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英语语句情状动静态的相对性及其转化(论文文献综述)
邓泽[1](2021)在《“不”的浮动对情态动词“应该”的情态语义影响》文中指出本文主要运用功能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等相关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并且借助北京大学CCL语料库,考察现代汉语否定词“不”的浮动方向对情态动词“应该”的情态语义的影响。通过语法形式和语义表达两个角度,重点说明“不”的浮动方向对情态动词“应该”的情态语义过滤和兼容影响,同时说明不同情态语义表达下,“不”的浮动方向对情态动词“应该”语法形式选择上具有一定的影响。最后,我们从语用角度探究“应该”的情态语义受否定词“不”影响背后的原因。全文共由五章组成。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篇文章的研究缘起、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国内的研究现状、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并且说明语料来源。第二章主要从语法的表现形式上考察否定词“不”浮动到情态动词“应该”的左右两侧形成的“不应该”和“应该不”两个句法模式对主语和谓语动词的选择倾向。在对主语的选择倾向上,我们主要从与三称主语和非三称主语共现的比例、以及三称主语的类别上进行对比分析;在对谓语的选择倾向上,我们主要从谓语动词的类别以及话语表达事件的动、静态两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第三章关于情态语义的部分是本文的重点,我们探讨了否定词“不”浮动到情态动词“应该”的左侧形成多表道义情态的“不应该”句法模式和否定词“不”浮动到情态动词“应该”的右侧形成既表认识情态又表道义情态的“应该不”句法模式,这一对情态语义有过滤、兼容的现象。我们还对否定词“不”浮动前后造成的否定辖域范围的变化及否定类别的不同进行了探究。第四章我们主要是探究否定词“不”的浮动对情态动词“应该”的情态语义过滤、兼容作用背后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三个原因造成的,分别是:“应该”在量级上的中等属性、“不”的浮动与主观性和礼貌原则。第五章为全文的结语部分。主要是对全文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指出本文的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之处并说明今后努力的方向。
罗雨晴,席留生[2](2018)在《英语及物结果构式的情状类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Vendler和Smith的五种动词分类基础上,将语句作为情状的落脚点,分析英语及物结果构式的情状特征,探讨该类构式的成分限制以及成分间的语义合成。研究发现,行为、完成和成就这三类动词可以进入英语及物结果构式,并且对动词后的四类结果补语有严格的语义要求。
马应聪[3](2014)在《英语非人称构式的述谓语义制约与意义建构》文中提出非人称构式(Impersonal Construction,或Impersonals)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之中,反映人们概念化事件的方式,表达静态的抽象性概念意义。典型的英语非人称构式一般由“非人称标记语it+非人称述谓+非人称参照语”构成。其中,非人称标记语it表征该构式的认知参照场域,而非人称参照语则具化标记语的指称内容;非人称述谓通常以形容词、名词、或动词为语义中心,表达判断、情感、评价和态度等意义,突显事件的静态情景,形式上以“BE+AP”为原型。英语非人称构式本质上是一类“抽象认知参照点构式”(Abstract 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 Construction),认知主体被消显,识解为一般的概念化者,主要焦点突显是非人称标记语建构的认知场域,该场域突显认知主体的相关“注意辖域”,同时也是构式识解的起点和认知参照点。因此,英语非人称构式反映人类以抽象实体为认知参照点进而认知更为抽象的实体的一种高级认知能力,从中明显反映了认知参照点的抽象性特征,构式的原型意义是:在非人称标记语it所表征的特定抽象认知参照场域中,任何概念化者(包括被消显的一般概念化者)都会对目标参照语的“有效性”做出与非人称述谓一致的心理认知判断。国内外许多学者从句法结构、功能、语义等不同角度研究英语it-IMPS,也有部分学者尝试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原理探讨该构式中代词it的语义结构。从整体上看,现有论着对非人称构式的研究各自为阵,并未对非人称构式给出一个统一、明确的界定,对该构式的研究主要停留在描写阶段,缺乏对其形式和意义产生理据的探索。就英语it-IMPS的研究而言,学者们更多讨论的是该构式的形式问题,大多数学者或以该构式的句法形式为主体,或以其中的非人称标记语it为主体,对这种语言现象加以描写与分类,但都多以定性描写或个案分析为主,很少有学者建构理论框架对英语it-IMPS与其构式成分之间的互动关系作深入研究,更鲜有学者基于大量真实语料对该构式的使用现象进行系统梳理和定性定量分析。针对以上不足,本研究在构式语法和认知语法相关理论的指导下,以构式意义和构式与构式成分的互动关系研究为中心,基于“控制循环模型”和“认知参照点理论”建构“认知参照场域控制模型”(Cognitive Reference Field Control Model),并以该模型为理论框架研究英语非人称构式对述谓的语义制约及其意义建构。认知参照场域控制模型有三个基本理论前提,分别是:1)人类具有“整体扫描”和“顺序扫描”的基本认知能力;2)语言研究的基本单位是构式,构式与构式成分存在互动关系,构式成分之间存在整合关系;3)意义是基于用法模型动态在线建构的,具有体验性、百科知识性和图式性。据此,认知参照场域控制模型认为,认知主体以其对客观外界和对人类自身的认识为基础形成基本的概念结构和知识结构,并以这些概念结构和知识结构构建起来的认知域为当前认知活动的背景,在当下的“即时注意辖域”内选择特定的认知参照点对抽象的目标对象进行心理提取,展开认知控制活动。这种认知控制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从抽象到抽象的心理认知过程。认知参照场域控制模型遵从人类认知活动的参照性原则,主要解释构式与构式成分之间的互动关系,能够为英语非人称构式对述谓的语义制约及其意义建构提供更为可行和合理的解释。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强调“以理论为导向”的自上而下的分析法和“基于用法”的自下而上的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重视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并以定性研究为主。研究从权威的“英语国家语料库”和“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中以“It+Link Verb+AP+X”、“It+Link Verb+NP+X”和“It+Lexical Verb (+NP)+X”为主要句法检索表达式,提取出英语非人称构式中用例频率最高的10个系动词及与这几个系动词共现的前100个形容词和70个名词,以及该构式中用例频率最高的50个词汇动词,总计108,696个用法实例,并以此为语料依据对出现在该构式中的述谓构成类型和语义特征进行描写和概括,归纳出各类目标述谓的语义共性。结果表明,目标述谓的中心语分别由形容词、名词和动词充当,从构成成分及典型性来讲,有如下3点特征:1)be动词的述谓用例最多,BE+AP是述谓的典型成分;2)述谓的典型性顺序为:Link Verb+AP> LinkVerb+NP> Lexical Verb+NP;3)参照语的典型性顺序为:that-分句> to-分句>-ing分句> wh-分句。从语义内容来讲,有如下3点特征:1)目标述谓的中心语共享静态性、抽象性、主观性和心理活动性等语义特征;2)目标述谓的中心语共享判断、情感、态度、评价等语义内容;3)主观判断类语义是典型的述谓语义内容。本文的核心研究问题是,在认知参照场域控制模型的指导下,通过构式与构式成分之间的互动关系来研究英语非人称构式对述谓的语义制约及其意义建构。基于本研究拟构的理论框架和整理的语料,构式与构式成分的互动研究在语义和语义-句法界面两个层次上展开。在语义层次,本研究对英语非人称构式中的标记语、述谓、参照语的语义特征基于语料进行了细致分析和概括。在语义-句法界面,一方面以该构式中各类述谓的语义共性为基础,提出英语非人称构式对述谓的语义选择条件,阐述目标述谓的语义特征与该构式特征的关联性;另一方面,探究构式成分在英语非人称构式意义建构中的作用,并概括总结出该构式的意义建构特征。研究表明,基于认知参照场域控制模型的语义制约机制,英语非人称构式对进入其中的述谓有4个语义制约条件,分别是:1)述谓须描述事件情景,突显事件的静态性特征;2)述谓须反映一般认知主体对目标命题的主观认识,突显事件的主观性特征;3)述谓须表征抽象性概念内容,突显事件的抽象性特征;4)述谓表达一般认知主体的心理活动或情感事件,突显事件的心理活动性特征。在此基础之上,本研究接着分析了英语非人称构式的目标述谓与该构式特征的关联,体现为如下3个方面:1)中心语为形容词的述谓描写的静态关系与该构式反映的静态事件情景相关联;2)中心语为名词的述谓侧显的抽象事体与该构式表征的抽象控制事件相关联;3)中心语为动词的述谓表达的心理过程与该构式表达的心理活动性相关联。对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分析,进一步揭示了目标述谓与非人称构式的语义相容性,解释了目标述谓与英语非人称构式共现的理据。最后,本研究在认知参照场域控制模型的意义建构机制的指导下,模拟非人称构式的意义建构模式,将构式成分在英语非人称构式意义建构中的作用总结为:非人称标记语构建认知参照场域、非人称述谓突显静态情景和非人称参照语具化指称内容。英语非人称构式的意义建构体现出三点特征,即完形性、抽象参照性和指称概括性。总之,本研究以认知参照场域控制模型为理论框架,延伸了构式与构式成分之间互动关系研究的领域,将构式与构式成分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从动词延伸到了代词、形容词和名词与构式的互动研究领域,并以真实的语料数据为支撑,系统描写并解释了英语非人称构式对进入其中述谓的语义选择条件和该构式意义建构特征,揭示了认知参照点的抽象性,为英语非人称构式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是对英语非人称构式这一类语言使用研究的进一步补充和发展。
冯华杰[4](2009)在《近十年国内情状体假设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介绍了情状体假设的内容和依据,比较和分析了近十年国内有关此假设的研究,并试着探讨了此假设对外语学习与教学的启发和指导。
贺学勤[5](2009)在《情状句之于叙事语篇发展的认知建构》文中指出本文将Langacker和Talmy基于图形-背景理论的词汇和句法层面的分析拓展到叙事语篇层面,认为叙事的连贯性可从三重"图形-背景"关系作出解读:(1)分句层面的主补关系,(2)语段层面的话题与论述,(3)叙事语篇中情状句间的关系。本文主要探讨第三种关系。主要观点是:情状句在叙事语篇中构成话题统领下的事件域,事件域中的情状句表现为完成状与非完成状,并且在语篇中呈现出两种不同形式的突显,成为叙事中不断发展的前景-背景,形成一个"前景-背景"链,推动叙事的发展。
朱晓军[6](2008)在《空间范畴的认知语义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空间范畴的认知语义研究”为题,运用认知语言学和体验哲学的观点,对空间语义与句法成分的关系、空间隐喻、空间认知的主观性特点三方面进行阐释,旨在深入探求空间在人类认知中重要而基础的地位,强调人类共同的空间认知能力,全文以汉语研究为主,英语、俄语为佐证,从普通语言学的角度来考察人类空间认知的共性。本文首先从“空间”定义出发,发现空间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本文中更多地使用[有界][无界]),既是[实体]的,又是[空置]的,从而得出空间认知的主观性特点;“空间”既可以从科学意义上理解,又可以从日常生活角度理解;既可以是物理世界的概念,也可以是语言世界的概念,从而得出:人们对空间的认知不是几何空间的认知,而是拓扑空间的认知。这就为我们研究空间的内容和角度奠定了基础。从内容上说,空间范畴分为实体、位置和位移三大子范畴,从角度上看,空间认知具有主观性的特点。空间范畴的研究框架建立在把空间分为实体、位置和位移三大子范畴的基础上,从对物理世界空间语义的范畴化,来与语言层面的范畴化相对应;然后从空间隐喻的角度证实空间是人们认知时间及其他抽象概念的基础,空间作为始源域向其它目标域映射;最后探讨空间认知的主观性特性,主观性体现在方位词的混用,话语中自我的体现,以及汉语语序的主观性等三个方面。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绍空间在认知语言学中的地位。空间在认知语言学中起着“元概念”(meta-concept)的作用,因为它是“用来理解其他概念的概念(Lakoff &Johnson,1980:14)”。认知语言学家普遍认为,在所有隐喻中空间隐喻对人类的概念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一个核心观点是:人类的范畴、概念、推理和心智是基于身体经验形成的,其最基本形式主要依赖于对身体部位、空间关系、力量运动等的感知而逐步形成。本章还回顾了国内外在空间问题上的研究成果,国外对空间问题的研究表现为视角宽、术语多的特点,国内对空间问题的研究呈现出评介多、隐喻和意象图式泛化、多维度、结合汉语等四大主要特点,其中多维度的研究态势又包含方位词多义性、对称不对称、有标记无标记、语法化、象似性研究等等,总体说来,国内空间研究从语言层面上进行的较多,走的是从语言到认知的验证式研究路子,本文从认知到语言,并且从汉语、英语、俄语三种语言中找到普遍存在的空间的基础性和重要性的证据,如空间语义与句法成分有无对应性,空间隐喻的异同,空间认知的主观性特点等等。第二章从“空间”的定义入手,发现空间的复杂性,具体体现在,空间是包含存在物的空间,空间的本质是空间关系,空间的认知与视角的选取有关,即有其主观性的一面,空间概念是隐喻中相当重要的概念等等,从而也澄清了“空间关系”、“空间概念”、“空间问题”等的区别,构建了本文的空间范畴:实体范畴、位置范畴和位移范畴,本文选取三方面来阐释空间在人类认知中的基础性地位:空间隐喻;空间义对句法功能的影响;空间认知的视点和参照物,即空间范畴的主观性;这三个方面实际上是从空间的基础性、隐喻性、多义性、主观性来阐释的,这三个方面环环相扣,从基础性到隐喻性、从隐喻性再到多义性、从多义性再到主观性,反映出人类在空间认知的四大特性:基础性、隐喻性、多义性、主观性。第三章是从空间语义入手,看语言中有哪些句法成分能够表达空间语义,空间语义与句法范畴有无对应性,根据范畴化理论,实体范畴大致对应名词,位置范畴大致对应方位词,位移范畴大致对应动词,此外还有量词和方位词共同表示形状范畴。“实体范畴和名词”论证了实体范畴是一种隐性范畴,只有在句法组合功能上才能显现出来,如回指、指代、搭配、进入某一句法格式等等。另外,明确了名词空间性的三种意义——[实体]性、[容纳]性和[处所]性,实体性名词是典型的名词,[处所]性对应处所名词,尤其是命名性处所词,容纳性名词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类词,它的空间性是功能性的[容纳],即具有使用功能,而且这三种语义可以依据句子结构发生转化;“位置范畴和方位词”用图形-背景理论,强调了参照物和焦点物的语义特征,也指明了位置范畴和处所范畴的区别,位置范畴中焦点物和参照物是绝对静止关系,处所范畴中焦点物和参照物是相对静止关系;“位移范畴和动词”运用Jakendoff的概念语义学中对位移的理解,把空间位移作为基本认知域,然后向社会关系等等扩展,这种类推也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演绎手段。运用位移性可以解释汉语典型句型“把字句”。第四章从人类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空间的基础性,空间概念是人们理解时间以及其他抽象概念的基础,空间概念既是整个人类也是个体的人在幼儿时期最早发展起来的概念之一。在此基础上谈到空间隐喻,包含实体隐喻、容器隐喻,方位隐喻、位移隐喻,正好与我们在上一章的实体性、容纳性、位置性和位移性保持了对应性。隐喻是解释词汇多义性的有效手段,从人类自身结构角度解释了为何人们偏向使用上下和前后,在“上、下、前、后”的使用中,又偏向使用“上”和“前”,尤其“上”是现代汉语中最为复杂、意义最多的一个词。本章还证实了容器隐喻与“里”,位移隐喻与“来、去、过来、过去、起来”的密切关系,从而得出词发生语法化的途径:通过隐喻发生多义性,词义逐渐由具体的空间义转向虚指,最后到语法化。由拓扑空间意义到空间隐喻意义的认知机制是隐喻化,由拓扑空间意义到语法意义是以隐喻为基础的语法化。我们注意到,能产生语法化的词往往是最常用、最多义的空间词。第五章运用Loyns的“语言的主观性”理论,对方位词混用现象和话语中的空间指示现象作了解释,认知主体对某参照物的功能、文化、心理因素、视角等方面形成不同的注意视点,从而对方位词的使用进行了分析,并从话语角度分析了空间表达时对参照物的选择、“自我”的放置等等的主观性因素。汉语语序的变化也可以从空间认知主观性来得以解释。认知语言学与体验哲学强调语言的体验性、人文性,主观性正是人文性的表现之一。第六章为结语,总结全文讨论的主要问题,概括空间研究的主要特点和研究意义,并指出本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贺学勤[7](2006)在《X-able形容词的主客观性及其语义分类》文中指出语言所表现的主客观性时时显露出说话人的话语倾向,在语句中,X-able形容词表现出说话人一定意识下的认识投射,研究短语或语句中X-able形容词的投射不仅可以揭示此类形容词的主客观性,而且把分析的结果进行逻辑结构的分析,又可以成为判定此类形容词意义分类的客观标准。
贺学勤[8](2002)在《论英语语句情状动静态的相对性及其转化》文中研究表明情状是言语者所说语句的时间特征类型,判断情状的依据在于语句所表达的时间特征和语句主体的主观意识性,其基本核心在于语句的谓语动词。英语的情状可分为四类:状态、行为、完结与成就,其中状态情状以同质性和主体的无主观意志区别于其它三类具有或不具有主观意志性的异质类动态情状。一定的语句成分和语法手段可以使情状性质受到限制甚至改变,静态情状可以动态化而不改变其类型,动态情状则完全可以转变为静态情状,体现了语言表达中的情状相对性。
贺学勤[9](2002)在《论英语语句情状动静态的相对性及其转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情状是言语者所说语句的时间特征类型,判断情状的依据在于语句所表达的时间特征和语句主体的主观意识性,其基本核心在于语句的谓语动词。英语的情状可分为四类:状态、行为、完结与成就,其中状态情状以同质性和主体的无主观意志区别于其它三类具有或不具有主观意志性的异质类动态情状。一定的语句成分和语法手段可以使情状性质受到限制甚至改变,静态情状可以动态化而不改变其类型,动态情状则完全可以转变为静态情状,体现了语言表达中的情状相对性。
二、论英语语句情状动静态的相对性及其转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英语语句情状动静态的相对性及其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1)“不”的浮动对情态动词“应该”的情态语义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现状 |
1.5.1 情态的研究现状 |
1.5.2 “不”的研究现状 |
1.6 理论基础 |
1.7 研究方法 |
1.8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不”的浮动对“应该”的句法影响 |
2.1 “不”右向浮动的句法特点 |
2.1.1 “应该不”句法模式对三称主语的选择情况 |
2.1.2 “应该不”句法模式对谓语的选择情况 |
2.2 “不”左向浮动的句法特点 |
2.2.1 “不应该”句法模式对三称主语的选择情况 |
2.2.2 “不应该”句法模式对谓语的选择情况 |
2.3 两种句法模式在句法层面的异同 |
2.3.1 两种句法模式句法层面的共性 |
2.3.2 两种句法模式句法层面的差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的浮动对“应该”的语义影响 |
3.1 “不”的右向浮动对“应该”的情态语义兼容功能 |
3.1.1 “应该不”句法模式中“应该”表达认识情态 |
3.1.2 “应该不”句法模式中“应该”表达道义情态 |
3.2 “不”的左向浮动对“应该”的情态语义过滤功能 |
3.2.1 “不应该”句法模式中“应该”表达道义情态 |
3.2.2 “不应该”句法模式中“应该”表达认识情态 |
3.3 两种句法模式在否定辖域内的异同 |
3.3.1 两种句法模式在否定辖域内的共性 |
3.3.2 两种句法模式在否定辖域内的差异 |
3.4 两种句法模式在否定类别上的异同 |
3.4.1 两种句法模式在否定类别上的共性 |
3.4.2 两种句法模式在否定类别上的差异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的浮动对“应该”的情态语义影响原因 |
4.1 “应该”的中等量级属性 |
4.2 “不”的浮动与主观性 |
4.2.1 主观性理论 |
4.2.2 从主观性来看“不”的浮动 |
4.3 “不”的浮动与礼貌原则 |
4.3.1 礼貌原则 |
4.3.2 从礼貌原则来看“不”的浮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5.1 本文的结论 |
5.2 本文的创新 |
5.3 本文的不足与努力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英语及物结果构式的情状类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情状类型 |
(一) 动词的情状类型 |
(二) 句子的情状类型 |
二、英语及物结果构式的情状类型 |
(一) 状态 |
(二) 活动事件 |
(三) 完成事件 |
(四) 成就事件 |
(五) 即时非终结事件 |
三、结语 |
(3)英语非人称构式的述谓语义制约与意义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动因 |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语料选择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语料选择 |
1.4 研究意义 |
1.5 结构安排 |
第二章 非人称构式的研究现状述评 |
2.1 引言 |
2.2 非人称构式的研究回顾与分析 |
2.2.1 研究的兴起和发展 |
2.2.2 研究的深入和拓展 |
2.3 英语非人称构式的研究回顾与分析 |
2.3.1 生成语法的“外置结构”观 |
2.3.2 系统功能语法的“主位化评述结构”观 |
2.3.3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 |
2.4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2.5 小结 |
第三章 非人称构式研究的理论框架 |
3.1 引言 |
3.2 理论基础 |
3.2.1 构式语法和认知语法及其构式观概述 |
3.2.2 构式语法的“互动观” |
3.2.3 认知语法的“控制循环模型” |
3.2.4 认知参照点理论 |
3.3 理论框架:认知参照场域控制模型 |
3.3.1 认知参照场域控制模型的构建理据 |
3.3.2 认知参照场域控制模型的前提和假设 |
3.3.3 认知参照场域控制模型的运作机制 |
3.4 小结 |
第四章 认知参照场域控制模型下的非人称构式界定和英语非人称构式的典型特征 |
4.1 引言 |
4.2 非人称构式及其与人称构式的对比分析 |
4.2.1 非人称构式的典型特征 |
4.2.2 英语非人称构式的典型特征 |
4.2.3 英语非人称构式与人称构式的对比分析 |
4.3 英语非人称构式的典型句法语义特征 |
4.3.1 代词 it 的用法和非人称标记语 it 的意义 |
4.3.2 英语非人称构式中述谓的典型句法语义特征 |
4.3.3 英语非人称构式中参照语的典型句法语义特征 |
4.4 英语非人称构式的原型和边缘构式 |
4.5 小结 |
第五章 以语料为基础的英语非人称构式的述谓语义描述 |
5.1 引言 |
5.2 英语非人称构式中述谓的构成 |
5.3 形容词的类型及其在英语非人称构式中的分布特征 |
5.3.1 形容词的类型 |
5.3.2 英语非人称构式中目标形容词的分布特征 |
5.4 名词的类型及其在英语非人称构式中的分布特征 |
5.4.1 名词的类型 |
5.4.2 英语非人称构式中目标名词的分布特征 |
5.5 动词的类型及其在英语非人称构式中的分布特征 |
5.5.1 动词的类型 |
5.5.2 英语非人称构式中目标动词的分布特征 |
5.6 小结 |
第六章 英语非人称构式对述谓的语义制约 |
6.1 引言 |
6.2 认知参照场域控制模型的语义制约机制分析 |
6.3 英语非人称构式对述谓的语义选择条件 |
6.3.1 述谓具有静态性特征 |
6.3.2 述谓具有主观性特征 |
6.3.3 述谓具有抽象性特征 |
6.3.4 述谓具有心理活动性特征 |
6.4 述谓语义特征与英语非人称构式特征的关联 |
6.4.1 形容词为述谓中心语的关联性分析 |
6.4.2 名词为述谓中心语的关联性分析 |
6.4.3 动词为述谓中心语的关联性分析 |
6.5 小结 |
第七章 英语非人称构式的意义建构 |
7.1 引言 |
7.2 意义的动态建构性 |
7.2.1 词汇语义的动态建构 |
7.2.2 构式意义的动态建构 |
7.3 构式成分在英语非人称构式意义建构中的作用 |
7.3.1 非人称标记语 it 的认知参照场域建构作用 |
7.3.2 非人称述谓的静态事件情景突显作用 |
7.3.3 非人称参照语的指称内容具化作用 |
7.4 英语非人称构式的意义建构特征 |
7.4.1 完形性 |
7.4.2 抽象参照性 |
7.4.3 指称概括性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研究发现和启示 |
8.2 存在的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近十年国内情状体假设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情状体的定义 |
1.状态动词: |
2.活动动词: |
3.完结动词: |
4.达成动词: |
二、情状体假设的内容 |
三、近十年来国内有关情状体假设的研究 |
四、情状体假设对外语学习及教学的启发与指导 |
(5)情状句之于叙事语篇发展的认知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1 情状句解析 |
2 图形-背景论的语言研究简述 |
2.1 分句层面的主补关系 |
2.2 语段的话题与论述 |
3 图形-背景与情状句 |
3.1 图形-背景与前景-背景 |
3.2 情状句图形-背景的设定 |
4 情状句与叙事语篇发展 |
4.1 叙事语篇模式 |
4.2 叙事发展方式 |
5 结束语 |
(6)空间范畴的认知语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认知语言学有关空间研究综述 |
第一节 空间在认知语言学中的地位 |
第二节 国外空间研究综述 |
1.2.1 国外有关空间研究概况 |
1.2.2 从介词角度的空间研究 |
1.2.3 国外空间研究的特点 |
第三节 国内有关空间研究综述 |
1.3.1 从方位词、处所词角度研究空间的传统阶段 |
1.3.2 从认知角度研究空间的新阶段 |
1.3.2.1 评介多 |
1.3.2.2 隐喻和意象图式泛化 |
1.3.2.3 多维度 |
1.3.2.4 结合汉语 |
1.3.3 两本从现代汉语角度研究空间的专着 |
1.3.3.1 储泽祥(1997)的《现代汉语方所系统研究》 |
1.3.3.2 齐沪扬(1998)的《现代汉语空间问题研究》 |
第四节 通过综述发现的问题 |
第二章 空间范畴认知语义研究框架 |
第一节 “空间”的意义 |
2.1.1 “空间”的词典释义 |
2.1.2 物理学哲学意义上的“空间”和日常生活中的“空间” |
第二节 “空间”的复杂性 |
2.2.1 空间与其存在物的关系 |
2.2.2 空间关系中的参照物和焦点物 |
2.2.3 从“有界-无界”看人类对空间的认知有其主观性的一面 |
2.2.4 空间概念 |
第三节 空间研究的哲学方法论意义 |
2.3.1 认知语义学的空间三分法 |
2.3.2 语言、认知和现实的关系 |
2.3.3 三种空间何者为我们研究的对象? |
2.3.4 语言、认知和现实的关系在空间问题上的表现示例 |
2.3.5 两种观点使得我们更加重视认知和语言的关系 |
第四节 本文拟建立的空间范畴框架 |
2.4.1 空间范畴涉及到语言层面的诸多因素 |
2.4.2 空间范畴的构建 |
2.4.3 空间认知的四大特性 |
2.4.4 本文内部逻辑关系 |
2.4.5 两个辩证关系 |
第三章 空间语义与句法成分 |
第一节 范畴化 |
3.1.1 范畴化与原型范畴理论 |
3.1.2 范畴化的两个层次 |
第二节 实体范畴与名词 |
3.2.1 实体的本源性及典型的名词 |
3.2.2 典型名词的语义特征 |
3.2.3 名词的典型程度对句法功能的影响 |
3.2.4 非典型名词向典型名词转化的办法 |
3.2.5 澄清名词空间性的三种理解:[实体]、[容纳]、[处所] |
3.2.6 澄清名词空间义有助于解决名词加不加方位词的问题 |
3.2.7 汉、英、俄语名词对比 |
第三节 位置范畴与方位词 |
3.3.1 空间方位意义 |
3.3.2 典型空间位置意义和方位词 |
3.3.3 位置关系中参照物必不可少 |
3.3.4 方位词的内在参照要求 |
3.3.5 空间关系的复杂性导致方位词的复杂性 |
3.3.6 “焦点物”“参照物”的特征与图形-背景理论 |
3.3.7 绝对空间位置的表达与处所词 |
第四节 位移范畴与动词 |
3.4.1 空间位移的意义 |
3.4.2 空间位移与动词、趋向动词、介词的关系 |
3.4.3 位移性中动词的语义特征 |
3.4.4 位移义的跨域映射 |
3.4.5 汉语典型句式“把字句”的位移义 |
3.4.6 距离意义 |
第五节 形状范畴与量词 |
3.5.1 形状也是一种空间意义 |
3.5.2 形状意义与量词 |
3.5.3 个体量词的形状义 |
3.5.4 汉英空间形状意义对比 |
第六节 形容词的空间性 |
3.6.1 部分形容词表示空间 |
3.6.2 空间形容词非零维且具有空间性 |
第七节 指示代词“这、那”的空间指示功能 |
第八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空间隐喻 |
第一节 空间在人类认知中的基础性地位 |
4.1.1 空间概念既是整个人类也是个体的人最早发展起来的概念之一 |
4.1.1.1 从人类学角度证实人类掌握空间概念早于时间概念 |
4.1.1.2 从个体发生学角度证实儿童习得空间概念早于时间概念 |
4.1.2 空间概念是人们理解时间以及其他抽象概念的基础 |
4.1.2.1 词义的衍生 |
4.1.2.2 用空间比喻时间 |
第二节 空间隐喻 |
4.2.1 Lakoff隐喻的认知观 |
4.2.2 空间隐喻的内容 |
4.2.3 实体隐喻 |
4.2.4 容器隐喻 |
4.2.4.1 容器图式基本构成要素 |
4.2.4.2 容器隐喻与现代汉语方位词“里”及其语法化 |
4.2.5 方位隐喻 |
4.2.5.1 方位隐喻中不对称现象的认知解释 |
4.2.5.2 “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性 |
4.2.5.3 “上”的隐喻意义及语法化 |
4.2.6 位移隐喻 |
4.2.6.1 “来去”的隐喻及语法化 |
4.2.6.2 “过来”和“过去”的隐喻及语法化 |
4.2.6.3 “起来”的隐喻及语法化 |
第三节 时间是空间的隐喻 |
4.3.1 时间的空间隐喻 |
4.3.2 空间向时间映射的基础 |
第四节 空间隐喻的共性和个性 |
4.4.1 空间隐喻的共性 |
4.4.2 空间隐喻的差异性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空间认知的主观性特点 |
第一节 语言的“主观性” |
5.1.1 “主观性”与“人文性” |
5.1.2 人的认知主体地位和主观性 |
5.1.3 本文的主观性内涵 |
第二节 方位词搭配的主观性 |
5.2.1 从认知的注意力看方位词搭配的主观性 |
5.2.2 从视角变化的角度看方位词(介词)的使用情况 |
5.2.3 参照物本身认知的主观性 |
5.2.3.1 功能决定方位词(介词、前置词)的使用 |
5.2.3.2 社会文化因素决定方位词(介词、前置词)的使用 |
5.2.3.3 社会心理因素决定方位词(介词、前置词)的使用 |
5.2.4 从方位词的混用现象看空间认知的主观性 |
5.2.4.1 “上下”与“里”的混用 |
5.2.4.2 方位词“里”和“上”的互换现象 |
5.2.4.3 从认知角度看“上”和“里”的混用 |
5.2.5 从图形-背景理论看认知主体的主观性 |
第三节 话语中的指示现象的主观性 |
5.3.1 空间认知参照物即话语中的指示现象 |
5.3.2 单一参照系和多重参照系 |
5.3.2.1 “来去”中的说话人参照 |
5.3.2.2 说话人的视角及说话人的态度 |
5.3.2.3 选择语境参照物的主观性 |
第四节 语言编码顺序的主观性 |
5.4.1 图形-背景理论解释语序 |
5.4.2 语言的线性序列表达不同的语义 |
5.4.3 对“时间顺序原则”的质疑 |
5.4.4 现代汉语句子组织信息的原则 |
5.4.5 线性语序造成的歧义句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本文主要内容和主要观点 |
6.2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
6.3 本文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主题索引(及术语英译) |
附录 |
后记 |
四、论英语语句情状动静态的相对性及其转化(论文参考文献)
- [1]“不”的浮动对情态动词“应该”的情态语义影响[D]. 邓泽.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1)
- [2]英语及物结果构式的情状类型研究[J]. 罗雨晴,席留生.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8(02)
- [3]英语非人称构式的述谓语义制约与意义建构[D]. 马应聪. 河南大学, 2014(02)
- [4]近十年国内情状体假设研究综述[J]. 冯华杰.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9(04)
- [5]情状句之于叙事语篇发展的认知建构[J]. 贺学勤. 外语学刊, 2009(01)
- [6]空间范畴的认知语义研究[D]. 朱晓军.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1)
- [7]X-able形容词的主客观性及其语义分类[J]. 贺学勤.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 [8]论英语语句情状动静态的相对性及其转化[J]. 贺学勤.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4)
- [9]论英语语句情状动静态的相对性及其转化[A]. 贺学勤. 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