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点击中国海外收购战

2002年点击中国海外收购战

一、2002点击中资海外收购战(论文文献综述)

罗远旺[1](2021)在《中国企业“一带一路”沿线“互联网+贸易”跨境连接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华南,陈晰,张惠清,王碧清,王海珍,李菡丹,赵汉琪[2](2021)在《青春绽放“十四五” 砥砺奋进新征程》文中指出走过不平凡的2020年,既有惊心动魄的风云突变,也不乏投身豪情万丈的砥砺前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迎难而上,战疫情、抗洪涝,促改革、谋发展,抓脱贫、惠民生,保增长、稳大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胡宏雁[3](2020)在《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到单边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国际投资规则和格局变化使得企业并购中知识产权获取与利用呈现出复杂化的状态,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日益增加,不可避免要涉及到知识产权尽职调查、价值评估与转移等环节的法律问题,研究知识产权与跨国并购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关法律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围绕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各方主体的利益平衡和各环节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这个主线,重点分析了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法律责任认定、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法律影响因素、知识产权反垄断规制和知识产权国家安全审查等方面问题。本文从跨学科的视角,运用经济学与法学相关理论对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法律问题进行理论论证与实证考量,以期为我国企业和政府如何应对外资为获取知识产权而进行的并购提供有益指导。厘清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基本原理与主要法律问题,是文章的逻辑起点和分析前提。其一,在界定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概念的基础上,总结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独有特点。其二,通过知识产权的无形性、不完全专属性与激励性阐述,分析知识产权纳入投资的经济特殊性。由知识产权资本的评价可能性、转让可能性分析知识产权资本的适格要件。其三,基于邓宁“国际生产折衷论”的一般理论分析和知识产权对并购投资实践影响的实证分析,探究知识产权获取对并购投资决策的影响。其四,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待解决的法律问题,文章围绕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各方主体的利益平衡和各环节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这个主线,在既有文献基础上,将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各阶段相伴而生的相关的法律问题归结为: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法律责任分析、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法律影响因素考量、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及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的既有平等主体也有国家层面的法律问题。知识产权尽职调查过程并不是仅仅考量知识产权“是什么”,更应该考虑在其司法管辖权内知识产权潜在的权利扩展,即“可以做什么”。识别目标方有无相关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有无涉诉或涉诉威胁、知识产权有效性问题、被许可知识产权的可转让性、知识产权有无抵押等障碍,从而减少潜在并购风险,并为确定合适的并购价格奠定基础。知识产权尽职调查中各方主体不尽责将导致合同、公司和知识产权的法律层面的责任问题,涉及到目标方的知识产权瑕疵担保、违反重大事项告知义务的法律责任,并购方违反保密协议的法律责任,律师等中介机构在尽职调查中的违约和侵权等方面责任,分清各方责任保证知识产权调查的尽职、审慎地进行。知识产权资产具有可评估性,评估是了解目标方知识产权价值的重要手段,科学的估值能为并购出价提供决策依据。知识产权的特质决定了其评估方法选择的独特性,其价值受到不同于其他资产的法律因素影响。论文首先分析了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满足企业的战略发展、交易定价、税收设计、融资及法律诉讼等诸多领域现实需求,探究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必要性。其次,剖析传统价值评估方法,结合知识产权资产具体情况,探究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评估方法的选择。最后,结合并购具体情形,探究影响不同知识产权类型价值评估的法律因素考量。同时,注意考察跨国并购中的价值评估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参考性。评估对象限于此次并购中目标方的知识产权,评估针对本次跨国并购而进行,评估具有参考而不是决定作用,不能将知识产权评估值等同于成交价。反垄断审查与规制已成为重大跨国并购能否进行的重要决定因素。知识产权保护与反垄断的交叉具有历史与现实性,识别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的垄断行为,基于相对利益平衡原则分析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利益问题,探究如何对专利、着作权、商标滥用进行反垄断规制和救济是关键因素。此外,知识产权跨国并购还事关企业存亡和国家安全问题。具体而言,以获取专利为目标的并购可能引发的科技安全问题,基于着作权的并购可能引发文化安全问题,与商标品牌密切相关的并购可能引发的产业安全问题。分析与应对跨国并购中的知识产权垄断和知识产权转移引发的国家安全问题,需要平衡并购方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并购投资目的与东道国利用外资并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必要,加强国家安全审查,以期在相对利益平衡中促进知识产权跨国并购良性发展。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不仅事关企业知识产权获取,更是事关国家的整体知识产权战略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经济与法律活动。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中国完成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战略转移。并购投资方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投资方式选择,其中获取知识产权成为中国企业参与跨国并购的重要驱动力。但是,一些发达国家以反垄断、国家安全审查之名大行投资保护之道,使得我国企业知识产权跨国并购运行艰难。同时,“引进来”过程中,来华投资的外国投资者利用并购中形成的市场优势破坏有序的市场竞争,利用并购获取中国企业稀缺的知识产权资源并引发国内知识产权层面安全问题,需要中国构建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反垄断和国家安全审查的防火墙。中国要在创新驱动中提升“走出去”的能力,在完善规则中提高“引进来”水平,积极参与新一轮投资规则重构,并提升中国在国际贸易投资规则重构中的话语权。

董一儒[4](2019)在《数字游戏平台品牌化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数字游戏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了一种全新的综合艺术形式,从影音形式到文化内容的审美正吸引着各个年龄段的受众,甚至有人预测在未来数字游戏可能代替电影成为人们主流的休闲娱乐方式之一。此外数字游戏产业作为时下最热门的文化性产业之一,整个发展过程从单一的产品到集聚产品的平台再到全球化的品牌塑造,贯穿了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的脉络。互联网经济的背景下,全球数字游戏产业实现了从个体到平台的快速发展。同样中国的数字游戏产业从最早的代理运营到现而今的自主品牌平台,无一不彰显着中国力量在数字游戏领域的分量。但放眼全球市场,中国数字游戏产业相比其他数字游戏产业化程度高的国家在输出方面明显处于最底端,而本文的主要研究面就在此于此。为了研究以上的问题,本文一共设置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现状。第二部分则是进入正文,以中国为大的模板回顾了一个简单的发展史。第三部分则是分析了整个数字游戏平台品牌的必要性以及现存的应用方法,第四部分则分析了在全球化背景下游戏平台品牌化输出的重要性,并且给出了诸如文化塑造、资本联动的相关建议思路。

石娜娜[5](2018)在《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与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商品生产、对外贸易和商品流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17年中国的制造业产量接近全世界的33%,产值规模居世界第一位;从2009年起至今,我国已经连续8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品出口国;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36万亿人民币,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我国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商品流通大国,但由于在国际上缺少独立自主的流通渠道,缺乏国际一流的流通企业,中国还并不算是商品流通强国,同发达国家比起来,中国的国际流通影响力太小。自2004年我国商品市场全面对外开放以来,世界知名零售企业纷至沓来,目前世界最大的零售企业绝大部分一落户中国,零售业已成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但是在国际化的大潮下,中国零售企业一直被动地接受国际竞争对手的挑战,而没有主动做出国际化的回应。自2001年我国正式实施“走出去”国家战略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不断扩大。从2012年开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一连续3年位列全球第三,2015年跃居世界第二。然而,与我国成为商品出口大国、对外直接投资大国和外资零售企业大量进入中国市场极不协调的是我国零售业“走出去”却明显滞后。从《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来看,截至到2016年末,我国的批发和零售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1691.7亿美元,只占当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总额13573.9亿美元的12.5%。2016年我国批发和零售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208.9亿美元,只占当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总额1961.5亿美元的10.7%。更值得指出的是,无论是投资流量还是投资存量,目前我国零售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中国香港和东盟地区,其他国家和地区很少。零售企业国际化始于二十世纪中后期,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受益于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管制的放松,零售业向海外扩张进行跨国投资的步伐进一步加速,不但有发达国家更有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参与其中,跨国经营已经成为零售企业重要的经营战略之一,国际化一经日益成为全球零售领域的重要特征。根据德勤公司发布的《Global Powers of Retailing 2018》显示,2016财年“全球零售250强”企业中有168家企业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经营,国际化率为67.2%。国际知名的零售商沃尔玛和家乐福分别在29个和34个国家经营,其中沃尔玛在美国本土有5332个门店,还有6363个门店分布在亚洲、美洲、欧洲等海外市场,2016年净销售额4813.17亿美元,其中海外市场(不含山姆会员店)贡献了 1161.19亿美元,贡献率超过27%。2016年家乐福门店数量达到11935个,法国本土5539家,其余6396家分别分布于欧洲、亚洲、美洲的34个国家和地区,并贡献了年销售额766.45亿欧元的53.16%。可以说国际化是这些大型跨国零售企业取得成功乃至成为行业巨头的关键因素之一,沃尔玛更凭借其在全球布局获得可观收益,并连续多年稳居世界500强企业首位。2015年8月28日,国务院在《关于推进国内贸易流通现代化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已经中指出:必须推动我国从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此,必须构建开放融合的流通体系,提高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为此,要大力实施流通“走出去”战略。推动国内流通渠道向境外延伸,打造全球供应链体系。并鼓励流通企业与制造企业集群式“走出去”,促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同时鼓励电子商务企业“走出去”,提升互联网信息服务国际化水平;要创建内外贸融合发展平台。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国内外市场互联互通,打造内外贸融合发展的流通网络。经受了本土零售国际化竞争的洗礼后,中国零售企业初步具备了“走出去”的资金、技术、管理、品牌等资源条件,“走出去”可以成为中国零售企业转型发展、开拓创新的主要方向。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流通产业国际化和世界产业控制权一经从制造环节向流通环节转移的大背景下,积极地推动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形成中零售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联动发展,是中国建立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中国零售业国际竞争力,提升中国国际分工地位,促进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巩固我国经济在国际竞争中的国家竞争优势有重大意义,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本文将以中国零售业对外投资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重要性,深入研究跨国零售企业成功实现国际化的一般经验,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数据统计分析法、实地考察法和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系统探讨在当前独特的国情和特殊的历史时机下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首先从零售业“走出去”战略入手,分析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重要性。然后,借鉴国外经验,探讨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循此逻辑,按照“战略提出→国际经验比较→现状描述与案例分析→路径选择”的总体框架展开。文章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包括第一、二章节,主要论述论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理论来源、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框架、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以及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是问题的提出,是论文的第三章,总结了“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发展、演变和实施成果,以及当前我国零售业的发展状况,提出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必要性。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四章,是国际经验比较,该部分以案例研究的形式,分析发达国家与亚洲发展中国家零售企业国际化的经验与教训。第四部分是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路径研究,包括第五、六、七、八章。第五章是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现状,以数据统计分析和案例研究结合的方式分析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状况,并分析中国零售业“走出去”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六章,分析跨境电商在中国零售业“走出去”中的作用。第七章,“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比较优势研究。第八章,对接“一带一路”,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分析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的策略。

王卓[6](2018)在《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的路径选择 ——以CPTPP、AIIB为中心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经历了战后布雷顿森林会议体系与G7、G20等模式之后,全球经济治理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全球基础设施投资与全球经济治理有何种关系?国际开发性金融与全球经济治理及国际经济秩序形成之间的关系如何?利用新成立的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的运作过程和项目分析,为以亚投行为核心的“一带一路”治理路径的成功奠定理论基础是本文目的之所在。本文基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三大理论和最新前沿分析全球经济治理变革与CPTPP、AIIB。第一章导论引出了标题的问题,文献综述厘清了相关定义,对本论文的研究背景、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等进行了说明。首次整理了国际政治经济学三大经典和最新前沿对全球经济治理的论述,对新成立的CPTPP、AIIB进行分析。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虽有波折,不会停滞,更不会逆转。经济全球化加速,对全球治理提出了更加强烈的需求。而已往以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主导、以WTO、IMF等多边机制为中心的全球治理体系,已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从而导致经济全球化引发的全球性问题日趋严重,直至引发“逆全球化”一时暗流涌动。顺应全球化大势,避免全球化问题,必须变革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这是本论文第二章探讨的主要内容。从多边体制到区域框架,是全球治理变革的重要趋向。大国在此过程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也要在此过程中实现各自利益和诉求最大化,从而引发了主要大国,尤其是美国、欧盟、日本与中国围绕全球治理变革路径的战略博弈。这是本论文第三章探讨的主要内容。其中重点分析围绕全球治理变革路径,美国的历史与现实、欧盟的传统与变革、日本的跟进与进取,以及中国的贡献与超越。而有关大国围绕全球治理变革路径的战略博弈,则以TPP/CPTPP和AIIB为案例,在第四和第五章中展开。中国与美国、日本关于全球治理变革路径的博弈,主要是围绕TPP/CPTPP展开的。或者说,围绕TPP/CPTPP的战略进退,集中体现了中国与美国、日本在全球治理变革路径选择层面的战略博弈。美国奥巴马政府全力推进TPP,很大程度上是在其以往依靠两大多边机制(WTO、IMF)越来越难以维持其对全球经济治理的操控甚至霸权之后,把希望寄托在了包括TPP在内的“两洋战略”上。为此,也要求日本跟进,从而促使日本在全球治理变革的路径选择上,最初采取了在国内利益集团强烈反对的背景下,被动跟进美国参与TPP的战略。但在特朗普上台第一天,即宣布美国退出了以往由其全力主导的TPP,并在其他全球治理机制中,也开始推行“退出”战略。在此背景下,日本又一改以往跟随美国的战略,联合其他10个TPP成员,全力推进没有美国的TPP11,即所谓CPTPP。对于美国和日本的这种战略态势,中国如何应对?显然成为重要战略议题。这也是本论文第四章探讨的核心议题。面对全球治理变革的世界大势和历史潮流,中国的最重要抉择是提出并全力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在该倡议的大框架下,迄今取得的最大进展,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AIIB)的成功启动和平稳运转。一带一路的主体内容是“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其中的设施联通、资金融通和贸易畅通,AIIB显然都能发挥重要作用。更加重要的是,目前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的核心领域在多边国际金融机构的变革,AIIB显然直指核心。而美国、日本与欧洲大国在对待中国全力推进AIIB,却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战略应对。欧洲大国宣布作为发起国参加,成为AIIB启动过程的重要转折,而美国和日本迄今仍未明确表示加入甚至抵制的态势。AIIB仍将是中国与美日在变革全球治理的路径选择上展开战略博弈的重要领域。本论文第五章主要围绕这一领域展开。上述探讨得出的主要结论及政策启示,将在第六章“结语”中予以简要概括总结。

郑芳[7](2018)在《工商银行收购标准公众后的绩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工商银行)成立于1984年,历经34年的飞速发展,一跃成为全球最赚钱的商业银行。受益于境内利率机制和政策倾斜,工商银行利用其丰厚的资本、众多的网点,实现了高增长的利润收入。然而随着中国经济逐步转型、国内利率市场化趋势,以及互联网金融的爆炸式发展,单纯依靠利息收入很难再维持过去的高增长。居安而思危,工商银行近年来正逐步探索新的利润增长点。与此同时,国际上众多商业银行都活跃参与金融衍生品交易,虽然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让公众意识到了衍生品魔鬼的一面,但是不可否认金融衍生品仍然对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业银行充满吸引力,同时金融衍生品也是我国企业实现风险对冲的重要工具。因此,工商银行也想在这领域实现突破。本文以工商银行2015年收购南非标准银行下属子公司伦敦标准公众为背景,利用事件分析法、财务分析和SWOT分析等手段,对工商银行收购标准公众的短期股价波动和衍生品经营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案例和现实情况探讨了工商银行开展衍生品业务的问题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的改进措施。

薛俊杰[8](2017)在《腾讯海外并购战略动因与绩效研究 ——以腾讯并购Riot Games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已经在各个方面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我国互联网行业在经过了并不算平坦的发展道路之后,迎来了十年多的快速发展阶段,以百度公司(Baidu)、阿里巴巴集团(Alibaba)、腾讯公司(Tencent)三大互联网公司开始展现出强大的市场能力,以BAT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企业海外并购活动层出不穷,成为并购市场上的重要力量。众所周知,通过和海外市场进行不断的并购可以使原有的中国企业打破原有的资源缺乏和贸易约束等方面的制约,以及更好的和国际市场接轨,得到更多的先进经验和技术等。作为TMT行业国内最具代表性的企业,腾讯公司在2016年整体市值突破1.982万亿港元,力压工商银行、中国石油等老牌国字头企业,成为亚洲市值最高的公司,腾讯所取得的成就与其频繁、有效的并购是分不开的,尤其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以TMT行业企业为例,分析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内在驱动和绩效评价,对于我国企业海外并购行为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看,学者们对企业并购相关驱动因素和绩效评价作了深入的研究,但是以TMT行业为例,对TMT行业企业跨国并购展开的研究普遍着墨较少,基于此,本文从并购的相关理论出发,在明确了海外并购的动因及绩效评价基础之后,通过分析腾讯的并购,发现并购动因主要有战略发展、全球化战略布局、技术及智力资本因素,进而对腾讯并购Riot Games公司的绩效进行评价,文章的最后,总结和归纳出了腾讯并购Riot Games公司案例对我国企业的启示,如基于战略定位选择并购目标、注重分步并购方式、构建海外并购风险防范机制等,以期我国TMT行业企业的海外并购战略能够又快又好的发展。

杨成瑶[9](2017)在《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走出去”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我国经济发展迈入了转型升级与多元化经营的新阶段。工程造价咨询业作为服务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培育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大型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然而,国内建筑市场不景气,新开发项目逐步收紧,工程造价咨询市场需求也随之萎缩;同时,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同质化现象严重,加之国外专业度高的工程造价企业纷纷进驻中国,加剧了国内工程造价咨询市场的竞争,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面临着“内忧外患”。在此背景下,通过“走出去”主动积极开拓新市场新需求,成为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摆脱发展困境、突破发展瓶颈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选择。“走出去”战略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方向,是我国需要长期持续发展的战略,借力“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其沿线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将为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走出去”提供广阔的市场。目前,我国鲜有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走出去”,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文化壁垒、制度标准差异以及国际型人才缺乏等问题阻碍了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因此,如何系统甄别影响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走出去”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构建有效的“走出去”发展战略体系,是当前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走出去”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论文首先综述了国内外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走出去”和产业对外输出战略相关研究,介绍了“走出去”战略、战略管理理论和竞争力相关理论。接下来,论述了国内外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发展历程和特点,并基于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现状分析、我国工程造价咨询相关行业“走出去”国际表现研究以及“走出去”背景下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SWOT分析,指出“走出去”是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然后,在政策研究、文献研究等方法研究的基础上,梳理了52个影响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走出去”的因素,并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法、排序法、因子分析以及熵值法,识别了人才与创新、国际表现、技术支持与软件应用、企业财务实力、客户服务体系、宏观环境六个关键成份因素。最后,基于流程分析确定的战略框架模块与识别出的“走出去”关键成份因素,同时结合前文研究成果,有效制定了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走出去”发展战略。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其一,基于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现状分析、相关行业“走出去”的国际表现以及SWOT分析,提出“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其二,基于政策研究、文献研究、案例研究、专家访谈以及各种定量分析研究方法,识别了影响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走出去”的六各关键成份因素,其中受企业财务实力影响最大;其三,基于流程分析的方法确定了“走出去”发展战略体系的框架模块,并依据“走出去”关键成份因素和前文研究成果,构建了以主体选择战略、区位选择战略、市场进入战略、运营保障战略和政府支持战略五大战略为主的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走出去”发展战略体系。

本刊编辑部[10](2013)在《100个CFO的8年》文中认为《首席财务官》杂志社全体同仁在编纂这期"百期特别封面专刊"时,从100个鲜活的CFO案例,来浓缩和提炼涵盖公司治理、战略重心、政策走向、职场胜经、技术工具、团队优化等多个维度的"心灵鸡汤"。而创刊《首席财务官》杂志八年多的艰辛,皆融汇于此,其中拳拳之心、戚戚之意,当与CFO这一渐次登上本土企业权力核心的阶层默契始终。

二、2002点击中资海外收购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点击中资海外收购战(论文提纲范文)

(2)青春绽放“十四五” 砥砺奋进新征程(论文提纲范文)

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
新时代、新规划,争做创新发展排头兵
以青春热情投身乡村振兴
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奉献
坚守平凡岗位,绽放出彩人生
担当青春使命,建设美丽中国
投身“一带一路”建设,在国际舞台闪耀青春
助力文化繁荣,讲好中国故事

(3)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导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创新
    三、论文的基本框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概要
        一、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概念界定
        二、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特点总结
    第二节 知识产权纳入投资范畴的理论基础
        一、作为“投资”的知识产权具有特殊性
        二、知识产权纳入投资范畴的依据
    第三节 知识产权保护对并购投资决策的影响
        一、基于邓宁“国际生产折衷论”的一般理论分析
        二、基于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实证考量
    第四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主要环节的法律问题
        一、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法律责任的认定与承担
        二、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考量
        三、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反垄断规制
        四、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国家安全审查
第二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尽职调查法律责任分析
    第一节 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的独特性
        一、知识产权尽职调查内涵界定
        二、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的特征
    第二节 知识产权尽职调查解决的法律问题
        一、识别目标方有无相关知识产权
        二、识别目标方有无涉诉或涉诉威胁
        三、识别目标方知识产权有效性问题
        四、识别目标方被许可知识产权的可转让性
        五、识别目标方知识产权有无抵押等障碍
    第三节 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的法律责任认定分析
        一、目标方的知识产权瑕疵担保责任
        二、并购方违反保密协议的法律责任
        三、管理层违反相关义务的法律责任
        四、律师等中介机构的违约或侵权责任
第三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考量
    第一节 并购中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界定
        一、知识产权价值来源分析
        二、并购中的知识产权评估特点
    第二节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需求
        一、价值评估的战略需求
        二、价值评估的交易需求
        三、价值评估的税收需求
        四、价值评估的融资需求
        五、价值评估的诉讼需求
    第三节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方法及选择
        一、市场评估方法
        二、成本评估方法
        三、收益评估方法
        四、并购中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
    第四节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法律依据
        一、专利权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
        二、商标权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
        三、着作权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
        四、商业秘密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
第四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
    第一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垄断行为辨析
        一、跨国并购中的知识产权滥用界定
        二、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的一般垄断行为分析
    第二节 知识产权滥用规制的理论基础
        一、知识产权保护与反垄断法关系之辩
        二、禁止权利滥用理论
        三、相对利益平衡理论
    第三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反垄断规制实践分析
        一、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的国内实践评析
        二、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的国际实践评析
第五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
    第一节 知识产权层面的国家安全界定
        一、基于专利权的科技安全
        二、基于着作权的文化安全
        三、基于商标权的产业安全
    第二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实践的思考
        一、美国为代表的并购中新兴技术国家安全审查
        二、加拿大为代表的并购中国家文化产业安全审查
        三、中国为代表的并购中品牌依存度产业安全审查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数字游戏平台品牌化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创新点
一、从本体出发:传统数字游戏产业链的构建与发展
    (一)中国传统数字游戏的产业链模式
        1.中国数字游戏产业初期基本脉络
        2.中国数字游戏产业的突围期
    (二)数字游戏产业链竞争力的基本呈现
        1.化发展的必然陨落
        2.游戏文化产品的多维度竞争
二、竞争力的必然延伸:单向链条向平台品牌的转变
    (一)优胜劣汰:平台的必然形成
        1.平台在数字游戏相关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定义以及必然性
        2.数字游戏平台所带来的品牌价值优势
    (二)发展创新:平台品牌在数字游戏领域的应用
        1.单边模式平台品牌在数字游戏产业的应用
        2.双边模式平台品牌在数字游戏产业的应用
三、全球化时代:数字游戏平台品牌化在中国的现状与对策
    (一)重新定义:正向轨道下的数字游戏平台品牌化构建
        1.数字游戏平台品牌化进程中的重新架构
        2.数字游戏平台品牌化进程在中国的现状
    (二)商业与文化:数字游戏平台品牌化输出的双重必要
        1.资本联动,跨领域的多方面合作
        2.文化塑造,多种价值观的融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与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理论来源
        1.2.1 垄断优势论
        1.2.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2.3 内部化理论
        1.2.4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1.2.5 价值链理论
        1.2.6 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的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1.5.1 本文的创新
        1.5.2 难点和不足
第2章 零售业国际化的研究综述
    2.1 国外零售业国际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2.1.1 零售业国际化的内涵
        2.1.2 零售业国际化的动机
        2.1.3 零售业国际化的区位选择
        2.1.4 零售业国际化的进入方式
        2.1.5 零售业的标准化与本土化
        2.1.6 零售业国际化的撤资
    2.2 国内零售业国际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2.2.1 “走出去”战略
        2.2.2 国内流通产业的地位和贡献
        2.2.3 国内学者对零售业国际化的研究
        2.2.4 中国零售业的“走出去”
    2.3 文献述评
第3章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现状
    3.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概况
        3.1.1 中国零售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情况
        3.1.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空间分布情况
        3.1.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市场主体情况
        3.1.4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成功案例数量少
    3.2 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的案例分析
        3.2.1 国美进军香港
        3.2.2 苏宁的国际化
        3.2.3 阿里巴巴的全球化
    3.3 零售业“走出去”的影响因素
        3.3.1 零售业“走出去”的宏观影响因素
        3.3.2 零售业“走出去”的微观影响因素
    3.4 零售业“走出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3.4.1 变量选择
        3.4.2 模型设计
        3.4.3 实证结果及其解释
    3.5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5.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面临的机遇
        3.5.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面临的挑战
    3.6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缓慢的原因分析
        3.6.1 中国零售企业竞争力弱
        3.6.2 中国零售企业品牌影响力小
        3.6.3 中国零售企业缺乏国际经验
        3.6.4 中国零售企业承担汇率风险能力差
        3.6.5 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的政府支持少
第4章 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零售国际化经验
    4.1 全球零售业的发展情况和国际化状况
        4.1.1 全球零售业的总体发展情况
        4.1.2 零售商的市场主导能力
        4.1.3 发达国家跨国零售企业的主导地位
        4.1.4 发展中国家零售业的总体发展情况
        4.1.5 零售业的业态创新和多样化
        4.1.6 零售业的经营国际化
        4.1.7 零售业的零售数字化
    4.2 发达国家的零售国际化
        4.2.1 美国的零售国际化
        4.2.2 欧洲的零售国际化
        4.2.3 日本的零售国际化
        4.2.4 发达国家零售企业国际化的一般经验
    4.3 发展中国家的零售国际化-以泰国为例
        4.3.1 发展中国家零售国际化的一般情况
        4.3.2 泰国零售业的国际化
        4.3.3 卜蜂莲花的国际化
        4.3.4 卜蜂莲花在华扩张历程
第5章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分析
    5.1 “走出去”战略
        5.1.1 “走出去”的内涵
        5.1.2 “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和发展
        5.1.3 “走出去”的概况
    5.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宏观视角
        5.2.1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宏观背景
        5.2.2 顺应对外经济的发展规律
        5.2.3 构建自主流通网络的重要手段
        5.2.4 价值链升级的外部驱动
        5.2.5 内外贸一体化的内部推动
        5.2.6 有利于缓和中美贸易摩擦
        5.2.7 有助于供给侧改革顺利实施
        5.2.8 实现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的客观要求
        5.2.9 促进我国文化输出,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5.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微观视角
        5.3.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推动因素
        5.3.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拉动因素
        5.3.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便利化因素
第6章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创新途径:跨境电商
    6.1 跨境电子商务
        6.1.1 跨境电子商务的涵义
        6.1.2 跨境网络零售
    6.2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
        6.2.1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环境
        6.2.2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状况
    6.3 跨境电商与传统零售的区别
        6.3.1 跨境电商具有跨地域性
        6.3.2 跨境电商信息传播速度快
        6.3.3 跨境电商以大数据为基础
        6.3.4 跨境电商的成本结构不同
        6.3.5 跨境电商的客户体验不同
    6.4 跨境电商是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新途径
    6.5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SWOT分析
        6.5.1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优势
        6.5.2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劣势
        6.5.3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机遇
        6.5.4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挑战
    6.6 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的实现路径
        6.6.1 国家参与和政策支持
        6.6.2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6.6.3 多种手段改善网购体验
        6.6.4 改进物流效率
        6.6.5 巩固制造业基石
        6.6.6 不遗余力地推行人民币国际化
第7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比较优势
    7.1 “一带一路”倡议
        7.1.1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7.1.2 “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内容
    7.2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比较优势
        7.2.1 相对于发达国家零售业的比较优势
        7.2.2 相对于发展中国家零售业的比较优势
        7.2.3 零售业相对于第二产业的比较优势
        7.2.4 相对于其他地区“一带一路”给零售业带来的比较优势
第8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
    8.1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时机选择
        8.1.1 零售企业具备“走出去”能力的时机
        8.1.2 进入目标国际市场的有利时机
    8.2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区位选择
        8.2.1 中亚五国
        8.2.2 东南亚十一国
        8.2.3 南亚八国
        8.2.4 独联体七国
        8.2.5 中东欧及南欧十八国
        8.2.6 南太平洋国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8.2.7 西亚北非国家和蒙古
    8.3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进入方式选择
        8.3.1 中亚国家的进入方式
        8.3.2 东南亚国家的进入方式
        8.3.3 印度的进入方式
        8.3.4 独联体国家的进入方式
        8.3.5 澳大利亚的进入方式
    8.4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业态选择
    8.5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标准化与本土化战略
    8.6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支撑体系
        8.6.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宏观层面的支撑体系
        8.6.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中观层面的支撑体系
        8.6.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微观基础改造
第9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9.1 研究结论
        9.1.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必要性
        9.1.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可行性
        9.1.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6)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的路径选择 ——以CPTPP、AIIB为中心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Summary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概念厘定
    五、研究框架
    六、若干难点
第二章 经济全球化与全球经济治理
    一、经济全球化:动因与趋势
    二、全球经济治理:需求强化
    三、治理体系缺陷与供给不足
    四、治理问题恶化与逆全球化
    五、从逆全球化到新全球化
    六、变革全球经济治理势在必然
第三章 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的路径博弈
    一、全球经济治理新趋向:从多边到区域
    二、大国主导全球经济治理:理论与实践
    三、全球经济治理中的美国:自由与霸权
    四、全球经济治理中的欧盟:区域与多边
    五、全球经济治理中的日本:跟进与进取
    六、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中国:贡献与超越
第四章 CPTPP:美国进退、日本进取与中国应对
    一、战后全球经济治理中的美国主导
    二、多边治理框架的困境与两洋战略
    三、TPP:美国进退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四、从TPP到CPTPP:日本的战略进取
    五、从TPP到CPTPP:中国的战略应对
第五章 AIIB对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的影响
    一、全球经济治理中的金融体系与基础设施
    二、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中国方案与“一带一路”
    三、“一带一路”框架下的AIIB:地位与影响
    四、AIIB引发的战略博弈:美日、欧洲及其他
    五、AIIB产生的战略影响:优化全球金融治理
    六、AIIB需要的战略应对:完善内部治理绩效
第六章 结论
    一、几点逻辑结论
    二、若干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
答谢

(7)工商银行收购标准公众后的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及背景
    1.2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第二章 工商银行收购标准公众的背景
    2.1 工商银行的业务现状
    2.2 传统利息收入模式不可持续
    2.3 国外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2.3.1 衍生品的定义
        2.3.2 金融衍生品发展情况
    2.4 国内客户对衍生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2.5 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机构收缩衍生品业务
    2.6 工商银行发展金融衍生品业务的SWOT分析
第三章 工商银行收购标准公众探索金融衍生品业务
    3.1 标银公众的基本情况
    3.2 工商银行收购标准公众的细节
        3.2.1 收购目的
        3.2.2 收购方式
        3.2.3 收购对价
        3.2.4 收购后的组织结构
    3.3 收购发生后工银标准的业务开展
第四章 收购后工商银行的整合措施
    4.1 机构设置和人员储备
    4.2 会计管理体系整合
    4.3 计算机系统整合
    4.4 客户资源整合
    4.5 开发统一的交易簿记和客户系统
第五章 收购后的绩效分析
    5.1 收购对标银集团的影响
    5.2 收购对工银标准的影响
        5.2.1 工银标准产品体系
        5.2.2 工银标准在集团内的定位及联动合作模式
        5.2.3 工银标准经营情况
    5.3 收购对工商银行的影响
        5.3.1 利用事件分析法研究收购对工商银行短期价值的影响
        5.3.2 收购后工商银行衍生品业务的发展
        5.3.3 开展衍生品业务满足客户多层次需求的案例
        5.3.4 收购后的协同效应
    5.4 收购后的整合困境
        5.4.1 系统开发问题
        5.4.2 交易手续费问题
        5.4.3 专业人员培训及激励问题
        5.4.4 分支机构利益平衡问题
第六章 提高收购整合效率的建议
    6.1 电子交易平台的开发
    6.2 调整收入分配模式,降低手续费率
    6.3 专业队伍的培养
    6.4 绩效激励
    6.5 股权分散化提高管理效率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腾讯海外并购战略动因与绩效研究 ——以腾讯并购Riot Games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三节 研究结论
第二章 并购相关理论
    第一节 并购相关理论
        一、并购的概念
        二、企业并购类型与企业并购风险
    第二节 海外并购的动因及绩效评价
        一、海外并购的动因
        二、海外并购的绩效评价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评述
第三章 TMT行业企业并购概述
    第一节 TMT行业企业并购现状
    第二节 TMT行业企业并购类型
        一、TMT行业的横向并购
        二、TMT行业的纵向并购
        三、TMT行业的混合并购
    第三节 TMT行业企业并购特点
        一、相关领域发展迅速
        二、外延类并购频频发生
        三、横向整合成为并购主要目的
    第四节 TMT行业企业并购动因
        一、梅特卡夫定律促使TMT企业海外并购
        二、行业的快速发展促使TMT企业海外并购
第四章 腾讯海外并购Riot Games公司案例分析
    第一节 并购双方简介
        一、腾讯公司
        二、Riot Games
        三、腾讯并购Riot Games公司始末
    第二节 腾讯公司并购Riot Games公司动因分析
        一、腾讯游戏战略发展
        二、全球化战略布局
        三、技术及智力资本因素
    第三节、腾讯海外并购Riot Games公司绩效评价
        一、并购短期绩效评价
        二、并购财务指标分析
        三、Riot Games对腾讯游戏业务的收入增长贡献分析
    第四节 案例分析结论
第五章 腾讯并购Riot Games公司案例启示
    第一节 基于战略定位选择海外并购目标
    第二节 注重分步并购方式
    第三节 构建海外并购风险防范机制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走出去”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建筑企业―走出去‖取得了巨大成就
        1.1.2―走出去‖是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必然选择
        1.1.3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走出去‖的困境与挑战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工程造价咨询研究综述
        1.2.2 企业―走出去‖研究综述
        1.2.3 产业对外输出战略研究综述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范围界定
        1.4.1 研究范围界定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论文结构
2 相关理论及概念阐述
    2.1 “走出去”战略概述
        2.1.1―走出去‖战略的含义
        2.1.2―走出去‖战略的形成和发展
    2.2 战略管理理论
        2.2.1 战略的内涵和特征
        2.2.2 战略管理
        2.2.3 企业国际化战略类型
    2.3 竞争力相关理论
        2.3.1 市场竞争类型
        2.3.2 竞争力模型
        2.3.3 技术积累——技术改变演进理论
        2.3.4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走出去”战略背景下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现状分析
    3.1 国内外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发展历程及特点
        3.1.1 工程造价咨询概述
        3.1.2 国内工程造价咨询业发展历程及特点
        3.1.3 国外工程造价咨询业发展历程及特点
    3.2 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现状
        3.2.1 总体规模
        3.2.2 行业环境
        3.2.3 产业结构
        3.2.4 行业管理
    3.3 我国工程造价咨询相关行业“走出去”的国际表现
        3.3.1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总体表现
        3.3.2 我国工程承包企业―走出去‖的国际表现
        3.3.3 我国工程咨询企业―走出去‖的国际表现
        3.3.4 研究启示
    3.4 “走出去”背景下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SWOT分析
        3.4.1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走出去‖的优势分析
        3.4.2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走出去‖的劣势分析
        3.4.3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走出去‖的机遇分析
        3.4.4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走出去‖的威胁分析
    3.5 “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3.5.1 开辟新市场,缓解国内竞争压力
        3.5.2―一带一路‖战略带来新机遇
        3.5.3 企业自我发展需求
        3.5.4 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规范行业环境
        3.5.5 形成产业集群,提高投资效益
    3.6 本章小结
4 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走出去”影响因素研究
    4.1 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构建原则
        4.1.2 构建思路
    4.2 因素识别
        4.2.1 因素指标的选择
        4.2.2 指标体系的建立
    4.3 数据分析方法
        4.3.1 排序分析法
        4.3.2 因子分析法
    4.4 数据收集
    4.5 关键因素统计分析
        4.5.1 信度检验
        4.5.2 关键因素提取
        4.5.3 适用性检验
        4.5.4 因子分析结果
        4.5.5 因素解释
    4.6 基于熵值法的成份因素重要性排名
        4.6.1 熵值法基本原理
        4.6.2 成份因素的重要性排名
    4.7 本章小结
5 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走出去”发展战略的构建
    5.1 战略目标确定和战略框架分析
        5.1.1 整体思路与原则
        5.1.2 战略目标的确定
        5.1.3 基于流程分析的战略体系框架模块的确定
        5.1.4 战略框架体系构建
    5.2 主体选择战略
        5.2.1 主体的识别
        5.2.2 主体选择
    5.3 区位选择战略
        5.3.1 区位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
        5.3.2 区位选择原则
        5.3.3 区位选择
    5.4 市场进入战略
        5.4.1 新目标市场进入方式——渐进式进入
        5.4.2 企业形成方式选择战略
        5.4.3 股权结构选择战略
    5.5 运营保障战略
        5.5.1 人才战略
        5.5.2 信息化战略
        5.5.3 以客户为导向的管理
    5.6 政府支持战略
        5.6.1 行业管理
        5.6.2 促进政策
        5.6.3 双边与多边投资协定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关于“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走出去?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

(10)100个CFO的8年(论文提纲范文)

OVERVIEW
    环境:从高速到中速
    定位:从角色到决策
    资金:从安全到流动
    合规:从核算到管理
OVERVIEW
    IPO与并购:从狂热到理性
    FSSC:从概念到实现
    信息化:从应用到赢利
    职场:从门派到空降
        刘国忱:回到价值创造的路上
        姚珏:全力以赴盯紧业务
        何继昌:多位一体的内控设计
        徐俊雄:沟通的价值
        吴东明:家乐福的甜蜜“税”月
        张兴海:信用先行
        刘峥:想说退市不容易
        彭吉海:财务共享的重要经验
        顾惠忠:EVA价值管理
        唐寿春:“小众”的平衡计分卡
        云大俊:成功的CFO离CEO一步之遥
        林良琦:管家升级
        张沛军:“三无”的幸运者
        许军普:从CEO看CFO
        余楚媛:我的主要工作就是跟着变!
        刘元利:国企管理的突破口
        邱玉栋:拾级而上
        倪忠森:“财务内功”助力创业
        尹大庆:“完胜”的退休者
        杨嘉宏:做最擅长的事情
        曲啸国:模糊地带的挑战与希望
        魏长友:坚持主见,塑造团队
        陈祎岚:做团队的精神导师
        潘丽春:激励盘活创新
        胡月明:点子+管理=创意
        邓本桐:奥美“少林”
        吴轶伦:知人善任,提升团队
        赵恩东:企业最终是做出来的!
        苗天祥:欢迎并拥抱变化
        李东辉:补足人才短板
        陈兆军:零负债率的道理
        武俊安:动态平衡的资金管控
        何皓明:弥补短板
        黄超贤:善用资金杠杆
        王丽波:资金调配“内”“外”有别
        李国俊:在困境中淘金
        赵玉民:改善财资管理DNA
        徐连生:大司库法则
        李春燕:零售业资金要看效率
        李霞:资金的抗风险能力
        黄火灶:多管齐下
        杨德稳:专业护航者
        朱保成:逆势上市有伏笔
        杨东皓:从流血到逆袭
        韦传军:更立体更多元
        侯学理:融在路上
        朱晓明:债券破竹
        陈晓东:善融者存
        姚勇:融资要掌握一个时间点
        爱德华·莱普:“坚持并购”背后的资金底气
        何飞:谨防机遇变成风险
        汤镇瑜:走出去是个大命题
        谭擘:并购重在研发
        韩忠:瞄准“潜规则”
        陈志云:贵在资源整合
        薛贵:归属感联结战略协同
        周庆彤:最大限度规避并购中的风险
        沈翎:动态把握资源约束
        萧枭:品牌是并购的高级需求
        薛建民:“好婚姻”莫忘话语权
        陈沛:信息化使大数据商机无限
        魏勇:高效IT系统主推企业转型
        徐庭裕:信息化带来的精细化
        麦润权:一万家门店背后的IT
        望靖东:ERP衍生工具与战略决策
        何益飞:智慧黄山更有料
        倪明勇:谨防“IT”黑洞
        杨福金:磨合到位
        吴江龙:云端的盈利机会
        吴小毓:“e”路向上
        李星辰:精进全面预算能力
        祖林海:预算管理“三步走”
        罗中孝:预算“三表”
        陶伟:全面预算管理为主线
        生育新:预算打造最优产业链
        蔡磊:以预算应对风险
        李国范:预算的未来模型
        满为东:全面预算实现价值连接
        张晓鸥:用文化引导预算
        黄仲晖:严格合规的预算
        邹振宇:科技成就风险管理
        刘剑雄:供应链风险的控制
        罗硕瀚:风险“三重门”
        刘永基:保守一点没坏处
        胡芳:资金风险不可逾越两条“硬线”
        王二龙:硬风险的软约束
        方军:单独依靠财务监控是不现实的
        黄明海:去库存,排地雷
        孙大建:不得不说的项目风险
        刘红建:把控供应链
        卢民:成本控制塔
        Erick Haskell:力控库存
        李翔:情商给成本加分
        张凤文:无战略无成本
        方立新:使供应链条更合理
        赵传葆:紧跟业务创新
        李艳红:构建经营新模式
        王强:聚集生产成本
        孙宝珩:将资金和成本放在首位
        吕飞:动态全成本

四、2002点击中资海外收购战(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企业“一带一路”沿线“互联网+贸易”跨境连接战略研究[D]. 罗远旺. 广西大学, 2021
  • [2]青春绽放“十四五” 砥砺奋进新征程[J]. 华南,陈晰,张惠清,王碧清,王海珍,李菡丹,赵汉琪. 中华儿女, 2021(Z3)
  • [3]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法律问题研究[D]. 胡宏雁. 吉林大学, 2020(03)
  • [4]数字游戏平台品牌化构建研究[D]. 董一儒. 云南艺术学院, 2019(01)
  • [5]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与实现路径研究[D]. 石娜娜.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03)
  • [6]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的路径选择 ——以CPTPP、AIIB为中心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D]. 王卓. 外交学院, 2018(12)
  • [7]工商银行收购标准公众后的绩效研究[D]. 郑芳.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8)
  • [8]腾讯海外并购战略动因与绩效研究 ——以腾讯并购Riot Games为例[D]. 薛俊杰. 深圳大学, 2017(07)
  • [9]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走出去”发展战略研究[D]. 杨成瑶. 重庆大学, 2017(06)
  • [10]100个CFO的8年[J]. 本刊编辑部. 首席财务官, 2013(08)

标签:;  ;  ;  ;  ;  

2002年点击中国海外收购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