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个女人挑起的战争(上)——科索沃战争内幕(论文文献综述)
朱莉[1](2021)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美国资本与台湾地区》文中研究说明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生产为一切形式的社会存在创造物质基础,权力源于对生产的控制。大航海时代以来资本主义在全球扩张,此后受不同主导资本影响的霸权国基于对全球生产的控制建立起世界霸权。20世纪中期以后,军工资本主导下的美国建立起新形态的资本主义世界霸权,军工资本的特殊性使得巨额的国防开支和无休止的军事行动成为二战结束后资本积累的主要方式。资本的“信条”是控制和获利——控制全球生产体系,确保资本积累循环,实现资本永续增殖。基于此,二战结束后美国军工资本着力打通全球生产中的四大环节,即生产、消费、交换、分配,并竭力在各个环节中取得优势地位,以实现对全球生产体系的全面控制。美国长期介入台湾问题根本上是基于资本控制全球生产的需要。二战结束后美国军工资本膨胀,为保障军工利益而存在的庞大军工生产与相对有限的市场需求使得“消费”成为军工生产四大环节中的重要“缺环”,而台湾地区在美国主导的全球生产体系中扮演的正是这样一个作为“市场”的“补环”角色。美国对台政策是对华政策的一部分,而对华政策则是美国国内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20世纪70年代后在全球扩张的金融资本与军工资本既“统一”又“对立”,长期以来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维持现状”的姿态便是平衡军工资本和跨国金融财团的结果。
成向东[2](2021)在《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国际合作”问题就是研究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国际合作现象与行为的普遍性与复杂性使理论研究成为一大难题。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发展,人类文明也进入多层次、多元化、多问题碰撞交融、竞争合作的阶段,单一或局部的、简单的方式已经无法解决世界所面临的动态性、开放性、复杂性以及系统性的发展问题。在多元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进程中,人类的命运越来越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寻求合作将会更加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更为广泛的意义上,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如何走向和合共生、命运与共的道路既是扬弃旧的世界秩序,构建世界新秩序的过程,也是人类走向合作文明的重大实践课题。从全球的视野和胸怀去理解“合作”已经成为理论与实践的迫切需要,“合作”理应成为当今世界“大理论”视阈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尽管现实主义者们看到的是世界之乱与大国冲突的种种现实,但人类终究是向前看的“智慧生灵”,需要以非凡的勇气、足够的“智慧”走出冲突的困境。冲突与合作是一个可以相互转化的统一体,只要有解决冲突的架构,就会有合作的基础。实践构成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逻辑。如何以“大合作”的实践形式走向未来是当代世界面临的共同课题。问题驱动发展转型,危机生成发展共识。当人类社会面临共同的发展难题时,如何促进人类对全球发展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和深刻反思,将决定着人类的未来走向。如果国际合作世界观、国家能力与国际制度三个变量系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在实践层面的增量改进与优化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国际秩序和谐化的可能性要素就会不断积累增加。“霸权稳定”的终结与新的“合作稳定”秩序的产生将不可避免,代替旧有观念的,将是新的“合作文明”的实践与真正“命运共同体”的实现。本研究旨在全面系统分析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基础概念、立论基础、范式结构、实践逻辑、现实困境与深化路径。具体而言,就是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方法出发,以系统化理论框架解释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探求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三个基本变量因素,即“世界观-能力-制度”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国际合作。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关系是怎样影响国际体系的变动,促进世界走向和平发展的历史进程这一规律。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建构的最终目的是从复杂的国际合作现象中发现合作的“中国逻辑”与“中国特色”。论文除导论和结语之外,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研究起点。集中阐释了国际合作的相关基本概念,对“中国特色国际合作”这一研究主题进行概念界定,并阐明“理论整体性”研究的意义。第二章是立论基础。主要从四个维度阐述了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理论渊源,构成了本文的立论基础。第三章是理论分析。尝试构建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分析的系统框架,即国际合作的“世界观-能力-制度”系统结构,着力探讨世界观与国际合作的关系、国家能力与国际合作的关系、国际制度与国际合作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根本上揭示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规律性。第四章是实践考察。论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国际合作思想的历史演变;从“世界观-能力-制度”结构范式出发对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创新进行案例分析;系统总结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基本经验;第五章是现实困境。从世界观、国家能力、国际制度三个层面对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现实困境进行深入分析;第六章是深化路径。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路径。
高妍[3](2020)在《“伪娘”亚文化现象的美学解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伪娘”亚文化审美在当今社会已是文化审美研究的热点,但早已不是奇谈。大众文化与网络媒介的发展,将这一社会亚文化的基本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作为一种亚文化,注定其地位处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审美观的边缘地带。与传统的男女二分的性别审美观认为的“阳刚”与“阴柔”绝对二分的审美理念不同,“伪娘”亚文化不再追求“阳刚”与“阴柔”的明确对立,并且在个性化审美与大众传媒的共同催化下,社会的审美风尚、审美理念对于性别形态的“美”与“丑”的评价态度也在发生时代性的变迁。化妆品、时装、香水都很难再说是女性的专属。无论女扮男,还是男扮女都已属于个性化的审美趣味,“美”的评判标准在时代的发展进程中早已失去了绝对的准则。“伪娘”亚文化审美是对性别气质多元化审美的追求。他们一方面渴望实现“自我”,寻找生命的“本己本真”的存在状态;另一方面,希望获得社会文化的参与权和话语权,以及社会的审美认同。本文的基本内容除绪论和后记外将分为四个章节呈现,解决四个主要问题。第一章主要解决“伪娘”之“伪”的意义问题,及其在当代存在的可能性成因等问题;第二章以伯明翰学派的亚文化理论作为工具对“伪娘”这一亚文化现象进行深度剖析,探析其作为一种亚文化现象的“风格”与“仪式”,并探求其在何种意义可以将其进行审美解读;第三章主要解决该亚文化现象与主流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伪娘”亚文化审美与主流审美的关系不仅是对抗的,“伪娘”亚文化审美也渴望与主流审美一同发声。第四章将视线拉回到该亚文化现象本身,探求其在宏观层面的文化处境问题和微观层面的“伪娘”个体内在的灵与肉的问题。本文以“伪娘”亚文化审美现象作为研究对象,旨在为人们了解和研究“伪娘”现象提供新的视角。其次,对于当代社会审美心理的探究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化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亚文化在中国涌现,如何更准确地理解和阐释亚文化已成为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因此,对“伪娘”亚文化的美学解读和研究能够为国内其他亚文化研究提供类比依据。
储召锋[4](2017)在《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研究》文中提出在国际政治的历史长河中,联盟的起源与冲突的出现一样久远。自人类社会产生冲突和战争以来,联盟便成为国家、城邦、帝国或其他政治行为体用以赢得战争、维护安全最常用有效的手段之一。合纵连横和联盟交锋的结局往往事关一个国家的兴衰、地区的稳定甚至国际体系的变迁。联盟战略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借以倍增力量、遏制挑战者、约束盟友、控制伙伴、保持全球优势地位的重要工具。美国从推行联盟战略中获取巨大的利益,遍布全球的联盟体系及其基础上的前沿部署是美国赢得冷战的重要砝码。冷战结束后,美国的联盟体系非但没有如众多战略家预言的那样随着共同威胁的消逝而瓦解,反而经过一番调试转型后重新焕发活力,并继续发挥着护持美国全球霸权的战略推手作用。本文借助历史分析法和逻辑归纳法尝试对冷战后的美国联盟战略进行系统性研究。首先回顾梳理美国联盟战略形成和发展的历程。联盟战略一经形成就服务于美国大战略,自然也遵循美国大战略的演进逻辑。从策略性地运用联盟外交到坚定不移地推行联盟战略,反映了美国大战略从孤立主义向全球扩张的本质蜕变。其次,分析冷战后美国联盟体系的结构与功能。不同于历史上欧洲对抗性联盟的短命之躯,美国联盟体系拥有更加稳固的结构和更为多样的功能,因而能够成为具有较强适应力和生命力的战略形态。第三章透视塑造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的动力因素。它既包含美国历史文化积淀所成的战略文化传统、战略缔造与实施的惯性等内生动力,也包含国际体系变迁、伙伴盟友关系演化等外在牵引。第四章考察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的管理及效能。笔者将美国联盟管理归纳为利益协调式、制度规则式和霸权主导式三种模式。在维持和管控联盟内外行为的过程中,美国通常是综合应用这三种管理模式。第五章研判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面临的挑战,继而展望其发展前景。冷战后美国联盟的安全困境问题将愈益突出,美国与盟友的矛盾分歧或将成为常态。联盟是美国拥有的一项战略资产。然而,随着其转型后规模与职能的过度延伸,未来也可能变为拖累美国的战略负担。最后,分析美国联盟战略中的中国因素。中国崛起是触发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调整尤其是亚太联盟战略强化的重要外在推力。在美国不断强化亚太联盟针对中国的遏制功能的情势下,我们既要保持战略耐心和定力,也应在外交、政治、军事等方面多措并举,主动加强战略谋划与应对。
胡文秀[5](2013)在《美国军事安全体制的效能分析》文中指出军事安全是国家关注的核心议题,建立完整、高效的军事安全机制是实现国家安全的重要条件。文章分析了美国军事决策机构、情报机构、咨询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的内容及其作用机制,并以科索沃战争为例,对美国军事安全体制的效能进行了分析。尽管中国与美国在制度、意识形态和防务战略上存在差异,但是可以在咨询机构、情报机构、军事指挥机制和监督机制改革上,借鉴美军的经验。
赵静敏[6](2011)在《从科索沃独立看美俄欧在巴尔干地区的争夺》文中研究指明巴尔干地区一直是欧洲战争最频繁的地区,被称之为欧洲的“火药桶”。这里是欧洲最复杂的地缘政治地区,区域内部的民族矛盾和世界大国的插手干预是导致巴尔干地区形势长期动荡的两大因素,巴尔干半岛位于亚洲、欧洲和非洲三大洲的交界地带,周围有地中海、爱琴海和黑海,是沟通亚、欧、非三大洲的交通要冲,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历来是兵家的必争之地。由此可见,巴尔干地区险要的地势、丰富的资源和战略位置的特殊性是其吸引大国眼球、引发列强介入该地区事物的自然因素。另外,从民族构成来看,巴尔干地区民族众多,各个族群宗教信仰各异,不同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导致巴尔干地区各民族之间摩擦不断。本文以科索沃独立为例,对巴尔干地区的历史及现状加以分析,从地缘政治战略、宗教因素、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方面分析科索沃问题背后的大国之间即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欧盟及俄罗斯对这一地区利益博弈。本论文分为三个大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巴尔干地区的历史状况及大国影响下这一地区的内部矛盾纷争,其中分析巴尔干地区的历史演变可以为美俄欧对这一地区争夺的原因提供一些的重要素材,也是本文写作的一个关键所在。第二部分本人围绕科索沃独立分析美俄欧分别在巴尔干地区影响的政策演化过程及三方在此地区不同时期所表现出的矛盾及影响力。第三部分,针对科索沃独立这一事实所造成的影响包括巴尔干地区和国际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最后结论总结三点:第一,科索沃独立后,发展前景并不乐观;第二,由美俄欧在巴尔干地区影响对美俄欧在巴尔干地区的未来作用进行预测;第三,对巴干地区的前景做了一下分析和预测。
黄书亭[7](2008)在《20世纪美国杰出CEO的危机管理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南北战争以降的背景下,依托管理学基本原理,在多学科的视域中,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以哲学、类型学、案例研究为框架,综合集成各种思想方法,以20世纪美国杰出CEO安德鲁·卡内基、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约翰·D·洛克菲勒、亨利·福特、艾尔弗雷德·P·斯隆、托马斯·J·沃森、小托马斯·J·沃森、李·艾柯卡、杰克·韦尔奇为线索,用比较的视角,实证的方法,述评的文体,对重大危机事件进行描述、对比、统计、总结、研究,基于案例进行推理,剖析决策过程,认识危机的发生机制与显着特征,分析危机管理策略,上升为方法论原则,回归到危机管理实践。危机的分类多种多样。危机的酝酿、发生和变化,关联着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危机是不确定性的表现形式,是科学管理理论逻辑展开的结果,是人格缺陷、制度缺陷、美国难题的体现,是“市场失灵”、“政府失灵”、“技术失灵”的后果,是领导与管理失衡的结果,是若干周期理论的折射,是现代化、全球化的伴生现象。较为科学的危机管理策略是:诚信,务实,盈利,专注,清醒,依法经营,肩负使命,洞悉人性,妥当归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财富观,承担社会责任。真诚面对公众,善待伙伴,擅长沟通,善于管理上司,防范环境污染,提防政治风险。热爱生活,忠于家庭,积极休闲,交往慎重。面对现实,反应适度,持续改进,创新商业模式,形成核心能力,摆脱行为惯性,不苛求完美。讲究方法,规避不确定性,创新品牌,警惕多元化陷阱。重视隐性知识,注重教育训练。保持历史感,避免简单化,建立竞争性的企业文化、柔性的组织结构、规范的法律机制,建立“高瞻远瞩公司”。本文提供观察美国近现代史的新颖视角:多角度勾连企业、人物、社会与历史,构成研究美国经济制度史乃至美国历史的参照系,为理解企业管理与管理思想的发展,为观察新闻史、战争史及休闲史,为评价美国文化、美国内战、工人运动、城市化、新政、美国改革、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和特点提供新视角;本文是案例研究的积极尝试:以问题为导向,围绕核心概念,选择事例,分析数据,提炼观点,审视、验证和创新传统理论,弥补理论分析的空洞、乏味,避免随机、失控现象,兼顾量的研究与质的分析,在研究和运用上开辟新的领域,尝试新的方法,提供有益的建议,研究过程规范、标准;本文是学科交叉的有益探讨:涉及宽泛的时空范畴,涉猎管理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军事学等领域,在管理学与多学科的融合中,剖析典型人物和典型案例,阐释杰出CEO的历史地位、得失成败与现实价值,体现扎实的人文功底,有助于管理学的学科建设和理论建构,其研究策略、文体与叙述方式,有一定的示范价值。
聂宏毅[8](2009)在《中国与陆地邻国领土争端问题研究(1949-2007)》文中指出领土争端素来是战争与冲突的根源之一,从早期殖民主义的开疆拓土到帝国主义的蚕食瓜分,再到民族国家的独立兴起,无不伴随着领土争端与边界纠纷,领土争端是国际社会的一个重要议题。我国是世界上陆地邻国最多的国家,具有极其复杂的地缘战略环境。到目前为止,虽然已与12个邻国正式解决了边界问题,但中国22,000多公里的陆地边界仍然存在着一些争议领土,这些争议领土能否顺利解决,对于中国的和平发展来说,是一种潜在的历史压力。它不但极易招致国际社会对中国崛起的敌视和防范,更会对整个民族心态和中国外交带来新的挑战。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能够同大多数邻国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顺利解决领土和边界争端,然而在同印度、苏联和越南的边界问题上,和平谈判却一度被武装冲突所取代。本文主要研究中国在处理领土争端时宽和与强硬两种不同态度的成因。论文运用“权力转移”理论,采取历史文献法与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从陆地邻国的政策属性对中国处理领土争端时的态度影响这一角度,系统研究中国与周边陆地邻国的领土争端问题,实证分析中国在处理与陆地邻国领土争端时宽和与强硬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成因。同时运用统计分析与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案例进行统计分析,对影响中国态度成因的其它几种主要的竞争性解释变量进行比较。研究表明,邻国所奉行的对外政策属性与中国处理领土争端时的态度具有高度关联性。如果邻国是奉行扩张政策的“扩张国”,中国处理与该国的领土争端时态度就趋于强硬。如果邻国是奉行维持现状政策的“现状国”,中国处理与该国的领土争端时态度就倾向于宽和。邻国所奉行的扩张性对外政策是导致中国态度强硬的基础性因素。对扩张国强硬可以有效遏制对方的扩张趋势,对现状国家宽和可以防止该国与其它国家进行军事结盟,这种领土争端的处理原则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也与中国的实力基础相适应,是经略中国周边地缘政治战略的较好选择。本研究有助于理解权力的变化对国家行为政策的影响,同时为全面了解中国的外交和安全政策提供了新的视角。
达理[9](2008)在《如若不曾相识》文中认为第一章结束了三年漫长而艰辛的寻觅,走遍了旧金山湾区几十座城市,高岩本已筋疲力尽,而且对这种近乎苦行僧式的盲目巡游完全丧失了信心。恰在此时,他竟在当初上路的出发点,自己居住的小城佛利蒙,找到了许琴。她带着他们的孩子,一个已经两岁多了,而他从未见过面的小女儿。他知
周素勤[10](2006)在《美国对菲政策中的意识形态因素》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考察了影响美国对菲政策的意识形态因素。除导论和结束语外,正文共有六章。 导论主要论述了选题的意义、目的和研究方法,概括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了论文的创新点、难点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第一章是关于意识形态与美国的外交政策。本章在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对意识形态的看法后,给出了自己的意识形态概念。然后,剖析了美国人对意识形态的看法,指出美国实际上是一个高度重视意识形态的国家,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互为目的,互为手段,密不可分。 第二章是关于影响美国制定对菲政策的几种意识形态因素。本章在简要回顾了冷战结束前的美菲关系后,提炼出了影响美国制定对菲政策的主要意识形态因素,并分别冠之以“种族优越论”、“制度完美论”、“共产扩张论”和“人权天赋论”。 第三章是关于种族优越论与美国的菲律宾政策。美国人自以为种族优越的意识形态对美国的菲律宾政策有着无法抹杀的影响。这在两个问题上表现得尤其突出:一是关于美西战争后,美国如何处置菲律宾这一战利品。围绕这个问题,美国国内分为两派,斗争异常激烈。其中,主张兼并菲律宾的人认为作为地球上最优越的种族,美国有责任教化愚昧无知、低劣的菲律宾民族;反对兼并菲律宾的人则担心菲律宾这一低等种族会玷污美利坚民族的纯洁性。无论是赞成者还是反对者,其观点都体现了美国人种族优越的观念。二是关于美国如何统治菲律宾。美国认为低劣的菲律宾人没有能力自治,因此决心通过训练和教育培养他们的自治能力,等条件成熟时,再允许其独立。事实上,无论是兼并菲律宾还是最终让菲律宾独立,美国的真正动机都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 第四章是关于制度完美论与美国的菲律宾政策。美国人自以为美国的民主制度是完美无缺的,如果整个世界都采用这一制度,就会走向繁荣与和平,而美国则负有向其他国家推广这一制度的义务。制度完美论是影响美国外交政策的一个长久而重要的意识形态因素,对菲律宾也不例外。为了向菲律宾输出美式民主,美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在美国的精心经营下,菲律宾成了美国在亚洲的“民主橱窗”。然而,由于水土不服,民主制度在菲律宾并未像在西方国家那样发挥作用,相反还带来了许多问题。20世纪七十年代,随着
二、一个女人挑起的战争(上)——科索沃战争内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个女人挑起的战争(上)——科索沃战争内幕(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美国资本与台湾地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背景及概念界定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背景 |
(三)概念界定 |
二、文献综述 |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及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部分 |
(二)美国历史、美国霸权及主导资本部分 |
(三)台湾地区历史及美台关系部分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美国与二战结束后全球生产秩序 |
一、20 世纪初的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发展和变形 |
(一)垄断资本主义的演变逻辑及其特征 |
(二)垄断资本主义与军工资本发展 |
(三)垄断资本主义与美苏新型强权 |
二、冷战时期美苏军工资本主导下的全球生产秩序 |
(一)军工资本的特殊性与全球冷战 |
(二)冷战时期美苏军工资本的“合作”与全球生产的“分裂” |
三、冷战结束后美国军工资本和金融资本主导下的全球生产秩序 |
(一)冷战结束后军工势力发展与金融资本扩张 |
(二)金融垄断资本对军工资本的双重影响 |
(三)军工与金融资本主导下的全球生产秩序 |
第二章 美国控制全球生产的政治经济特征及其“缺环” |
一、二战结束后美国政治经济特征及其变化 |
(一)战后初期强大的生产、经济与军事实力 |
(二)战后美国产业结构变化 |
(三)军工资本膨胀 |
(四)军工主导时期的“消费缺环” |
二、美国军工资本对全球生产体系“消费缺环“的补足 |
(一)扩大国防开支增加政府订单 |
(二)维持海外军事基地繁荣军事产业 |
(三)组建全球军事同盟扩大军火市场 |
(四)挑动局势与战争“制造”军火需求 |
三、美国军工资本对全球生产其余各环节的控制 |
(一)武力控制核心生产要素及生产性大国 |
(二)以军事为背书的美元霸权与控制全球分配 |
(三)驻军控制关键海陆枢纽及航线 |
第三章 台湾地区在美国全球生产体系中的“补环”角色 |
一、二战结束后台湾地区政治经济特征及其变化 |
(一)战后中国国内政治情形与台湾问题产生 |
(二)80 年代台湾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结构变化 |
(三)新世纪台湾地区经济衰退与两岸实力差距变化 |
二、美台军政利益勾结与利益链条形成 |
(一)军工资本推动美国对台政策扭转 |
(二)美台政治利益链条 |
(三)台湾地区军政商利益共同体 |
三、台湾地区作为“军火市场”的“补环”角色 |
(一)对台军事援助:繁荣军工产业 |
(二)在台军事基地:创造军工需求 |
(三)美台军事演习:增加军火消费 |
(四)长期对台军售:军工牟取暴利 |
第四章 美国控制台湾地区的战略及手段 |
一、20 世纪50 年代后美国与中国政府的交涉 |
(一)50-70 年代中美对峙与台湾问题 |
(二)70 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与台湾问题 |
(三)1979 年中美建交后的台湾问题 |
二、美国控制台湾地区的具体手段 |
(一)形成台湾对美经济依赖 |
(二)强化台湾对美军事依赖 |
(三)长期对台进行文化意识形态渗透 |
第五章 美国控制台湾地区的影响及现状 |
一、美国控制台湾地区的影响 |
(一)对于台湾地区:让岛内民众背上沉重经济包袱 |
(二)对于中国整体:阻碍中华民族复兴的脚步 |
(三)对于中美关系:阻碍中美关系平稳发展 |
二、美国霸权的支柱与挑战:资本的猖獗与内耗 |
(一)生产优势丧失使美国实力削弱 |
(二)金融资本膨胀使美国增长乏力 |
(三)军工资本消耗使美国国库空虚 |
三、美国对台政策走向 |
第六章 总结与启示 |
一、总结 |
(一)美国主导战后全球生产秩序 |
(二)台湾地区在美国全球生产体系中的“军火市场”角色 |
(三)美国对华政策是主导资本利益平衡的结果 |
二、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2)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难点 |
第一章 相关概念辨析与研究议题界定 |
第一节 基础概念及关系辨析 |
一、“合作”与“国际合作” |
二、国际合作与竞争、斗争 |
三、国际合作与冲突、战争 |
四、国际合作与和平发展 |
第二节 研究议题界定 |
一、理论与实践的“中国特色”之辩 |
二、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国际合作”之题 |
三、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整体性”之维 |
第二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立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国际合作思想的指导 |
一、国际合作的根本动力:生产力的发展 |
二、国际合作的本质属性:国家的阶级性 |
三、国际合作的基本原则:民族独立自主平等 |
四、国际合作的价值旨归:人类的解放 |
第二节 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精髓的滋养 |
一、人的范畴:人性善与道义传统 |
二、国家范畴:“和合主义” |
三、世界范畴:“天下主义” |
第三节 苏俄社会主义国家国际合作的经验教训 |
一、苏俄社会主义国家国际合作的积极探索 |
二、大国沙文主义的危害 |
三、大国争霸的历史镜鉴 |
第四节 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的批判 |
一、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基本立场”批判 |
二、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基本观点”批判 |
三、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基本方法”批判 |
第三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理论分析:一种系统框架分析 |
第一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分析的系统框架 |
一、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结构范式 |
二、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现机理 |
三、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现形式 |
第二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基本运行规律 |
一、世界观与国际合作的互动规律 |
二、国家能力与国际合作的互动规律 |
三、国际制度与国际合作的互动规律 |
第三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理论属性 |
一、人民性 |
二、实践性 |
三、发展性 |
四、包容性 |
五、正义性 |
第四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的实践考察 |
第一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思想的历史演进 |
一、起点与基础:实现“站起来”的国际合作思想 |
二、开创与拓展:实现“富起来”的国际合作思想 |
三、传承与创新:实现“强起来“的国际合作思想 |
第二节 三种类型国际合作的实践创新——基于“世界观-能力-制度”的案例分析 |
一、“维护支持型”国际合作:中国参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实践 |
二、“参与塑造型”国际合作:上海合作组织 |
三、“倡导引领型”国际合作:“一带一路”合作倡议 |
第三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经验 |
一、党的领导:国际合作的根本保证 |
二、独立自主:国际合作的基本原则 |
三、求同存异:国际合作的基本方针 |
四、互利共赢:国际合作的基本精神 |
五、和平发展:国际合作的核心目标 |
第五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现实困境 |
第一节 国际合作的“世界观”认同困境 |
一、西方价值观的弊端与分化 |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挑战 |
三、中国和平发展的“信任”困境 |
第二节 国际合作能力面临的现实挑战 |
一、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
二、大国博弈与国际秩序的不确定性 |
三、国际合作的责任能力的不对称性 |
第三节 全球合作体制“低效失灵” |
一、联合国权威体系受到挑战 |
二、全球合作治理的制度供给滞后 |
三、国际合作机制运行功能紊乱 |
第六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深化路径 |
第一节 增强国际合作“世界观”的认同 |
一、“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认同” |
二、“和平发展”的“诚意决心” |
三、“和合共生”的“文化自觉” |
第二节 提升实现和平发展的竞合“能力” |
一、国际合作中的动力与原则底线 |
二、国际合作中的竞争与斗争本领 |
三、国际合作中的能力与责任共担 |
第三节 推进全球合作体系的“制度”创新 |
一、国际合作的“核心”体制 |
二、国际合作的“制度”供给 |
三、国际合作的“关系”网络 |
结论:人类合作文明的理论前景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3)“伪娘”亚文化现象的美学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本文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第一章 “伪娘”之“伪”的意义 |
第一节 “阴”与“阳”对立与融合之辩 |
一、审美的社会性与“文化趣味的差异” |
二、“阳刚”与“阴柔”的非对立 |
第二节 对传统男性气质的反叛 |
一、都市环境下性别意识的主动模糊化 |
二、性别形态的“美”与“丑”的时代性衍变 |
第二章 “伪娘”亚文化的美学符码 |
第一节 “伪”的美学意味:富于张力的挑战 |
第二节 “风格”——亚文化的图腾 |
第三节 “仪式”——丰富的意义与鲜活的符号 |
第三章 “伪娘”亚文化审美现象与主流审美的关系 |
第一节 弱势的身体体验——躲避式快感 |
第二节 小写的“众声喧哗” |
第四章 “伪娘”亚文化审美的时代处境和内在之思 |
第一节 “伪娘”亚文化审美的时代处境 |
一、泛娱乐时代的宣泄与抵抗 |
二、亚文化“失语”的反思 |
第二节 内在之思 |
一、双重压抑下精神乌托邦 |
二、理性文明与本能压抑 |
三、身体美学与灵魂自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类 |
二、期刊论文类 |
三、学位论文类 |
致谢 |
(4)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美国联盟战略的形成和发展 |
1.1 冷战前美国联盟外交的初步实践 |
1.1.1 美国联盟外交的肇始 |
1.1.2 美国联盟外交的初步实践 |
1.2 冷战期间美国联盟战略的形成与实施 |
1.2.1 全面构筑冷战遏制联盟时期 |
1.2.2 尼克松政府联盟战略收缩时期 |
1.2.3 里根政府重新强化联盟战略时期 |
1.3 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的调整与强化 |
1.3.1 冷战后初期美国联盟战略的扩展与再定义 |
1.3.2 反恐时代美国联盟战略的“变”与“不变” |
1.3.3“亚太再平衡”与美国联盟战略的强化 |
第二章 冷战后美国联盟体系的结构与功能 |
2.1 美国联盟体系的结构 |
2.1.1 体系性联盟 |
2.1.2 地区性联盟 |
2.1.3 功能性联盟 |
2.2 美国联盟结构的特征 |
2.2.1 主导性与辅助性 |
2.2.2 整体性与独立性 |
2.2.3 相互制约与相互限定 |
2.3 美国联盟体系的功能 |
2.3.1 维持全球领导地位 |
2.3.2 遏制敌手与抑制威胁 |
2.3.3 约束盟友与控制伙伴 |
2.3.4 安全及其他外溢功能 |
第三章 塑造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的动力因素 |
3.1 塑造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的内生动力 |
3.1.1 战略文化传统——观念层面 |
3.1.2 战略缔造与实施惯性——制度层面 |
3.1.3 精英战争准备——决策层面 |
3.2 影响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的外在牵引 |
3.2.1 国际体系转换 |
3.2.2 地缘政治变迁 |
3.2.3 盟友伙伴关系 |
第四章 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的管理及效能 |
4.1 美国联盟战略管理的模式 |
4.1.1 利益协调型 |
4.1.2 制度规则型 |
4.1.3 霸权主导型 |
4.2 美国联盟管理的效能及评估 |
4.2.1 联盟管理的效能 |
4.2.2 联盟管理的限度 |
4.2.3 联盟管理的价值评估 |
第五章 美国联盟战略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
5.1 美国联盟战略面临的挑战 |
5.1.1 联盟议价:徘徊于争夺和妥协之间 |
5.1.2 联盟安全困境:联盟的选择性及其后果 |
5.1.3 复合安全困境:敌对关系与联盟关系的内外交织 |
5.1.4 超越联盟对抗:冷战后国际安全合作的新路径 |
5.2 美国联盟战略的发展趋势 |
5.2.1 联盟纷争常态化,但仍具相当生命力 |
5.2.2 联盟调整持久化,但适应力更趋强韧 |
5.2.3 联盟样式多元化,但更趋灵活务实 |
5.2.4 联盟困境显性化,但管理日益成熟 |
第六章 美国联盟战略中的中国因素 |
6.1 美国联盟战略中的中国因素 |
6.1.1 中国因素在美国联盟战略中的地位 |
6.1.2 美国联盟体系与中国伙伴网络的交叠互动 |
6.2 中国崛起与美国亚太联盟战略的强化 |
6.2.1 中国崛起的地区意义及美国的战略应对 |
6.2.2 美国亚太联盟体系“网络化”发展趋势 |
6.2.3“美国优先”与特朗普政府亚太联盟政策展望 |
6.3 关于中国应对策略的几点思考 |
6.3.1 以分化促安全,利用楔子战略瓦解对手联盟 |
6.3.2 以创新促安全,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 |
6.3.3 以发展促安全,利用“经济再平衡”稀释美国“军事再平衡” |
6.3.4 以制度促安全,加快亚太地区安全合作机制建设 |
6.3.5 以实力促安全,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5)美国军事安全体制的效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美国军事安全体制的内涵 |
二、美国军事安全体制的作用机制 |
三、美国军事安全机制的效能分析:以科索沃战争 (1999) 为例 |
四、结论 |
(6)从科索沃独立看美俄欧在巴尔干地区的争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目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研究中所要突破的难题 |
一、巴尔干历史形成的错综复杂的政治局面 |
(一) 巴尔干地缘政治的历史积淀 |
1、国家界限不清,民族成分混杂 |
2、宗教信仰复杂 |
3、多元化的文化背景 |
(二) 冷战后巴尔干地区内部矛盾的不断激化 |
1、前南斯拉夫的分裂与武装冲突 |
2、塞尔维亚内科索沃问题的由来 |
3、从科索沃战争到科索沃独立 |
二、冷战后美俄欧在巴尔干地区的博弈 |
(一) 美国与巴尔干 |
1、美国对巴尔干地区政策的演变 |
2、美国对科索沃问题的评估 |
(二) 俄罗斯与巴尔干 |
1、冷战后俄罗斯巴尔干政策的分析 |
2、俄罗斯介入科索沃的原因 |
(三) 欧盟与巴尔干 |
1、欧洲一体化与巴尔干 |
2、欧盟在西巴尔干地区的利益 |
(四) 美俄欧三方的较量 |
1、美俄欧三方在巴尔干不同的利益矛盾 |
2、科索沃战争时期三方在巴尔干地区的角力 |
3、科索沃独立背后三方在巴尔干地区的角力 |
三、科索沃独立对巴尔干地区及国际社会的影响 |
(一) 科索沃独立对巴尔干地区的影响 |
1、加深科索沃阿塞两族的矛盾,增加科索沃分裂的可能性 |
2、激化塞尔维亚政党间的矛盾,导致政局动荡 |
3、使巴尔干地区国家关系再度紧张,影响安全局势 |
4、促使分离主义浪潮推向巴尔干其他国家 |
(二) 科索沃独立的国际影响 |
1、挑战了现有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
2、产生溢出效应造成地区之间的分裂 |
3、加深国际裂痕与分歧 |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清单 |
致谢 |
(7)20世纪美国杰出CEO的危机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问题的意义与背景 |
1.3 案例研究论考 |
1.4 理论框架与篇章结构 |
1.5 成果及创新之处 |
1.6 本章小结 |
2 美国杰出CEO的综合背景 |
2.1 美国近现代史概观 |
2.2 CEO与"美国的世纪" |
2.3 企业环境的综合透视 |
2.4 哲学视域中的管理与危机管理 |
2.5 本章小结 |
3 危机管理的基本理论 |
3.1 基本概念的进一步考察 |
3.2 危机管理的理论渊源 |
3.3 危机管理的类型学分析 |
3.4 危机管理的多重研究向度 |
3.5 危机成因剖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泰罗、法约尔、韦伯时代(1890-1929) |
4.1 卡内基:蓝海战略与危机管理 |
4.2 卡内基&弗里克:罢工事件与连锁反应 |
4.3 摩根:危机管理中的传媒攻略 |
4.4.本章小结 |
5 西奥多、富兰克林·罗斯福时代(1901-1972) |
5.1 福特家族:家族企业与危机管理 |
5.2 托马斯·沃森:企业文化、大型活动与危机管理 |
5.3 斯隆:组织变革与危机管理 |
5.4 本章小结 |
6 德鲁克时代(1945-2005) |
6.1 小托马斯·沃森:向上管理与危机管理 |
6.2 艾柯卡:企业家社会的危机管理 |
6.3 企业危机管理策略探析——以韦尔奇为例 |
6.4 本章小结 |
7 基于案例的危机管理拓展研究 |
7.1 休闲与创新 |
7.2 军旅生活对CEO危机管理策略的影响 |
7.3 杰出CEO人际关系策略考论 |
7.4 "事业部制"理论应用研究 |
7.5 危机管理策略的文化哲学批判 |
7.6 危机管理策略述要 |
7.7 本章小结 |
8 结论、建议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8.3 若干建议 |
8.4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8)中国与陆地邻国领土争端问题研究(1949-200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领土争端有关中国态度成因的已有解释 |
1.3.2 对现有解释的评析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所用理论综述 |
2.1.1 “权力转移”理论 |
2.1.2 改变现状国与维持现状国及其判定指标 |
2.2 研究假设与主要变量 |
2.2.1 研究假设 |
2.2.2 研究变量及测量指标 |
2.3 自变量与因变量间的逻辑关系解释 |
2.3.1 权力格局变迁对变量的影响 |
2.3.2 权力的强弱及变化对变量的影响 |
2.3.3 中国与邻国领土争端中态度选择的逻辑之源 |
2.4 中国周边陆地邻国的基本情况与案例选取 |
2.4.1 综合国力测算指标体系 |
2.4.2 中国周边陆地邻国基本状况 |
2.4.3 研究案例的选取 |
2.5 小结 |
第3章 苏联/俄罗斯/哈吉塔案例分析 |
3.1 苏联案例 |
3.1.1 案例一:中苏边界(1949-1959) |
3.1.2 案例二:中苏边界(1960-1982) |
3.1.3 案例三:中苏边界(1983-1991) |
3.2 俄罗斯案例(1992—2007) |
3.2.1 俄罗斯的对外政策属性 |
3.2.2 中国处理中俄边界领土争端时的态度 |
3.3 中国的中亚邻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
3.3.1 哈、吉、塔案例 |
3.4 小结 |
第4章 中印边界问题分析 |
4.1 中印边界问题概况 |
4.1.1 中印边界的“三条线”与“三段争议区” |
4.1.2 中印关系的发展的两个不同时期 |
4.2 印度对外政策属性及中国的反应 |
4.2.1 对印度对外政策属性的指标检验 |
4.2.2 中国对印度扩张主义政策的反应—对因变量的检验 |
4.3 小结 |
第5章 中越边界问题研究 |
5.1 中越关系的简要回顾及边界概况 |
5.2 中越关系的时期划分 |
5.3 中越边界问题案例分析 |
5.3.1 案例一:中越边界(1949-1974) |
5.3.2 案例二:中越边界(1975-1990) |
5.3.3 案例三:中越边界(1991-2007) |
5.4 小结 |
第6章 中国与其它陆地邻国边界案例分析 |
6.1 中缅边界 |
6.1.1 边界概况:“三段未决界” |
6.1.2 中缅边界问题的提出 |
6.2 中国与其它国家边界问题的解决 |
6.2.1 中国与尼泊尔的领土争端 |
6.2.2 中国与蒙古的领土争端 |
6.2.3 中国与巴基斯坦的边界问题 |
6.2.4 中国与阿富汗的领土争端 |
6.2.5 中国与不丹的领土争端 |
6.2.6 中国与朝鲜的领土争端 |
6.2.7 中国与老挝的边界 |
6.3 小结 |
第7章 研究案例的统计和比较 |
7.1 对所研究案例的统计分析 |
7.2 对几个重要的竞争性解释变量的比较分析 |
7.2.1 对竞争性解释变量的综合分析 |
7.2.2 对竞争性解释变量的案例分析 |
7.3 小结 |
第8章 结论 |
8.1 研究总结 |
8.2 结论及政策启示 |
8.3 本文的创新与价值 |
8.4 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美国对菲政策中的意识形态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选题意义、目的和研究方法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主要创新点、难点及未来研究方向 |
第一章 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 |
第一节 国内外对意识形态的认识 |
一、国外对意识形态的认识 |
二、国内对意识形态的认识 |
第二节 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 |
一、美国人对意识形态的看法 |
二、意识形态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
第二章 影响美国对菲政策的意识形态因素 |
第一节 美菲关系的历史回顾 |
一、美国武力占领菲律宾 |
二、美国在菲律宾的殖民统治 |
三、菲律宾独立后的美菲关系 |
第二节 影响美国对菲政策的意识形态因素 |
一、种族优越论 |
二、制度完美论 |
三、共产扩张论 |
四、人权天赋论 |
第三章 种族优越论与美国的菲律宾政策 |
第一节 美国外交政策中的种族优越论 |
一、美国种族优越论的主要内容 |
二、美国种族优越论的成因 |
三、种族优越论与美国外交政策 |
第二节 种族优越论与兼并菲律宾 |
一、美国“兼并菲律宾”的争论 |
二、美国兼并菲律宾 |
三、美国兼并菲律宾的真正动机 |
第三节 种族优越论与菲律宾从自治向独立过渡 |
一、培养菲律宾人的自治能力 |
二、让菲律宾逐步独立 |
第四章 制度完美论与美国的菲律宾政策 |
第一节 制度完美论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
一、美国制度完美论的主要内容 |
二、制度完美论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
第二节 制度完美论与美国向菲律宾移植民主 |
一、向菲律宾移植民主 |
二、菲律宾民主制度的缺陷 |
第三节 制度完美论与美国在菲律宾推进民主 |
一、菲律宾民主化进程中断 |
二、美国与菲律宾民主化进程的恢复 |
第五章 共产扩张论与美国的菲律宾政策 |
第一节 共产扩张论的主要内容 |
一、共产邪恶论 |
二、共产威胁论 |
三、遏制有理论 |
第二节 菲律宾在美国反共战略中的地位 |
一、美国冷战战略的开始 |
二、美国冷战战略的调整 |
三、菲律宾在美国反共战略中的地位 |
第三节 共产扩张论对美国对菲政策的影响 |
一、扶植亲美反共的政府 |
二、促进菲律宾的经济稳定与发展 |
三、加强与菲律宾政府的安全合作 |
四、容许马科斯实行独裁统治 |
第六章 人权天赋论与美国的菲律宾政策 |
第一节 人权天赋论的主要内容 |
一、天赋人权论 |
二、人权普世论 |
三、人道主义干涉论 |
第二节 美国外交中的人权天赋论 |
一、美国人权外交的实施 |
二、美国人权外交的特点 |
三、美国人权外交的实质 |
第三节 人权天赋论对美国对菲政策的影响 |
一、马科斯独裁统治时期的菲律宾人权状况 |
二、美国对菲律宾的人权外交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一个女人挑起的战争(上)——科索沃战争内幕(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美国资本与台湾地区[D]. 朱莉. 外交学院, 2021
- [2]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研究[D]. 成向东. 兰州大学, 2021(09)
- [3]“伪娘”亚文化现象的美学解读[D]. 高妍.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4]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研究[D]. 储召锋.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5]美国军事安全体制的效能分析[J]. 胡文秀.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6)
- [6]从科索沃独立看美俄欧在巴尔干地区的争夺[D]. 赵静敏. 新疆大学, 2011(12)
- [7]20世纪美国杰出CEO的危机管理策略研究[D]. 黄书亭. 南京理工大学, 2008(01)
- [8]中国与陆地邻国领土争端问题研究(1949-2007)[D]. 聂宏毅. 清华大学, 2009(12)
- [9]如若不曾相识[J]. 达理.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08(03)
- [10]美国对菲政策中的意识形态因素[D]. 周素勤. 中共中央党校, 2006(01)