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内置气相干燥设备特点

全自动内置气相干燥设备特点

一、全自动内置式汽相干燥设备的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梁业彪[1](2019)在《煤油气相干燥设备的改进和完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煤油气相干燥设备在高压等级变压器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变压器压力等级要求提高,变压器生产数量变多,传统的煤油气相干燥设备越来越难适应现实的生产需求,其需要得到改进和完善,才能继续在生产环节发挥价值。结合变压器生产要求,明确煤油气相干燥设备的改进要点,提出完善方案,使设备改进设计成品得到有效执行。

朱玉芳[2](2014)在《变压器煤油汽相干燥系统中传热传质过程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油汽相干燥技术是大型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生产和维修过程中最重要的工艺过程之一。由于变压器大型化,使用场地偏远以及变压器整体运输困难等因素,移动式煤油汽相干燥设备应运而生。然而,关于移动式煤油汽相干燥过程的传热传质机理研究工作,很少有人做过相关研究,机理方面基本处于空白。但是,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对于变压器煤油汽相干燥技术及设备的发展却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移动式煤油汽相干燥过程传热传质机理进行了定量理论研究和模拟计算。整体系统研究方面:建立了两个数学模型,第一个是针对移动式煤油汽相干燥工艺过程所建立的,给出了相应的阶段方程,从而建立了一个能够反应不同工艺阶段工艺参数间定量关系的数学模型。第二个是针对移动式煤油汽相干燥设备系统所建立的,包括48个数学方程的热质传递数学模型,完整地表征了工艺过程中煤油、水、空气三种介质的相变与迁移过程的热力学规律,详细地描述了设备关键单元和流程中温度、压力、流量等重要物理量间的定量关系。运用MATLAB软件对所建传热传质系统数学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并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微观过程研究方面:通过金相光学显微镜观测了多种变压器绝缘纸的微观结构,可清晰地观测到绝缘纸内部错综复杂排布着的毛细管;采用渗吸法测定绝缘纸的孔隙率;采用MB45卤素水分测定仪测定绝缘纸的含湿量;搭建了真空热干燥实验台,在真空热条件下,显微镜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绝缘纸内煤油的迁移。本实验有助于我们在微观尺度上研究变压器匝绝缘纸的传热传质过程,丰富了干燥多孔介质物料微观研究领域的内容。针对绝缘纸干燥过程建立了多孔介质模型,采用COMSOL软件对多孔介质绝缘材料的煤油汽相干燥加热阶段进行数值模拟,预测绝缘材料在干燥过程中相关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吴将[3](2010)在《变压器现场煤油汽相色谱干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早在八十年代煤油汽相干燥技术(VPD)就已经传入我国长春和太原,随后该技术被我国几家大型变压器生产厂家吸收,并有部分厂家将该技术运用到实践生产当中。近几年,国外许多公司(如:西门子)对该干燥技术也进行了研究,但他们都没有解决一个问题—现场干燥技术问题。本文在现有煤油汽相干燥技术的基础之上,设计了一套现场煤油汽相干燥设备。在设计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1)在现有的干燥设备基础之上,选择了合理配件,组装了一套现场干燥设备;(2)对设计的干燥设备,进行了电气控制设计和安装;(3)设计人机界面控制程序;(4)对实施现场煤油汽相干燥工艺进行了编制;(5)对设计的整套技术进行调试分析。经过上述讨论,设计了一项新干燥技术。该技术不仅能克服设备运输困难的难点,还解决了变压器现场干燥问题,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赵忠军,程国强,刘汉斌,宗彩云,朱慧媛,高立群[4](2009)在《“内蒸发-外蒸馏”汽相干燥设备的原理和应用》文中认为介绍了两套煤油汽相干燥设备的特点、电控系统的改进及内蒸发-外蒸馏的作用。

肖恒[5](2006)在《基于毛细管低压气体传质理论的微波冷冻干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微波作为冷冻干燥的热源,从本质上改变了传统冷冻干燥的供热方式,文献报道,采用微波供热的冷冻干燥较之传统冷冻干燥在效率上有较大的提高。为了深入探讨微波冷冻干燥过程的规律,预测其变化过程,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对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在理论方面,对微波冷冻干燥的传质过程进行研究,把毛细管低压气体输运理论的相关成果引入微波冷冻干燥的传质过程,引入基于毛细管低压气体理论扩散系数的表达式,建立微波冻干模型,编程计算,模拟微波冻干过程的温度场、干燥过程曲线,与传统基于模型反算传质系数的模型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对微波冷冻干燥过程中涉及的关键控制参数如,电场强度、干燥腔压力、物料厚度等进行讨论。对微波冷冻干燥的工艺流程进行讨论。对工艺优化中存在的限制条件如,普通条件、相互影响条件、微波条件进行讨论。在实验研究方面,利用文献报道的有效实验数据,针对牛肉的微波冷冻干燥过程,模拟计算后的结果与文献报道的数据对比,相对误差在升华脱水阶段均小于10%,证明了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依据毛细管低压气体输运理论利用物料本身的细观结构、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气体状态参数和气体物性参数来构建扩散系数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李建新[6](2004)在《20年对100年 变压器专用设备“年轻”需从三方面补》文中研究说明尽管我们用了20年的时间就达到了国外的产品品种数量,相对于国外上百年的发展史,我们的变压器专用设备仍显得“年轻”,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诸如产业结构不合理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从三方面提出了建议。

张建忠,朱宛茹[7](2004)在《煤油汽相干燥设备的几点改进》文中认为介绍了全自动内置式蒸发系统的煤油汽相干燥设备在应用中的一些改进措施和效果。

乔保振,杨政杰,关庆罡,周文举,高俊国[8](2002)在《全自动内置式汽相干燥设备的特点》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应用于变压器器身干燥处理的全自动内置式汽相干燥设备的特点及其采用计算机控制的优点。

二、全自动内置式汽相干燥设备的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自动内置式汽相干燥设备的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2)变压器煤油汽相干燥系统中传热传质过程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煤油汽相干燥设备的研究现状
    1.3 煤油汽相干燥工艺过程的研究现状
    1.4 多孔介质绝缘材料的传热传质机理研究现状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1.5.1 整体系统研究
        1.5.2 微观过程研究
第2章 移动式煤油汽相干燥工艺过程的数学建模
    2.1 变压器煤油汽相干燥技术
        2.1.1 干燥目的
        2.1.2 干燥基本原理
        2.1.3 变压器干燥的方法
    2.2 移动式煤油汽相干燥设备及工艺过程
        2.2.1 MVPD设备系统结构组成
        2.2.2 MVPD设备的工艺流程
    2.3 移动式煤油汽相干燥工艺过程数学建模
        2.3.1 MVPD系统简化,物理量定义和基本假设
        2.3.2 MVPD工艺流程的阶段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MVPD设备系统的传热传质模型与模拟分析
    3.1 移动式煤油汽相干燥设备的单元模型
        3.1.1 蒸发器单元模型
        3.1.2 变压器单元模型
    3.2 移动式煤油汽相干燥设备的物流模型
    3.3 MVPD工艺过程的数值模拟
        3.3.1 模拟计算流程
        3.3.2 模拟计算实例
    3.4 模拟结果与讨论
        3.4.1 模拟结果
        3.4.2 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
    3.5 模型的实际应用
        3.5.1 过程参量的合理取值
        3.5.2 设备结构设计参数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孔介质绝缘材料的实验观测
    4.1 绝缘材料微观结构的观测
    4.2 测定绝缘纸的孔隙率
    4.3 测定绝缘纸的含湿量
    4.4 观测绝缘纸内煤油的迁移过程
        4.4.1 显微实验台的搭建
        4.4.2 主要实验装置介绍
        4.4.3 实验操作
        4.4.4 实验观测结果及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绝缘材料多孔介质模型及模拟分析
    5.1 多孔介质的基本物理参量
        5.1.1 孔隙率
        5.1.2 渗透率
        5.1.3 饱和度
        5.1.4 有效导热系数
    5.2 绝缘材料中热质传递物理过程分析
        5.2.1 绝缘材料的传质过程
        5.2.2 绝缘材料的传热过程
    5.3 绝缘材料干燥过程的多孔介质数学模型
        5.3.1 物理模型
        5.3.2 物理量定义和基本假设
        5.3.3 数学建模
    5.4 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模拟分析
    5.5 煤油汽相干燥模拟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变压器现场煤油汽相色谱干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1.2 课题研究现状
        1.2.1 汽相干燥设备的发展历史
        1.2.2 汽相干燥技术研究面临的问题
    1.3 尚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1.4 本文所做的工作
第二章 现场煤油汽相色谱干燥原理
    2.1 前言
        2.1.1 干燥原理
        2.1.2 材料的干燥特性
        2.1.3 变压器干燥机理
    2.2 现场煤油汽相色谱干燥技术
第三章 现场煤油汽相色谱干燥设备结构分析
    3.1 前言
    3.2 干燥设备的主要构成
        3.2.1 汽相系统
        3.2.2 真空系统
        3.2.3 冷凝系统
        3.2.4 加热系统
        3.2.5 煤油储存输送系统
        3.2.6 外围保温
    3.3 优化组装和运输方式的确定
    3.4 本章总结
第四章 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
    4.1 前言
    4.2 电源的设计
        4.2.1 总电源设计
        4.2.2 稳压电源设计
    4.3 动力电路设计
    4.4 加热电路设计
    4.5 电气控制的设计
        4.5.1 电气控制工作原理
        4.5.2 采集模块参数设置
    4.6 电气安装
    4.7 电气控制电路的检测
    4.8 本章总结
第五章 人机监控系统的设计
    5.1 前言
    5.2 DELPHI7.0简介
        5.2.1 串口通信
        5.2.1.1 控制串口方式
        5.2.1.2 Mscomm控件
        5.2.2 通信协议
        5.2.2.1 下传数据包
        5.2.2.2 上传数据包
        5.2.3 数据处理算法
        5.2.4 多线程
    5.3 可视界面设计
        5.3.1 系统模块设计
        5.3.2 数据采集模块控制命令的格式与用法
        5.3.3 界面可视图形设计
        5.3.4 后台程序设计
    5.4 本章总结
第六章 现场煤油汽相色谱干燥工艺
    6.1 前言
    6.2 现场汽相色谱干燥工艺
        6.2.1 工艺准备阶段
        6.2.1.1 前期准备
        6.2.1.2 预准备阶段
        6.2.2 加热阶段
        6.2.3 降压阶段
        6.2.3.1 多次中间降压
        6.2.3.2 最终降压阶段
        6.2.4 高真空阶段
        6.2.5 干燥终结点判断
        6.2.6 干燥结束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总结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总体装配图
    附录2 监控系统界面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专利)和参加科研情况

(4)“内蒸发-外蒸馏”汽相干燥设备的原理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两套汽相设备的共同特点
3 VPD7.3汽相干燥设备的优点
    (1) VPD7.3汽相干燥设备有如下优点。
    (2) 我公司采用“内蒸发-外蒸馏”设备后, 在几个月的试运行中, 已经初步表现出了明显的效果。对于同样的带油产品, 可以缩短时间约10h, 并且能减少煤油的消耗量。
4 需要继续提高和改进的问题
5 结束语

(5)基于毛细管低压气体传质理论的微波冷冻干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1.2 微波加热原理和微波真空干燥的特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毛细管低压气体输运理论
    1.5 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第二章 微波冷冻干燥模型建立
    2.1 基本物理原理
    2.2 物理模型及其假设
    2.3 控制方程
    2.4 定解条件
    2.5 离散化方程
第三章 微波冷冻干燥过程数值模拟
    3.1 模型中计算参数的选择
    3.2 模拟结果与讨论
第四章 微波冷冻干燥的实验系统
    4.1 实验系统设计
    4.2 测试系统
第五章 关于微波冷冻干燥的建议
    5.1 扩散系数中参数的确定
    5.2 微波升温的不均性
    5.3 微波冷冻干燥时温度的测量
    5.4 微波冻干中的辉光放电
第六章 微波冷冻干燥流程和经济分析
    6.1 前处理
    6.2 预冻
    6.3 升华干燥
    6.4 解吸干燥
    6.5 后处理
    6.6 工艺优化及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6.7 微波冻干的经济性分析
第七章 结论
主要符号表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20年对100年 变压器专用设备“年轻”需从三方面补(论文提纲范文)

●变压器专用设备进入创新期
●变压器专用设备存在6大问题
●导向性建议
    (一) 、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 推进品牌战略, 促进变压器专用设备质量提高。
    (二) 、抓紧开发, 满足变压器行业对专用设备五项目标要求。
    (三) 、组织起来, 加强行业工作, 为振兴变压器专用设备制造业作出贡献。

四、全自动内置式汽相干燥设备的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煤油气相干燥设备的改进和完善分析[J]. 梁业彪. 装备维修技术, 2019(02)
  • [2]变压器煤油汽相干燥系统中传热传质过程的理论研究[D]. 朱玉芳. 东北大学, 2014(08)
  • [3]变压器现场煤油汽相色谱干燥技术研究[D]. 吴将.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0(09)
  • [4]“内蒸发-外蒸馏”汽相干燥设备的原理和应用[J]. 赵忠军,程国强,刘汉斌,宗彩云,朱慧媛,高立群. 变压器, 2009(04)
  • [5]基于毛细管低压气体传质理论的微波冷冻干燥研究[D]. 肖恒. 天津大学, 2006(05)
  • [6]20年对100年 变压器专用设备“年轻”需从三方面补[J]. 李建新. 电器工业, 2004(09)
  • [7]煤油汽相干燥设备的几点改进[J]. 张建忠,朱宛茹. 变压器, 2004(01)
  • [8]全自动内置式汽相干燥设备的特点[J]. 乔保振,杨政杰,关庆罡,周文举,高俊国. 变压器, 2002(01)

标签:;  ;  ;  ;  ;  

全自动内置气相干燥设备特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