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医学发展趋势与21世纪医学发展预测——1901-1999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综合分析

20世纪医学发展趋势与21世纪医学发展预测——1901-1999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综合分析

一、20世纪医学发展态势 21世纪医学发展预测——1901~1999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综合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朱芬[1](2021)在《科学家人文精神及其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造就人类社会发展与福化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背离问题。面对科技发展的双重效应,科技哲学领域研究者们从不同视角进行了溯源和追问。对科学活动主体的人文精神反思亦成为其中重要一环。以萨顿、斯诺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就深刻意识到,科学危机的本质在于陷入工具理性的陷阱,消除其社会根源的现实出路在于给科学一种“向善”的导引和约束。而这一点不可能由科学自身来完成,需要充分发挥科学家人文精神的作用和功能。研究科学家人文精神及其价值,有助于揭示科学的人文蕴含和人性意义,增强研究者对人文学科的价值认同,加深和促进包括科研人员在内的普通大众对科学“增进人类福祉”这一崇高使命的理解。另一方面,尽管我国已发展成为科技大国,但国家和人民对于有家国情怀、有温度、顶天立地的科学家的需求没有变化。特别是在当下,随着科技向善、人是目的等主流价值观在各种组织的兴起,科学家人文精神研究更是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与使命。研究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内容分析、社会网络分析、语义网络分析、扎根理论、对比分析等质性和量化手段,以420位杰出科学家传记和127位中国当代青年科技精英的访谈为分析素材,基于科学家内部视角窥探和提炼了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对于科研创新活动的积极作用,力图揭示科学家科学活动的丰盈影响因素,打破公众对科学家单一的刻板印象,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多元路径参考。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简要分析了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呈现和描述当前中国科学家整体的精神面貌及国内大力倡导和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时代背景,指出研究科学家人文精神及其价值既是一种时代需求,也有其现实必要性。其次,对与研究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和辨析,并基于国际上代表性学术观点,将科学家人文精神界定为认识层面的人文学科素养、态度层面的科学道德良知和价值层面对人类的终极关怀。第三,对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深厚的人文艺术修养、纯粹的求知和探索动机以及促进人类福祉的普世情怀。同时研究还分析了人文精神在拓宽认知边界、启迪灵性思维、净化创造心境以及唤醒道德良知等方面的积极影响。第四,在文化和时代语境的双重考量下,进一步挖掘当代中国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的内涵和意义。研究发现,当代中国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主要体现为报国为民的家国情怀、信实不欺的诚信态度、执着不懈的求索精神、团结合作的协同精神以及兼济天下的奉献意识;并进一步从动力推进、道德约束、境界提升和价值导引四个方面探析了其内在机制。第五,重新思考了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基于两次实证分析结果,研究从科学活动主体的人性、科学社会功能中的人性、科学文化传统中的人性三个方面论证了“科学家人文精神本质是一种人性关切”的基本观点,并深入分析了其在丰富科学家文化精神追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无用”之用。同时,基于科学家人文精神作用受到客观条件制约以及人文与科学在本体论和方法论上的差异,分析了科学家人文精神促进科技创新的有限性。并探讨了大科学时代的科学家应当如何在追求科学进步和促进人类福祉之间保持平衡和张力。最后,通过辩证分析涵养中国科学家人文精神的现实环境,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和建议。研究的创新在于通过综合实证分析和理论思辨方法,从具体微观的科学实践活动中提炼并剖析了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内涵及价值。研究的核心结论是:科学家人文精神本质是一种人性关切,在丰盈科学家文化精神追求的同时,帮助科学家跳出旧有范式制约、辩证把握科学的本质规定,从而引导和启发科学家从负责任角度为人类活动提出睿智而中肯的建议。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一种深远的影响,它使科学家在更高的层次上思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这种上位思考也直接关系着科学发现与创造的能力。同时研究也指出应恰如其分地认识科学家人文精神影响的有限性。只有充分认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在促进人类福祉上的相通性和一致性,真正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才能促进科技与社会的实质进步与发展。

任静静,王芳,李铭禄[2](2021)在《诺贝尔获奖成果的跨学科趋势与特征——基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理解重大原创性成果产出的学科特征与跨学科发展趋势对研究科学研究发展规律和制定相关科技政策都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1901—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成果及其参考文献数据,论文从知识整合角度,构建多样性和一致性分析框架,运用统计指标、文献计量和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分析重大原创性成果的跨学科发展趋势及特征。研究发现,百年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获奖成果整合知识数量和学科种类均呈上升趋势,成果产出的桥梁与关键学科发生阶段性变化,体现了该领域研究范式的变革;整合的学科日益呈现集中的态势,体现出成果兼顾知识基础性前沿性和社会价值性的双重价值取向;学科交叉发展过程中,概念、理论、工具、方法等的迁移是重要推动因素。

贺晨旭[3](2020)在《指向生物学核心素养的诺贝尔奖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文中指出2018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新课标”),标志我国进入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改革阶段。“新课标”定义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为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要求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在亲历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寻找证据、检验假设、发现规律等过程中习得生物学知识,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发展终身学习及创新实践能力。诺贝尔奖是当代科学界的最高奖项,促进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科学的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包括物理、化学、文学、生理学或医学、和平、经济学六个奖项,代表着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三大自然科学的发展脉络及最新研究成果。每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都引领生物学的发展,对培育高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具有积极意义。因此,本文在人本主义理论、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主要开展两方面研究:一是理论研究,即运用文献研究法对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化学奖进行研究。二是实践研究:首先采用文本分析法挖掘诺贝尔奖的生物学教学价值、归纳汇总生物课本中涉及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及化学奖的章节,其次使用问卷调查法确定研究对象,接着运用实验研究法开展教学实践,即在实验组开展融入诺贝尔相关内容的教学,在对照组依照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最后使用统计分析法处理数据,结合访谈结果形成结论。关于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方面平均分依次相差1.44、1.84、0.32、0.40,P值分别为0.049、0.014、0.639、0.361,生命观念、科学思维P值小于0.05,存在显着性差异;科学探究、社会责任P值大于0.05,不存在显着性差异。此外,实验组在生命观念第4题,科学思维第6题、第7题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10%以上,甚至超过20%;在社会责任第14题和第15题高于对照组10%以上。关于访谈结果:对学习成绩提高的学生围绕学习成绩提高原因、诺贝尔奖教学对学习成绩及其他方面有何帮助三方面进行访谈,得出:诺贝尔奖教学增加了学习乐趣,提高了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形成了归纳总结、假说演绎等科学思维;促进学生形成了坚韧不拔,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及正确的科学观。综上,作者认为在高中生物学课堂中恰当地融入诺贝尔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相关内容,对培育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具有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在课堂中合理利用诺贝尔奖研究成果能丰富学生的生物学概念,完善学生的生物学基本结构体系,促进学生形成生命观念;融入诺贝尔奖研究过程能培养学生归纳与总结,假说与演绎等科学思维;除此之外,讲述诺贝尔奖的研究意义及其相关实践应用,还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科学研究与技术发展、社会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为社会奉献的精神,进而促进学生的社会责任素养的形成。

任悦[4](2020)在《中美初中主流生物教材生命科学史内容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素质教育理念的盛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理解自然科学的本质日益成为初中生物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而生命科学史内容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也被广泛吸纳进入初中生物教材之中,有效发挥其多方面的教育价值,从而帮助学生领悟科学的本质,促进其生物学素养水平的提升。因此,从教材环节入手分析生命科学史内容的呈现特点能帮助教师充分理解教材,从而更好的在教学中渗透生命科学史的教育。本研究以我国人教版《生物学》教材与美国《科学探索者》的生物学部分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比较研究法以及案例分析法,从内容选择、版面编排以及对科学本质的反映三个层面建立分析维度量表,以量性分析与质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两国教材中的生命科学史内容展开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选取两国教材中相同科学史主题内容进行具体的案例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如下:在科学史内容选择上,两国教材中科学史的时代分布与演进类型均具一致性,并且对生物学各分支学科群覆盖情况良好;对科学家的选择均体现为男多女少,科学家的国别分布具一定协调性。二者差异体现在,我国教材更注重对本国古代和现代科学成就的呈现,注重将遗传学方向科学史内容注入教材,重视描述某一主题下不连续的科学发现。而美国教材无论是科学史数量还是科学家数量均多于我国教材,并且更注重将生态学和微生物科学与免疫学方向科学史内容注入教材,重视简单描述生命科学发展史上某一科学发现,更注重对女性科学家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科学家的选择与呈现。在科学史版面编排方面,两国教材均注重图文并茂的表现方式,能在教材的多位置、多栏目中呈现科学史内容。不同之处在于,我国教材中科学史内容的文字表达更具引导性与科学性;注重以“正文后”的课外阅读栏目呈现科学史内容。而美国教材中科学史内容有关图表更加丰富多样,注重详细题注的呈现;文字表达更加生活化,强调情景性与叙事性;注重在“正文”、“课后习题”以及“正文前”栏目中呈现科学史内容,并能通过科学事业向学生渗透职业理想教育。在反映科学本质方面,两国教材中科学史内容对三个主维度及下属各子类目的反映情况不够均衡,并且美国教材的反映情况缺乏全面性。具体来看,两国教材均在科学知识本质层面反映情况良好;我国教材更注重对科学文化本质的体现,而美国教材更加重视通过科学史反映科学过程本质方面的特征。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这一科学史主题的案例呈现方面,两国教材各具特色。总体来讲,我国教材更注重向学生传递生命科学史教育的知识价值。而美国教材的内容呈现更加具体深入,能兼顾知识、技能、方法、态度等多方位学习目标的实现。最后分别从教材编写与教师教学两个角度提出几点建议。在教材生命科学史内容编写方面:1.扩充科学史内容,增加科学家数量;2.丰富图表选材,拓展图表功能;3.文字表达注重科学性,兼顾趣味性;4.提高科学史内容在正文与课后习题中的地位;5.注重科学史教育与职业理想教育的有机结合;6.注重反映科学本质的均衡性。在生物学教师开展生命科学史教育方面:1.加强科学史知识积累,提高教师科学本质观;2.善用科学史素材,开展生命科学史显性教学。

陈其荣[5](2019)在《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科学发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成果的科学发现作为研究对象,可以探讨三个基本而又相互关联的问题:一是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成果是发现的还是发明的?这一问题阐释了广义的科学发现思想,科学发现的本质是人类一种复杂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无论是科学事实的发现,还是科学理论的发现,都是包含了发明在内的发现。二是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的科学发现具有怎样的"发现期"?这一问题提出并阐明了"发现期"的概念,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揭示了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科学发现的"发现期"的主要性质与特征,在统计学的意义上实证了科学发现的十年磨一剑的"十年法则"。三是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的科学发现是怎样生产的?这里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获奖人从事获奖研究的具体过程的考析,提出并诠释了科学发现的逻辑-超逻辑模式,阐发了科学发现始于问题的提出和终于问题的解答,以及科学发现富含意外的机遇性发现的观点,彰显了获奖人做出重大发现所具有的特质与品格。

刘欣[6](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认为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范冬清[7](2017)在《科学精英汇聚与一流大学成长》文中认为科学精英的汇聚与一流大学的成长是一个相互支持、交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尽管科学精英的汇聚能够促成世界一流大学的成长是普遍得到承认的一个命题,然而,科学精英的汇聚如何促进大学的提升,一流大学的成长又如何推动科学精英的汇聚,即科学精英汇聚与一流大学成长的内在协同机理较少被系统阐述。当前无论是先发型国家还是后发型国家都在国家层面实施一流大学战略,对全球科学精英的竞争愈发激烈。理顺科学精英汇聚与一流大学成长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具体而言,一方面以科学精英的汇聚为切入口,能较好地呈现一流大学在成长过程中的关键节点与重要影响要素;另一方面以高等教育强国,尤其是美国为例,阐释与归纳出科学精英汇聚与一流大学成长之间的协同作用机制,对中国的“双一流”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研究表明,从历史视角来看,科学进入大学启动了现代大学的发展,科学精英的产生及汇聚助力研究型大学成长为一流。二战后科学精英从欧洲转向美国集聚,与美国研究型大学集群的迅速发展相同步。从20世纪90年代起,主要来自于中国与印度的S&E早期精英汇聚于美国的一流大学。美国是全球科学精英首选的目的地,也是世界高等教育中心与科学中心。欧洲多数发达国家同时显示出较高的迁入及迁出比例,欧洲大学在排名榜单上占据第二集团地位。以中国为代表的后发国家将科学精英回流及一流大学(学科)建设作为国家战略举措,处于积极追赶过程中。从科学精英与现代大学的交互机制来看,二者相互契合与匹配,科学精英产出社会资本、学术资本与物质资本,推动一流大学成长;一流大学通过政府稳定巨额的资助、良性的大学治理、卓越的人才集聚平台以及注重清除对家庭及个人迁移障碍等行为汇聚科学精英。从制度上看,学科制度上注重学科治理中的专业权力、强调R&D经费可用度、发展跨学科、鼓励科学文化,通过学科与院系的协同主体作用,在“底部沉重”的大学组织内实施有效汇聚,直接驱动学科发展与创新。大学制度上实施高效合理的招募引进、职业晋升、学术能力评价、捐赠讲席制度,既优化精英群体动态结构,又扩充工作岗位数量,使得大学达到成长的最优态。加之,移民、政治、经济、文化为科学精英提供宽松包容的环境,也为大学成长提供了广泛的支持。在“双一流”背景下,须重构我国科学精英汇聚与研究型大学成长的关系,以实现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目标。

郑俊涛[8](2016)在《基于声誉调查和奖项图谱的国际科学技术奖项评价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致力于从多渠道搜集奖项样本,建立一份有代表性的、覆盖主要学科领域的国际科学技术奖项清单,总结国际科学技术奖项发展的现状;并通过问卷调查对所搜集的国际科学技术奖项的声誉进行定量测量;再通过绘制奖项图谱定量分析国际科学技术奖项之间的相似性。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奖项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和相对关系,实现对国际科学技术奖项的科学评价,以推动国际科学技术奖项在科学技术评价中的应用。本研究从多渠道搜集了225项覆盖广泛学科领域的国际科学技术奖项。这些奖项由科学院、工程院、专业协会、高等教育机构等学术性组织,以及以基金会为主的各类社会机构颁发;颁奖历史短则一两年,长则跨越了两三个世纪;奖励形式主要是给予获奖人精神奖励的同时,还奖励一定数额的奖金;一般都具有正规的颁奖仪式,有的颁奖典礼还有皇室成员、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国际科学技术奖项的发展呈现出了多样化态势。这种多样化满足了各历史时期对不同学科领域、不同层次科学家给予承认的需要。对于奖项声誉的研究,本研究以诺贝尔科学奖(Nobel Prizes in Science)作为比较基准,按学科领域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以获奖人作为调查对象,定量评价了225项国际科学技术奖项的声誉大小。从调查结果来看,与诺贝尔奖(声誉分值设定为1)相比,全部样本有15项奖项的平均声誉得分不低于0.75,有82项奖项的平均声誉得分不低于0.50但低于0.75,有123项奖项的平均声誉得分不低于0.25但低于0.5,只有5项奖项的声誉低于0.25,因而国际科学技术奖项的声誉总体呈现等级差距。此外,本研究还结合奖项样本的属性特征和声誉调查结果,分析了颁奖范围、奖励强度、颁奖历史、颁奖机构、颁奖规格、宣传造势和评奖制度这七个奖项属性特征对国际科学技术奖项声誉的影响。研究表明,影响国际科学技术奖项声誉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没有一个因素能够与奖项声誉存在显着性的线性强相关。但对具体的某一个奖项,其中的某种或若干因素对声誉的影响则是举足轻重的。对于奖项相对关系的研究,本研究以225项国际科学技术奖项之间的共同获奖人为比较基础,引入在文献计量学中已被广泛应用的科学知识图谱技术,构建了国际科学技术奖项图谱,实现了对奖项之间相似性的定量衡量。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相同学科领域的奖项之间拥有更多的共同获奖人,会在图谱中聚集一起。本论文还以诺贝尔奖为例,研究了其它奖项与诺贝尔奖之间的相似性,并利用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大小对诺贝尔奖进行了预测。最后,本研究梳理了利用科学技术奖项作为排名指标的主要大学排名,总结了大学排名利用科学技术奖项作为排名指标的特点,分析了科学技术奖项作为大学排名指标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并以化学学科为例,对利用四项高声誉奖项作为学科排名指标的实践进行了探索。研究表明,用多个高声誉奖项一起构建排名指标不仅能够有效鉴别一流的学术机构,还能增加评价的覆盖面。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一是整理了一份具有代表性的国际科学技术奖项清单;二是定量评价了一大批国际科学技术奖项的声誉大小,科学呈现了国际科学奖项之间的声誉差距;三是通过创造性的绘制奖项图谱定量衡量了奖项之间的相似程度。总体而言,本研究通过声誉调查和绘制奖项图谱,实现了对国际科学技术奖项之间的相对声誉大小和相似程度高低的评价,为将来开展有关奖项的相关研究以及在科学技术评价中科学的应用奖项奠定了基础。

门伟莉,张志强[9](2015)在《诺贝尔科学奖授奖时滞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通过统计19012013年诺贝尔科学奖相关数据研究诺贝尔科学奖授奖时滞的变化规律,对比分析以获得奖项的先后次序和获奖成果完成先后次序两种思路,认为应以后者研究百余年来诺贝尔科学奖授奖时滞现象。研究结果表明,与现在广为人们接受的规律相反,近年来,诺贝尔科学奖获奖成果完成年龄和因此获得奖项的年龄变化幅度较小,诺贝尔科学奖授奖时滞不升反降。现代科学发展水平和仪器制造水平加快了重大科技突破获得社会认可的速度,加速了科技创新向社会生产力的转化。诺贝尔科学奖授奖过程中存在着典型的路径依赖。

许丹青[10](2014)在《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论文合作关系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本研究以1901~2012年201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科学计量学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论文合作关系进行研究,探寻世界顶尖生物医学科学家科研合作规律,为我国生物医学科技战略管理决策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对象1901~2012年201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论文。资料来源相关获得者个人信息及论文原始数据自以下数据库采集综合:1、诺贝尔基金官方网站:http://nobelprize.org/;2、美国汤森路透集团《科学引文索引(SCI)》web of Knowledge数据库(1900-2012);3、国内外有关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书籍、期刊等文献;4、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获得者个人主页。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包括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检索方法。2、科学计量学方法:运用统计方法计算科学计量学指标,对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将获得者的科学论文合作进行分析。3、社会网络分析法:运用Bibexcel生成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论文作者、机构、国家、学科共现文件,采用Gephi处理后生成其合作网络并计算中心性指标,然后对所构建合作网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201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论文总数为39993篇,其中合作论文为32885篇,占总论文数的82.3%;人均合着率为71%,人均合作指数为3.32。其中合作人数最多的科学论文的作者人数为282人。2、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获奖前后合着率无显着差异,而获奖后合作指数较获奖前有显着提高。其合着率、合作指数、h指数三项指标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3、76%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都通过合作论文直接或间接的彼此联系在一起,但大多倾向与少数合作者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作者合作网络显示出小世界的特征,其中存在少数紧密团结在一起的合作群体,最大的小团体为27k核网络。4、在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所参与的机构合作网络中,占据中心地位以及起到信息桥梁作用的机构几乎均为美国的着名大学。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论文国家合作比例在2010~2012年间达到42%并持续上升。美国是世界各国的主要合作对象与交流平台,越靠近美国的国家其科技实力也越强。中国处于7k核团体中,与18个国家中的7个西方发达国家保持着较频繁的合作关系,其中与美国的合作关系最紧密,达到43次。6、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多学科交叉科学论文逐年增加,20世纪80年代后约占3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在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科研活动中起到了最基础的作用,其度中心度为45,中介中心度为915.65。以其为核心学科的学科群组成了获得者们最重要的知识结构。研究结论1、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论文合作水平越高,其学术能力越强。获得者论文合作模式呈现多样化,获得者之间及其机构合作与国家合作呈现常态化,机构合作以美国着名大学为核心,国家合作以美国为中心。2、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论文合作网络呈现“小世界”特征,其中存在着紧密合作的小团体;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在其科研活动中起到了最基础的作用,以其为核心的学科组成了获得者的最重要的知识结构。3、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之间大多通过论文合作直接或间接地彼此联系,其合作中极有可能存在其他未来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建议1、加强拔尖创新人才与创新团队的国际化合作;2、加强高水平创新人才之间的密切合作;3、重视“当采”学科在科研活动中的基础作用。本研究创新点1、从论文合作的角度对1901~2012年201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研合作进行研究;2、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获得者科学论文作者、机构、国家及学科合作网络进行构建和分析。继续开展本研究的设想1、继续开展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将获得者科研合作等方面的研究。本研究虽以获得者科学论文为基础,从不同层面对其进行分析,但由于科学论文仅能反映其科研活动的一方面,并不能进行全面的概括。因此,有必要选取除科学论文外的其他可量化信息,如获得者的科研项目等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2、从科研合作的角度,进行我国顶尖生物医学科学家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比较研究。以本研究的结果为参考依据对比验证他们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将获得者群体之间的共性与差异。

二、20世纪医学发展态势 21世纪医学发展预测——1901~1999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综合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世纪医学发展态势 21世纪医学发展预测——1901~1999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综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科学家人文精神及其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科学与人文的结合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1.1.2 人文精神关乎科学家科学活动的价值向度
        1.1.3 当代中国急需塑造科学人才的人文精神
    1.2 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的研究
        1.2.2人文浸润与科学成就的相关性分析
        1.2.3 人文精神助力科学活动的机理探索
        1.2.4 缺乏结合科学实践的微观实证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丰富对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学理性认识
        1.3.2 更深层次理解和推进科技与社会发展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径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径
        1.4.3 创新之处
第2章 科学家人文精神的概念厘清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辨析
        2.1.1 科学家与杰出科学家
        2.1.2 人文与人文精神
        2.1.3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2.2 代表性观点
        2.2.1 科学家的人文学养
        2.2.2 科学家的道德良知
        2.2.3 科学家的人类关怀
    2.3 理论基础
        2.3.1 马克思主义: 人论
        2.3.2 萨顿: 科学人文主义
        2.3.3 劳斯: 科学是一种文化
第3章 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实证分析
    3.1 基于传记内容的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探索
        3.1.1 杰出科学家的选定
        3.1.2 以学术评传和自传为研究素材
        3.1.3 研究范式的考量
        3.1.4 内容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
        3.1.5 数据处理
    3.2 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主要表现的研究结果
        3.2.1 深厚的人文艺术素养
        3.2.2 纯粹的求知探索动机
        3.2.3 增进人类福祉的宇宙情怀
    3.3 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影响的研究结果
        3.3.1 拓宽认知疆域
        3.3.2 启迪灵性思维
        3.3.3 激发创造动能
        3.3.4 引领价值追求
    3.4 讨论: 人文艺术熏陶让科学家更优秀?
第4章 当代中国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的实证分析
    4.1 基于访谈文本的当代中国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探析
        4.1.1 青年科技精英的选取
        4.1.2 以Wiley人物专访为分析文本
        4.1.3 扎根理论为研究方法
        4.1.4 数据处理
    4.2 中国当代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内涵的研究结果
        4.2.1 报国为民的家国情怀
        4.2.2 信实不欺的诚信态度
        4.2.3 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
        4.2.4 跨界互动的协作精神
        4.2.5 兼济天下的奉献意识
    4.3 中国当代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影响的研究结果
        4.3.1 动力推进
        4.3.2 道德约束
        4.3.3 境界提升
        4.3.4 价值引导
    4.4 讨论
        4.4.1 中国人文的“为道”与西方人文的“为学”
        4.4.2 科学家镜像评价与真实自我之间的反差
第5章 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审思
    5.1 科学家人文精神本质是一种人性关切
        5.1.1 科学活动主体的人性
        5.1.2 科学社会职能中的人性
        5.1.3 科学文化传统中的人性
        5.1.4 出发点与落脚点:人
    5.2 科学家人文精神的价值分析
        5.2.1 让科学家“高出”自己
        5.2.2 增进科学活动的上位思考和德性考量
        5.2.3 为科技创新提供价值引领和精神支撑
        5.2.4 推动人类持续发展和文明进步
    5.3 科学家人文精神积极作用的有限性
        5.3.1 科学家人文精神价值的发挥受到历史与境的影响
        5.3.2 认识论差异决定了人文精神对科学创造作用的有限性
        5.3.3 方法论差异决定了人文精神对科学创造作用的有限性
    5.4 为学还是为道?当代科学家应当具备怎样的人文精神?
        5.4.1 当代科学发展的新特征——步入大科学时代
        5.4.2 大科学时代凸显科学家社会责任与伦理道德
        5.4.3 大科学时代科学家还需要“为科学而科学”吗?
        5.4.4 追求科学卓越和促进人类福祉在大科学时代不可偏废
第6章 科学家人文精神培育提升的现实环境及对策建议
    6.1 有利环境
        6.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
        6.1.2 科学家精神得到大力弘扬
    6.2 制约因素
        6.2.1 工具理性的蔓延张扬
        6.2.2 重理轻文的教育格局
        6.2.3 科技体制的内在缺陷
        6.2.4 科学家人性形象传播不足
    6.3 培育途径
        6.3.1 注重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早期引导和激发
        6.3.2 重视科学后备人才伦理道德的贯通式培育
        6.3.3 变革教育模式中科学与人文的过度对立
        6.3.4 塑造科学家形象时坚持以人为本
    6.4 提升对策
        6.4.1 鼓励科学家的人文艺术浸润
        6.4.2 增强科学家科研的内在探索动机
        6.4.3 重视良好学术生态的营造与建设
        6.4.4 加大国家层面的呼吁与弘扬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2)诺贝尔获奖成果的跨学科趋势与特征——基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文献综述
2 研究设计
    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2.2 研究方法与指标体系
3 实证结果
    3.1 描述性分析
    3.2 跨学科趋势和特征
4 结论及政策启示

(3)指向生物学核心素养的诺贝尔奖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2.1 核心素养国外研究现状
        1.2.2 核心素养国内研究现状
        1.2.3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国内研究现状
        1.2.4 诺贝尔奖与中学生物学教学结合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问卷调查法
        1.4.3 实验研究法
        1.4.4 访谈法
        1.4.5 统计分析法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核心素养
        2.1.2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2.1.3 诺贝尔奖
    2.2 理论基础
        2.2.1 人本主义理论
        2.2.2 布鲁纳认知发现主义学习理论
        2.2.4 建构主义理论
第3章 诺贝尔奖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联系
    3.1 对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
        3.1.1 生命观念
        3.1.2 科学思维
        3.1.3 科学探究
        3.1.4 社会责任
    3.2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化学奖的生物学教学价值
    3.3 高中生物课本中涉及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化学奖
第4章 实践研究数据分析
    4.1 学生问卷调查
        4.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4.1.2 调查对象的选取
        4.1.3 调查结果
    4.2 学生访谈
        4.2.1 访谈对象
        4.2.2 访谈方式
        4.2.3 访谈结果
    4.3 实验组和对照组期末成绩
第5章 融入诺贝尔奖的教学案例与分析
    5.1 《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5.2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5.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5.4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4)中美初中主流生物教材生命科学史内容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概念界定
    六、研究现状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
    二、研究工具的制定
    三、分析单位的确定
    四、资料分析与处理
    五、信度分析
第三章 中美初中主流生物教材生命科学史内容的比较
    一、中美初中主流生物教材生命科学史内容选择的比较与分析
    二、中美初中主流生物教材生命科学史版面编排的比较与分析
    三、中美初中主流生物教材生命科学史反映科学本质的比较与分析
第四章 中美初中主流生物教材中相同生命科学史案例比较
    一、两国教材中科学史案例具体比较与分析
    二、分析结果与启示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三、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5)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科学发现(论文提纲范文)

一、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成果是发现的还是发明的?
    (一)常识中的“发现”与“发明”的概念
    (二)广义的科学发现:包含发明在内的发现
二、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的科学发现具有怎样的发现期?
    (一)何谓科学发现的发现期
    (二)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科学发现的发现期统计分析
三、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的科学发现是怎样产生的?
    (一)明确要研究的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答案,做出科学发现
    (二)灵活运用逻辑与超逻辑的方法,做出重大的科学发现
    (三)善于抓住意外的事件,追根究底,做出机遇性发现
    (四)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质疑既有的认知,以坚韧的毅力做出突破性的发现

(6)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7)科学精英汇聚与一流大学成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研究目标、概念界定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一章 一流大学成长中科学精英汇聚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个人—组织契合理论
        一、P-O fit理论概述
        二、对本研究的适切性
    第二节 学习型组织系统思考动力学理论
        一、系统思考动力学理论概述
        二、对本研究的适切性
    第三节 组织资本与个人资本理论
        一、组织资本理论概述
        二、个人资本理论概述
        三、对本研究的适切性
第二章 一流大学科学精英产生与汇聚的历史变迁
    第一节 科学家角色的出现与大学科研职能的萌发
        一、科学家角色的出现与确立
        二、大学科研职能的萌发
    第二节 科学精英的产生与研究型大学的崛起
        一、研究型大学的崛起
        二、科学精英的产生与流动
    第三节 科学精英的汇聚与世界一流大学集群的形成
        一、美国研究型大学集群形成的时代背景及含义
        二、科学精英在美国的集聚状况
        三、黄金时代:美国研究型大学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章 科学精英汇聚促进一流大学成长的机制分析
    第一节 科学精英社会资本提升大学声誉的机制分析
        一、科学精英与一流大学的契合关系
        二、科学精英声誉机制助推大学成长为一流
    第二节 科学精英学术资本实现大学职能的机制分析
        一、科学精英推动一流大学的科研
        二、科学精英推动一流大学研究生及职业生涯早期科学家培养
    第三节 科学精英物质资本助力大学成长的机制分析
        一、科学精英驱动一流大学在创新联动中捕获发展机会
        二、科学精英通过教学与科研促使大学获得不菲物质资本
第四章 一流大学吸引科学精英汇聚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政府对一流大学R&D的巨额资助
        一、政府为一流大学科研付费的动机
        二、政府为一流大学科研付费的力度
        三、付费背景下政府促进科学精英朝一流大学集聚的机制
    第二节 良性的大学治理
        一、一流大学搭建良性治理架构以吸引及挽留科学精英
        二、一流大学平衡学术商业化与科研自主以保护科学精英少受干扰
    第三节 卓越的人才集聚平台
        一、一流大学与科学精英之间的信任关系有利于人才集聚
        二、科学精英之间的互惠关系有利于人才类聚
        三、科学精英在一流大学达到一定阈值会稳定类聚行为
    第四节 家庭结构及个人因素约束流动得以消减
        一、家庭因素对科学精英流动的约束作用
        二、个人因素对科学精英流动的约束作用
        三、家庭结构及个人因素约束流动得以消减的途径
第五章 一流大学科学精英汇聚的制度分析
    第一节 一流大学科学精英汇聚的学科制度分析
        一、学科治理:大学内外部治理中专业权力的发挥促进科学精英集聚
        二、学科资助:R&D经费可用度与科学精英集聚存在正向相关
        三、学科构建:跨学科(IDR)推动科学精英集聚
        四、学科运行:科学文化与院系管理文化的共生促进科学精英集聚
    第二节 一流大学科学精英汇聚的大学制度分析
        一、科学精英招募引进制度
        二、科学精英学术职业晋升与薪酬制度
        三、科学精英学术能力评价制度
        四、一流大学私人捐赠讲席制度
    第三节 一流大学科学精英汇聚的制度环境分析
        一、科学精英汇聚的跨国格局及动因分析
        二、高等教育强国的精英移民制度分析
        三、一流大学汇聚科学精英的政治环境分析
        四、一流大学汇聚科学精英的经济环境分析
        五、一流大学汇聚科学精英的文化环境分析
第六章 科学精英汇聚对我国“双一流”建设的启示
    第一节 我国一流大学科学精英汇聚的实证分析
        一、我国一流大学科学精英汇聚的情况
        二、我国一流大学科学精英汇聚的国际比较
        三、我国一流大学综合性人才竞争力国际比较
    第二节 科学精英的汇聚决定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的成败
        一、系统思考:科学精英汇聚决定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成败
        二、驱动之驱动:我国研究型大学汇聚科学精英的背景及路径分析
        三、间接之驱动:科学精英汇聚愿景是我国大学改革的源动力
    第三节 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是实现科学精英汇聚的关键
        一、改善大学内部治理,打造利于精英汇聚的扁平式生态
        二、完善大学外部治理,打造有利于精英汇聚的保护式生态
        三、打破学术界-产业界行业分隔,营造利于精英汇聚的开放式生态
    第四节 科学精英队伍的国际化是我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学科)的必由之路
        一、我国研究型大学科学精英国际化的现状
        二、我国研究型大学提升科学精英国际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三、我国研究型大学提升科学精英国际化的可能解决路径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8)基于声誉调查和奖项图谱的国际科学技术奖项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日益凸显
        1.1.2 科学技术评价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
        1.1.3 全球性大学排名的发展备受关注
        1.1.4 科学技术奖项在科学技术评价中的重要应用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论文结构
2.文献综述
    2.1 科学技术奖励的本质、形式和效应
        2.1.1 科学技术奖励的本质
        2.1.2 科学技术奖励的形式
        2.1.3 科学技术奖励的效应理论
    2.2 科学技术奖励的声誉
        2.2.1 科学技术奖励声誉的评价
        2.2.2 科学技术奖励声誉的影响因素
    2.3 科学技术奖励之间的关系
        2.3.1 科学技术奖励的社会分层
        2.3.2 具体科学技术奖励之间的关系
    2.4 科学技术奖励的象征作用
    2.5 小结
3.研究方法
    3.1 概念界定
        3.1.1 国际科学技术奖项
        3.1.2 国际科学技术奖项声誉
        3.1.3 国际科学技术奖项图谱
    3.2 样本与数据
        3.2.1 奖项样本的来源
        3.2.2 奖项样本的筛选
        3.2.3 奖项样本的分类
        3.2.4 奖项样本的数据
    3.3 声誉调查
        3.3.1 问卷调查的设计
        3.3.2 问卷调查的对象
        3.3.3 问卷调查的实施
    3.4 奖项图谱
        3.4.1 科学知识图谱的概念与方法
        3.4.2 Vosviewer介绍
        3.4.3 国际科学技术奖项图谱
    3.5 小结
4.国际科学技术奖项概况
    4.1 国际科学技术奖项样本的分类
        4.1.1 按颁奖范围分类
        4.1.2 按颁奖历史分类
        4.1.3 按颁奖机构分类
        4.1.4 按颁奖周期分类
        4.1.5 按奖励形式分类
    4.2 国际科学技术奖项样本的特征
        4.2.1 各领域奖项样本的特征
        4.2.2 各时期奖项样本的特征
        4.2.3 奖项样本的其他特征
    4.3 小结
5.国际科学技术奖项声誉研究
    5.1 奖项声誉调查的回复情况
    5.2 奖项声誉调查的结果
        5.2.1 跨领域奖项的声誉
        5.2.2 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奖项的声誉
        5.2.3 脑科学与认知科学领域奖项的声誉
        5.2.4 自然科学领域奖项的声誉
        5.2.5 工程科学领域奖项的声誉
        5.2.6 社会科学领域奖项的声誉
        5.2.7 非获奖人对奖项声誉的评价
    5.3 影响奖项声誉的奖项属性特征
        5.3.1 颁奖范围
        5.3.2 奖励强度
        5.3.3 颁奖历史
        5.3.4 颁奖机构
        5.3.5 评奖制度
        5.3.6 颁奖规格
        5.3.7 宣传造势
    5.4 小结
6.国际科学技术奖项相似性研究
    6.1 国际科学技术奖项图谱
        6.1.1 全部样本的奖项图谱
        6.1.2 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的奖项图谱
        6.1.3 自然科学领域的奖项图谱
        6.1.4 工程科学领域的奖项图谱
        6.1.5 社会科学领域的奖项图谱
        6.1.6 脑科学与认知科学领域的奖项图谱
    6.2 与诺贝尔奖的相似性研究
        6.2.1 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相似性研究
        6.2.2 与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相似性研究
        6.2.3 与诺贝尔化学奖的相似性研究
        6.2.4 与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相似性研究
    6.3 利用与诺贝尔奖的相似性对诺贝尔奖的预测
        6.3.1 对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预测
        6.3.2 对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预测
        6.3.3 对诺贝尔化学奖的预测
        6.3.4 对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预测
    6.4 小结
7.国际科学技术奖项作为大学排名指标的实践
    7.1 现有大学排名指标体系中的科学技术奖项
    7.2 对科学技术奖项作为大学排名指标的反思
        7.2.1 科学技术奖项作为大学排名指标的合理性
        7.2.2 科学技术奖项作为大学排名指标的局限性
        7.2.3 科学技术奖项作为大学排名指标的改进建议
    7.3 国际科学技术奖项作为大学排名指标的实践——以化学为例
    7.4 小结
8.结束语
    8.1 全文总结
    8.2 本研究的局限性
        8.2.1 奖项样本的局限性
        8.2.2 声誉调查的局限性
        8.2.3 奖项图谱的局限性
    8.3 未来研究展望
附录1 225项国际科学技术奖项样本及基本信息
附录2 国际科学技术奖项声誉调查问卷(以化学学科为例)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诺贝尔科学奖授奖时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相关研究现状
3 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4 数据分析结果-获得奖项先后为序的趋势分析
5 数据分析结果-获奖成果完成先后次序的趋势分析
    5.1 对于诺贝尔科学奖而言
    5.2 对于诺贝尔化学奖而言
    5.3 对于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而言
    5.4 对于诺贝尔物理学奖而言
6 结语

(10)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论文合作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对象与资料来源
研究方法
1.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论文合作相关理论基础
    1.1 相关概念界定
    1.2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研合作研究的必要性
    1.3 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科研合作研究状况
    1.4 科学论文合作研究方法
2.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论文合作分析
    2.1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共同获奖状况
    2.2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论文合作分析
    2.3 讨论与小结
3.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论文合作网络
    3.1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论文作者合作网络
    3.2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论文机构合作网络
    3.3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论文国家合作网络
    3.4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论文学科合作网络
    3.5 讨论与小结
4. 讨论与总结
    4.1 讨论与结论
    4.2 建议
    4.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4.4 继续开展本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个人简介

四、20世纪医学发展态势 21世纪医学发展预测——1901~1999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综合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科学家人文精神及其价值研究[D]. 朱芬.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2]诺贝尔获奖成果的跨学科趋势与特征——基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分析[J]. 任静静,王芳,李铭禄.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21(05)
  • [3]指向生物学核心素养的诺贝尔奖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D]. 贺晨旭.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2)
  • [4]中美初中主流生物教材生命科学史内容的比较研究[D]. 任悦.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5]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科学发现[J]. 陈其荣.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 [6]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7]科学精英汇聚与一流大学成长[D]. 范冬清.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8]基于声誉调查和奖项图谱的国际科学技术奖项评价研究[D]. 郑俊涛.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9]诺贝尔科学奖授奖时滞研究[J]. 门伟莉,张志强. 情报学报, 2015(04)
  • [10]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论文合作关系研究[D]. 许丹青. 山西医科大学, 2014(01)

标签:;  ;  ;  ;  ;  

20世纪医学发展趋势与21世纪医学发展预测——1901-1999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综合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