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龙之媒的品牌谋略(论文文献综述)
杨金凤[1](2021)在《非遗品牌的故事叙述与品牌价值传播研究 ——以《大宅门》《天下第一楼》《芝麻胡同》三部京味电视剧为例》文中认为
温津津[2](2021)在《全媒体环境下媒体智库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张玲潇[3](2021)在《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研究(2008-201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战略传播角度系统而深入地剖析了中国高铁产业自诞生以来12年间(2008—2019)开展的战略传播活动,试图从共识性与认同视角,考察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对于建构产业认同和实现产业利益的价值。本文试图回答三个基本问题:1)高铁产业诞生以来开展了哪些战略传播活动,有什么特征?2)高铁产业战略传播与产业认同建构的关系如何?3)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在提升高铁品牌形象,构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舆论环境以及促进国内外受众对产业的理解与认同方面有哪些效果?本文主体部分有十章。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一章,对相关概念、理论和文献进行综述。第二章至第五章,关注于高铁产业早期阶段的战略传播活动,从战略传播背景、运行机制、传播手段、传播内容四个方面展开。第二章是高铁产业早期阶段的国内外背景回顾;第三章是对以铁道部为主导的战略传播运行机制的研究;第四章是对高铁产业早期阶段以报纸媒体为代表的大众传播和借力国际会议、展览等形式的组织传播的研究;第五章是从主题设置、叙事方式、表现形式等三个方面对高铁产业早期阶段的战略传播内容进行分析。第六章至第九章,关注于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的战略传播。其中第六章聚焦高铁“走出去”的政治、经济、文化战略价值分析。第七章对“走出去”阶段的高铁多主体联动传播和多层级利益相关群体对话合作机制进行研究;第八章对政府和企业层面的高铁外交公关,与利益相关群体对话的组织传播和引导国内外舆论的大众传播三种战略传播手段进行了梳理;第九章对高铁战略传播的内容与形式做了深入探究,这个阶段传播善用第三方视角讲故事,主题更贴近受众,话语方式也更吸引人。第十章,借鉴建构主义学派的国家间集体认同的形成与转化理论,分析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对于产业认同建构的价值及未来改进策略。结语,对中国高铁产业早期阶段和“走出去”阶段两个时期的战略传播实践进行回顾,得出战略传播是增进国内外受众对产业的理解与认同的重要途径的结论。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深度访谈法和多学科理论交叉运用的方法。在深度挖掘、收集、整理高铁诞生十余年以来的相关史实基础上,对不同时期大众传播媒体关于高铁的报道,以及高铁产业通过官方网站及社交媒体等发布的新闻文本,分别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深入解读。同时,结合深度访谈法,选取高铁企业宣传部门负责人、轨道交通领域高校学者和高铁工程师等受访者进行深度访谈,获得研究所需要的一手资料,并运用多学科理论深入分析和总结高铁不同时期传播活动的战略性特征,对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历史进行整体勾画。本文创新点有三个方面:第一,研究视角的创新性。以往关于高铁产业的研究,大多是从经济、国际关系、地缘政治等理论视角进行的,而从战略传播角度关注高铁产业的比较少见,本文用战略传播理论考察高铁产业的发展历程,是对前人研究的较好补充。第二,论文对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历史进行了整体勾画,分析并总结了其不同时期传播活动的战略性特征,并借用多学科理论对原始文献和调查材料进行了多角度分析与解读。论文具有一定的历史文献价值。第三,本文基于建构主义学派的认同建构理论对高铁产业的战略传播实践进行分析,从认同视角考察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对产业认同建构的价值,探究战略传播与认同建构的逻辑关系,对现有理论进行拓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性。在社会急剧转型、世界经济低迷和逆全球化思潮抬头的多重背景下,高铁产业正面临着国内认同和国际认同的双重建构任务。在认同的建构中,信息的传播是核心和关键,通过信息传播和互动交流,有利于实现受众态度转变和行为转化。高铁产业通过顶层设计统筹多元传播主体、整合各种传播手段和渠道,针对国内外受众开展的战略传播活动是实现高铁产业国内和国际认同的有效方式,同时对于产业利益的最终实现和国家整体形象的提升都有积极促进作用。
吕原[4](2021)在《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网络信息科技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时代面临着巨大变革,传媒行业已经成为受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加之其具有兼具公共及商业双重属性的特点,传媒类企业所处环境及发展形势更为复杂,媒体融合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传媒行业面对着巨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由大众报业集团主要控股,以省级主流新闻网站为核心组建的新型互联网传媒集团。本文以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发展战略为课题,希望通过研究,能够为企业发展贡献微薄之力,也希望通过对该个案的研究,能够对其他媒体集团提供参考。首先,本文探讨了研究的背景与意义,随后简要介绍了研究思路与框架;然后介绍了本文中所需的部分概念及理论,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和简要评述;运用PEST模型对山东省网媒集团的宏观环境进行了分析;对网媒集团的行业环境进行分析时,借助了波特五力模型这一工具;随后简要介绍了公司概况,从资源及能力两方面阐述了网媒集团的内部环境,并构建起企业的SWOT矩阵,并简要介绍了四种战略模式的具体方向;随后根据具体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并给出战略保障措施的相关建议。本文明确了网媒集团下一步应采用多元化发展的战略,在避开风险的前提下适度扩张,以多元化经营的方式化解外部威胁,具体可采用媒体融合、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战略。在该发展战略执行过程中,应始终保证媒体作为核心业务,以内容为王;也需注重提升技术水平,坚持对核心技术及平台的自主可控性;同时加强经营转型,打造新型文化产业集合,拓展产业布局。最后,在网媒集团战略实施保障方面,提出了构建新型管理体制、完善各项配套制度、提升企业文化等举措。
许林[5](2020)在《以史为鉴: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选择与实践创新》文中研究表明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技术革命带来生产发展,世界经济秩序面临重构;民粹主义与新冠疫情冲击欧美政治,全球化进程出现逆流。世界变局影响着中国变局,中国正处于千年未遇之大变局:一是社会结构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中国成为国内市场承载不下自身生产能力的制造业大国,经济格局决定了中国必须开放开明,以求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进而增进世界对中国产品的认同;二是世界秩序从冷战后美国独大的单极格局向多极格局转型,中国正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针对“修昔底德陷阱”的对抗性竞争疑虑,中国突破零和博弈思维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赢理念,并躬行自明身体力行推动一带一路沿线的全球公共产品建设,中国与世界的思想文化交流与碰撞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密切与深入,做好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意义重大;三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更新换代,全球文化交流的平台呈现出网络社交媒体化倾向,以往主要建立在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上的跨文化传播理论与当下的人际、组织、大众、国际等各类传播混合一体无缝接轨的信息扩散交流实践不相适应,亟待创新开拓。如何在大变局中做好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本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从理念内核、组织传播、公民外交等方面较为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树立仁和善念为核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哲学世界观,学习佛教基督教等组织的成功经验,借助网络社交媒体开展文化对外“轻传播”实践创新。论文首先以史为鉴,利用文献研究法,深入剖析了中国仁和理念的进阶之程:炎黄先祖已学会了建立我者与他者之间的非战争关系,顺利实现了三个部落的融合,部落融合后又以禅让制体现出了对权力公正的正确政治追求;而夏、商、周,从部落禅让到宗法分封再到周以后秦的中央集权的建立,呈现出了从部落天下到家天下的中国政治视野里的“天下”体系的动态生成,也体现了以“中和”为目标的中国整体哲学观的初步形成;今天的中国将血脉传承里、集体无意识里自远古起就一直充盈着的仁爱万物、和待天下的善念发展成为能维系全球和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哲学信念,每个中国公民都应理解并拥有这份善念,并将这份善念作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核心理念。论文接着继续使用文献研究法从传播环境适应、传播主体设定、传播内容把关等三方面总结佛教与基督教等外国文化在中国传播的经验得失,发现外来宗教在他国的传播要获得成功:一是要弱化组织色彩,规避与当权者争夺文化领导权的嫌疑,以得到当权者的支持;二是必须主动融入当地文化,要先树精英形象、寻求社会身份认同,选用与当地精神同质、生活贴近的传播内容,以生动传播形式,进行“适应”传教;三是从文化抵触、文化顺应到文化同化,外来文化必须经过长期自觉的“本土化”过程,不断调整、变化,才可能真正融入本地文化。这对我国孔子学院类的文化对外传播组织有启发意义。论文还从现实层面,采用内容分析法,呈现了国际舆论利用中国民间舆论消解甚至黑化中国国家舆论场的引导作用的现象,并探究了其原因:信息科技的发展让普通网民借助网络社交媒体成为了对外文化传播的主力,这些网民却媒介素质堪忧并缺乏相关国际公共关系常识。论文创造性地提出文化对外“轻传播”实践方式,认为要利用好社交类平台做好文化对外传播,应将重心放在引起他者对我方文化的兴趣上,即争夺关注度上,并在此基础上获取认同度,要采用以下策略:注重关注度、彰显独特性、扩大接触面、铺陈情感律。具体操作方法是:一要善于契合他者文化心理痛点,借势名人晕轮效应,培养超级文化传播者,搭乘热点话题公关;二要政治人物形象个性化、重要人物形象生活化;三要尽一切可能扩大本文化与他者的接触面,因为这是“滚动摩擦”时代的媒介接触,要善于全平台协作传播;四要以情动人,在中国故事里附加上浓烈的感情。
张伟[6](2020)在《美国智库的舆论引导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作为根植于本土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独立、非营利性公共政策研究和倡议机构,美国智库的社会功能不仅体现在为政府决策者提供专业务实的政策分析与建议,还需要借助思想传播和公众教育等活动“启发民智”,服务公众利益。在理论上,针对美国智库舆论引导策略的研究有助于全面了解智库的社会功能,并借此洞察当代美国社会和政治运转中的相关现象;还可为今后研究不同国家、不同类型智库的舆论引导活动提供可借鉴的分析框架。在实践上,针对美国智库舆论引导策略的研究可为我们深度解读当前美国各领域对华政策提供一定的启示,同时为我国智库加强舆论引导能力建设提供借鉴。借助文献研究法、结构功能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和跨学科研究法,在考察舆论传播一般规律和汲取社会学、政治学和新闻传播学等相关领域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本研究构建出一套审视美国智库舆论引导策略的分析框架,借此系统地考察智库在影响舆论传播过程中的作用。作为美国公共政策舆论场中的舆论引导主体之一,智库引导公众舆论的目标包含微观目标——影响舆论客体和宏观目标——实现组织发展与社会效益两个层面。为实现上述目标,美国智库在引导公众舆论时展现出较为清晰的行为逻辑与程序规范,即“策略”。它由“势能”——能力构建和“动能”——行动实施两要素构成,能力构建是基础,行动实施是表现。其中,能力构建反映在舆论资源占有上,美国智库不仅依托各类成熟的内部机制,整合自身现有舆论资源,还巧借政府、其他社会组织甚至是个人的信息资源、公众信誉、传播渠道等,在信任资源、认知资源和注意力资源的能力构建上展现出明显的“内部塑造与外部借用相结合”的模式。行动实施是基于目标和能力的落实环节。在微观上,美国智库通过选择议题、建构议题和传播议题积极与普通公众展开议题互动,对舆论的传播过程施加影响;在宏观上,美国智库则致力于将社会精英阶层所代表和维护的主流意识形态投射到整体社会意见环境之中,影响普通公众的公共话语、主流意见、思想认知和价值观念等,更深地嵌入到国家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构之中。
周琴[7](2020)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县域融媒体传播乡村文化的创新路径》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及移动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互联时代加速到来,传统媒介也搭载技术的快车进行自身形态和传输速度的更迭,媒体传播格局、舆论样态、产业逻辑、消费场景都在向移动化、智能化、自主化演进,传统媒体进行融合转型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县域媒体作为传统媒体系统的最底层,长期积贫积弱,在媒体融合转型中动力不足。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8月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对建设县域融媒体做出重大部署,明确指出县域媒体要抓好融媒体中心的建设,落实好县域媒体引导群众的同时服务好群众,这意味着我国媒体融合建设开始深入到基层传播格局当中,县域媒体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谋划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振兴。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孕育着乡村经济、生态建设发展的土壤。一直以来,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情况都不受到重视,县域新闻媒体对此也长期缺少关注与传播,乡村文化振兴困难重重,势必影响到我国的经济、政治、生态及社会全面振兴的步伐。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对宣传思想工作者的使命任务、新时代新闻媒体的职责与使命进行了强调,并提出了新要求,即要自觉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责任。因此,乡村文化传播、乡村振兴依靠县域媒体施展兴文化、育新人的功能。而当下县域媒体更应创新传播手段,重点关注乡风文明,积极培育乡村文化人才、乡贤文化,塑造新型县域文化,为实现繁荣乡村文化发展以及乡村文化振兴不断做出创新性的贡献。本文以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为切入点,基于文化传播角度,在“乡村振兴”视域下探究县域融媒体对乡村文化融合传播的创新路径,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探讨了乡村文化传播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分析了乡村文化在乡村振兴和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背景下的机遇,通过分析最终发现其在传播过程存在着乡村传播生态失衡、传播体系不完善、差序传播等问题,并对此提出了创新受众视角、文化内容、多元主体、技术方式的解决对策,以希为县级融媒体中心更好地传承、传播优秀乡村文化提供借鉴与参考,为我国县域融媒体的改革发展提供些许思路与启发。
陈凌[8](2020)在《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文中指出本文以“日常生活”为主线考察了改革开放40年,广告生产融入社会进程的历史过程,并重点关注这一过程中,个人如何参与到广告生产的生活实践,以及个人意识生成与自我认同的影响问题。在此强调提出,本文研究的广告生产主要指商业广告,公益广告不在本次研究讨论范围之内。之所以,选择“日常生活”作为考察广告史的线索,是因为既有研究常将广告作为社会生活影响的外部因素,对广告生产如何进入日常生活内部机理关注不足,对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社会实践过程关注比较有限。“日常生活批判”是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延伸。列斐伏尔认为,在西方资本主义“消费受控制的社会”语境下,日常生活已经沦为一种被规划的对象物,其中市场化与广告的力量尤为重要。广告理论家尤恩·斯图尔特(Stuart Ewen)的研究进一步推进此观点,并提出作为“社会生产的广告”概念。本文尝试以“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研究改革开放40年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的社会过程史。本文认为中国广告业40年发展及其社会过程史,与西方消费社会语境并不完全相同,如何理解这一“不同”,并重估它与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的关联,是本文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广告业首先是国家推动,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的自上而下进入日常生活的过程,同时也是自下而上的意义博弈过程。加入WTO之后,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影响加剧,广告生产与日常生活的博弈关系逐渐打破,广告生产的“日常生活”逐渐成为个人实践的重要场域,并深刻影响个人意识和自我认同的形成。重新叙述这一过程,也是重新理解改革开放40年广告发展史的理论尝试。绪论部分将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并抵达个人实践的过程建构为本文的理论框架。与主流研究以市场营销学和广告心理学为理论视角不同,本文以社会过程论为出发点,关注的是个人参与广告生产实践的意识生成与认同影响过程。这是绪论部分的理论逻辑和研究设想。第二章主要研究商业广告生产复归日常生活的时期(1978年一 1991年)。这一阶段,广告生产经历了由生产资料型广告向生活资料型广告为主的转向过程,与此同时,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日常实践过程也伴随集体价值向个人意识形成的转变过程。第三章主要研究广告生产再造闲暇与工作“新关系”的日常过程(1992年一2001年)。这一阶段,随着社会结构转型,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个人开始积极参与到广告生产的各类型闲暇生活实践中,个人开始认同广告生产的价值体系。第四章主要研究日常生活全面广告化,打造“生活方式”的社会过程(2002年—2009年)。加入WTO后,随着全球化和消费主义进一步影响,广告生产参与到媒体空间、城市空间的建构中,广告生产将日常生活具象为“生活方式”,这一过程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生活实践的程度加深,自我认同的反身性进一步显现。第五章研究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及其个人主义文化(2010年—2018年)。广告生产的智能化、计算化、精准化,使个人逐渐退缩到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中,自我认同的反身性进一步加剧,第五章的结论与第二、三章的研究形成对话关系。第六章对全文研究进行理论总结,并对这段历史考察提出反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广告生产再造生活实践,影响个人意识与自我认同的过程,既有融入全球化进程的趋同,也有自身实践的差异。理解异、同问题的过程,是重新理解改革开放40年广告史的补充视角。本文提出三点主要结论:首先,以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搭建广告史的研究框架,补充了广告史研究的理论视角。其次,对不同时期个人参与广告生产实践的研究发现,80年代广告与日常生活互为建构的过程,对40年广告史研究的重要价值应得到重视。最后,文本将认同困境放置到全球化与现代性语境下探讨,是广告生产在全球化进程与中国语境下展开对话的尝试,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理论建设的新路径。
孟浈浈[9](2020)在《中俄战略伙伴语境下媒体合作基础、障碍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俄媒体合作与国际舆论话语权构建研究》(17ZDA289)其中的内容之一。旨在探讨与分析中俄战略伙伴背景下两国媒介开展合作的基础、障碍与解决对策。论文由四个核心内容组成,甄别相关概念,探讨中俄媒体合作基础与合作依据,分析两国媒体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及对策。第一部分借助跨学科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国际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与经济学知识,对中俄媒体合作基础及障碍概念进行界定。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两国媒体的合作背景、目的与意义,政治、经济与社会基础,以及可借助的区域性组织平台。此外,还运用系统分析法,深刻剖析了中俄媒体合作与国际传媒格局、两国政治建设、经济发展与社会交流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第三部分重点梳理中俄媒体合作发展历程,两国政府、业界及学界之间已建立起的媒体合作交流机制,并对两国媒体合作的现状进行系统总结。第四部分使用比较研究法,分析中俄在媒介体制、媒介政策、媒介技术及受众语言方面存在的差异,并对此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中俄媒体开展合作具有比较稳固的基础与广阔的空间,但是,两国媒体开展合作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合作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预想不到的障碍,这就需要两国政府及其他合作实体不断采取创新性、建设性的解决办法。
高群[10](2019)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红色文化组织传播研究 ——基于SRB框架分析》文中指出红色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通过有形载体向人们传递无形的红色记忆和民族精神,是对红色革命历史的沉淀,承载着红色革命先辈的精神。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红色文化的“奠基者”。井冈山红色文化传播的类型各式各样,而组织传播的类型对扩大井冈山红色文化影响力,提高井冈山红色文化价值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井冈山红色文化传播的重要传播主体,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肩负重要的历史和时代使命。自1958年成立以来,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通过研究、陈列和宣教等方式,为井冈山红色文化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以“结构—关系—行为”(简称SRB)为理论框架,深入分析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组织传播活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在以金字塔组织结构为核心要素和组织关系为变量因素的二者作用下,产生了三种组织行为,进而促进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红色文化组织传播活动。首先,组织结构是组织传播活动的根本要素,而合理的组织结构是保证组织传播过程顺畅的前提条件,是实现组织传播目标的有力保证。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组织传播活动中,直线式的金字塔结构一直贯穿其中,决定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组织关系建构和组织行为发生,并最终影响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红色文化组织传播的效果。其次,组织关系是组织传播活动的外在要素,合理的组织关系能为组织传播活动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而组织关系的建构受到组织结构的影响,组织结构不仅影响组织内部传播的正式渠道建立,还为组织关系的形成提供潜在的情境。由此,在金字塔组织结构的影响下,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组织关系主要体现为内部的层级关系和外在的传受关系和合作关系。再则,组织行为是直接促进组织传播效果关键要素,而组织行为是在组织结构和组织关系相互作用下产生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组织行为在金字塔组织结构和层级关系、传受关系和合作关系共同作用下,组织传播活动体现的行为主要为政治传播行为、形象塑造行为和经济建设行为。最后,结合前文对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实证分析,针对一些不足之处,提出了四个改进策略:博物馆变革组织传播理念,塑造现代博物馆组织形象;整合博物馆组织媒介资源,构建智能传播平台;充分挖掘组织传播文化潜能,打造IP产业品牌;优化组织队伍结构,满足组织传播主体需求。在红文化传播的过程中,组织传播发挥着重要作用。伴随着人们对精神需求的满足,博物馆的宣传教育职能恰巧适应人们的需求。由此可见,对于井冈山红色文化传播而言,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组织传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文章对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组织传播进行深入研究,是为了更好地寻求政府、社会公益组织和外部社会环境之间的一种平衡,也能通过SRB理论框架探寻博物馆组织和红色文化传播之间一种新的传播策略,进而为我国红色文化传播提供一定的参考,让青年人传承红色文化基因,让红色文化在现代化境遇下更好地传承和创新。
二、龙之媒的品牌谋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龙之媒的品牌谋略(论文提纲范文)
(3)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研究(2008-2019)(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一章 概念、理论与相关文献综述 |
第—节 概念界定 |
一、高铁与高铁产业 |
二、战略传播 |
第二节 战略传播理论探讨 |
一、战略传播机制的整体性与协同性 |
二、战略传播内容彰显软实力 |
三、战略传播手段多样与整合 |
四、战略传播受众具有针对性 |
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 |
一、高铁产业的多面向研究 |
二、国家和企业层面的战略传播研究 |
三、企业声誉管理、品牌形象等相关研究 |
第二章 中国高铁产业早期阶段的发展背景 |
第—节 中国高铁诞生前的国内铁路发展现状 |
第二节 中国高铁发展相关问题的论争与博弈 |
一、关于高铁建设时间的论争 |
二、关于高铁建设技术的论争 |
三、关于高铁建设路线的论争 |
第三节 中国高铁在挫折中负重前行 |
第三章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机制 |
第—节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组织架构 |
一、高度集中的全行业整体协同体制 |
二、高度集中的战略传播组织架构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运行机制 |
一、铁道部主导的战略传播议程设置机制 |
二、新媒体环境下产业内部舆情处置机制 |
第四章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手段 |
第一节 大众传播与意见领袖二次传播 |
第二节 借力国际会议和展览扩大影响力 |
第三节 与各种国际组织互动交流 |
第五章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内容 |
第一节 主题设置:官方主导议题 |
一、中国高铁建设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应 |
二、中国高铁建设的国际影响 |
三、中国高铁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成就 |
四、高铁建设中争议问题的回应 |
第二节 叙事方式:官方叙事、以我为主 |
一、叙事宏大、秀成就 |
二、借媒体采访传达高铁产业观点 |
第三节 表现形式:相对传统与单一 |
一、话语风格体现“优越感” |
二、视觉符号略显”单一化” |
第六章 中国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的发展背景 |
第一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的国内背景 |
第二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的国际环境 |
第三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的战略优势分析 |
第七章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机制 |
第一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组织架构 |
一、企业主导与多主体合作的战略传播组织架构 |
二、多主体合作的战略传播组织架构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运行机制 |
一、顶层设计下的多主体联动机制 |
二、多层级的利益相关群体对话合作机制 |
第八章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手段 |
第一节 致力于关系建立的人际传播 |
一、国家领导人的高铁外交 |
二、企业领导的高铁公关 |
第二节 与各团体和机构对话的组织传播 |
一、参加或主办各种国际展览、展会 |
二、与各种国际组织、团体开展交流 |
三、利用企业自营媒体开展传播活动 |
第三节 引导国内外舆论的大众传播 |
一、企业借力国内主流媒体外宣平台开展传播 |
二、借力国际主流媒体、社交媒体及本土媒体 |
第九章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内容 |
第—节 主题设置:有高度、有温度 |
一、展示企业实力,善于“借嘴说话” |
二、分享合作成果,彰显共赢理念 |
三、履行社会责任,回应国际关切 |
第二节 叙事方式:受众视角,故事呈现 |
一、主动讲故事引发情感共鸣 |
二、借第三方之口讲故事体现可信性 |
第三节 表现形式:诉诸视觉与互联网语言 |
一、视听元素多彩呈现 |
二、话语内容吸引力强 |
第十章 中国高铁产业国际认同建构 |
第—节 战略传播对于产业认同建构的价值 |
一、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的认同建构 |
二、相互依存、社会互动与认同建构 |
三、第三方身份再现共同命运情景 |
四、扩大共识以形成同质性认知 |
第二节 中国高铁产业国际认同现状 |
一、中国高铁产业的朋友认同现状 |
二、中国高铁产业的竞争对手认同现状 |
第三节 中国高铁产业认同层次提升策略 |
一、朋友关系认同的建构与维系 |
二、竞争对手关系的认同转化策略 |
结语 |
一、高铁产业战略传播机制由集中到协同 |
二、高铁产业战略传播手段由单一到多元化 |
三、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内容的受众视角转向 |
四、战略传播是高铁产业认同建构的有效途径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深度访谈受访者基本情况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4)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战略管理理论 |
2.2 企业发展战略理论 |
2.3 媒体组织战略管理 |
2.4 媒体融合理论 |
2.5 简要评述 |
第3章 山东省网媒集团内外部环境分析 |
3.1 外部环境分析 |
3.1.1 宏观环境分析 |
3.1.2 行业环境分析 |
3.2 内部环境分析 |
3.2.1 公司概况 |
3.2.2 资源分析 |
3.2.3 能力分析 |
3.3 SWOT分析 |
3.3.1 机会分析 |
3.3.2 威胁分析 |
3.3.3 优势分析 |
3.3.4 劣势分析 |
3.3.5 SWOT矩阵 |
第4章 山东省网媒集团发展战略制定及实施 |
4.1 使命与愿景 |
4.2 战略目标 |
4.3 战略选择 |
4.3.1 媒体融合战略 |
4.3.2 创新驱动战略 |
4.3.3 产业升级战略 |
4.4 战略实施措施 |
4.4.1 坚持以内容生产为核心 |
4.4.2 提升技术创新水平 |
4.4.3 经营转型,开拓新市场 |
第5章 山东省网媒集团发展战略保障措施 |
5.1 构建新型管理体制 |
5.1.1 加强集团化管理 |
5.1.2 打造灵活高效的组织 |
5.2 完善各项配套制度 |
5.2.1 完善人才引进及培养机制 |
5.2.2 优化绩效考核办法 |
5.2.3 完善风险管理体制 |
5.2.4 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
5.3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第6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以史为鉴: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选择与实践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跨文化传播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跨文化传播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跨文化传播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逻辑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论文框架 |
1.4 研究重点与创新思考 |
1.4.1 研究重点 |
1.4.2 创新之处 |
1.5 主要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内容分析法 |
第2章 先人理念:中国仁和的进阶之程 |
2.1 从部落天下到家天下的融合选择 |
2.1.1 炎、黄、蚩尤的“三国”融合 |
2.1.2 禅让故事里的权力公正 |
2.1.3 夏、商、周的整体世界观 |
2.2 汉朝的均势“和”策略 |
2.2.1 汉匈一家的“和”理念 |
2.2.2 汉匈共处的“和”策略 |
2.2.3 汉匈相争的“有利均势”战 |
2.3 唐代:夷狄一体的开放格局 |
2.3.1 开放包容的社会意识格局 |
2.3.2 广迎宾朋的社会实体格局 |
2.3.3 多元融合的灿烂文化成果 |
2.4 全球变局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
2.4.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提出 |
2.4.2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基础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他山之石:佛教与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经验 |
3.1 “理解他者的理解”:传播之环境适应 |
3.1.1 方法:分寸感与“理解他者的理解” |
3.1.2 把握两国关系,规避可能风险 |
3.1.3 理解传播体制,处好公共关系 |
3.2 个人传经与组织布道:传播之主体设定 |
3.2.1 弱化组织色彩,淡化文化领导权之争 |
3.2.2 树立精英形象,寻求身份认同 |
3.3 求同存异,文明互鉴:传播之内容把关 |
3.3.1 精神求同,“适应”传教 |
3.3.2 内容求轻,形式生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现实压力:国际舆论与中国民间舆论的双重误读 |
4.1 民间意识与国家理念的错位 |
4.1.1 从2020新冠肺炎疫情看国际舆论对民间舆论的利用 |
4.1.2 官方舆论场对“中国为世界抗疫作贡献”的舆论引导 |
4.1.3 民间舆论场对“中国为世界抗疫作贡献”的意义消解 |
4.1.4 常识缺乏下的错位与误读 |
4.2 西方对中国的误读 |
4.2.1 远方的乌托邦 |
4.2.2 愚昧的中国 |
4.2.3 黄祸论 |
4.2.4 中国崩溃论 |
4.2.5 中国威胁论 |
4.3 被掩敝的国际公共关系 |
4.3.1 跨文化传播研究中传受双方母国关系的缺席 |
4.3.2 传播模式对传受双方母国关系模式的忽略 |
4.3.3 传受双方母国关系被掩蔽的原因探究 |
4.3.4 对外文化传播主体的公民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变局中的中国文化对外“轻传播”策略 |
5.1 “轻传播”的概念探析 |
5.2 路径选择:万物自生听的网络社交媒体 |
5.2.1 技术基础:“沉浸”泛在的网络信号覆盖 |
5.2.2 渠道平台:内容、服务、账号的多维信息超市 |
5.2.3 范围特征:人内、人际、组织、大众、国际的组合传播 |
5.3 实践创新:“轻传播”的效果四律 |
5.3.1 注重关注度 |
5.3.2 彰显独特性 |
5.3.3 扩大接触面 |
5.3.4 铺陈情感律 |
5.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6)美国智库的舆论引导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三、核心概念 |
四、研究现状 |
五、研究创新 |
六、研究方法 |
七、研究路径与基本结构 |
第一章 舆论传播概述 |
第一节 舆论传播的规律认知 |
一、舆论的形成与传播 |
二、舆论的功能 |
三、舆论的引导 |
第二节 舆论传播的理论解读 |
一、舆论形成的社会环境——场域理论 |
二、舆论传播的行为体间结构——社会分层理论 |
三、舆论变化的控制因素——说服理论与议程设置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美国智库引导舆论的主体性、目的性和策略构成 |
第一节 美国智库引导舆论的主体性 |
一、舆论传播活动行为体 |
二、舆论引导主体系统 |
三、舆论引导主体系统中的智库 |
第二节 美国智库引导舆论的目的性 |
一、微观目标 |
二、宏观目标 |
第三节 美国智库引导舆论的策略构成 |
一、蓄势阶段——能力构建 |
三、发动阶段——行动实施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美国智库舆论引导的能力构建 |
第一节 舆论引导能力要素的内部塑造 |
一、认知资源的内部塑造 |
二、信任资源的内部塑造 |
三、注意力资源的内部塑造 |
第二节 舆论引导能力要素的外部借用 |
一、认知资源的外部借用 |
二、信任资源的外部借用 |
三、注意力资源的外部借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美国智库舆论引导的行动实施 |
第一节 影响公众议程设置 |
一、选择议题 |
二、建构议题 |
三、传播议题 |
第二节 参与意识形态传播 |
一、获取意识形态传播话语权 |
二、建构意识形态传播内容 |
三、开展意识形态大众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案例分析:美国智库在对华网络安全政策上的舆论引导策略 |
第一节 案例背景 |
一、精英认知的持续稳固 |
二、公众认知的显着变化 |
第二节 案例分析 |
一、能力构建过程分析 |
二、行动实施过程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启示建议 |
三、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7)乡村振兴视域下县域融媒体传播乡村文化的创新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难点、创新点及预期成果 |
1.4.1 研究难点 |
1.4.2 研究创新点 |
1.4.3 预期成果 |
第2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县域融媒体与乡村文化传播 |
2.1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
2.1.1 乡村振兴的内涵 |
2.1.2 乡村振兴的“三步走”战略安排 |
2.1.3 乡村文化振兴 |
2.2 县域融媒体概述 |
2.2.1 县域融媒体概念 |
2.2.2 县级融媒体中心的特点 |
2.2.3 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发展建设 |
2.3 乡村文化及传播 |
2.3.1 乡村文化概述 |
2.3.2 乡村文化传播 |
2.3.3 乡村文化传播的价值意蕴 |
2.4 县域融媒体与乡村文化传播的关系 |
2.4.1 乡村文化传播是县域融媒体的题中之义 |
2.4.2 县域融媒体传播离不开乡村文化土壤的支撑 |
第3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传播的现状及发展机会 |
3.1 乡村文化传播的现状 |
3.2 乡村文化传播的困境 |
3.2.1 乡村传播生态失衡,乡村文化传播体系亟待重建 |
3.2.2 文化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影响乡村传播效果发挥 |
3.2.3 乡村文化差序传播,城乡二元结构造成发展阻力 |
3.3 乡村文化传播困境产生的原因 |
3.3.1 弱支撑:乡村文化发展的经济基础薄弱 |
3.3.2 缺主体:生产主体流失 |
3.3.3 少关注:县域媒体对乡村文化的关注不够 |
3.4 乡村振兴进程中乡村文化传播的发展机会 |
3.4.1 经济振兴:夯实乡村文化传播的物质基础 |
3.4.2 人才振兴:丰富乡村文化传播的供给主体 |
3.4.3 文化振兴:赋予乡村文化新时代精神内容 |
3.4.4 生态振兴:扭转乡村文化事项衰落的局势 |
3.4.5 全面振兴:探寻乡村文化传播现代表达方式 |
第4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县域融媒体的融合样态及乡村文化传播实践 |
4.1 县域融媒体融合样态分析 |
4.1.1 资源相融,内容兼容 |
4.1.2 宣传互融,效果深化 |
4.1.3 典型平台,融合样本 |
4.2 县域融媒体的乡村文化传播新实践 |
4.2.1 媒介内容多样化,丰富传播主题 |
4.2.2 媒介形式多渠道,全方位与受众沟通 |
4.2.3 媒介多渠道联通,融合提升传播力 |
第5章 县域融媒体传播乡村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创新路径 |
5.1 县域融媒体传播乡村文化存在的问题 |
5.1.1 传播者受制于经济基础,文化传播功能失衡 |
5.1.2 传播内容缺乏文化底蕴,城市文化喧宾夺主 |
5.1.3 传播矩阵发展形式化,自媒体影响舆论格局 |
5.1.4 传播受众文化的敏感度低,用户思维遭忽略 |
5.1.5 传播效果不理想,文化认同急剧弱化 |
5.2 县域融媒体传播乡村文化的创新路径 |
5.2.1 创新受众视角:巩固以用户为中心的融合传播视角 |
5.2.2 创新文化内容:强化主题的生产流程和反馈机制 |
5.2.3 创新多元主体:激发村民及专业人才的创作意识 |
5.2.4 创新技术方式:塑造融合媒体为特色的现代传播力 |
第6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县域融媒体传播乡村文化的发展前景 |
6.1 从农村农业优先发展的国家战略中把握机遇 |
6.2 从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改革中感知未来发展方向 |
6.3 从乡村文化的自身革新中寻找新的文化发展契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A 县级融媒体中心传播乡村文化的样本研究记录表 |
(8)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思考缘起、概念界定及逻辑起点 |
一、思考缘起 |
二、逻辑起点与概念界定 |
第二节 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
一、问题提出 |
二、相关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对既有成果的分析与本文研究的关系 |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内容、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三、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从集体价值到个人意识: 广告生产复归日常生活(1979-1991) |
第一节 重启与转型期的集体价值取向(1979-1983) |
一、政治主导或意义互构: 由《人民日报》的一条广告说起 |
二、集体价值取向: 《光明日报》的广告生产(1979-1983) |
第二节 广告生产的生活“新叙事”(1983-1991) |
一、家居生活新想象: 松下电器橱窗广告 |
二、流行文化新表达: “燕舞之歌”广告 |
三、儿童日常新游戏: 变形金刚的软性广告 |
第三节 博弈·徘徊·参与: 个人意识在广告实践中复苏 |
一、“家居生活”与广告实践: 博弈协商的现代生活认同 |
二、自我价值表达的广告实践: 社群分享与青年认同 |
三、偶像崇拜与儿童广告实践: 现代工业与文化认同 |
小结 |
第三章 建构工作-闲暇新关系: 广告生产的生活情境(1992-2001) |
第一节 广告生产与闲暇生活价值 |
一、家庭空间市场化: 顺德碧桂园广告项目 |
二、闲暇与“美好生活”: 宝洁的中国调查与洗发水广告 |
三、整合统一的劳动者日常: “逆流而上”的大宝广告 |
四、闲暇与购物关联的“生活想象”: 家乐福的陈列式广告 |
第二节 在广告情境中“生活”: 角色、消费实践与认同 |
一、角色转换与等级认同: 个人参与碧桂园广告生产的实践过程 |
二、能动消费与互构的“生活”认同: 个人参与宝洁广告生产实践 |
三、平民认同: 个人参与大宝广告生产的实践动机 |
四、现代购物体验的“生活”认同: 个人参与家乐福广告生产实践 |
第三节 再思考: 作为“工作-闲暇”分割的广告生产 |
一、虚假补偿: 被广告生产分割的孤立“闲暇” |
二、大宝“逆流”: 试图构建“工作-闲暇”统一的日常情境 |
小结 |
第四章 重塑“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的广告化(2002-2009) |
第一节 打造“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的广告化过程 |
一、休闲生活的广告效果: “不打广告”的星巴克及广告生产 |
二、媒体时、空型塑生活圈广告地图: 分众传媒的广告生产 |
三、城乡差异与老年生活广告化: 脑白金的“十差广告”奇迹 |
第二节 广告化生活实践: 消费者到“生活者”认同 |
一、“生活者”的自我表演: 广告化的个人“闲暇” |
二、“生活者”的生活圈广告实践: 延长的时效与分化的认同 |
三、城乡关系与子女广告实践: 家庭新关系与情感认同 |
第三节 再思考: “生活方式”作为“生活者”认同来源 |
一、空间、技术与家庭情感的广告化:“生活方式”的实践性 |
二、“生活方式”: 解体与重构的“生活者”认同的框架 |
小结 |
第五章 广告生产再造“个人化”生活(2010-2018) |
第一节 广告生产再造的“个人化日常” |
一、“狂欢节”与幸福“日常”: 十年“双11”广告项目(2009-2018) |
二、“我”的困境“日常”: “11度青春”广告生产项目 |
三、温情的“日常”: 《爸爸去哪儿》中的内容化广告生产 |
第二节 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实践 |
一、“抢红包”与“分享”: 个人时间的“主题化”狂欢实践 |
二、制造话题与强制返场: 以广告生产的个人“日常”引导实践 |
第三节 再思考: 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与意识危机 |
一、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与抽象的自我意识 |
二、个人意识危机: 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政治 |
小结 |
第六章 认同困境: 对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的反思 |
第一节 广告化日常与自我认同困境 |
一、不同历史时期的广告生产与日常实践 |
二、自我认同困境的不同内涵与价值对话 |
第二节 反思: “趋同·差异”的认同困境来源及历史启示 |
一、趋同与差异的认同困境来源 |
二、对认同困境的反思及其历史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9)中俄战略伙伴语境下媒体合作基础、障碍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价值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节 中俄战略伙伴关系概念 |
一、战略伙伴关系内涵 |
二、战略伙伴关系价值 |
三、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特征 |
(一)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历程 |
(二)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特征 |
第二节 中俄媒体合作基础概念 |
一、合作基础内涵 |
二、中俄媒体合作基础界定 |
三、中俄媒体合作基础特征 |
第三节 中俄媒体合作障碍概念 |
一、合作障碍内涵 |
二、中俄媒体合作障碍界定 |
三、中俄媒体合作障碍特征 |
第二章 中俄媒体合作基础 |
第一节 两国媒体合作背景、目的与意义 |
一、合作背景 |
(一)不平衡的国际传播格局 |
(二)相似的国际舆论环境 |
(三)合作维度拓宽,合作程度深化 |
二、合作目的 |
(一)促进文化互鉴,深化民心相通 |
(二)提供信息支持,促进经贸发展 |
(三)提升国际话语权,创造立体声效应 |
三、合作意义 |
(一)增强政治互信,保持两国关系友好态势 |
(二)展现全面立体信息,矫正片面国家形象 |
(三)扭转马太效应,构建国际信息与传播新秩序 |
第二节 两国媒体合作基础类型 |
一、政治基础 |
(一)政治互信程度加深 |
(二)政策趋向一致 |
(三)媒体合作政策支持 |
二、经济基础 |
(一)宏观经济态势良好 |
(二)后续资金支持良好 |
三、社会基础 |
(一)民意基础扎实 |
(二)互相吸引力提升 |
(三)互联网发展规模扩大 |
第三节 两国媒体合作平台 |
一、上海合作组织 |
(一)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概况 |
(二)“大舞台”唱响中俄媒体合作“大戏” |
二、“金砖五国”组织 |
(一)“金砖五国”组织发展概况 |
(二)“金砖五国”框架下的中俄媒体合作机制 |
三、“一带一盟” |
(一)“一带一盟”创立历程 |
(二)“一带一盟”战略对接中的媒体使命 |
第三章 中俄媒体合作现状 |
第一节 中俄媒体交往与合作 |
一、两国媒体交往大事记 |
(一)中俄媒体接触期 |
(二)中俄媒体合作规范期 |
(三)中俄媒体合作扩展期 |
(四)中俄媒体合作繁荣期 |
二、两国媒体交流平台 |
(一)中俄媒体合作论坛 |
(二)中俄电视合作论坛 |
(三)东北地区与远东地区媒体定期交流活动 |
(四)中俄网络媒体论坛 |
三、两国媒体合作现状 |
(一)合作内容丰富,但领域失衡 |
(二)交流平台不断发展,但仍有待完善 |
(三)垂直性、立体化与健全化的合作模式尚未完全建立 |
第二节 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 |
一、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概述 |
二、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性质 |
(一)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下的副总理级官方组织 |
(二)一个能够自我完善、不断升级的灵活性组织 |
(三)致力于促进中俄人文各领域合作机制性组织 |
三、中俄媒体合作分委会的责任与使命 |
(一)为中俄媒体合作引领方向 |
(二)为中俄媒体合作提供平台 |
第三节 中俄大众传媒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 |
一、设立背景 |
二、运行机制与责任 |
三、发展历程与成效 |
第四章 中俄媒体合作障碍与对策 |
第一节 中俄媒体合作障碍分析 |
一、两国媒介体制不同 |
(一)媒介体制含义 |
(二)两国媒介体制存在差异 |
二、两国媒介政策不同 |
(一)媒介政策概念 |
(二)两国媒介政策存在差异 |
三、两国媒介技术不同 |
(一)媒介技术内涵 |
(二)两国媒介技术存在不同 |
四、两国受众语言不同 |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
(二)中俄语言存在差异 |
第二节 中俄媒体合作障碍消解对策 |
一、两国媒介体制上求同存异 |
二、两国媒介政策上互学互鉴 |
三、两国媒介技术上创新求同 |
四、两国联合培养多语种新闻传播人才 |
五、两国联手应对国际网络犯罪与舆论安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辞 |
(10)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红色文化组织传播研究 ——基于SRB框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及文献综述 |
(一)相关概念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框架、创新之处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创新之处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组织传播结构 |
第一节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金字塔的高层结构 |
一、组织传播的基本要素 |
二、组织权力的集中分配 |
三、组织结构的层级变化 |
第二节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金字塔中层结构 |
一、谋略:为上级提供意见和参考 |
二、沟通:承接上下级的中间枢纽 |
三、规制:发挥组织传播管理功能 |
第三节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金字塔底层结构 |
一、研究职能:挖掘藏品的信息载体 |
二、陈列职能:展示藏品的文化价值 |
三、宣教职能:传播藏品的文化精神 |
第二章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组织传播关系 |
第一节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层级关系 |
一、组织部门层级关系:实现传播主体价值 |
二、组织内部层级关系:疏通组织传播渠道 |
三、组织外部层级关系:拓展组织传播功能 |
第二节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传受关系 |
一、社会大众:接收者到对话者身份转换 |
二、传播内容:政治文化到大众文化载体改变 |
三、传播渠道:传统媒体到新媒体方式升级 |
第三节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合作关系 |
一、与政府组织合作:发展“井冈山模式” |
二、与学校和部队合作: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
三、与同类博物馆合作:引进来,走出去 |
第三章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组织传播行为 |
第一节 政治传播行为:宣传新政策 |
一、博物馆党政工作中的传播行为 |
二、博物馆公务接待中的传播行为 |
三、博物馆帮扶脱贫中的传播行为 |
第二节 形象塑造行为:展现新风貌 |
一、组织传播载体的视觉形象 |
二、组织传播主体的服务形象 |
三、组织传播渠道的媒介形象 |
第三节 经济建设行为:延伸传播功能 |
一、文化+旅游:实现价值融合 |
二、文化+培训:实现价值转换 |
三、文化+文创:实现价值增值 |
第四章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红色文化组织传播改进策略 |
第一节 变革组织传播理念,塑造现代组织形象 |
一、树立“公共服务”管理理念,优化组织结构 |
二、树立“以人为本”服务理念,构建组织关系 |
三、树立“互联网”传播理念,调整组织行为 |
第二节 整合组织媒介资源,构建智能传播平台 |
一、加强与传统媒体合作 |
二、重视情景体验式传播 |
三、建设新媒体传播阵地 |
第三节 挖掘组织传播潜能,打造IP产业品牌 |
一、增加文化市场部门 |
二、联合组织社会力量 |
三、打开文化产品渠道 |
第四节 优化组织队伍结构,满足组织传播需求 |
一、创新选人用人机制 |
二、人才队伍结构年轻化 |
三、重点打造复合型人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龙之媒的品牌谋略(论文参考文献)
- [1]非遗品牌的故事叙述与品牌价值传播研究 ——以《大宅门》《天下第一楼》《芝麻胡同》三部京味电视剧为例[D]. 杨金凤.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2]全媒体环境下媒体智库发展策略研究[D]. 温津津. 西安工业大学, 2021
- [3]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研究(2008-2019)[D]. 张玲潇.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4]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吕原. 山东大学, 2021
- [5]以史为鉴: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选择与实践创新[D]. 许林. 江西师范大学, 2020(06)
- [6]美国智库的舆论引导策略研究[D]. 张伟.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0(03)
- [7]乡村振兴视域下县域融媒体传播乡村文化的创新路径[D]. 周琴.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8]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D]. 陈凌.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9]中俄战略伙伴语境下媒体合作基础、障碍与对策研究[D]. 孟浈浈. 郑州大学, 2020(03)
- [10]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红色文化组织传播研究 ——基于SRB框架分析[D]. 高群.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