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温州城市化机制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颖[1](2020)在《互联网时代实体专业市场的空间演进》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要素传播流动方式的变革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组织形式带来深远影响。一方面,电子商务提供的全新市场交易方式凭借其便捷、高效的特性,对以专业市场为代表的流通业态形成巨大挑战。另一方面,网络直播作为一种新型信息传输媒介,被应用于实体专业市场的商品交易模式中,为其注入新的发展动能。为什么互联网时代实体专业市场会呈现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其未来趋势如何?基于以上问题,本文对互联网时代实体专业市场的空间演化过程与内在机制展开研究。已有针对实体专业市场演进的研究主要关注电子商务对实体专业市场的再造,仅以电商化作为其转型的应对之策,未能对实体专业市场差异化的空间特征给予解释。据此,本文综合论述实体专业市场发展演化的经典理论,结合我国特殊的经济社会背景和发展条件,建构理论分析框架,认为技术进步和地方要素共同推动了实体专业市场的演进,其核心是交易费用降低。基于对昆山万家汇商贸城、义乌国际商贸城、河南镇平石佛寺镇玉器专业市场群的观察,利用上述理论框架展开互联网时代实体专业市场演化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传统互联网时期,电子商务颠覆了交易模式,促使不同类型的小商品市场空间分化,宏观尺度上表现为销地型小商品市场的收缩衰退。相反,产地型小商品市场实现了与电商的融合发展。小商品易标准化的内在属性、大量的创业群体、紧密联系的供销网络、低成本的空间环境、政府的扶持培育等地方要素助推了技术条件在地方的应用,促使产地型实体专业市场及时调整升级,形成了电商分工网络和新的实体空间单元。(2)移动互联网时期,直播和短视频带货的新兴商业模式重塑了玉器专业市场内部的空间组织,主要体现为直播电商替代线下交易成为主导,供求信息的快速流动优化生产组织方式;走播、坐播大量涌现,形成高度社会化分工与协同的网络;新的功能植入后,传统经营空间面临重构。其本质是移动互联网与地方要素的耦合。当地盛产的非标品玉器与移动互联网全息化、实时化的视频展示方式相结合,刺激了玉石市场的消费需求;智能手机终端的广泛普及降低从业门槛,驱使大量具备玉雕知识的传统经营者和本地青年从事直播电商;视频直播实时、动态的特点弱化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的距离感,促使实体专业市场将存量空间改造为新型交易场所,进而实现功能的复合化。未来,实体专业市场的功能疏解、改造提升将成为重点。部分产品易标准化、无产业支撑的销地型专业市场将以物流中转集散地、零售网点等形态作为转型方向;部分产地型专业市场将通过丰富经营业态、植入多元功能实现就地转型。在规划设计与改造更新中,可以适度预留空间以接纳新的功能,同时应当关注实体商业环境的营造与品质提升。文章的章节安排与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本章交代了研究开展的背景,界定了互联网和实体专业市场的两个基本概念,并阐述了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指明了研究问题和方向,并绘制了具体的研究框架。第二章,相关研究进展。首先总结了互联网对于商品交易的影响,再围绕专业市场形成演化、发展阶段、与城镇化产业集群的互动关系、优化转型的相关文献展开综述。本章回顾了已有的研究观点和进展,为后文构建互联网时代实体专业市场演进的分析框架打下基础。第三章,互联网时代实体专业市场的空间演进机制。本章评述了经济学、地理学针对专业市场演进的经典理论,通过引入技术条件与地方要素,建构互联网时代实体专业市场演进的分析框架,为下文的不同阶段特征的机制推演和论证提供了理论依据。第四章,传统互联网时期实体专业市场的分化。本章概述了实体专业市场的功能分化以及在宏观尺度上的空间响应,介绍销地型小商品市场昆山万家汇商贸城的衰退特征,以及义乌小商品市场的转型过程,并阐述产地型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的客观规律。第五章,移动互联网时期实体专业市场的转型。本章选取了河南省南阳市石佛寺镇玉器专业市场群作为研究对象,总结概括了实体专业市场转型的基本特征,并结合理论框架,解释其作用机制。第六章为结论与展望。本章提炼了理论分析框架构建过程、传统互联网时期的实体专业市场分化路径、移动互联网时期的转型特征及机制的主要结论,提出了研究的创新点,总结了研究可能存在的不足,从5G技术应用、实体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的升级路径等方面阐述了未来研究的展望。本文正文共约53000字,图表47幅。
白小虎[2](2018)在《自发秩序与制度秩序:温州模式研究的理论问题与理论贡献》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选取了温州模式研究中引用率较高的文献,梳理了制度变迁、产业集群、城市化、民间金融、商会等多角度研究的理论成果,并将"自发秩序"和"制度秩序"的切换作为市场化改革和发展转型过程中的共性问题。温州模式的实践及其理论研究提供了观察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原发原生的中国样本。自发秩序是温州模式先行启动市场化改革的特殊性一面,对其他区域的改革有启发意义。从自发秩序向制度秩序切换才是市场化改革的一般性和总体方向,温州模式现实的发展困境充分显示了从区域特殊性向制度一般性过渡的现实障碍。温州模式及其研究从正反两方面为中国的市场化改革道路做出了理论贡献。
吴腾[3](2017)在《金融发展对城市化促进作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8世纪工业革命的发生,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解放和发展。随着生产的集中和生产效率的提升,人类社会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从世界范围看,世界城市人口从一八零零年的3%,到二零零八年首次超过50%。目前,全球城市居民已达38亿人左右。我国城市化进程也在迅速推进中,城市化率由建国之初的10.63%,上升到1979年的19.31%,再迅速扩大至2015年的56.10%。规模宏大的城市化进程不但提高了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也扩大了我国内需、促进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积极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我国规模宏大的城市化进程中,却面临重重挑战:一是资金不足。传统上城市化建设资金来源有财政资金、土地出让金和银行贷款等,随着中国经济步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财政收入和土地出让金难以持续上升;银行一般不愿意往数额巨大、回收期较长的项目进行投入;地方融资平台累积的风险不断增大,其获得资金也面临瓶颈约束。二是我国缺乏发达的资本市场,资本市场可以为大项目进行融资,且具有分散长期投资风险的功能。发达国家市政债券、PPP和资产证券化在城市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三是对推进城市化模式认识有限。过去几十年把推进城市道路和住房建设等同于城市化,或者把城市化简单等同于人口在空间上的转移。所以,过去几十年的城市化是一种不完整的城市化,“它没有伴随户籍制度改革,没有使农民工真正市民化”(蔡昉,2010)。四是没有形成支持城市化建设的金融体系。大型商业银行、地方中小银行、政策性银行等促进城市化的金融体系没有很好发挥自身功能,有待完善和发展。本论文以金融发展对城市化作用的渠道为研究主线,研究方法上主要有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归纳演绎法和实证研究法。首先从金融发展和城市化的基础理论入手,城市化相关理论主要有城市化动力机制、城市化水平决定因素、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理论,金融发展涉及金融结构论、金融深化论、金融功能论和金融约束论。并对金融发展促进城市化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其次,对金融发展促进城市化进行一般性分析,我构建了关于金融发展和城市化的一个简单的数量模型,该模型很好的说明金融规模的扩大对城市化具有积极影响。在宏观方面,金融体系一般分为政府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两种,不同的金融体系对城市化具有不同的影响效果。城市化可以分为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以及平稳阶段三个部分,金融体系在此三个阶段中对城市化支持的侧重点不一样。第三,对金融发展促进城市化的渠道进行具体分析,我认为,金融发展不是直接促进城市化,而是通过间接的渠道促进城市化进程。具体看来,金融发展通过促进非农产业发展、人力资本提升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带动城市化进程。第四,对城市化和金融发展两者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的样本是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和世界国别面板数据。实证结果和理论分析相呼应。最后是本文的结论和政策建议。具体章节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述了在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化却面临着诸多挑战:城市化建设遭受资金瓶颈、我国促进城市化建设的金融体系不够完善、对推进城市化建设的方法认识不足等。研究综述方面,关于金融发展与城市化的外文文献并不多,国内的研究方面,本文从理论、实证、案例三个方面回顾了相关研究。本章还介绍了主要研究方法、思路、创新点等。第二章是理论基础。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有城市化理论和金融发展理论,城市化理论包含城市动力机制、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研究、城市化的影响因素研究。金融发展理论有金融结构论、金融深化论、金融功能论和金融约束论。本章所阐述的理论基础对本文后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第三章,金融发展促进城市化的一般性分析。首先,本文构建了关于金融发展和城市化的一个简单的数量模型,该模型很好的说明金融规模的扩大对城市化具有积极影响。其次,城市化可以分为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以及平稳阶段三个部分,金融体系在此三个阶段中对城市化支持的侧重点不一样。最后,在宏观方面,促进城市化的金融体系一般分为政府干预主导型和市场机制主导型两种,不同的金融体系对城市化具有不同的作用特点。第四章,金融发展促进城市化的渠道分析。金融发展和城市化之间有着间接的联系,具体看,金融发展通过促进非农产业发展、人力资本提升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化。非农产业发展对城市化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够吸纳丰富的劳动力,并且对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人力资本代表个人的发展能力,也是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人力资本越高,城市的稳定性和成长性越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化的基础条件,是城市人口、产业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第五章对金融发展促进中国城市化进行实证研究。首先,本文概括论述了中国城市化概况,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城市化波折起伏,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才步入“快车道”。经历十几年快速发展,中国金融体系获得较大进步,金融中介、资本市场、政策性金融机构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保险业和外资金融机构也获得长足进步。其次,对我国省级金融发展和城市化的面板数据进行研究,本文采用金融中介规模和效率两个指标衡量金融发展,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使用固定效应对金融发展和城市化进行回归分析,使用工具变量(Ⅳ)进行内生性检验。最后,进行简单总结。第六章着力于金融发展对世界城市化的实证研究。首先,本文分析世界城市化进程和概况,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较早,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仍然处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其次,对世界金融发展进行比较分析。第三是实证研究,我采用世界38个国家2004—2014年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更好刻画城市化规律。通过采用系统GMM方法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很好控制金融发展和城市化内生性问题。得出的结论是,金融发展对世界城市化具有推动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受国家规模和国家地理位置的影响。最后,对金融发展和世界城市化的关系进行总结。第七章是促进城市化建设的政策建议。本章节探索了如何通过改革,实现金融体系在规模、结构、创新方面的优化和提升,为城市化建设提供更好的产品与服务。主要的政策建议是促进大型商业银行、政策性金融机构和中小金融机构协同发展;鼓励和促进资本市场发展;引导金融体系对城市产业发展、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
刘云刚,仵明霞[4](2016)在《领域化视角下的珠三角乡村城市化再思考——以广州市旧水坑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从领域视角看,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自下而上的乡村城市化过程即是乡村地域的重新领域化与再/去领域化过程。以广州市旧水坑村为案例,运用实地调查、访谈的方法,对乡村城市化过程中社会、市场和行政力量等领域化主体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剖析。研究发现,村民代表的社会力量是乡村领域化的设计者,而行政力量、市场力量试图通过在其中构建独立领域以增强话语权。叠置的领域和差异悬殊的空间资源支配能力致使资源争夺加剧及非均衡的空间-权力结构形成,并导致村庄发展管治的混乱。因此,需要尽快构建多元主体有机组合的领域单元及均衡的领域政治体系,以实现乡村地域的可持续发展。
马先睿[5](2016)在《基于“智慧”+“力量”模型的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及其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城市发展水平代表着国家的发展水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带来了国家实力的大幅提升。但与城市化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相伴的,是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城市化重“量”不重“质”,唯经济论发展模式引发的诸多城市病,创新型科技发展投资不足,城市化发展水平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明显,贫富差距拉大,政府职能错位,“经济发展”与“道德滑坡”二律悖反,城市化发展模式的转变迫在眉睫。城市化进程中产生诸多问题,很大程度在于城市化各参与主体对城市化的本质认识不清,无法有效地抓住影响城市化的关键动力因素及其运行机制,从而做到有的放矢的选择适宜的城市化发展策略。在此背景下,任宏教授提出了“智慧”+“力量”的城市化本质论。论文基于此理论,回顾了国内改革开放前后的城市化历程,总结了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的阶段性特征与前人研究,从自然界的规律、人类的发展脉络以及城市化历程中,对城市化的本质即“智慧”的涌现与“力量”的聚集进行了深入辨析,指出智慧与力量推动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带来了力量的集聚,加速了智慧的涌现。结合对城市化本质的认识,论文提出了“智慧”+“力量”的城市化动力模式,指出“智慧”是城市化的源动力,“力量”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基于该动力模式,对各研究中的城市化动力因素进行了识别与分类,将智慧分为科技智慧、文化智慧、教育智慧与信息智慧四个子类,将力量分为产业力量、体制力量、开放力量、市场力量、经济力量与社会建设力量六个子类,继而初步构建了城市化动力机制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系统动力学,对各城市化动力因素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智慧”+“力量”的城市化动力机制初始理论模型。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动力机制初始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依据分析结果对动力机制评价指标体系和动力机制模型进行了最终修正,确定了中国现阶段城市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并量化了各动力因素对城市化水平的影响程度,指出智慧是各种力量不断增长的源泉,是城市化“源”动力。社会建设力量对城市化有显着的直接作用,经济力量是连接社会建设力量与其余力量的枢纽,智慧、社会建设力量、经济力量是现阶段影响城市化水平的三大主要因素。而体制力量、产业力量、市场力量、开放力量是经济力量的重要支撑,是影响城市化水平的一般因素。在城市化动力机制模型相关参数的基础上,论文构建了基于“智慧”+“力量”的城市化动力水平综合评价模型,对中国各地级市与直辖市的动力状况进行了计算与排序,从35个典型城市以及十一大城市群着手,分别分析了各城市的动力状况。结果表明,中国大多数城市的城市化动力偏低,城市化动力呈现东高西低的状态。各地区普遍存在智慧与社会建设力量低水平现象较为严重,且经济力量相对好于智慧、社会建设力量的状况,城市化进程中重经济、轻智慧与社会建设力量的现象较突出。根据各城市群中包含城市的动力均值大小,可将城市群划分为三类。第一类城市群经济力量发展与智慧、社会建设力量大致相当,三者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第二类城市群经济力量高于智慧与社会建设力量,且智慧与社会建设力量普遍较低。第三类城市群则存在智慧、经济力量、社会建设力量三者过低的情况,导致城市化动力严重不足。结合动力评价的结果,论文引入基于距离的协调度评价模型,对各市的城市化动力与城市化水平的协调状况进行了计算与排序,并运用矩阵分析的方法,对35个典型城市以及十一大城市群内城市的协调状况与城市化发展状况进行了相应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多数城市的城市化动力与现城市化水平较好地匹配,呈现一种协调的状态。但这种协调更多的是一种低城市化动力下的协调,是一种偏离健康的状态,如何全面地提升低水平的城市化动力,仍是亟待解决的难题。根据动力协调矩阵分析的结果,十一大城市群中珠三角、长三角、山东半岛、辽中南、关中、武汉城市群多数城市处于问题区,京津冀、海峡西岸、川渝、长株潭、中原城市群多数城市处于偏离区,仅有大连、天津、苏州、无锡、武汉处于适中区,北京、深圳处于发展区,而杭州处于金牛区。最后,论文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提出积极培育智慧“源”动力、提升社会建设力量直接作用、充分发挥经济力量枢纽作用的中国城市化总体道路,并根据城市化动力协调矩阵,分别探讨了十一大城市群中各城市的城市化发展策略,提出了不同的城市化动力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控制建议。
俞思静[6](2015)在《金融产业集聚与城镇化关系研究 ——以江浙沪为例》文中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增长到2014年的53.7%,城镇化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也产生了发展不均衡、缺乏规划等问题。因此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均强调了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战略目标,可以说,推进“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未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持续推动力。而金融产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与城镇化建设密切相关。因此对金融产业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对推动区域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金融产业集聚与城镇化关系的研究。首先通过国内外文献了解金融产业集聚及城镇化的理论体系和现有的研究成果;其次,在已有研究成果上构建多角度的金融产业集聚与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PLS通径模型对江苏、浙江、上海的金融产业集聚水平和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定。接着引入物理学中的耦合模型,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探讨了金融产业集聚与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关系,并结合Arc GIS空间分析进一步刻画了江苏、浙江、上海地区两者的耦合协调发展时空分异规律。最后总结了基于发达民间金融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温州为代表)和以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为契机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上海为代表),并提出了对策建议。结果表明:(1)社会生活、经济规模方面的指标对金融业与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大,说明我国的金融发展及城镇化建设仍停留在盲目扩张的粗放型阶段。(2)江浙沪地区金融产业集聚水平与城镇化发展水平在空间差异逐渐缩小的基础上逐年提高。并形成了以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南京带状区为主体,以杭州、宁波为两翼的高水平城镇化发展区。以上海、杭州为两大核心,以周边城市为辐射区的金融集聚区。(3)金融产业集聚与城镇化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耦合协调关系,各市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逐年升高,空间分布呈板块化结构,现已形成以上海、杭州为中心,以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嘉兴、金华、绍兴、宁波、舟山为辐射面的“Z”型耦合协调发展区。(4)温州为代表的发展模式可以概括为以民间金融为支撑,以民营企业为基础,以小城镇为依托的民间金融与城镇化良性互动模式。以上海为代表的发展模式可以总结为以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为契机,以国际化大都市为基础,推进深度城镇化的互动发展模式。
吴文钰[7](2014)在《政府行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政府行为视角分析中国城市化的进程、特征及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五个方面:(1)从理论层面探讨政府行为与城市化的关系。从分析城市化及动力机制的概念、内涵以及政府的概念和内涵基础上,从城市化行为主体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个分析城市化的理论框架,即在政治经济体制框架下,政府、企业、个人和家庭及其自身行为、内部关系及互动、竞争等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而塑造了不同的城市化模式和特征。(2)构建中国政府行为与城市化的研究框架。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具有其独特性,政府是单一制的,中央集权的,在经济社会活动中,政党现象明显;不同层级的政府权力结构具有相似的结构;政府对经济社会活动具有极强的控制能力,中央政府通过对地方政府、企业、社会的影响从而影响城市化的进程和特征。(3)从国家层面分析中央政府行为对城市化的影响。主要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变动、与企业和个人关系的变动进行总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就中央政府的城市化战略、城市化相关制度和政策等进行分析和述评,剖析中央政府作用下,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和现状特征。(4)基于地方政府行为视角的区域城市研究。从地方政府行为视角分析地方政府行为对城市化中的作用及地方政府与城市化的区域差异。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省级政府行为对城市化的影响。(5)以长三角为例分析地方城市化及政府的作用。在长三角城市化过程中,中央、两省一市一级各市政府均起了重要作用。在分析长三角16市城市化动力机制及差异的基础上,分别就不同层级政府的作用进行了分析。(6)基于政府行为探讨城市化问题的根源并提出对策措施。尝试探究城市化问题的体制性根源,进而提出推进制度创新进而引导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对策措施。本文研究遵照问题提出——文献综述——理论框架构建——实证分析——对策研究的研究路径进行研究和篇章安排。全文一共分为九章。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为绪论,是本文研究的基础。主要阐述本文选题的主要依据和研究设计。说明本文的现实和理论背景、研究意义,阐述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进展综述。主要就从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相关学科研究背景再到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国内外研究进展的重要文献进行分析比并总结归纳和评论,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第三章为政府视角下城市化理论的重构。分析城市、城市化和城市化动力机制、政府行为等概念内涵、相关理论,之后就城市化与政府行为进行关联性分析,提出包含政府行为主体的城市化动力机制分析框架。第四章主要分析中国城市化的政治经济体制背景,并构建出政府行为视角下分析中国城市化的研究框架。第五章主要从中央政府行为层面实证分析其对中国城市化的影响。第六章实证分析地方政府行为对中国区域城市化的作用机制。第七章以长三角为例分析长三角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及城市化中政府的作用机制。第八章分析城市化问题的体制原因,进而提出促进中国城市化健康发展战略建议。第九章为研究结论、不足和进一步研究之处。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是:(1)政府是城市化的重要行为主体,政府行为对城市化具有重要影响。(2)政府行为是分析中国城市化的重要视角,从政府行为视角可以较好地解释中国城市化进程和现状特征。(3)中央政府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决定了中国城市化的基本路径。(4)地方政府竞争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但也带来了负面效应。(5)中国城市化很多问题与政府行为有着直接的关系。(6)要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需要从政治、体制、制度等多方面进行变革。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研究中国城市化的新视角。本文从政府行为视角对中国城市化和城市发展进行分析,将政府行为视为影响城市发展的内生机制,从政府行为视角对中国城市化进行新的诠释,无疑,这样的视角有助于更好地理理解中国的城市化现象。(2)中国城市化研究的新框架和新诠释。从城市化的行为主体企业、个人和政府出发构建了一个政治经济安排——行为主体行为——互动博弈——经济变化——城市格局变化的研究框架,并在这个框架实证分析了中国城市发展历程;并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行为对城市化的影响。(3)城市化问题的新分析和新思考。通过分析,本文认为,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很多问题与政府及其行为息息相关。要从根本的政策体制机制上进行改革,破除阻碍城市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才能保证可持续的发展。
余剑[8](2013)在《城市化进程中温州城中村改造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中村是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客观存在的特殊地域现象,其本质上是城市与乡村的冲突和融合问题。当前,温州市区存在大量城中村,使得温州半城市化现象十分严重,也阻碍了温州转型发展,所以亟待改造。但是,城中村曾经作为温州主要经济发展模式的载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对于温州城中村的改造必须因地制宜,而不能照搬其他城市改造城中村的常用方法。本文以当前温州的城中村改造工作为切入点,在详细调查温州城中村现状情况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温州城中村的总体状况,研究了其改造工作及实现困境。然后,从温州城中村自身特点出发,根据温州城市化进程中的两种城市化路径将温州城中村进行划分。其中,由被动城市化模式所引发产生的被动型城中村即狭义城中村,主要是由城市空间快速扩张而产生;而由主动城市化模式所诱发产生的自发型城中村是乡村地区人口就地城镇化的产物,支撑其发展的是我国的小城镇发展战略。文章通过对被动城中村与自发型城中村的比较研究,归纳出它们各自特点,分别分析这两类城中村产生与演变的过程、形成的动力机制、现状基本特征以及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然后以比较研究的结果为依据,将被动型城中村和自发型城中村进行细化分类,作为合理制定温州城中村改造模式的重要决策依据。在客观分析温州各类城中村改造难点和更新改造目标的基础上,结合温州各种类型城中村的现状条件以及改造工作的现实困境,分别从改造方式、改造主体、本地原住民和外来农民工的安置方式以及温州经济活力的延续等方面,给出相应的更新改造模式,初步探讨与其改造相关保障机制的制定,从源头上避免新的城中村问题再次发生。本文通过对温州城中村问题的研究,希望可以为当前如火如茶的温州城中村改造工作提供有益的帮助,并且为其他城市城中村改造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许慧[9](2012)在《广州成组城市化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问题成为对中国及国际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问题,也是目前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主要问题。在我国“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指出推进新型城市化。新型城市化在广州的实践,可以为中国城市化积累出好的经验。目前国内对城市化研究的文献数量不少,主要集中在城市化内涵、动力及其机制问题的研究。鉴于“十二五”期间,在广州这样的超大城市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尚无国内外关于成组城市化的系统的研究成果可以借鉴,因此,本研究目的就是想针对广州,通过以广州外来出租汽车司机为研究案例,对农民工群体通过传统社会网络的示范效应,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入发达地区,并在工作、生活和居住上集聚的成组城市化现象进行梳理,研究归纳出城市化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挖掘和探索成组城市化动力机制,在此领域做一个初步的探索性的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成组城市化的现象,提出成组城市化的定义,概括了成组城市化的特征,总结了成组城市化的影响因素,分析了成组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对成组城市化机制与其他城市化机制作出比较分析。然后结合广州外来出租汽车司机为研究案例,通过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全面了解和分析广州成组城市化。通过对广州成组城市化的研究得出结论:成组城市化是指同乡外来工群体依靠个人的初级社会网络获得城市就业信息和工作职位,从农村迁移到城市,并在工作行业、生活居住空间上同乡集聚的城市化发展过程。主要特征是:同缘性、同工性、共居性和边缘性。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是影响广州成组城市化的主要因素,在这两大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生成了社会网络、个人生存与发展、政府决策和地区经济差距等4种动力,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广州成组城市化发展。成组城市化机制与一般城市化机制的最大差别体现在学习机制,成组城市化机制强调的是外来农民工之间的学习效应,而一般城市化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学习机制。
张强[10](2011)在《欠发达地区城乡过渡带主动城市化研究》文中提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和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是影响人类21世纪的两件大事。”当前,在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下,占世界1/5以上人口的中国进入城市化快速推进阶段,无论是对全球还是中国而言,其影响都是空前绝后的。研究中国的城市化问题,特别是政治因素和地域差异耦合作用下的城市化曲折发展历程,将对世界城市化理论的完善带来新的实证支撑。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以平均每年1%甚至以上的速度向前推进,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左右。至2009年,全国城市化水平达到了46.6%,全国13亿人口中有6亿多生活于城市。但是,我国地域差异明显,加上近年来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多重要素影响,目前已经形成了与自然区划完全相反的东、中、西城市化梯度递减的发展格局。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受多年来国家政策偏向、优势区位等要素的影响,优先抢占了我国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的“高地”;另一方面,广大中西部地区深居内陆,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长期以来城市化的推进以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模式为主,大多数省份的城市化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城市化速度和质量方面均处于“峡谷”地带,出现了明显的“先进”与“落后’并存的地区二元结构。从城市化阶段来看,我国广大欠发达地区整体上已经进入了30%以上的城市化加速推进阶段。但是,欠发达地区中心城市的实力整体偏小、城市间的相互联系不紧密、城镇体系发育不成熟,导致城市化动力不足,城市化推进面临的问题较多。研究当前我国欠发达地区城市化速度与质量的双重提升,对于我国城市化的稳序推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长期以来,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基本上是政府主导下的城市内涵与外延不断扩张的过程。城市化现象最为激烈的区域——城乡过渡带,往往具有“被动接受”的特征,其主动决策和参与城市化的力量不强,导致城乡要素流动缓慢、城市化推进速度迟滞、弱势群体不断出现等众多弊端。论文以欠发达地区城乡过渡带作为研究区域,以过渡带内农村和农民为研究主体,从主动出击、迎合城市扩张的视角,突破传统的“被动”接受模式,提出“主动城市化”概念,在总结国内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经验基础上,建立主动城市化的理论研究体系。主动城市化遵循开放系统下城市化的时空演进机制。时间维上,按照诺瑟姆“S”曲线的城市化阶段性规律依次展开;空间维上,遵循城市扩张“点域空间—廊道空间—网络空间”的一般发展轨迹。主动城市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论文围绕产业协作、土地流转和政府调控三大核心子系统,对欠发达地区城乡过渡带主动城市化展开了全面的研究,以寻求主动城市化道路的“破解点”。主要结论有:①产业协作方面,需要解决四个关键性问题,即利用城市磁场找准发展“利基’创新多元发展模式和经济合作伙伴、统筹城乡发展避免“村村冒烟”、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②土地流转方面,进行了体制创新和改革探索,具体措施有:以土地利用方式替代所有权之争、以土地中介组织完善土地交易市场、重视土地流转中的失地农民安置、采用多元化方式推进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经营;③政府调控方面,研究认为:城市政府的主要职责需要向“服务者”角色回归,重点任务是制定与实施城乡规划、构建城乡社会福利体系、保障城乡生态安全格局。通过政府力量的发挥,有效校正市场失灵,保障城乡过渡带内主动城市化战略的实现。实证方面,论文以甘肃省为例,对欠发达地区城乡过渡带的发展现状、城乡产业协作、土地流转和政府调控提供具体案例支撑,并以甘肃省张掖市乌江镇为例,对欠发达地区城乡过渡带主动城市化进行了最后总结,从而增强论文的实际应用价值。
二、温州城市化机制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温州城市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互联网时代实体专业市场的空间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信息技术推动流通组织变革 |
1.1.2 实体专业市场发展面临考验 |
1.1.3 移动互联网拓宽信息传输渠道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2.1 互联网时代 |
1.2.2 实体专业市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研究进展 |
2.1 互联网对商品交易的影响研究 |
2.1.1 互联网对实体商业空间的影响 |
2.1.2 互联网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
2.2 专业市场研究综述 |
2.2.1 专业市场的形成演化 |
2.2.2 专业市场的发展阶段 |
2.2.3 专业市场与城镇化、产业集群的互动关系 |
2.2.4 专业市场的优化转型 |
2.2.5 小结 |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实体专业市场的空间演进机制 |
3.1 实体专业市场空间演进的理论基础 |
3.1.1 交易费用降低诱致的实体专业市场演化 |
3.1.2 区位论视角下的实体专业市场空间决策 |
3.2 互联网时代实体专业市场演进的动力机制 |
3.2.1 技术进步节省交易费用 |
3.2.2 地方要素形塑空间格局 |
3.2.3 基于技术条件与地方要素的理论框架 |
第四章 传统互联网时期实体专业市场的分化 |
4.1 销地型实体专业市场的衰退 |
4.1.1 总体格局:销地型专业市场的普遍收缩 |
4.1.2 地方效应:逐渐式微的销地型小商品市场 |
4.2 产地型实体专业市场的转型 |
4.2.1 专业市场发展的基础条件 |
4.2.2 电商分工网络的形成 |
4.2.3 新型空间单元的涌现 |
4.3 产地型实体专业市场转型的机制解释 |
4.3.1 小商品属性与电子商务的耦合 |
4.3.2 网商集聚促进知识的传播扩散 |
4.3.3 功能植入与空间要素的重组 |
第五章 移动互联网时期实体专业市场的转型 |
5.1 实体专业市场发展的基础条件与困境 |
5.2 实体专业市场转型的基本特征 |
5.2.1 交易方式的迭代升级 |
5.2.2 多元协同的分工网络 |
5.2.3 传统经营空间的重构 |
5.3 实体专业市场转型的内在逻辑 |
5.3.1 全息化的虚拟展示带动非标品销售 |
5.3.2 低成本的硬件设施推动“转移”就业 |
5.3.3 存量空间的功能提升与再整合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创新与不足 |
6.2.1 可能的创新点 |
6.2.2 存在的不足 |
6.3 未来研究展望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自发秩序与制度秩序:温州模式研究的理论问题与理论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一、温州模式的整体研究 |
二、温州模式的多侧面微观研究 |
(一) 产业集群的研究 |
(二) 特色城市化研究 |
(三) 民间金融研究 |
(四) 民间商会研究 |
三、温州模式研究的理论贡献 |
(一) 制度与结构变迁的系列理论问题 |
(二) 自发扩展秩序与制度秩序的切换 |
四、秩序切换中的发展模式 |
(3)金融发展对城市化促进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的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金融发展促进城市化的文献综述 |
一、金融发展促进城市化理论研究 |
二、金融发展促进城市化实证研究 |
三、金融发展促进城市化案例研究 |
四、对现有研究的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结构和创新点 |
一、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
二、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城市化与城镇化 |
二、城市化内涵 |
第二节 关于城市化的理论 |
一、城市化动力机制理论 |
二、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理论 |
三、城市化水平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三节 关于金融发展的理论 |
一、金融结构论 |
二、金融深化论 |
三、金融功能论 |
四、金融约束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一、城市化理论的述评 |
二、金融发展理论的述评 |
第三章 金融发展促进城市化一般性分析 |
第一节 金融发展促进城市化的一个数理模型 |
第二节 金融体系促进城市化阶段分析 |
一、起步阶段城市化中金融作用 |
二、发展阶段城市化中金融作用 |
三、稳定阶段城市化中金融作用 |
第三节 差异化金融体系下城市化促进效应 |
一、市场机制主导型金融体系 |
二、政府调控主导型金融体系 |
三、两种金融体系的比较分析 |
第四章 金融发展促进城市化的渠道分析 |
第一节 金融发展、非农产业与城市化 |
一、金融发展与非农产业扩张 |
二、非农产业扩张与城市化 |
第二节 金融发展、人力资本和城市化 |
一、金融发展与人力资本积累 |
二、人力资本积累与城市化 |
第三节 金融发展、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 |
一、金融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 |
二、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化 |
第四节 简要评议 |
第五章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金融发展与城市化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中国城市化的历程与特征 |
一、中国城市化历程 |
二、中国城市化特征 |
第二节 中国金融发展的现状与度量 |
一、金融发展现状 |
二、金融发展度量方法 |
第三节 金融发展与中国城市化的实证过程 |
一、数据和模型 |
二、回归分析 |
三、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 |
四、基本结论 |
第四节 简要评议 |
第六章 基于国别面板数据金融发展与城市化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世界城市化主要特征与启示 |
一、世界城市化历程 |
二、世界城市化的主要特征 |
三、世界城市化的主要启示 |
第二节 金融发展的国际比较 |
一、指标选取 |
二、国际比较分析 |
第三节 国家面板数据金融发展与城市化的实证过程 |
一、数据和模型 |
二、回归分析 |
三、稳健性检验 |
四、基本结论 |
第四节 简要评议 |
第七章 金融发展促进城市化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构建促进城市化的金融体系 |
一、提高金融中介服务于城市化的水平 |
二、政策性金融要加大对城市化的支持 |
三、促进资本市场发展 |
四、合法化民间金融 |
第二节 金融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 |
一、加大对产业发展的信贷支持 |
二、鼓励创新型企业发展 |
第三节 金融体系促进人力资本积累 |
一、金融体系促进教育发展 |
二、加大对就业的扶持力度 |
第四节 拓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 |
一、积极利用资本市场 |
二、加强金融创新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致谢 |
(4)领域化视角下的珠三角乡村城市化再思考——以广州市旧水坑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视角与方法 |
1.1城市化与领域化 |
1.2案例地及研究方法 |
2 改革开放以来旧水坑村的城市化 |
3 旧水坑村城市化中的领域化与领域政治 |
3.1村集体主导的社会领域化 |
3.1.1土地确权 |
3.1.2联营办厂 |
3.1.3主导基建 |
3.1.4村集体身份转变 |
3.2地方政府和外商发起的领域政治 |
3.2.1地方政府的行政领域化 |
3.2.2外商方的市场领域化 |
4 讨论与结论 |
(5)基于“智慧”+“力量”模型的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及其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拟解决关键问题 |
2 城市化动力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市与城市群 |
2.1.2 城市化与城镇化 |
2.1.3 城市化本质 |
2.1.4 城市化水平 |
2.1.5 城市化动力机制 |
2.2 城市化动力相关理论 |
2.2.1 城市化发展阶段理论 |
2.2.2 空间理论 |
2.2.3 结构理论 |
2.2.4 推拉因理论 |
2.2.5 分工理论 |
2.2.6 区位理论 |
2.2.7 集聚经济理论 |
2.3 国内外城市化动力相关研究 |
2.3.1 经济因素及作用机制分析 |
2.3.2 产业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分析 |
2.3.3 体制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分析 |
2.3.4 市场、对外开放相关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分析 |
2.3.5 资源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分析 |
2.3.6 其它单一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分析 |
2.3.7 多动力因素及综合作用机制分析 |
2.3.8 城市化不同行为主体研究 |
2.3.9 城市化动力理论模式研究 |
2.3.10 城市化动力机制演变与区域性特征研究 |
2.4 文献总结 |
2.4.1 城市化动力相关研究的概括 |
2.4.2 城市化动力研究的薄弱环节 |
2.5 本章小结 |
3“智慧”+“力量”的城市化动力模式与理论模型 |
3.1 国内城市化历程 |
3.1.1 改革开放前的城市化 |
3.1.2 改革开放后的城市化 |
3.2 近年来中国城市化动力因素研究整理 |
3.3“智慧”+“力量”的城市化本质论及其动力模式 |
3.3.1“智慧”+“力量”城市化本质论 |
3.3.2“智慧”+“力量”城市化动力模式 |
3.4 城市化动力因素识别与动力机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4.1 城市化动力因素识别 |
3.4.2“智慧”与“力量”的分类 |
3.4.3 城市化动力机制评价指标体系 |
3.5 城市化水平测度指标选取 |
3.6 城市化动力机制初始理论模型构建——基于SD的分析 |
3.6.1 系统动力学的应用 |
3.6.2 各城市化动力因素对城市化水平的影响机理 |
3.6.3 城市化动力机制初始理论模型构建 |
3.7 本章小结 |
4“智慧”+“力量”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 |
4.1 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简述 |
4.2 城市化动力机制评价指标体系修正与数据收集 |
4.3 数据质量分析 |
4.3.1 信度检验 |
4.3.2 效度检验 |
4.3.3 同质性检验 |
4.4 结构方程模型的建立 |
4.5 城市化动力机制模型的检验与修正 |
4.5.1 城市化动力机制模型检验 |
4.5.2 城市化动力机制模型的修正 |
4.5.3 城市化动力机制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中国城市的城市化动力评价研究 |
5.1 基于“智慧”+“力量”的城市化动力评价方法 |
5.1.1 权重的确定方法 |
5.1.2 指标分值确定 |
5.1.3“智慧”与“力量”水平测度 |
5.1.4 城市化动力水平综合评价模型 |
5.2 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市化动力评价与分析 |
5.3 典型城市的城市化动力评价与分析 |
5.4 十一大城市群的城市化动力评价与分析 |
5.4.1 京津冀城市群城市化动力评价与分析 |
5.4.2 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化动力评价与分析 |
5.4.3 珠三角城市群城市化动力评价与分析 |
5.4.4 辽中南城市群城市化动力评价与分析 |
5.4.5 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化动力评价与分析 |
5.4.6 海峡西岸城市群城市化动力评价与分析 |
5.4.7 中原城市群城市化动力评价与分析 |
5.4.8 武汉城市群城市化动力评价与分析 |
5.4.9 长株潭城市群城市化动力评价与分析 |
5.4.10关中城市群城市化动力评价与分析 |
5.4.11川渝城市群城市化动力评价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中国城市的城市化协调状况评价研究 |
6.1 城市化协调度评价模型构建 |
6.2 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市化协调状况评价及分析 |
6.3 典型城市的城市化协调状况评价与分析 |
6.4 十一大城市群的城市化协调状况评价与分析 |
6.4.1 京津冀城市群城市化协调状况评价与分析 |
6.4.2 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化协调状况评价与分析 |
6.4.3 珠三角城市群城市化协调状况评价与分析 |
6.4.4 辽中南城市群城市化协调状况评价与分析 |
6.4.5 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化协调状况评价与分析 |
6.4.6 海峡西岸城市群城市化协调状况评价与分析 |
6.4.7 中原城市群城市化协调状况评价与分析 |
6.4.8 武汉城市群城市化协调状况评价与分析 |
6.4.9 长株潭城市群城市化协调状况评价与分析 |
6.4.10 关中城市群城市化协调状况评价与分析 |
6.4.11 川渝城市群城市化协调状况评价与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中国城市化道路选择及发展策略 |
7.1 基于“智慧”+“力量”的中国城市化总体道路选择 |
7.1.1 积极培育智慧“源”动力 |
7.1.2 提升社会建设力量核心动力 |
7.1.3 充分发挥经济力量枢纽作用 |
7.2 基于“智慧”+“力量”的城市化分区域发展策略 |
7.2.1 动力协调矩阵中各子区间发展策略 |
7.2.2 问题区各城市发展策略 |
7.2.3 偏离区各城市发展策略 |
7.2.4 适中区各城市发展策略 |
7.2.5 金牛区与发展区各城市发展策略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论文创新 |
8.3 不足之处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 |
(6)金融产业集聚与城镇化关系研究 ——以江浙沪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 主要创新点和局限性 |
1.3.1 可能的创新点 |
1.3.2 研究局限性 |
2 文献综述 |
2.1 城镇化相关研究 |
2.1.1 城镇化内涵 |
2.1.2 城镇化发展模式 |
2.1.3 城镇化动力机制 |
2.2 产业集聚与金融产业集聚的相关研究 |
2.2.1 产业集聚相关研究 |
2.2.2 金融产业集聚相关研究 |
2.3 金融产业集聚与城镇化关系研究概述 |
2.3.1 产业集聚与城镇化关系 |
2.3.2 服务业集聚与城镇化关系 |
2.3.3 金融产业集聚与城镇化关系 |
2.4 研究评述 |
3 江浙沪地区金融产业集聚与城镇化水平测度 |
3.1 研究方法 |
3.1.1 研究方法的选择 |
3.1.2 PLS通径模型的基本原理 |
3.2 指标体系构建 |
3.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2 金融产业集聚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3 城镇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 PLS通径模型的设立与修正 |
3.3.1 数据来源 |
3.3.2 唯一维度检验 |
3.3.3 路径图 |
3.4 实证结果分析 |
3.4.1 模型检验 |
3.4.2 江浙沪地区金融产业集聚水平评价 |
3.4.3 江浙沪地区城镇化水平评价 |
4 金融产业集聚与城镇化耦合关系模型及理论框架 |
4.1 耦合理论基础 |
4.1.1 耦合内涵 |
4.1.2 耦合关联度模型 |
4.1.3 耦合协调度模型 |
4.2 金融产业集聚与城镇化的耦合机制 |
4.2.1 金融产业集聚与城镇化互促机制 |
4.2.2 金融产业集聚对城镇化的作用机制 |
4.2.3 城镇化对金融产业集聚的作用机制 |
5 江浙沪地区金融产业集聚与城镇化耦合关系实证研究 |
5.1 金融产业集聚及城镇化耦合关系实证分析 |
5.1.1 指标非负化处理 |
5.1.2 耦合模型评价结果 |
5.1.3 各市耦合协调发展分析 |
5.2 江浙沪地区金融集聚与城镇化耦合发展模式 |
5.2.1 基于发达民间金融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以温州为例 |
5.2.2 以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为契机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以上海为例 |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加强区域合作,提升各区域金融产业与城镇化耦合发展 |
6.2.2 兼顾各地地域特色,引导各区域金融产业与城镇化互动发展 |
6.2.3 健全基础支撑体系,保障各区域金融产业与城镇化稳步发展 |
6.2.4 鼓励区域创新,推进各区域金融产业与城镇化互动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7)政府行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选题依据 |
1.4 研究内容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6 相关概念界定 |
1.7 研究设计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进展综述 |
2.1 城市化相关理论 |
2.2 城市化动力机制相关理论 |
2.3 政府相关理论 |
2.4 国外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研究进展 |
2.5 海外中国城市化及动力机制的研究进展 |
2.6 国内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 |
2.7 政府行为与中国城市化的研究进展 |
2.8 小结 |
第三章 政府行为与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内在关联 |
3.1 城市化动力机制一般规律 |
3.2 政府及政府行为 |
3.3 政府行为认识的理论演进 |
3.4 政府与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关联 |
3.5 小结 |
第四章 政府行为视角下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的逻辑框架 |
4.1 政治经济体制 |
4.2 政府权力结构及特征 |
4.3 城市化行为主体相互关系的演变 |
4.4 政府行为与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的逻辑框架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中央政府行为与1949年以来中国城市化的分析 |
5.1 中国城市化历程和现状特征 |
5.2 1978年以前的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及政府作用 |
5.3 改革开放以后的城市化动力机制及政府作用 |
5.4 小结 |
第六章 地方政府行为与中国城市化区域差异 |
6.1 中国地方政府 |
6.2 中国地方政府竞争与城市化 |
6.3 地方政府行为与城市化区域差异的计量分析 |
6.4 政府推动下的城市发展——开发区的分析 |
6.5 小结 |
第七章 长三角城市化及政府的作用分析 |
7.1 已有研究综述 |
7.2 长三角区域概况 |
7.3 长三角城市化概况和特征 |
7.4 长三角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因子分析 |
7.5 长三角城市化中政府的作用 |
7.6 地方政府行为与城市发展的昆山案例 |
第八章 政府行为视角下中国城市化问题及对策 |
8.1 城市化问题的体制性根源 |
8.2 政府行为视角下的城市化质量提升策略 |
第九章 研究结论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不足和进一步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8)城市化进程中温州城中村改造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缘由 |
1.2 研究意义与目标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念与研究对象 |
2.1 国内外理论研究综述 |
2.1.1 国外相关研究 |
2.1.2 国内相关研究 |
2.2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辨析 |
2.2.1 温州城中村 |
2.2.2 半城市化地区 |
2.2.3 旧城改造 |
2.2.4 城市更新 |
2.2.5 新农村村庄整治 |
2.3 相关理论研究基础 |
2.3.1 人居环境理论 |
2.3.2 城乡统筹理论 |
2.3.3 “灰色用地”理念 |
第三章 温州城中村现状及其改造工作 |
3.1 背景要素与区位分布 |
3.1.1 发展背景 |
3.1.2 区位分布 |
3.2 社会与经济现状 |
3.2.1 人口和社会现状 |
3.2.2 经济现状和就业情况 |
3.3 建设与环境状况 |
3.3.1 土地使用与建设状况 |
3.3.2 环境卫生状况 |
3.3.3 基础设施状况 |
3.3.4 公共服务设施状况 |
3.4 城中村改造工作现状 |
3.4.1 城中村改造主体与操作模式 |
3.4.2 城中村改造现实困境 |
第四章 不同城市化路径下的温州城中村分类 |
4.1 温州城市化概况 |
4.1.1 温州城市化发展历程 |
4.1.2 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4.1.3 城中村改造对城市化的意义 |
4.2 温州城中村现有分类方式 |
4.2.1 城中村归类的意义 |
4.2.2 城中村现有归类方式的欠缺 |
4.3 基于城市化路径的温州城中村分类 |
4.3.1 被动城市化和主动城市化 |
4.3.2 城中村空间演变比较 |
4.3.3 城中村具体类型及其基本特征 |
4.4 温州城中村改造方式的转变 |
第五章 分类改造模式研究 |
5.1 典型城中村改造模式 |
5.1.1 现状存在问题 |
5.1.2 规划改造目标 |
5.1.3 基于出租经济的就地全面改造 |
5.2 边缘型城中村改造模式 |
5.2.1 现状存在问题 |
5.2.2 规划改造目标 |
5.2.3 基于“灰色用地”的渐进改造 |
5.3 自发型城中村改造模式 |
5.3.1 现状存在问题 |
5.3.2 规划改造目标与对策 |
5.3.3 改造模式一:综合环境整治 |
5.3.4 改造模式二:异地重建 |
5.4 城中村改造的保障机制 |
5.4.1 延续温州经济特色与活力 |
5.4.2 优化土地征收补偿制度 |
5.4.3 落实相关社会保障 |
5.4.4 关注外来人口的生活问题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广州成组城市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及发展趋势 |
1.3.2 国内研究及发展趋势 |
1.4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及步骤 |
1.6 研究的创新 |
第2章 成组城市化的概念界定 |
2.1 城市化的定义 |
2.2 成组城市化的概述 |
2.2.1 成组城市化的现象 |
2.2.2 成组城市化的概念 |
2.2.3 成组城市化的特征 |
第3章 成组城市化机制研究 |
3.1 成组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
3.1.1 成组城市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
3.1.2 广州成组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分析 |
3.2 成组城市化机制与一般城市化机制的比较分析 |
第4章 广州成组城市化的实证研究 |
4.1 广州成组城市化的调研概况 |
4.1.1 广州出租汽车行业发展历程 |
4.1.2 广州出租汽车行业现状 |
4.1.3 问卷设计 |
4.2 广州出租汽车行业成组城市化实证调研分析 |
4.2.1 广州外来出租汽车司机的基本状况分析 |
4.2.2 广州外来出租汽车司机的来源地分析 |
4.2.3 广州外来出租汽车司机成组城市化过程中的行为分析 |
4.2.4 广州外来出租汽车司机的未来去向 |
4.3 广州外来出租汽车司机成组城市化动力机制 |
4.3.1 社会关系网络 |
4.3.2 个人生存与发展 |
4.3.3 政府决策 |
4.3.4 地区经济差距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附录 1:调查问卷 |
(10)欠发达地区城乡过渡带主动城市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及相关概念界定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范畴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一、城乡过渡带研究 |
二、主动城市化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尝试 |
一、研究意义 |
二、创新尝试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
一、思路框架 |
二、内容安排 |
第二章 立论基础 |
第一节 城市化相关理论 |
第二节 城市化原理 |
一、城市化机制 |
二、城市化的测度与模式 |
三、城市化的一般规律 |
第三节 城市化背景下的城乡过渡带空间演进 |
一、城乡过渡带空间演变内涵 |
二、城乡过渡带空间演变机制与地域类型 |
第四节 欠发达地区城乡过渡带主动城市化理论构建 |
一、“被动城市化”的总结与回顾 |
二、欠发达地区城乡过渡带“主动城市化”框架设计 |
第三章 产业协作与主动城市化 |
第一节 产业集聚扩散与城乡过渡带发展 |
一、产业集聚扩散与城市空间增长 |
二、产业助推下的城乡过渡带发展 |
第二节欠发达地区城乡过渡带产业发展现状 —以甘肃省为例 |
一、甘肃省情 |
二、甘肃省城乡过渡带发展现状 |
三、甘肃省城乡过渡带产业发展困境 |
第三节 国内外发达地区主动城市化中的城乡产业统筹 |
一、国外经验 |
二、国内发达地区城乡过渡带主动城市化中的产业发展 |
第四节 欠发达地区城乡过渡带主动城市化中的产业协作 |
一、有效利用城市“磁场”,找准发展“利基” |
二、创新发展模式,寻找多元经济合作伙伴 |
三、统筹考虑城乡,避免“村村冒烟” |
四、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土地流转与主动城市化 |
第一节 土地产权与用地流转 |
一、土地产权 |
二、土地流转与土地征用 |
第二节 欠发达地区城乡过渡带土地流转困境 |
一、城乡过渡带土地产权界定 |
二、欠发达地区城乡过渡带土地流转困境 |
第三节 欠发达地区城乡过渡带主动城市化中的土地流转创新 |
一、国内外土地流转经验总结 |
二、欠发达地区城乡过渡带土地流转的机制完善与制度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政府调控与主动城市化 |
第一节 城乡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
一、我国现行城乡规划体系及对城乡过渡带的调控 |
二、欠发达地区城乡过渡带实施城市规划的效益评价 |
三、主动城市化视角下的欠发达地区城乡过渡带规划调控与反思 |
第二节 欠发达地区城乡过渡带社会福利体系构建 |
一、社会保障 |
二、设施配套 |
第三节 欠发达地区城乡过渡带生态互动发展 |
一、生态建设与城市发展 |
二、欠发达地区城乡过渡带生态建设措施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证分析:甘肃省张掖市乌江镇主动城市化研究 |
第一节 乌江镇主动城市化的“本底” |
一、区位条件 |
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
三、资源禀赋 |
第二节 乌江镇主动城市化的探索之路 |
一、乌江镇主动城市化进程中的产业协作 |
二、乌江镇主动城市化进程中的政府调控 |
第三节 乌江镇主动城市化的继续深化 |
一、规模化、园区化: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调整 |
二、集约化、规范化:土地流转的主动创新 |
三、服务型、引导型:政府调控的主动转型 |
第七章 结论 |
一、基本结论 |
二、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温州城市化机制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互联网时代实体专业市场的空间演进[D]. 陈颖. 南京大学, 2020(02)
- [2]自发秩序与制度秩序:温州模式研究的理论问题与理论贡献[J]. 白小虎. 浙江社会科学, 2018(11)
- [3]金融发展对城市化促进作用的研究[D]. 吴腾. 武汉大学, 2017(06)
- [4]领域化视角下的珠三角乡村城市化再思考——以广州市旧水坑村为例[J]. 刘云刚,仵明霞. 地理科学, 2016(12)
- [5]基于“智慧”+“力量”模型的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及其评价研究[D]. 马先睿. 重庆大学, 2016(03)
- [6]金融产业集聚与城镇化关系研究 ——以江浙沪为例[D]. 俞思静. 浙江工业大学, 2015(07)
- [7]政府行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D]. 吴文钰.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2)
- [8]城市化进程中温州城中村改造模式研究[D]. 余剑. 苏州科技学院, 2013(05)
- [9]广州成组城市化研究[D]. 许慧. 广州大学, 2012(03)
- [10]欠发达地区城乡过渡带主动城市化研究[D]. 张强. 兰州大学, 2011(09)
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城市中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