6.2.1 形式的分类及关系
        6.2.2 复制推广的进展
    6.3 复制推广的政策建议
        6.3.1 经验推广的政策建议
        6.3.2 区域复制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5)基于生态城市理念的城市新区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1.3 政策背景
        1.1.4 课题来源
        1.1.5 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概念界定
        1.3.1 生态城市
        1.3.2 城市新区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生态城市理念的基础研究
    2.1 生态城市理念的提出与发展
        2.1.1 生态城市理念提出的背景
        2.1.2 生态城市理念提出的原因
        2.1.3 生态城市理念的发展
    2.2 生态城市的规划途径与对象
        2.2.1 生态城市的规划途径
        2.2.2 生态城市的规划对象
    2.3 生态城市的规划体系
    2.4 生态城市背景下的新区规划方向判断
        2.4.1 延续: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思路
        2.4.2 落实:生态城市各项目标与政策
        2.4.3 衔接:生态技术应用与城市规划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生态城市视角的国内新区发展分析
    3.1 国内城市新区的发展历程与动因
        3.1.1 国内城市新区的发展历程
        3.1.2 国内城市新区的发展动因
    3.2 国内城市新区的发展特点
        3.2.1 政策推动下的目标导向发展
        3.2.2 效益驱动下的经济导向发展
        3.2.3 环境约束下的生态导向发展
        3.2.4 示范带动下的技术支撑发展
    3.3 基于生态城市视角的新区发展误区
        3.3.1 目标定位不清
        3.3.2 产业导向不明
        3.3.3 生态保护不力
        3.3.4 技术应用求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态城市理念在新区规划中的应用
    4.1 基于生态城市理念的新区规划原则
        4.1.1 目标上,整体与局部相结合原则
        4.1.2 内容上,重点与次要相结合原则
        4.1.3 技术上,经济与效益相结合原则
    4.2 基于生态城市理念的新区规划架构
        4.2.1 规划步骤
        4.2.2 规划内容
    4.3 基于生态城市理念的新区规划方法
        4.3.1 创新产业发展
        4.3.2 生态格局构建
        4.3.3 绿色交通规划
        4.3.4 资源持续利用
        4.3.5 指标体系构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生态城市理念的新区实践
    5.1 苏州独墅湖科教新区概况
    5.2 苏州独墅湖科教新区规划理念
        5.2.1 创新产业,建设“智慧型”科技新区
        5.2.2 方式低碳,建设“可步行”科技新区
        5.2.3 环境生态,建设“深绿型”科技新区
        5.2.4 资源节约,建设“可持续”科技新区
    5.3 苏州独墅湖科教新区规划结构
        5.3.1 功能分区
        5.3.2 中心体系
    5.4 苏州独墅湖科教新区规划策略
        5.4.1 产业体系规划
        5.4.2 交通体系规划
        5.4.3 生态系统规划
        5.4.4 资源利用规划
        5.4.5 指标体系规划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插图和附表清单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对其国内经济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的评析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分析
    2.1 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内涵
        2.1.1 学术界对新贸易保护主义内涵的界定
        2.1.2 本文对“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界定
        2.1.3 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动态延伸
    2.2 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基础
        2.2.1 公平贸易论
        2.2.2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2.2.3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第3章 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演变、原因及其特点
    3.1 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演变
        3.1.1 从自由贸易到公平贸易的转变期
        3.1.2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全面实施期
        3.1.3 新贸易保护的完善和成熟期
        3.1.4 金融危机下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强化期
    3.2 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产生及产生原因剖析
        3.2.1 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产生
        3.2.2 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产生原因剖析
    3.3 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
        3.3.1 实施中的多轨并行性
        3.3.2 开放式保护主义
        3.3.3 政策措施的制度保障性
        3.3.4 战略上的进攻性
        3.3.5 保护动机的合理性
        3.3.6 贸易政策作用的多重性
    3.4 危机以来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调整
        3.4.1 这一时期的发展方向
        3.4.2 这一时期的产业分布
第4章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运行及其目标指向
    4.1 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运行机制
        4.1.1 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制度框架
        4.1.2 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措施体系
        4.1.3 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法律框架
    4.2 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运行主体与目标指向
        4.2.1 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运行主体
        4.2.2 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目标指向
第5章 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对其国内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
    5.1 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对其国内经济影响的机理
        5.1.1 贸易保护主义影响国内经济的载体和作用机制
        5.1.2 新贸易保护主义对国内经济影响的发生过程
        5.1.3 新贸易保护主义对进口贸易的影响
        5.1.4 新贸易保护主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5.1.5 新贸易保护主义对国内就业的影响
    5.2 基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5.2.1 进口贸易、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总量分析
        5.2.2 进口贸易、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
        5.2.3 净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
    5.3 基于就业的实证研究
        5.3.1 失业率与进口、出口的关系
        5.3.2 失业率与净出口的关系
    5.4 实证结论
第6章 基于进口贸易的实证研究——以技术性贸易壁垒为例
    6.1 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进口贸易的机制
        6.1.1 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界定
        6.1.2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进口贸易的影响机制
    6.2 美国的 TBT 体系及其实践
        6.2.1 美国的 TBT 体系概述
        6.2.2 美国 TBT 的实践
    6.3 美国 TBT 对进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
        6.3.1 TBT 定量测算方法的选取
        6.3.2 模型的构建及假设
        6.3.3 样本及数据
        6.3.4 实证结果
        6.3.5 结论
第7章 对中国的启示与对策
    7.1 对中国的启示
        7.1.1 实行开放条件下的合理贸易保护
        7.1.2 实行适度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7.1.3 贸易保护政策与产业政策有机结合
        7.1.4 充分利用 WTO 争端解决机制
        7.1.5 贸易保护措施应隐蔽化、动态化
    7.2 应对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对策
        7.2.1 从进口管理和出口管理两个层面应对美国的 TBT
        7.2.2 对美国重点保护的服装及衣着附件、机电产品,建立专门的预警体系
        7.2.3 提升企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
        7.2.4 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理念
        7.2.5 将利益集团和行业协会力量强大的行业作为关注重点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7)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决定因素、发展战略及对本土银行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研究主题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范围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第二章 理论基础:相关理论文献综述
    第一节 外资银行进入动因理论研究
    第二节 外资银行竞争战略理论研究
    第三节 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体系影响的研究
    第四节 我国金融业特定背景下外资银行进入影响研究
第三章 外资银行在中国发展的现状
    第一节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主要形式
    第二节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阶段
    第三节 外资银行当前在中国发展的主要特点
第四章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决定因素实证研究
    第一节 假设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模型及变量选取
    第三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
    第四节 进一步分析
第五章 外资银行在我国发展战略分析
    第一节 市场定位战略
    第二节 市场进入战略
    第三节 业务竞争战略
    第四节 本土化战略
    第五节 战略创新——供应链金融
第六章 外资银行进入的战略企图以及对我国本土银行的影响效应
    第一节 国际银行发展规律及趋势
    第二节 本土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竞争优势比较分析
    第三节 本土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竞争本质的分析
    第四节 外资银行进入的战略企图
第七章 外资银行进入背景下我国本土银行战略举措
    第一节 审慎对待战略投资者
    第二节 明确真实合作意图
    第三节 以合作提升核心竞争力
    第四节 全面推进本土银行战略转型
第八章 案例:中国建设银行引进美洲银行
    第一节 案例研究设计
    第二节 目标案例分析
    第三节 结论及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8)青岛市会展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思路及内容框架
        1.3.1 研究思路及框架
        1.3.2 研究内容
    1.4 主要研究方法
    1.5 论文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5.1 论文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2 会展业基础理论概述
    2.1 会展、会展业和会展经济
        2.1.1 会展
        2.1.2 会展业
        2.1.3 会展经济
    2.2 会展的特点
        2.2.1 无形性
        2.2.2 同一性
        2.2.3 不可重复性
        2.2.4 综合性和集聚性
        2.2.5 国际性与文化性
    2.3 会展的主要功能
        2.3.1 产品展示功能
        2.3.2 商贸洽谈和交易功能
        2.3.3 城市就业促进功能
        2.3.4 形象宣传功能
        2.3.5 信息传播功能
    2.4 会展业发展条件
        2.4.1 政府提供政策条件
        2.4.2 发达的经济条件
        2.4.3 开放程度高
        2.4.4 具有特色的城市产业
        2.4.5 丰富的旅游资源
        2.4.6 相应规模的展馆设施
3 国内外会展业发展现状
    3.1 国外会展业
        3.1.1 欧洲会展业
        3.1.2 北美会展业
        3.1.3 亚太地区会展业
        3.1.4 国际会展业发展特点
    3.2 中国会展业
        3.2.1 中国会展业发展现状
        3.2.2 中国会展业发展趋势
4 青岛市会展业发展条件分析
    4.1 政策条件
    4.2 经济条件
    4.3 开放程度
    4.4 城市产业
    4.5 旅游资源
    4.6 会展场馆
    4.7 区位优势
5. 青岛市会展业发展现状分析
    5.1 青岛市会展业发展特点
        5.1.1 硬件设施不断完善
        5.1.2 发展速度逐年加快
        5.1.3 地协特色日趋明显
        5.1.4 会展企业规模逐步壮大
        5.1.5 品牌展会吸引力明显增强
        5.1.6 会展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5.1.7 国际化程度明显提高
        5.1.8 会议接待初显成效
    5.2 青岛市会展业面临的问题分析
        5.2.1 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完善
        5.2.2 政府政策支持力度较小
        5.2.3 专业人才比较缺乏
        5.2.4 企业规模偏小
        5.2.5 会展场馆及配套设施与服务有待完善和提高
        5.2.6 季节分布不均
        5.2.7 专业网站信息缺乏
    5.3 青岛市会展业产业关联效应分析
        5.3.1 分析指标的选取
        5.3.2 数据的整理
        5.3.3 关联度计算
        5.3.4 具体结论
6 青岛市会展业发展的战略
    6.1 制定科学的会展业发展规划
        6.1.1 青岛市会展业的定位与发展规划
        6.1.2 青岛市会展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6.2 加强青岛市会展业体制机制建设
        6.2.1 成立青岛市会展经济管理协调机构
        6.2.2 制定会展法规和制度
        6.2.3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6.2.4 充分发挥协会的重要职能
        6.2.5 加强会展业资本运作
        6.2.6 推进会展企业集团化,展会品牌化发展
    6.3 培育青岛特色会展文化
    6.4 推动会展业关联产业的发展
        6.4.1 提高青岛市会展物流业服务水平
        6.4.2 做好会展业跟旅游产业的结合
        6.4.3 推动会展保险业发展
    6.5 促进青岛市会展业前瞻性发展
        6.5.1 注重青岛市会展信息化建设
        6.5.2 绿色会展先行
        6.5.3 建设青岛会展业物联网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方法
    1.3 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1.3.1 本文的主要内容
        1.3.2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我国四大国有银行的改革、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四大国有银行的改革与发展
        2.1.1 大一统阶段(1949~1978 年)
        2.1.2 专业化阶段(1978~1993 年)
        2.1.3 商业化阶段(1993~2003 年)
        2.1.4 股份化阶段(2003~2009 年)
    2.2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成效评估
        2.2.1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成本
        2.2.2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成效
        2.2.3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
        2.2.4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
    2.3 股份制改革遗留和产生的主要问题
        2.3.1 战略投资者是双刃剑
        2.3.2 公司治理有待改善
        2.3.3 风险管理亟需重视
        2.3.4 金融监管难度增加
        2.3.5 人力资源管理尚待加强
第3章 深化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
    3.1 深化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势在必行
        3.1.1 问题的根源是产权改革不彻底
        3.1.2 实现利率市场化的迫切要求
        3.1.3 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需要
        3.1.4 改善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的根本要求
        3.1.5 挑战外资银行的竞争的迫切需要
    3.2 国内外关于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研究综述
        3.2.1 产权结构是否影响银行效率?
        3.2.2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
        3.2.3 国家要不要掌握控股权?
        3.2.4 是绝对控股还是相对控股?
        3.2.5 怎样减持银行国有股?
        3.2.6 调整产权结构的步骤
    3.3 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趋势
        3.3.1 世界主要国家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历史变迁
        3.3.2 世界各国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变迁的基本规律
        3.3.3 商业银行产权制度与金融危机的关系
        3.3.4 产权多元化是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发展趋势
第4章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改革方向——产权多元化
    4.1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是必然趋势
        4.1.1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的必要性
        4.1.2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的必然性
        4.1.3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的可行性
    4.2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的理论探索
        4.2.1 产权多元化的基本内涵
        4.2.2 产权多元化的目标模式
        4.2.3 产权多元化的实证研究
    4.3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的战略步骤
        4.3.1 中国农业银行加快引资上市
        4.3.2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继续优化产权结构
        4.3.3 构造股权适度集中、国家相对控股的产权结构
第5章 与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相关的制度创新
    5.1 坚持宏观管理制度创新
        5.1.1 转变政府职能
        5.1.2 完善市场体系
        5.1.3 加快利率和汇率体制改革
        5.1.4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5.1.5 完善金融监管制度
    5.2 坚持微观治理制度创新
        5.2.1 规范公司治理制度
        5.2.2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5.2.3 逐步调整组织结构
        5.2.4 转变经营管理理念
        5.2.5 稳步推进混业经营
    5.3 深化民主法制制度改革
        5.3.1 政治民主化
        5.3.2 国家法治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10)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趋势下的金融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论文的选题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方法
    1.3 基本思路与框架结构
    1.4 本文创新
2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与金融监管相关文献综述
    2.1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涵义与范围界定
        2.1.1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涵义的界定
        2.1.2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范围及特征
    2.2 国外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研究文献综述
        2.2.1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潜在的问题及其影响
        2.2.2 关于综合经营利益冲突的研究
        2.2.3 关于综合经营市场影响力的研究
        2.2.4 金融机构综合经营的收益分析
        2.2.5 银行体系脆弱性的理论文献回顾
    2.3 国外金融监管文献综述
        2.3.1 公共利益论(Public Interest Theory)
        2.3.2 功能监管理论
        2.3.3 监管激励理论
        2.3.4 关于政府法律与管理能力的研究
    2.4 国内对综合经营及其监管问题的研究综述
        2.4.1 国内学者对综合经营及其监管问题的讨论
        2.4.2 对国内学者关于综合经营及其监管问题的研究评述
3 银行业综合经营的原因与发展历程分析
    3.1 传统银行的脆弱性及其负外部性
        3.1.1 信息不对称与银行的脆弱性
        3.1.2 发展中国家制度变迁与银行脆弱性
        3.1.3 传统银行业的负外部性
    3.2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动机及其选择
        3.2.1 银行业综合经营的动机
        3.2.2 综合经营的实质:给予传统银行业平等的发展空间
    3.3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历程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3.3.1 发达国家综合经营制度变迁的历史考察
        3.3.2 发达国家综合经营制度变迁的综合比较
    3.4 中国银行业综合经营的实践及其发展历程
        3.4.1 中国银行业的转型及综合经营的目的
        3.4.2 国内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
        3.4.3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历程和趋势
4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模式选择及其收益—风险分析
    4.1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模式的选择
        4.1.1 全能银行与金融控股公司的利弊分析
        4.1.2 分合之间的必然性——综合经营的制度需求
        4.1.3 中国银行业综合经营模式的争论
        4.1.4 前景展望
    4.2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效率及其风险分析
        4.2.1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收益
        4.2.2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风险分析
    4.3 分业经营向综合经营过渡的成本效益分析
        4.3.1 综合经营与金融资产的组合
        4.3.2 综合经营的宏观成本—收益分析
5 金融监管模式的思想变迁与国际比较
    5.1 金融监管模式的思想变迁与理论根源
        5.1.1 世界上金融监管模式的思想变迁
        5.1.2 金融监管模式的理论根源
    5.2 金融监管的制度性分工结构
        5.2.1 金融监管的目标结构
        5.2.2 金融监管的主体结构: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
        5.2.3 金融监管的组织结构:分业监管与统一监管
    5.3 金融监管模式的国际比较
        5.3.1 美、英监管模式
        5.3.2 日、德监管模式
    5.4 金融监管的国际经验及教训
        5.4.1 监管的经验
        5.4.2 监管的教训
6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引发的金融监管困境分析
    6.1 传统金融监管及其利弊分析
        6.1.1 金融监管的一般做法
        6.1.2 金融监管的利弊分析
    6.2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对传统金融监管的影响
        6.2.1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约束条件
        6.2.2 给传统金融监管带来的影响
7 中国金融监管模式的历史变迁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
    7.1 中国金融监管模式的历史变迁
        7.1.1 金融压抑下的监管(1948—1978)
        7.1.2 改革开放初期以央行为主的金融监管(1978—1992)
        7.1.3 分业监管体制的形成及其成就(1992—2003)
        7.1.4 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变迁及其特点
    7.2 改革开放以来金融监管的主要问题
        7.2.1 我国现有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
        7.2.2 我国金触监管法律制度的变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8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趋势下金融监管模式的构建
    8.1 金融监管的原则及可选模式
        8.1.1 设计金融监管模式和监管体系时应考虑的原则
        8.1.2 我国银行业综合经营监管体系的选择
    8.2 建立统一金融监管体制的渐进策略
        8.2.1 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构想及其实施步骤
        8.2.2 统一监管的渐进策略
        8.2.3 统一金融监管模式的最终目的
    8.3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趋势下的近期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建设
        8.3.1 关于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建设的设想
        8.3.2 人行与金融监管机构的分工协调
9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四、中国保险业入世五应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变革! 保险业转型何处去?[J]. 陈希琳. 经济, 2020(06)
  • [2]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研究[D]. 李其成.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7)
  • [3]金融仲裁在中国——北仲结项报告[A]. 陈胜. 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2015年年会暨第八届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论文集, 2015
  • [4]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战略意义、效应和复制推广[D]. 王卓. 天津师范大学, 2015(08)
  • [5]基于生态城市理念的城市新区规划方法研究[D]. 贺小飞. 南京大学, 2014(03)
  • [6]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对其国内经济的影响研究[D]. 蒋永宏. 辽宁大学, 2013(05)
  • [7]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决定因素、发展战略及对本土银行的影响[D]. 郭颂. 武汉大学, 2013(05)
  • [8]青岛市会展业发展战略研究[D]. 张祖国. 中国海洋大学, 2011(S1)
  • [9]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问题研究[D]. 孔伟艳. 中共中央党校, 2010(10)
  • [10]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趋势下的金融监管研究[D]. 徐鹏程. 西北大学, 2008(08)

标签:;  ;  ;  ;  ;  

中国保险业加入WTO的五项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