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回报、套利和估值

风险、回报、套利和估值

一、风险、收益、套利和估价(论文文献综述)

李艳霞[1](2020)在《管理者情绪影响股票收益吗?》文中研究指明股票价格会被市场情绪所影响,从而偏离原本的价值。很多学者已经刻画了投资者情绪,如Baker Wurgler的情绪指标已被国内外广泛应用。然而,管理者了解的公司信息量远大于外部投资者,他们的情绪和外部投资者一样,也会受到行为偏差的影响,也就是说,他们可能过于乐观或悲观,从而导致不合理的市场结果,因此研究管理者情绪有重要意义。管理人员较高的情绪可能会导致其高估市场的投机性,当真正的经济基本面逐步向市场披露时,错误的估值就会减少,股票价格会反转,从而导致较低的未来股票收益。但是,这种假设在股票市场中是否确实成立?如果确实存在影响,具体的影响路径是什么?这种影响在什么样的公司中更为显着?管理者情绪和投资者情绪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联系?这些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论文首先研究了公司层面的管理者情绪对未来股票收益的影响,并且探讨了这种影响在具有不同特征的公司中所存在的具体表现;接着证明了投资者情绪与管理者情绪之间不存在领先-滞后的关系,最后找到了管理者情绪影响未来股票收益的中介变量。基于此,论文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管理者情绪的文献,并综合客观地选取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文本分析结果作为管理者情绪指标,进一步研究了管理者情绪对未来股票市场的影响。以2007-2017年中国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得到了1214家公司53416条季度数据,通过回归分析检验了管理者情绪对股票收益的作用;然后,将全样本按股票类型和企业属性分类,探究了不同分类状态下管理者情绪与股票收益之间的关系;接着,鉴于市场上存在大量学者研究投资者情绪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并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论文将管理者情绪与投资者情绪做了对比分析,最后用三步检验法找到了管理者情绪影响股票收益的中介机制。在稳健性检验中,对管理者情绪和股票收益指标进行了变量替换,再次证明了二者的作用,并用Bootstrap法验证了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管理者情绪负向预测下一期的股票收益;(2)在套利成本更高、价值更高、投机性更强的公司以及非国有企业中,这种负向预测能力更强;(3)管理者情绪并不是现有投资者情绪的附带因素;(4)管理者对未来现金流量的错误预估是导致管理者情绪对股票收益负面预测的主要原因;(5)管理者情绪在高投资者情绪期会显着增强对股票收益的负向预测作用。研究结论对现有资产定价理论进行了补充,进一步丰富了文本分析与行为金融学方面的相关文献,也为利益相关者、监管部门提供了具体的政策参考。

任毅[2](2020)在《投资者情绪对我国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古典经济学时期就提出了“情绪”是影响经济分析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该观点又被凯恩斯时期的学者继续深入研究,并且不断继承和发展。但是继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之后的新古典经济学派的诸多学者们,则渐渐地将目光放到了理性选择模型上,逐渐地将情绪抛出了经济分析的范畴。随着行为经济学的迅猛发展,以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和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等为代表的行为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逐渐得到广泛认可,人们逐渐看到“完全理性人”假设的不足之处,认识到情绪等非理性因素在经济决策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据此推出有限理性的研究观点,情绪因素的影响又渐渐地被重新重视了起来。近年来,投资者情绪作为引起市场错误估价因素的观点逐渐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可。在此基础上,“投资者情绪可能会影响到实体经济中企业行为”的观点逐渐成为学者们研究的方向。目前,学者们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选取国外发展成熟、体系完善的金融市场作为研究样本,而对于尚未成熟的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的研究相对较少。我国经过了 4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佼佼者,国内的金融市场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同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以及重要性都在显着提升。通过对比我国金融市场与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的特点后发现,我国金融市场中的投资者非理性行为更加普遍,同时投资者情绪带来的影响也更为明显。因此,研究我国的投资者情绪就显得更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既为我国的企业治理提供了一个新的参考,也为规范我国投资者投资行为提供了一个新的启示,更为我国相关市场监管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借鉴。本文基于中国特色的金融市场,试图放松传统经济学中关于“完全理性人”的假设,对学术界有关企业投资决策和投资者情绪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整理,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并引入Polk and Sapienza(2009)以及Baker et al.(2003)等学者的研究方法,从企业投资水平、企业投资结构、企业投资效率这三个维度对我国企业投资决策受投资者情绪的影响方式、作用路径以及经济后果等展开深入分析,进一步地对投资者情绪的最终影响效果在企业价值层面进行了判断。首先,在投资者情绪影响企业投资水平的过程中,分别检验了迎合渠道和股权融资渠道这两个渠道在我国的适用性,并对比了二者的作用大小。结果显示:(1)投资者情绪与我国企业投资水平呈显着正相关,且迎合渠道发挥的作用比股权融资渠道更明显。(2)投资者情绪对股权依赖企业投资水平的影响比非股权依赖企业更明显。(3)股票换手率越高的企业,其投资水平对投资者情绪的敏感性越高。其次,从企业投资结构的角度出发,考察了投资者情绪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研发投资的影响差异。结果显示:(1)投资者情绪对我国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并不比固定资产投资更明显。(2)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研发投资受投资者情绪的影响程度要明显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3)非国有企业的研发投资受投资者情绪的影响要比国有企业更强烈。再次,立足于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视角,分析了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通过放松“企业最优投资水平不变”的假设,验证投资者情绪是否一定会导致企业资本配置的失效。结果显示:(1)高涨的投资者情绪会恶化企业的过度投资,低迷的投资者情绪会恶化企业的投资不足。(2)在不同的市场周期中,投资者情绪对我国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在市场上行周期,企业投资效率受投资者情绪的影响程度更大;而在市场下行周期,则相反。最后,进一步地对投资者情绪作用于企业投资决策的最终影响效果在微观层面进行评价,考察了企业价值所受的影响。结果显示:(1)投资者情绪对企业价值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高涨的投资者情绪有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低迷的投资者情绪会导致企业价值的降低。(2)在资本结构的作用下,投资者情绪与企业价值呈非线性关系。当企业的资本结构较低时,投资者情绪对企业价值具有较强的正向影响;而当企业的资本结构较高时,投资者情绪对企业价值具有较弱的正向影响。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第一,本文基于中国金融市场的特点,搭建多个面板数据模型全方位立体化地对企业投资决策受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在企业投资水平、结构、效率等多个维度进行了综合实证检验,并进一步地对这种影响的最终效果在企业价值层面进行了判断,进一步增强了该领域研究结论的关联性、可靠性和科学性,体现了本文在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上的创新。第二,在探讨投资者情绪对于我国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过程中,加入了投资结构的视角,考察了我国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研发投资受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差异,并比较了我国不同区域企业的不同投资类型受投资者情绪的影响程度,为我国企业结合自身具体情况、选择适配的投资类型、搭建合理的投资结构、进行科学的内部治理提供了新的借鉴思路。第三,深入探究了投资者情绪对我国企业价值的非线性影响机制,特别是将资本结构纳入到二者的分析框架中来。从实证的角度证明了投资者情绪对我国企业价值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而且在资本结构的作用下这种影响是非线性的。这表明,投资者情绪不一定会阻碍企业未来的发展,也有可能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这一结论的产生为投资者情绪与企业投资关系的研究起到了极大的丰富和促进作用。

陈涵[3](2019)在《信托受益权流通机制研究》文中提出1979年10月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宣告成立,成为我国现代信托业的开端。经过39年的高速发展,信托公司管理资产规模在2018年达到22.7万亿元,信托业远远超越了保险业规模,稳居金融行业第二大的地位。但在受托管理资产规模增加的同时,信托业大而不强,信托公司缺乏核心竞争力、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逐步凸显。信托业如何突破瓶颈,重新审视发展路径,在做大信托规模的同时做强信托资产,提升信托业发展质量,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信托业共识,而信托受益权目前在我国金融市场中流通受限成为做强信托资产的障碍。信托受益权是信托关系中的受益人根据信托合约享有的请求受托人支付信托利益等权利。我国将信托受益权界定为私募性质,在交易机制不完善、信托产品不能公开营销、投资者准入门槛高、流通渠道分散等限制条件下,商事信托受益权流通市场乱象丛生,出现李鬼信托、违规分拆信托受益权等现象,损害投资者利益,降低信托业声誉,扰乱金融业秩序,影响经济发展,而民事信托业务在我国发展缓慢,无法有效发挥信托财产管理制度的本源作用,制约了信托业的发展。因此如何系统设计信托受益权流通机制以降低流通障碍,减少流通乱象,规范信托受益权流通市场,促使信托业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源,提高信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增加信托受益权价值,做强信托资产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流通市场以进一步发挥信托受益权流通的经济效应,是本学位论文研究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信托受益权流通机制是在信托受益权流通市场中,通过制度、规则、流程等条件明晰各参与主体和客体(流通交易双方、信托公司、监管者等作为参与主体,信托受益权作为交易标的)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关系,以实现信托受益权流通功能的体系。从机制设计的主体需求角度分类,流通机制包括交易机制(估价标准、报价规则、分配规则和支付规则)和配套机制(如政策法律机制、税收机制、风险防范机制、流通渠道):交易机制设计旨在规范流通市场的交易规则,体现为对流通市场参与主体满足激励相容和参与约束条件的设置,最大化参与主体的期望效用;配套机制设计则主要体现为监管者对流通市场主体参与约束条件的设置,规范流通市场在制度层面的机制设计,旨在满足监管者的监管需求,构建规范透明的流通市场,降低监管成本。本文研究路线是结合国内外信托业发展的背景来解析信托受益权流通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我国流通机制现状及问题的成因和完善流通机制的必要性,通过国内外信托受益权流通的比较提出我国信托受益权流通机制的设计思路,根据我国信托受益权的特性进行流通机制的系统设计,最后提出政策建议和后续研究方向。全文主要内容分为信托受益权流通的横纵解析、信托受益权流通机制设计、结论建议三大部分。首先,为设计符合我国国情的信托受益权流通机制,本文从民事信托发源地的英国、商事信托发达的美国和与我国同属大陆法系的日本出发对比分析国外信托业发展背景下的信托受益权流通,并结合制度变迁理论对我国信托受益权流通的发展历史脉络依次从政府主导的财政支持阶段到银行附属通道业务发展阶段再到信托公司主导的信托受益权流通三个阶段进行纵深梳理,结合我国信托受益权流通机制的现状,进一步通过理论分析其问题及成因,为机制设计作铺垫。在信托受益权流通的纵向解析上,文章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和产权理论分析信托受益权流通对我国信托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推动民事信托的发展,回归信托本源,优化信托业务结构;提高商事信托受益权的流通性,促进长期投资,推动信托业服务实体经济;减少信托受益权流通障碍导致的效能损耗,降低交易成本;有效发挥市场调节资源的作用。基于信托业发展的历史数据,本文整理汇总了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实证检验得出结论:信托业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有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反应信托业发展的指标——新增集合信托规模每增加1%,人均GDP增长率和GDP增长率均提高0.0008%。结合信托受益权流通有利于推动我国信托业发展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分析,可见信托受益权流通具有宏观经济效应。因此完善信托受益权流通机制有利于规范流通市场,降低流通障碍,减少流通乱象,进一步发挥信托受益权流通的经济效应。通过国外的横向比较和我国历史发展的纵向分析,可见完善我国信托受益权流通机制具有必要性,并且进一步提炼出我国信托受益权流通机制设计的总体思路:信托受益权按照性质分类,统一流通市场,分类交易;大力发展民事信托,回归信托本源;完善商事信托受益权流通机制,发挥其投融资功能。其次,本文第二大部分(第四、五、六章)主要探讨如何设计信托受益权流通机制。在流通机制的顶层设计上,本文提出“信托受益权按照性质分类、分类估价、分类交易、统一流通市场、流通渠道分层次流转”的指导思想,其中:信托受益权按性质分类是流通机制的前提;交易机制是流通机制的核心;政策法律机制、税收机制、风险防范机制、流通渠道等配套机制是流通机制的基础设施,保障交易机制的有效运行。本文探索交易机制的设计,先以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为基础分析信托受益权流通市场的交易机制适用定期拍卖机制,再结合机制设计的经济理论,从机制设计理论基准模型出发,探讨了其理论分支——拍卖理论的基准模型;基于拍卖理论的基准模型进行拓展,放宽基准模型的假设条件分别研究民事信托受益权和商事信托受益权流通市场的交易机制设计。作为信托受益权的重要类别,民事信托受益权流通最能体现信托业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源。民事信托受益权流通市场的交易机制是基于多属性物品逆向拍卖理论进行研究,结合激励相容和参与约束条件进行交易机制的设计,实现民事信托委托人和信托公司的期望效用最大化。通过理论建模推导出信托公司的最优竞拍策略,并得出以下与现实相符的结论:当信托公司作为竞拍人的数量增加时,信托公司的服务质量会提升,手续费报价减少,信托公司的期望收益降低,委托人的期望效用增加;当信托公司的专业能力越强时,信托公司的手续费报价会相应降低,期望收益增加,委托人的期望效用也会增加。在该理论模型基础上,本文以家族信托为算例求解信托公司的最优竞拍策略,进一步验证了理论模型的结论。作为信托受益权的第二大类别,商事信托受益权流通市场的交易机制设计则大相径庭,基于可分物品视角的拍卖理论和双向拍卖理论进行研究,结合激励相容、参与约束和预算约束等条件进行交易机制的设计,实现市场交易主体期望收益最大化。通过理论建模推导出商事信托受益权流通市场最优分配规则和支付规则,并以集合信托受益权的交易案例进一步说明商事信托受益权进行标准化估价的流程以及流通市场的最优分配规则和支付规则。在商事信托受益权流通市场中,信托公司作为重要参与主体发挥其主导作用,以市场组织者和做市商的角色定位作为转型升级的方向,其中做市商更能体现信托公司的专业优势,本文基于做市商竞争报价模型推导出信托公司的最优报价策略。文章最后提炼出基本结论,提出政策建议,并指出了主要贡献、研究局限和后续研究方向。文章主要贡献在于结合国内外信托业发展的背景解析信托受益权流通的经济环境和完善流通机制的必要性;系统设计我国信托受益权流通机制;拓展拍卖理论基准模型应用到信托受益权流通市场交易机制的分类研究。

丁肖丽[4](2019)在《投资者情绪、意见分歧与股票收益变动》文中指出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存在许多传统资产定价理论无法解释的金融异象,现实中股价偏离基本价值的情形也时常出现,这迫使经济学家们寻求新的资产定价范式。部分学者认为心理因素,如心理活动、认知偏差等影响着投资者对未来市场的观念和情绪,并最终影响股票价格。也有学者试图放宽同质性假说,从异质信念角度寻找资产定价的新规律。现有的行为金融理论借鉴了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研究成果已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行为资产定价模型,力图揭示了金融市场的非理性行为和决策规律,对一些传统金融理论所不能解释的金融异象做出了合理解释。但现有的研究往往只是单方面地研究投资者情绪或者异质信念对投资决策乃至股票价格的影响,而忽视了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并没有考虑到投资者情绪与意见分歧对股票收益的交互影响,在意见分歧比较大的情况下,投资者情绪高涨,当期股票收益可能会上涨得更多;在不同情绪的推动下,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对市场的反应又会具有更加明显的差异。正如Chemmanur et al.(2010)所指出的那样:投资者情绪可以看成投资者信念的乐观度(均值),而意见分歧则相当于投资者信念的分歧程度(方差),从这一意义上讲,投资者情绪和意见分歧是衡量投资者信念的两个统一的概念,用投资者情绪和意见分歧两个变量可以比较全面地涵盖投资者特征。因此,本文从意见分歧与投资者情绪相结合的角度,在一个更加完整的框架下考察投资者情绪与异质信念对股票收益的影响,并基于中国A股市场经验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有助于加深理解我国股票市场中投资者的行为。本文通过寻求错误定价因子,研究了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探讨了投资者情绪、意见分歧是否会导致股票错误定价,以及投资者情绪与意见分歧对股票收益的交互影响,即投资者情绪是否会影响意见分歧与股票收益的关系,及意见分歧程度是否会影响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的关系。首先,从理论上论述了投资者情绪、意见分歧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机理,构建了一个同时包含有投资者情绪、意见分歧的行为资产定价模型,并求解了模型的均衡解,发现投资者情绪与意见分歧对股票价格的作用方向相同且都为正。与大多数研究只强调情绪交易产生的主观因素不同,本文从信息不对称和投资者非理性角度两个角度,定性分析了在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分析师及媒体等中介以及投资者自身的认知偏差、风险偏好等因素的影响下,投资者情绪如何对股票价格及其收益产生影响的。并论证了现实金融市场中机构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之间、个人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之间、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之间都可能存在着异质信念,而且异质信念对股票收益产生影响的前提条件(即卖空限制)也依然成立,从而,Miller(1977)的假说也成立。在投资者情绪与意见分歧的共同作用下,投资者意见分歧较大时,股票越难估价,越易受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当投资者意见分歧较小时,市场上可能会产生较少的交易量,股票价格受到投资者情绪的影响相对较小;在高情绪的驱动下,投资者对市场信息存在认知偏差,投资者意见分歧越大,相应的再售期权的价格也更高,从而推高了股票价格;情绪低落时,有利于坏消息的揭露,市场行情通常较差,存在卖方压力,投资者往往会表现得更为理性,意见分歧对股票错误定价的影响会相对较小。从而,从理论上分析得出,投资者情绪、意见分歧各自都与当期股票收益正相关,与未来股票收益负相关,投资者情绪与异质信念是影响资产定价的重要因子,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股票价格被高估得更多。以中国A股市场为研究对象,结合我国股票市场的实际情况,从市场层面和个股层面全面探讨了投资者情绪、意见分歧对股票收益及其波动性的影响,并得到了如下结论:第一,基于总体效应分析,投资者意见分歧对下一期股市收益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投资者情绪与股市未来收益呈现负相关关系。基于日度、月度不同数据频率下,意见分歧对中长期收益的影响要明显大于短期收益,意见分歧对股票收益的影响在短时间内更加依赖于市场情绪状态,而不管采用股吧投资者情绪还是经典的BW投资者情绪指数,各自与意见分歧对股市未来收益都产生显着的交叉影响。第二,从二阶水平上看,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证实了投资者情绪变化是影响A股收益率变化的格兰杰原因,但收益率对意见分歧变动的影响要比意见分歧变动对收益率的影响更明显,投资者情绪的变动依赖于前期收益率但不依赖于前期交易量。来自股吧论坛投资者情绪变动对股市交易量产生冲击,但这种冲击会逐渐减弱直至恢复到均衡位置。而基于日度数据,通过构建VAR-GARCH-DCC模型得出,投资者情绪与股票市场收益的动态相关性也较高,但意见分歧与股市收益的动态相关性相对较小。第三,基于截面效应分析,采用投资组合分析、Fama-Macbeth回归分析、面板数据回归分析三种实证方法,验证了意见分歧程度与未来收益率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且在情绪高涨期尤为突出;投资者情绪对股票未来收益产生负向影响,投资者情绪越高涨,股价越容易被高估,当意见分歧较大时,投资者情绪的影响更大。而且,在意见分歧与投资者情绪的共同作用下,投资者意见分歧越严重、投资者情绪越高,投资者对股价的非理性反应越强烈,股票价格偏离其基本价值的幅度越大,随后一期股票收益率回调得越多。第四,从自身特征不同、交易特征不同、行业特征不同三个维度,研究发现规模较小、账面市值比较低、市盈率较高、波动率较高的公司股票更容易受到投资者情绪、异质信念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且在情绪高涨时,意见分歧对股票未来收益的负向影响更大。而我国股市中卖空限制程度对投资者意见分歧与股票收益的关系并没有产生显着影响,但投资者情绪、意见分歧对不同行业的公司股票收益的横截面影响具有差异性。本文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深刻地理解投资者非理性因素与股票价格行为的关系,对投资者、上市公司、券商、政府监管者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参考价值,对完善我国股票市场运行机制,推进股票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熊柔娉[5](2019)在《我国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定价研究》文中认为PPP项目资产证券化是一种创新的融资方式,可以盘活项目公司庞大的存量资产,提高流动性,从本质上讲有助于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进而激发社会资本的投资动力,从长远来看,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规模非常具有发展潜力。PPP项目资产证券化有着复杂的交易结构,而定价是影响资产支持证券流通的关键问题,由于我国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市场处于初期水平,发行市场规模小且交易市场流动性差,使得一级市场没有可靠的定价依据。有效的定价机制能够引导我国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标准化进程,因此研究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定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了国内外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及定价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分析了我国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及其定价的现状。在资产证券化基本原理、资产定价理论和利率期限结构理论为主要理论指导基础上,运用实证研究法进行研究。通过比较名义利差法、静态利差法、无风险套利定价法等传统的几种定价模型,本文认为基于利率二叉树模型的期权调整利差法是比较合理的方法。本文以华夏幸福固安九通PPP项目资产证券化产品为案例,使用MATLAB软件求得CIR单因素模型利率波动率,运用利率二叉树模型模拟出利率路径后进行项目定价。实证检验结果与该项目经路演询价结果误差3%,说明模型具有较好的理论参考价值。从定价模型的内涵出发,本文认为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存在现金流稳定性风险,通货膨胀风险,基准利率波动风险,原始权益人持续经营风险,需加以防范。

郭艳丽[6](2019)在《基于中国平安A+H股统计套利策略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8年1月29日上证指数上升至3587点,此后在中美贸易战的压力下股市开启了灾难模式,8月上证指数跌到2668点的低位,大盘指数在短短7个月内下跌25%,个股股价平均跌幅达到近30%。在市场行情如此不好的情况下,如何能够稳定获得投资收益成了大多数投资者亟需探索的问题,此时量化投资逐渐得到市场中大部分投资者的关注。通常来说公司同时在A股和H股上市应该具有相同的股票价格,但在现实中它们之间的价格往往是有差异的,这便为研究跨市场统计套利提供了思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探究同时在A+H上市的公司股价之间是否存在跨市场统计套利的机会,进而研究如果存在统计套利机会,套利的收益率大小是否和数据频率有关。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首先选择实证分析的样本期即2017年9月1日至2018年9月1日,对剔除ST和样本期上市后剩余的89家公司的日收盘价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最终选取中国平安作为实证对象。然后选取5分钟,15分钟、30分钟、60分钟和日数据等五种频率的数据进行协整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的建立,由此可以中国平安A+H确实之间存在套利机会。最后使用GRACH模型确定交易信号,并利用MATLAB进行套利过程的模拟以确定每种频率的收益率。基于以上实证分析可以得出:本文设计的统计套利策略应用于中国平安的A股和H股的两个股票之间时能够获得正的收益,且收益率大小和数据频率有关。这表明我国股市存在跨市场套利机会且本文所选的5种频率中日数据的收益率最高,这也表明统计套利策略的数据频率并非越高越好。基于以上结论希望本文的研究结果能够给我国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投资和盈利模式,同时能够建立更为有效的价格发现机制。

蔡自雪[7](2019)在《借壳方视角下壳资源价值评估 ——以“三六零”借壳“江南嘉捷”为例》文中提出现阶段,我国资本市场上IPO正由核准制向注册制缓慢过渡,在政策收紧的过程中,借壳上市的借壳方条件也与IPO条件趋同,壳资源价值受到了较大影响,随着我国资本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在国外上市企业的企业估值普遍低于国内上市的同类公司,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企业回归国内上市的意图明显,而相对IPO的长周期、高成本,借壳上市成为中概股回归的首要之选,借壳上市在热度下降的过程中仍维持着较高的交易数量,壳资源价值在回落合理水平的过程中仍保持着较高的估值,此外,“非常规壳”也成为现如今借壳上市的选壳趋势,多方面因素作用使得壳资源价值更加合理,在此背景下,推动壳资源价值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的同时,基于不同角度对壳资源价值进行评估,也为壳资源价值的衡量提供了新的视角,所以,我们也应当了解壳资源价值的构成及内涵,找到合适的评估办法,合理地评估壳资源价值。本文总共分为六大章节,首先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节从三个方面罗列了借壳上市的相关文献,包括借壳上市的动因、壳资源价值的构成和壳资源价值的评估方法,并对三个方面的文献总结述评,为下文展开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三章节包含了本文的主要理论,包括对壳公司与壳资源的定义以及各自价值的内涵解释、内外部价值影响因素的介绍和不同角度下壳资源价值的构成分析。第四章通过对传统评估方法以及其他评估方法的介绍与分析,进行评估方法的选择。本文第五章节是案例分析,通过收益法以及收益法和期权估价法结合的估值方法对三六零借壳江南嘉捷的壳资源价值的评估过程展示及评估结果分析,总结出适用于借壳方视角下壳资源价值评估方法,为日后类似的市场交易中提供有用的参考和借鉴。

王钢[8](2019)在《我国上市公司投资和盈利能力对其股票超额收益率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中国股票市场经过28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企业、居民重要的投融资手段之一,但是,我国的股票市场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政策不完善、市场机制有待健全导致效率低下;投资者结构不合理且非理性现象严重,跟风炒作盛行;公司回馈社会意愿不强,治理能力、内部制度一般。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合理地定价就成为股票市场的一个研究重点。而近年来投资定价模型的兴起也给研究指明了一个新方向,公司的投资和盈利能力是否能够有效解释股票收益率,就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结合定价异象文献,利用投资生产公式以及企业边际投资条件,理论研究了投资和盈利能力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并且使用Fama-Macbeth回归方法对沪深两市A股公司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且针对产业、周期和市场进行了分组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从整体来看还是在产业、时间还是市场板块分组中,投资和盈利能力都表现出对股票超额收益率的显着影响,并且在不同行业中、不同期间(行情)中两者的影响有所差别,在不同的版块之间则无明显变化,始终显着。但是总的来说,两者的影响力还是不如规模和账面市值比因子。本文还结合中国市场实际,加入流动性因子换手率作为控制变量,再检查投资和盈利能力因素对股票超额收益率的影响。本文最终可以证明,投资和盈利能力对股票收益率有显着地解释能力,分别为反向与正向的关系,而且换手率无法夺走这两个因子的解释能力。本文根据结论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并且此结论对定价模型的进一步深化研究、实践都有所帮助,也能够为广大投资者提供参考。

连祖奇[9](2018)在《商品交易顾问基金业绩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商品交易顾问(Commodity Trading Advisor,CTA)基金作为非主流投资工具的一种,由于其与股票和债券等主流投资品种的相关性很低,可以显着的降低投资组合的标准差、增加组合的风险调整后收益,但由于我国期货市场发展尚不完善,期货品种与资金容量还比较小,以及机构投资者的缺位,我国目前的CTA基金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CTA基金的业绩评价体系,提高基金业绩评估的准确度,有助于投资者合理地筛选和配置CTA基金,从而对于丰富投资者资产配置选择以及提升我国期货市场专业化程度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首先介绍了CTA基金的基本概念和海内外的发展历程,然后根据笔者多年来的相关工作经验按CTA基金的不同维度进行分类归纳,并结合实际介绍了一套完整的CTA基金业绩评估体系的要素和评估流程,分析了该业绩评估体系的优势和劣势,针对原有业绩评估体系中的问题,提出了对基金经理趋势择时能力和对冲套利能力评价的创新方法,构建了一套更加适合CTA基金自身特性的业绩评价体系,最后对改进前后的基金业绩评价体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研究的结果显示,改进后的业绩评价体系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估CTA基金的业绩情况,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因而对于基金投资人,尤其是合格机构投资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配置CTA基金具有指导意义,继而对于我国CTA基金乃至期货市场向着专业化、成熟化的方向快速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郑稼宏[10](2018)在《实物期权理论在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以武夷山竹筏漂流项目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应用实物期权理论开展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评估研究,在我国是一个较新的领域。而随着国家将旅游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这一目标的确定,对于该课题的研究,具有更加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了将实证研究建立在可靠的理论基础之上,本文从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的内涵溯源开始,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回顾,层层挖掘了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的内涵机理。在介绍各种评估方法的同时,对其进行比较和适用性研究,进而发现各评估方法的优势及不足,为本文选用实物期权方法开展研究提供了依据。通过对实物期权理论的介绍,发现该理论在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评估领域具有适用性。在当前国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旅游项目投资开发的背景下,对于旅游资源经济价值中的可直接交易经济价值一一旅游景区经营权价值的研究,使用实物期权评估法不但顾及了景区过去、现在的经营表现,也考虑到未来不确定因素中包含的机会价值。通过对旅游资源经济价值内涵的廓清,本文介绍了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评估的常用方法,并针对旅游景区经营权价值评估中使用较少的实物期权方法开展了进一步研究。在对实物期权方法的几种常用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基础上,选取其中的B-S模型,对武夷山景区竹筏漂流项目进行旅游经营权价值评估的实证研究。实物期权理论将金融期权思维引入实物资产估价中,应用于包含高度不确定性的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评估,可以完善旅游资源资产价值评估体系,在推广旅游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中发挥积极作用,促进旅游资源市场化配置,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全域旅游这一国家战略的实现。

二、风险、收益、套利和估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风险、收益、套利和估价(论文提纲范文)

(1)管理者情绪影响股票收益吗?(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相关文献综述
        1.3.1 基于文本信息的管理者情绪
        1.3.2 情绪对未来现金流量存在负向影响
        1.3.3 未来现金流量对股票收益存在正向影响
        1.3.4 管理者情绪与股票收益
        1.3.5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1.5 本文创新点
        1.5.1 研究角度新颖
        1.5.2 指标刻画新颖
        1.5.3 检验方法新颖
第二章 管理者情绪影响股票收益的理论与假设
    2.1 传统金融学理论与股票收益
        2.1.1 CAPM模型
        2.1.2 三因子、四因子与五因子模型
    2.2 行为金融学理论
        2.2.1 羊群效应
        2.2.2 过度自信
        2.2.3 厌恶损失与模糊
        2.2.4 迷恋小概率
    2.3 有限理性假说
    2.4 研究假设的提出
第三章 管理者情绪影响股票收益的实证研究
    3.1 数据来源
    3.2 变量的确定
        3.2.1 管理者情绪的构建
        3.2.2 股票收益的刻画
        3.2.3 控制变量
    3.3 经济渠道的检验方法
        3.3.1 中介效应原理
        3.3.2 中介效应检验步骤
        3.3.3 中介效应示意图
    3.4 管理者情绪与股票收益的描述性统计
    3.5 管理者情绪与股票收益的相关性分析
    3.6 管理者情绪与股票收益的回归分析
第四章 基于公司特征的管理者情绪对股票收益的影响研究
    4.1 不同股票类型对管理者情绪的影响
    4.2 企业属性对管理者情绪的影响
第五章 管理者情绪影响股票收益的中介效应研究
    5.1 关于投资者情绪是否为中介机制的检验
    5.2 未来现金流量的中介作用检验
    5.3 投资者情绪对管理者情绪的影响
第六章 稳健性检验
    6.1 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的分析
    6.2 高情绪期与低情绪期的分析
    6.3 股票收益的指标替换
    6.4 Bootstrap法检验中介效应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7.1 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利益相关者角度
        7.2.2 监管部门角度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投资者情绪对我国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方法
    1.3 研究创新与不足
        1.3.1 创新之处
        1.3.2 主要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关于主要概念的研究综述
        2.1.1 投资者情绪
        2.1.2 企业投资决策
    2.2 关于投资者情绪度量方法的研究综述
        2.2.1 投资者情绪的直接度量指标
        2.2.2 投资者情绪的间接度量指标
        2.2.3 投资者情绪的复合度量指标
    2.3 关于情绪介入决策的经济学研究演变路径
        2.3.1 古典经济学对情绪的发掘
        2.3.2 新古典经济学对情绪的抛弃
        2.3.3 行为经济学对情绪的回归
    2.4 关于放松理性投资者假设的企业投资理论
        2.4.1 股权融资渠道理论
        2.4.2 迎合渠道理论
    2.5 研究评述
第3章 投资者情绪对我国企业投资水平的影响分析
    3.1 基于股权融资渠道的检验
        3.1.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1.2 投资者情绪测度
        3.1.3 数据来源与研究设计
        3.1.4 实证结果分析
    3.2 基于迎合渠道的检验
        3.2.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2.2 数据来源、变量选择与研究设计
        3.2.3 实证结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投资者情绪对我国企业投资结构的影响分析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1.1 信息不对称理论
        4.1.2 委托代理理论
        4.1.3 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与研发投资
        4.1.4 研究假设
    4.2 数据来源、研究设计与变量选择
        4.2.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4.2.2 研究模型设计
        4.2.3 变量选择与定义
    4.3 实证结果分析
        4.3.1 描述性统计结果
        4.3.2 区分投资对象的实证检验结果
        4.3.3 区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实证检验结果
        4.3.4 区分企业产权性质的实证检验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投资者情绪对我国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分析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1.1 投资者情绪与企业非效率投资
        5.1.2 投资者情绪、市场周期与企业投资效率
    5.2 数据来源、研究设计与变量选择
        5.2.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5.2.2 研究模型设计
        5.2.3 变量选择与定义
    5.3 实证结果分析
        5.3.1 描述性统计结果
        5.3.2 企业投资效率评价
        5.3.3 基于企业投资效率的实证检验结果
        5.3.4 区分不同市场周期的实证检验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投资者情绪对我国企业投资决策的最终影响效果分析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1.1 投资者情绪与企业价值
        6.1.2 投资者情绪、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
    6.2 数据来源、研究设计与变量选择
        6.2.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6.2.2 研究模型设计
        6.2.3 变量选择与定义
    6.3 实证结果分析
        6.3.1 描述性统计结果
        6.3.2 不考虑门限效应的实证检验结果
        6.3.3 考虑门限效应的实证检验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关于投资者情绪影响我国企业投资水平的研究结论
        7.1.2 关于投资者情绪影响我国企业投资结构的研究结论
        7.1.3 关于投资者情绪影响我国企业投资效率的研究结论
        7.1.4 结合企业价值评价投资者情绪最终影响效果的研究结论
    7.2 相关建议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3)信托受益权流通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概念界定
        一、研究背景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内容及分析框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关于信托受益权流通的研究成果
        一、信托受益权:债权、物权、复合权利、特殊权利
        二、信托受益权流通:模式、市场、机制
    第二节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一、制度变迁理论
        二、交易成本理论
        三、产权理论
    第三节 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
        一、交易机制理论
        二、做市商理论
    第四节 机制设计理论及拍卖理论
        一、机制设计理论
        二、拍卖理论:基于机制设计理论
第三章 信托受益权流通的横纵解析
    第一节 国外信托受益权流通的横向比较
        一、英国:民事信托发源地
        二、美国:商事信托发达
        三、日本:大陆法系信托的典范
        四、横向比较的总结
    第二节 我国信托受益权流通的历史发展脉络
        一、信托业历史:信托受益权流通机制的渊源
        二、信托受益权流通的纵向发展脉络
        三、信托受益权流通机制的制度变迁
    第三节 我国信托受益权流通机制现状及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民事信托受益权流通机制的现状及问题
        二、商事信托受益权流通机制的现状及问题
        三、信托受益权流通机制存在问题及成因的理论分析
    第四节 完善我国信托受益权流通机制的必要性
        一、信托受益权流通推动信托业发展:基于交易成本和产权理论
        二、我国信托业发展的经济效应: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
        三、我国信托受益权流通的经济效应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信托受益权流通机制设计
    第一节 信托受益权流通机制的系统设计
        一、顶层设计思路
        二、流通机制设计前提
    第二节 配套机制设计:流通机制的保障
        一、政策法律机制
        二、税收机制
        三、风险防范机制
        四、流通渠道
    第三节 分类别的交易机制设计:流通机制的核心
        一、分类别的交易机制:民事和商事
        二、交易机制设计:定期拍卖
        三、定期拍卖机制的模型基础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民事信托受益权流通市场的交易机制—多属性物品逆向拍卖机制
    第一节 交易机制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拍卖理论基准模型的拓展:多属性物品视角
        二、多属性物品逆向拍卖理论的文献脉络
    第二节 民事信托受益权流通市场的交易机制设计
        一、交易流程
        二、交易机制模型假设
        三、交易机制模型
        四、理论模型结论
    第三节 民事信托受益权流通的模拟算例
        一、算例背景
        二、评分标准
        三、仿真模拟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商事信托受益权流通市场的交易机制—可分物品的双向拍卖机制
    第一节 交易机制设计的前提
        一、商事信托受益权的分类
        二、商事信托受益权的估价标准
    第二节 交易机制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可分物品(多物品)拍卖理论的研究成果
        二、双向拍卖理论的研究成果
    第三节 商事信托受益权流通市场的交易机制设计
        一、交易流程
        二、交易机制模型假设
        三、激励相容性和参与约束条件
        四、流通市场分配规则和支付规则
        五、理论模型结论
    第四节 商事信托受益权流通的模拟案例
        一、流通标的要素
        二、交易主体报价
        三、分配规则和支付规则
        四、流通市场效率
    第五节 信托公司的功能定位
        一、市场组织者
        二、做市商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文章结论和研究展望
    第一节 文章结论与主要贡献
        一、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二、主要贡献
    第二节 研究局限及后续研究方向
        一、文章研究局限
        二、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投资者情绪、意见分歧与股票收益变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2.2 研究方法
    1.3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述评
    2.1 行为金融资产定价的理论假设
        2.1.1 有限理性
        2.1.2 有限套利
    2.2 行为金融资产定价的心理学基础
        2.2.1 情感
        2.2.2 认知偏差
        2.2.3 非标准偏好
    2.3 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关系的研究综述
        2.3.1 投资者情绪对股票收益的总体效应
        2.3.2 投资者情绪对股票收益的截面效应
        2.3.3 投资者情绪对股票收益波动的影响
        2.3.4 基于网络大数据的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
    2.4 基于意见分歧的资产定价的研究综述
        2.4.1 基于静态意见分歧的资产定价
        2.4.2 基于动态意见分歧的资产定价
    2.5 投资者情绪与意见分歧交互作用的研究综述
    2.6 文献评述
第三章 投资者情绪与意见分歧的内涵及衡量指标
    3.1 投资者情绪的内涵与度量
        3.1.1 投资者情绪的内涵
        3.1.2 投资者情绪的测度指标
    3.2 投资者意见分歧形成机制及其衡量指标
        3.2.1 投资者意见分歧的界定与形成机制
        3.2.2 投资者意见分歧的代理指标
第四章 理论分析框架
    4.1 理论模型构建
        4.1.1 基本模型
        4.1.2 模型的均衡解
        4.1.3 投资者情绪与意见分歧对股票收益的影响
    4.2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4.2.1 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的关系
        4.2.2 意见分歧与股票收益的关系
        4.2.3 投资者情绪与意见分歧的交互影响
第五章 基于总体效应的实证分析
    5.1 投资者情绪指标构建
        5.1.1 文本情绪构建
        5.1.2 BW指数的构建
    5.2 样本选择与变量说明
        5.2.1 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5.2.2 变量定义及数据特征说明
    5.3 基于不同频率数据的投资者情绪与意见分歧对股市收益的影响
        5.3.1 OLS回归模型构建
        5.3.2 投资者情绪与意见分歧对股市收益的预测能力
    5.4 情绪变化、信念调整与股市波动
        5.4.1 多元波动率模型构建
        5.4.2 数据处理与描述统计
        5.4.3 格兰杰因果检验与脉冲响应分析
        5.4.4 基于VAR-DCC-GARCH-M模型的结果分析
第六章 基于截面效应的实证分析
    6.1 实证研究设计
        6.1.1 变量选择与定义
        6.1.2 研究方法与模型设定
        6.1.3 样本选择与数据处理
    6.2 描述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6.2.1 描述统计分析
        6.2.2 相关性分析
    6.3 投资者情绪与意见分歧对股票收益的影响
        6.3.1 投资组合分析
        6.3.2 Fama-MacBeth截面分析
        6.3.3 面板数据回归分析
        6.3.4 稳健性检验
    6.4 投资者情绪与意见分歧对不同类型股票的差异性影响
        6.4.1 不同自身特征股票受投资者情绪与意见分歧的影响
        6.4.2 不同交易特征股票受投资者情绪与意见分歧的影响
        6.4.3 不同行业特征股票受投资者情绪与意见分歧的影响
第七章 结论与启示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5)我国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定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对PPP项目的研究
        (二)对资产证券化定价的研究
        (三)对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定价的研究
        (四)文献评述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图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及其定价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PPP项目
        二、资产证券化
        三、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定价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原理
        二、资产定价理论
        三、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及其定价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我国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实践
        一、我国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发展现状
        二、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优势
    第二节 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
    第三节 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定价的现状
        一、我国资产证券化定价的概况
        二、我国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定价的概况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PPP项目资产证券化OAS定价模型的构建
    第一节 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定价影响因素分析
        一、利率变动
        二、提前偿付率
        三、偿还期
        四、资本市场影响
    第二节 资产证券化的主要定价模型
        一、名义利差法
        二、静态利差法
        三、期权调整利差法
        四、无风险套利定价法
    第三节 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定价模型的构建
        一、选择期权调整利差法
        二、选定CIR利率期限结构模型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定价OAS模型的实证检验
    第一节 项目概况
        一、专项计划发行概况
        二、项目交易结构
        三、项目基础资产分析
    第二节 现金流预测
        一、基础资产现金流分析
        二、利率期限结构
    第三节 产品定价
        一、利率波动率的简单矩估计
        二、利率路径
        三、定价分析
        四、结果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定价风险与防范措施
    第一节 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定价的主要风险
        一、现金流稳定性风险
        二、通货膨胀风险
        三、基准利率波动风险
        四、原始权益人持续经营风险
    第二节 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定价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切实做好尽职调查
        二、提高中长期市场预测能力
        三、完善发行与交易制度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基于中国平安A+H股统计套利策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统计套利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投资组合理论
    2.2 统计套利的相关概念
        2.2.1 统计套利的定义
        2.2.2 统计套利的基本思路
        2.2.3 统计套利的基本流程
    2.3 融资融券概述
        2.3.1 融资融券的概念及特点
        2.3.2 融资融券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平安的统计套利策略
    3.1 中国平安的发展史
        3.1.1 中国平安的经营历程
        3.1.2 中国平安的A股概况
        3.1.3 中国平安的H股概况
    3.2 统计套利策略的类型
        3.2.1 配对交易策略
        3.2.2 均值回复策略
        3.2.3 主成分分析法
        3.2.4 协整策略
    3.3 中国平安统计套利策略的构建过程
        3.3.1 伪回归与协整检验
        3.3.2 误差修正模型的建立
        3.3.3 GRACH模型概述
    3.4 中国平安的交易机制
        3.4.1 套利交易信号的确定
        3.4.2 统计套利的过程
        3.4.3 动态统计套利的回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平安的统计套利策略检验
    4.1 选取交易对象和交易组合
        4.1.1 样本来源
        4.1.2 数据处理
    4.2 协整关系检验
        4.2.1 单整性
        4.2.2 协整检验
        4.2.3 误差修正模型
        4.2.4 价差序列分析
    4.3 动态统计套利回测
        4.3.1 GRACH模拟时变方差
        4.3.2 统计套利过程
        4.3.3 套利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借壳方视角下壳资源价值评估 ——以“三六零”借壳“江南嘉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本文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借壳动因相关文献综述
    2.2 壳资源价值构成相关文献综述
    2.3 壳资源价值评估方法相关文献综述
    2.4 文献述评
3 壳资源价值相关理论
    3.1 壳公司与壳资源
        3.1.1 壳公司与壳资源定义
        3.1.2 壳公司与壳资源价值
    3.2 壳资源价值影响因素
        3.2.1 外部价值影响因素
        3.2.2 内部价值影响因素
    3.3 借壳方视角下壳资源价值构成
        3.3.1 成本角度
        3.3.2 收益角度
    3.4 本章小结
4 借壳方视角下评估方法选择
    4.1 传统评估方法
    4.2 其他评估方法
    4.3 评估方法的选择
    4.4 本章小结
5 三六零借壳江南嘉捷的壳资源价值评估案例分析
    5.1 交易双方介绍
        5.1.1 壳公司——江南嘉捷
        5.1.2 借壳方——三六零
    5.2 交易背景及目的
        5.2.1 交易背景
        5.2.2 交易目的
    5.3 交易过程
    5.4 交易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5.4.1 交易对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影响
        5.4.2 交易对上市公司主要财务指标的影响
    5.5 壳资源价值评估
        5.5.1 收益现值法评估过程
        5.5.2 实物期权法与收益法结合的评估过程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我国上市公司投资和盈利能力对其股票超额收益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及背景
    1.2 关于投资和盈利溢价的研究综述
        1.2.1 均衡定价模型的相关文献综述
        1.2.2 关于投资溢价现象的文献综述
        1.2.3 投资溢价在定价模型中的应用
        1.2.4 关于盈利溢价的文献综述
        1.2.5 关于流动性溢价的文献综述
        1.2.6 文献综述小结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框架
    1.4 论文研究方法
    1.5 论文创新点
2 投资定价理论概述
    2.1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发展与投资定价理论
    2.2 以企业生产投资为起点的定价理论
    2.3 通过解释定价异象的影响机制研究
        2.3.1 投资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
        2.3.2 盈利能力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
3 投资和盈利能力对股票超额收益率解释能力的研究设计
    3.1 研究假设
    3.2 指标选取及样本数据说明
        3.2.1 指标选取
        3.2.2 数据获得
    3.3 回归方法以及相应的模型构建
        3.3.1 Fama-Macbeth回归介绍
        3.3.2 模型构建与回归过程
4 实证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4.1 描述性统计
    4.2 变量相关性检验
    4.3 回归结果
    4.4 稳健性检验
        4.4.1 产业分组实证
        4.4.2 时间段分组实证
        4.4.3 市场板块分组实证
        4.4.4 加入流动性因子控制变量的稳健性检验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与针对性建议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商品交易顾问基金业绩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本文结构与方法
        1.2.1 本文结构
        1.2.2 研究方法
    1.3 相关理论介绍
        1.3.1 资产组合理论
        1.3.2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1.3.3 有效市场假说
第二章 商品交易顾问基金概述
    2.1 商品交易顾问基金的概念
    2.2 商品交易顾问基金的作用
    2.3 商品交易顾问基金的发展
        2.3.1 商品交易顾问基金在海外的发展
        2.3.2 商品交易顾问基金在国内的发展
    2.4 商品交易顾问基金的分类
        2.4.1 商品交易顾问基金分类的意义
        2.4.2 商品交易顾问基金的子类别
        2.4.3 商品交易顾问基金分类的基本特征
        2.4.4 商品交易顾问基金的组合分类
第三章 经典的业绩评价体系
    3.1 定量评估指标
        3.1.1 基础收益评价指标
        3.1.2 风险调整收益评价指标
        3.1.3 基金经理能力评价指标
    3.2 定性评估指标
    3.3 商品交易顾问基金业绩评价体系实例
第四章 业绩评价体系的改进
    4.1 商品交易顾问基金经理能力评价的讨论
        4.1.1 商品交易顾问基金的收益来源
        4.1.2 基金经理能力指标评价的基本方法
    4.2 改进的基金经理能力评价指标
        4.2.1 基金经理趋势择时能力评价
        4.2.2 基金经理对冲套利能力评价
    4.3 改进的商品交易顾问基金业绩评价体系
    4.4 对改进前后的业绩评价体系实证分析
        4.4.1 样本数据来源及处理
        4.4.2 数据统计
        4.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实物期权理论在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以武夷山竹筏漂流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课题的提出与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与方法
        二、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述评
    第一节 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评估国内外研究进展
        一、国外研究进程
        二、国内研究进程
    第二节 旅游资源经济价值内涵
        一、旅游资源
        二、旅游资源经济价值
    第三节 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评估方法
        一、旅行费用法(TCM)
        二、条件价值法(CVM)
        三、收益还原法
        四、重置成本法
        五、市场价值法
        六、实物期权法
    第四节 总结与分析
        一、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理论
        二、资产评估理论
        三、评估方法的适用性
        四、思考与总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评价模型
    第一节 实物期权理论
    第二节 实物期权模型
        一、实物期权的建模思想
        二、常见的实物期权定价方法
    第三节 实物期权定价方法的应用分析
        一、定价方法的选取
        二、旅游景区经营权定价方法
第四章 武夷山景区实证研究
    第一节 选取武夷山景区作为研究案例的原因
        一、武夷山景区概况
        二、九曲溪竹筏漂流项目概况
    第二节 武夷山景区竹筏漂流项目经营权价值评估
        一、评估思路
        二、项目净现值
        三、项目成长期权价值
        四、项目经营权评估价值
    第三节 研究结果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讨论
    第三节 对策与建议
第六章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风险、收益、套利和估价(论文参考文献)

  • [1]管理者情绪影响股票收益吗?[D]. 李艳霞. 山西大学, 2020(01)
  • [2]投资者情绪对我国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D]. 任毅.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6)
  • [3]信托受益权流通机制研究[D]. 陈涵. 深圳大学, 2019(09)
  • [4]投资者情绪、意见分歧与股票收益变动[D]. 丁肖丽. 暨南大学, 2019(05)
  • [5]我国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定价研究[D]. 熊柔娉.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6]基于中国平安A+H股统计套利策略的研究[D]. 郭艳丽.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7]借壳方视角下壳资源价值评估 ——以“三六零”借壳“江南嘉捷”为例[D]. 蔡自雪.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8]我国上市公司投资和盈利能力对其股票超额收益率的影响研究[D]. 王钢.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9]商品交易顾问基金业绩评价体系研究[D]. 连祖奇.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6)
  • [10]实物期权理论在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以武夷山竹筏漂流项目为例[D]. 郑稼宏. 厦门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风险、回报、套利和估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