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住宅系统工程

工业化住宅系统工程

一、工业化住宅的系统工程(论文文献综述)

尤娟[1](2020)在《工业化住宅部品体系下的整体卫生间设计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如今,建筑业作为各行业中能源消耗巨大的产业,大量的建筑垃圾产生的二氧化碳导致我国乃至全球气候环境逐渐恶劣,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因此,工业化住宅的发展更加凸显出紧迫性,对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住宅部品”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从目前发展状况来看,我国住宅部品体系的标准化缺失,且未有效集成,同时对于住宅部品体系中集成化最高的整体卫生间部品研究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本文重点关注工业化住宅的住宅部品体系,并以整体卫生间为例研究其设计应用。本文首先对国内外住宅部品体系的发展进行研究,并对工业化住宅、住宅部品及住宅部品体系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并重点以住宅部品中集成化最高的整体卫生间部品作为研究对象,对住宅部品体系下的整体卫生间部品的发展历程、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我国整体卫生间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现阶段使整体卫生间部品如何在各住宅体系中得以有效应用至关重要。然后,对整体卫生间部品自身进行研究,包括其构成、常用材料、功能集成、适宜尺寸等,并对市面上常售的不同类型整体卫生间产品进行了详细分析。接下来,研究整体卫生间如何应用于住宅中的关键技术,主要包含管线连接、尺寸协调、个性化定制三个方面,并对整体卫生间定制流程做出简单总结。最后,根据上述所有的研究结果,通过构建CSI住宅体系模型及旧住宅卫生间的改造模拟的设计方案,对整体卫生间部品进行实际应用的设计。论文的最后归纳和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总结提出未来整体卫生间部品的发展途径。旨在住宅工业化转型过程中,住宅部品体系能够发展的更加健全。整体卫生间部品能形成更加完善、成熟、标准化的体系,从而为未来工业化住宅中整体卫生间部品的设计提供一定的设计参考。

李龙[2](2020)在《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可持续性实现机理研究》文中提出住宅可持续建设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保护自然与生活环境,推动社会健康发展,实现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新型城镇化和城市更新进程中的住宅短寿、维修困难、大拆大建和建造方式粗放落后等问题给我国住宅建设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迫切需要从发展可持续性住宅和运用可持续性建造方法两个维度来探索新的住宅建设与发展方式。为完成上述历史使命,我国引入SI住宅(Skeleton-Infill Building,SIBuilding),并在新型建筑工业化进程中将SI住宅与工业化建造方法相结合,以期实现住宅功能可持续性与建造方法可持续性的有机统一。由于SI住宅在我国尚处于发展研究的初级阶段,工业化建造方法与SI住宅体系划分及功能之间的支撑关系尚不明确,各利益相关方之间协调程度及建造过程集成程度较低,严重制约了可持续性目标的实现。在此情况下,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可持续性实现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厘清可持续性实现机理,本研究从可持续性系统分析、网络化协同和过程集成优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探索,主要的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综述现有相关研究文献,梳理了 SI住宅理论思想源流及其在欧美、日本和中国的研究发展现状,分析了 SI住宅的技术方法、建设管理模式及可持续性作用,借助文献计量分析系统综述了工业化建造管理研究的整体现状、研究主题及发展趋势;在文献研究基础上阐述了将SI住宅可持续性与工业化建造可持续性相结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界定了本研究的研究问题,明确了研究目标,论述了研究意义。(2)在SI住宅体系划分及工业化建造内涵分析的基础上,从可持续性概念发展脉络出发,辨析了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及可持续建设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界定了住宅建设可持续性的概念;分析了 SI住宅可持续性表现及其与不同可持续性住宅的对比,论述了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可持续性实现机理的内涵;概述了本研究相关研究理论基础,分析了整体研究方案、研究框架以及研究方法对研究内容的支撑作用。(3)根据可持续性的三重基线,通过文献研究和因素过滤确定了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可持续性的可持续性系统构成要素,界定了各可持续性要素的内容;运用名义小组法确定各可持续性要素间的作用关系,用解释结构模型研究了可持续性系统层次结构和各可持续性维度之间的交互关系,运用矩阵实验室法对各可持续性要素分类,分析了各要素在系统中的作用;在上述分析基础上,从整体系统层次、基线维度层次和可持续性要素层次对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可持续性进行了系统分析。(4)根据协同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了可持续性目标、工业化建造方法与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协同关系及网络化特征,运用元网络分析模型构建了可持续性-工业化建造-利益相关方元网络协同模型;根据元网络模型确定了多类型工业化建造方法及其对实现可持续性目标的支撑作用,分析了各利益相关方及其对工业化建造方法集成的推动作用;运用二模网分析模型进行中心性分析和核心-边缘结构分析,识别了核心工业化方法和核心利益相关者,分析了核心块之间及核心块与边缘块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元网络协同关系进行二模转一模,确定了集成程度较高的工业化建造方法和利益相关者;在上述分析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可持续性网络协同机理,提出了面向可持续性的SI建造模式。(5)根据精益建造理论和并行工程理论分析了 SI住宅建造更新过程的离散性过程属性,提出了基于精益和并行的过程集成优化框架;运用IDEFO功能模型分析了建造与更新系统过程内的核心工作流程及工作间逻辑关系,结合设计结构矩阵模型进行过程集成,构建了过程集成优化模型,优化了系统过程中的迭代、并行与耦合工作关系;分析了过程集成的具体实施方案,结合住宅产业化理论提出了宏观过程集成的全产业链模式,结合精益建造与并行工程理论提出了支撑体与填充体并行建造方案;选取具体的SI住宅建设案例,通过工业化建造方案分析和过程优化效果分析,验证了过程集成模型,探讨了过程集成对实现可持续性目标的支撑作用。本研究从中国住宅建设的可持续性问题出发,结合SI住宅功能可持续性与工业化建造方法可持续性,从可持续性系统分析、网络协同机理和过程集成机理三个部分系统研究了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可持续性实现机理。研究工作对拓展SI住宅与工业化建造管理的理论研究具有一定贡献,同时为中国SI住宅的工业化建造及更新实践提供了可实施操作的依据。

束南平[3](2020)在《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建筑工业化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建筑业一直是带动国民经济发展,保障居民住房的重要产业。当代人民对绿色生活的向往,要求建筑业用更绿色、环保、高质量的方式发展。建筑工业化就是人们探索发展新模式的成果,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建筑业的转型面临重重压力。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面临法律法规不健全、技术体系不匹配、相应的人才欠缺等阻碍因素。问题是,在当前建筑工业化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利益相关者参与产业链的现实困境有些?而在不同的区域,制约工业化发展与进步的因素也各有不同。因此有必要从各利益相关者视角出发,分析我国建筑工业化面临的阻碍。论文选取制约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因素为研究对象,从经济、技术、社会、制度四个层面梳理了21个影响因素,围绕影响因素制作调查问卷并发放给利益相关人群。运用SPSS软件对问卷调查回收的数据进行检验,首先从整体上评估影响程度并为影响程度排序,接着运用多元正态分布的均值向量的假设检验确定了影响因素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看法差异性并分析其差异原因,再用斯皮尔曼相关系数检验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合重要性排序和相关性检验结果筛选出关键影响因素进入下一步研究。以关键影响因素作为网络节点构建社会网络模型,利用Ucinet软件中netdraw的可视化功能,分别检测他们的团体密度与中心度等指标,由检测结果进一步得到关键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与重要性。最后结合关键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找到其对应的参与主体,从不同的利益主体视角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为解决我国建筑工业化面临的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干申启[4](2019)在《工业化住宅建筑可维护更新的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筑工业化发展至今,发展重点已发生转移扩大,从预制装配化、设计标准化、部品化建造等基础建设性方面扩大至信息化管理、建筑长寿化及产业化发展等方面。由此,工业化住宅建筑的维护更新对于住宅产业化发展已越发凸显其重要意义,其不仅应成为工业化住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一定会成为建筑业绿色发展理念的较高层面追求。论文简单介绍了国内外住宅建筑维护更新领域发展的一般概况,对西方早期工业化住宅的一些优秀更新案例进行了系统性研究。论文对我国居住区更新改造的“有机更新”理论进行了案例研究,对现阶段我国住宅类建筑包括早期采用工业化手法建造的板式住宅更新改造提出一些适应我国国情发展的理念性建议。论文通过对《百年住宅建筑设计与评价标准》的深入研究,首次提出工业化住宅产品可维护更新这一命题,还从推进城市化的客观需求、工业化住宅建筑可维护更新的产业优势、技术优势、生产优势等方面进行了工业化住宅维护更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论证。通过论证研究,论文提出建立工业化住宅设计、制造、装配、维护更新全生命周期和性能保障的产业链框架理念。这正是本文在我国工业化住宅建设与绿色发展理念方面的前瞻性思维,必将对我国住宅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论文采用分析归纳方法对大量优秀SI住宅案例的可维护更新性质及其技术设计思路进行研究,归纳性提出现阶段我国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设计方法。论文根据笔者所在工作室先后建造的三个实际案例,着重研究各自其构件的连接构造技术和集成化装配技术,案例项目分别采用自主研发的分层级表系统、协同设计与协同建造技术、构件法协同设计以及新型工法装备系统,对全部构件进行集成化管理,形成了功能性的构件组大构件单元,实现了可逆的构件连接和集成化装配。通过研究,建立了可逆的构件连接构造技术和针对既有建筑构件易维护更新的关键技术系统,为工业化住宅产品日后维护更新的产业化运作开拓了广阔的市场前景。论文将BIM技术应用于工业化住宅的维护更新领域,将协同设计、计算机编码技术及构件信息跟踪反馈技术统一于BIM信息化模型框架内,建立了一套可用于工业化住宅维护更新的信息化技术应用系统。目前以该技术应用系统为依托建立的监督管理平台现已初步投入使用,并受到广泛关注与好评。希望本论文的研究在我国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方面能够起到重要的技术引领与支撑作用。全文共160,000余字,图表共120余幅

翟羽佳[5](2019)在《工业化建筑装饰装修子标准体系的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十三五”规划提出转变工程建造方式、大力发展工业化建筑,并明确提出发展工业化建筑的重点任务之一是要推进建筑装饰装修工业化。在国家与市场的共同推动下,工业化建筑装饰装修的研究与应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目前我国的工业化建筑装饰装修刚刚起步,关键技术标准缺失,相应的标准不成体系,制约了工业化建筑装饰装修的发展。现阶段如何构建工业化建筑装饰装修的标准体系、需要编制、修订哪些关键技术标准亟待解决。围绕构建工业化建筑装饰装修标准体系这一核心问题,首先介绍了一般标准体系构建过程中所利用的相关理论方法,如过程方法、分类方法、模块化方法等,分析其优缺点,结合我国工业化建筑装饰装修行业特点,确定系统工程方法论为我国工业化建筑装饰装修标准体系的构建方法论。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工业化建筑装饰装修标准体系的适用范围、系统行为、系统环境和系统结构及其各构成要素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在标准体系构建阶段,将我国工业化建筑装饰装修发展情况与标准体系系统分类特点相结合,提出适用于工业化建筑装饰装修标准体系的构建方法。随后,从6个维度表征标准体系各结构间的关系,划分出适用于工业化建筑装饰装修的标准类型,以此遍历工业化建筑装饰装修标准体系各系统,创建标准明细表,并且对其内的部分标准进行阐述。在标准体系构建完成后,从对标准体系实施阶段的制定、评价以及优化更新,确定其运行机制与协调发展方向,并对我国工业化建筑装饰装修标准体系提出策略与建议。

蔡枚伶[6](2019)在《核心企业主导的工业化住宅产业链整合机理研究》文中指出在信息化、工业化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建筑业的转型变得尤为迫切。作为国际建筑业发展的主流,工业化住宅相比于传统住宅有着明显优势,例如工期的减少、人工的节约、质量的提高及对环境影响的减少等,是未来住宅发展的必然方向。受建筑业转型的影响,建筑各专业分工更加明确,建筑技术不断升级,构建并整合工业化住宅产业链已是大势所趋。因此,本文从理论和实证的两个方面出发,研究工业化住宅产业链整合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推演出工业化住宅产业链整合下企业的演化博弈模型,为工业化住宅产业链的整合提供参考意见。基于价值链理论,本文结合前人文献研究和工业化住宅产业链整合实施过程,初步总结出对工业化住宅产业链整合造成影响的15项因素,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从产业链微观层面——建筑业企业出发,对大型房地产开发商、部品制造商和施工承包单位等产业链核心企业的工作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得出影响工业化住宅产业链整合的四个主要因素,包括有企业协同程度、企业战略规划、企业生产能力及企业自身资源。依据上述分析结论,在演化博弈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对企业在工业化住宅产业链整合中的协作行为展开研究。本文选取工业化住宅产业链上企业作为博弈主体,基于成本收益考虑,构建工业化住宅产业链整合中企业协作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对模型进行分析可知:第一,工业化住宅产业链中企业双方共同投入资源是互惠协作的前提;第二,互惠协作的收益要高于企业生产成本和企业因机会主义而获得的额外收益,这是企业双方能够开展协作的根本动力;第三,互惠协作收益的分配比例需要得到我们的重视,它将对企业双方后续的协作行为产生较大的影响;第四,在政府宏观调控下,政府对企业双方互惠行为的激励和机会主义行为的惩处有助于工业化住宅产业链整合参与方互惠协作局面的形成。最后,本文总结了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的成果,从工业化住宅产业链整合中参与企业的角度给出了一些有助于产业链整合的建议,并指出了本文的不足之处及未来研究方向。

丁颖[7](2018)在《高层新型工业化住宅设计与建造模式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我国亟待提高的城市化水平与紧缺的城市土地资源共同决定了住宅高层化、工业化这一发展方向。为完善我国高层住宅的技术体系、改变技术同质化倾向、改进原有粗放的管理模式,探索让普通民众乐于接受、适合国情的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模式,本文通过研究文献、实地调查、结合建筑实例进行跨学科的探索,提出一套符合当前愿景的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模式。论文首先通过梳理国外、国内高层工业化住宅的发展历程,研究设计与建造模式以及相关技术体系、理论的演变与发展,通过比较与分析,找出我国已有体系的不足,以及解决这一问题的技术策略。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了基于构件体系的高层工业化住宅面向建造的产品设计理论及整套标准化设计、空间设计原则与方法;同时,结合案例及既有研究成果,提出基于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的新型建造模式理论,在当前钢筋混凝土现浇建造的四大技术体系的基础上,找出其不足并进行技术优化,探索新型现浇工业化建造方法,并提出构件三级工业化装配建造原理;此外,以BIM技术、物联网技术为技术支撑,进行BIM信息化协同平台搭建,提出构件分类和编码新方法,为设计—建造一体化协同工作提供技术保障。论文从设计与建造模式的角度出发,梳理了高层工业化住宅发展的技术脉络,提出了基于构件体系的、面向建造工业化的产品设计模式的整套设计方法论,填补了国内相关研究的空白;构建了基于新型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的建造模式理论,提出高层工业化住宅构件三级工业化装配原理,拓展了我国高层工业化住宅的研究角度和研究内容;提出设计—建造全过程协同的理论,并进行基于BIM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支撑下信息化协同平台搭建,提出构件分类和构件编码的新方法,为我国实现住宅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新思路。

谷雨[8](2017)在《基于模块化的工业化住宅装修界面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住宅工业化的背景下,工业化住宅装修具有高效、节约和质量可靠的特点,使得传统住宅装修可逐步向工业化住宅装修转变。工业化住宅装修需要充分调用通用构件,进行装配施工,而模块化是工业化的新形式,通过建立一个完整的模块系统,再用于新系统的组合,是实现工业化住宅装修的有效手段。住宅室内的界面装修是住宅装修的基础,前人未有较为深入研究,本文基于模块化方法对工业化住宅装修界面系统的建立和应用进行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对系统工程理论下的模块化方法进行分析,结合模数协调、接口、相关认证等技术,为实现工业化住宅装修界面系统建立了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2)遵循通用性、适应性和标准化原则,并结合模块化“分解与组合”原理,针对工业化住宅装修界面的类型和特点,将工业化住宅装修界面系统分为三大子系统和七大类别,分别对各装修界面子系统中界面类型、材料选型、构造方法等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工业化住宅装修界面系统。(3)分别从设计、生产、建造全过程的实施流程及内容出发,提供了工业化住宅装修界面系统的实施思路,再对装修界面间的拼接技术、建造技术和组合方式进行研究,为工业化住宅装修界面系统的应用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4)为进一步探讨工业化住宅装修界面系统的具体应用,本文以某住宅装修项目为例,将建筑信息模型(BIM)作为界面系统应用的实施工具。首先,进行界面的选择与组合,处理各界面间的接口关系,使设计与生产对接;再进行工业化住宅装修界面的模拟建造,保证装修界面实施的可行性,为装修界面系统的工厂生产和现场安装提供可靠的信息。

陈景石[9](2017)在《珠三角地区住宅工业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工业化住宅作为我国住宅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不仅对解决民生问题有着重大的意义,还会对我国住宅产业转型起着关键作用。珠三角地区作为我国三大经济圈之一,其工业化住宅的建设探索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在新时期如何推进珠三角地区工业化住宅快速发展值得我们思考。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工业化住宅的发展历程以及相关理论的研究,总结其经验与教训,用于我国住宅工业化的发展。通过对珠三角地区的住宅工业化现状进行调研,针对典型实例进行分析解读,得出目前珠三角地区住宅工业化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再结合珠三角地区气候环境特征与建筑适应性要求,提出适合珠三角地区的住宅工业化设计策略。本文针对珠三角地区住宅工业化设计内容,从五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是绪论。对本文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研究对象及范围、研究目的与方法等进行了介绍,为整个研究打下基调;第二章是住宅工业化发展与相关理论研究。首先理清建筑工业化与产业化的关系,然后梳理国内外住宅工业化的发展历程,研究国内外住宅工业化发展情况,吸取经验与教训,从中得出对我国住宅工业化的一些启示。最后研究分析住宅工业化相关理论,包括开放住宅理论,专用体系与通用体系以及工业化住宅工法体系,为接下来设计策略的提出奠定基础;第三章是珠三角地区住宅工业化现状调研。先对珠三角地区住宅工业化发展概况进行梳理,再通过实地调研,分析珠三角地区住宅工业化发展现状,总结其优点与不足,为接下来设计策略的提出提供依据;第四章是珠三角地区工业化住宅适应性分析。本章分析了珠三角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建筑适应性要求。由于建造方式的差异,传统住宅与工业化住宅在适应性策略方面各有不同,根据珠三角气候特征分别从群体布局、建筑体型、建筑空间以及建筑界面几个方面对两种住宅模式进行分析与对比,为接下来的住宅工业化策略的提出打下基础;第五章是珠三角地区住宅工业化设计策略的提出。根据前四章的分析与研究,从设计原则,结构选型与材料应用,平面设计,立面多样化设计,工业化装修以及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方面阐述了珠三角地区住宅工业化设计的相关策略。最后是结语,对本论文研究进行总结,得出主要结论,指出论文研究不足之处,并对珠三角地区住宅工业化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住宅工业化作为我国接下来的发展重点,珠三角地区作为全国领先的城市发展圈之一,快速推动工业化住宅集约化、低碳化、地域特色化建设显得十分必要和急迫。

卢键[10](2017)在《基于SCOR的工业化住宅项目质量链管理研究》文中提出住宅产业具有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等特点,有广阔的市场和发展潜力,对国民经济增长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住宅工业化可以使生产要素有机组合、减少中间环节、优化资源配置、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现场湿作业减少、摆脱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因此被认为是住宅行业的发展趋势。但是我国住宅工业化起步晚、生产方式粗放、集成水平低,由此带来一系列严重的资源浪费和质量问题。因此,如何对产业链上的各个企业实行有效的集成管理,保证产业链上的质量工作高效、稳定地开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当务之急。本文运用文献查询、建模分析、问卷调查及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工业化住宅项目质量管理问题进行研究。首先,本研究以质量链理论为基础,结合工业化住宅项目的质量管理特点,分析其质量形成过程,提出了工业化住宅项目引入质量链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阐述了质量链是质量流与工作流的结合;其次,本文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通过引入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SCOR),在文献分析与访谈的基础上对工业化住宅项目的工作流程进行识别,建立了基于SCOR的工业化住宅项目工作流程模型;然后,分别从企业内部以及企业外部两个维度,对质量流的传递过程进行了分析,强调结合内外部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接着,基于前文的基础,建立了基于SCOR的工业化住宅项目质量链管理体系,分析了质量链上核心企业与其他企业的质量管理范围,构建了质量链运作的激励机制,并基于SCOR提出了PDCA循环用于质量改进、最佳实践分析引导质量改进策略;最后,采用调查问卷法和访谈法对工业化住宅项目质量链关键链节点进行识别,得到了两个关键链节点,数据来源于对住宅工业化有科研经验或者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并基于前文的理论运用PDCA循环以及最佳实践分析进行质量改进,提出了质量改进措施。本文站在供应链的角度,对工业化住宅项目的质量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在理论层面,构建了基于SCOR的工业化住宅项目质量链管理体系,可以丰富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同时为住宅项目质量管理提供一个全新的角度;在实践层面,有助于工业化住宅项目相关主体优化企业内工作流程,有效整合其整个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活动,快速响应质量异常情况,保证质量管理的效率,提升质量改进策略整合水平。

二、工业化住宅的系统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业化住宅的系统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1)工业化住宅部品体系下的整体卫生间设计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住宅部品体系发展研究
        1.2.1 国外住宅部品体系发展研究
        1.2.2 我国住宅部品体系发展研究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4 住宅部品体系相关概念梳理
        1.4.1 工业化住宅
        1.4.2 住宅部品
        1.4.3 住宅部品体系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住宅部品体系下的整体卫生间部品发展概述
    2.1 住宅部品体系下的整体卫生间部品
        2.1.1 整体卫生间概念
        2.1.2 整体卫生间与住宅部品体系关系
    2.2 整体卫生间的发展概述
        2.2.1 整体卫生间发展历程
        2.2.2 我国及日本整体卫生间的发展
        2.2.3 整体卫生间优势
    2.3 我国整体卫生间部品现存主要问题
        2.3.1 产业环境问题
        2.3.2 使用习惯问题
        2.3.3 设计与安装问题
        2.3.4 标准化问题
        2.3.5 施工工艺与技术人才匮乏问题
    2.4 本章小结
3 整体卫生间部品
    3.1 整体卫生间的构成及材料
        3.1.1 整体卫生间的构成
        3.1.2 整体卫生间常用材料
    3.2 整体卫生间功能集成
        3.2.1 便溺功能
        3.2.2 盥洗功能
        3.2.3 洗浴功能
        3.2.4 洗衣功能
        3.2.5 电器及暖通设备功能
    3.3 整体卫生间适宜尺寸
        3.3.1 人体功效学要求
        3.3.2 整体卫生间模数化设计
    3.4 整体卫生间产品分析
        3.4.1 单功能型
        3.4.2 集中型
        3.4.3 组合型
    3.5 本章小结
4 整体卫生间部品关键技术
    4.1 管线连接
        4.1.1 排水管道
        4.1.2 给水管道
        4.1.3 通风管道
    4.2 尺寸协调
        4.2.1 整体卫生间安装尺寸要求
        4.2.2 整体卫生间与土建结构模数协调
    4.3 个性化定制
        4.3.1 成套产品选择
        4.3.2 个性化定制
    4.4 整体卫生间部品定制流程
        4.4.1 整体卫生间定制流程
        4.4.2 影响整体卫生间部品选择因素
    4.5 本章小结
5 整体卫生间部品应用设计
    5.1 整体卫生间在CSI住宅中的应用
        5.1.1 相关案例研究
        5.1.2 CSI住宅模型构建
        5.1.3 整体卫生间选型及协调安装
    5.2 整体卫生间在旧住宅改造中的应用
        5.2.1 研究对象
        5.2.2 卫生间改造方案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论文不足
    6.3 研究展望
表录
图录
参考文献
调研资料汇总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2)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可持续性实现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住宅建设可持续面临的挑战
        1.1.2 SI住宅和工业化建造的结合
        1.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发展现状
        1.2.1 SI住宅研究发展现状
        1.2.2 工业化建造管理研究发展现状
        1.2.3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课题来源
        1.4.1 研究内容
        1.4.2 课题来源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技术路线图
2 研究基础概述与研究框架构建
    2.1 SI住宅建设与更新概述
        2.1.1 SI住宅的概念与体系划分
        2.1.2 工业化建造的内涵分析
        2.1.3 SI住宅的工业化建造及更新改造
    2.2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可持续性概述
        2.2.1 住宅建设可持续性概述
        2.2.2 SI住宅建设更新可持续性的内涵
        2.2.3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可持续性实现机理的界定
    2.3 相关研究理论基础
        2.3.1 住宅产业化理论
        2.3.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3 协同理论
        2.3.4 精益建设理论
        2.3.5 并行工程理论
    2.4 研究框架构建
        2.4.1 研究方案设计
        2.4.2 研究框架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可持续性系统分析
    3.1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可持续性的构成要素
        3.1.1 可持续性要素识别方法设计
        3.1.2 可持续性构成要素的界定
    3.2 解释结构模型与决策实验室分析集成设计
        3.2.1 解释结构模型与决策实验室分析理论概述
        3.2.2 集成解释结构模型与决策实验室分析的基本步骤
    3.3 基于ISM-DEMATEL的可持续性系统构成分析
        3.3.1 可持续性要素关系判断
        3.3.2 基于ISM的可持续系统层次结构分析
        3.3.3 基于DEMATEL的可持续性元素分析
        3.3.4 可持续性系统构成与关联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网络协同机理
    4.1 可持续性网络协同机理的界定
        4.1.1 可持续性协同机理
        4.1.2 可持续性协同机理的网络化特征
    4.2 元网络与二模网模型概述
        4.2.1 元网络模型理论概述
        4.2.2 二模网络模型理论概述
        4.2.3 二模网模型的分析内容
    4.3 可持续性元网络与二模网模型构建与分析
        4.3.1 可持续性元网络模型构建
        4.3.2 可持续性-工业化建造二模网模型构建
        4.3.3 利益相关方-工业化建造二模网模型构建
    4.4 可持续性的网络协同分析
        4.4.1 可持续性二模网的中心性分析
        4.4.2 可持续性二模网的核心-边缘结构分析
        4.4.3 可持续性元网络协同机理分析
        4.4.4 面向可持续性的SI建造模式
    4.5 本章小结
5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过程集成机理
    5.1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过程集成的内涵
        5.1.1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过程属性
        5.1.2 基于精益建造和并行工程的过程集成实施框架
    5.2 IDEF0与DSM模型概述
        5.2.1 IDEF0模型概述
        5.2.2 DSM模型概述
    5.3 基于IDEF0的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过程建模
        5.3.1 IDEF0整体过程系统功能模型
        5.3.2 基于ICOM子图的过程系统分解建模
    5.4 基于DSM的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过程集成优化
        5.4.1 过程逻辑关系的DSM界定
        5.4.2 DSM的回路识别算法
        5.4.3 基于路径搜索法的过程优化算法
        5.4.4 基于DSM的过程优化模型
    5.5 SI住宅建造过程集成机理分析
        5.5.1 SI住宅建造与更新过程优化的实施
        5.5.2 面向过程集成的建设组织管理模式分析
        5.5.3 面向过程集成的现场建造策略分析
    5.6 SI住宅建造过程优化案例分析
        5.6.1 工业化集成建造方案分析
        5.6.2 过程优化效果分析
        5.6.3 过程集成对可持续性的支撑作用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SI住宅建设及更新可持续性要素关系判断
附录B SI住宅建设及更新可持续性目标与工业化建造方法对应关系判断
附录C SI住宅利益相关方与工业化建造及更新方法对应关系判断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建筑工业化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1.4.1 建筑工业化的相关研究
        1.4.2 关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现状
        1.4.3 文献综述对本研究的启示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建筑工业化影响因素的识别
    2.1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2.2 建筑工业化影响因素识别
    2.3 建筑工业化影响因素的解释
        2.3.1 经济因素
        2.3.2 技术因素
        2.3.3 社会因素
        2.3.4 制度因素
    2.4 研究方法和评价目标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建筑工业化影响因素分析
    3.1 问卷调查介绍
        3.1.1 问卷指标设计与发放
        3.1.2 问卷的描述性统计
    3.2 问卷结果统计分析
        3.2.1 问卷的信度检验
        3.2.2 问卷的结构效度检验
        3.2.3 影响因素影响程度评估
        3.2.4 多元正态分布的均值向量的假设检验
        3.2.5 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筑工业化关键影响因素的社会网络分析
    4.1 社会网络分析法
    4.2 关键影响因素社会网络模型的构建
        4.2.1 建筑工业化关键影响因素的提炼
        4.2.2 构建关键影响因素邻接矩阵
        4.2.3 数据可视化分析
    4.3 关系网络中心度和结构属性分析
        4.3.1 影响因素点度中心度分析
        4.3.2 影响因素中间中心度分析
        4.3.3 影响因素接近中心性分析
        4.3.4 影响因素连接枢纽分析
        4.3.5 影响因素关系网络结构属性分析
    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对策建议
    5.1 关键影响因素对应主体指标计算
    5.2 建设单位的对策建议
    5.3 政府部门的对策建议
    5.4 设计单位的对策建议
    5.5 施工单位的对策建议
    5.6 监理单位的对策建议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
    6.2 论文的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附录

(4)工业化住宅建筑可维护更新的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3.1 国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3.2 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4 研究内容与目标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5 主要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7 研究的基础
    1.8 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
第二章 住宅建筑维护更新的发展历程研究
    2.1 住宅建筑维护更新的有关概念
    2.2 战后西方国家的住宅建设及其维护更新
        2.2.1 战后的住宅建设及其维护更新发展历程
        2.2.2 当代住宅建筑维护更新案例分析
    2.3 当代我国住宅建设及其维护更新
        2.3.1 我国建国初期的住宅建设
        2.3.2 新时期我国住宅建设及其维护更新
        2.3.3 住宅类建筑维护更新的案例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宏观策略研究
    3.1 我国建筑工业化与住宅产业化发展现状
        3.1.1 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
        3.1.2 住宅产业化与百年住宅体系
    3.2 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必要性
        3.2.1 我国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问题的提出
        3.2.2 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必要性研究
        3.2.3 关于我国工业化住宅建设新型产业链的进一步研究
    3.3 工业化住宅维护更新的可行性
        3.3.1 我国进一步推进城市化的客观需求
        3.3.2 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产业优势
        3.3.3 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技术优势
        3.3.4 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生产优势
    3.4 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主要研究方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SI住宅案例及其可维护更新性质研究
    4.1 SI住宅体系的概念和特色
    4.2 国外部分SI住宅案例及其可维护更新研究
        4.2.1 荷兰工业化住宅体系及其可维护更新
        4.2.2 日本SI住宅体系及其可维护更新
    4.3 我国CSI住宅体系及其可维护更新研究
        4.3.1 CSI住宅体系及其发展历程
        4.3.2 CSI住宅体系的案例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SI住宅可维护更新的技术设计研究
    5.1 SI住宅体系的分类
    5.2 SI住宅支撑体的可维护更新设计研究
        5.2.1 结构选型的基本形式
        5.2.2 结构施工方式
        5.2.3 SI住宅可维护更新的结构设计研究
        5.2.4 结构的连接设计研究
        5.2.5 支撑体的质量保证及其维护
    5.3 SI住宅填充体的可维护更新设计研究
        5.3.1 SI住宅填充体可维护更新的主要设计方法
        5.3.2 SI住宅填充体的模数协调
        5.3.3 SI住宅的标准化设计及其多样化拓展
        5.3.4 基于可维护更新的填充体部品定位
        5.3.5 基于可维护更新的填充体部品安装
    5.4 CSI住宅可维护更新案例研究——以东南大学正工作室项目为例
        5.4.1 “微排”未来屋
        5.4.2 “梦想居”未来屋
        5.4.3 “揽青斋”示范项目
    5.5 SI住宅的日常维护及其策略
        5.5.1 SI住宅的日常维护
        5.5.2 SI住宅可维护更新的政策性建议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技术应用研究
    6.1 BIM技术简述
        6.1.1 BIM的基本概念
        6.1.2 BIM技术在工业化住宅用户参与过程中的应用
    6.2 协同设计在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中的应用
        6.2.1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6.2.2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应用内容和目标
        6.2.3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工具——BIM技术的系统架构
        6.2.4 协同设计在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中的应用
    6.3 计算机编码技术在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中的应用
        6.3.1 工业化建筑构件的分类系统
        6.3.2 工业化建筑构件库及参数体系架构
        6.3.3 构件编码规则与技术实现措施
        6.3.4 计算机编码技术在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中的应用
    6.4 构件信息跟踪反馈技术在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中的应用
        6.4.1 构件信息化技术
        6.4.2 RFID对象标识技术
    6.5 可用于工业化住宅维护更新的技术应用系统建立
        6.5.1 基于BIM的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技术应用系统
        6.5.2 信息监管平台的建立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拓展与期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5)工业化建筑装饰装修子标准体系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现状与问题
        1.3.2 国外情况与启示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2 工业化建筑装饰装修标准体系构建的研究基础
    2.1 标准体系构建的相关方法
        2.1.1 过程方法
        2.1.2 分类方法
        2.1.3 模块化方法
        2.1.4 三维坐标方法
        2.1.5 其他方法
    2.2 标准体系的构建的系统工程方法论
        2.2.1 系统工程的基本思想
        2.2.2 系统工程方法论
        2.2.3 标准体系构建的系统工程方法论
    2.3 标准体系的系统性分析及构建方法
        2.3.1 标准体系的系统性分析
        2.3.2 标准体系及体系表构建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工业化建筑装饰装修标准体系的结构与构成要素分析
    3.1 我国工业化建筑装饰装修标准体系的结构分析
        3.1.1 标准体系的层次结构
        3.1.2 标准体系的专业结构
        3.1.3 标准体系的序列结构
        3.1.4 标准体系的类别结构
        3.1.5 标准体系的各种结构之间的关系
    3.2 我国工业化建筑装饰装修标准体系的构成要素分析
        3.2.1 子标准体系的构成要素分析
        3.2.2 通用标准体系的构成要素分析
        3.2.3 专用标准体系的构成要素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工业化建筑装饰装修标准体系表的构建
    4.1 工业化建筑装饰装修标准体系表的基本内容
        4.1.1 标准体系的构建原则
        4.1.2 标准体系表的组成
    4.2 工业化建筑装饰装修标准体系表的构建方案
        4.2.1 标准体系表的结构图
        4.2.2 标准体系的标准明细表
        4.2.3 标准体系表的说明
        4.2.4 标准体系的统计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工业化建筑装饰装修标准体系的实施
    5.1 工业化建筑装饰装修标准体系实施阶段的过程
        5.1.1 标准体系的评价
        5.1.2 标准体系的优化更新
    5.2 工业化建筑装饰装修标准体系的运行机制与协调发展
        5.2.1 标准体系的运行机制
        5.2.2 装饰装修标准体系的协调发展
    5.3 工业化建筑装饰装修标准体系实施的策略与建议
        5.3.1 整顿现有装饰装修标准
        5.3.2 建立质量评价系统
        5.3.3 建设标准信息共享平台
        5.3.4 提升企业和协会在标准制定的参与度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核心企业主导的工业化住宅产业链整合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际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工业化住宅研究综述
        2.1.1 工业化住宅的内涵
        2.1.2 国外工业化住宅发展研究
        2.1.3 国内工业化住宅发展研究
    2.2 工业化住宅产业链整合研究综述
        2.2.1 工业化住宅产业链的界定
        2.2.2 工业化住宅产业链的整合特征研究
        2.2.3 工业化住宅产业链整合的影响因素研究
    2.3 工业化住宅产业链整合中的演化博弈论
    2.4 本章小结
        2.4.1 工业化住宅发展国际经验研究总结
        2.4.2 工业化住宅产业链整合的影响因素总结
        2.4.3 工业化住宅产业链整合机理的演化博弈总结
3 工业化住宅产业链整合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理论基础:价值链理论
    3.2 产业链整合的主体——核心企业
    3.3 工业化住宅产业链整合的理论模型与影响因素分析
        3.3.1 核心企业主导的工业化住宅产业链整合的理论模型
        3.3.2 文献中对工业化住宅产业链整合影响因素的分析
        3.3.3 访谈中对工业化住宅产业链整合影响因素的分析
        3.3.4 工业化住宅产业链整合影响因素初选
    3.4 问卷设计和数据收集
        3.4.1 调查问卷的设计
        3.4.2 问卷数据的获取
    3.5 实证分析
        3.5.1 信度检验
        3.5.2 效度检验
        3.5.3 因子分析
    3.6 实证结果及讨论
        3.6.1 企业协同程度
        3.6.2 企业战略规划
        3.6.3 企业生产能力
        3.6.4 企业自身资源
    3.7 本章小结
4 工业化住宅产业链整合机理
    4.1 演化博弈理论
    4.2 演化博弈的主体——产业链参与方企业
        4.2.1 参与方企业的微观行为基础
        4.2.2 参与方企业的行为特性
    4.3 参与方企业行为演化博弈模型
        4.3.1 基本假设与模型建立
        4.3.2 模型求解
    4.4 参与方企业行为博弈结果分析
    4.5 演化博弈模型的分析结论
    4.6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关于工业化住宅产业链整合影响因素的企业访谈提纲
附录(二) 工业化住宅产业链整合的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致谢

(7)高层新型工业化住宅设计与建造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住宅的高层化和高层住宅的工业化趋势
        1.1.2 工业化背景下传统建筑设计与建造模式的反省与思考
        1.1.3 我国住宅产业化面临的困境
        1.1.4“唯预制装配式”工业化住宅的困惑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工业化
        1.2.2 建筑工业化与住宅工业化
        1.2.3 工业化住宅与装配式住宅
        1.2.4 高层住宅
        1.2.5 高层工业化住宅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1.3.1 住宅工业化的研究
        1.3.2 高层工业化住宅的研究
        1.3.3 目前国内研究的不足之处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问题提出
        1.4.2 研究的目的
        1.4.3 研究的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高层工业化住宅的设计与建造模式的历史沿革及相关理论
    2.1 国外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2.1.1 历史与社会背景
        2.1.2 高层住宅工业化建造工艺的萌芽:1990s~2010s
        2.1.3 大量性与个性化:1940s~1960s
        2.1.4 体系化、通用化与多样化:1970s~1990s
        2.1.5 智能化与可持续:21 世纪
    2.2 我国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2.2.1 历史与社会背景
        2.2.2 高层住宅工业化技术的起步:1950s~1970s
        2.2.3 预制装配体系的的没落和现浇体系的兴起:1980s~1990s中期
        2.2.4 预制装配整体式工业化住宅的复兴:1990s末期 ~2010s
        2.2.5 科学工业化模式的探索:2010s至今
        2.2.6 香港与台湾地区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2.3 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相关理论研究
        2.3.1 工业化建造方式的相关理论
        2.3.2 高层工业化住宅结构体系的材料分类
        2.3.3 高层工业化住宅的结构体系
        2.3.4 体系的专用与通用理论
    2.4 对我国高层工业化住宅技术策略的启示
        2.4.1 总结与评述
        2.4.2 对我国高层工业化住宅发展技术策略的启示
第三章 基于构件体系的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模式
    3.1 建筑构件体系
        3.1.1 建筑构件体系的定义
        3.1.2 建立建筑构件体系的重要性
        3.1.3 信息技术对建筑构件体系的影响
    3.2 构件体系的分类原则
        3.2.1 科学性和体系化原则
        3.2.2 唯一性原则
        3.2.3 等寿命周期的原则
        3.2.4 建造流程为准的原则
        3.2.5 重连接逻辑的原则
    3.3 构件体系的分类方法与步骤
        3.3.1 分类方法
        3.3.2 分类步骤
    3.4 高层工业化住宅构件体系的分类
        3.4.1 结构体系
        3.4.2 外围护体系
        3.4.3 内分隔体系
        3.4.4 内装修体系
        3.4.5 管线设备体系
    3.5 基于构件体系的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模式
        3.5.1 面向工业化建造的产品设计模式
        3.5.2 基于构件体系的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原则
        3.5.3 基于构件体系的高层工业化住宅标准化设计方法
        3.5.4 基于构件体系的高层工业化住宅空间设计原则与方法
第四章 基于新型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技术体系的高层工业化住宅建造模式
    4.1 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
        4.1.1 现浇工业化概念廓清
        4.1.2 钢筋混凝土现浇技术的发展
        4.1.3 既有现浇建造体系解读
        4.1.4 当前建造体系的评述与启示
    4.2 钢筋混凝土建造模式的四大技术体系
        4.2.1 混凝土体系
        4.2.2 模板体系
        4.2.3 钢筋体系
        4.2.4 脚手架体系
    4.3 新型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建造的目标
        4.3.1 充分发挥混合一体化材料特性
        4.3.2 实现整体性与可靠性
        4.3.3 追求经济性与适应性
        4.3.4 现场化与工厂化的优化结合
    4.4 基于新型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的高层工业化住宅建造技术体系架构
        4.4.1 混凝土工厂化、商品化
        4.4.2 结构体刚性钢筋笼生产工厂化、建造装配化
        4.4.3 模架工具化、模板一体化
        4.4.4 架子装备化
        4.4.5 建造智慧化
    4.5 基于新型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的高层工业化住宅构件的三级工业化装配建造
        4.5.1 一级工业化装配——标准件的生产
        4.5.2 二级工业化装配——组合件的生产
        4.5.3 三级工业化装配——整体性连接
第五章 基于BIM信息化平台的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协同
    5.1 协同的概念及设计—建造协同的支撑技术
        5.1.1 协同的概念
        5.1.2 BIM技术概述
        5.1.3 物联网与电子定位技术
    5.2 设计—建造关联性的演化进程
        5.2.1 远古时代:建造的本源
        5.2.2 手工艺时代:原生同一
        5.2.3 机械化时代:分化自治
        5.2.4 工业化时代:趋向并行
        5.2.5 信息化时代:数字协同
    5.3 基于BIM的设计—建造协同目标与原则
        5.3.1 协同目标
        5.3.2 基于BIM的设计—建造协同原则
    5.4 基于BIM的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协同平台搭建
        5.4.1 构件库的创建步骤及其关键技术
        5.4.2 基于构件体系的构件分类与编号
        5.4.3 建筑构件的编码体系
        5.4.4 信息创建的插件体系
        5.4.5 建筑构件定位追踪体系
    5.5 设计—建造协同工作内容
        5.5.1 设计阶段工作内容
        5.5.2 生产阶段工作内容
        5.5.3 构件运输阶段工作内容
        5.5.4 建造阶段工作内容
第六章 装配式刚性钢筋笼高层保障性住房设计与建造实践
    6.1 项目概况及场地布局
        6.1.1 项目概况
        6.1.2 场地布局
    6.2 高层保障性工业化住宅构件体系设计
        6.2.1 结构体系设计
        6.2.2 外围护体系设计
        6.2.3 内分隔体系设计
        6.2.4 内装修体系设计
        6.2.5 管线设备体系设计
    6.3 新型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建造体系的技术构成
    6.4 构件的三级工业化装配式建造
        6.4.1 工地工厂的准备
        6.4.2 一级工业化装配:标准件工厂化生产
        6.4.3 二级工业化装配:组合件现场化生产
        6.4.4 三级工业化装配:构件工位上整体性连接
    6.5 协同技术的运用
        6.5.1 设计—建造协同实践
        6.5.2 构件编码在项目中的应用
    6.6 建造实践总结
第七章 结语
    7.1 主要观点与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发展趋势与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31 层保障房主要建造图纸
作者简介
致谢

(8)基于模块化的工业化住宅装修界面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 工业化住宅装修概况
        1.2.2 模块化研究概况
    1.3 研究内容与相关概念界定
        1.3.1 研究内容
        1.3.2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目标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基于模块化的工业化住宅装修界面系统的建立
    2.1 工业化住宅装修界面系统的建立基础
        2.1.1 工业化住宅装修界面系统建立的理论支撑
        2.1.2 工业化住宅装修界面系统建立的技术支持
    2.2 工业化住宅装修界面系统划分内容
        2.2.1 工业化住宅装修界面系统划分原则
        2.2.2 工业化住宅装修界面系统划分内容
    2.3 工业化住宅装修界面系统的创建
        2.3.1 工业化住宅装修墙界面子系统
        2.3.2 工业化住宅装修地界面子系统
        2.3.3 工业化住宅装修顶界面子系统
    2.4 基于BIM的工业化住宅界面系统的创建与管理
    2.5 工业化住宅装修界面系统发展的积极因素和制约因素
    2.6 小结
第三章 工业化住宅装修界面系统模块化的关键技术
    3.1 工业化住宅装修界面系统的实施流程
    3.2 工业化住宅装修界面系统的单元构造
        3.2.1 竖向构造方式
        3.2.2 水平构造方式
    3.3 工业化住宅装修界面系统的拼接技术
    3.4 工业化住宅装修界面系统的建造技术
        3.4.1 具体技术要点
        3.4.2 建造技术的实施方式
    3.5 工业化住宅装修界面系统的组合
        3.5.1 基于工业化住宅装修界面系统的组合分类
        3.5.2 工业化住宅装修界面系统的组合模式
    3.6 小结
第四章 工业化住宅装修界面系统的应用
    4.1 项目概况
    4.2 工业化住宅装修界面的选择
        4.2.1 装修界面的组合
        4.2.2 装修界面的拼接
    4.3 工业化住宅装修界面的建造模拟
        4.3.1 建造模拟
        4.3.2 基本实施工序
    4.4 工业化住宅装修界面系统在住宅装修中的优势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珠三角地区住宅工业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3 研究对象与范围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论文框架
第二章 住宅工业化发展与相关理论研究
    2.1 建筑工业化
        2.1.1 建筑工业化的含义
        2.1.2 建筑工业化的特点
    2.2 国内外住宅工业化发展
        2.2.1 国外住宅工业化的发展历程
        2.2.2 我国住宅工业化的发展历程
    2.3 工业化住宅相关理论研究
        2.3.1 开放住宅理论
        2.3.2 专用体系与通用体系
        2.3.3 住宅工法体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珠三角地区住宅工业化现状调研
    3.1 发展概况
    3.2 现状调研分析
        3.2.1 万科第五寓
        3.2.2 万科府前一号
        3.2.3 龙悦居三期
        3.2.4 万科建筑研究中心——青年之家
    3.3 现状总结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珠三角地区工业化住宅适应性分析
    4.1 气候分析
        4.1.1 气候类型
        4.1.2 气候要素
        4.1.3 气候特征
    4.2 建筑适应性基本要求
        4.2.1 遮阳隔热
        4.2.2 通风散热
        4.2.3 环境降温
        4.2.4 防雨防潮防台风
    4.3 传统建筑特点
        4.3.1 群体布局
        4.3.2 建筑体型
        4.3.3 建筑空间
        4.3.4 建筑界面
    4.4 工业化住宅适应性策略
        4.4.1 预制构件种类及连接方法
        4.4.2 预制构件的安装工法
        4.4.3 适应性策略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珠三角地区住宅工业化设计策略
    5.1 设计原则
    5.2 结构选型与材料应用
        5.2.1 结构类型与特点
        5.2.2 结构选型
        5.2.3 材料应用
    5.3 平面设计
        5.3.1 户型分析
        5.3.2 平面组合分析
        5.3.3 设计策略
    5.4 立面多样化设计
        5.4.1 基于平面组合的设计
        5.4.2 外墙多样化设计
        5.4.3 利用构件的设计
    5.5 工业化装修
    5.6 全生命周期管理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基于SCOR的工业化住宅项目质量链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质量管理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1.2.2 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SCOR)研究综述
        1.2.3 现有研究总结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问题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解析
    2.1 质量链理论
        2.1.1 质量链的相关概念
        2.1.2 质量链的构成及特点
        2.1.3 质量链的建模及模型选择
    2.2 工业化住宅及其质量管理
        2.2.1 工业化住宅的相关概念
        2.2.2 工业化住宅建筑结构体系
        2.2.3 工业化住宅质量形成过程
        2.2.4 工业化住宅质量管理的特征
    2.3 工业化住宅项目质量链的引入
        2.3.1 工业化住宅项目质量链理论引入的意义
        2.3.2 工业化住宅项目质量链的内涵
        2.3.3 工业化住宅项目质量链的核心企业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SCOR的工业化住宅项目工作流程建模
    3.1 SCOR概述
        3.1.1 结构框架
        3.1.2 流程定义
        3.1.3 层次结构
    3.2 基于SCOR的工业化住宅项目工作流程模型构建
        3.2.1 SCOR构建思路
        3.2.2 基于SCOR的工业化住宅项目工作流程模型的构建
    3.3 本章小结
4 基于SCOR的工业化住宅项目质量流研究
    4.1 工业化住宅项目质量流概述
        4.1.1 质量流内涵
        4.1.2 质量流特征
    4.2 基于SCOR的工业化住宅项目质量流过程
        4.2.1 内部质量流过程
        4.2.2 外部质量流过程
        4.2.3 重视内部与外部质量管理相结合
    4.3 本章小结
5 基于SCOR的工业化住宅项目质量链管理体系
    5.1 基于SCOR的质量链管理框架
        5.1.1 质量管理范围
        5.1.2 激励机制
    5.2 基于SCOR的质量改进策略
        5.2.1 PDCA运用于质量改进
        5.2.2 最佳实践分析引导质量改进
    5.3 本章小结
6 基于SCOR的工业化住宅项目质量链关键链节点研究
    6.1 工业化住宅项目质量链关键链节点的条件与特点
    6.2 工业化住宅项目质量链关键链节点的识别
    6.3 基于SCOR的工业化住宅项目质量链关键链节点改进
        6.3.1 PDCA循环用于质量改进
        6.3.2 最佳实践分析引导质量改进
    6.4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访谈记录

四、工业化住宅的系统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 [1]工业化住宅部品体系下的整体卫生间设计应用研究[D]. 尤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2]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可持续性实现机理研究[D]. 李龙. 大连理工大学, 2020
  • [3]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建筑工业化影响因素研究[D]. 束南平.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1)
  • [4]工业化住宅建筑可维护更新的技术研究[D]. 干申启. 东南大学, 2019(05)
  • [5]工业化建筑装饰装修子标准体系的构建研究[D]. 翟羽佳.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6]核心企业主导的工业化住宅产业链整合机理研究[D]. 蔡枚伶. 浙江工商大学, 2019(06)
  • [7]高层新型工业化住宅设计与建造模式研究[D]. 丁颖. 东南大学, 2018(05)
  • [8]基于模块化的工业化住宅装修界面系统研究[D]. 谷雨. 南昌航空大学, 2017(01)
  • [9]珠三角地区住宅工业化设计研究[D]. 陈景石. 广州大学, 2017(02)
  • [10]基于SCOR的工业化住宅项目质量链管理研究[D]. 卢键. 重庆大学, 2017(06)

标签:;  ;  ;  ;  ;  

工业化住宅系统工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