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子宫肌瘤伴子宫内膜腺癌1例(论文文献综述)
王丹丹[1](2021)在《子宫肉瘤临床特征及其术前诊断方法的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回顾性对比分析子宫肉瘤及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和探讨两组患者术前的临床特征及辅助检查结果的差异,为临床实践中提高对子宫肉瘤的术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手术并经病理明确诊断的子宫肉瘤患者26例,随机选取同期住院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子宫肌瘤患者104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盆腔超声、盆腔MRI检查、血LDH及NLR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SPSS 2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n(%)表示,率的比较采用卡方(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ROC曲线分析血LDH及NLR的诊断价值及最佳临界值,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26例子宫肉瘤患者年龄40~74岁,中位年龄48岁,其中病理类型包括:平滑肌肉瘤12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2例、腺肉瘤2例;26例患者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42.3%(11/26),压迫症状7.7%(2/26),经量增多、经期延长46.2%(12/26),不规则阴道流血15.4%(4/26),无症状0.0%(0/26)。104例子宫肌瘤患者年龄25~66岁,中位年龄45岁,其中病理类型包括:平滑肌瘤59例、平滑肌瘤伴变性43例、富细胞性平滑肌瘤2例;104例患者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17.3%(18/104),压迫症状16.3%(17/104),经量增多、经期延长42.3%(44/104),不规则阴道流血7.7%(8/104),无症状25.0%(26/104)。子宫肉瘤与子宫肌瘤两组比较,其年龄、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以及无症状有统计学差异(P<0.05)。2.盆腔超声显示子宫肉瘤病灶大小为82.68±32.38mm,其中单发53.8%1(14/26),多发46.2%(12/26);回声类型为低回声26.9%(7/26),混合回声73.1%(19/26);血流丰富程度为无血流57.7%(15/26),少量或点状血流30.8%(8/26),血流丰富11.5%(3/26)。子宫肌瘤病灶大小为69.79±26.59m,其中单发38.5%(40/104),多发61.5%(64/104);回声类型为低回声51.0%(53/104),混合回声49.0%(51/104);血流丰富程度为无血流72.1%(75/104),少量或点状血流15.4%(20/104),血流丰富8.7%(9/104)。子宫肉瘤与子宫肌瘤两组比较,前者超声显示病灶回声类型以混合回声为主,与后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两组患者术前行盆腔MRI共32例,包括子宫肉瘤7例及子宫肌瘤25例。盆腔MRI显示子宫肉瘤病灶在T1WI呈低信号85.7%(5/7),高信号28.6%(2/7);在T2WI呈低信号28.6%(2/7),高信号42.9%(3/7),混杂信号28.6%(2/7);增强扫描为弱强化42.9%(3/7),不均匀强化42.9%(3/7),均匀强化14.3%(1/7)。子宫肌瘤病灶在T1WI呈等信号44.0%(11/25),低信号32.0%(8/25),高信号12.0%(3/25),混杂信号12.0%(3/25);T2WI呈等信号4.0%(1/25),低信号32.0%(8/25),高信号32.0%(8/25),混杂信号32.0%(8/25);增强扫描为弱强化20.0%(5/25),均匀强化60.0%(15/25),不均匀强化20.0%(5/25)。子宫肉瘤与子宫肌瘤两组比较MRI各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子宫肉瘤患者血LDH为188.50(157.00,250.00)U/L,NLR值为2.25(1.41,3.41),子宫肌瘤患者血LDH为152.00(140.50,169.00)U/L,NLR值为1.59(1.33,1.99)。子宫肉瘤患者血LDH及NLR均显着高于后者(P<0.01)。LDH的AUC为0.758,临界值为176.00 U/L,NLR的AUC为0.672,临界值为2.21。定义LDH≥176.00U/L、NLR≥2.21为阳性,LDH阳性诊断子宫肉瘤的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81.4%,NLR阳性诊断子宫肉瘤的灵敏度为53.8%、特异度为86.5%。LDH及NLR同时阳性诊断子宫肉瘤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3.3%、100%、100%、85.8%。结论:1.与子宫肌瘤相比,子宫肉瘤患者发病年龄较高,且腹痛、腹胀是子宫肉瘤患者更为常见的临床表现。2.与子宫肌瘤相比,子宫肉瘤患者盆腔超声的病灶回声类型以混合回声为主。3.与子宫肌瘤相比,血LDH≥176.00 U/L、NLR≥2.21或二者联合对子宫肉瘤有一定的临床辅助诊断价值。
马鉴渝[2](2020)在《子宫内膜癌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和目的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是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为8.4/10万[1],在我国为63.4/10万[2]。近年来,随着激素治疗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代谢性疾病人群的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并向年轻化发展[3]。子宫肌瘤(uterine leiomyoma)是妇科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常见于育龄期女性。由于缺乏典型临床症状,临床报道的子宫肌瘤发病率远低于实际[4]。临床工作中常见子宫内膜癌及子宫肌瘤合并发生,二者的发病机制虽都尚未完全明确,但性激素在这两种疾病中的作用均已得到充分验证。Ⅰ型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主要与雌激素有关,在无孕激素拮抗的条件下,子宫内膜长期受雌激素刺激而过度增生,最终发展为癌变。子宫肌瘤组织中雌激素及孕激素受体表达上调,孕激素促进肌瘤组织有丝分裂,两种性激素协同作用,共同促进子宫肌瘤的生长。雌激素作为子宫内膜癌与子宫肌瘤的共同刺激因子,可能使两种疾病在发生发展中密切相关。目前已有研究提出患子宫肌瘤或有子宫肌瘤病史的妇女患子宫恶性肿瘤的风险增加了 2到3倍[5],子宫肌瘤可能是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1]。有限的文献也指出合并子宫肌瘤的子宫内膜癌危险因素少,预后较好[6-8]。但此类研究均存在样本量小、所纳入研究的危险因素不全面或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合理等局限,子宫肌瘤与子宫内膜癌预后间的关系仍需进一步验证。我们将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与其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作为研究指标,如肿瘤组织学分级、手术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深度、血糖水平及孕产史等,分析合并子宫肌瘤对这些研究指标的影响,旨在探讨子宫肌瘤与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关系。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近5年因子宫内膜癌进行手术治疗的病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共纳入研究896例,根据是否合并子宫肌瘤分为子宫内膜癌合并子宫肌瘤组和单纯子宫内膜癌组,再根据肌瘤数目分为合并多发子宫肌瘤组和合并单发子宫肌瘤组,收集相关临床资料,经过统计处理,分析合并子宫肌瘤的子宫内膜癌在相关危险因素及病理方面的特征,以及肌瘤数目对这些危险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1.合并子宫肌瘤的子宫内膜癌中,子宫内膜样腺癌所占比例更高(X2=7.26),肌层浸润深度更浅(Z=-2.29),肿瘤组织学分级更低(Z=-2.28),肿瘤最大径线(Z=-3.96)更小,手术病理分期更早(Z=-4.02),盆腔淋巴结转移率更低(χ2=5.17),ER、PR表达率更高(χ2分别为4.40、4.89),P均小于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Cal25水平(Z=-1.72,P=0.09)、未孕或未育人数(χ2=1.80,P=0.18)、血糖水平(Z=-0.03,P=0.97)及高血压病人数(χ2=0.36,P=0.55)均无明显差异。2.合并单发子宫肌瘤组与合并多发子宫肌瘤组相比,子宫内膜样腺癌所占比例(χ2=0.18,P=0.67),肌层浸润深度(Z=-0.27,P=0.79),肿瘤组织学分级(Z=-0.15,P=0.88),肿瘤最大径线(Z=-0.57,P=0.57),手术病理分期(Z=-0.77,P=0.44),盆腔淋巴结转移率(χ2=2.28,P=0.13)及 ER(χ2=0.00,P=0.98)、PR 表达率(χ2=2.82,P=0.09)均无明显差异。3.子宫肌瘤对子宫内膜癌预后的评估效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 0.69(95%CI:0.60-0.77,P<0.01),灵敏性为 46%,特异性为90%。结论1.合并子宫肌瘤的子宫内膜癌中,子宫内膜样腺癌所占比例更高,肌层浸润深度更浅,肿瘤组织学分级更低,肿瘤最大径线更小,手术病理分期更早,盆腔淋巴结转移率更低,ER、PR表达率更高,合并子宫肌瘤的子宫内膜癌预后更好,而肌瘤数目与预后情况无明显相关关系;2.子宫肌瘤可能是一个评估子宫内膜癌预后的指标,但其评估效率还需进一步验证。
王贤曼[3](2019)在《子宫平滑肌腺瘤样瘤的临床病理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子宫平滑肌腺瘤样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来源、诊断及鉴别诊断,为临床医生诊断该疾病提供一些线索,并进一步提高病理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提高检出率。方法:收集了2012.02-2019.01我院收治的59例子宫平滑肌腺瘤样瘤,对59例患者的肿瘤组织蜡块均进行4μm厚度的连续切片共7张,其中1张切片行常规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在光镜下观察并总结其病理形态学特点,其余6张分别用于间皮素(Mesothelin,MES)、钙网膜蛋白(Calretinin,CR)、D2-40、CD34、结蛋白(Desmin,DES)、Ki-67的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cal,IHC)染色,统计并分析其IHC特点。整理这些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包括年龄、临床症状、超声诊断、术式、术中诊断、肿块直径、肿块数量、肿块位置、肿块边界以及患者是否合并其它子宫疾病等,通过χ2检验的统计学方法检验各个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1.在光学显微镜下,这59例肿瘤由腺样腔隙和增生的平滑肌组织组成,平滑肌细胞呈束状、旋涡状交织排列,其间可见单个散在或呈丛状、巢状、片状分布的瘤样腔隙,腔隙大小不等,部分腔隙呈囊状扩张,腔内衬有扁平或立方上皮样细胞,大部分内衬细胞不明显,部分腔内可见嗜碱性的黏液样物,少数腔隙内可见脱落的上皮样细胞。其中1例可见印戒样细胞在平滑肌组织间呈浸润性生长,这种生长方式类似浸润性癌。平滑肌细胞和上皮样细胞都没有异型性,而且没有观察到核分裂象。2.最终对45例子宫平滑肌腺瘤样瘤进行了IHC染色,并获得了染色结果。CD34在肿瘤基质中的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而肿瘤中的上皮样细胞是阴性的。MES、CR、D2-40在上皮样细胞的阳性表达率很高(分别为95.6%、75.6%、100%)。DES蛋白表达于肿瘤中的平滑肌组织。Ki-67在肿瘤中几乎全为阴性表达。3.子宫平滑肌腺瘤样瘤的检出率为1.61%,其中生育期(27-50岁)的检出率为2.00%,显着高于绝经后期(51-62岁)的检出率0.65%(χ2=8.78,P<0.05)。患者是否有临床症状与该患者是否合并其它子宫疾病有关(χ2=7.062,P<0.05),而与肿块直径、肿块数量、肿块位置及肿块边界是否清晰无显着相关性(P>0.05)。结论:1.子宫平滑肌腺瘤样瘤主要由大量平滑肌组织和衬覆上皮样细胞的腺样腔隙构成,这两种细胞都没有明显的异型性,且未见核分裂象,该肿瘤的形态学表现需要与多种良恶性疾病鉴别,IHC可供参考。2.子宫平滑肌腺瘤样瘤中存在大量平滑肌细胞,DES为阳性表达,肿瘤中的上皮样细胞为间皮来源,间皮标志物多为阳性表达,不论是上皮样细胞还是平滑肌细胞,其增殖指数Ki-67都不高。3.子宫平滑肌腺瘤样瘤结节的直径通常≤4cm,腹腔镜手术技术的成熟及广泛开展提高了该肿瘤的检出率,而且其实际发病率可能更高。子宫平滑肌腺瘤样瘤好发于生育期妇女,该疾病本身发病隐匿,当生育期年龄的妇女无明显临床症状,但超声显示子宫单发小结节(直径≤4cm)时,临床医生应该考虑子宫平滑肌腺瘤样瘤的诊断。实际上,子宫平滑肌腺瘤样瘤常伴发其它子宫疾病且其症状可被这些疾病所掩盖,当生育期年龄的妇女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且超声提示子宫多发结节时,临床医生在考虑其它常见子宫疾病的同时,还应该考虑是否合并子宫平滑肌腺瘤样瘤。
朱北川[4](2018)在《卵巢颗粒细胞瘤临床及MRI特征研究:与卵巢卵泡膜细胞瘤对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对卵巢颗粒细胞瘤(the ovarian granular cell tumor,OGCT)的临床资料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并与卵巢卵泡膜细胞瘤(the ovarian thecoma,OT)进行对比分析,以提高两者鉴别诊断水平,达到精准医疗目的。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OGCT(OGCT组,n=49)临床资料及MRI特征,并与同期经病理证实的OT(OT组,n=21)对照,记录两组患者患病年龄、病史、临床表现、月经及子宫变化等临床情况,记录肿瘤位置、大小,分析肿瘤质地、信号、增强及腹腔积液等MRI特征,并对数据统计学处理,主要统计学方法包括卡方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秩和检验和多因素分析等。结果:两组术前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7%(3/28)和33.3%(7/21),差别(Χ2=2.515,p=0.113)无统计学意义。患病年龄差别亦无统计学意义,但将年龄按绝经后、≥30岁绝经、<30岁分段细化后再次分析,发现绝经后患者年龄差别(p=0.017)有统计学意义。腹盆腔包块、不规则阴道流血、月经紊乱、子宫增大、子宫肌瘤/腺肌症、腹痛、体重下降等发生概率的差别(p均≥0.05)均无统计学意义。子宫内膜异常出现概率的差别(p=0.010)有统计学意义,但异常子宫内膜增厚幅度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567≥0.05)。两组左右侧发生概率及肿瘤长径、短径的差别(p均≥0.05)无统计学意义。肿瘤质地、信号不均匀性、T2WI及DWI信号等发生概率的差别(p=0.000、0.000、0.000、0.004,p均<0.05)有统计学意义;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病灶边缘清晰,肿瘤实性部分强化程度、腹腔积液及囊内出血等发生概率的差别(p均≥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OGCT与OT临床及MRI表现相似,但OGCT子宫内膜异常更常见且绝经后患病年龄更小;绝大多数OGCT呈囊实性,信号不均匀,T2WI上呈高信号,DWI呈稍高-高信号等更为常见。
刘福军,凌斌,梁静,陈庆云,梁海燕[5](2017)在《腹腔镜子宫肌瘤手术发现子宫恶性肿瘤15例的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行腹腔镜子宫肌瘤手术、发现子宫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避免误诊和电动粉碎器的使用。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手术、术中或术后发现子宫恶性肿瘤的15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5例中子宫内膜腺癌2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5例,子宫平滑肌肉瘤8例。临床分期均为I期,术前均误诊为子宫肌瘤。患者主诉:阴道异常出血或月经改变7例(47%),自己发现盆腔包块1例(6%),体检发现子宫肌瘤7例(47%);超声下主要表现为子宫增大、肿块内部回声不均或低回声、肿块周边或内部血流信号。15例患者均手术治疗,首次手术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且使用电动粉碎器6例,术后辅以放疗或化疗5例。患者术后复发4例,死亡1例。结论:术前误诊为子宫肌瘤的主要是子宫肉瘤。腹腔镜手术中不除外恶性肿瘤者术中应仔细剖视标本,及时送冰冻病理,避免使用电动粉碎器。
朱姝[6](2017)在《HE4、CA125及ROMA对卵巢恶性肿瘤的预测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比较血清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HE4)及糖链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125,CA125)水平在良恶性妇科肿瘤之间的差异,在卵巢恶性肿瘤不同病理类型、病理分级、病理分期之间的差异,以及与腹水、D-二聚体水平、年龄、绝经状态、身高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不同临床特征之间关系。探讨血清HE4、CA125及卵巢恶性肿瘤风险评估模型(Risk of Ovarian Malignancy Algorithm,ROMA)对卵巢恶性肿瘤的预测价值。[方法]1.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妇科良恶性肿瘤患者370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术前血清HE4及CA125水平。各组统计结果以中位数及四分位距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2.对其中以盆腔包块首诊的194例患者,结合患者绝经状态,运用ROMA方法计算卵巢恶性肿瘤预测概率(PP)。血清HE4和CA125正常值范围分别为0-140 pmol/L、0-35U/ml,高于参考值即判为阳性。绝经前和绝经后患者PP的临界值分别取11.4%和29.9%。分别计算三种指标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用χ2检验进行比较。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并用Z检验进行比较。[结果]1.卵巢恶性肿瘤组患者血清HE4水平中位数为180.00pmol/L,显着高于子宫内膜癌组、宫颈癌组、卵巢交界性肿瘤组、宫颈上皮内瘤变Ⅰ-Ⅲ级(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Ⅰ-Ⅲ,CINI-Ⅲ)组、子宫腺肌症组、子宫肌瘤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组、其它卵巢良性肿瘤组(P<0.05)。子宫内膜癌组血清HE4水平显着高于除卵巢恶性肿瘤、卵巢交界性肿瘤组外的其余各组(P<0.05)。其余各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卵巢恶性肿瘤组血清CA125水平中位数为236.1U/L,显着高于除卵巢交界性肿瘤组及子宫腺肌症组外的其余各组(P<0.05)。子宫腺肌症组血清CA125水平高于除卵巢恶性肿瘤组、卵巢交界性肿瘤外的其余各组(P<0.05);卵巢交界性肿瘤组血清CA125水平高于除卵巢恶性肿瘤组、子宫腺肌症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组外的各组(P<0.05);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组血清CA125水平高于除卵巢恶性肿瘤、卵巢交界性肿瘤、子宫腺肌症外的其余各组(P<0.05)。2.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组患者血清中HE4水平显着高于非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组(P<0.05);EOC与非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组间血清CA125水平无显着性差异(P<0.05)。3.EOC患者不同病理分期、病理分级间血清HE4及CA125水平均无显着差异(P>0.05)。腹水阳性的EOC患者血清HE4水平、CA125水平均显着高于腹水阴性者(P=0.001;P<0.001)。D-二聚体异常的EOC患者血清HE4及CA125水平显着高于D-二聚体正常患者(P=0.009;P=0.003)。EOC患者血清HE4及CA125水平在不同绝经状态、不同年龄组(≤40岁或>40岁)、不同BMI(正常、超重及肥胖组)患者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4.HE4、CA125及ROMA三种检测方法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灵敏度分别为66%、85.11%、78.72%。CA125 的灵敏度显着高于 HE4(P=0.031),ROMA 与 HE4、CA125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特异性分别为:100%、62.59%、83.67%,HE4的特异性显着高于CA125及ROMA,ROMA的特异性高于CA125(P<0.05);阳性预测值分别为 100%、42.11%、60.66%,HE4 显着高于 ROMA 及 CA125(P<0.05);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18%、92.93%、92.48%,三者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5.以卵巢交界性及良性肿瘤为参照,绘制HE4、CA125、ROMA三种指标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显示:HE4、CA125、ROMA的ROC-AUC分别为0.878、0.820、0.903。运用Z检验两两比较,ROMA的ROC-AUC高于CA125单一检测(P=0.006),ROMA与HE4、HE4与CA125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血清HE4水平显着高于其它妇科良恶性肿瘤,与CA125相比,具有更高的特异性。2.EOC患者血清HE4水平显着高于非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并且与腹水及D二聚体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腹水阳性及D二聚体异常的患者血清HE4显着高于阴性患者。3.当纳入所有病理类型的卵巢恶性肿瘤时,三种指标相比,HE4的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均为100%,显着优于CA125及ROMA,但灵敏度显着低于CA125。两者联合的ROMA指数较单一检测CA125具有更优的预测价值,但单一检测HE4与CA125相比,预测价值无显着差异。
杨丽姝[7](2015)在《超声对特殊类型子宫肌瘤的诊断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特殊类型子宫肌瘤的超声诊断特点。方法:对60例经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过的特殊类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经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结果:经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60例特殊类型子宫肌瘤患者,误诊8例,诊断符合率为87%(52/60)。黏膜下子宫肌瘤15例,误诊3例,诊断符合率为80%。浆膜下子宫肌瘤10例,误诊1例,诊断符合率为90%。阔韧带肌瘤7例,误诊1例,诊断符合率为86%。宫颈肌瘤7例,误诊0例,诊断符合率为100%。子宫肌瘤伴钙化6例,误诊0例,诊断符合率为100%。子宫肌瘤脂肪变2例,误诊0例,诊断符合率为100%。子宫肌瘤囊性变9例,误诊2例,诊断符合率为78%。妊娠合并子宫肌瘤4例,误诊1例,诊断符合率为75%。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高了对特殊类型子宫肌瘤诊断的准确率。
董卫红,王泽华[8](2015)在《子宫内膜癌常见漏诊、误诊原因回顾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常见误诊、漏诊原因。方法以"子宫内膜癌"和"误诊、漏诊"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进行检索。结果有具体病史资料的患者37例,其中因诊断性刮宫结果假阴性,未及时诊断10例,占总数的27.0%;将异常阴道出血诊断为妇科子宫良性疾病14例,占总数的37.8%;因内膜癌的转移或继发症状掩盖原发症状而误诊13例,占总数35.1%。结论重视内膜癌的症状,警惕内膜癌的发生是减少子宫内膜癌漏诊和误诊的关键原因。
王慧英,陈云燕,马庆良[9](2008)在《子宫内膜癌合并子宫肌瘤或(和)子宫肌腺瘤16例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合并子宫肌瘤或(和)子宫肌腺瘤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7年收治的16例子宫内膜癌合并子宫肌瘤或(和)子宫肌腺瘤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及诊治经过。结果16例患者平均年龄53.93岁(4580岁),其中围绝经期妇女8例(50.00%),绝经期妇女8例(50.00%)。13例(81.25%)有异常阴道流血并术前确诊;3例合并子宫肌腺瘤患者无异常阴道流血,仅表现下腹部疼痛性质改变,术前漏诊子宫内膜癌。结论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子宫肌瘤或(和)子宫肌腺瘤患者有异常阴道流血者首先要除外子宫内膜癌,对合并子宫肌腺瘤患者即使没有异常阴道流血,但若下腹部疼痛性质改变,要高度警觉发生子宫内膜癌可能。
冯炜炜,曹斌融[10](2001)在《残端宫颈切除术40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探讨次全子宫切除术的指征 ,病理检查对指导手术范围的重要性以及切除残端宫颈的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 40例宫颈残端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次全子宫切除术时患者平均年龄 (38.9±5 .6 )岁 ,其中良性疾病占 77.5 % ,切除原因有患者要求保留宫颈 ,存在粘连、手术困难等。恶性者占 2 2 .5 % ,切除原因为误诊或手术困难。再次残端宫颈切除手术困难 ,并发症发生率高 (12 .5 % ) ,耗时长。结论 对 40岁以上需切除子宫的多发性子宫肌瘤或子宫内膜异位症者以全子宫切除为佳。行次全子宫切除术前应排除宫颈和内膜恶性病变。术前、术中病理检查可提高恶性肿瘤确诊率 ,以正确选择术式。 [恶性肿瘤手术应彻底 ,必要时先期化疗、放疗或介入治疗。再次残端宫颈切除术难点在于分解粘连、游离输尿管、分离膀胱
二、子宫肌瘤伴子宫内膜腺癌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子宫肌瘤伴子宫内膜腺癌1例(论文提纲范文)
(1)子宫肉瘤临床特征及其术前诊断方法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子宫肉瘤的诊治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子宫内膜癌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临床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及预后相关的危睡因索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子宫平滑肌腺瘤样瘤的临床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1 临床标本 |
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1.3 HE染色主要试剂 |
1.4 免疫组化主要试剂 |
1.5 主要试剂的配制 |
1.6 方法 |
结果 |
2.1 LATU的病理形态学特征 |
2.2 LATU的免疫组化特点 |
2.3 LATU患者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 |
讨论 |
3.1 LATU概念的演进 |
3.2 LATU的镜下形态学特点 |
3.3 LATU的免疫组化特点 |
3.4 LATU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3.5 LATU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子宫平滑肌腺瘤样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着 |
(4)卵巢颗粒细胞瘤临床及MRI特征研究:与卵巢卵泡膜细胞瘤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3章 结果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含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综述 |
参考文献 |
(5)腹腔镜子宫肌瘤手术发现子宫恶性肿瘤15例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辅助检查 |
1.3 组织学分类及临床分期 |
1.4 随访方法 |
2 结果 |
2.1 术中及术后确诊为子宫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 |
2.1.1 年龄及临床表现 |
2.1.2 辅助检查特点 |
2.1.3 术中情况 |
2.2 治疗方案 |
2.3 随访情况 |
3 讨论 |
3.1 子宫肉瘤及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
3.2 子宫内膜癌及子宫肉瘤的治疗 |
(6)HE4、CA125及ROMA对卵巢恶性肿瘤的预测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2. 方法 |
3. 判断标准 |
4.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血清HE4及CA125在妇科良恶性肿瘤中的水平比较 |
2. 血清HE4及CA125在不同病理类型卵巢恶性肿瘤中的水平比较 |
3. 血清HE4、CA125在EOC不同临床特征间的水平差异 |
3.1 血清HE4、CA125水平与病理分期、分级之间的关系 |
3.2 血清HE4及CA125水平与D二聚体、腹水之间的关系 |
3.3 血清HE4及CA125水平与年龄、绝经状态、BMI之间的关系 |
4. 运用ROMA对盆腔包块患者进行风险评估 |
5. 血清HE4、CA125及ROMA对于卵巢恶性肿瘤预测价值的比较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临床轮转科室和参加相关考试情况 |
致谢 |
(7)超声对特殊类型子宫肌瘤的诊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仪器 |
1.3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黏膜下子宫肌瘤 |
3.2 浆膜下子宫肌瘤 |
3.3 阔韧带肌瘤 |
3.4 宫颈肌瘤 |
3.5 子宫肌瘤伴钙化及脂肪变 |
3.6 子宫肌瘤囊性变 |
3.7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 |
(9)子宫内膜癌合并子宫肌瘤或(和)子宫肌腺瘤16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既往史及生育史 |
1.3 临床表现 |
1.4 辅助检查 |
1) B超检查: |
2) 宫颈刮片检查: |
3) 诊断性刮宫: |
4) 实验室检查: |
1.5 术后诊断 |
1.6 治疗 |
2 讨论 |
(10)残端宫颈切除术40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一、次全子宫切除术时疾病类别分布和术前术后诊断符合率 |
二、次全子宫切除原因 |
(一) 良性疾病 |
(二) 恶性疾病 |
三、再次手术同时行宫颈残端切除患者疾病分布及原因 |
四、再次手术 (同时行宫颈残端切除) 情况 |
讨论 |
一、关于次全子宫切除问题 |
二、关于残端宫颈切除术 |
四、子宫肌瘤伴子宫内膜腺癌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子宫肉瘤临床特征及其术前诊断方法的分析[D]. 王丹丹.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2]子宫内膜癌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病理特征[D]. 马鉴渝. 山东大学, 2020(02)
- [3]子宫平滑肌腺瘤样瘤的临床病理分析[D]. 王贤曼. 三峡大学, 2019(06)
- [4]卵巢颗粒细胞瘤临床及MRI特征研究:与卵巢卵泡膜细胞瘤对照研究[D]. 朱北川. 江苏大学, 2018(01)
- [5]腹腔镜子宫肌瘤手术发现子宫恶性肿瘤15例的临床分析[J]. 刘福军,凌斌,梁静,陈庆云,梁海燕.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7(05)
- [6]HE4、CA125及ROMA对卵巢恶性肿瘤的预测价值[D]. 朱姝. 南京医科大学, 2017(05)
- [7]超声对特殊类型子宫肌瘤的诊断分析[J]. 杨丽姝. 中国医学创新, 2015(16)
- [8]子宫内膜癌常见漏诊、误诊原因回顾及分析[J]. 董卫红,王泽华. 中国医师杂志, 2015(04)
- [9]子宫内膜癌合并子宫肌瘤或(和)子宫肌腺瘤16例临床分析[J]. 王慧英,陈云燕,马庆良. 实用临床医学, 2008(06)
- [10]残端宫颈切除术40例临床分析[J]. 冯炜炜,曹斌融. 上海医学, 20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