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级英语翻译系列讲座(一)

四六级英语翻译系列讲座(一)

一、四、六级考试英译汉系列讲座(1)(论文文献综述)

赫学佳[1](2021)在《《文心雕龙》多重文化价值的译介探索与国际中文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心雕龙》是一部蕴含着中国人内在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文化内涵以及历史典故的文化宝库,透过《文心雕龙》我们可以体会到“龙学”研究百年而不衰的缘由,正是因为其极大的文化价值,也是国际中文教师感悟中国文化本质的指南针。刘勰在构建古代文论的理论体系中,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提及到民间文艺价值,正是这些“无意识”,使得在刘勰历时四年完成的《文心雕龙》中字里行间都浸满了民间文化的美。笔者将《文心雕龙》中的多重文化价值进行归类与译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国际中文老师对中国文化的外译的水平,同时在与外国友人对话中让“龙学术语”更易理解。《文心雕龙》中的文化价值所含甚广,本文分别从民间文艺价值、文学艺术价值、历史文化价值三个方面进行英译分析与探讨。将结合译介理论对《文心雕龙》进行剖析,选择《文心雕龙》中符合这三个方面的关键句的英译,探究其文化内涵以及最适合的英文翻译,促进国际中文老师在教学备课、教材选择、语言操练中选择最合适的文化教学点,提高英文口语的文化英译能力,以期为国际中文教学做出贡献。本文将在国际中文视角下,选出《文心雕龙》中较为重要的关键句的英译,(全文选择的关键句整合成文后附录二,由于篇幅较长,附录二对关键句的选取更为清晰)以三个全译本,以及七个节译本为参照,总共十个译本,(对译本的概述整合成文后的附录一)中文底本的参考工具是由中华书局出版,周振甫主编的《文心雕龙词典》以及《文心雕龙今译》。

何莲珍,方富民,周颂波,李航[2](2020)在《浙江大学“以人为本、多元创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案》文中研究表明为了响应浙江大学"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领导者"的培养目标,浙江大学外语教学中心坚持"以人为本,多元创新",在课程体系、评价方式、教学模式等方面开展了多元化、全方位的教学改革,有效地提升了教学质量,推进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第一、重构后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第二、浙江大学大学英语水平考试真正促进了英语教、学、评的有机融合,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第三、"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线下教学模式和个性化的线上学习模式相融合,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白蕾[3](2020)在《笔译教学中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与国之间竞争加剧,国家对思辨能力的培养也愈来愈重视。在教育部对英语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中,着重要求加强对思辨能力的培养,而国内对思辨能力的研究多集中于写作教学领域,对翻译教学领域关注较少。翻译不仅是英语专业本科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项高阶思维活动,在整个翻译过程中无论是阅读、转换、表达、词汇的选择、语句的衔接都离不开思辨能力的运用。论文基于文秋芳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采用文秋芳思辨人格倾向性问卷和三级笔译实务真题,调查东北石油大学2016级与2017级学生思辨能力现状,测试受试者的思辨人格特质和笔译水平,分析高年级学生思辨能力现状及思辨能力与笔译表现的相关性。通过用SPSS和Excel对所收回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与相关性分析,对测试文本和问卷进行整体分析和归纳总结,并通过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针对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思辨能力现状论文得出以下结论:1)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思辨人格整体表现相对较弱;2)在学术性与社会性两个类别中均处于摇摆不定阶段;3)在学术性类别中表现最好的是好奇心,最差的是自信度,社会性类别中表现最好的是正义性,最差的是寻真性;4)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笔译表现与其思辨人格倾向存在相关性。基于分析结果,论文就通过笔译教学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出了一些建议,分别从培养目标的与时俱进、完善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开辟课外模块、提升师资力量和优化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通过笔译教学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推动翻译能力的提升,从而培养出更多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端外语人才。

李柯卫[4](2019)在《APP支持的高中艺术生英语词汇教学设计与实践 ——以百词斩APP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课程标准对英语词汇教学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词汇量不断地增加给高中英语教学和学习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高中艺术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与普通高中生相比,其英语水平普遍比较薄弱,英语词汇教学与课程标准的要求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随着移动学习的普及,现有的APP整合了各种数字化学习技术优势,也为高中艺术生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本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以“制定计划、行动实施、观察分析、问题反思”四个步骤为研究框架,立足于高中艺术生英语词汇教学现状,针对现存的实际教学问题,开展百词斩APP支持的高中艺术生英语词汇教学设计与实践,旨在探索APP支持的高中艺术生英语词汇教学的实施策略。在行动研究实施前后分别对艺术生的英语词汇知识进行测试,并对其词汇学习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详细了解有关艺术生词汇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在每一轮教学实践中,由指导教师进行听课观察并填写课堂观察表,佐以迭代实践中大量的过程性数据,进而分析数据,不断优化APP应用策略,最终解决高中艺术生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最后,本研究从课前准备策略、课堂应用策略和课后巩固策略三个方面总结和阐释了APP支持的高中艺术生英语词汇教学的实施策略,为一线教师开展移动教学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开展的教学实践效果表明,APP支持的高中艺术生英语词汇教学设计与实践有利于激发艺术生背单词的兴趣,掌握单词记忆的方法和策略,提升英语词汇的实际运用能力。

李月[5](2018)在《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建设: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从大学英语教改状况入手,回顾四、六级考试和示范点的建设,并针对示范点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课程思政等解决方案,以期提高学生英语能力和业务素养,进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凸显示范点建设的示范性。

曹红梅[6](2015)在《伊宁市维吾尔族中学生英语教学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伊宁市第三中学、第八中学、第二十三中学为个案,采用文献法和田野调查法(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获取维吾尔族中学生英语学习的第一手资料。结合社会语言学、民族学、教育学等的理论和方法,从宏观政策环境、中观教学环境、微观学习者个体因素等三方面,分析伊宁市中学“汉语班”、“双语班”实施维吾尔族英语教学取得的成绩和不足,以及“民语班”维吾尔族学生对英语教学的态度和看法。依据调查发现的问题,提出发展和改进维吾尔族英语教育的意见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汉语班”中的维吾尔族学生大多英语学习动机程度高,课堂教学效果好;他们母语(维吾尔语)和汉语能力都很强,基本不需要借助维吾尔语帮助,可以以汉语为工具学习英语。任课教师对“汉语班”中的维吾尔族学生评价都很高,认为他们具有学习语言优势。学生家长大多关注和支持子女的英语学习,愿意为他们的英语学习投入财力和物力。“双语班”的英语教学处于起步阶段,师资力量极为薄弱,相关教育政策还不够成熟,制度建设尚处于摸索阶段。目前伊宁市“双语班”的英语教学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以及评价机制;教学活动全靠教师自行摸索,这势必会走许多弯路。学生的英语学习行为需要进一步加强;目前其英语学习呈“高兴趣,低行动”的状态,自报对英语有兴趣,却不愿为付出努力,甚至放弃英语学习。大部分家长对子女的英语学习持积极态度,部分家长还时常关注子女的英语学习,但也有少数家长担心英语学习会给孩子增加“不必要的”负担,影响孩子的高考成绩。“民语班”没有开设英语课程,但维吾尔族学生对学习英语持积极的态度;他们认为英语重要,“喜欢英语”。学生家长大多与学生观点一致,认为英语是“世界通用语”,学习英语对孩子今后发展有好处。大多数学生、教师及家长都认为,鉴于“民语班”学生汉语能力不强的现状,如果为他们开设英语课程,应该采用维吾尔语—英语的教学形式,或至少应该在“汉语—英语”的教学形式中加入维吾尔语讲解。而目前的师资条件难以满足,民语班英语课的开设需要探索。鉴于以上调查结论,伊宁市维吾尔族中学生的英语教学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这得我们思考和研究。宏观层面,鉴于维吾尔族学生具有较强的外语学习需求,应加大当地英语教育的规模和层次,并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为其开设其他外语语种课程。研究机构和学者应深入研究多语习得的一般规律和具体方法,指导维吾尔族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如何平衡和协调维吾尔语、汉语和英语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另外,目前“高考定乾坤”的教育评价政策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潜力,也不利于培养其综合素质。少数民族外语教育应改变传统的课程评价体制。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适时引入多元评价标准,强调过程评价,应用多样的评价方式来评价多元主体。

李杨[7](2015)在《关联翻译理论视角下的英语专业八级英译汉研究》文中提出关联翻译理论首次从认知的角度阐释翻译活动,将翻译视为是一个与人类大脑机制密切相关的言语交际行为。关联翻译理论的提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理论框架,同时被应用到众多领域之中。其中,对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翻译部分的研究相对较少。目前,专八考试在测试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综合水平方面的功能日益凸显,其成绩也已成为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评估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在广大英语教师及学生当中引起了广泛重视。通过对近十年英语专八英译汉试题的题材分类发现,演讲和一般性的文学小作品较多。本文以这两种题材为线索,从关联翻译理论的视角对其进行翻译研究,得出具有最佳关联性的译文。运用调查法,邀请五十位不同高校翻译专业及英语专业教师对所取得的关联性译文进行验证。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将教师反馈结果以数据的形式直观地展现出来。结果表明,关联性译文能够在正确认知作者交际意图的基础之上,将具有最佳关联的语境假设传递给译文读者,使其通过付出较小的努力获得足够的原文语境效果,获得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达到交际的成功。丰富关联翻译理论的实际应用领域,为翻译的多样性研究提供新视角。

徐倩[8](2014)在《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反拨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测试,尤其是大规模、高风险的测试,往往会对教与学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就是反拨作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TEM)是针对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进行的英语水平测试,作为一门全国性的重要考试,它必然会对本科英语专业的教与学产生一定影响。本研究采用多元化的研究方法,分步骤分阶段地研究TEM的反拨作用。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访谈等多种研究手段对英语高等教育领域的专家、参考院校的学科负责人、教师和考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TEM的熟悉程度、评价,对TEM反拨作用的认识,以及TEM对他们的英语教学产生了何种影响。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第一,引起TEM反拨作用的因素有哪些?第二,TEM的反拨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第三,对TEM反拨作用的研究会为TEM改革和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哪些建议?本研究借鉴了以往的反拨作用研究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TEM反拨作用模型,用来指导本研究。根据此模型,本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文献回顾,对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大纲、TEM考试大纲以及其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已有的TEM以及反拨作用研究成果,对TEM可能产生的反拨作用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第二阶段,设计问卷并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对专家、学科负责人、教师和学生的调查,了解他们对TEM的认识及评价,以及TEM对他们的影响。通过这些大规模的问卷调查,笔者对TEM的反拨作用的有了一个整体印象。第三阶段,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选择英语专业教学课堂进行课堂观察,调查TEM对课堂教学的影响,这有助于笔者了解TEM反拨作用在课堂上的真实体现。第四阶段,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有针对性地选择研究对象进行访谈,通过访谈找到研究过程中出现问题和疑点的答案。本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可总结如下。首先,大部分受访者对TEM的熟悉程度都很高,但是对TEM口试以及TEM评分标准的熟悉程度相对较低。第二,受访者对TEM的评价以正面为主,正面评价远多于负面评价,尤其是对TEM考试内容和方法的评价,相比较而言,TEM的施考和TEM的成绩报告满意度较低。第三, TEM反拨作用的评价正面大于负面,多数受访者认为TEM实现了考试大纲中提出的测试目标。第四,TEM成绩的使用多数符合考试大纲中的规定,但是考试成绩的误用仍然存在,如通过考试成绩来给院校排名、考核教师、授予学位和招聘员工。受访者对这些误用的态度模棱两可,有近半数受访者赞同使用TEM成绩来做出这些决策。第五,TEM对参考院校的课程设置产生了一定的反拨作用,主要体现在TEM备考课程的开设和TEM相关课程的设置上,但是TEM对参考院校的课程设置影响不大,多数TEM备考课程不超过半学期。第六,TEM对英语专业课堂教学有一定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教学内容往往以TEM考试内容为主;二是课堂教学形式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三是课堂交流更多采用中文,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是如此。第七,尽管TEM对高校英语教学产生了反拨作用,TEM并没有主导英语教学效果,与教师素质、学生努力程度等因素相比,TEM对英语专业教学效果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最后,笔者通过对本研究结果的分析阐述,提出了对TEM改革以及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些建议,如对TEM的考试内容、考试手段以及施考方式进行改进;加强命题者与考试使用者之间的交流;充分利用TEM的反馈信息,为英语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建议等。

谢慧[9](2013)在《交际语言测试理论对高职口译教学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探讨并揭示交际语言测试理论对高职口译教学实施的指导意义。笔者介绍并分析了交际语言测试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原则,以此为基础分析交际法口译测试的特点。由于语言测试与语言教学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科学的口译测试会对口译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以交际语言测试理论为指导,分析我国现行四大口译资格证书的真实性、交互性与评估标准及其对口译教学的指导作用。同时,以高职院校的英语专业口译教学作为考察对象,通过对高职学生与教师的调查问卷和电话访谈,分析学生的特点与口译教学的现存问题。结合符合高职口译实际情况的厦门大学口译资格证书的Ⅰ级和Ⅱ级,探讨总结出适合高职口译教学的发展策略,进一步证明了交际语言测试理论对语言教学的指导意义。交际语言测试理论产生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一个对语言测试更为客观全面的解读,它把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场景相结合,指出语言的使用过程是一个由各种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语言使用者的心理过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的过程。本文以该理论作为主导框架,通过对高职口译的课程目标、师资、教材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究,提出符合高职口译教学特点的发展方向:要培养面向一线的应用型口译人才。

任丽[10](2013)在《生态学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基于山东省三所高等院校的教学调查》文中研究表明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在这一精神的指导下,各校纷纷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加快大学英语教学的信息化、网络化和科学化的进程。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逐渐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变着传统大学英语教与学的环境、师与生的关系,极大地推动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另一方面,各高校在推行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引起了广大专家、学者的重视与研究,其中不乏真知灼见。然而多数研究都是围绕新教学模式进行的实验和探讨,较少有研究关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更鲜有研究去探求问题产生的根源,因而也无法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本研究尝试从生态学的角度去重新审视和研究大学英语教学,考察探究现代信息技术进入大学英语教学后,大学英语教学到底发生了何种变化,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寻根求源,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步骤,以推动新的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在生态学视角下,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是一个生态平衡的系统,各生态因子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磨合,已经处于相对兼容、稳定的状态。然而,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进入大学英语教学之后,必然使传统的教学目标、模式、教材、课程等因子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些变化自然会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引发诸多失调现象。因此本研究从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入手,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探究失调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优化措施,创设生命化、生活化的生态氛围,倡导教师与学生的协同发展,以求重新达到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的平衡。基于这一目标,本研究梳理并尝试回答了以下问题:第一,信息技术这一生态因子是否引起大学英语教学这一生态系统的变化?第二,如果信息技术引起了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的变化,那么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三,大学英语教学系统发生变化、产生失调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第四,如何解决这些失调问题,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优化大学英语教学系统,使之重新达到生态平衡?为了探讨与解答以上问题,本研究选取了山东省的三所高等院校(山东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和聊城大学)为研究背景,并有针对性的选取了不同性别、年龄、学历和职称的51名教师,以及随机抽样选取的484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运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访谈、课堂观察等方法来收集研究所需的文字、录音及影像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对比分析和探究考察。通过调查研究与数据分析,在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环境中,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的各生态因子较之传统教学在如下方面发生了变化: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估、课程设置、师生角色和生态环境等。这些变化打破了大学英语教学系统原有的生态平衡,引发了很多失调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规定、计划与实际操作之间的失调(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与形式、评估方式等方面);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的失调;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要求的失调;教学模式与教学条件的失调;教师与学生角色的失调以及大学英语教学环境的失调等方面。针对这些失调现象的根源与表象,本研究从生态学的角度对此做出了全面分析并指出这些失调现象是由于大学英语教学生态因子的生态位混乱、生态链受损以及无法准确把握生态规律等因素造成的。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试图从生态学视角提出如何处理并解决这些失调现象的建议和对策,探索如何优化构建大学英语教学的整体生态,以协调各因子间的关系,使失调的教学系统重新进入各生态因子能够兼容而且能动态、良性的发展轨道。为此,本研究提出了以下建议和对策:(1)架构大学英语教学系统优化模式,强调学生是这一模式中最重要的生态因子,教师、教学要素、信息技术、环境等因子在适宜的生态位上发挥作用、协同变化,并通过系统内外各因子间循环往复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与交换保证大学英语教学的整个系统处于动态平衡之中。(2)确立要实践这一优化模式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和具体策略,即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及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开放性和动态平衡性原则的指导下,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运用生态位、自组织和群体效应原理发展学生种内关系,关注其生命成长以促进种群的良性发展;根据共生协变和限制因子定律处理好种间(学生群体、教师群体、信息技术等)关系,实现协同进化,达到兼容状态。(3)强调实现大学英语教学优化模式,以人为本,就要以教师为关键因素,一方面,在正确定位教师生态位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其建设,实现教师生态位的拓展;另一方面,通过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激发内部动力,实现教师种群的生态化建设。由于实验样本选择的局限性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复杂性,本研究提出的策略和措施,不可能完全解决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全部问题,但笔者期望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充实和丰富大学英语教学的理论研究,能对他人的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为推动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贡献微薄之力。

二、四、六级考试英译汉系列讲座(1)(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六级考试英译汉系列讲座(1)(论文提纲范文)

(1)《文心雕龙》多重文化价值的译介探索与国际中文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三、汉语国际教育文化教学现状
    四、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海外研究现状
        (三)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与典籍英译的研究动态
    五、主要内容、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一)主要内容
        (二)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文心雕龙》的译介研究
    1.1 译介研究
        1.1.1 创作性叛逆下的译介学
        1.1.2 译介视角下的“误读”概念
    1.2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心雕龙》民间文化价值
    2.1 占卜祭祀
    2.2 神话传说
    2.3 人生仪礼
    2.4 图腾崇拜
    2.5 民间信仰
    2.6 语言民俗
    2.7 物质生活民俗
    2.8 物质生产民俗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心雕龙》文学艺术价值
    3.1 汉字文化教学
    3.2 哲学思辨
    3.3 选士用人
    3.4 文学创作
    3.5 诸子百家
    3.6 四书五经
    3.7 声律音乐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文心雕龙》历史地理价值
    4.1 文人历史人物
    4.2 历史文化
    4.3 山川地理
    4.4 战争文化
    4.5 四大发明
    4.6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心雕龙》海外译本概述
附录二 教学设计
附录三 本文关键句整合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浙江大学“以人为本、多元创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方案背景
2.组织架构
3.改革基础
4.教学目标
5.教学体系
6.课程设置
    6.1课程名称
    6.2修读对象和要求
7.评价体系
    7.1课程评价体系
        7.1.1形成性评估
        (1)课堂表现
        (2)自主学习
        (3)平时测验
        7.1.2终结性评估
    7.2英语水平测试
8.教学管理
    8.1排课方案
    8.2选课方案
    8.3以考代修及免听方案
附录:课程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三、课程教学内容
    四、课程教学方法
    五、课程评价方式
    六、主要教学用书

(3)笔译教学中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目的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思辨能力核心概念及理论模型
    1.1 思辨能力核心概念
    1.2 思辨能力理论模型
        1.2.1 思辨双维结构模型
        1.2.2 思辨三元结构模型
        1.2.3 思辨能力层级模型
第二章 国内外思辨能力研究综述
    2.1 国外思辨能力研究现状
        2.1.1 思辨能力量具研究
        2.1.2 思辨能力教学研究
    2.2 国内英语专业思辨能力研究现状
        2.2.1 英语专业思辨能力研究的数量及基本趋势
        2.2.2 英语专业思辨能力研究现状
第三章 笔译教学中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思辨能力现状调查及分析
    3.1 调查研究设计
        3.1.1 研究对象
        3.1.2 研究问题
        3.1.3 研究方法与工具
        3.1.4 研究过程
    3.2 现状分析
        3.2.1 问卷分析
        3.2.1.1 思辨人格倾向各维度均分的比较
        3.2.1.2 思辨人格倾向各维度内不同态度的人群分布
        3.2.2 笔译测试分析
        3.2.3 笔译测试成绩与思辨人格倾向相关性分析
        3.2.4 个案分析与文本分析
    3.3 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思辨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四章 笔译教学中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策略
    4.1 与时俱进的培养目标
    4.2 完善课程设置
    4.3 改进教学方法
    4.4 丰富教学内容
    4.5 开辟课外模块
    4.6 提升师资力量
    4.7 优化评价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附录1 思辨人格倾向调查问卷表
附录2 笔译测试

(4)APP支持的高中艺术生英语词汇教学设计与实践 ——以百词斩APP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课程标准对英语词汇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
        1.1.2 高中艺术生英语词汇教学与课程标准的要求差距较大
        1.1.3 APP的广泛应用对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可能支持
    1.2 研究内容
        1.2.1 APP支持的英语学习研究
        1.2.2 APP支持的高中艺术生英语词汇教学的设计研究
        1.2.3 APP支持的高中艺术生英语词汇教学的策略研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及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2.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APP
        2.1.2 教育APP
        2.1.3 词汇教学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教育APP的研究现状
        2.2.2 英语词汇教学的研究现状
        2.2.3 APP英语教学应用的研究现状
    2.3 理论基础
        2.3.1 多模态话语理论
        2.3.2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
        2.3.3 二语习得理论
3.APP支持的高中艺术生英语词汇教学设计
    3.1 APP支持的高中艺术生英语词汇教学设计依据
        3.1.1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的分析
    3.2 APP支持的高中艺术生英语词汇教学内容分析
    3.3 高中艺术生特征分析
    3.4 APP支持的高中艺术生英语词汇教学设计的资源工具分析
    3.5 APP支持的高中艺术生英语词汇教学设计
        3.5.1 教学设计思想
        3.5.2 教学目标设计
        3.5.3 教学实施条件
        3.5.4 教学活动设计
        3.5.5 教学评价设计
4.APP支持的高中艺术生英语词汇教学实践
    4.1 教学实践概述
        4.1.1 实践场地
        4.1.2 教学现状
        4.1.3 研究团队
        4.1.4 实践进程
        4.1.5 数据收集及工具
    4.2 第一轮行动研究——How to be a good friend?
        4.2.1 制定计划
        4.2.2 行动实施
        4.2.3 观察分析
        4.2.4 问题反思
    4.3 第二轮行动研究——Say NO to Chinglish
        4.3.1 制定计划
        4.3.2 行动实施
        4.3.3 观察分析
        4.3.4 问题反思
    4.4 第三轮行动研究——My Travel journal
        4.4.1 制定计划
        4.4.2 行动实施
        4.4.3 观察分析
        4.4.4 问题反思
    4.5 APP支持的高中艺术生英语词汇教学活动的实施策略
        4.5.1 课前准备策略
        4.5.2 课堂应用策略
        4.5.3 课后巩固策略
5.APP支持的高中艺术生英语词汇教学实践效果分析
    5.1 对照班与实验班的词汇知识测验
    5.2 APP支持的艺术生英语词汇教学的调查
    5.3 师生对APP支持的英语词汇教学的评价
    5.4 研究结论
6.研究总结及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建设: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示范点的建设回顾
    1. 新一轮的大学英语教改。
    2. 示范点建设回顾。
二、示范点的建设目标、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1. 建设目标。
    2. 存在问题。
    3. 解决问题的对策。
三、示范点建设的展望
四、结束语

(6)伊宁市维吾尔族中学生英语教学的社会语言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动态
        (一) 国外研究
        (二) 国内研究
    四、主要内容
    五、主要研究方法
    六、论文结构
第一章 新疆外语教育历史沿革
    第一节 民国之前的外语教育
        一、古代经文学校
        二、清代外语教育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外语教育
        一、杨增新时期
        二、盛世才时期
        三、国民党时期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后新疆的外语教育
        一、除旧立新
        二、停滞荒废
        三、改革调整
        四、迅速发展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伊宁市教育概况
    第一节 伊宁概况
        一、人文地理概况
        二、历史沿革
        三、维尔族的语言生活
    第二节 教育概况
        一、高等教育
        二、基础教育
        三、民族教育
        四、师资建设
        五、对外交流
    第三节 英语课程开设情况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伊宁市普通初中英语教学研究
    第一节 调查点简介
    第二节 汉语班师生及学生家长的英语教学态度
        一、教师态度
        二、学生态度
        三、家长态度
    第三节 双语班师生及学生家长的英语教学态度
        一、教师态度
        二、学生态度
        三、家长态度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伊宁市高中民语班英语教学研究
    第一节 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调查点简介
    第二节 高中民语班英语学习态度研究
        一、家庭语言环境
        二、社会语言环境
        三、学校语言环境
        四、语言文字能力
        五、语言文字态度
        六、对英语学习的态度
        七、家长对子女英语学习的态度
        八、学生期望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中汉语班学生英语学习态度及行为研究
    第一节 语言环境、语言能力、语言态度
        一、家庭语言环境
        二、社会语言环境
        三、学校语言环境
        四、语言文字能力
        五、语言文字态度
    第二节 英语课堂学习研究
        一、课堂参与
        二、学习评价
    第三节 学习者个人因素考察
        一、英语学习动机
        二、努力程度
        三、学习策略
        四、学习障碍
    第四节 英语学习外部环境
        一、家长支持
        二、教辅材料
        三、英语课时量及考试制度
        四、学生对外在环境的期望
    第五节 汉语班教学概况小结
第六章 伊宁三中双语班学生英语教学研究
    第一节 伊宁三中双语班英语教学概况
    第二节 语言环境、语言能力、语言态度
        一、家庭语言环境
        二、社会语言环境
        三、学校语言环境
        四、语言文字能力
        五、语言文字态度
    第三节 英语课堂学习研究
        一、课堂参与
        二、学习评价
    第四节 学习者个人因素考察
        一、英语学习动机
        二、努力程度
        三、学习策略
        四、学习障碍
    第五节 英语学习外部环境
        一、家长支持
        二、教辅材料
        三、英语课时量及考试制度
        四、学生期望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伊宁八中双语班学生英语教学研究
    第一节 伊宁八中双语班英语教学概况
    第二节 语言环境、语言能力、语言态度
        一、家庭语言环境
        二、社会语言环境
        三、学校语言环境
        四、语言文字能力
        五、语言文字态度
    第三节 英语课堂学习研究
        一、课堂参与
        二、学习评价
    第四节 学习者个人因素考察
        一、英语学习动机
        二、努力程度
        三、学习策略
        四、学习障碍
    第五节 英语学习外部环境
        一、家长支持
        二、教辅材料
        三、英语课时量及考试制度
        四、学生期望
    第六节 八中与三中英语教学情况对比研究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问题与思考
    第一节 伊宁市维吾尔族中学生英语教学现状与问题
        一、汉语班英语教学现状及问题
        二、双语班教学现状及问题
        三、民语班学生的期望与现实
    第二节 宏观政策环境思考
        一、考试评价体系
        二、外语语种设置
        三、语言课程规划
    第三节 中观教学环境的思考
        一、提升师资水平
        二、推进统一教学大纲,教材教辅的研究和编写工作
        三、按学生英语水平分班,因材施教
        四、加强全国范围内的校际交流,学习优秀教学经验
        五、丰富课堂内外的英语学习活动
    第四节 学习者环境的思考
        一、汉语能力影响英语学习
        二、转变“高兴趣低行动”的状态
        三、英语起始学段的问题
    第五节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今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访谈提纲
        (一) 教育局主管领导访谈
        (二) 学校领导访谈
        (三) 教师访谈
        (四) 学生访谈
        (五) 家长访谈
    附录二 调查问卷
        (一) 学生调查问卷Ⅰ
        (二) 学生调查问卷Ⅱ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关联翻译理论视角下的英语专业八级英译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内研究综述
        一、关联翻译理论综述
        二、英语专业八级及同类考试综述
    第二节 国外研究综述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依据——关联翻译理论
    第一节 明示——推理交际模式
    第二节 关联性与最佳关联
    第三节 认知语境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专八英译汉试题中关联翻译理论的应用
    第一节 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翻译部分介绍
    第二节 题材特征介绍
        一、演讲题材的特征
        二、一般性文学作品的特征
    第三节 专八英译汉试题中关联翻译理论的应用
        一、演讲类试题中的应用
        二、一般性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验证与讨论
    第一节 验证介绍
        一、验证目的
        二、验证假设
        三、验证对象
    第二节 验证工具
    第三节 结果分析
        一、演讲类题材
        二、一般性文学作品
    第四节 结论与反思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局限性反思
        三、研究启示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反拨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List of Acronyms
List of Figures
List of Table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
        1.1.1 Washback effects
        1.1.2 TEM
        1.1.3 Washback effects of TEM
    1.2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1.2.1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1.2.2 Practical significance
        1.2.3 Reference values
    1.3 Stages of the research
    1.4 Outline of the dissertation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Definitions of washback
        2.1.1 Washback or backwash
        2.1.2 Different terms used
        2.1.3 Washback and Validity
    2.2 Dimensions of washback
        2.2.1 Direction
        2.2.2 Extent
        2.2.3 Intensity
        2.2.4 Intentionality
        2.2.5 Length
        2.2.6 Specificity
    2.3 Theoretical frameworks for washback studies
        2.3.1 Alderson and Wall’s Washback Hypotheses
        2.3.2 Hughes’ Washback Trichotomy
        2.3.3 Bailey’s Basic Model of Washback
        2.3.4 Green’s Washback Model
    2.4 Empirical studies on washback
        2.4.1 Summary of empirical studies
        2.4.2 A critique of approaches in washback studies
    2.5 Framework for TEM washback study
        2.5.1 Contributing factors to TEM washback
        2.5.2 TEM washback mechanism
        2.5.3 Several terms redefined
        2.5.3.1 TEM test construct
        2.5.3.2 TEM test characteristics
        2.5.3.3 Overlap
        2.5.3.4 Positive and negative washback
    2.6 Summary
Chapter Three An Overview of TEM
    3.1 The educational system in China
    3.2 The history of TEM
        3.2.1 The launch of TEM
        3.2.2 The development of TEM
        3.2.3 The soaring test population
        3.2.4 Research on TEM
    3.3 TEM test characteristics
        3.3.1 TEM test purpose
        3.3.2 TEM test content and format
        3.3.3 TEM administration and marking
        3.3.4 TEM test score report and interpretation
    3.4 TEM test characteristics vs. the Teaching Syllabus
        3.4.1 The Teaching Syllabus
        3.4.2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eaching Syllabus and TEM characteristics
    3.5 Summary
Chapter Four Research Methodology
    4.1 Overall research framework
        4.1.1 Research questions
        4.1.2 Research design
    4.2 Participants
    4.3 Instruments
        4.3.1 Research design for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s
        4.3.1.1 The survey questionnaires
        4.3.1.2 Data collection
        4.3.1.3 Data analysis
        4.3.2 Classroom observations
        4.3.2.1 English classrooms observed
        4.3.2.2 Teachers observed
        4.3.2.3 The observation scheme
        4.3.2.4 Data collection
        4.3.3 Interviews
    4.4 Considerations for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4.4.1 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instruments
        4.4.1.1 The questionnaires
        4.4.1.2 The classroom observation scheme
        4.4.1.3 The interview questions
        4.4.2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4.4.2.1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s
        4.4.2.2 The classroom observations
        4.4.2.3 The interviews
        4.4.3 Triangulation
        4.4.3.1 Data triangulation
        4.4.3.2 Methodological triangulation
    4.5 Summary
Chapter Five Stakeholders’ perceptions of TEM and its washback
    5.1 Experts’ perceptions
        5.1.1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5.1.2 Experts’ evaluation of TEM
        5.1.2.1 TEM characteristics
        5.1.2.2 Use and interpretation of TEM scores
        5.1.3 Experts’ perception of TEM washback
        5.1.4 Factors influencing teaching outcome
    5.2 Program administrators’ perceptions
        5.2.1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5.2.2 Program administrators’ evaluation of TEM
        5.2.2.1 Familiarity with TEM
        5.2.2.2 Evaluation of TEM test quality
        5.2.2.3 Use and interpretation of TEM scores
        5.2.3 Program administrators’ perception of TEM washback
        5.2.4 Washback on course design
        5.2.5 Individual differences
        5.2.6 Factors influencing teaching outcome
    5.3 Teachers’ perceptions
        5.3.1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5.3.2 Teachers’ evaluation of TEM
        5.3.2.1 Familiarity with TEM
        5.3.2.2 Evaluation of TEM test quality
        5.3.2.3 Use and interpretation of TEM scores
        5.3.3 Teachers’ perception of TEM washback
        5.3.4 Washback on classroom teaching
        5.3.4.1 TEM preparation classes
        5.3.4.2 Washback from TEM revision
        5.3.5 Individual differences
        5.3.6 Factors influencing teaching outcome
    5.4 Students’ perceptions
        5.4.1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5.4.2 Students’ evaluation of TEM
        5.4.2.1 Familiarity with TEM
        5.4.2.2 Evaluation of TEM
        5.4.2.3 Use and interpretation of TEM results
        5.4.3 Students’ perception of TEM washback
        5.4.4 TEM preparation
        5.4.4.1 In-class learning
        5.4.4.2 After-class learning
        5.4.5 Learning effects
        5.4.6 Individual differences
        5.4.7 Factors influencing learning outcome
    5.5 Triangulation
        5.5.1 Data triangulation
        5.5.1.1 Familiarity with TEM
        5.5.1.2 Evaluation of TEM
        5.5.1.3 Use and interpretation of TEM scores
        5.5.1.4 Introduction of TEM preparation courses
        5.5.1.5 Activities conducted in TEM preparation classrooms
        5.5.1.6 Factors influenc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outcome
        5.5.2 Methodological triangulation
        5.5.2.1 Closed vs. open-ended questionnaire responses
        5.5.2.2 Questionnaire vs. interview findings
    5.6 Summary
Chapter Six Classroom Practice and the Washback of TEM
    6.1 The teachers observed
    6.2 The English classes observed
    6.3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classroom practice
        6.3.1 Teaching content
        6.3.2 Teaching methods
        6.3.2.1 Classroom activities organized
        6.3.2.2 English used in classrooms
        6.3.2.3 Features of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6.3.2.4 Classroom atmosphere
    6.4 TEM preparation classes vs. non-preparation classes
        6.4.1 Teaching content
        6.4.2 Teaching methods
        6.4.2.1 Classroom activities organized
        6.4.2.2 English used in class
        6.4.2.3 Features of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6.4.2.4 Classroom atmosphere
    6.5 Other factors affecting classroom practice
        6.5.1 English used in class
        6.5.2 Features of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6.5.3 Classroom atmosphere
    6.6 Triangulation
        6.6.1 Classroom observation findings vs. questionnaire findings
        6.6.1.1 Teaching content in TEM preparation and non-preparation classes
        6.6.1.2 Other factors influencing classroom practice
        6.6.2 Classroom observation findings vs. interview findings
        6.6.3 Classroom observation findings vs. document analysis
    6.7 Summary
Chapter Seven Conclusions and Implications
    7.1 Summary of the major findings
        7.1.1 Washback effects perceived by experts
        7.1.2 Washback effects perceived by program administrators
        7.1.3 Washback effects perceived by teachers
        7.1.4 Washback effects perceived by students
        7.1.5 Washback effects on English classrooms
    7.2 Implications for the reform
        7.2.1 Implications for TEM reform
        7.2.1.1 TEM test content and method
        7.2.1.2 TEM test administration
        7.2.1.3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M test developers and TEM users
        7.2.2 Implications for the reform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7.2.2.1 Course design
        7.2.2.2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7.3 Limitation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7.3.1 Limitations
        7.3.2 Directions for future study
Bibliography
Appendix Ⅰ Survey Questionnaires
Appendix Ⅱ Classroom Observations
Appendix Ⅲ Interviews

(9)交际语言测试理论对高职口译教学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口译市场蓬勃发展
        1.1.2 高职口译课程应运而生
        1.1.3 高职口译教学仍处困境
    1.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概述
    2.1 语言测试理论的发展阶段
        2.1.1 语言测试的科学前时期
        2.1.2 语言测试的心理测量学-结构主义时期
        2.1.3 语言测试的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时期
    2.2 交际语言测试
        2.2.1 交际语言能力模式
        2.2.2 交际语言测试理论的原则和特点
    2.3 基于交际法的口译测试
        2.3.1 口译的性质和特点
        2.3.2 口译的交际模式
        2.3.3 交际法口译测试的特点
    2.4 语言测试与语言教学的关系
        2.4.1 语言教学的第一性
        2.4.2 语言测试对语言教学的反拨作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交际语言测试理论视角下的四大口译资格认证考试
    3.1 四大口译资格证书考试介绍
        3.1.1 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NAETI)
        3.1.2 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CATTI)
        3.1.3 上海外语口译证书考试(SIA)
        3.1.4 厦门大学口译资格证书(EIC)
    3.2 交际语言测试理论下的四大口译资格证书比较
        3.2.1 测试的真实性
        3.2.2 测试的交互性
        3.2.3 测试的评估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职口译教学的特点与现状
    4.1 高职口译教学的培养目标
    4.2 高职外语类专业的教学特点
    4.3 高职口译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4.3.1 调查目的
        4.3.2 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4.3.3 调查内容及分析
    4.4 高职高专口译教学存在的问题
        4.4.1 缺少明确的课程目标
        4.4.2 缺少合适的口译素材
        4.4.3 缺少合格的口译教师
        4.4.4 待优化的口译教学内容和方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厦大口译证书的高职口译教学模式
    5.1 高职口译的课程目标
    5.2 高职口译的教学改革
        5.2.1 口译师资队伍的改良
        5.2.2 口译教材的改革
        5.2.3 口译教学方法的优化
        5.2.4 口译员的职业素质培养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和实用意义
    6.2 本文的不足之处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10)生态学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基于山东省三所高等院校的教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1.2.1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历程
        1.2.2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现状
    1.3 研究目的、方法和意义
    1.4 论文框架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传统学习理论的反思
    2.2 生态学与教育生态学有关概念和原理
        2.2.1 基本概念
        2.2.2 基本原理
    2.3 生态化教学与生态外语教学观
        2.3.1 生态化教学
        2.3.2 生态外语教学观
    2.4 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
        2.4.1 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分析
        2.4.2 大学英语教学的生态功能
        2.4.2.1 大学英语教学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2.4.2.2 大学英语教学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2.4.2.3 大学英语教学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2.5 小结
第三章 生态学视角外语教学研究现状
    3.1 生态学发展概述
    3.2 国外教育生态学的研究发展
    3.3 国内教育生态学研究
        3.3.1 我国学者对教育生态学的研究
        3.3.2 我国学者对外语教育生态的研究
        3.3.2.1 国内研究的主要着作
        3.3.2.2 国内研究文献
    3.4 小结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对象
    4.2 研究问题、变量和内容
        4.2.1 研究问题
        4.2.2 研究变量和内容
    4.3 研究方法和过程
    4.4 小结
第五章 调查结果与分析
    5.1 调查结果与发现
        5.1.1 对大学英语教学生态因子的调查与发现
        5.1.1.1 教学目标的变化
        5.1.1.2 教学要求的变化
        5.1.1.3 教学模式的变化
        5.1.1.4 教学方法与形式的变化
        5.1.1.5 教学内容的变化
        5.1.1.6 教学评估的变化
        5.1.1.7 课程设置的变化
        5.1.1.8 师生角色的变化
        5.1.2 生态环境的变化
        5.1.2.1 物质环境的变化
        5.1.2.2 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
        5.1.2.3 精神环境的变化
    5.2 调查结果的分析
        5.2.1 规定、计划与实际操作之间的失调
        5.2.2 教学要求与教学目标的失调
        5.2.3 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要求的失调
        5.2.4 教学模式与教学条件的失调
        5.2.5 教师与学生角色的失调
        5.2.6 生态环境的失调
    5.3 大学英语教学失调现象的生态解读
        5.3.1 大学英语教学生态因子的生态位混乱
        5.3.2 大学英语教学生态链受损
        5.3.3 无法准确把握大学英语教学生态规律
    5.4 小结
第六章 生态化大学英语教学的优化
    6.1 大学英语教学生态优化模式
    6.2 大学英语教学生态优化原则
        6.2.1 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6.2.2 遵循生态系统整体性的原则
        6.2.3 遵循生态系统开放性的原则
        6.2.4 遵循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原则
    6.3 生态化大学英语教学优化策略
        6.3.1 以人为本,观念先行
        6.3.2 关注学生种群内部的生命成长
        6.3.3 重视种间的协同进化
    6.4 生态化大学英语教学优化的关键因子——教师
        6.4.1 教师生态位的建设
        6.4.2 教师的生态化发展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研究内容回顾
    7.2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7.3 对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四、四、六级考试英译汉系列讲座(1)(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心雕龙》多重文化价值的译介探索与国际中文教学研究[D]. 赫学佳. 山西大学, 2021
  • [2]浙江大学“以人为本、多元创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案[J]. 何莲珍,方富民,周颂波,李航. 大学外语教学研究, 2020(00)
  • [3]笔译教学中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D]. 白蕾.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4)
  • [4]APP支持的高中艺术生英语词汇教学设计与实践 ——以百词斩APP为例[D]. 李柯卫.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5]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建设:回顾与展望[J]. 李月. 校园英语, 2018(49)
  • [6]伊宁市维吾尔族中学生英语教学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 曹红梅. 中央民族大学, 2015(01)
  • [7]关联翻译理论视角下的英语专业八级英译汉研究[D]. 李杨. 黑龙江大学, 2015(06)
  • [8]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反拨作用研究[D]. 徐倩.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9)
  • [9]交际语言测试理论对高职口译教学的启示[D]. 谢慧. 厦门大学, 2013(05)
  • [10]生态学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基于山东省三所高等院校的教学调查[D]. 任丽.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08)

标签:;  ;  ;  ;  ;  

四六级英语翻译系列讲座(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