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治疗老年人频繁咬舌

地黄治疗老年人频繁咬舌

一、地黄饮子治疗老年频繁啮舌(论文文献综述)

郑凡超,李裕思,王彩薇,郭雨驰,黎敬波[1](2020)在《基于脏腑经络理论探讨啮舌证治》文中研究说明啮舌是中医临床中较为常见且棘手的一个症状。中医对啮舌的认识历史悠久,但缺乏对此症的系统研究,只有零散的医家论述和临床个案报道。有鉴于此,笔者通过分析归纳古代中医文献和现代临床报道,基于脏腑经络理论初步探讨啮舌的证治,认为啮舌一症有虚实之别,实则责之于心肝,虚则责之于脾肾,可分为心火亢盛、肝火痰瘀、脾肾阳虚及肾阴不足等主要证型,痰和瘀是发生啮舌的重要病理因素,治疗应以清心平肝、补益脾肾、祛痰化瘀开窍为大法,希望本研究能为临床解决啮舌一症提供思路与方法。

黄坡[2](2017)在《张怀亮教授基于《内经》相关理论诊治眩晕的经验探讨》文中提出眩晕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若不引起足够重视并及时得到治疗,还将进一步发展变生它疾,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内经》作为中医古代文献的鼻祖,拥有最原始的文献记载及最朴素的辨证法思想,对眩晕的记载共计29条,从病因病机、临床症候、治疗及预后均有十分详细的阐述,为眩晕的辨证施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世医家无不在此理论的基础上进行认识和提高。张怀亮教授学识渊博,熟谙经典,尤其对《内经》理论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深厚的造诣。张教授临床诊治眩晕时善于依据《内经》相关理论指导辨证,对该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的心得体会,以《内经》相关理论为大法,细致入微地进行辨证分型,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诊疗风格。鉴于以上两方面的阐述,如何全面地理解《内经》关于眩晕的相关理论,并且深入学习和研究张怀亮教授在诊治眩晕病时如何继承和发挥《内经》相关理论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本文内容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系统地整理《内经》关于眩晕的论述及其内涵、指导意义;第二部分为总结和分析张怀亮教授运用《内经》相关理论诊治眩晕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此部分共分四个方面:一、病名的认识和归纳;二、病因病机的认识;三、证型分类、典型病例分析;四、独到的用药经验总结。通过以上两个部分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内经》论述眩晕,以外感、内伤为纲,共从16个方面进行论述;二、张怀亮教授深得《内经》之旨,临床辨治眩晕的过程中首分内外,次辨脏腑、经络,再别虚实。共分18个证型进行辨证论治。善于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对各种类型的眩晕进行预后判断,用药灵活多变,独具特色。

范宇嘉,柳广周,谢宁[3](2017)在《地黄饮子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地黄饮子出自刘完素《素问宣明论方》,具有滋肾阴、补肾阳、化痰开窍的作用,原为喑痱证而设。近些年来随着中医药的不断发展,发现地黄饮子在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男科疾病、老年疾病、皮肤病等方面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尤其对脑部疾病作用最明显。对病机为肾精亏虚的不同系统疾病均有一定疗效,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之理。

闫景东,郑旺,周妍妍,关慧波,姚辛敏,谢宁[4](2015)在《地黄饮子临床应用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地黄饮子的临床应用概况进行了综述。其临床应用已涉及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皮肤科、骨科、儿科、男科、妇科,认为该方适用范围广,对其作用的机制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梁克玮[5](2009)在《呃逆病证的古今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呃逆是指气逆上冲、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之证。其表现呃声或疏或密,间歇时间无定,有几分钟或半小时呃一声,亦有连续呃逆七八声方暂止者。呃逆发病时可偶然单独发生,亦可见于它病之兼症,持续时间可连续或间歇性发作。其证有虚实之分;多因寒邪、胃火、气郁、食滞;或中焦虚寒,或下元亏损,或病后虚羸,致使胃气上逆,失于和降所致。病机主要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动膈。作为临床常见的疾病,呃逆的典型表现很早就出现在我国古代文献中,众多的中医古籍中相关记载比比皆是,对于该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方法、预防调摄以及护理、康复等,中医学均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值得我们充分挖掘、整理、继承和发扬。本文以文献学研究方法为主,在全面系统搜集历代有关呃逆病证资料的基础上,对相关材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系统阐述了先秦时期到民国时期呃逆病证各个历史阶段的学术发展特点,深刻揭示了呃逆证的学术发展源流,对现代医家诊治呃逆证的经验也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整理,力图全面反映古今医学诊治该病证的学术理论和临床治疗经验,为临证辨治呃逆病证提供可资借鉴的诊治经验,并开拓呃逆病证的研究和治疗思路。本文分为病名源流考辨、古代医家论治、现代医家论治和相关问题探讨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将呃逆病名的演变过程进行梳理,厘清了呃逆从症状名到病证名的发展脉络,并与其相关或类似病名进行辨别分析。第二、三部分,以历史发展为主线,用断代史的方法,分别对先秦至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至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医学发展特点、呃逆相关理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概括与分析,重点研究剖析了各个历史时期与呃逆相关的重要医学文献,内容涉及呃逆的病名、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用药特点、预防调护等。之后系统整理总结了现代医家呃逆辨证治疗的经验和方法。第四部分,就呃逆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尤其是将几种少为今人所用的辨证思路与方药进行论述,以开拓与丰富呃逆的辨证论治思路。

蒋建云[6](2000)在《地黄饮子治疗老年频繁啮舌》文中提出老年人频繁发生啮舌会严重影响进食。笔者根据《黄帝内经》“少阴气至则罄舌”的理论,临床运用地黄饮子加减治疗收到良好效果。啮舌是自咬其舌的一种病证,其病因病理为“少阴气至”,即少阴肾之真阴真阳亏虚,少阴经络失养,脉气失和而逆于上。盖足少阴肾脉挟舌本,齿又为骨之余,为肾气之所生,如果

蒋建云[7](2000)在《地黄饮子治疗老年频繁啮舌》文中研究指明

二、地黄饮子治疗老年频繁啮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黄饮子治疗老年频繁啮舌(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脏腑经络理论探讨啮舌证治(论文提纲范文)

1 啮舌的证治
    1.1 心火上炎
    1.2 肝火痰瘀
    1.3 脾肾阳虚
    1.4 肾阴亏虚
2 讨论

(2)张怀亮教授基于《内经》相关理论诊治眩晕的经验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内经》中关于眩晕的论述
    1.1 条文记载概论
    1.2 病因病机
        1.2.1 外感致眩
        1.2.2 内伤致眩
    1.3 治疗
    1.4 预后
    1.5 小结
2.张怀亮教授运用《内经》相关理论诊治眩晕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
    2.1 张怀亮教授对《内经》相关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2.1.1 继承部分
        2.1.2 创新部分
    2.2 学术思想的形成
        2.2.1 从少阳论治眩晕
        2.2.2 因“郁”致眩
    2.3 临证经验
        2.3.1 衷中参西,明确预后
        2.3.2 辨证策略与方法
        2.3.3 特色用药经验
    2.4 典型医案
        2.4.1 太少并病型
        2.4.2 阴虚肝旺型
        2.4.3 湿邪困脾,浊邪害清型
        2.4.4 肾阳衰微,水邪上冒型
        2.4.5 脾土内郁,相火藩灼型
        2.4.6 清阳不升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文献综述《内经》中眩晕相关理论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2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3)地黄饮子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方药研究
2 应用研究
    2.1 脑部疾病
        2.1.1 阿尔茨海默病(AD)
        2.1.2 脑血管性痴呆
        2.1.3 脑卒中及后遗症
        2.1.4 其他脑部疾病
    2.2 糖尿病及其周围神经病变
    2.3 心脏疾病
    2.4 妇科疾病
    2.5 泌尿系统疾病
    2.6 皮肤病
    2.7 男科疾病
    2.8 神经疾病
    2.9骨科疾病
    2.1 0 儿科疾病
    2.1 1 其他
3 结语

(4)地黄饮子临床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神经系统疾病
2 肾病
3 内分泌系统疾病
4 心血管系统疾病
5 男科
6 皮肤病
7 骨病
8 老年病
9 妇科
1 0 儿科
1 1 其他
1 2 讨论

(5)呃逆病证的古今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呃逆的病名源流概述
    1.1 呃逆的定义
    1.2 呃逆相关病名历史沿革
        1.2.1 先秦至两汉,病证名为"哕"
        1.2.1.1 非医学文献
        1.2.1.2 医学文献
        1.2.2 两晋至唐,"哕"始兼有呃逆、干呕义
        1.2.3 宋元时期,"哕"指干呕,呃逆多用"呃"及"咳逆"
        1.2.4 明清时期,"呃逆"作为病名得以确立
    1.3 呃逆相关病名名义考辨
        1.3.1 呃逆
        1.3.2 哕
        1.3.2.1 作呃逆义
        1.3.2.2 作干呕义
        1.3.3 噫
        1.3.4 啘
        1.3.5 咳(欬)逆、吃忒、吃逆
        1.3.6 打嗝、打咯忒
        1.3.7(食户乙)逆、(食厄)逆
    1.4 小结
2.先秦至南北朝时期对呃逆的认识
    2.1 呃逆病证初步形成
        2.1.1 病位的确立
        2.1.2 呃逆的病因病机
        2.1.3 治法方药的开创
        2.1.4 以呃逆判断疾病预后
    2.2 《黄帝内经》对呃逆的认识
        2.2.1 哕作病名在现存医书首次出现
        2.2.2 呃逆的脉象
        2.2.3 对病位与病因病机的认识
        2.2.4 首次提出呃逆的治疗方法
        2.2.5 疾病预后判定方式
    2.3 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对呃逆的认识
        2.3.1 《伤寒论》
        2.3.1.1 阳明胃虚的哕
        2.3.1.2 实证的哕
        2.3.1.3 哕证总结
        2.3.2 《金匮要略》
        2.3.2.1 病位与病因病机
        2.3.2.2 首次提出治法方药
    2.4 王叔和《脉经》
        2.4.1 保留晋以前医书内容
        2.4.1.1 有关《黄帝内经》的内容
        2.4.1.2 有关《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内容
        2.4.2 提出实证呃逆的脉象
    2.5 葛洪《肘后备急方》
        2.5.1 保留当时使用呃逆病名的特点
        2.5.2 记载当时方药,丰富治疗方法
    2.6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2.6.1 继承晋以前对呃逆的认识
        2.6.2 提供临证治疗的理论及穴位
        2.6.2.1 针灸治脾胀哕证
        2.6.2.2 提出治疗哕证临证取穴
3.隋唐时期对呃逆的认识
    3.1 收集整理之风盛行,理论创新发展较少
        3.1.1 呃逆病名哕义开始转变
        3.1.2 病因病机保留前人认识并有所扩展
        3.1.3 呃逆治疗方法逐渐丰富
    3.2 巢元方等《诸病源候论》
        3.2.1 哕字逐渐兼有干呕之义
        3.2.2 保留《伤寒论》对哕的认识
        3.2.3 提出多种致哕疾病,首次认识小儿哕证
        3.2.4 提出哕证的脉象
    3.3 孙思邈和《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3.3.1 《备急千金要方》
        3.3.1.1 保留古方精神
        3.3.1.2 提出小儿哕证治法
        3.3.1.3 胃中实热及虫积致哕的病因病机
        3.3.1.4 临证用方的广泛搜罗,首次提及痰呃
        3.3.1.5 针灸疗法的灵活运用
        3.3.2 《千金翼方》
        3.3.2.1 首次提及哕证药物使用
        3.3.2.2 创新治法
        3.3.2.3 其它非药物疗法的补充
    3.4 苏敬《新修本草》
    3.5 王焘《外台秘要》
        3.5.1 记载唐代及以前对呃逆的表述
        3.5.2 保留唐代以前治疗呃逆相关病证的医方
        3.5.2.1 保留秦汉至唐的医方
        3.5.2.2 收集当时所见治哕之方
        3.5.2.3 在《千金要方》的基础上活用小儿哕证治疗
        3.5.3 针灸选穴多样
4.宋元时期对呃逆的认识
    4.1 学术争鸣,各有千秋
        4.1.1 哕、咳逆混淆,首次用"呃"描述本病
        4.1.2 病因病机认识的广泛与创新
        4.1.3 增加趺阳脉诊
        4.1.4 治法多样,方剂大量产生
    4.2 《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及《圣济总录》
        4.2.1 病名使用以哕为主
        4.2.2 散见诸方,各方体现不同病因病机
        4.2.2.1 原发性呃逆病因病机
        4.2.2.2 继发性呃逆病因病机
        4.2.3 汇集了大量有效验方,方中香燥之品为其特色
        4.2.3.1 对伤寒哕证用方的补充
        4.2.3.2 哕病单列一门提出治方
        4.2.3.3 小儿哕证用方丰富
        4.2.4 针灸穴位选用依循前人观点
        4.2.5 治疗方法多样化
        4.2.5.1 首次出现食治法
        4.2.5.2 灸法的整理
    4.3 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4.3.1 "哕"与"咳逆"同作为病名
        4.3.2 呃逆病因病机与治疗
        4.3.2.1 病因的认识为胃虚及痰水
        4.3.2.2 治疗以温中止呃为主
    4.4 刘完素及其着作
        4.4.1 首次提出哕证趺阳脉诊
        4.4.2 因机证治以热证为主,兼顾虚证呃逆
    4.5 张从正《儒门事亲》
        4.5.1 病名上将"哕"与"咳逆"混用
        4.5.2 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
    4.6 严用和《严氏济生方》
    4.7 李东垣及其着作
        4.7.1 病名及病因病机遵从《灵枢》的认识
        4.7.2 在补土理论的基础上开立治哕用药及方剂
    4.8 朱丹溪及其着作
        4.8.1 首见"呃"作病名与"哕"同用,仍混用咳逆作呃逆
        4.8.2 对呃逆病位、病因病机及脉诊的认识
        4.8.2.1 病位认识在胃
        4.8.2.2 病因病机的认识
        4.8.2.3 呃逆的脉诊
        4.8.3 对呃逆治法方药的综合认识
        4.8.4 《格致余论》治疗呃逆三验案
5.明代对呃逆的认识
    5.1 对呃逆的认识日趋成熟
        5.1.1 病名的确认
        5.1.2 病因病机的充实
        5.1.3 治法方药的多样
        5.1.3.1 呃逆治法方药相对应
        5.1.3.2 呃逆用药的汇整
        5.1.3.3 呃逆其它治法
        5.1.4 明代对呃逆病证的贡献
    5.2 虞抟《医学正传》
        5.2.1 "呃"通假字,"(食户乙)"、"(食厄)"的使用
        5.2.2 强调呃逆病因在胃虚与胃实
        5.2.3 提出呃逆脉法判断治疗难易
        5.2.4 活用古方及灸法治呃逆
        5.2.5 虞氏治疗呃逆病案
    5.3 汪机及其着作
    5.4 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
        5.4.1 保留呃逆多种病名
        5.4.2 丰富的治疗方式
        5.4.2.1 治法强调吐与下
        5.4.2.2 方剂分清凉剂与温热剂
        5.4.2.3 提供简便治法
    5.5 李梴《医学入门》
        5.5.1 论呃逆脉弦急必死
        5.5.2 治法简洁而有特色
    5.6 李时珍《本草纲目》
    5.7 孙一奎《孙文垣医案》
    5.8 王肯堂《证治准绳》
        5.8.1 首次正式使用"呃逆"病名
        5.8.2 诊断据脉诊与症状
        5.8.3 辨证主要先辨虚实
        5.8.4 病因指导下用药
        5.8.4.1 呃逆的治法方药
        5.8.4.2 呃逆灸法及产后呃逆的治疗
        5.8.5 呃逆病案
    5.9 张景岳《景岳全书》
        5.9.1 对呃逆古今病名进行考辨
        5.9.1.1 从《内经》治法将呃逆与哕连贯
        5.9.1.2 辨别哕证与咳逆、干呕、噫
        5.9.2 呃逆的病性与病因病机
        5.9.3 全面阐述呃逆辨证论治的原则
        5.9.3.1 脉证与治疗相结合
        5.9.3.2 方药治疗细致化
        5.9.3.3 其它治法有所发挥
    5.10 李中梓及其着作
        5.10.1 病名认识
        5.10.2 对病因认识广泛
        5.10.3 呃逆的诊断
        5.10.4 详论呃逆治疗
        5.10.4.1 呃逆用方
        5.10.4.2 呃逆用药
        5.10.4.3 呃逆其它治疗
    5.11 秦昌遇《症因脉治》
        5.11.1 首次分外感、内伤详论呃逆
        5.11.1.1 外感呃逆(寒邪、胃实热、胃火、痰火)
        5.11.1.2 内伤呃逆(胃虚寒、虚热、夹痰火、肝胆火、肾虚火)
        5.11.2 总结前人对呃逆论点
6.清至民国时期对呃逆的认识
    6.1 多元发展,遍地开花
        6.1.1 对呃逆病名认识呈现两极性
        6.1.2 对病因病机认识全面
        6.1.3 对呃逆病证辨证详尽
        6.1.4 呃逆的治法
        6.1.5 呃逆治疗方药
        6.1.6 方证对应
        6.1.7 呃逆医案丰富
    6.2 陈士铎及其着作
        6.2.1 详细鉴别呃逆之虚、寒、痰、火
        6.2.1.1 感寒呃逆
        6.2.1.2 痰呃
        6.2.1.3 胃虚火逆
        6.2.1.4 肝郁克土
        6.2.1.5 气虚呃逆
        6.2.2 提出独特治法体系
        6.2.2.1 扬治法
        6.2.2.2 水湿呃逆的治疗
        6.2.3 对药物功效的论述
    6.3 程国彭《医学心悟》
    6.4 李用粹《证治汇补》
        6.4.1 辨证分内因、外候、上下及虚实
        6.4.2 概述呃逆危候及呃逆脉法
        6.4.3 详备治法,用局方温补宜审慎
        6.4.4 治疗方式多样化
        6.4.4.1 药物治疗
        6.4.4.2 外治法
    6.5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
        6.5.1 补充肺气郁及阳虚之呃逆
        6.5.2 医案举例多属胃阳伤而呃逆者
        6.5.3 邹时乘《临证指南医案》"呃逆论"
    6.6 徐大椿及其着作
        6.6.1 阳虚呃逆须防阳脱危证
        6.6.2 呃逆方药
        6.6.3 呃逆病案
    6.7 薛雪《扫叶庄一瓢老人医案》
    6.8 沈璠《沈氏医案》
    6.9 林佩琴《类证治裁》
        6.9.1 对前人观点作总结
        6.9.2 所附医案病证丰富
    6.10 陈修园及其着作
        6.10.1 认为"呃逆"与古"哕"字为二义
        6.10.2 将前人的因机证治做简洁整理
        6.10.2.1 病因病机
        6.10.2.2 治法方药
    6.11 王清任《医林改错》
    6.12 江涵暾《笔花医镜》
    6.13 王士雄《王氏医案》
    6.14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6.15 丁甘仁《丁甘仁医案》
    6.16 章次公《章次公医案》
    6.17 清代至民国时期散见的医论与医案汇整
        6.17.1 张璐《张氏医通》
        6.17.2 郑重光《素圃医案》呃逆重症案
        6.17.3 张聿青《张聿青医案》
        6.17.4 吴鞠通《吴鞠通医案》
        6.17.5 王旭高医案
        6.17.6 程文囿《杏轩医案》
        6.17.7 汪逢春《泊庐医案》
7.现代对呃逆的研究
    7.1 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
        7.1.1 病因病机
        7.1.1.1 呃逆病因
        7.1.1.2 呃逆病机
        7.1.2 辨证论治
        7.1.2.1 辨证要点
        7.1.2.2 分型论治
        7.1.3 对病因病机与辨证的研究与探讨
        7.1.3.1 对病因病机的研究与探讨
        7.1.3.2 对辨证的研究与探讨
        7.1.4 呃逆的方药治法研究
        7.1.4.1 呃逆用方研究
        7.1.4.2 呃逆用药研究
    7.2 单、验方
    7.3 呃逆的针灸治疗
        7.3.1 针灸辨证治疗
        7.3.2 呃逆针灸诊治经验研究
        7.3.2.1 针刺疗法
        7.3.2.2 针药并用
        7.3.2.3 电针疗法
        7.3.2.4 针灸三步递进法
        7.3.2.5 耳针体针结合治疗
        7.3.2.6 穴位注射
        7.3.2.7 综合治疗
        7.3.2.8 单穴治疗呃逆经验
        7.3.3 其它针法
        7.3.3.1 眼针
        7.3.3.2 踝针
        7.3.3.3 埋线治疗
        7.3.3.4 耳针治疗
        7.3.4 灸法治疗
    7.4 按摩与气功治疗
        7.4.1 按摩推拿治疗
        7.4.1.1 穴位按摩推拿
        7.4.1.2 直肠按摩法
        7.4.1.3 口腔按摩法
        7.4.1.4 捏脊法
        7.4.2 气功治疗
    7.5 呃逆的其它疗法
        7.5.1 外治疗法
        7.5.1.1 贴敷
        7.5.1.2 药烟疗法
        7.5.2 触悬疗法、探吐疗法与灌肠疗法
        7.5.2.1 触悬疗法
        7.5.2.2 探吐疗法
        7.5.2.3 灌肠疗法
    7.6 着名中医专家治疗呃逆的特点与经验
        7.6.1 施今墨
        7.6.2 吴佩衡
        7.6.3 张伯臾
        7.6.4 程门雪
        7.6.5 张羹梅
        7.6.6 姜春华
        7.6.7 祝谌予
        7.6.8 刘渡舟
        7.6.9 董建华
        7.6.10 于己百
        7.6.11 臧堃堂
        7.6.12 肖少卿
        7.6.13 李士懋
        7.6.14 董晓初
        7.6.15 张学能
        7.6.16 张琪
        7.6.17 秦亮甫
8.有关呃逆若干问题探讨
    8.1 治疗呃逆运用相畏、相反药的思考
        8.1.1 丁香畏郁金
        8.1.1.1 王旭高丁香、郁金同用案
        8.1.1.2 张聿青丁香、郁金同用案
        8.1.1.3 木香分气丸、十香返魂丹、丁郁四神散、呃畏一二汤
        8.1.1.4 丁香畏郁金的现代认识
        8.1.2 浙贝母反草乌
    8.2 呃逆从五藏及三焦论治探讨
        8.2.1 从肺肾辨治
        8.2.2 从五脏辨治呃逆验案
        8.2.3 呃逆从三焦辨治
        8.2.4 顽固性呃逆从肝论治
    8.3 呃逆从瘀血论治
        8.3.1 呃逆从瘀论治的起源
        8.3.2 从瘀论治的继承与创新
        8.3.3 现代治疗瘀血呃逆经验
        8.3.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地黄饮子治疗老年频繁啮舌(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脏腑经络理论探讨啮舌证治[J]. 郑凡超,李裕思,王彩薇,郭雨驰,黎敬波.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0(04)
  • [2]张怀亮教授基于《内经》相关理论诊治眩晕的经验探讨[D]. 黄坡. 河南中医药大学, 2017(06)
  • [3]地黄饮子的临床应用[J]. 范宇嘉,柳广周,谢宁.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02)
  • [4]地黄饮子临床应用进展[J]. 闫景东,郑旺,周妍妍,关慧波,姚辛敏,谢宁. 中医药学报, 2015(03)
  • [5]呃逆病证的古今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D]. 梁克玮.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10)
  • [6]地黄饮子治疗老年频繁啮舌[A]. 蒋建云. 国际传统医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 2000
  • [7]地黄饮子治疗老年频繁啮舌[J]. 蒋建云. 四川中医, 2000(01)

标签:;  ;  ;  ;  ;  

地黄治疗老年人频繁咬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